道德經七章
㈠ 怎麼理解《道德經》第七章中的「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機械加08u :你好。
《道德經》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釋:本章在說明無私的益處。從天地的不自生而能長生,下推到聖人效法天地的無私,而能成其私。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就是他不自私,結果反而成全了自己。成其私,就是成就他自己所追求的事業
在這一點上,孔子「毋我」,老子「無私」,兩位聖人是相通的。由此也可以知道偉人事業的共同基礎之所在了。
㈡ 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及譯文具體如下: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㈢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什麼 是不自生
不自生:不為自己生存以,因為。
1、原文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翻譯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3、注釋
(1)天長地久;長、久:均指時間長久。
(2)以其不自生也:因為它不為自己生存。以,因為。
(3)身:自身,自己。以下三個「身」字同。先:居先,占據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4)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詞作動詞用,使動用法,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5)邪(ye):同「耶」,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
(3)道德經七章擴展閱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㈣ 老石解讀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你怎麼看呢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人們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在古代,六七十歲已算高壽,現在來看人們才剛退休,如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老人們活到八九十歲以上也不是什麼難事。從道家的養生理論來看,人的最大壽命應該在一百二十歲,但能活到此歲數的人並不多,是因為人們在修身方面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即便一百二十歲在大家眼中已是老神仙的級別,但與道和天地自然相比,這人生百年只是很短的時間。在這一章,聖人老子為我們描述了道、天地、自然為什麼能長生。
第七章原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似。
老子先生在開篇第一句就指出,道、天地、自然是天長地久的,即永恆存在的,它們的壽命是無限大的。
第四句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會有狹隘的想法,認為聖人用無私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私利,這是完全錯誤的。當你真正為他人做到心無雜念的無私奉獻的時候,你得到的也一定是真正的貨正價實的榮譽,而非經不起推敲的虛名。
㈤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安然1048 :你好抄。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襲: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久。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一章是說:天地是道所生成的,(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天地是人們能看得見。這樣,由天地,可以推到【道】上了。)天地是永恆的,無窮的。它生長了萬物,只是為了生長而已。換一句話說,天地是為萬物服務的。體道的聖人,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處處謙虛退讓,反而得到眾人的愛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舍己為人,結果反而身受其益。西漢注釋《道德經》的河上公給這一章的標題為【韜光】。
從這一章,體會:道體永恆,道用無窮。是會有大收益的。
註:【韜 】:(韜) (tāo): 弓或劍的套子。
隱藏,隱蔽:韜光養晦(隱藏才能,收斂鋒芒,不使外露。亦作「韜晦」)。
用兵的謀略:韜鈐。韜略。
㈥ 道德經第七章中: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什麼意思.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理解:
天地長久,是因為天地的私慾就是化育萬物,天地造就了並繁榮了萬物。繁榮的萬物通過自身作用反過來又改造了天地。天地被萬物不斷更新,歷久常新,所以長生。
聖人並不是沒有私慾,聖人的私慾就是為了推動文明進步、人人安寧快樂、人類文明的永恆。所以他無私忘我的努力來為人類做貢獻。當人們都感到他的成就、精神和品格之美後,便都紛紛推舉他,他反而身先了。在人們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候,他能夠站在外在角度審慎客觀的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舉例:毛澤東在抗日危難時期,清醒的寫下了《論持久戰》),人們發現了他的方法並在他的指導下走出困境了,人類得以永恆,而且他自己也能得以保存,並被歷代人們所傳唱,所以身存。
很多人眼光短淺,急功近利,煩惱一生,忙碌一生,看似為自己和後人創造了大筆財富,其實卻為人類文明無所貢獻。我們倘若把「自生」升華,開始為公想,不要凡事搶先,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諸位都知道,人要是尖銳的話,就會得罪人,所以我們說話做事都不要太尖銳,要忠厚。聖人永遠是以柔弱、謙卑自處的。要交朋友也是這樣,如果說一個人自私自利,那麼我們都不願意跟他交往,害怕以後會吃虧。但假如這個人為人豁達,助人為樂,我們為什麼不願意交這樣的朋友呢?
為了自私的目的做出無私的奉獻,我們該警惕這種論點。偉大的自私是無私,而這種無私是真心的。真心的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無私幫助中,我們也要保持自尊、獨立和適中。幫助自然萬物就是幫助人類自己,幫助地球就是幫助人類自己。聖人自私就是無私,無私卻成就了大私。
注釋:
成,形成、成就、完成。存,存在。是以,所以。私,自己的、與「公」相對。
譯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生長,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所以聖人無私奉獻反而能在眾人中領先;置身於外反而能保存。
難道不正是因為他的無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私。
㈦ 《道德經》第七章說明了什麼道理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理解:
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地不只為自己生長而存在。天地無私的化育、繁榮萬物。繁榮的萬物又通過自身作用反過來改造天地。天地被萬物不斷更新,進而歷久常新,所以長生。
聖人總是置身於眾人之後,綜合全面的傾聽別人的意見,審慎的考慮矛盾的各個方面。所以當聖人抓住主要矛盾並給出解決方案的時候,他總是得到眾人的支持,所以他身先了。聖人考慮事情總是跳出自己所在的小范圍,從更大的視角看待整個趨勢,認清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總是向著更長遠更有利的方向做事,所以身存了。
很多人眼光短淺,急功近利,煩惱一生,忙碌一生,看似為自己和後人創造了大筆財富,其實卻為人類文明無所貢獻。我們倘若把「自生」升華,開始為公想,也許我們對人類文明就有點貢獻,
也許我們成為不了聖人,但某個想法、靈感卻是可以震驚世界啟迪千年的。
一個人終生的成就是可以空前絕後的。但只有無私奉獻,才能讓這些想法成就長生永存;只有無私奉獻,才能證明我們對人類是有點價值的。
幫助地球就是幫助人類自己,就好比大面積的植樹造林為人類抵禦了風沙、洪水、霧霾、全球變暖一樣。所以幫助地球和萬物就是幫助我們人類自己。
聖人並不是沒有私慾,聖人的私慾就是為了推動文明進步、人人安寧快樂、人類文明的永恆。所以他無私忘我的努力來為人類做貢獻。當人們都感到他的成就、精神和品格之美後,便都紛紛推舉他,所以成就了大私。
聖人的自私是無私,無私卻成就了大私。
注意:
本章呼應第十三章、第六十六章。
注釋:
成,形成、成就、完成。存,存在。是以,所以。
譯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生長自身,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所以聖人無私奉獻反而能在眾人中領先;置身於外反而能保存。
難道不正是因為他的無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私。
㈧ 請教老子道德經第七章反應了什麼哲學本質和規律
翻譯:天和地之所以長久,是因為它們並沒有讓自己長久的意識,沒有認為自身版能長久或不能權長久的想法,所以它們反而能夠長生;同理聖人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一直在尋求道或者已經得道,換就話說就是忘掉了世間功名利祿,故被稱為聖人!
辯證法的本質和規律:想追求一種夢想或境界,又左顧右盼,權衡社會屬性中的利益與名譽,把自己的所謂的短視的利益看的特別重,這種「先其身」的做法,最終會達到「而身後」的效果,永遠也不能實現自己的追求!
(其實道德經早就講了:「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說出來的話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為語言是人類發明的,所以本身就是有限的,用語言來反映世間的一些本質和規律也就是有限的,所以關鍵還要看悟性。)
㈨ 老子道德經第7章的解釋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從無法計算的年代之前。天仍然是這個天。地仍然是這個地。可見它的生命是長久的。那麼天地為什麼能夠如此的長久呢。就是因為它不是自己生長自己。而生長萬物。不為自己而為別人。所以它能夠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因此聖人。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也學著天地一樣。將自己的事放在後面。將別人的事放於前面。可是他的靈性。卻永遠在別人之上。
▼外其身而身存。
他雖然將自己置之度外。但是他的真我。反而永遠長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這就是聖人。他沒有私心。反而能成就他的偉大。而且等到他的身體死了以後。他的靈性永遠超脫三界。不再受到六道輪回之苦。還受到後人的敬仰。這就是他沒有私心。反而得到了好處。
另,天長地久。
註:天地長久不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註:天地所以能有這麼長久的壽數,就是天地無私不擇貴賤高下親疏。
故能長生。
註:所以天地能這樣的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註:是因為聖人之處事,體
天地之道
,先人而後己,不為先於天下,而天下之人莫不推尊而仰為聖人,故其身未有不先於人。
外其身而身存。
註:聖人以道德為本,以假體色身為末,不求顯榮於身,而天下之人莫不尊親於聖人。
非以其無私也。
註:聖人以誠而無私,而成其私,所以無私之人反成其私。
故能成其私。
註:聖人因為大公無私,所以成為聖人,故成為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