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工作

法治工作

發布時間: 2020-12-17 11:39:27

『壹』 如何抓好基層法治工作

一、抓住重點,努力提升基層勤務的實戰化水平。要主動適應當前動態治安形勢的需要,積極改革基層勤務機制,切實提高對社會治安全方位、全天候的動態控制能力。一是要實施全時警務和主動警務。全面推行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雙休日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壓上路面、沉入社區、融入群眾,把路面和社區作為民警的主要工作場所,切實糾正和克服基層勤務的機關化傾向,改變坐等報案、坐堂辦公的工作模式,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警察無時不在,增強安全感。二是要實行動態預警和網格布警。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動態治安評估體系和預警等級,確保警力投向和勤務時間與高發案區域和犯罪高峰時段趨於一致,根據區域人口密度和治安復雜程度,統籌規劃,科學劃分路面警力的巡防警區,構築起點線面結合、立體交叉的「網格化」巡防體系,以實現對路面犯罪的精密防控。

二、破解難點,切實提升基礎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一是要努力破解重點特殊人群管控的難點。要堅持以入戶訪查為抓手,通過強化幫、督、查、評等工作措施,充分激發社區民警入戶訪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創新訪查工作方法,延伸訪查工作觸角,提高訪查工作效能,有效強化對重點視線人員的的排查管控,及時從中發現打擊違法犯罪。二是要努力破解陣地控制的難點。要牢牢抓住犯罪分子「吃、住、行、銷、樂」等關鍵環節,切實加強對特種行業的管理控制。大力加強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把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與健全落實舉報獎勵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促進管理責任的落實。積極布建治安耳目、信息員,在行業場所中有效構築起多層次的控制網路,確保犯罪分子進入後能發現得了、控製得住、查證及時。

三、突破節點,大力提升基礎工作的社會化水平。一是要在推進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實施上下功夫。主動適應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積極健全完善與之相配套的社區、農村警務工作機制。以社區(農村)警務室為平台,以基層治保、調解組織為依託,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糾紛排查調處和重點人員幫教管控機制。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積極推廣小區封閉式管理和租賃房屋社會化管理模式,把推進物業管理、專業保安服務等有償安全服務與組織鄰里守望、治安志願者服務及護村護街巡邏等群眾性義務防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構築起多形式、多層次的群防群治網路。二是要在推進科技創安上下功夫。要以金融要害單位、居民小區、工業區企業為重點,積極推廣治安報警系統建設,建立報警聯動網路,進一步提高公安機關對重點管控部位和高發案區域的動態控制能力。

四、創新亮點,積極提升基礎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信息採集、分析、研判等工作機制,推進全警採集、全警應用,切實把基層基礎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信息的獲取和控制上。充分運用信息研判手段和載體,強化對獲取的各類敵社情信息、治安動態信息及基礎性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確保及時、准確地揭示各類敏感群體、違法犯罪主體及其活動規律和軌跡,有效發揮信息的預警、實戰功能,提升科學決策和精確防控、打擊能力,推動基礎工作信息化。

五、 夯實基點,不斷提升所隊建設的正規化水平。要進一步完善所隊班子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所隊領導定期輪訓輪崗制度,不斷提高所隊班子管理隊伍、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駕馭治安的能力。積極推行所隊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選拔考核任用機制,激勵所隊領導和民警紮根基層發展成才。要圍繞「三懂」、「四會」的要求,深入推進「大練兵」活動,尤其要針對當前基層民警在執法辦案、信息應用和做群眾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面對面指導與網上答疑相結合等形式,有計劃有重點地強化教育培訓。按照「人往基層走、物往基層流、錢往基層投」的警務保障思路,在科技建設投入和警務車輛、警用裝備配備上進一步向基層傾斜,竭力幫基層增效;進一步推動警力下沉,強化執法維權保障,積極改善基層辦公條件和民警的福利、職級待遇,促使民警安心基層工作

『貳』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干好本職工作

依法來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自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叄』 法治工作是什麼

1、宣傳法律知識,提高公民意識,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2、解決當今中國 政策高於法、執政黨不守法、造法容易執法難等法治難題。

3、建設法治社會。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肆』 在稅收法治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一、自覺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熟練掌握我們應知應會的稅收法律法規,築牢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思想基礎,著力建設一支忠於法律的稅收法治工作隊伍,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自覺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始終。二、要以法律精神統領法律條款。吃透每一部稅收立法的精神,立足對納稅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做到行政執法既合法又合理,體現公平正義。向社會公開「權力清單」,明確稅務行政權力的界限,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全面推行稅收風險管理,做到「執法全程記錄」,確保執法程序一致,操作流程相同,執法後果相當,實現稅收執法的公平、公正、公開。三、堅定不移地推進依法治稅。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支柱性組成部分。國稅總局明確指出,依法治稅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重點。依法治稅是實現稅收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的有力保障,是加強稅務幹部隊伍建設的必要手段,也是構建和諧征納關系、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要把「法治」原則擺在首位。將「依法治稅」確定為地稅「依法治稅、信息管稅、服務興稅、人才強稅、廉潔從稅」發展戰略之首。具體說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明確崗位職責,解決「做什麼」的問題;明確工作規程,解決「怎麼做」的問題;以開展績效考評為關鍵,解決「做得怎麼樣」的問題;以完善內控監督、嚴格過錯追究為保障,解決「做得不好怎麼辦」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備的稅收制度規范體系、高效的依法行政執行體系、嚴密的依法行政監督體系和有力的依法行政保障體系。

『伍』 如何理解 「全局工作法治化,法制工作全局化」

法治與法制這兩個詞,在運用時容易被混淆,其實這兩個詞的含義具有本質的區別。法制是指一個國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卻強調一個國家處於依法治理的一種狀態;法制的內涵比法治要小的多,法制著重講的是法的一系列規則、原則及與此相關的制度,而法治的內容就要豐富的多。一般講,法治所體現的一種依法辦事的良好社會狀態,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這個國家要具備完善而良好的法;二是這種法要得以普遍而自覺的遵守;三是已建立健全完備的使這種法得以正確適用與遵守的國家權力機構體系,而且這種權力體系是以權力的互相制約、監督為前提條件的。法治就是在法及其司法體制健全的情況下,在完全地服從於和體現了社會的整體利益與群體意志的前提條件下,能最大限度而充分地發揮個人的意志與行為的自由的一種社會狀態。 通過上述解釋,基本明確法制與法治的基本含義,從中能看出二者的許多區別。一是法制所講的法主要指靜態的法的規則及其體系,而法治所講的法除靜態的法的規則及其體系之外,還包括動態的立法、司法、行政執法以及守法等活動;二是法制所講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專制的法律制度,而法治所講的法律制度單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確適用和普遍遵守的法律制度;三是法制社會中的法與民主的關系既可以是與民眾的意志相統一、體現了民眾意志的法,也可以是與民眾相對立、是統治者統治民眾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會中法完全體現的是主權在民、政治民主;四是法制社會中法對權力的規范和約束可以是所有的人和一切國家機關,也可能是在法的約束和規范之外仍然存在著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力獨裁者或權力機關,也就是說法制並不必然地排斥人治。而法治社會中法對權力的約束和規范卻是完全的、絕對的,包括一切的權力機關和所有的個人,法治必然地排斥人治,法在法治社會中至高無上,除此之外不存在絕對的個人或權力機關的至上權威,而且所有的國家權力都予合理配置和劃分,並相互制約。 經過上述簡單分析之後,回過頭來看一下「全局工作法治化,法制工作全局化」的提法,就有了其特有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統計工作法治化包含兩方面:一是有一套完整的統計法律法規體系用以規范、指導統計具體業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二是所有統計工作者在統計工作過程中均要嚴格依法行政,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制工作全局化包含兩方面:一是要求各級統計行政部門開展統計執法檢查和懲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要遵循『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分級負責』的總體要求,在各級統計局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在上級統計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安排下,各級統計行政部門把統計執法工作與其它統計調查工作統一規劃,統籌部署;二是要建立『以專業力量為主體,法制機構人員為主導,全員參與,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各司其職』的統計執法檢查新格局。

『陸』 法治領創包含哪些

加快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法治街道」、「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等內容。

以靳崗街道為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靳紅揚就2020年度街道「法治領創」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加快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法治街道」、「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社區矛盾化解功能;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做好「法治領創行動」工作,多與中心工作相結合,多與項目相結合,多與實際相結合,借力用力,適時嵌入,實現共贏、多贏。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法治領創行動」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高質量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充分認識「法治領創行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法治領創行動放在高質量黨建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高度來把握。

(6)法治工作擴展閱讀:

法治領創工作的相關要求規定:

1、以機制建設為統領,提升「法治領創行動」科學性系統性。市委政法委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實績實效,在調研座談、實地考核的基礎上,細化 「法治領創行動」的內容和要求。

2、建立清單式考評體系,進一步解決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各地通過建立實施領導幹部任前考法、任上學法、年終述法、憲法宣誓及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等制度,有效提升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黨建高質量和經濟發展高質量提供法治保障

『柒』 法治基本觀點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5、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6、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捌』 法治工作隊伍有哪些職能

1.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重要成果,不僅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重要遵循。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顯著標志是國家治理的法治化,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最突出特點是國家治理隊伍普遍具有依法治理國家和社會的能力。法治工作隊伍包括法治專門隊伍和社會法律服務隊伍,是國家治理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處於法治實踐的最前沿。他們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程。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就不可能提高立法、執法、司法的質量和效率,再完備的法律體系也難以變為法治實踐,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將是一句空話。
2.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是更好地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戰略部署和各項任務的需要。新的時代條件下,法治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在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的任務更加艱巨。全面落實四中全會提出的目標要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做好立法工作,為國家立規矩、為社會定方圓,需要建設一支具備遵循規律、發揚民主、加強協調、凝聚共識能力的立法工作者隊伍。正如馬克思所說:「立法者應該把自己看作一個自然科學家。他不是在創造法律,不是在發明法律,而僅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識的實在法把精神關系的內在規律表現出來。如果一個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來代替事情的本質,那麼人們就應該責備他極端任性。」做好執法工作,履行好政府職能、管理好經濟社會事務,需要建設一支忠於法律、捍衛法律,嚴格執法、敢於擔當的執法工作者隊伍。保證公正司法,為人們定分止爭、化解矛盾,需要建設一支信仰法律、堅守法律,端穩天平、握准法槌,鐵面無私、秉公司法的司法工作者隊伍。搞好普法和法律服務,引導和幫助公民學法知法、用法守法,需要建設一支弘揚法治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熱心服務群眾的社會法律服務者隊伍。總之,只有建設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好、業務工作能力強、職業道德水準高、社會責任感強的法治工作隊伍,才能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3.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是解決自身素質不適應不符合問題的需要。當前,法治工作隊伍總體上是好的,是一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與依靠的有戰鬥力的隊伍。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法治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還存在與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比如,有的理想信念不堅定,自覺不自覺地受到西方法學思想的影響,信奉西方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有的把握國情不準、了解民意不深、大局觀念不強,制定的法律不能反映客觀規律、體現人民願望,甚至在立法立規中摻雜一己利益;有的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透明、不文明,搞選擇性執法、趨利性執法,吃拿卡要、尋租牟利、貪贓枉法,甚至充當黑惡勢力的「保護傘」;有的司法不公,辦案不廉,「吃了原告吃被告」,搞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有的違背職業操守,缺乏社會責任感,借幫助群眾維權之名鼓動當事人鬧事,與黨和政府作對,唯恐天下不亂,等等。這些問題嚴重破壞法治的權威和尊嚴,嚴重影響人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心,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必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熱點內容
司法嬌心得 發布:2024-09-20 19:59:46 瀏覽:402
價值取向道德 發布:2024-09-20 19:53:32 瀏覽:903
寺廟更換法人法規 發布:2024-09-20 18:51:31 瀏覽:841
四所法學院 發布:2024-09-20 18:37:34 瀏覽:927
民政局的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09-20 18:32:40 瀏覽:322
家司法解釋 發布:2024-09-20 17:37:18 瀏覽:281
支付寶轉賬法院 發布:2024-09-20 16:23:57 瀏覽:578
社會工作中級法規試題 發布:2024-09-20 08:01:39 瀏覽:13
每個月休息八天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09-20 08:01:05 瀏覽:69
百萬網民學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發布:2024-09-20 07:35:27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