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法治建設
❶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有何深意
核心價值觀是一國國民、全社會的價值共識和最大公約數。
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核心價值觀是不斷充實沉澱積累的,隨著歷史的延伸還將不斷成熟和完善。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轉型空前快速,政權組織、不同階級階層、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思想意識更加多元,價值選擇更為多樣。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誠信缺失、道德滑坡、信仰危機的局面。
黨中央總結新的形勢: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准則,更是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國家格言和時代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特質與戰略意義。
價值是法治的靈魂,法治是價值的保障。
法治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價值、維護公民和法人權益、調整社會經濟文化關系、懲罰違法犯罪行為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相對於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這一偉大目標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具有內在統一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法治建設的發展目標、理想願景、道德准則和價值引領,融入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是法治國家建設的核心使命。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不能只是一種理論的東西,而是需要作為大家的共同觀念確立起來的,其關鍵就是要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過程。
❷ 如何在依法治區進程中做到 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一、加強道德建設 強化示範引領作用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兩者都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區文明辦負責人表示,法治與道德具有一致性、兼容性和互補性。
要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在推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公序良俗,培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充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實現良法和美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工作過程中,要加強道德建設,注重宣傳教育、示範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規范、法律約束相銜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社會層面中「法治」的宣傳教育,使之融入人們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增添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
二、大力宣揚法治文化 推動法治文明建設
「法治的生命在執行,短期的執行靠獎罰,長期的遵守靠教化。」全委會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全民普法守法,進一步強化全民法治觀念。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區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加強法治宣教,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引導全區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要大力宣揚法治文化,推動依法治區與以德治區相結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推動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圍。要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法治文化。要將法治文化宣傳教育作為區級文明單位、文明鎮街、文明細胞創建的重要內容,推動法治文明建設。
結合依法治區工作,文明辦將著力引導社會誠信建設,深化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以窗口行業為重點,以依法行政、文明守信為核心,著力推動行風建設,在各行各業建立一批嚴格執法、優質服務的示範點。
三、將依法治區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要將法律服務納入全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政府法律顧問、村居法律顧問制度,依託文化館、站、中心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依託三級服務中心體系,同步建設區司法行政服務中心、鎮街法律服務工作站、村(社區)法律服務點,切實方便群眾辦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建立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多渠道、多方式為群眾提供法律幫助。
結合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區文明辦將把依法治區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把法治宣傳教育、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市民創建全過程;推動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鼓勵、引導法律服務志願者參與法律援助、法制宣傳、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
❸ 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知法守法是每個公民的重要責任,無論是在國家還是工作都將以法律做為首要帶頭作用,貫徹落實在工作與生活之中,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的相關內容
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1
一要加強幹部法制教育。
組織部門作為黨的重要職能部門,必須大力弘揚法治理念、倡導法治思維、引導形成法治意識。要著力發揮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職能,要全面學習、宣傳四中全會精神,組工幹部作為管黨員的黨員,管幹部的幹部,要在學習貫徹 全會精神上作出表率。對科級以上幹部、基層黨員幹部、區級優秀人才進行法治教育培訓,形成常態化的幹部法律法規教育培訓制度。組織部門要精心制訂學習計劃,做到幹部、人才、黨員全覆蓋,真正使法治精神入腦入心。
二要依法發揮幹部任用管理職能。
組織部門要嚴格執行新制定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不斷優化幹部分析研判和領導幹部醞釀、推薦、考察、選拔、考核辦法,將依法治國的具體內容納入幹部選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並以此作為領導幹部選拔、獎懲、晉升、晉級的重要依據。
三要依法夯實基層組織建設。
組織部門要著力發揮黨的建設工作職能,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依法治國的堅強堡壘。要樹牢「法治思維」,要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方法形成抓基層、抓黨建的導向。深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切實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轉化。切實抓好村「兩委」換屆工作,狠抓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健全落實各項黨建工作制度和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將法治建設貫穿於組織工作聯系服務群眾全過程,形成黨員幹部依法辦事新常態,真正把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依法治國的動力。
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2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依法治國這一戰略舉措,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沒有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沒有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我們的戰略布局就會落空。「四個全面」要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全面依法治國這一舉措不可或缺。站在這個高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做好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的重要意義。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目前,法律實施還存在不少問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比較嚴重,執法權責脫節、多頭執法、選擇性執法現象依然存在,群眾對執法司法不公和腐敗問題反映強烈,這些問題必須通過建立健全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來加以解決。全面依法治國不是提出個理念、制定個文件就萬事大吉了,關鍵是要真抓實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制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標志著依法治國按下了「快進鍵」,進入了「快車道」。四中全會分解確定了190項任務,許多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作為法治建設的「責任人」,作為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的「執行人」,領導幹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舉足輕重,需要帶領人民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發展壓力大,社會矛盾凸顯,各種事物千頭萬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更加需要依法治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特別重要。越是強調法治,越要提高立法質量,越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目前我國法治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大多數存在於法律實施、執行領域。我們必須在加強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的同時,切實保障憲法和法律的有效實施,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整治以權謀私、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問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還要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的社會氛圍,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法治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在於人民真誠的相信。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融入到人們的頭腦中,法治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規則的正能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動法治進步的強大力量。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法治凝聚共識,樹立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對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弘揚法治精神,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通過依法審判處理各類案件,把法律觀念、法治精神融入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心中;必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讓憲法和法律家喻戶曉,促進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必須引導公民以法治方式表達訴求,使大家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解決,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如何把依法治國落實到實際工作中3
全面系統學,感悟真理偉力。
完整准確全面地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切體悟蘊含其中的強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
結合歷史學,堅定法治自信。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史 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學習百年來我們黨推進法治建設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業績和成功經驗,在汲取歷史營養中傳承法治紅色基因,在體悟歷史源流中堅定法治道路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持續深入學,築牢理論根基。
辦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全面依法治國進修班,推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重點課程,推動各法治工作部門和各單位法治機構開展全戰線、全覆蓋的培訓輪訓。
聯系實際學,強化使命擔當。
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以學促用,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法治建設的根本遵循,作為深化立法、執法、司法、普法領域改革創新的總綱領總指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❹ 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措施有哪些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
堅定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各級領導幹部都應當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始終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特別是司法機關作為法治建設的生力軍,必須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法治信仰,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西方錯誤思想觀點的滲透,始終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憲法法律。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
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又可以使法律的實施得到廣泛的道義上的理解與支持,減少法律實施的阻力,提高法律權威。
要通過依法打擊犯罪、保障人權,釐清責任、明辨是非,平衡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評價、指引、示範等功能,引導全體公民切實增強法律意識、道德意識,依法行使權利,主動履行義務,做到知榮辱、明善惡、重品行,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動法治進步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法治凝聚共識,樹立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對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弘揚法治精神,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通過依法審判處理各類案件,把法律觀念、法治精神融入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心中;必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讓憲法和法律家喻戶曉,促進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必須引導公民以法治方式表達訴求,使大家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4)融入法治建設擴展閱讀
法治國家的相關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需要制定完備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使這些法律制度為廣大公民接受認同並遵循運用。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公民意識是公民對自己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法定權利義務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的統一,加強公民意識教育能為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思想理念支撐。
因此,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應大力加強包括權利義務、民主法治、道德文明意識教育在內的公民意識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國家
❺ 哪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路徑
摘要 您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❻ 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什麼基礎
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6)融入法治建設擴展閱讀: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
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健全志願服務體系。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
❼ 2021年3月1日實施的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2021年3月1日實施的法律法規《關於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
法律依據:《關於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工作要求,正確貫徹實施民法典,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在國家治理、社會治理中的規則引領和價值導向作用,進一步增強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努力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努力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努力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准則,結合審判工作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❽ 從德治與法治的關系角度,談談為什麼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依法治國基本
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靈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途徑。
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關系日趨多元的社會轉型期,僅僅依靠道德建設自身難以解決棘手的治理難題。只有依靠法律制度的支撐和保障,以法的制度優勢引導揚善懲惡,以法的原則共識強化道德認同,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通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機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剛性的法律約束和柔性的法理指引,形成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環境,可以更好地構築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我們黨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深入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立法需求,把法律的規范性和引領性結合起來,堅持立改廢釋並舉,積極推進相關領域立法,使法律法規更好體現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公民的價值准則。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權利,維護公平正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加快形成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誠信建設。推進民法典編纂工作,健全民事基本法律制度,強化全社會的契約精神。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創新方面的立法,完善法律法規。注重把一些基本道德規范轉化為法律規范,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及時上升為法律法規,推動文明行為、社會誠信、見義勇為、尊崇英雄、志願服務、勤勞節儉、孝親敬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精細化水平,促進社會文明建設。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路信息服務、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定期清理機制,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不相適應的,依照法定程序及時進行修改和廢止。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我們黨要強化公共政策的價值目標。制定經濟社會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與人們生產生活和現實利益密切相關的具體政策措施,要充分體現公平正義和社會責任,注重政策目標和價值導向有機統一,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形成有利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政策導向和利益引導機制。完善政策評估和糾偏機制,防止具體政策措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離,實現公共政策和道德建設良性互動。
❾ 如何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
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要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全過程。同時,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廣大群眾的價值取向、自覺行動,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規范,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