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大學生法治觀念

大學生法治觀念

發布時間: 2020-12-17 11:41:11

Ⅰ 大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我覺得大復學生要樹立社會主義法制治觀念,他首先要了解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核心內容,他必須掌握這些內容,它才能做好自身的一些意識的樹立。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去好好的了解這個社會這個社會的風氣,我覺得每一個大學生他都有一種責任去了解社會,去關愛社會,去幫助社會,所以我覺得要樹立這樣的觀念,你要去融合社會要去了解這樣的觀念。

Ⅱ 如何提升當代大學生法制觀念

一、構建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 高等學校如果想要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高度,首先就要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用法律手段來解決現實問
題,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社會生活當中。因此, 基本的法律知識與法律素養是當代大學生立足社會所不可或缺
的基本條件。高等學校應該在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方案中,明確 法制常識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學校可以考慮從新生入
學教育開始,統籌課堂教學、網路教學、社會實踐、案例分 析、課外活動等多個環節,分層次地確立各階段法制教育目 標。高校要重視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師隊伍以及輔導員隊伍建
設,將法制教育全面滲透到學生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當 中。完善制度管理機制,以法制的角度制訂和執行高等學校的
各項規章制度,構建與完善法制教育創新體系。要加強法制教 育系統研究,講求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的系統性、實用性和針
對性,使之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科研討論以及校園文 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主要是指將法律基礎課作為
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不 斷進行改革和探索。教學中注意解決好教材內容與立法現實脫
節的矛盾,適時補充最新的法律內容。有些任課老師單純地認 為講授法律基礎就是講授法律條文,錯誤地誤導學生認為學習
法律基礎課程只需要死記硬背法律條文即可。以上錯誤的教育 教學觀念很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信仰,最終將導致學生無
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更 加側重於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培養。要在教學手段上盡
可能地做到生動、多樣,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以外,可以積極 地推行視頻教學、案例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 興趣,最終形成完善的法律意識。
二、完善法制社團建設、豐富法制實踐活動、加強法制常 識培訓 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制意
識以及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 力。在課堂教學內容上,不僅要闡述法律基本的理論、傳授法
律的基本知識,更要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典型案例講解法律條 文,對法制案件進行深入地分析。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第二課
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案件 教育,以達到充實、豐富以及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結果。各高
校團委可以通過法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以及對法律知識感興 趣的同學組建大學生法制社團,結合高校學生工作實際內容定
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實踐活動。法律基礎課教師可以結合教 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庭審觀摩、開展「模擬法庭」等活動來
增強學生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只有不斷地參加法制實踐,才能 使學生了解自己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最終在遇到困難時學 會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法制意識的培養應該多多鼓勵大學生們積極參與到社會實 踐當中去。在法律基礎課的授課過程中,可以要求同學們利用
寒暑假社會實踐撰寫法制意識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或法制論文, 從而使其提高自己運用法律理論、分析現實問題、解決實際困
難的能力。法律的運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大到一個國家的根 本制度,小到日常生活當中的鄰里糾紛,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
用法律來解決。因此,高校也要提倡依法治校,要主動引導學 生依據法律條文、運用法律武器來處理自己遇到的問題,化解
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各種矛 盾,最終達到學生運用法律進行自治的境界。根據學校實際,
還可以和當地的相關媒體、法制欄目組建立一定的聯系,簽訂 合作協議建立穩定的實踐活動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實 踐活動。
三、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法制意識教育模式 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只是單方面通過高校的努力
是遠遠不夠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的理論,因此,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政府相關職能
部門要加強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在掃除某 些重要領域法律空白的基礎之上,要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以增強 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任度。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加
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力度,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 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今
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給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營造一 個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是防止他們形成犯罪心理基
家庭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其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大學生形成守法意識。現階段,我國主要家庭的基本結構是寶塔
型,也就是所謂的「4-2-1」形式。而這些獨生子女從小自我 意識的不斷膨脹、被過分地保護,形成法制意識淡薄、缺乏自
我保護能力等基本問題。某些農村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 又進一步導致青少年的自卑感增強、心理失衡,使其產生法制
意識不平衡現象,最終導致一些大學生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 路。這就需要家長在關注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對
孩子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質的培養,要不斷關注大學生思想動 態。通過從小對孩子灌輸正確的法制意識與法制觀念,來樹立
他們的守法意識,最終提高大學生的法制意識。 綜上所述,只有在不斷地構建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發揮 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完善法制社團建設、豐富法制
實踐活動、加強法制常識培訓,最終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 位一體的法制意識教育模式,才能使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不 斷提高,最終全面推動依法治國總方針的實現。

Ⅲ 大學生需要樹立的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包括什麼

一、 樹立依法治國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大學生必須不斷 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 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二、 樹立執法為民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要以鄧理論 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為大學生搞好學習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學習工作中真正做到以 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 樹立公平正義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 公平正義是 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 大學生必須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學會堅持合 法合理原則、平等對 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 義。
四、 樹立服務大局的觀念。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要求當代大學生, 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 立足本職, 全面正確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 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 法治環境。
五、 樹立黨的領導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地把堅持 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 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 學會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 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高級建設者,其法律意識的強弱,法律認識水平的高低,直 接反映和影響 著社會的民主法制化進程。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預防和抑制大學生違法犯罪,同時提高其運用法律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促進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完善,更有利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進程。

Ⅳ 大學生如何增強法治觀念,提高自身法律素養

民法律素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准之一。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所謂素養,是指人們在經常修習和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知識的內化和融合,它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具備一定的知識並不等於具有相應的素養。只有通過內化和融合,並真正對思想意識、思維方式、處事原則、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才能上升為某種素養。重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法制建設」。通過大學法律教育,使大學生擁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較強的法治文明意識,這對於提高全體國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對於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動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必須看到法律教育內化為法律素養的諸多制約因素一是功利性極強的就業至上評價體系。高校擴招後,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加,一些高校為給非法律專業學生擠出更多時間應付各種有利於就業的資格證考試,主動降低包括法律在內的其他軟素質課程的教學與考查標准,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對於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律教育,由於將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條文的解讀和案例分析上,忽視對個人法律素養起綜合性、潛質性作用的哲學、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等課程和知識的學習,相當一部分法律專業的學生雖然十分熟悉各種法律條文和案例,但法律素養不高。二是泡沫化明顯的法律專業重復建設。近年來,受高校擴招、合並和人才市場需求拉動等多方面影響,法學教育泡沫化傾向相當明顯,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師資力量薄弱。一些所謂的法學專家從未參加過法律實踐,對現實法制缺乏感性認識。這些學校本來法學淵源不深,加上法學教師素質不全面,無法引導學生將所學法學知識內化為深厚的法學素養。三是現實社會尚不健全的法制環境。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主法制建設尚待進一步健全,法律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嚴肅性較差,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和特權觀念還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存在。大學生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成型成熟期,對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強、反應周期短,嚴肅性較差的現實社會法制環境對他們還相當薄弱的法律素養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顯。 基於此,提高大學生法律素養的主要途徑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歸重在素養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門必須努力破除就業至上的評價體制,要科學定位就業與學業、知識與素養的關系,重建就業與學業並重、學業優先,知識與素養並舉、素養優先的評價體系。高校不可隨波逐流,應堅持獨立的學術精神和辦學理念,消除學術泡沫,始終將素質教育擺在首位,高度重視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內容的安排上,要更加註重與哲學、史學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學科知識的融合,更加註重從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規律的層面來解讀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將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則融化在大學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中,內化為一種素養。 其次,法律文明要對行為習慣起到培育作用。知識內化為素養要經歷一個不斷積累、逐漸形成行為習慣,由自在轉變為自覺的過程。因此,提高法律素養要重視法律文明建設,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注意借鑒世界先進的法治文明成果和優良的法的傳統,努力營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圍,促進法律知識與法治文明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促使當代大學生養成包含法律素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再次,法律環境要形成無所不在的外部約束。法律素養的形成並不是封閉的、單向的,而是開放的、互動式的。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形成與整個社會的法律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為此,一要努力優化法律環境,有法必依,切實維護法律尊嚴;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運行,真正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屈服於特權,努力消除司法腐敗。以此,讓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許可權內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約束。

Ⅳ 大學生如何樹立法制觀念 大一思修題目

學習法律,就是要了解我國的現有法律,明確法律中要求我們的義務和權利,了解相關的執法部門和執法機構,嚴格要求我們的行為,要個規范我們的行為,努力履行我們應盡的職責,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學習法律還要明確法律是什麼,法律的內容是什麼,法律的意義是什麼,法律怎樣規定人的行為等等。學習法律有很多途徑,我們可以組織法律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律知識課堂教學比賽,法律知識宣傳活動,宣傳法律知識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專業學習法律,閱讀有關法律知識的書籍,我們還可以看有關法律的法制欄目和道德觀察等節目,自製有關法律的電影,召開我你身邊的違法行為討論會,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學習法律。 知法,我們要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點,黨的領導是社會主要民主治建設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樹立自由平等的觀念,樹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樹立公平正義的觀念,堅持立法公正與執法公正並重,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樹立權利義務觀念,明確法律義務與法律權利的性質,明確法律義務與法律權利的關系。 培養法律素質,實際中樹立法制觀念。我們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在大學階段,我們應將學習法律知識納入自己學習成才的規劃中,進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素質,提高到自覺意識的層面,並體現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應積極利用假期社會實踐和見習、實習、勤工助學等機會,多接觸社會,使自己的知識、意識、能力在服務社會你的過程中得到升華和提升。大學生在理解和行使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自由時,應樹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權利的觀念。一方面,善於行使和運用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自由權,充分表達和實現個人的意願和追求,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另一方面,嚴格依照 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各種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的公民都必須平等地遵守法律,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其次我們在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社會地位等平等,當我們權利受損時要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們要重視立法公正,更要重視執法公正,保證立法到執法全面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們要增強程序公正觀念,重視程序方面的制度建設。 我們還是法制觀念的宣傳者, 要幫助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覺悟,進行法律宣傳教育,幫助群眾學法、知法,自覺守法,並掌握和運用好法律武器,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程。為了使法制宣傳教育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下去,在宣傳的內容、重點及形式等方面,應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完善。以往有些地方在法制宣傳教育中,偏重於群眾守法的一面,而忽視群眾同違法現象作斗爭的一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要學法、知法,而且要激發人民群眾運用法律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以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Ⅵ 大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法治概念

第一,法治即憲治、法律至上的觀念。
第二, 法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第三, 依法行政的觀念。
第四,法治是權利義務雙向性的觀念。
第五,法治觀念必須堅持司法獨立。

Ⅶ 大學生怎樣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先說必要性:

第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是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也是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第三,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人治」思想嚴重;另一方面,現實中拋棄法制觀念、違法亂紀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

再說如何做:

加強公民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教育,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首先應當加強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識教育,從法制、道德、核心價值體系三個環節入手,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一是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在法制軌道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二是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通過加強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質,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政治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標,更為理性地對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訴求,做有政治責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強公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任何社會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以此來引領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Ⅷ 大學生加強法制觀念的重要性

大學生加強法制觀念的重要性有以下兩點:

1、大學生肩負時代使命,在促進社會民主和文明法治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接受法律教育,樹立法治觀念,不僅有利於傳承和弘揚法律精神,而且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大學生是參與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在具備自身過硬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牢固的法律知識。這樣一來大學生既能在市場交易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又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經濟活動,更好地適應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8)大學生法治觀念擴展閱讀

當代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路徑:

國外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展開比較早,也比較嚴格,對我國的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法治教育在法治觀念養成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於教育角度,建議通過以下路徑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

一、「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樹立。

首先,加強大學生對法治運行基本理論與實務的理解。一方面增加大學生法律知識教育;另一方面,大學生法治教育應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運行理論與實務於一體,幫助大學生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其次,加強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方式的訓練。大學生法治思維教育注重以下三個維度的培養:以規則意識為核心、以合法性意識為基礎的思維;以權利意識為中心、以責任意識為條件的思維;以程序意識為重點、以證據意識為依託的思維。

最後,改革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評估方式。針對現實問題,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評估方式應作出合理的調整,鞏固「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目標和理念。

二、「三個並重」教育機制的構建。

首先,創新靈活性、多樣化並重的法治教育模式。多樣化的法治教育模式需要拓展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渠道。法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時事熱點,運用多媒體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興趣,幫助大學生更快理解法治理論知識。

其次,遵循科學性、層次性並重的法治教育規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取決於教育內容的科學性以及大學生這一主體的接納性,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設置上要探討這兩者間的關系,將二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

法治教育是從簡單的普法教育逐漸向深層次的思維訓練、行為養成過渡的,具有循序漸進的規律。不僅要在大學的各個階段根據大學生不同的特徵和需求適時調整法治教育目標和內容,而且還應加強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聯動與配合。

最後,建構互動性、參與性並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高校理應從「教師中心論」的舊模式轉變為堅持「大學生主體性」原則的新模式。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

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起「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行為准則。

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做好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法律的良好風尚;高校對於大學生的規范效果將會起到最為明顯的作用,高校應當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制度規范,通過社團活動、科創活動、教學活動鼓勵大學生守法用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制和引導,讓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目標。

Ⅸ 當代大學生存在著哪些法治觀念淡薄的問題

(一復) 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制不高。
(二)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
(三)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
針對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違法犯罪的大學生多數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他們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視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
道德在利益面前是 發布:2024-11-16 16:43:00 瀏覽:887
大型社會活動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6 16:32:45 瀏覽:922
法院等級保護 發布:2024-11-16 16:31:42 瀏覽:378
民法典網賭 發布:2024-11-16 16:24:39 瀏覽:181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條件是 發布:2024-11-16 15:54:15 瀏覽:97
電大合同法第二版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4-11-16 14:39:20 瀏覽:448
勞動法孕婦發工資的制度 發布:2024-11-16 14:19:20 瀏覽:31
跨國公司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4-11-16 14:04:02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