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的體例
㈠ 先訴抗辯權的立法體例
自羅馬法保證人對債權人得主張「順序」之利益以來,現代大陸法系國家均紛紛效仿,並在立法中予以規定,不過,對其認識程度有很大差異,從而導致了各國的立法例不盡一致,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以奧地利等國家為代表,認為保證人並不享有嚴格意義上的後訴利益。《奧地利民法典》第1355條規定,只要債權人對於主債務人已為審判上或者審判外的催告,就可以對保證人為請求,且並不將此催告視為一種抗辯,而看作是對於保證人請求的必備要件。根據這一規定,保證人並不享有後訴利益,只要債權人已為催告,保證人即應代為履行,而不以「先訴」為條件。保證人拒絕債權人請求的前提,是債權人對主債務人為催告。這種立法體例,實際上只是賦予了保證人催告的權利,而否認了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
第二,以瑞士為代表的國家,認為如果債權人要對保證人要求履行債務,必須證明主債務人的財產已被強制執行但無效果。如《瑞士債務法》第485條規定:債權人僅於保證契約成立後,因主債務人破產、遺產緩期、債權人為必要注意之追索並做成損失證書、主債務人將其住所遷移國外無法在瑞士為請求或因其住所遷至外國,致權利訴追發生重大困難時,始得向保證人請求支付。依照這一項規定,債權人受到先訴抗辯權的最大制約,就是在保證人行使此權利之前,債權人須預先證明已盡了向主債務人索債務的義務。如果證明就主債務人的財產已為執行並不滿足時,就可以對保證人為請求。
第三,債權人並無向主債務人先為追索的義務,只有在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的時候,才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主張先為執行。法國、義大利、德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的民法典均採取此種立法例。《法國民法典》第2021條規定:保證人僅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對於債權人負履行責任,債務人之財產應先受檢索;保證人拋棄檢索利益或與債務人連帶負擔債務時,不在此限,於此種情形,保證人之債務,其效力依連帶債務之原則定之。《德國民法典》第771條對先訴抗辯權的行使作出規定,即保證人於債權人未對主債務人為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前,得拒絕向債務人為清償。一次規定,債權人在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為執行是,亦可以向保證人請求履行,只有在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時,債權人才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為執行。這種立法例,債權人並無先向主債務人追索的義務,只有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時,才向主債務人追索。
第四,將催告與追索義務同時加以規定,綜合調整債權人與保證人之間關於先訴抗辯權的權利和義務,《日本民法典》就採用這種立法例,分別規定催告與檢索之抗辯。《日本民法典》第452條規定: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債務時,保證人得請求向主債務人為催告;但主債務人受破產宣告或行蹤不明者,不在此限。其第453條規定:債權人雖已依前條之規定催告債務人,若保證人證明主債務人有清償能力,而且容易執行時,則債權人應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為執行。其第455條還規定:保證人已依第452條及453條之規定為請求,但債權人怠於催告或執行,致事後不能由主債務人為全部之清償責任時,保證人於債權人即時可受清償之限度內,免除其義務。這種立法例,兼以催告及檢索為拒絕清償債務之抗辯,即當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保證債務時,保證人可首先請求債權人先行催告主債務人清償;債權人催告主債務人清償債務後,應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予以執行,但先決條件是要由保證人證明主債務人有清償能力且方便執行。這一立法實質上是同時賦予保證人催告抗辯權和先訴抗辯權,而且既可以擇其一而行使,也可以二者均行使,最大限度的體現保證合同的補充性。顯然日本將奧地利和瑞士的規定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獨有的抗辯制度。先訴抗辯權只是大陸法系國家所特有的一種制度,而在英美法系國家,保證人沒有先訴抗辯權。但盡管如此,在擔保協議中,一般還是明確規定債權人有權立即向保證人追索,以排除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的可能。
㈡ 試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律在立法體例和內容上的重大變化
試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納禮入法」的刑法原則和刑罰制度。
刑法原則:
1)確立「八議」原則
最先確立「八議」原則的是三國時期的《魏律》。以《周禮》的「八辟」為依據,規定司法機關對八種人(即各種貴族及一定地位的官員)犯罪,必須奏請皇帝,由皇帝交有關大臣集議減免刑期罰。從此,直至清朝,各朝法典均規定了「八議」原則。
2)確立「減輕婦女從坐」的原則
秦、漢時期,婦女隨何親屬從坐,法律無明確規定。往往父家或夫家有人犯罪,婦女皆可能從坐。至三國曹魏,開始明確規定:未嫁之女,隨其父母從坐;已嫁之婦,隨其夫家從坐。這一規定雖然廢除了婦女的雙重從坐,但因族誅而從坐的婦女仍處死刑。至東晉,則進一步減輕對坐婦女的處罰。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東晉明確規定,對因族誅而從坐的婦女不再處死刑。這一規定對後世的刑法原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3)確立「准五服以制罪」原則
最先確立「准五服以制罪」原則的是西晉時期的《晉律》,即《泰始律》。五服,原是中國古代標志親屬的喪服制度,西晉以前,曾用來確定人們的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自《晉律》規定「准五服以制罪」後,則又成為處理親屬相犯等刑事案件的原則。依據這一原則,服制若近,以尊犯處卑處刑則輕,以卑犯尊處刑則重;服制若遠,以尊犯卑處刑相對變輕。「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則自《晉律》確立後,一直沿用到清朝。明、清律還附有喪服圖,以便司法機關量刑時參考。
4)確立「官當」原則
「官當」就是用官職折抵刑期罰。《魏律》和《晉律》規定的「雜抵罪」是「官當」之源。《北魏律》規定的犯官可用其官爵折抵徒刑的內容是「官當」之實。至南朝《陳律》則始有「官當」之名。《陳律》規定:官員可用其官當徒刑二年。「官當」原則是自南北朝時期確立後一直沿用到宋朝。
刑罰制度:
進一步朝著廢除肉刑時未彼廢除的宮刑,也基本上被廢除。另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刑期罰制度,亦逐漸趨於簡明和規范。為隋《開皇律》確立新五刑二十等奠定了基礎。
㈢ 民法典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關於民法典的基本原則
民法典基本原則,是指其效力貫穿於民法典始終的民法根本規則。
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中有兩條價值線索。一條是合法權益受保護原則、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另一條是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公平原則。
(1)平等原則使得民事主體適用相同的經濟社會生活規則;自願原則使得民事主體可以在經濟社會生活中憑借自己的自由意思追逐合理利益;合法權益受保護原則使得民事主體在經濟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合理利益能夠得到法律保障。
以上三原則是社會效率的源泉,構築了市場經濟及自由競爭的法律基礎,被稱為「基本體制原則」。
然而,基本體制原則的功能經充分發揮,時日既久,民事主體在經濟社會生活中成敗效果會逐步累積,導致日益嚴重的強弱分化。嚴重的強弱分化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問題,使社會正義價值受損。
(2)為了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後一條價值線索逐漸在民法中突顯出來,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公平原則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前一條線索形成限制和修正。其實質是國家以公權力之手對自由市場機制進行一定的干預,從而使社會正義價值得到體現。以上三原則被稱為「體制限制原則」。(《民法總則》第九條確立了一條全新的基本原則即「生態環境保護原則」,也被譽為「綠色原則」。也屬於體制限制原則。)
(3)基本體制原則與體制限制原則並非平行關系,而是有主有輔。平等、自願、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構成基本體制原則,居於主導地位,這條價值線索若不存在,民法本身就不復存在,市場經濟與自由競爭機制也不復存在。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公平原則、綠色原則構成體制限制原則,居於輔助地位,其功能在於使基本體制妥當發揮功能,故其雖對基本體制原則形成一定的限制和修正,但決不是顛覆和取代。
從根本上講,社會正義價值主要依靠公法和社會法去實現,作為私法的民法雖然也對社會發展和需求做出回應,並在自己彈性范圍內進行一定的調整,但是這種調整絕非否定自我;否則,社會效率價值在法律上就無從貫徹了。
二、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
民法,就是民事權益保護法。民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保護民事主體的利益,維護經濟社會秩序。而民法典對民事主體利益的保護,是通過對民事權利的保護實現的。沒有保護,就沒有權利。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可視為整個民法典的核心。《民法總則》審理時,將其從草案的第九條前移至第三條,就是因為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是民法的基本精神,統領整部民法典和各民商事特別法,進一步突出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的理念。
《民法總則》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區別《民法通則》第5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這一條就是關於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神聖不可侵犯原則的規定。也簡稱私權神聖原則。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其基本含義在於:(1)民事主體可以充分自主地行使自己的各項民事權利,以實現一定的利益;同時不得侵犯其他民事主體的正當合法的權益。(2)民事主體的民事權益受到不法侵犯,依法可以請求侵害行為人停止侵犯、賠償損失或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受國家強制力保障。
(一)、理解此原則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這一條的表述中,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前面沒有「合法」二字;而其他權益前限定「合法」二字。如何理解?梁慧星在《民法總論》中認為,權利乃使主體享有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既然權利內含「法律上之力」的保護,則其本身並不存在「不合法」的問題。利益因其並非盡皆受到保護,故可以在之前加「合法」的限定。
(2)確立合法權益受保護原則的意義。民法性質上屬於權利法,奉行權利本位。民法典認可民事主體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獲得的民事權利和合法利益能夠被法律所保障,這是市場經濟中激勵機制的源泉,有構建社會經濟基礎的意義。
(3)本條不是規則,不是法官裁判的依據。只是作為一種法律理念,主要是在法律解釋與漏洞補充中發揮作用。法官在解釋法律時必須遵循民法典上權利保護的價值取向,在考慮案件中涉及的「合法權益」要素,尤其在合法民事權益不予保護之時,必須嚴格謹慎地進行論證。
(4)「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可以拆分為四部分: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合法利益。其中的其他權利是指兼具人身性、財產性的綜合性權利,如股權、繼承權等。
(5)保護權利除了公力救濟(訴諸法院)外,還包括私力救濟,主要是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及自助行為三種。
(二)關於民事主體范圍問題
一切民事主體的民事權益均受法律保護,相對於《民法通則》及以前的民事法律規定,《民法總則》有以下幾種特殊的民事主體需要注意。
(1)其他組織。
其他組織通常不具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他們對權利的享有具有從屬性。如個人獨資企業的權利從屬於投資人、分公司的財產權從屬於總公司等。
(2)胎兒的利益保護。
具體體現在《民法總則》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視為自始不存在。」胎兒在這里擬制為人。胎兒的權利只是一種期待權或者說是一種或有權利,該權利的享有以胎兒娩出時存活為前提。
(3)死者名譽等權利保護。
死者雖不享有民事權利,但是死者的遺物、遺骨、姓名、名譽、榮譽等仍為其近親屬權益之客體。如果損害公共利益,還可以通過公益訴訟予以保護。
(4)設立中的法人的權益保護。
設立人已經開始設立法人,但是法人尚未成立,此時法人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其權益如何保護?《民法總則》第75條第1款規定「設立人為設立法人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後果由設立人承受,設立人為二人以上的,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可見,設立中法人的權益仍受法律保護,但以法人成功設立為條件。
(三)、民事權利保護的客體范圍要注意以下幾點。
(1)民事權益既包括法定權益也包括意定權益。
(2)民事權益具有開放性。
(3)注意公共利益的保護。
(四)、司法實踐中,關於民事權益的保護還要注意的問題。
(1)我國沒有債權侵權制度。
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上及於所有權利,既包括人身權也包括財產權,既包括物權與包括債權。但是債權具有相對性,因此債權只存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不適當履行債務,不存在侵權問題。
(2)人格權不允許放棄。
例如當事人不能放棄生命權或允許他人剝奪自己的生命權。
(3)身份權也不允許放棄。
例如監護權,既是權利也是義務,不事人不能放棄、隨意處分自己的權利。
(4)公權力介入。
公權力介入民事權利主要體現在對民事徵收和徵用。《民法總則》第117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5)禁止權利濫用。
濫用民事權利的行為不受法律保護。《民法總則》第132條規定「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三、立法體例問題
法國、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傳統民法典沒有首章規定「基本原則」的立法體例。平等、自願、公平、權利受保護這些民法基本價值理念,一般不會在民法典中明文規定。將基本原則作為民法典首章的立法體例來源於社會主義法系。基本原則與立法目的、調整對象一起,是社會主義民法典的重要的「體系標識」之一。
我國為什麼要採用這樣一種立法體例?可以這樣理解:大陸法系法治發達國傢具有綿亘久遠的私法傳統,民法是其自身歷史自然發展的一個結果。自由、平等、公平等理念並非民法典的衍生物或是民法典的結果,而是民法典賴以產生的前提,這些前提性因素含在其久遠的私法傳統之中,不需要藉助民法典規定的方式去「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來。而且,這些價值理念也不是裁判規范,規定在民法典中也沒有裁判意義。
與之相反,中國沒有私法傳統。制定《民法通則》時就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自覺改革,而非自下而上的自發演進。這種法制發展方式決定了我們的經驗和需求與西方恰恰相反。《民法通則》立法時,我們的社會上尚不存在自由、平等、權利這些前提條件,當然也就無法向民法供給;相反,社會上到處充斥著民法的反對因素。所以當時需要,是先在法律中「創造」出這些本不存在的前提性因素,再向社會輸出和滲透,以期克服社會上的反對因素,促進社會變革。這是我國特殊背景下的特殊需求。
參考文獻:
①2017年4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理解與適用》(主編沈德詠)。
②2017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總則〉條文理解與司法適用》(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民商事專業委員會編著)。
③2017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總則評注》(主編陳甦)
㈣ 涉外民事訴訟的立法體例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編的規定,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內內容:一般原則;管容轄;送達、期間;財產保全;送達取證、判決和仲裁的相互承認和執行等司法協助活動。
涉外民事案件不同於一般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時,涉外民事訴訟程序有特別規定的,適用特別規定;沒有特別規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規定。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同民事訴訟其他程序的一般規定,都是以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為指導,貫徹基本原則的精神。
各國對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立法體例各有不同,從立法看,大致有三種體例:第一種是在民事訴訟法典之外製定單獨的涉外民事訴訟法;第二種是在民事訴訟法典的有關章節中,對涉外民事訴訟設立特別條款,分別加以規定;第三種是在民事訴訟法典中設立專編、專章對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殊問題作集中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法採用了第三種立法體例,將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作為一編單獨規定在《民事訴訟法》中。這種立法體例既便於當事人掌握和遵循,又便於法院辦案,成為各國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立法的新趨勢。
㈤ 契稅法草案的立法體例是什麼
《中復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制(草案)》2019年12月2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契稅法草案保持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將契稅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
按照落實稅收法定的要求,財政部部長劉昆23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作說明時指出,根據草案內容,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房屋買賣、贈與、交換應當依法繳納契稅。
草案規定契稅稅率為3%至5%,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大常委會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草案維持現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免稅的規定,將現行有關文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上升為法律。
㈥ 什麼是契稅法的立法體例
你好,朋友契稅法的立法體制就是說它的一個規范管理的體現。
㈦ 保險法49條立法體例
我國的保險立法進程
解放前,我國曾進行過一些保險的立法工作,由於政局不穩,沒有相應的執行措施,所以大部分沒有真正的實施。
新中國成立後,保險立法工作很曲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保險立法工作才有了很大進展,我國先後頒布了一些單項的保險法規。這此法規有些屬於保險合同法的范疇,有些屬於保險為法的范疇,有些屬於保險特別法的范疇。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次法律的形式對海上保險做了明確規定。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保險法》,這是建國來我國的第一次保險基本法。採用了國際上一些國家和地區集保險業法和保險合同法為一體的立法體例,是一部較為完整、系統的保險法律。
2002年,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根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保險法》做了首次修改,並於2003年1月1日起實施。
最新的《保險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於2009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的。
中國第一部社會保險法是於2010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第17次會議通過,2011年7月1日將正式施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什麼是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立法體例
主觀主義就是沒有任何事實的憑空設想,天馬行空的「空想」,
客觀主義是根據事實或者事物去推理,離不開事實,有理有據的,和主觀主義相對。
但是注意一點,兩者不是相互絕對的對立的,可以說人類社會發展至今都是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相互作用才發展前進的,主觀的東西可以在以後用客觀事實證明出來,世界著名的科學理論以及發明創造,都是天才們主觀上的事物,經後人逐漸證明修改出來的,偉大的地球引力、相對論,到現在的量子力學,光學等都在先主觀後客觀,可以說主觀才是真正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客觀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
㈨ 民法典第1012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歷經曲折的立法過程和激烈的理論爭議,最終形成第4編「人格權」(以下簡稱人格權編),共計51個條文(第989~1039條),建立了比較詳盡的人格權類型及其保護的法律規則,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民法典》人格權編究竟有哪些創新規則,這些創新規則對人格權立法的發展具有哪些歷史性的作用,特別值得研究。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立新教授在《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立法的創新發展》中從人格權立法體例、人格權權利性質等方面闡述了《民法典》人格權編具有的重要創新。
一、人格權立法體例
《民法典》編纂的過程中,針對其分則是否設置人格權編以及人格權編應當置於何種地位,民法學界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最終立法機關採納了設置人格權編的學說,在分則中專門設置人格權編,在世界各國的民法典中具有創新性。
二、人格權權利性質
人格權的權利性質,解決的是人格權究竟是總則性權利還是分則性權利的問題,即解決的是人格權與其他民事權利類型是否有本質區別的問題。這也是我國學者在《民法典》是否應就人格權獨立成編這一問題上爭論不休的主要原因。
人格權雖然與物權、債權、身份權和繼承權等民事權利有所不同,但就其性質而言,仍然是民事權利,只不過人格權的客體不是特定的民事利益,而是人的人格利益的具體要素,如生命、身體、健康等。所以在民法的保護上,不能用一個籠統的人格權來進行保護,而是要把具體的人格要素設置成具體的人格權,與物權、債權、身份權、繼承權等民事權利並列,使之回歸民事權利體系之中。
三、人格權權利體系及權利類型
就權利體系而言,《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基本確立了抽象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的體系結構,並按照這樣的人格權類型劃分,進一步展開其權利體系。
就權利類型而言,《民法典》人格權編共規定了14種具體人格權,包括我國目前所確認的所有具體人格權,其明確規定了物質性人格權,突出身體權的地位;明確規定了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並明確精神性人格權的內容和具體保護方法;特別規定了性自主權、人身自由權、聲音權、信用權。
四、人格權權利內容
(一)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民法典》第1002條規定,生命權不僅包括維護自己生命安全的內容,而且包括維護生命尊嚴的內容,為生前預囑、臨終關懷以及安樂死等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提供了立法依據。第1006條和第1007條對自然人人體組成部分以及遺體的支配權做了規定,既維護了權利人的權利,又尊重了權利人的意願,同時兼顧了社會利益。對於為研製新葯、醫療器械或者發展新的預防和治療方法進行臨床試驗等,第1008條和第1009條規定了嚴格的限制條件,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姓名權和名稱權
姓名權和名稱權,分別是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組織的以文字標表其具體人格標識的權利,《民法典》不僅保護其文字的人格標識,更保護姓名權和名稱權不被他人所侵害。《民法典》第1015條和第1016條確立了自然人姓氏的確定和變更原則;第1017條規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字型大小、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三)肖像權
肖像權的客體即肖像具有美學價值,在市場經濟中使用可產生財產利益。《民法典》第1019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為平衡權利人與社會公益、合法利用人之間的利益,《民法典》第1020條規定,合理實施的肖像權利用行為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許可使用行為是肖像權人行使公開權的基本方法,必須進行規范。對此,第1021條和第1022條分別對肖像使用許可合同做出詳細規定。
(四)名譽權和榮譽權
《民法典》第1025條規定,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捏造事實、歪曲事實,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構成侵害名譽權。第1027條規定,名譽權受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第1028條規定,報刊、網路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採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五)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
對於隱私權,《民法典》第1032條第2款明確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隱私權就是保護這些利益的人格權。此外,《民法典》第1033條還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做了具體規定。對於個人信息權,《民法典》第1034條明確了個人信息的內涵和外延;第1035條確立了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的行為規則;第1036條規定了處理個人信息的免責事由;第1038條規定了信息處理者的保護義務;第1039條特別規定了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職責。
五、人格權行使規則
人格權的行使多數可以消極方式為之,不過,當代人格權的行使越來越向著積極方式發展,特別是對以自然人人格要素為客體的公開權的行使。
《民法典》人格權編針對具體情況,規定了比較詳細的人格權行使規則,使我國的人格權行使更具有可操作性,更有利於權利人行使權利,並保障其權利和利益。例如,人格權編規定了具體的個人信息保護的權利行使規則:第1037條規定自然人可以向信息處理者依法查閱或者復制其個人信息;第1031條規定獲得的榮譽稱號應當記載而沒有記載的,民事主體可以要求記載。除此之外,《民法典》人格權編對身體權、肖像權等都規定了可操作的行使規則,保護權利人權利和利益。
六、人格權保護方式
《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定了人格權請求權,是其主要的創新規定之一。首先,《民法典》第995條前句規定,「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從而確認了人格權請求權的概念和作用。其次,995條後句規定,「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從而確認了人格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的區別。再次,第997條規定了人格權請求權的禁令,進一步豐富了人格權請求權的具體內容和作用。最後,第998條規定了確定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因素,第1000條規定了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民事責任的確定辦法,進一步完善了人格權請求權的具體內容以及與相應民事責任的確定方法。
《民法典》將侵權請求權與物權請求權、人格權請求權和身份權請求權分別規定,劃清了不同的權利保護請求權的界限和具體方法。
七、人格權具體保護方法
《民法典》人格權編對人格權具體保護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人格權請求權的禁令和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
(一)人格權請求權的禁令
人格權請求權的禁令包括訴前禁令和訴中禁令。對於人格權的保護,預防損害比救濟損害更重要。因此,《民法典》第997條規定:「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這一規定既包括訴前禁令,也包括訴中禁令。
(二)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
《民法典》第996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格權並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受損害方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損害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這一條是對違約行為造成精神損害可以直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救濟的規定。長期以來,我國採取違約行為不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做法,當事人如果堅持主張,那麼應通過民事責任競合的方法,選擇侵權訴訟來獲得支持,這樣的做法對當事人形成訟累。規定因違約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起訴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有利於受害人方便、及時地行使權利。
(三)請求承擔民事責任應當與其行為方式和影響范圍相當
《民法典》第1000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當精神性人格權受到侵害後,救濟該種精神損害的民事責任就是侵害精神性人格權請求權的具體內容。
八、結語
《民法典》人格權編開創了大陸法系國家民法的人格權立法方法,無論是在立法體例上還是在人格權種類、行使規則和保護方法方面都實現了創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是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立法、司法和民法理論研究緊密結合的發展結果。盡管《民法典》人格權編在內容上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但相對《民法通則》中的人格權規定而言,有了重大的發展,對於民事主體確認人格權、行使人格權和保護人格權都具有重要的價值,為保護好民事主體人格權提供裁判依據,也有利於引導建設尊重人格尊嚴、保護人格權的良好社會風氣,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里,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㈩ 從世界范圍來說,知識產權基本上採用( )的立法體例。
知識產權法基本上採用單行法的立法體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的范疇,但由於知識產權具有不同於其他民事權利的特點,因而採取民事特別法的方式給予保護。
C.單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