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是

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是

發布時間: 2022-08-30 00:13:38

『壹』 馬克思主義法制觀的內涵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基礎上創立的,是用辯證唯物主義研究社會歷史現象、特別是法律現象,如法的產生、本質、發展規律等重大問題而形成的基本理論觀點。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是工人階級世界觀的法律表現,是為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事業服務的法律觀,因而它是適應時代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的法律觀。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有豐富的內容,一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關於法和法律的觀念、主張,都屬於其列,但其最基本的部分是那些屬於世界觀性質的法律觀念、法律意識。它們應是一切願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觀察法律問題的人們努力學習和把握的基本原理、出發點。我們認為,至少以下三個方面的原理應屬此列。
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現象的法、法律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上層建築現象,對於這種現象,「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但法不是消極地,而是積極地反作用於社會生活,法與社會生活諸現象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輔相成。對此,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相互影響並對經濟基礎發生影響。」這不僅揭示了社會結構的基本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基本規律性,也指出法、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它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這一原理為科學地觀察法律現象奠定了最基本的方法論原理。
用這一原理分析法與經濟的關系,可以得出:經濟關系是法發揮影響的源泉,又是法影響、作用的結果。對經濟關系考察必須充分估計到法律對這種關系的調整。在實際社會生活中,人們預見到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並為此制定出法律,就表現出利益(需要)首先在法中得到實現,後來依靠法而體現在社會關系的其他領域,包括生產關系之中;但更多的情況是利益(需要)往往一開始體現於新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關系之中,後來才固定在法中。新的利益往往通過事實上形成的社會關系為自己開辟道路,而且法律上的固定經常是始於個別的法律判決、審判實踐。這無論在工業文明前,還是在工業文明後,都大量地存在。法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法具有超前性或滯後性。法是最接近於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現象,民商法等法律表現為直接為經濟生活服務,但刑法行政法等也同樣在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基礎服務。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制約著人們的價值追求,又加上人的價值追求,形成法,反作用於社會生活。所以,法是人從實際關系出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現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辯證發展,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過渡的重要環節。
我們後人在對法、法律現象的探討中,不斷細化了法的相對獨立性、繼承性,法與道德的聯系,民族、宗教因素對法的影響,文化,特別是法律文化對法的發展的制約等等,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法是上層建築現象的原理。
法、法律的內在矛盾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由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物質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法的公正性最終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法同國家一樣,本身也充滿內在矛盾,它既履行社會公共職能,也實行階級統治職能,既要代表社會共同體的共同願望和利益,同時也代表在社會上占優勢地位的階級、階層的願望和利益。
在前資本主義社會,法、法律公開規定不平等,階級統治職能相對明顯,這是當時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但它同樣也得顧及人民大眾謀生存的起碼要求,體現該社會對法律的共同需要,否則就是無休止的戰亂或同歸於盡,不可能建立統一的秩序。法對統治階級內部及同盟者和被統治階級的利益的協調,確能起到定分止爭的作用,並能維持社會的穩定,保護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只要階級或階級殘余還存在,法的階級統治職能和社會公共職能就會同時並存,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過在不同時代,法的矛盾的這兩個方面的比重是不一樣的。當一定階級的統治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相一致時,法的這兩種職能就能比較好地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相反,如果社會矛盾尖銳化,法的這兩種職能就會發生抵觸,階級統治職能就成了主要方面,社會公共職能往往就化為烏有。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繁榮,廣大人民群眾對權利要求的增強和民主的推進,世界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全人類面臨的生存和生態危機等迫切問題的出現,要求法的階級統治職能相對減弱,社會公共職能不斷擴大。人類文明的發展要求超脫人民和民族的沖突,走向民主,走向協商、共處。無論對本國,還是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而言,用非沖突、非暴力手段解決問題的呼聲日益強烈,法適應客觀形勢的需要,也日益成為緩和、化解矛盾的手段。在國際方面,法的發展隨著國際交流的緊密、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相互借鑒與吸收,在保留各自優秀文化的前提下,共識逐步增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成為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尋求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有力手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拒絕使用強制和暴力,也不否認法所固有的階級職能,而是使強制、暴力的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文明。法是各種力量較量的結果,法所體現的公正也就是對各種力量較量所達成的妥協和一致的神聖化。法所建立和維持的秩序也是各種力量協商、妥協,達到一定平衡的反映。對內民主,對外協商,人的自由的擴大,都意味著法、法治價值的增加。
法、法律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的現象的內容不可能是法律自身,而只能是一種現實的關系。市民社會的一切要求,一定要通過國家的願望,並以法律形式才能取得普遍效力。法律所體現的願望的內容,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和交換關系的發展決定的。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著人們的正義觀、價值觀,決定著人們意志的內容。法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的法權要求的法律表現,是經濟關系的意志化形態,它通過國家,藉助於法律的形式,具有了人人必須遵守的普遍效力。我們由此得出:法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法中的正義、公平是相對的,是一定歷史時期內,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條件下,對社會各種利益的協調。法在斗爭中表現出協調,在協調中存在著斗爭。
法是「理」與「力」的結合。法中蘊涵的「理」,至少包括三個因素,即對一定事實或規律的承認;在一定事實狀況基礎上形成的公道觀、價值觀;人類積累的調整社會關系的知識、智慧、法律文化。從根本上說,法中的「理」來自社會生活,是當時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生產方式所決定的生活條件,特別是經濟發展需要的反映。百姓觸犯了法律,受到處罰,而他又能夠接受,就反映了法中有讓百姓服從的「理」;王子盡管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分子,但他犯了法,也應與庶民同罪。法中的「理」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而變化,尤為明顯地表現在法的歷史類型的更替中。王位世襲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被認為是正當的,篡位被認為是有悖於「理」;到工業文明時期,通過選舉擔任國家領導被認為合「理」。法中同樣蘊涵著「力」,它來自國家權力,但「力」最終取決於物質生活條件,大家服從於強制力的基本原因是法中的「理」在起作用,這也是法的普遍約束力的可靠來源。「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必須是「理」與「力」統一。法中的「理」的內容與法中的國家強制力的形式的矛盾及其解決,推動著法的歷史類型的更替和法律文化的積累,為人類向更高歷史階段的發展創造前提。
法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法的作用也隨社會對其需要的逐步擴大而逐步增強。隨著經濟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大的循環,法的發展呈現出趨同的趨勢。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是我們正確認識法和法律的理論基礎,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但絕不能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個別論斷,否則就會因為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現實問題,與時俱進地進行理論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

『貳』 "有人說,法律是由政府機關去執行的,因此,依法治國的主體是政府及其公職人員,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黨的十五大報告已明確治國的是人民,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三個「管理」的對象,可以說是依法治國指向的客體。可是,在理解和貫徹執行這一治國方略時,一些地方往往把法治主體只限於政府,由政府制定依法治省、治市、治縣、治鄉……的方案,所「治」的對象也大都是本地所「管」的行政、司法事務和經濟、文化、社會事務。這樣,就把「依法治國」的「國」這一客體,理解為只是一個空間或地域概念,按等級層層分管。「依法治國」演化為只是本地區依法辦事,這就有失偏頗,而且同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核心內容與價值目標相左。 有的地方甚至推演為依法治村、治家,最後落實到依法治人,就更有悖「法治國家」的精神了。
具體行使國家行政管理權和司法權的國家機構和國家公職人員,只是在人民授權范圍內行使國家管理某些權力的執行者,任何機構和個人決不能未經人民授權或者超越人民授權成為人民之上的治理國家的主體。由於國家機構和國家公職人員掌握著一定權力及其所處的重要地位,應當是依法治理的重點。任何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在行使權力時必須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和監督,並且承擔相應的責任

『叄』 依權治國,依憲治國有什麼不同

首先,制度基礎不同。法治作為上層建築,建立於經濟基礎之上,其性質根本上取決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取決於國家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性質。西方憲政建立在資本主義憲法基礎上,本質上是資產階級統治的工具,是以保護個人基本權利的名義,保障資產階級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從而確保資產階級在國家經濟、政治生活中的統治地位。西方憲政盡管標榜「主權在民」,實際上卻是金錢主導選舉和決策,資本家及其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掌管政權,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主要為資產階級服務。我國憲法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我們黨依據這樣的憲法治國理政,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其次,領導力量不同。表面上看,西方憲政民主通過每隔幾年的選舉,讓不同政黨輪流執政,實現各自執政理念和主張。其實,無論兩黨制還是多黨制或其他形式,資產階級政黨在本質上並無實質區別,都是資本和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言人,他們都是極力通過競選、大選謀取議席來控制國家機器,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旗幟鮮明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庄嚴宣告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關系問題。根據憲法,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工人階級的領導主要通過黨的領導來實現。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只有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凝聚起全社會的共識和力量,這是我國獨特的制度優勢。離開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就會偏離正確方向。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取消憲法中關於共產黨領導地位的規定,導致亡黨亡國的慘痛教訓,我們決不能忘卻。
是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區分我國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與西方憲政的分水嶺。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在堅持黨的領導的前提下,通過尊重憲法權威、維護憲法尊嚴、推進憲法實施、加強憲法監督,實現黨治國理政和管黨治黨的各項政策和目標。一些別有用心者故意把黨和法對立起來,詰問「黨大還是法大」,提出人民民主就應該是人民自己做自己的主,不需要由誰來領導。其目的是企圖從「憲政」、「法治」問題上打開缺口,蠱惑人心,進而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把中國引向邪路。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有戰略思維和政治定力,善於明辨是非,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第三,權力主體不同。從表面上看,西方憲政民主依據「普遍平等」、「一人一票」原則進行的民主選舉,體現了民主公平。但實際上,選舉背後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各種資本力量、利益集團或少數精英群體力量,廣大民眾根本無法決定國家和社會生活重大事項,選票無法真正有效地反映選民意願。我國憲法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統一管理國家事務。廣泛的民主性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大特色。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樣的制度安排,有利於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權力行使方式不同。西方資本主義憲政民主實行「三權分立」,其主要功能就是基於憲法規定,通過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分權制衡方式來維護資本和資產階級利益,維持資本主義統治。我國在權力結構上,實行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據我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可見,這是一種不同於橫向平行模式的縱向權力結構模式,有利於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切實防止出現相互掣肘、內耗嚴重的現象。這一制度正確處理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確保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適合我國的國情。
最後,具體歷史條件不同。馬克思主義認為,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一個國家或民族要根據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任務和社會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民主形式。一個國家法治道路的選擇,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所堅持的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產物,是基於中國國情,基於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總結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經驗和新中國60多年來的法治經驗,同時學習借鑒世界上優秀的法治文明成果,而成功探索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實踐證明,這種制度模式植根於中國土壤,適合中國民主法治發展,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要求相適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肆』 強有力的行政執行的特徵是民主什麼透明法治和高效

中國共產黨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為治國的基本方方略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第14次全國代表大會第13次全國代表大會加強了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是。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實現憲法和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權威性和穩定性。

『伍』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主體是誰

科學立法的主體是立法機關,即人大及其常委會。
嚴格執法的主體應該是行政機關。公正司法的主體應是司法機關,即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
科學立法是一國法律體系是否完善的價值判斷標准之一,那麼,如何科學解讀科學立法的內涵及相關問題就是理論界和法治實踐不能迴避的。正是基於此種現實需要,對科學立法科學性的構成要件、科學立法科學性的阻滯因素、科學立法科學性的實現路徑等作了較為系統的探討。認為科學立法科學性的主體要件是立法權的專屬性、主觀要件是立法過程的有準備性、客體要件是立法事態的法調整性、客觀要件是立法行為的程序性;要實現科學立法,法律形式的相對吸納化、立法邏輯的自下而上化、立法視野的全球化、立法案形成的專業化、立法效果的社會反饋化都是不可缺少的。
嚴格執法是指要求在執行法規或掌握標准時,不放鬆、不走樣,做到嚴厲、公平、公正。
嚴格執法體現在兩個方面:
1、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
2、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敢於糾正並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罰,處罰有據。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司法公正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陸』 我對依法治國的理解300字

(一)必須更新觀念。依法治國是我國在治國方略上的根本轉變,它必然要求我們對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觀念加以更新,尤其是"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30)"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解放以後,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3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與之相適應的高度集權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長官意志辦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在觀念上,亦有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如不加以更新,就很難在言行上自覺投入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事業中去。對於需要更新的觀念,有些前文已經涉及,如樹立法律至上的原則,就是要改變法律"很不受重視"的觀念等。這里,要著重論述如下幾點:
第一,要改變重人治輕法治的觀念。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的法制有"不少是屬於'人治底下的法制',其所制定與實施的法律與制度,主要是為了加強行政權力對社會主體的管理、控制。"(3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於"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內在要求,治理國家的方式也將產生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原來多年形成的主要以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為轉移的人治體制,轉變到主要依據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法律來辦事的體制上。治理國家靠什麼?鄧小平同志認為:"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
只有從觀念上、體制上和具體的制度程序上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轉變,才能最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切實保障人民民主。
第二,要改變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權利和義務是法學的一對基本范疇,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對推動依法治國具有實質性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根本上講,權利是屬於作為國家和社會主人的人民的,但在舊社會,人民的權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剝奪了,卻要承擔被強加的無數義務。後來,人民通過革命斗爭,奪回了自己的權利。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仍在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當一部分公職人員頭腦中作怪,在實踐中就表現為漠視以至侵犯人民的權利,而對加重人民的義務、負擔,卻習以為常。法治國家一個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價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一切非法侵犯人民權利的行為都是法治秩序的大敵。因此,必須樹立權利觀念,享有權利是人民承擔義務的前提。當然,這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要否定義務。馬克思說:"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享受權利就要承擔義務,承擔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權利。
第三,要改變官貴民賤的觀念。官與民是自有國家以來的一對矛盾。官與民的矛盾在舊社會常常表現為尖銳的對立,歷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件屢見不鮮。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家和社會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理論和憲法、法律上,官與民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和慣性的作用,有的幹部、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一講依法治理,就把治理的重點和對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讓老百姓嚴格守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則是居高臨下的執法者、管理者。這是官貴民賤觀念餘毒的表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官"的地位和權力都是人民給的,"官"的衣食和工作、生活條件都是人民納稅、納糧供給的,民是"官"的衣食父母。推行依法治國的方略,必須樹立以民為本的觀念,"官"要奉公守法,恪守職責,勤政廉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得到民的擁護和愛戴。
第四,要改變道德與法無關的觀念。道德是以人們關於善與惡、美與丑、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等觀念,來評價人們的各種行為,調整人們的相互關系,並由人們的內心驅使和輿論壓力發生作用的社會行為規范。有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社會公共道德和各種職業道德等之分。從觀念形態和行為規范的角度說,它是人們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和在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基礎。立法時,人們的道德觀念、意識形態、法律意識等通過立法者的立法活動滲透並且表現到法律中,影響著法律價值的道德取向,使法律呈現出良、惡狀態。良法是實行法治、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執法主體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才能使其執法活動和結果合法、合理;執法客體亦須有良好的道德素養,才能使其行為不越法定界限一步。
第五,要改變無所作為的觀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艱巨而困難的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全體公民、包括全體公職人員,不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工作,亦不論是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上,都要為實現依法治國盡匹夫之責。現在,我們有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有中央已經確定的、經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有廣大人民群眾以主人翁姿態的熱情支持和參與,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們義無反顧地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畏難情緒,打消無所作為的觀念,充滿必勝的信心,努力工作,積極參與,爭取早日實現人民所期望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寧、人民幸福的法治狀態。

『柒』 依法治國的客體是

國家事務 經濟文化事業 社會事務

熱點內容
合同法翻譯中的錯誤 發布:2025-01-20 16:23:15 瀏覽:688
B站講刑法 發布:2025-01-20 15:53:42 瀏覽:328
法院強制執行的影響 發布:2025-01-20 15:27:19 瀏覽:106
行政法思維pdf 發布:2025-01-20 15:03:16 瀏覽:718
西林縣司法局 發布:2025-01-20 15:02:14 瀏覽:742
東城法院主審法官 發布:2025-01-20 14:58:43 瀏覽: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1-20 14:48:53 瀏覽:362
銀行法治課件 發布:2025-01-20 14:45:44 瀏覽:378
廊坊市法院 發布:2025-01-20 14:30:41 瀏覽:693
書面協議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0 14:10:18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