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析
1. 如何評價《道德經》
以儒講道,十不存一
2.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一、原文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是因為善於處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所以要想站在上面領導好人民,必須在言語上懂得謙遜;要想站在前面領導好人民,必須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後面。所以聖人在上面領導大家而大家沒有感到沉重的負擔,在前面領導大家而大家沒有感覺受到傷害。所以天下人都樂於擁戴他而不會感覺厭倦。因為他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2、南懷瑾《老子他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江海包含了一切的山谷水流,百川皆歸於海,海能容納一切細流,所以稱之為海。老子再三用海來比喻,形容一個人的學問、道德、品格的修養。「以其善下之」,因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納了來自各處的淡水、鹹水、清水、臟水等一切的水,「故能為百穀王」,而成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養要像海洋一樣,能包容一切。
「是以欲上民」,要想做一個領導人,一個居上位的人,「必以言下之」,最少要做到說話不刻薄,態度也要盡量謙虛。「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想領導大家,自己必須把本身的利益擺在後面。「後其身而後身先」,有好處時,領導人要讓被領導的人先得,剩下來才自己去拿。
「處上而民不重」,他雖然居在上面最高的地位,「而民不重」。這是說老百姓感覺到沒有重壓,沒有覺得有壓力。「處前而民不害」,領導人站在最前面,一般人並不覺得他佔了先,也沒有妨害了大家。「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因此,古代歷史上的聖君明王,天下歸心,那是自然而來的。「以其不爭」,因為他不與人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世界上沒有人敢與他爭。不是不敢與他爭,而是不想爭。
3、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放低自己,人心就會向您匯集
「江海所以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為百浴王。」老子在這里打了個比方,說江海是百浴之王,最後河水一定要向它奔流而去。因為江海善於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所以水都往低處流,都流到這兒。我們其實看不到每個人的心,但是所有的人心放在一起就像一片海洋,如果您放低自己,人心就會向您匯集,這是一個看不到的水系表。
(2)態度決定成敗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聖人之所以能做領導者,帶領著大家往前走,就是因為他把自己的利益、名譽、地位,都放到了大家的後邊。「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領導者的位置在眾人之上,他應該領導大家往前走。他的言語一定要尊重大家,對大家說好話,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下邊。
「故居而民弗重也。」您只有做到了放低自己、尊重大家,大家被您領導才不會覺得負擔沉重。「居前而民弗害」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了後面,大家才讓我做領導,我一定不能借這個機會去撈取自己的利益。「天下樂推而弗厭也」,天下人才樂於推著您往前走,樂意讓您做領導,樂意來成就您;而不會討厭、痛恨您,離您而去。
(3)領導不跟員工爭,最後別的公司跟您就沒法爭
「非與其無爭與」,對於領導者來說,千萬不要和您領導的人去爭名譽、地位、利益等。「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因為您為了大家謀福利,不跟大家去爭利益,大家就會來成就您。「爭」不是與世無爭,不是您什麼都不做,而是作為領導不跟員工爭。
當一個普通人真正明白道的道理,知道自己爭的東西沒那麼重要,就不會跟別人爭了。這時候只要您把自己的事做好,最終您會發現,別人沒法再跟您爭了。您做得很出色,已經遠遠超出一般人的境界。
三、我之體悟——「不爭」是極高階的打法,需要極強的自我控制力
這一章,老子又再講「爭」和「不爭」的問題。我們聽見「不爭」,一定會本能的排斥,包括我自己也是,心裡會出現一萬個「草泥馬」「憑什麼」「居心叵測」。但若能冷靜下來觀察定會發現,老子說的確實是對的。
首先,無論在哪個方面過於好「爭」,都不會有好結果。好「爭」言語之人,必招人厭惡。利益好「爭」之人,必招人痛恨或者嫉妒,發展多會受限。好「爭」權利之人,活的小心翼翼,精疲力盡。好「爭」名譽之人,常被人看不起,反而得不到名譽。
其次,陷在「爭」的狀態里,無論如何都是痛苦的。「爭」是在玩零和游戲,是在已有資源下你爭我搶,這個行為並不創造新價值。人一旦陷入爭奪之中,整個心神都會被占據,要不處於患得患失的恐懼中,要不處於分配不公的憤怒中,要不處於互相欺騙的煎熬中。所有的爭搶,都會讓你痛苦又迷茫,但又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薩特寫過一個劇本,名字叫《禁閉》。說的是三個被囚禁起來的鬼魂等著下地獄,但在等待的過程中,三個鬼魂彼此之間不斷欺騙和互相折磨,最後他們忽然領悟到,不用等待地獄了,他們已經身在地獄之中,地獄並不是什麼刀山火海。他人就是地獄。
再者,「爭」會蒙蔽我們雙眼,讓我們看不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其實,現代社會,基本生存資源已經不稀缺了,只要我們不懶,都能各得其所,根本就沒有爭的必要。我們之所以還要去爭,完全是出於本能或者心理需要。「爭」是人的生存本能,是存在我們基因里的恐懼,是人性。商家促銷,很多時候就利用了我們這個弱點。我們喜歡各種形式的競賽,也是這一人性的體現。它在過去保護了我們,卻也在現在限制了我們。我們本可以用於創造的人生精力,卻白白把消耗在了無意義的爭搶中,未產生半分價值。
可見,「不爭」其實是更高階的人生打法。人只有退出紛爭,才能看清形勢,才有可能分辨出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這么看老子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絕非虛言。
3.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地清寧
一、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
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輿無輿。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以前了解事物內部陰陽兩種力量的統一的得道的,比如天得到陰陽統一,而成為清明的天;地得到陰陽統一而成為平靜安寧的地;所謂的神也是得到陰陽統一而有神秘莫測的靈驗;溪谷得到陰陽統一,水源充盈而生命旺盛。總之,萬物皆是得到陰陽統一而生生不息。那麼侯王呢?不也是因為得到了內部陰陽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統一而成其自身?所以侯王按照道去做才能使天下安定。
反之,沒有這一陰一陽的道,那麼天地萬物就沒辦法清寧盈靈了,侯王也無法堅守正道了。因為不懂得高貴是以低賤為根本的,高位是以穩固的基礎為根本的。懂這個道理的侯王要時刻把「孤、寡、不穀」掛在嘴邊,時刻提醒自己,忘記了上述的歷史教訓,就會變成孤家寡人,就會吃不上飯餓死。所以說,屢次得到稱譽也就沒有稱譽了。得道的人不願像華美的玉,而願效鋪路的堅硬的石頭。
2、南懷瑾《老子他說》
道家講的是靜,靜在哪裡?靜在專一。「一」在哪裡?一在零那裡,那個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凈無為。
「天得一以清」,天氣不一當然不清,天氣往往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就叫做陰陽怪氣的天氣。「地得一以寧」,像我們新時代的建築,馬路一天都不寧靜,這里挖一個坑,那裡掘一個洞,所以,都不寧靜。
「神得一以靈」神是什麼?就是人天生本來的,人只要能專一,就神靈了,靈敏就通了,叫做神通,神而通之。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頭得什麼「一」?山谷中一樣東西都沒有,空空洞洞。不過,真正的空空洞洞,就充滿了一切的功能,有無比的價值。
「萬物得一以生」,天地萬物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業的帝王們,「得一」就統一天下,就天下太平。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須達到了這個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下面正反兩面的解說,只要念過就懂了。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
昔之得一者,這里的一,是指道。在《道德經》中,道和一有時候可以互稱互用。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物有萬殊,道唯精唯一。得一者,受道之造化之物。得一,道生萬物,德充萬物,萬物宗道從德,是謂得一。
(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地最開始是混沌一片沒有分化的,後來清揚之氣上升,沉濁之氣下降,才有了天地。
神得一以靈。神為造化之能,靈為造化之樞,神得一,才有造化萬物。
谷得一以盈。萬物被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只有得到了道的本始設定,才能有可能從虛空裡面源源不斷地生出萬物。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生出來,為什麼可以持存而有生命呢?因為萬物得到了道的本始設定。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貞,最初的字形,上面是卜,下面是鼎。本意是指祭祀卜問,以通神靈。這里是指正的意思。侯王從至德,就可以正天下,教化天下。
(3)其致之一也。
上面說的天、地、神、谷、萬物、尊道貴德之聖王,他們都是稟受道德之自然之教,才能施神化於萬物。反之,如果天地萬物不稟受道的這種設定,不奉從至德,又會怎麼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4)天無以清將恐裂;
如果天生沉濁之氣,則有形質而繼續分化成不同的事物,清揚之氣不再渾然一體,那麼,天緊接著恐怕就要裂開了。
(5)地無以寧將恐廢;
如果地生清揚之氣,則原本因為沉濁之重緊抱成一團的地,就會不再安寧,四下激揚奔突,飛散流失。緊接著,地也恐怕要崩廢了。
(6)神無以靈將恐歇;
如果神無以靈,那麼就徒有造化之能,而無法施以造化之為,那麼神恐怕很快就要停歇了。天地間,造化不再,一切都會停止運轉,一切生命戛然而止。
(7)谷無以盈將恐竭;
作為萬物之源的川穀,失去了源源不斷的造物原材料供給,就如同失去了源頭的江河一樣,恐怕很快就會枯竭。
(8)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萬物都不能繼續再繁衍生息下去,那麼恐怕它們很快就要滅絕了。
(9)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蹶,跌倒、失敗、遭遇挫折的意思。貴,指以德為貴。高,指以德為上。侯王不奉從至德,就無法統治天下,自然就會招至敗亡。
(10)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侯王之貴,在於其為政以道德為本。侯王之高,在於其為政以德為上,以人為下。
(11)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
孤,無父也;寡,少也,獨也;榖,本意是指百穀,也就是糧食的總稱。引申為俸祿、養育、活命、善、美好等含義。不榖,先秦時期,侯王自謙之稱。榖,百穀成熟之象。不榖,道者不物,君王不自生、不自成的意思。為什麼要這么自稱呢?因為侯王要以德配天。
(12)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侯王以自賤的稱謂自稱,這正是以賤為本啊,不是嗎?萬物以物為貴,以自生為貴,唯有道德以不自生為貴。侯王以道為尊,以德為貴,不自成而化育天下,以物觀之,恰似以賤為本。
(13)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輿,指馬車。本句所講的是先秦的輿服制度。君王制禮,以輿、章、服、冠等的規格不同,來彰顯君臣間的尊卑和等級秩序。
君臣各級,分別佩戴什麼玉,也都有明確的規定。在儒家的禮制中,玉是用來彰德的。
乘輿之禮,用以章貴。佩玉之禮,用以彰德。在老子看來,以這樣的文偽禮節自彰其貴、自彰其德的法式,是不合乎天德的,是在以文害質。
老子建議,廢除以乘輿的規格來自彰貴賤尊卑的禮節。廢除以美玉自彰其德的禮節。珞珞如石,應該恢復自然之法式,以德為貴,而不是以禮彰貴,以器彰德。
三、我之體悟——生命這個能量體
這一章講「一」,而「一」究竟是什麼呢?韓鵬傑解釋為「陰陽統一」,南懷瑾解釋為「空」,即清凈無為,白雲先生解釋為「道」。羅大倫解釋為「執一」,「一」則是道的具體呈現,它裡面有道的內涵。
單從這些論述,我還是不能具體知道「一」究竟是什麼,但不論是什麼,從後面的句子里可以知道它具有使天地清寧,神靈谷盈,萬物生發的能力。它也許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可能是一種能量。我暫且用一種能量來理解它,這股能量主宰著萬物,順者則昌,逆者則亡。
前兩周的讀書會上,一個書友說:所謂的生命其實就是一種能量的流動。當你愛一個人或者一個東西時,你就會持續的跟這個人或這個東西產生鏈接,產生能量交換。當不愛了,能量流動也就不在了。所以,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恨是因為愛而不得。
如果用能量來理解「一」,那生命確實可以解釋為一種能量體。這個能量體,什麼時候能量最大呢?當然是完全無損耗的時候。我們如果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能量體,想一下什麼狀態下自己能量是最足的,一定是內心平靜、身體放鬆的時候。我想這種狀態應該就是老子所說的「清凈無為」,這種狀態也許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吧。
那怎麼獲得這種狀態呢?前面章節說過要做到「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做到「致虛極,守靜篤」,做到「勿矜,勿伐,勿驕,勿強」。
不過慾望和情緒這種東西,也不是說控制就能控制住的,所謂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道」說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這也是為何得道的過程稱為修行!
4.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怎麼理解
《道德經》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貫穿《道德經》一書的始終,可以說是老子論述的核心思想,之後的所有論述都是圍繞這句話進行的。可是這開篇,乍一看讓人根本捉不住意思,究竟藏著什麼奧秘呢?
其實這開篇與宇宙萬物都息息相關,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凝練非常,含括了萬事萬物的發源、發展與變化規律,明白此句即理解了《道德經》的精髓。
名可名,非常名。類比第一句的解析方法,第一個「名」為名詞,指的是道的名字;第二「名」為動詞,指的是命名。連起來後半句話的意思是「道」這種奧秘的東西是無法簡單命名的,若是能直接命名出來,那就不是最初理解的「道」了。
開篇第一句蘊含哲理無數,例如辯證矛盾、永恆發展。世間的一切真理與規律,從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的。
5. 《道德經》本質上是一本怎樣的書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2][1]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品名稱
道德經
外文名
Tao Te Ching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
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學說匯總
列子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相傳戰國列禦寇所著,後被尊為《沖虛真經》,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列子》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
查看更多
快速
導航
創作背景作品鑒賞價值影響歷史評價歷代注本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1]。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元·趙孟頫·道德經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作品鑒賞
綜述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8]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6. 《道德經》名句解析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7. 怎麼理解老子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僅五千餘言,但她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她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人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道德經》一書越來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自韓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據說僅國內的《道德經》譯注本就不下千種。但到今天為止,可以說哪一個注本都沒能真正地說明老子究竟說了些什麼么
8. 【道德經】第十章:天人合一
1
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摶tuán)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鑒jiàn),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蓄xù)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zhǎng)而不宰,是謂玄德。
2
釋義
神形合一,能不分離嗎?
聚氣致柔,能像嬰兒一樣返樸歸真嗎?
清洗去除雜念而深入觀照,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能無為而治嗎?
打通天人合一的門戶,能像雌性一樣孕育無盡的生機嗎?
明白通達,無迷無惑,能不用知識來實現和掌握嗎?
道生養萬物。聖人與道同體,生成養育萬物,既無私心擁有,也不依賴憑仗,更不控制主宰,而是讓萬物自然生長,這就是最玄妙的德。
3
重點解析
這一章講的是,證道的順序。從生命的內在到天下萬物,再到宇宙時空,直至與道的融合。
營魄抱一,專氣致柔,與己合一
營魄 ,就是魂魄,魂,掌控人的精神;魄,控制人的身體;
專氣 ,就是以氣來貫通人的魂魄,使生命成為一個整體,返樸歸真,和諧相融。
西方哲學,將人看作是靈魂與肉體的二元結構:
蘇格拉底 將他的「反詰法」稱之為「靈魂的助產術」,蘇格拉底的母親是一位助產婆,蘇格拉底聲稱繼承了母親的「技術」。不同的是,他催生出來的是靈魂而不是肉體。
柏拉圖 認為,靈魂由慾望、激情和理性三部分組成,慾望好比是一隻多頭怪獸,激情猶如獅子,而理性就像是人。為了讓靈魂內部保持和諧,人就必須要主宰一切。
亞里士多德 認為,靈魂包括三部分,即植物靈魂、動物靈魂和理性靈魂,理性靈魂是人的根本之所在。
中國哲學與西方不同,將人看作是,「神氣形」的一元結構,對,你沒看錯,是「一元」而不是「三元」。
淮南子
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在人這個生命體中,「形」,是外在形體構成,是生命寄居的宿舍;人身體內部的氣血流動,是鼓盪生命的動力;人的心神,是生命的主宰。 其中「氣」將「神」和「形」,連接成統一的生命整體。
從生理性因素看,人之生,氣之聚,人的血氣是生命存在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形無以立,神無以成。從精神性因素看,人有生命才能有神的活動,而人的精神活動也是通過氣而運行帶動的。
道家強調生命的整體性,人的生命體是一個小宇宙,是一個整體,在這里沒有「西方式」靈魂與肉體分開的世界,生命內部就是「精氣形」所構成的一個自足完整的循環系統。
滌除玄覽,無為而治,與物合一
滌除玄覽,就是將人心比喻成一面鏡子,滌除,就是將一切非自然、非本真、非原初的心靈塵埃都盪滌干凈,內心這面鏡子擦得越干凈,對於萬物的觀照就越准確,越清晰,越深刻。在深刻觀照萬物的基礎之上,去愛民,去治國。
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弱化管理者的主觀意志,聆聽、觀察百姓的需求,不把個人的意志、偏好、信仰強加在在百姓身上。不幹涉、不幹預、不操縱、不控制、不強迫百姓、萬物,從而達到自然的原則,實現自然的和諧,讓百姓自己實現理想的目標和狀態。
天門開闔,明白四達,與道合一
陳鼓應先生曾經認為,本章的排序或有錯亂,認為應當作出如下調整: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民治國」應當放在最後,我以為不妥,這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維在解讀道家的經典。
首先,《道德經》中老子所認為的「道」是超越家國天下的,是擺脫時空的限制,永恆無限的存在, 僅僅將國家治理作為道的最終證明和最高體現,是對「道」的矮化和世俗化。
其次,陳鼓應先生認為,之所以要作以上的次序調整是為了對應五十四章,「修之於身,修之於家,修之於鄉,修之於國,修之於天下」的排列。但十章和五十四章,論述的角度是有不同的,十章講的是「 聖人證道 」,是聖人在不同領域,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上對於道的悟證,而五十四章說的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這是「 人修道 」,是人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上的修行。聖人證道的層次顯然是高於人修道的層次的。
如何看出,十章的主體是聖人?
如何看出,聖人與人的不同?
需要從全經來看,不能僅僅局限於第十章。
道德經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七十七章,說明了三點:
第一, 「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與十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結構相似,意思相近,因此,可以推論,十章中的主體和七十七章的主體一致,都是聖人;
第二, 有道者,就是聖人,聖人是「道」人格化的體現,不是一般人,而是擬人化的「道」;
第三, 聖人之道和人之道是不一樣的,聖人之道的層次明顯要高於人之道的層次。
既然道家的聖人,是道人格化的體現,且高於一般人修道的層次,那麼對於「聖人證道」就不能簡單地和「人修道」相等同,而追求形式上的簡單對應。
最後,對於治國的態度,道家也沒有當成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情,因此「愛國治民」就更不可能作為「聖人證道」的最終證明和最高體現。後世,莊子在其著作中,對此多有闡述。
如《齊物論》,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治理,許由卻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這么好了,我取而代之,是讓我搏個好名聲嗎?……請回吧,我對於天下沒什麼可做的。廚師做不好菜,也沒必要讓祭祀的人來代替他。
如《應帝王》,天根問無名人如何治理天下,而無名人卻愛理不理,全神貫注於雲游天地之間,不想為治理天下這種瑣碎事而分心。
因此,治理天下,愛國治民,從來不是道家的最終落腳點。道家有著更為宏大的歸宿,即體悟自我與天地萬物純然一體。
天門開闔,豈止天地啊,萬物都打開了窗戶,聖人與天地,與萬物相通,此時人不再是作為主體來觀察萬物,萬物也不是作為對象而被觀察,在天門一開一闔之間,人與萬物合而為一。
明白四達,那是當然啦,萬物與聖人一體,天地與聖人合一,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這是何等恢弘的氣魄,這是何等廣大的胸懷,這是何等超越的心靈。
正如尼採在《查思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走出你的洞穴吧,世界如一座花園等待著你。」
當聖人走出世事的浮沉,看淡榮辱得失,在天地逍遙遨遊之時,那生長蓄養萬物的道才若隱若現,若明若暗,似存似不存,被感受到了,被體悟到了,聖人此刻亦與道同體,融入道中,與道同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窮無盡,自由自在。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會說,道家不關心外物、不關注「愛國治民」,是不是要人出世,看破紅塵,消極避世呢?
我想這絕不是老子的觀點。事實是怎樣,對待事實的態度又是怎樣,這是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一個是事實判斷,一個是價值判斷。
正如老子多次在《道德經》里提到,「兵」,「用兵」,並不是說老子就是擁護戰爭的。戰爭的發生是客觀事實不可改變,但是對待戰爭的態度,老子卻是堅決反對的。
人生在世,必定要面對不同的人,處理不同的事,發生不同的關系,無可避免,更不能逃避,這是事實。但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在紅塵中自處,卻是可以自主作出選擇的。 而道家提倡的正是以出世的態度入世為人做事。
王陽明有詩雲: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自性,如「定盤針」一般。從內在的「營魄」、「專氣」、到「玄覽照物」、「無為而治」,再到匯通天地,與道融合, 人的中心不在於向外的知識探求,而在於內在生命宇宙的建立。當我們面對外在世界時,不僅僅是以理性去把握世界,而更應是以自我的生命去契合世界,在一體之氣中浮盪,以生命去回應這個世界。
世間萬象如同枝枝葉葉般散落、迷亂。喜怒哀樂,酒色財氣,人在情緒的慫恿下,在慾望的鼓動下,往往舍本而逐末,終於也漸漸顛倒迷失了自己,而成為了一地雞毛,一聲長嘆。而學習《道德經》,就是找回自己的那「定盤針」, 從盲目的沖動中解脫出來,將人的小宇宙和眾生之大宇宙和融,提升生命,超越卑微、走向生命的最終圓融,重回一片澄明空闊的世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光之魔法世界」微信公眾平台(搜索賬號:juliamagic)。
9. 《道德經》「其鬼不神」怎樣解讀
《道德經抄·第六十章》雲:「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白話翻譯雲:「治理大國,好像煎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祇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祇不侵越人,聖人也不侵越人。神祇和有道者都不侵越人,所以德歸會於民。」
10. 道德經1一81章全文解釋是什麼
道德經1一81章全文概括解釋如下: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