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的名詞解釋

依法治國的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17 11:53:14

『壹』 法治 名詞解釋

法治[ fǎ zhì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 fǎ zhì ]

  • 1.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以法治國。

    2.依法治國。

『貳』 名詞解釋法治

名詞解釋法治?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中文名
法治
外文名
rule of law
拼音
fǎ zhì
基本解釋
依法治國
對稱
人治
快速
導航
重要論述歷史演變必要性其它相關
詞語概念
基本含義
(1 [rule of law]∶依法治國[1]
(2)[rulaw]∶法治 rulaws法治學 法治學的是獨立的學科,是社會政治法律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全新的系統化社會價值體系。
引證解釋
法治,謂根據法律治理國家。與「人治」相對。《晏子春秋·諫上九》:「昔者先君 桓公 之地狹於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淮南子·氾論訓》:「知法治所由生,則應時而變;不知法治之源,雖循古終亂。」 鄒韜奮 《抗戰以來》六二:「在此種慘酷壓迫之情況下,法治無存,是非不論。」亦指依法處治。《史記·蒙恬列傳》:「 高 有大罪, 秦王 令 蒙毅 法治之。」
「法治」一詞很早就出現在古書中。
但有時並非作為一個片語,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法治」與儒家的「德治」相對
法治與人治是根本相對立的,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人治強調個人權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與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沒有法治。但要強調,國家依靠法治並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為再好的法律與制度都需要人來實現與執行。但是,不可以將「人的作用」與「人治」相等同,兩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為基礎,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們的法治卻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在理論上如何印證現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現實的法治實踐中確實存在缺少政府和民眾的有效「互動」。冷靜地思考分析和對「依法治理」現狀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缺少這種「互動」的現實表現,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對於自身的權利不知道,知道不執行,執行不徹底,導致了21世紀初的這個結果。民眾們在經歷義務教育之後,依舊對於介紹法治的課程並不重視,法治觀念、理念很難進入民眾內心。使得法治推動成為看似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
而所謂的為「三治三不治」,即「治下不治上」、「治外不治內」、「治民不治官」。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因為在我國立法的權力屬於人大,而不屬於所謂的「上」、「外」、「官」,因此這樣說並不符合實際情況。這種情況在「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縣」、「依法治鄉」、「依法治村」等依法治理的過程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並不會因為違法者身份而縱容其違法。行政機關並沒有立法權,但是行政權力確實在影響司法,通過各種行政權力對司法權的影響,來擴大其職能和實現其效用。在近一段時間內,輿論以第四權的身份出現,掌握輿論資源的人通過各種輿論壓力,對於司法權的影響也日益增大,使得輿論資源所有者與行政權力所有者一道成為影響司法權的人。這種片面的、出於「官本位」或「輿論第四權」思想的「依法治理」嚴重悖離了法治精神和原則。而廣大民眾則處於「被動」的地位,既在客觀上不能有效得知正確信息、行動上介入國家法治實踐,又在主觀上無法正確判斷,更不用提參與和對之加以評價。其深層原因在於人治思想與權力本位思想還在相當的領域中存在。尤其是在中央提出依法治國的口號之後,各級黨委和政府先後提出的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縣,甚至提出依法治校、依法治村等口號。這種形式主義做法使得依法治國的法治內涵與精神逐步喪失,結果最後演變為依法治民的政治治理觀。在他們眼裡,仍然認為依法治國就是用法律來治理國家,而且存在固有偏見,認為法律只是專管老百姓的,從而形成了法治的表層現象,其真正內涵沒有深刻理解並內化為堅實的信念和外化為行動。因此,「依法治國」成為僅僅理解為依據大量出自有據的規章、政策和法律來治理國家和人民,這種「葉公好龍」式的法治觀是法治非理性的表現形式,是傳統專制主義、人治主義和宗法思想沒有得到徹底清算的典型特徵。[2][3]
法治是依據法律的治理。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重要論述
顯而易見,我國公民越來越信奉法律、崇尚法治了。而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人們曾只追求「人治」的完善,將治國理想寄託在「聖人」「明君」身上,但歷史的車輪卻一次次無情地碾碎了這一幻想……
中國土壤里並非沒有過法治的種子,我們有過「奉法者強則國強」的法治宣言,有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治原則,但同時也有「刑不上大夫」的法治缺憾。當西方已經大致勾勒出法治框架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法治在守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能發揮如此積極有效的作用。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中國政法大學生討論法治

『叄』 名詞解釋 法治

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



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法治是指在某一社會中,任何人都必需遵守法律,包括制訂者和執行者本身。國家機關的行為必需是法律或法規許可的,而這些法律或法規本身是經過某一特定程序產生的。即,法律是社會最高的規則,沒有任何人或組織機構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3)依法治國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現代大部份國家都認同法治的重要,雖然他們產生法律、立法代表的方法不太相同。法治的好處在於能防止有特定的個人凌駕法律而傷害其他大多數人的利益。法治,是以民主政治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理性原則,表現為良好的法律秩序,並包含著內在價值規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種治國方略。

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肆』 刑事訴訟法是一部什麼法律它用於解決什麼問題它由哪些內容組成你在學習中可用於實際生活的知識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
名詞解釋
所謂訴訟,就是平時所講的「打官司」,訴訟法就是關於如何打官司方面的法律規定。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訴訟,主要有民事訴訟(即民事糾紛方面的官司)、行政訴訟(即公民與有關國家機關之間的糾紛方面的官司)和刑事訴訟。刑事訴訟則是有關犯罪方面的官司。大家知道,中國刑法規定了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犯了罪又應當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判什麼刑。關於刑法規定的這些有關犯罪的案件,一旦發生了,要找哪些部門告狀,怎樣告狀,需要什麼樣的證據,如何請律師,哪些案件當事人可以自己到司法機關告狀,哪些案件則是由有關的司法機關直接調查辦案,公安機關如何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偵查、審判如何進行法律監督,法院又如何對這些有關犯罪的案件進行審理以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這些司法機關之間在辦理犯罪案件時如何進行分工等等,這涉及到從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到執行刑罰等一系列訴訟程序如何具體操作。這樣就需要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作詳細、明確的規定,才能確保刑法的實施。刑事訴訟法就是這樣一部確保刑法實施的訴訟程序方面的法律。有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害當事人告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所聘請的律師和辯護人如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義務,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就有了行為規范,整個刑事訴訟過程就有章可循。
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單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刑事訴訟法典。在中國是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指一切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法律規范。
法律淵源
刑事訴訟法的淵源是指刑事訴訟法的表現形式,是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存在形式或載體。中國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淵源有以下幾種:
憲法
憲法作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規賴以產生、存在、發展和變更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同樣,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修改,也必須以憲法為根據。通過制定刑事訴訟法,將憲法中有關刑事訴訟程序的抽象的法律規范變為可操作的、具體的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條文,使憲法精神得到具體化。中國刑事訴訟法第1條明確規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憲法中規定的如國家維護社會秩序,鎮壓叛國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制裁危害社會治安、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和其他犯罪活動,懲辦和改造犯罪分子(第28條)、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第125條)等內容,都在刑事訴訟中得到了體現。在現代法治國家,刑事訴訟法被稱做「憲法的適用法」、「應用憲法」、「國家基本法之測震器」,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被提升到憲法的高度。在中國,這方面的研究比較薄弱,應當加強從憲法、憲政的高度來關注刑事訴訟、關注刑事司法。
刑事訴訟法典
指1979年7月1日通過的,1996年3月17日修正的刑事訴訟法,這是中國刑事訴訟法主要的法律淵源。
有關法律
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刑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國家賠償法、監獄法、律師法等。
有關法律解釋
主要是指1998年1月1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六機關《規定》)、1998年6月2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解釋》)、1999年1月18日公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1998年4月20日公布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公安部《規定》)。
有關行政法規、規定
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和主管部、委、局制定的規定中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國務院制定的看守所條例等。6.有關國際條約。中國目前加入的與刑事訴訟有關的國際條約有《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公約》、《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准規則》(《北京規則》)以及中國政府已簽署尚待批準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當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317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關於刑事訴訟程序具體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制定依據
為了真正保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依法辦案,以達到確保刑法的施行,從而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懲治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的根本目的,必須制定一部內容詳盡和明確的刑事訴訟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政治題,名詞解釋 1.思想路線 2,國體 3,政體 4,依法治國 5,和諧社會 6,生態文明 7,

思想路線,亦稱認識路線,指的是人們認識所遵循的方向、途徑、原則和方法。 國體:通常把國家的性質稱為國體,具體的說,就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所處的地位。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政體一般指一個國家政府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地域,政治體制都不盡相同。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1]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2]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中外歷史上都產生過不少有關社會和諧的思想。進入21世紀後,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將其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共十六大報告第一次將「社會更加和諧」作為重要目標提出。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指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台灣實行資本主義。[1]
「一國兩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任領導人鄧小平為了實現中國統一的目標而創造的方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主要方針,也即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所採用的制度。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台灣問題都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一項庄嚴而神聖的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為之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

『陸』 法制與法治的名詞解釋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專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屬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資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在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排除了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法制的專制性質,但資產階級受階級本性的局限,當有的法律規定不符合本階級的利益時,就加以破壞。只有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實現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法制。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熱點內容
楊爍律師 發布:2024-12-28 09:52:56 瀏覽:170
獲嘉博苑律師 發布:2024-12-28 09:38:16 瀏覽:640
行政法林鴻潮88表格 發布:2024-12-28 09:35:59 瀏覽:65
民法典的活動主題 發布:2024-12-28 09:31:09 瀏覽:528
經濟法只看輕一夠嗎 發布:2024-12-28 09:18:42 瀏覽:86
鄭州律師事務所招聘 發布:2024-12-28 09:13:53 瀏覽:427
養豬也政策法規 發布:2024-12-28 09:13:19 瀏覽:718
哈爾濱黑司法 發布:2024-12-28 09:13:06 瀏覽:330
按照勞動法離職是怎樣的 發布:2024-12-28 09:09:46 瀏覽:861
從行政法學看闖黃燈 發布:2024-12-28 08:35:22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