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教育的論文

道德教育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9-02 06:16:27

Ⅰ 生態道德教育的論文

關於生態道德教育的論文範文

一、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內容

實踐中有這樣三大主題內容供教師們參考與選擇:一是從少兒與大自然角度出發的「我的綠色朋友」主題。這個主題內容的重點是帶領兒童走進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啟動孩子們的感知覺,體驗和發現自然的智慧與奧秘,領略大自然的教諭。這類活動重視兒童在自然中的觀察、體驗、發現,感知人類是自然中的一員,是相依相存的關系,培養尊重、平等與熱愛自然的情感和行為。二是從少兒與生活角度出發的「我的綠色生活」主題。這個主題的內容重點是引導兒童去發現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學校)中的「生態環境問題」,通過觀察、調查、探討以及尋求方案等活動,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態」教諭。這類活動重視兒童對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討,從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復、時空有宜、承載定額、協調穩定等生態特質和規律,激發孩子們去思考和改進自己的生活方式,從而產生節約、珍惜、低碳等價值觀,養成過簡單生活的行為習慣。三是從少兒與社會的角度出發的「我的綠色責任」主題。這個主題的內容重點是引導兒童走進社會生活中,用「生態」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區和城市,啟發和鼓勵孩子們去關注社會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這類活動的重點放在社會生活中的「生態環境問題」,通過探究、學習、提出改進方案及宣傳等,增長少兒對生態規律的認識,從而培養保護(生態環境)、承擔(公民責任)的情感態度及行為。少兒生態道德教育在環境教育已有的對「環境問題」的思考及對「環境保護」探索的基礎上,以生態的眼光來組織和設計環境教育時,收獲就不僅限於環境問題的解決或環境保護的成效,而是幫助少兒從人與(自然)生態關系的角度,在反思、體查和行動學習中培養合乎於現代文明人應該具備的生態知識、情感、態度和行為。

二、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過程

1.培訓少兒生態道德教育指導教師

教師作為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實現教育目標與教育對象連接的重要媒介。生態道德教育的理念與方法需要通過教師們的內化與創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兒童教育活動中,因此,教師的意識開發及能力培養是實施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首先在培訓策略上設計了團體培訓到個案指導的模式。通過每年定期舉辦兩次團體培訓及建立「種子教師培養計劃」,對教師進行普及性的意識開發、能力培養及針對性的個案跟進指導。每年共有60多名來自全國各省市、地區的兒童中心或少年宮等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參與培訓,他們主要是校外機構負責組織學生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的教師(通常他們開展的活動並不以生態環境類為常設主題),其中約30名教師進入「種子教師計劃」,接受個體指導及對其活動的個案督導、評估。團體培訓中,以參與式培訓及體驗式教學為主,在對教師的生態道德教育素質及其教育能力進行基本調查後,即設計和安排生態道德基本理論及教育活動指導的相關系列課程。參與式的培訓方式強調以教師知識與能力為出發點,最大程度地喚起和連接他們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並架構出通向更高知識與能力需求的道路;體驗式教學重視學習中教師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實地的情景教學演練開展,指導和協助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反思、學習和總結。種子教師培養中,以其指導的教育活動為主線,進行了從設計方案、開展活動、活動評估等較為系統和針對性的指導。這個過程中激勵教師形成學習型小組,將要組織的生態教育活動做成教育中的行動研究,指導他們將教育活動中的難點、疑點問題作為主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教育活動的效果與質量,長久以往會使教師們成為教育活動主動的反思者和促進者,促進教師的成長。在對種子教師的調查和訪談中,教師們紛紛談到了「生態項目」帶來的「洗禮」,主要體現在生態意識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師的能力成長,保證了教育活動始終有新鮮的血液。

2.設計少兒生態道德教育活動

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活動設計,在「兒童為本」的主旨下從教育指導策略、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標上統籌考量。首先提倡「兒童參與」的教育指導策略。「兒童參與」一詞來源於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兒童的四項基本權利之一,即「兒童自由自願地投入表達觀點、進行決策或實施行動以實現自身或其他兒童的利益並確保其權利的實現和保護」。在少兒生態道德教育活動中我們將「兒童參與」進行了教育化的應用———少兒有權以「主人」的身份始終參與教育活動的策劃、組織、行動及後果管理,保證了教育中兒童的主體地位以及教育過程兒童的興趣和能力能獲得更多更自主的表現和發展,避免過多的教師「特權」阻礙了兒童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及創造性的發揮。經典的「兒童參與」的教育活動是指從活動主題的產生、活動的組織安排、活動的過程、活動成果的表達及應用,都要聽取和最大程度地採納兒童的意見,並根據他們的身心、年齡特點,最大程度地給予他們自主學習、探討和創造的機會,教師成為協助者、陪伴者和指導者。其次,教育方式上強調從老師傳遞示範式轉為學生體驗探究式。傳統的小學德育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道德教育脫離兒童生活、灌輸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意識形態等。這說明被灌輸與被教導的「道德」是不為少年兒童喜歡的,有效性也不高。兒童身心及道德發展的規律也揭示了一個從「自律」到「他律」的過程。因此開展兒童生態道德教育活動,要重視少兒在其中獲得真知與真感,活動過程中把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兒童親身的體驗與發現、學習與探索、思考與感悟上,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啟發、探究、討論、表演等手段,使得兒童能夠有認知與情感交互、思想與行動相行,統合自身知、情、意、行的整體過程。再就是教育目標上從單一封閉型(學習知識或練習能力)轉為系統開放型(知、情、意、行的統一)。不強調要傳遞給兒童多少知識、懂得多少道理、學會多少技能,而是關注兒童作為學習主體的親身體驗、學習融合及轉化應用,關注是否能做到知識、能力與情感目標的多元性、相互聯系性和後期啟發性,這樣的教育活動其成效的顯現可能「慢」一些、耗時「長」一些,但更深刻更持久。

三、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實踐效果及展望

經過項目組持續5年的實踐探索,少兒的生態道德狀況得到了普遍提升,尤其表現在參與生態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上。少兒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問題的發現以及主動保護的意識均有明顯的增強。在對家長調查中,家長們紛紛談到參加生態教育活動後孩子們的轉變:「現在家裡(我們)都很注意了,水要循環使用,人不在家要斷電,不能買過度包裝的東西,孩子成了監督員。孩子都有這個意識,我們不好意思不做呀。」「汽車後備廂多放一箱水既費油喝起來也不健康,這還是孩子告訴我的`」。老師們談到,參加生態教育活動後,孩子們更熱愛自然並主動關注身邊的生態問題。一位學生觀察到小區的鳥兒幾次在屋檐下穿梭,就動員小夥伴們一起做了幾個木箱鳥巢掛在樹上,說要給鳥兒們一個家。還有一位學生對原來從沒有在意的「自來水」發生興趣,提出要調查城市水質及考查家鄉水系的想法,得到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一個孩子在公園遊玩中忽然拉著爸爸的手說是要找管理公園的領導,他要建議公園採用垃圾分類收集箱。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從孩子的言行中我們看到他們關注生態、參與保護的心願。生動活潑的實踐也使得孩子們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主要表現在觀察力、探究能力以及表達和創造力上。很多老師們談到不少有新意的活動方案都來自於孩子們獨到的觀察,「孩子們看到的問題,往往我們都看不到」一位老師如是說。比如,一位孩子觀察到自家汽車輪胎上有「水跡」,持續觀察後發現是寵物拉的尿,後來提出了「小區寵物生活的調查」選題。鼓勵兒童體驗、探究與發現的教育方式,使得少兒的探究、創造及表達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如,貴州省兒童中心組織的生態教育活動,在充分徵求孩子們的建議後,確定了「到草海去」的夏令營主題,隨後,孩子們(小學中高年級)通過討論、查閱資料、訪問等前期准備,提出了「低碳交通」、「草海自然朋友(草海的動植物及生態多樣性)」、「草海人的自然生活」、「草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等一系列活動方案,並自行進行了任務分組和分工。在老師的協助下,孩子們在活動中運用了觀察、訪談、討論、文獻查閱、演講、繪畫、寫作等多種方式、涉及了多種學科,最後大家共同設計製作了「我的草海生態行」手冊,手冊對如何從貴陽低碳出行到草海、草海的動植物朋友、草海守護人的生活以及對未來草海保護的暢想與建議等,都以兒童獨特的視角和感受展現在大家面前。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實踐演練中,孩子們的能力鍛煉是單一的課堂教學遠遠不能相比的。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實踐,在我國也還剛剛起步,未來有巨大的空間和需求有待大家共同努力與思考。

總體來看,首先需要開展更多的理論研究,深入探討和構建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理論體系,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內涵和特徵,提出科學有效的方法論體系,總結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規律,有力地指導和服務於教育實踐;其次實踐中需要進一步融合和應用現代教育新的研究成果與觀念,並樹立新時期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創建在學校和校外以及校內外有機銜接開展生態道德教育的機制,探索和實踐適宜於本地開展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內容、手段與方法,探討如何科學有效地促進少兒生態道德的提高,這樣的實踐無論從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非常需要。第三,加強教師的教育培訓,教師是實現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教師的觀念、態度及能力的改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及品質。因此,少兒生態道德教育中,仍要將教師作為最重要的因素加以考慮和研究,將教師發展研究的一些新理念與方法帶到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教師培養中,並結合生態道德教育的特殊性開發和探索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教師培養體系,從而有力促進少兒生態道德教育的效果與品質。

;

Ⅱ 中學教師德育論文範文

中學 教育 擔負著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要任務,它要求以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培養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中學教師德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學教師德育論文 範文 一:中學教育中德育的重建

一、德育重建將要面對的諸多問題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中小學教育中重建德育也同樣會受這三方面的牽制,只有做到這三方面的有機統一,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一)學校環境因素對德育重建的影響

首先,應試教育引發的重智輕德觀念不利於德育重建。其次,部分教師道德修養不高不利於學校德育重建。再次,缺少可行的學校德育評估方案也是一個不利於德育重建的重要因素。好多時候,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嘴上、紙上,沒有滲透到工作中來,一直處於一種非常薄弱的環節,可有可無。

(二)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

重生育,輕教育,最能形象地闡釋目前的 家庭教育 的現狀.現在家長每天只顧賺錢,覺得只要自己努力掙錢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就做到了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居多數, 對子 女的過分溺愛,過分滿足,逐漸讓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不健康心理,自私自利,缺乏獨立性、責任感,更不要說孝道了。

(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學生的德育,學校是主陣地,社會是大舞台.社會現象形形色色為學生不良品行的形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為人們太善於自保、太注重明哲保身,顯得我們的學校教育更加的無能為力。另外電視媒體以及娛樂傳播也帶來很多的負面效應,很容易讓學生受到不良影響,甚至誘發青少年犯罪。

二、學校德育重建的 措施

針對影響德育重建的諸多因素,重建學校德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師德修養,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經常性的進行師德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使德育真正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增強德育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緊跟時代步伐,解放思想,不拘泥於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深入挖掘德育資源,增添新穎生動的德育素材。

(三)搞好校園 文化 建設,使德育環境規范化

良好的環境氛圍會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學校要注重德育的硬體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很好地體現德育內容。

(四)注重養成教育,增強磨難教育

從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抓好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好的品德,增添磨難教育的內容,以便形成堅強的意志品格。

(五)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員德育觀的思想

堅持五育並舉德育有限的原則,把德育工作作為學校的重中之重,不再流於形式,使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六)創辦家長學校,形成教育合力

通過家長學校與家庭溝通,全程關注學生發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使德育教育更有成效。

(七)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整頓文化娛樂市場

各方齊發力,還給孩子們一方凈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總之,只有整個社會都樹立起全民德育觀,學校、家庭、社會攜起手來,共同承擔德育的責任,才能真正做到德育的重建,才能真正提高我們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

中學教師德育論文範文二:中學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

一、中學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的應然與實然

對於中學教育階段來講,創新人才培養的價值追求要緊扣基礎教育的基礎性,中學階段教育目標不是培養高精尖人才,而是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潛能的開發。所以,基礎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立足點是為未來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奠定基礎,中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目標是促進中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基礎教育的基礎性主要指學生發展的基礎,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首先應從基礎性抓起,培養學生發展的基本素質。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決定了基礎教育的培養性質以及培養方向。基礎教育作為人終身教育的序曲,具有盡可能地為學生成長輸送全面營養的作用。基礎教育的基礎性體現在三方面,首先體現在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上,學生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不能把成人世界的標准和意願強加給學生個體,而是應該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其次體現在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人相處,這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再次體現在培養學生擁有合格公民所具備的道德基礎上,擁有深厚的科學文化基礎,擁有創新和堅韌的能力基礎,這是學生成才的基礎。無論是從國家人力資源強國發展戰略為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各級各類創新人才來看,還是從個人適應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意義和價值都是毋庸置疑的。創新素養培育已經成為教育界共同的價值追求。然而,從現實來看,家長及社會在思想觀念、行為舉措上都難以跟上創新人才培養的步伐,全社會對高考的過分關注導致了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視淡化。家長、社會在觀念上的滯後反映了價值引領缺失的問題,人們對於教育的價值聚焦在“高分數”“高回報”等功利性目的上,缺乏個人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戰略定位,也沒有遵循教育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所以,創新人才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尊重學生的個性、思想、 興趣 愛好 、創造意識,不能把對學生的培養固化在一個模子里,應進行多元化探索,克服功利性教育價值取向,從培養“人”的角度來解讀教育的本質屬性,放大創新人才培養的聚焦度,在全社會逐漸形成創新人才培養的育人氛圍,尤其要突破教育機制體制的局限,加大招考制度的改革力度,逐步實現創新人才培養與學生成長發展的雙向選擇,讓中學和大學的聯動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銜接更加緊密。

二、中學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的策略與路徑

(一)以辦學理念統攝教育教學,更新教育觀念和管理制度

就現階段來講,中學教育觀念仍然停滯在以應試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上,這種模式過於強調格式化,忽略了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和自主性,不能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需要,中學階段教育需要更新觀念,以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目標,充分發揮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優勢,建立多元化的綜合培養體系。這就要求學校的辦學理念要著力體現對學生創新素養的培養,從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拓展到教師以培養學生興趣、指導學生學習和關注學生多種能力發展為主的教學方式。在更新教育觀念的基礎上,還須改革學校的管理制度,讓新的教育觀念貫穿於學校的管理制度之中,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在學校內部,通過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來掃除創新人才培養所存在的障礙。如在對教師工作量考核等方面,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由原來的僅限於教學工作量的考核,延伸到對創新人才培養效果的考核。

(二)以“春筍計劃”為載體,釋放學生創新活力

近年來,國家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來抓。《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2010年初,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成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春筍計劃”的基地學校,這為我校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極好的平台。“春筍計劃”是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我省豐富的高校教育和科技資源優勢,通過選拔少數具有創造性潛質的高中學生進入高校實驗室參加課題研究,以及高校專家參與指導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等方式,培養高中學生的科學探索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拓寬基礎教育階段創造性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旨在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潛質,依託學生的興趣領域發展及其個性化的認知風格和獨特的思維視角,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廣泛興趣和敏感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為學生未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三)以國際視野審視基礎教育,為創新人才培養創造多元化發展路徑

中學階段教育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思想認識、學習交流、實踐體驗、情懷感悟等方面要放眼世界,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 經驗 和教育成果,這樣才能使創新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才能使創新人才培養不會局限在自我封閉的狹小空間里,避免坐井觀天。教育教學方式和學校辦學理念要敢於超越,具備國際視野,不能安於現狀,在傳統的圈子裡自我滿足,要積極探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路徑。基於這樣的認識,2009年底,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經過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和英國北方大學聯合會學術專家的嚴格考評,獲得了劍橋國際中心資格和英國北方大學聯合國際本科預科西安考試中心的資格,成功創辦了民辦國際教育機構———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英中培訓學校。該學校承擔考試中心相應課程的教學和管理,學生在我校即可參加預科和A-LEVEL,報考包括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世界近2000所海外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英中培訓學校把國際課程和預科課程引入國內,實行全部外籍教師小班制授課,擴大了學校影響力,提升了學校品位,打通了學生海外就學的 渠道 ,開拓了師生的國際化視野,使中外基礎教育得到了有效的交流,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多樣化發展。

(四)以社團及課外活動為主渠道,構建勝任力模型,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度重視課外活動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把課外活動納入創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使創新教育落實到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課外活動是一個很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環節。學校的學生社團作為中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載體日趨活躍,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社團活動將更直接、更具影響力地深入到學生的特長建設中。目前學校有30多個社團堅持每周五下午活動,尤其是模擬聯合國社團、英語風采展示社團、星座文學社、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航模航海社團、話劇社團、機器人製作社團、網路設計社團更為活躍。另外,通過開展各類科技節、體育藝術節、文化節等活動,挖掘特長學生,並吸納各類社團,提高生源質量。定期邀請著名學者、書法家、企業家等各個領域的知名人物進行講學或指導,挖掘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形成特色優勢,為創新人才的培養創造各種可能性和發展空間。學校在社團的各種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擔任活動的各種角色和職務,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例如模擬聯合國社團中各種職務分別由學生擔任,2013年在北京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上,我校學生表現出眾,獲得優秀獎。在商務社團活動中,我校與中信銀行合作,不定期組織學生到中信銀行擔任相關職務,參與多種商務談判,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應變能力。

(五)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實施個性化教學,重塑學生創新主體地位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最根本的地方。在創新人才培養中,首先應該培養學生具備 創新思維 和意識,只有這樣才可能培育出拔尖型創新人才。為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創新人才培養過程分割為不同階段,在不同階段里尋找關注點,並根據關注點培養創新人才,這是目前研究創新人才成長路徑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創新型人才在創新之路上需要的不僅是自身的努力,而且更需要他人的正確引導,中學時期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奠基時期,因此,教師要做好引路人,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引導和及時的矯正。針對我校的具體情況,在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我們更注重引導教師追求高效務實的課堂教學,遵循師生角色的科學界定、不斷豐富學生學習方式、關注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高度重視教學評價等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倡不同學科、不同教師、不同層次班級、不同內容、不同課型的個性化課堂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主要探索和實踐了小組合作式、情境設置式、案例討論式、問題提問式等課堂教學模式,這些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是教師用教學藝術引導學生盡情體驗探究的過程,是師生互動、心靈溝通、共同提高的過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師生的共同提高。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國家對創新人才的客觀需要,中學教育正在逐漸向著有利於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學生成長的針對性更強的方向轉變。從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來看,在基礎教育階段逐步完善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措施和培養體系,進一步將教學內容和各種教育資源整合與優化,在細節中滲透創新人才培養的思維、意識、興趣等要素,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接受更高層次的培養打好基礎。

Ⅲ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000字(2)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000字篇二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方法初探》

摘要:現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裡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親人的關愛與呵護,總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當著“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容易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小學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德育工作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德育工作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之中,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發展,個性突出,高素質的人才。而德育的實施途徑和方法是由德育的任務、內容等方面因素決定的。由於小學德育的任務、內容是多方面的,因此,進行小學德育就有多種途徑和方法。

一、小學德育實施的途徑

小學德育的途徑主要有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各門文化課教學、班主任工作、校會和班會、少先隊活動、各種課外校外活動等

(一)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是向小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直接和專門德育的一門課程,是我們學校教育中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務是使小學生初步具有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課有著其他途徑所不能代替的獨特作用。一堂優秀的小學品德課,不能講成中學或大學的政治課,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目的要求要切合學生實際,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還要有針對性,靈活的運用生動形象的材料,堅持啟發式教學,用小學生容易懂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能結合具體實例講清道理,明辨是非,掌握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其他各科教學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並不是只單單上思想品德課,因此如果僅靠思想品德課來完成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通過思想品德課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各科教材都具有豐富的思想教育的內容。小學各科教學是為學生學習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打基礎的。因此也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緊密相關的。

(三)校會、班會和少先隊活動

校會是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途徑。班會則是比校會更經常和更有針對性的集體教育形式。德育活動應當成為班會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自己的組織,是小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學校德育應當重視發揮少先隊的德育作用,使學生在自己組織的實際活動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在實施德育工作時,一定要從學生自身出發,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自己身上的“刺”,選擇正確的方法正視這些不良習慣。不要試圖硬生生一下子拔掉他們常年長在身上的“刺”,他們不僅會痛,還會反抗。因此在實施德育教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恰當的方法。

二、小學德育實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為了實現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我們要採用說服為主的教育方法。

(一)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是社會主義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這個方法通過講解、談話、討論等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啟發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師生處在一個平等的平台上,學生的身心得以寬慰,此時的教師更容易進入學生的心裡,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中使學生得到潛移默化教育。

講解是在學校教育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是教師對特定德育內容進行系統和生動的解釋,以使學生較系統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意義,掌握正確行為的標准和方法,以指導行動。教師可以引用本地、本校的真人真事,使學生藉助具體材料,來領會道德要求的基本要點。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語言准確生動,通俗易懂,富有啟發性和說服力。

談話是說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解答學生的問題。它不會受時間、地點和人數等等的限制。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無論是對個人或集體都可以採用。這種形式的教育相對來說更隨意。談話的內容可以結合課堂教學中的種種情況,也可以針對當前發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特別是個別談話更能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使說服更有針對性,靈活生動,把思想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裡。但教師在與學生談話前應做好充分的准備,其中談話的內容、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確定,因材施教。談話後要積極向學生提出行動上的要求,使每次談話都有實質性的作用,做好鞏固工作。談話應該是經常性的,不只是在學生犯錯誤後才進行。教師找學生談話時,態度應該親切、真誠和自然,使學生從內心接受你的方式,從而打開自己的心扉,願意讓你走進去,否則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勞無功。

討論這個方式主要是用於小學的高年級。因為高年級的小學生有一定的思想,有自己的辨別力,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集體討論來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它的特點是有利於啟發學生的自覺性,鍛煉學生的思考和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辨別力。特別是在學生中對某些問題認識上有分歧意見無法統一時,運用這種方式更有效果。可以是一次辯論會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個主題班會的形式等等。如果運用得當,這種通過討論啟發學生自覺的教育方式,常常能帶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陶冶

一般說來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兩方面的作用機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相對於說服教育,它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體實施途徑一般是三個方面:教師的師愛、環境陶冶、藝術陶冶。其基本要求有:(1)教師的最主要功能體現在教育情境的設計上,這一情境必須能夠引人入勝,具有感染力。在教育情境設置之後,應當盡量淡化教師的作用,除非教師在情境中是情境的構成要素之一。(2)教師作為教育情境的構成要素的條件是對學生的摯愛、真誠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同時教師應當成為道德人格上的榜樣,這是陶冶的一個重要因素。(3)應當促進學習主體與教育情境的互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以及對環境的凈化、美化和改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增強道德陶冶作用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參與”可以使環境變成一種具有親和力或親切感的道德影響源。

德育過程之中廣泛應用情感陶冶法。陶冶法的長處是教育意向和內容處在一個生動形象、趣味盎然的環境與活動之中,教育過程易於發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想像和理解能力等等。陶冶法自身也有其短處,因此陶冶法須與其他教育方法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教育功效。

(三)榜樣示範

榜樣示範教育法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榜樣相對於枯燥的課本知識更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學生更容易領會和模仿。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特別希望找到具體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範人物,去學習,去模仿,所以教育意義更大。運用榜樣教育學生,特別要注意選好典型,典型的本身才有教育意義,切合學生的實際,更易於學生接受。選擇正確和恰當的榜樣對於進行德育教育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榜樣時就顯得更加重要。一般常選用的榜樣有以下幾種:

1、革命導師、英雄模範人物。小學德育活動要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和英雄模範人物的崇高思想、革命膽略和道德品質,使學生堅定地樹立為正義事業獻身的信念。

2、歷史上偉大人物、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藝作品中的典型形象。這一類型的榜樣教育需要課內和課外兩個渠道的相互配合來完成,共同發掘教育資源。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由於這種榜樣是從本校、本班同學中產生的,和小學生的年齡、生活經歷相接近,又是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榜樣所表現出來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為,學生比較熟悉,容易接受和效仿,所以有較高的教育價值。

現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裡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親人的關愛與呵護,總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當著“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容易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德育教育在各種教育中的作用尤為重要。選擇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是德育教育能否成功進行的一個關鍵所在。

Ⅳ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2000字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教育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在教學中對他們滲透德育教育。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小學德育教育論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2000字篇一

《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教育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向素質教育轉變,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德育教育中,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育,結合校內和校外活動來使德育教育獲得實效。

【關鍵詞】 德育教育;以人為本;校園氛圍;實踐活動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教育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在教學中對他們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用自身良好的言行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養成樂於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小學生正處於教育的初級階段,他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正處於形成和發展時期,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使學生避免不良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念的影響,使他們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德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引導:

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實施以人為本的德育教育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往往是對學生進行說教,針對某個學生出現的行為錯誤進行長篇大論的批評和指責。在德育教學中,教師過於注重德育理論的灌輸,沒有從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指導。德育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不關注學生的體驗,使德育教育很難取得實效。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培養,又要從學生的情感出發,對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對道德理論認識的更清晰,並能夠把學到的道德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使他們知識和行為相統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創設良好的學校氛圍,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

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環境對他們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一個好的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道德素質。在學校教育中,學校領導和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好的德育氛圍,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國旗、唱國歌之後,向學生介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在進行校園建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作力,把校園建設的更美。在學生動手參與過程中,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

三、尊重和欣賞學生,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人,他們都具有很多優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關點,並對他們進行表揚,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動力,樹立好好學習的信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耐心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和學習。在面對後進生時,教師不要對他們進行一味的批評,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關心下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後進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使他們擺脫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四、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

在傳統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教師採用強制性要求讓學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學方法,採用引導、影響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師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被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從思想和行為上都獲得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愛心來引導學生,使教學順利開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行為,需要教師首先做到。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嚴格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開展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和學習。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的道德認識更清晰,並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道德認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革命烈士堅強不屈的精神;開展以考察國情社情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調查和采訪,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開展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的活動,讓學生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並在活動中讓他們的道德觀念行動化。德育實踐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體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活動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違背道德的現象展開討論。在討論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允許他們在相互的爭論中剖析現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負面影響,從中吸取正確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們對道德規范的認識和操作不僅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培養其自律的品質。

總之,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機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幫助有困難的人。除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還可以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具體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使他們在豐富的活動體驗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小蔓主編.中小學德育專題[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馬櫻.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曾平.親近生活 德育教育顯實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小學德育教育論文2000字

Ⅳ 教師優秀德育的論文

教師優秀德育的論文

導語:教師的德育教師是體現一個應有的教師素養。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教師優秀德育的論文,歡迎借鑒!

冰心老人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有愛就有一切。詩人說,微笑是陽光。師愛具有特殊的魅力,而教師的微笑,是教育學生最好的一種手段,是讓師愛翱翔藍天的翅膀。

一、教師的微笑,體現了他良好的心境。

在工作中,我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盡快記住每一個孩子。作為一名班主任,每次接到一個新班級,我都會首先盡快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姓名,去了解每一位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徵、家庭情況等,因人施教。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真摯的愛,使他們都能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真誠地與我進行交流。十八年的教育生涯告訴我,教育是個充滿生機的過程,是人與人心靈的相遇和對話。當孩子們在我身後追趕著喊「老師好!」這一聲聲稚嫩的童聲會伴隨著甜蜜和幸福溢滿心頭,我用和藹可親的微笑,換來與學生的心心相印,這種感覺唯獨從心底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到心靈的深處。

二、教師的微笑,體現了他的教育情懷。

記得有一個學生,上課時總是心不在焉。於是,每次我走進教室時,總是對他示以發自內心的真誠微笑。起初,他還滿不在乎,時間久了,他終於被我的微笑感動、折服,漸漸的,課堂上也變得認真而可愛。當師愛長出了微笑的翅膀,教育就會真正成為一種我們夢寐以求的「師生和諧之樂,教師善教之樂,學生愛習之樂」的事業。

三、教師的微笑體現了他的人格魅力。

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懂得如何用微笑來收獲愛,用微笑來獲取信任。我在任班主任及語文教學的同時,也曾擔任過其他班級音樂學科的教學工作。記得曾經有一名學生,被老師們公認的.頑固分子,對待學習輕浮狂躁,經過多次的說服教育,效果都不明顯。在一次音樂課上上,我開展豎笛教學,學生們每節課都會按我的要求認真練習,只有他,雖然我一再提醒,可他還是一連幾節課都不帶笛子。一節音樂課,我剛走進教室,學生就一起向我告狀,說這個孩子又忘記帶笛子啦。我問他為什麼沒有帶笛子?誰知他低著頭,竟然一言不發。我俯下身子來問他什麼原因,沒想到他竟然躲開我的視線,仰視天花板。說實話,我真的有點生氣啦。可是,我突然注意到了他唇部的疤痕。我知道這個孩子曾經做過兔唇修補手術。我心一顫,心想:他不帶笛子是否和這有關系?看到他倔強的眼神,我沒再多問什麼,讓他回到座位上,決定課下和他班主任進一步了解。課下,我找到他的班主任進一步了解情況。原來,他從小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唇齶裂,出生時,他的上齶、牙齦、垂體都沒有。從小到大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多次修補手術,每次修補都是在肋骨和屁股上取肉修補,現在孩子的身上傷痕累累。聽到這,我的心被揪的很疼,我同情、心疼這個孩子,以前我只知道他曾經做過唇部手術,沒想到會是這么嚴重的病情。它不僅僅要忍受著手術時的疼痛,同時還要忍受著心靈上的創傷和自卑。我懊悔自己的言行,我跑到教室喊出了這個孩子,他以為我要批評他,深深地低著頭,我對他說:「請接受老師真誠的友誼。我不了解情況,沒有及時關心幫助你,你願意和我這個大朋友說說心裡話嗎?」孩子抬起頭,滿眼的詫異,眼淚在眼圈裡打轉。他說:「老師,是我自己的問題,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如大家,我害怕自己吹不好,同學會笑話我。」看著孩子抽搐的肩膀,我決心一定幫他重新找回自信。我摟過他的雙肩對他說:「有老師這個朋友在,什麼都不要怕!只要你願意,你一定會做得更好!請相信老師也相信你自己,好嗎?」我對他報以鼓勵信任的微笑,他遲疑地點了點頭,小聲說:「下節音樂課,我一定把笛子帶來。」

我暗暗計劃著我的愛心行動。我和這個班級的同學悄悄地開了一次小會議,達成了我們的愛心約定。下節音樂課,他真的帶來了豎笛,而且主動要求我教他吹奏,我讓他吹奏「123」,當他鼓起勇氣吹響笛子的時候,我向其他同學使了個眼色,同學們會意的鼓起了掌。我沖這個孩子開心的微笑著,他也開心的笑起來,我說:「其實你笑起來還蠻帥呢!同學們,你們同意我的看法嗎?」其他同學大聲說:「同意!」他笑得更開心啦。此時,我知道,這是他發自內心的笑。有時,不是我們愛得不夠,而是我們表達得不夠。教育的藝術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讓我們用微笑藝術地表達師愛,讓學生理解師愛,感受師愛,這樣就會增強教育效果。因為教師的微笑永遠是學生克服困難的力量,是最美麗最動人語言。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其實教師的工作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績,唯有的是默默地耕耘,腳踏實地地踐行著為人之師的職責,同時我也堅信我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執著的追求,會使教書育人這一神聖的天職得到最真實、最鮮明、最生動的詮釋和升華,那就是——師愛永恆。

願我們面帶微笑,讓孩子的心田灑滿陽光。願我們播種快樂,讓學生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攜手並肩,風雨兼程,勇往直前!

;

Ⅵ 論大學生有關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論文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點,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保障,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論大學生有關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論大學生有關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論文篇一

《對大學生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

摘 要: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點,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保障,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近些年社會上的一些誠信缺失的現象也危害到大學校園,大學生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不斷出現一些新問題,所以,要對大學生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使大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公民,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的推動力量。

關鍵詞:誠實守信;公民道德;誠信缺失

公民道德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公民的道德水準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了《公民道德教育建設實施綱要》,涵蓋了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內容。而要想公民道德建設能取得成效,重點就是要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因為在二十個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提出了要"明禮誠信",而在職業道德規范中,再一次明確強調要做到"誠實守信"。

大學生是公民中知識層次較高,綜合素質較好的的一個道德建設的重要群體,是未來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如果具備誠信意識、誠信品質、誠信行為,就會有利於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道德建設,自覺增強道德修養,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質、錘煉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而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道德修養,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才能真正肩負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個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的體現,是一個單位寶貴的無形資產,是社會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證,也是一個國家良好國際形象的反映。但從近些年社會中屢屢發生的道德失范現象來看,誠信卻成為了稀缺資源,而這種誠信缺失、喪失道德底線的現象也侵蝕到了大學校園。

一、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現狀

從總體上來看,目前大學生誠信現狀主流是好的,大學數大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就業的過程中恪守誠實守信,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也確實存在著誠信缺失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個人前途和發展、也損害了學校的形象,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些誠信缺失問題的出現,既有個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外因的影響。所以對大學生進行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關繫到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關繫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目前,大學校園中誠信缺失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平時學習中,作業抄襲情況嚴重。按照學校要求和教學安排,每門學科都會留作業,但即使老師要求作業手寫,還是會出現嚴重的抄襲現象。有些同學的作業完全是從網上抄襲下來的,一個班會出現很多份內容相同的作業;還有一些同學的作業是抄襲其他同學的;更有甚者,是一些同學直接把其他同學的作業拿去復印,然後把名字改一下就交給老師。

2、在考試過程中,作弊手段多樣。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老師就會強調考試作弊的嚴重後果,但考試時,仍會有同學企圖用作弊手段來通過考試或者是拿到高分。有的同學把作弊的小條粘在飲料瓶上、試卷上、課桌上,有的是抄襲其他同學,還有的同學拿手機等電子設備作弊。雖然學校對作弊行為的處理一直都很嚴厲,但仍有部分同學存在僥幸心理。

3、以弄虛作假的方式騙取助學貸款或助學金。為了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能夠順利完成學業,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助學貸款政策,。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有一些專門針對貧困生的經濟補助。但在很多大學中,實際拿到助學貸款和貧困生補助的,並不是真正家庭困難的同學,而是有些人通過做假的方式偽造一些證明,來騙取助學貸款和貧困生補助。然後拿到錢之後開始揮霍浪費,攀比消費。而真正家庭困難的同學,卻得不到應有的幫助。有的家庭困難的同學拿到助學貸款後,卻不按時還貸,這既損害個人信用,也會給學校帶來不利影響。

4、在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中,造假行為屢禁不止。論文抄襲、花錢找寫手代寫、不實際動手做實驗而是拼湊實驗數據等等。

5、在求職過程中,簡歷造假現象屢屢出現。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在招聘條件里寫著學生幹部優先,有工作經驗的優先,這就導致很多不是學生幹部的同學為了能有一個面試機會而在簡歷上造假,一個班可能會出現好幾個班長、學委,一些工作簡歷也是弄虛作假。

二、改善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措施

以上我們所列舉的這些違背誠實守信原則的道德失范問題的治理,關鍵還是在教育。古人雲:"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只有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境界,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道德失范現象的發生。

大學生作為綜合素質、學歷層次較高的一個群體,理應成為進行誠實守信教育的重點人群,所以高校要把首先誠信教育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

第一,營造良好的校園誠信教育環境。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同學了解近年來受到廣泛歡迎的道德講堂、道德模範評選。關注道德模範的事跡,並向他們學習。組織各種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比如在考試前要求同學積極在考試誠信承諾書上簽字,既能使大家了解誠信的重要性,也能使同學進一步清楚違約失信的嚴重後果。探索更多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誠信教育形式,比如充分發揮校園內的板報的作用,還可以利用qq群組、手機簡訊、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平台,宣傳誠信教育,進一步增強誠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大學生在切身體驗中感受到不講誠信的危害性和誠實守信的必要性。

第二、加強對教師的誠信管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理應成為學生為人處事的典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要想學生都能做到誠實守信,首先要求教師自身要做到誠信的表率,要以身作則。教師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教學活動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而在涉及到學生利益的評獎、評優等活動中,更要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真正讓人信服。以自身的誠信行為,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第三、建立對不講誠信行為的懲戒機制,加大對不遵守誠實守信者的懲罰力度。對不講誠信學生的懲戒,除了依靠道德教化和輿論譴責外,還要採取有效措施對其加以嚴懲。學校在規章制度上要明確規定對不遵守誠實守信學生的懲罰辦法,在平時的宣傳工作中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些規定,並且要嚴格執行,讓他們切實了解不遵守誠信將會付出的高昂代價。這樣才能使大家避惡向善,自覺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對因不誠實守信而觸犯法律的學生,也絕不姑息,依法嚴肅查處,追究其法律責任。對不遵守誠實守信學生的嚴懲,也會對其他同學起到震懾作用。

三、結語

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誠信缺失不僅會對大學生自身的學習、生活、未來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也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要加大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奠定大學生立足社會的道德基石,才能成為合格的大學生,也才能承擔起大學生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而大學生的誠信品質、誠信行為,也必然會帶動整個社會公民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畢文雅.從大學生誠信缺失透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東方企業文化・文化教育產業, 2012, (10).

[2]李超群.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及其對策[J].新西部,2012,(20).

[3]王葆華.對提高當代大學生誠信能力的思考和建議[J].文學教育,2012,(5).

[4]吳雷鳴.淺析高校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J].管理教育,2008,(6).

作者簡介:陳冬穎(1981.9-),女,吉林人,長春大學旅遊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Ⅶ 德育論文

關於德育論文精選範文

一位哲人說過:沒有一顆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

師德是教師的良心。當一個教師不斷充實、完善自身,使思想達到一定境界時,一切都變成了自然的行為,學生也會自然地感受到老師。從教師愛崗敬業的情感到樂業、勤業、精業的實踐,教師的身傳言教到教師的自我修煉,從教師學而不厭的鑽研進取到教師誨人不倦的忘憂情懷,等等,形成了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體系,無不包含著何以為善的道德策略。培養良好的師德,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

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

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將上一個新台階,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四.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像,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麼都知道,並認為教師什麼都知道。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慾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應珍惜它,而不能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正如加里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

Ⅷ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思想重視,其次要全員參與,同時要有效利用課堂教學,實施課堂德育。做到這些,德育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淺談小學德育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論文篇一

《談小學生德育教育》

摘要:隨著社會環境日漸開放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興盛,未成年人的價值觀深受侵染,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尤其是小學階段,應下大力氣進行德育,而應重視學校這個德育的主陣地,利用課堂滲透德育。

關鍵詞:課堂;德育;主陣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人們對子女的關愛程度越來越高,有時甚至達到溺愛的地步,加之社會環境日漸開放、互聯網等新興媒體興盛、社會活動增加等諸多因素,使現在的小學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這給小學階段的教育以嚴峻的考驗。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呢?

一、加強對德育的認識

黨的報告中對教育的新要求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樣就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有助於一線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觀察黨的教育方針。小學生是我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乎國家前途、民族未來命運。因此,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

然而,對於德育這個問題,部分教師和領導在認識上有一定的誤區。有的教師認為,德育是一種活動,完全在於個別問題上的指導。事實上,學校德育建設不是一兩個教師和學校領導能夠完成的,也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一種長期的堅持。同時小學階段是世界觀形成的啟蒙期,如果在此階段正確引導學生的興趣、愛好、習慣,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那必將為學生以後的道德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一個具備良好德育素養的人,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德育的教育。

二、樹立全員德育觀念,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

既然學校德育建設不是一兩個教師和學校領導能夠完成的,也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一種長期的堅持,所以認為學校組織的有很強政治性的活動才是德育活動,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過去人們總是採取灌輸的方式理解德育教育,灌輸一種什麼道德,被灌輸者就要有一種什麼樣的道德。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真正的德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讓被教育者養成了良好的道德素養,但對方甚至都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對於小學生尤其如此,因為他們的年齡根本無法接受灌輸,而只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養就自身的道德素養。因此我們應該動員全體教師樹立德育思想,形成時時顯教育、人人抓德育的全方位、無縫隙的德育局面。只要是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就不能忽略了德育活動。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不僅要很好地利用周會和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德育,還要多與任課教師交流,幫助任課教師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讓學生喜歡和尊重任課教師,形成良好的學風和班風。班主任要經常向任課教師介紹班級和學生的情況,還要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任課教師共同商討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措施。同時,還要積極爭取任課教師參與班級活動,密切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感情。班主任要積極與任課教師統一思想,統一教學要求,使任課教師為班級工作。如果任課教師和班主任能夠同心攜手,從自己的教學活動中認真貫徹德育理念,那麼就會改變班主任唱德育獨角戲的局面,形成教書育人、齊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圍,就一定能夠把學生的德育素養提上去,這樣就不僅解決了學校管理難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家庭和社會中的很多難以處理的問題。

三、以課堂為陣地,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德育

教師在充分認識到小學德育重要性和全員參與的必要性的前提下,還要在根本上尋找小學教育中德育實施的方略。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在課程中滲透德育,並在每一門學科的課程標准中都有關於“情感和態度”的目標。要加強課程意識,把德育過程和智育過程有機結合起來,使教書和育人融為一體。如果把課堂時間利用起來進行德育,那對德育工作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同時,小學課堂教育也應是豐富多彩的,正是在這種豐富多彩的課堂上德育教育才是可能的。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元素,也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從德育工作的規律來看,有效的德育必須具有經常性、穩定性和長效性。在學校教育中,要保證教育的經常性、穩定性和長效性,必須通過重視和發揮學校教學活動中的德育功能來實現。學生在校生活的主要時間都在課堂上,主要精力都傾注在學科學習的實踐活動中。因此,如果抓住了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那麼就抓住了學校德育的關鍵環節,學校德育的落實就有了途徑、有了載體、有了時間和空間。

課堂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課堂教育的組織者――教師,是德育的具體實施者,教師以教材內容作為德育的切入點,將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使其在思想上形成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每門課都有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機:數學課可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語文課可以培育學生各種各樣的品質;自然課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愛地球的環保意識……所有這些都是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班主任可以在任課教師之間進行協調,切實將德育與各門學科進行滲透。

培育小學生的德育素養,關鍵需要教師的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就是一種主動的精神,並且還需要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貫徹一種德育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和課堂行為的一致性,否則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教師與課堂活動中的差距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懷疑,這樣就會影響德育教育的貫徹和落實。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首先要思想重視,其次要全員參與,同時要有效利用課堂教學,實施課堂德育。做到這些,德育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向葵.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2.陳洪慶.杜宇.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指南[M].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

3.喬建中.班級德育理論與操作[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淺談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Ⅸ 大學生誠信道德相關論文2000字

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的需要。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大學生誠信道德相關論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誠信道德相關論文2000字篇一

《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芻議》

摘 要: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的需要,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筆者試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主導性作用的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模範導引作用、誠信道德教育與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在社會實踐中檢驗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以及開展誠信道德教育的相關活動等五方面闡述了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道德;誠信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8-0240-02

誠信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道德基礎。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歷史使命,高校在傳授大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負有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健全道德人格的“產品”的任務。大學生是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希望、最富有創造力的群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主導性作用的發揮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必修課程在培養當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7月中宣部和教育部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和《關於印發<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意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要求進一步推進黨的十七大精神“三進”,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秀課程,更好地發揮其在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為大學生開展誠信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真理觀為誠信道德提供了哲學理論依據。《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誠信教育角度講就是誠實守信的路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法律相關內容,實質是幫助學生理解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第二,“兩課”教師要探索多元化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兩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為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增強教學的感染力,使教師的課堂講授新穎、生動,把學生的思想緊緊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善於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積極探索多元化教學模式。

第三,“切實轉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1]作為“兩課”教師要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實事求是的調查和分析,真正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和實際存在的突出問題,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對於大學生中比較普遍存在的誠信觀念上的某些不正確觀點和看法,在教學中要著重進行深入的剖析並及時進行正面的引導,使學生真正從思想層面正確認識和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模範導引作用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家加里寧也曾說過:“教師,一方面應當是學識淵博的人,另一方面應當是高尚誠實的人。”“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影響很大,一個高尚的教師會影響所教的學生”[2]。為此,要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示範及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一方面,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知識的傳播者,要嚴於律己,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準。“師者,人之模範也,無德者無以為師”。

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著重通過言傳身教感染和帶動學生遵守誠信規則,培養學生的誠信道德品質。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生活中與學生的接觸過程所表現出的誠實守信和敬業精神,都將成為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

三、誠信道德教育與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

誠信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在大學生中開展誠信道德教育,既是他們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培養和完善大學生的良好誠信品質,既要靠教育也要靠管理。管理是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

第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發揮規章制度的教育導向功能。高校肩負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為了有效培育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在制定規章制度時,要注重規章制度對大學生的教育導向功能。

第二,齊抓共管,形成誠信道德教育的合力。“建立高效能的管理體系和素質較高的政工隊伍,是實現高校誠信教育目標的組織保證”[3]。高校要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政工隊伍,並充分發揮黨、政、工、團等各級組織的職能作用,不斷改進和創新管理內容和方式,把“誠信”與各職能工作有機結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三,完善大學生自治管理,引導大學生在自治管理中進行自我教育。“教育給人以理性,管理教人以規范。”[3]“大學生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完善和自我陶冶等。”[3]實行大學生自治管理,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自我教育中自覺接受誠信觀念,培養誠信意識。

四、在社會實踐中檢驗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認為:實踐具有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具有客觀的教育效應。“實踐活動是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大學生的誠信道德品質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培育和發展”[4]。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發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教學、教育計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勞動、科技文化服務、軍政訓練、勤工儉學等活動,要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和指導,明確教育目的,提高教育實效。”[5]

一方面,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建立社會實踐長效機制。“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是指相關部門與社會大眾為保障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順利進行並取得預期效果而採取的一系列有關措施,包括實踐組織保障、實踐基地保障和實踐經費保障等。”[6]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保障體系有利於社會實踐活動本身的開展.完善實踐育人機制;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助於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更好地履行為社會服務的職能。因而,只有建立健全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才能保證大學生在實踐中的主體地位,使大學生在“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理論與實踐、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另一方面,加強基地建設,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效果。實踐證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收到了明顯的社會效益。但是,仍有人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持懷疑態度,要改變這種狀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就要完善機制,加強基地建設,通過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實習基地、就業基地,並“積極推動實踐基地向穩定化、層次化和規范化邁進”[7],從而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層次和水平,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穩定性、長期性和連續性,進而服務於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五、開展誠信道德教育的相關活動

高校具有豐富的教育素材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學生誠信理念的建立和誠信行為的養成雖然有賴於社會大環境的好轉和優化,但也離不開高校自身所特有的先導能動作用[8]。因此,高校要廣泛開展誠信道德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接受誠信教育。

首先,高校要著重營造有利於誠信道德品質形成的環境氛圍。高校要善於利用宣傳欄、宣傳板、校園廣播、網路(校園網、人人網、學生QQ群等等)等宣傳載體大力宣傳誠信道德教育的內容,積極營造“以誠信為榮,以失信可恥”的良好風氣,真正形成一個倡導和尊重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

其次,廣泛開展誠信道德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形成誠信品質”[9]。一是要選取現實生活中誠信的正反典型案例,通過開展誠信主題班會、團活等活動,用大學生身邊鮮活的誠信案例來教育他們,感受誠信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二是開展以誠實為主題的多種形式的誠信承諾書簽名、演講、徵文、辯論、文藝演出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三是通過設立誠信考場、誠信獎學金等方式創設誠信情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形成誠信品質。

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當代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既需要柔性的思想教育和規范引導,又需要剛性的法制、制度的支持和保障,重在構建誠信道德教育的體系。

參考文獻:

[1]尚勝.新時期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0:46.

[2]劉紅娟.關於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9):168-169.

[3]焦麗.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D].武漢:武漢大學,2004:39-40.

[4]孫昱.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25.

[5]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164.

[6]劉仲仁.大學時光[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63-65.

[7]閆志華.關於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的思考[J].高教高職研究,2010,(10):211.

[8]丁繼民等.論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6(1):100.

[9]羅玉華.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4:3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誠信道德相關論文2000字

熱點內容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