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背馳的道德

背馳的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9-02 21:19:19

❶ 商務談判中心理戰和職業道德矛盾嗎

不相矛盾,也作為業務的我同樣也會運用這一方法!
熟語有雲:攻心為上!
心理戰術是為自己展開作出更穩妥的鋪墊作用!
也許施展此戰術的同時應用的手段/手法,同所謂的職業道德會相背馳,
但是這是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必然.生意場上就如戰場.不用戰術不用手段怎麼取勝!
只是大家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是了!不能為了利益一昧的違背道德,違背良心!...

❷ 南轅北轍 背道而馳

1、南轅北轍: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背道而馳: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離正確的目標,朝相反方向走。

2、背道而馳和南轅北轍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南轅北轍一般比喻人的行動和目的恰好相反,背道而馳沒有此意。

(2)背馳的道德擴展閱讀

1、背道而馳

出處: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2、南轅北轍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譯文:我今天來上朝的時候,在大路上遇見了一個人,正在面朝北面駕著他的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您到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很好。』我說:『你的馬雖然很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路費很多。』

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馬夫善於駕車。』這幾個條件越好,就離楚國就越遠罷了。

❸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
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
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
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❹ 在股票市場, 纏中說禪說, 背馳引起轉折, 轉折一定源自背馳。 但是我看到太多的背馳並沒有引起轉折,

你的理解又問題,背馳是有級別的,1個1分鍾的背馳可以引發周的下跌,但是這種情況是極少的,也許你看到的背馳是次級別,還有一種就是背馳不一定就要大幅下跌,下跌加盤整,在牛市中就是這樣,不然股票怎麼上漲啊,下跌可以有1個中樞,也可以有N個,熊市就會出現很多下跌中樞,牛市中相對上漲中的中樞會多些。下跌中樞就會很少,背馳肯定會有轉折,纏說到的最低幅度在文章中可以看到,還有你知道背馳怎麼看嗎,背馳有兩種,1趨勢背馳,2盤整背馳,盤整背馳實際上時次級別背馳引發的,不然為什麼要說沒有趨勢沒有背馳,背馳的用法要先知道,哪段和哪段比,然後再看線段的結束位置,這時候在知道有沒有背馳,背馳實際上時一個心理圖表,就像你去做一件事情非常害怕,在心理圖表上就會留下軌跡,股票是人交易出來的就算主力故意作圖他只能做成短期的,他如果做長期的那也會把自己做死,就像一對夫妻假離婚,他們假離婚30年這和真離婚還有什麼區別,還有一個量的問題,假如主力今天做對倒假量,你一看均量就知道他實際沒有放量,假如做成一個月的均量都是放量的那就會變成真的了,
所以在股票上走勢只能短期騙線,

❺ 康德四個二律背反是什麼

二律背反,原出希臘文ANTINOMI,指規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聯系的兩種力量運動規律之間存在的相互排斥現象.自然界存在的兩種運動力量之間呈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個星球上,地面物體推動和地球磁場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體的推動力越大,地磁引力對物體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學家據此計算出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所用的火箭必須具備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學概念。意指對同一個對象或問題所形成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雖然各自成立但卻相互矛盾的現象,又譯作二律背馳,相互沖突或自相矛盾。
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發現在康德哲學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對理性的批判,不僅發現了以往形而上學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康德將二律背反看作是源於人類理性追求無條件的東西的自然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決辦法是把無條件者不看作認識的對象而視之為道德信仰的目標。雖然他對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極的,但他亦揭示了理性的內在矛盾的必然性,從而對黑格爾的辯證法產生了深刻影響。
舉個例子吧,老婆和老娘都掉進河裡了,你只有一次機會,你救誰?救老婆吧老娘就死了,老娘可是生自己養自己的人呀,對自己百分百的好,怎麼能舍棄呢?那就要老娘舍老婆,可老婆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人,天天陪著睡覺呀,真是煩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就叫二律背反。嘿嘿~~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質實體抑或是精神實體的問題。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沒有必要陷入這種經院式的循環辯論中,而應當深入分析「道」的真實意義。如果打破老子
思想的神秘外殼,通而觀之,那麼老子的全部哲學可以提挈領地概括為三句話,即:

太初有道。

其道一為「變」,二為「反」。

聖人用之:明道,通變用反。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這兩句話是《道經》的開篇之首,對於老子全書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規定與否定、有限與無限的辯證關系。

斯賓諾莎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命題;「規定就是否定。」斯氏的這個命題所提示的是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具有無限性的實體來說,在質上對它的每一種確定,都必然意味著對其無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著否定。

斯賓諾莎曾經把無限性比做一個圓環。因為一個線段當它構成封閉的圓圈時,是既無起點也無終點,因而在質上是無限的(盡管它在量上是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種開區放問的線段,則無論在量上可以延展多麼長,但在質上總是受到起點和終點的規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樣的意義上,黑格爾把「絕對理念」也比做圓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命題,與斯賓諾莎的「規定即否定」這個命題具有相同的涵義。老子認為,記本身無起點亦無終點,「繩繩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規定的無限實體。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認為,道也不是棲身於宇宙之外的一個超越物,它存在於宇宙中,存在於事物中。

這里老子實際提出了一種蘊涵矛盾結構的命題,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無形,無象。(「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強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圓眾甫。」(ZI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ZI意)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康德所謂「二律背反」,也就是邏輯上的所謂「悖論」。

黑格爾曾指出:「東方的哲人每每稱神為多名的或無量名的,……因為有限的名詞概念,不能滿足理性的需要。」(《小黑輯》第 109頁)老子之所以視道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蓋也在於此。

老子認為,駕馭著方有而又超越千萬有之上的道,乃是萬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歸其根」(16章)。由這一觀點中,他引出反感覺論的認識論。他說:「天下有始,司以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47意)

宇宙中的萬物紛紛芸芸,而「道」卻是他們的總體、本根。由於萬物形態及現象的多樣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達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萬物的總體實體和本體,「道」。從而做到「不行而知,不為而成。」

老於貶低感性認識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宇宙現象和人世經驗的流動不居中,意識到感性認識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觀性。黑格爾指出:

「對那些斷言感官對象的實在具有真理性和確定性的人,他們最好是回到那最低級學派的智慧……因為對於那些了解了這種神秘的人不僅僅達到了對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懷疑而且甚至於對它們的存在感到絕望,他們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見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第241頁)

老子正是從對感性事物的這種否定中走向對感性知識的懷疑和否定。他要求越過感性現象而直接深入到對宇宙實體——道的認識。他認為只有通過對這種普遍規律的認識才可以推導出對各種特殊事物的先驗性的認識。所以老子這種反感覺論的認識論,實質乃是中國古代哲學中一種尚處在萌芽形態的理性主義。

❻ 什麼叫做「歷史與道德的二律背反」

二律就是兩種被認同的規律。

二律背反,原出希臘文ANTINOMI,指規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聯系的兩種力量運動規律之間存在的相互排斥現象.自然界存在的兩種運動力量之間呈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個星球上,地面物體推動和地球磁場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體的推動力越大,地磁引力對物體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學家據此計算出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所用的火箭必須具備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學概念。意指對同一個對象或問題所形成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雖然各自成立但卻相互矛盾的現象,又譯作二律背馳,相互沖突或自相矛盾。
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發現在康德哲學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對理性的批判,不僅發現了以往形而上學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康德將二律背反看作是源於人類理性追求無條件的東西的自然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決辦法是把無條件者不看作認識的對象而視之為道德信仰的目標。雖然他對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極的,但他亦揭示了理性的內在矛盾的必然性,從而對黑格爾的辯證法產生了深刻影響。
舉個例子吧,老婆和老娘都掉進河裡了,你只有一次機會,你救誰?救老婆吧老娘就死了,老娘可是生自己養自己的人呀,對自己百分百的好,怎麼能舍棄呢?那就要老娘舍老婆,可老婆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人,天天陪著睡覺呀,真是煩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就叫二律背反。嘿嘿~~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質實體抑或是精神實體的問題。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沒有必要陷入這種經院式的循環辯論中,而應當深入分析「道」的真實意義。如果打破老子
思想的神秘外殼,通而觀之,那麼老子的全部哲學可以提挈領地概括為三句話,即:

太初有道。

其道一為「變」,二為「反」。

聖人用之:明道,通變用反。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這兩句話是《道經》的開篇之首,對於老子全書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規定與否定、有限與無限的辯證關系。

斯賓諾莎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命題;「規定就是否定。」斯氏的這個命題所提示的是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具有無限性的實體來說,在質上對它的每一種確定,都必然意味著對其無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著否定。

斯賓諾莎曾經把無限性比做一個圓環。因為一個線段當它構成封閉的圓圈時,是既無起點也無終點,因而在質上是無限的(盡管它在量上是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種開區放問的線段,則無論在量上可以延展多麼長,但在質上總是受到起點和終點的規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樣的意義上,黑格爾把「絕對理念」也比做圓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命題,與斯賓諾莎的「規定即否定」這個命題具有相同的涵義。老子認為,記本身無起點亦無終點,「繩繩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規定的無限實體。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認為,道也不是棲身於宇宙之外的一個超越物,它存在於宇宙中,存在於事物中。

這里老子實際提出了一種蘊涵矛盾結構的命題,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無形,無象。(「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強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圓眾甫。」(ZI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ZI意)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康德所謂「二律背反」,也就是邏輯上的所謂「悖論」。

黑格爾曾指出:「東方的哲人每每稱神為多名的或無量名的,……因為有限的名詞概念,不能滿足理性的需要。」(《小黑輯》第 109頁)老子之所以視道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蓋也在於此。

老子認為,駕馭著方有而又超越千萬有之上的道,乃是萬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歸其根」(16章)。由這一觀點中,他引出反感覺論的認識論。他說:「天下有始,司以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47意)

宇宙中的萬物紛紛芸芸,而「道」卻是他們的總體、本根。由於萬物形態及現象的多樣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達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萬物的總體實體和本體,「道」。從而做到「不行而知,不為而成。」

老於貶低感性認識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宇宙現象和人世經驗的流動不居中,意識到感性認識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觀性。黑格爾指出:

「對那些斷言感官對象的實在具有真理性和確定性的人,他們最好是回到那最低級學派的智慧……因為對於那些了解了這種神秘的人不僅僅達到了對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懷疑而且甚至於對它們的存在感到絕望,他們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見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第241頁)

老子正是從對感性事物的這種否定中走向對感性知識的懷疑和否定。他要求越過感性現象而直接深入到對宇宙實體——道的認識。他認為只有通過對這種普遍規律的認識才可以推導出對各種特殊事物的先驗性的認識。所以老子這種反感覺論的認識論,實質乃是中國古代哲學中一種尚處在萌芽形態的理性主義。

❼ 古代的道是什麼意思

意思:

1、供行走的道路。

舉例:大道甚夷,而民好徑。——《老子》五十三章

2、道德,道義,正義。

舉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3、路程;行程。

舉例:日夜不處,倍道兼程。——《孫子·軍爭》

4、方式,,方法;技能。

舉例: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賈誼《過秦論》

5、學術或宗教、教義。

舉例:悅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6、指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

舉例: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7、方向;志向。

舉例: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報任安書》

8、說,講。

舉例: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李將軍列傳》

9、取道,經過。

舉例: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史記·項羽本紀》

10、引導,疏導。

舉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論語·為政》

(7)背馳的道德擴展閱讀

成語:

1、方式、方法。

養生之道[ yǎng shēng zhī dào ] 指修養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出處:《莊子·養生主》:「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唐·成玄英疏:「遂悟養生之道也。」

2、方向。

背道而馳[ bèi dào ér chí ] 朝著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動方向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反。

出 處: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3、行走的小路。

羊腸小道[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 指狹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出 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五回:「前面彎彎曲曲;盡是羊腸小道。」(也作「羊腸鳥道」。)

4、說、講。

津津樂道[ jīn jīn lè dào ] 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出 處:明·毛以逐《曲律跋》:「(王驥德)先生於譚藝之暇;每及詞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

5、學術、教義。

離經叛道[ lí jīng pàn dào ] 原指不遵循經書所說的道理,背離儒家的道統。現多比喻背離佔主導地位的思想或傳統。

出 處:元·費唐臣《貶黃州》:「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叛道。」

❽ 將道德的壞處有哪些

問題不是很明白,是否可以理解為道德的壞處有哪些?
道德本質上就是維系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的緩沖劑/遮羞布……。有什麼樣的利益關系就會有什麼樣的德德形式與之相適應,常常是新的利益關系已出現,而無新的道德,於是便紛爭四起。另一方面,舊道德由於要努力維系現存的利益關系,自然要(利用其道德優勢)攻擊新利益的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舊道德阻礙了社會和文明的演變(注意這里我沒用「進步」一詞)。用馬克思哲學分(雖然我不全信這個)析,道德自然屬於上層建築,利益關系才是基礎。
當今天下,舉國鼎沸,貧富背馳,舊風日下,各種「門」層出不窮,其實沒必要為此憂憤,說女人甘願展露玉體,腦殘乎?利之所趨也。利益關系已經發生變化,不合舊道德的事自然會出現。我輩胸中有所權衡,緊跟新利益的演變動向,解放思想,就會活得很開心(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新道德在新利益達到均勢也會自然形成。

❾ 背道而馳是什麼意思

背道而馳的意思是: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離正確的目標,朝相反方向走。背:背向;道:道路;馳:奔跑。

讀音:[ bèi dào ér chí ]

用法:一般作謂語

結構:偏正式

辨析:背道而馳和「南轅北轍」、「分道揚鑣」;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但「南轅北轍」一般比喻「人的行動和目的恰好相反」。背道而馳沒有此意;「分道揚鑣」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標前進。

出處: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白話譯文:其他人各自探求一個方向,同背道而馳的人相比較,差距仍要更遠。

(9)背馳的道德擴展閱讀

近義詞:南轅北轍、各走各路、分道揚鑣、戴盆望天

反義詞:志同道合、唯命是從、並駕齊驅

一、南轅北轍讀音:[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釋義:想往南面走,而車子卻向北行駛,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白話譯文:有個人要到南面的楚國去,卻駕著車往北走。

二、並駕齊驅讀音:[ bìng jià qí qū ]

釋義:幾匹馬並排拉一輛車,一齊快跑,比喻齊頭並進。

出處:《儒林外史》我們是可以並駕齊驅的。

❿ 「二律背反」的意思是什麼

「二律背反」的意思是指雙方各自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的兩個命題之間的矛盾沖突。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提出的哲學基本概念。

在康德的哲學概念中,二律背反指對同一個對象或問題所形成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雖然各自成立,但是卻相互矛盾的現象。

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發現在康德哲學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對理性的批判,不僅發現了以往形而上學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

康德將二律背反看作是源於人類理性追求無條件的東西的自然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決辦法是把無條件者不看作認識的對象而視之為道德信仰的目標。雖然他對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極的,亦揭示了理性的內在矛盾的必然性,從而對黑格爾的辯證法產生了深刻影響。

(10)背馳的道德擴展閱讀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理性在宇宙論問題上的二律背反:

①第1組二律背反(關於時間與空間):

正命題:宇宙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有限制。

反命題:宇宙沒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沒有任何限制;它在時間與空間中都是無限的。

②第2組二律背反(關於基本粒子):

正命題:在宇宙中各種組成物質都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而且,沒有東西既簡單又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

反命題:在宇宙中沒有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的東西;而且,在宇宙中沒有任何簡單物質。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
快餐店的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 發布:2025-01-20 01:58:03 瀏覽:431
行政規章和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0 01:15:10 瀏覽:924
11月14日社會與法頻道怎麼回放 發布:2025-01-20 01:09:25 瀏覽:4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出境配偶 發布:2025-01-19 23:58:12 瀏覽:181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
旅遊法律責任名詞 發布:2025-01-19 23:05:34 瀏覽: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