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法治教育案例
Ⅰ 關於「安全法制教育」的案例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航天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在我的身邊也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剛滿十六歲,學習成績很不錯,但一批毒販子卻盯上了他,假裝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結果害他染上了毒癮,從此再也沒有心思去讀書了,犯癮時,他要用錢去毒販那兒買毒品,漸漸地一發不可拾。錢始終會用完,於是他向父親要錢,父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給他。慢慢地父親開始懷疑,直至最後不給他錢,他只好一直欠著毒販的錢,有一次,毒販對他說:沒錢別擔心,你如果願意,我幫你。於是毒販讓他看準名牌轎車就和兄弟們一起搶它一把,這樣就不用他還錢,還給他海洛因,被逼無奈,他趁四周無人,和毒販們進行搶劫,沒料當場就給警察逮住了,抓進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專家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每星期上一節法律課,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徵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Ⅱ 跪求 高中生 法制教育心得 和德育教育心得 ! 急!
法制教育講座——聽後感
今天,我們學校請來了李所長給我們講述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特點,我們應該怎樣防範等。
第一個案例是一個13人組合的犯罪團伙。作案已有兩百多例,都是以搶劫,偷盜為主。有一次,他們准備搶劫,不聽受害者勸告,反而惱羞成怒地將其推下南明河,幸好受害者會游泳,自己游上了岸。更有些受害者不敢報案,所以他們作案的實際數字還沒有統計上來。據了解,這13人中有11人都生活在單親家庭,父母離婚。更有個家庭,他的爸爸死了,媽媽出走,只剩他和他爺爺,爺爺身體不好,沒有經濟來源,屬於低保家庭。他養成了懶懶散散的習慣,想上學就上,慢慢地就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第二個案例是團伙殺人案。2001年,某區的保安撥打了110,警察接到了電話,得知有人被刺傷。110馬上趕到現場,把受害人立即送往醫院。經調查,是不良少年幫害,錯傷他人。有一個叫王**幫在網上發布消息,要報復**。帶了十多個人,乘上了中巴車,到了兇案地,當場殺傷三名中學生,一人重傷,兩人輕傷。案發後罪犯坐火車逃到重慶。過了一段時間,他們認為沒事了,就陸陸續續地回到貴陽,結果全被公安機關抓獲。經調查,他們的家庭也都是單親家庭。
第三個案例是搶劫案。2001年2月5號,有一個九中的女學生被搶。她用手機打電話,罪犯想據為己有,結果被警察抓獲。經過調查,他也是很早就輟學。沒有人管,就逃學。和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接觸,結果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三年。
第四個案例是1993年發生在軍體校。兇手的爸爸是離異再婚,他和後媽的關系處地得很緊張,所以產生了殺人的念頭,便悄悄地把手槍偷回家中,把自己的後媽打死了,還把後媽剛剛生了才六個月的妹妹勒死了。
從這四個案件來看,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家庭破滅,受到社會上的不良接觸,逐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看黃色書刊,電影,上網。也有自身原因,不良習慣,小時候,經常偷偷摸摸地偷同學的東西,同學不向老師反映。所以就給他了機會,產生了僥幸心理。
家庭,父母教育都很重要,如果教育不好,危害很大,離婚使孩子過早地嘗到苦澀,或把孩子當成包袱。家長把昔日的憐愛變成厭惡,把細心呵護變成不聞不問。這樣一來對於未成年孩子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所以他們就走向犯罪。人生出來,本來就是友善的,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親的教育。他們的犯罪特點是低齡化,團伙化,手段惡劣,情節嚴重,有時會產生報復心理,不考慮後果。有時喊起一大群人,一起坐車從城南到城北拿刀殺人。
為了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我們應遵守以下幾點:
1、自我安全防範,不要與不良青少年交往。
2、不要登陸不良網址。
3、不觀看,不下載黃色資料。
4、遠離毒品,拒絕吸毒。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犯罪的時候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躲避犯罪,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提倡斗爭。
2、如果受害,應告知學校,教師及家長,或向有關部門報告。
3、加強法制觀念學習。法制教育已納入學習規劃。
聽了李所長的講述後,我認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父母帶來的。也有自身的心理問題。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理素質,去面對,去承受外界所帶來的壓力。我也學會了許多遇到犯罪事件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時,我們應該怎樣防範,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
法制教育心得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曾經看過的一個案例:15歲的初三學生庄海在初一年級時就加入了共青團,當選為班長,工作負責、學習優良,先後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有一天與父母告別後准備回家時,發現一個初二學生在他父母後面做鬼臉,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問一問、說一說,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庄海非常生氣,認為是對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幾個同學一起上去教訓他一頓。原以為被教訓者不會怎樣,沒想到卻引起這個學生邀約一幫人來報復。為了不甘示弱,又發生了對報復者的報復,在雙方毆打中,庄海拿出隨身帶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傷,法院判處庄海犯故意傷害罪。在監獄里,庄海面對鐵窗、鐵門,回顧這不該發生事,無限悔恨。
所以說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沖動而做出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
世界上有黑人,白人,黃種人,而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所以把白紙弄得灰暗一片有時並不是自己所想的!因此家庭是每個人走出第一步的前奏!好的家庭教育就會出好的孩子,反則反之!以下是兩個普遍而惡劣的家庭環境!請家長們必須教育好自己兒子的第一課!
1、家長過分溺愛,一味嬌慣,使子女的慾望不斷升級。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而孩子又往往是獨生子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少,應該讓孩子過得幸福一些,特別是那些過去經歷過苦日子的人不願讓孩子再「吃苦」。因此,對子女總是百依百順,要啥給啥,讓獨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在家庭無來源或不充足時,那些被嬌慣的孩子便以非法手段在外「撈」錢,以滿足自己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2、家庭教育的錯誤引導。有的父母一貫好逸惡勞,不務正業,貪圖享受,往往表現出舉止不端,品行不正,素質低下,自身形象差,客觀上不能為孩子當好「第一教師」,使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品行的影響。如有的家長經常搓麻將、逛舞廳,不僅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無精力管教孩子,疏於對子女的家教,導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辯,美醜不分,最終由「小皇帝」淪落為「小囚犯」。
所以每個家庭都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任!要使兒子走出第一步之前有個美好的家庭環境!請不要給每個張白紙添上灰暗的顏色!
最後就來來說說一些曾經在學校里是一些大哥大姐!這些人往往只是風光一時!但出社會後就往往會觸犯法律,或者在互相仇殺中失去了寶貴的性命以紅色的鮮血完結了這張不該結束的白紙!
中國有9年義務教育因此每個人都有經過校園的機會所以學校應該做到關心、幫助每個學生!
提幾點建議吧:(一)、關心差生、輟學的學生
關心學生是學校教師的神聖職責,差生、輟學生是困難、問題較多的學生群體,他們最需要關心、幫助。校園搶劫強索案件的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差生或輟學生占很大比例,關心教育管理好這些學生,能有效預防和控制校園搶劫和強索案件的發生,從一定意義上說,學校對差生的漠不關心甚至放棄差生。學校就一定會自己留下的苦果自己吃。
(二)、加強學校校風校紀建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校風校紀和法制教育宣傳教育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遵紀守法、健康成長,是抵制不良影響、預防犯罪最根本的因素。
(三)、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早期發現,採取有針對性的實在措施,例如建立專職輔導員;對重點人、重點地方、重點時間採取事前防範措施;關注學校周邊地區青少年動向,發現危險信號及時通報公安機關並採取措施,校警聯合建安全文明學校。
(四)、防止格外違法犯罪青少年向學校滲透,或與學校某些學生聯合作案,增加危害性,增加預防和處置的復雜性。
(五)、發現教唆者、犯罪組織者、造成嚴重危害的,要與政法部門通報、聯系、合作,及時處理,該上報的一定上報,該送有關部門處理的一定送有關部門,該懲辦的就要懲辦。
Ⅲ 關於法治的案例! 一定要體現法的特徵!謝謝了!
青少年法制教育案例——自殘詐父
20歲的趙某和父母共同生活,平素游手好閑,貪圖享樂,為了讓經商的父親多給一些錢用而費盡心機。某日晚,趙某拿菜刀將自己的左手中指齊指甲根部剁下,讓朋友孫某將剁下的手指用信封裝好送給其父。第二天早晨,孫某又按趙某的旨意給趙父打電話:「你兒子已經被我們綁架了,拿50萬元來贖人,否則你兒子便沒命了。」趙父立即報案,公安機關在趙某和孫某取錢時將二人抓獲。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趙某行為的定性產生了以下幾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趙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趙某和其父生活在一起,各人所有財產和共有財產沒有也不可能進行嚴格區分,而家庭成員對於共有財產擁有平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四)項規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根據這條規定的精神,為避免刑罰的機械適用對社會家庭秩序和親屬關系的破壞,對趙某的行為可按家庭經濟糾紛處理。
第二種意見,趙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趙某為了達到騙取其父錢財的目的,自斷手指虛構被綁架的事實,意欲使其父相信其被綁架而自願交出50萬元「贖人」,趙某的行為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至於自斷手指的暴力行為只是為了使其詐騙行為更具有可信性和隱蔽性,不影響詐騙罪的成立。
第三種意見,趙某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筆者同意這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解釋》第一條第(四)項的規定不可類推適用於本案。本案趙某涉嫌的是敲詐勒索罪,它與盜竊罪在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存在諸多區別。《解釋》僅就審理盜竊案件如何適用法律作了解釋,不應擴大適用至其他犯罪案件。況且,針對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近親屬財物的情形,該《解釋》也只是規定「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司法實踐中,對於偷拿自己家財物數額巨大,或者與外人勾結偷拿自己家財物的,一般應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中,趙某雖然勒索的是自己家的財物,但事實上已侵犯了其父的財產所有權,並使其父身心受到極大傷害,且與外人勾結,數額特別巨大,理應定罪處罰。
Ⅳ 法制教育教案
下面是一個法制教育教案。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重點: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目的:
1、使廣大學生了解本法內容。
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3、理論聯系實際,防微杜漸,自省自律,弘揚正氣,作品學兼優的好青少年。
授課內容: 同學們!今天的法制教育讓我們一起學習由第九屆全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對青少年一代寄予了無限的希望,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國家出台諸多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頒布和實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保護青少年成長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別為:總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範;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法律責任和附則。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本法中的第三章;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一、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話說:風是雨的頭。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漸變過程。此間必然會出現諸多前兆與信號。小錯不斷,大錯必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些青少年違法犯罪就是由於他們長期養成了不良行為,放任自己而又沒有及時有利的得到矯正而發展形成的。
根據常見的違法犯罪徵候、跡象,根據外部表象的差異其前兆分成8類6種
1、言語:經常罵街、談男論女、隱語黑話、好說謊話、緘口不言、臟話不斷。
2、舉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兒郎當、蠻橫無理、頂撞師長、愛打群架、強行索物、哥們義氣、逞強跋扈、輕佻放縱、坐卧不安、行蹤詭秘、大把花錢,喜怒無常。
3、結交「哥們、姐們」、口哨喚人、紙條傳情、紋身標志。
4、起居:生活懶散、飯量驟減、出沒無常、結群閑逛。
5、打扮:注重打扮,過度化妝、講究發型、統一裝。
6、嗜好:抽煙喝酒、參與賭博、混跡舞場、偷閱書刊、迷戀網吧。
7、攜物回家、護身器具、異性物件、書包異物。
8、學業:曠課逃學、成績突降、考試作弊、課堂搗亂、課上睡覺。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種不良行為:
(1)曠課、也不歸宿;
(2)帶管制道具;
(3)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4)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5)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6)參與賭博或變相賭博;
(7)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8)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9)它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對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時教育、其不良行為得不到有力的盡快的矯正,那不良行為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違法犯罪,前兆就變成違法犯罪事實。
例一:湖北某締結連發勝8起家庭被盜、商店被撬案件,現場不留痕跡,作案手法高超。經偵破,著伙神出鬼沒的作案團伙是由21名13歲左右的初中學生組成。這些人有的從8、9歲就染有不良習氣,優劣機,但又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矯正,最終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處理過一個8人搶劫、流氓團伙,平均年齡不足14歲,他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作案15起。這8個人也都是從小很小就不良習氣纏身,行為不端,劣跡斑斑,有的不到及時矯正,最終也走向犯罪。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二、防未成年人犯罪要沖預防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開始
1、預防不良行為要從小抓起,從現在做起。 良好習慣,良好行為的養成要經過一個長期的 培養訓練。預防不良行為必須從小抓起;
2、預防不良行為要從具體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時不抓,就演變成大錯。教育無小事;從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習慣,使不良行為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矯治,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抓好兩「小」,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關鍵環節。
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中學生行為的准則,應努力做到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做到:自尊自愛,注重中學生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朴,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祝每一位同學都成為遵紀守法,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Ⅳ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
清朝末期,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規定了臣民的義務和權力 中華民國建立時,頒專布了臨時屬約法,那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對袁世凱的權利進行了約束。還提出了五權分立,國民的權利等等。 在1922年,國民政府收回了部分關稅自主權,在1943年完全...
Ⅵ 法制小故事精選匯總
法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學習 法律知識 ,遵法守法,爭當社會主義好少年。法律知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我們要善於用法律知識來維護利益。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法制小 故事 ,方便大家學習。
法制小故事1
法律是最公正的,它沒有絲毫弄虛作假,如果你有什麼事,就去找法院,法院會根據法律幫你申張正義的。如若不信,就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吧!
在我外婆的村子裡,有一位爺爺,他姓張,大家都叫他張老漢。
張老漢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娶妻,所以膝下無子無女,便去領養一個兒子來延續香火。自從張老漢有了這個寶貝兒子之後,整天跑東跑西,忙裡忙外去掙錢,只要能掙錢的活,再苦再累,他都干,張老漢這么苦為了什麼呢?還不是為了能讓他的孩子上好學,過好日子,將來能養他的老。
小的時候,張老漢的養子經常欺負村裡的其他小朋友,可張老漢不管,無論他的兒子是對或是錯,他都慣著他,他養子有什麼要求,張老漢也一一答應。
當養子高中 畢業 後,張老漢又託人幫他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後來,張老漢又借債幫助他娶了一個蠻漂亮的老婆。當張老漢的養子日子一天天好過起來的時候,養子竟把張老漢一腳踢出門外,說自己沒有義務贍養他,因為他們沒有血緣關系。這幾句話,氣得張老漢差點暈過去。
張老漢憤憤不平地回到村子裡,到處訴苦,三番兩次去找兒子要贍養費,可都被兒子轟出門外,有好心人勸張老漢上法院。
張老漢一狠心,把養子告上了法庭。法院依照《婚姻法》第20條明確規定的「養父母和養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所以張老漢的養子對張老漢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法庭判定張老漢的養子每年必須向張老漢支付贍養費1600元整。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張老漢不是把兒子告上法庭,而是一味的去找兒子,纏著兒子要贍養費,那麼張老漢會不會有這么好的結果呢?
聽完這個故事,大家明白了吧!有什麼事一定要相信法律,不要自己扛著。
法制小故事2
「法律」一個人人都熟悉的字眼。法律就像紀律一樣,時刻在規范著自己的行為。法律是威嚴的,是崇高的,是不可侵犯的。因為法律的存在,社會井然有序;因為法律的存在,人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我們從小就通過老師和父母的 教育 ,比如說,上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的「紅燈停,綠燈行」歌謠,還有一些啟蒙小故事使我受到了法制的教育;長大後又通過了一些電視、報紙宣傳受到了更多的法制教育。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故事,給人啟迪給人以 反思 。
老師給我們講過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叫小明的學生,他的家庭很富有。爸爸媽媽每天都要給他20元的零花錢,而他也很大方,經常請一些小哥們們吃東西,時間一長,他的這種行為不知怎麼被高年級的大哥哥知道了,就刻意接近他。很快他們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有錢一塊兒花,有事一起扛,而且還經常在校外打群架。
就這樣過了一段是時間後,一天深夜,這位高年級的大哥哥帶著小明跑進了中學生不該進的地方——網吧。大哥哥教他玩了一個網路游戲後,小明感到十分好玩,就同哥哥一直玩到天亮。
第二天上課的時侯,小明每一節課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在班主任的反復詢問下,小明終於承認自己上網了。上午放學後,老師請來了小明的媽媽。媽媽了解後,想與小明溝通,但小明始終不肯。深夜又一次來臨,小明無視於老師與家長的勸說,又與大哥哥走進了網吧世界,一玩又是一個通宵。媽媽發現他一下子把零用錢都花光了,就決定不再給他零用錢。可小明為了玩游戲竟然什麼都不顧了,等爸爸媽媽睡熟後,偷偷地拿走媽媽放的錢。但那些錢只能讓小明和那位大哥哥玩二個月。
兩個月後,小明已身無分文,沒有辦法,就只好到處去偷。他看見一個阿姨正在服裝店裡看衣服,但包放在了椅子上,小明就一把抓住跑了出去。這使小明很高興,因為他有錢了,又可以到網吧去玩了。就這樣,小明一邊偷一邊玩,最終警察找到了小明,可是這時他的爸爸媽媽還蒙在鼓裡。小明被關進了少年犯管教所。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明就是因為不慎交友,而後又沉迷於網路,所以才不好好學習,整夜泡在網吧里。久而久之,逐漸惡化,錢少了就開始偷、搶、拐、騙之類的手段,也就走向了犯罪之路。
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說臟話,甚至偷竊等壞習慣,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同學,父母長期出門在外,自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心理變得不夠健康不知道尊重爺爺奶奶,不體諒老人生活的艱辛,由於生活艱苦羨慕他人優越的生活條件看到他人有一些好東西,心理就不平衡了。有一個學習優秀的好學生,就是沒有養成好習慣,經常偷別人東西,最後發展到違法犯罪。
近年來青少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便是證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單純,易於沖動,不計後果。如:建國以來,浙江紹興第一起綁票案作案者陳鐵江(當時17歲),因經常逃學與社會上一些游手好閑的人混在一起,迷上賭博和玩游戲,為弄錢綁票索要錢物二萬余元,並將9歲的男孩殺死。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作為學生要想讓犯罪遠離我們,首先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到學習上,處處以優秀的人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 文化 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要到網吧玩游戲,不要跟社會不良青少年混在一起,要「慎言行,謹交友」,要聽進家長、老師教誨,從小養成好的行習慣,不貪圖享樂,不看不健康的影視作品,要和品質好的同學在一起,相互告誡,相互激勵,取長補短,擇善而從,見惡而避。一天晚上,某實驗中學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讓人費解的是殺人兇手竟是一個未滿14周歲的少年,而被殺者竟然是他的同學。該校初一年級學生陳志明與劉小樂因鎖事發生口角糾紛,陳志明動手打了劉小樂一耳光。惱羞成怒的劉小樂失去理智,從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對著陳志明的腦部、腹部等處連刺三刀。陳志明被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案件發生當晚,縣公安局迅即組織偵技人員趕赴現場,將劉小樂抓獲歸案。等待他的法律的嚴懲。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律己,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體現人與社會的公平、公正的社會准則。當今是現實的,有些人群在討論,先輩留下來的傳統美德是否過時,這時就必須用法律來維護社會秩序。16歲的小興,自打接觸網路游戲CS後,就著了迷,經常往網吧里鑽。苦於家裡管得嚴,小興就想出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著上學的旗號,背著書包直奔網吧,差不多到放學點兒了再回家。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多時間,小興不僅把父親給的學費等都送進了網吧,還因為錢不夠,不斷向父親索要周末補習費等各種費用。後來到期末,小興拿不回成績單,父親起疑找到學校,才知道兒子竟然已經半年沒有上學,學校也沒有和家長溝通!而就在小興父親深受打擊的時候,又傳來另一個「噩耗」:小興因為上網缺錢,從家裡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學生身上的20元零花錢,結果被法庭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行執行。
「遵紀守法」從表面上看是一個詞。可我會把它拆成兩部分來理解:「遵紀」;「守法」。「遵紀」,很容易就做到,遵守校規、班規都是「遵紀」的表現,當然也是自律的表現。但是,「守法」呢?並不容易。「守法」不僅僅應該不觸犯法律,而且還包括懂法和知法。如果有了「校規觸犯一次沒關系,下次注意」的念頭,可要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個 句子 是從小學到大的,現在的放鬆警惕,就是為以後犯錯誤埋下種子,慢慢積累,終究會釀成大錯。等到釀成大錯的時候,就會得到法律的制裁了。何必要等得到法律的制裁那天,還不如把它們現在就「扼殺在搖籃里」。懂法不僅指要知道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識,我認為在必要的時候,要懂得使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我們要做一名遵紀、守法、懂法、知法的好公民。
在我們心中,「法」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因為它代表著公平和威嚴,如一把無情的利劍,公平有利地揮灑在每一個角落,令犯罪分子心驚膽寒,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它又是正義的化身,能讓浪子洗新革面,重獲新生。法無處不在,它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周圍,如電磁波一樣無聲無息地 編織 著一張無邊無際的巨網,法網恢恢,無論是君臣還是庶民,只要觸犯了法律,就將難逃法網;法海無邊,對浪子而言,卻又回頭是岸。
當今社會是法制的社會,全民普法,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已不是一句 口號 ,而是我們實實在在的追求。「知法懂法、守法護法,修身立德,立志報國」是我們必然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應將法作為生活的准則來規范和約束自己。只有認真學法,才能知法懂法;只有懂法,才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只有我們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法律至高無上的尊嚴。我們要用「依法治國」的方略去營造一個社會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的伊甸園,去實現祖國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崇高的理想,去追尋法的真諦。
總之,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要遵守學校紀律,尊敬老師,關愛身邊的同學,同時要依法律己,自己不違法犯罪,要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付出的努力還將很多,很多。要與法律做朋友,與犯罪作斗爭。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才能健康成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法制小故事3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已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它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有這樣兩則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的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幾個小夥伴約好了到火車站旁邊的空地上玩。玩著玩著,有一個男孩發現鐵軌上有幾根螺絲松動了,出於好奇,他用手把這幾個螺絲擰下來。擰下來玩了一會,就沒意思了,把把它放在包了。回家時就賣給了廢品站。可他不知道這是一件危害多大的事。如果不是檢查員及時發現並且補上了那些缺少的螺絲。很有可能由於車軌松動,而造成翻車,人員死亡的重大事故。雖然這是一個無心的舉動,但卻觸犯了國家法律,犯了偷盜公共財產,危害公民安全罪。事後,警方幾經周折找到了那個孩子,對他進行了 安全教育 。
還有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在一些學校附近,經常有高年級的學生向低年級的同學要零用錢,只要不給,輕則是罵,重則是拳打腳踢。因為膽小,小學生們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向家裡面要錢,放縱著這些大齡學生。後來,有一個升入五年級的男孩,也遇到了這種情況,被追打著要錢。他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老師,老師經過調查,發現了確實有這種事。隨後又把這件事反映給了警方。警方又把這些壞孩子抓緊了少管所,對他們進行了教育。正是由於這個男孩的挺身而出,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他不僅使自己免受侵害,而且使那些小同學也不再受壞孩子的騷擾。這兩個故事,一個是不懂法而觸犯法律,一個是懂得法律,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肆意破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長大後他就會養成習慣。俗話說「小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等到觸犯國家法律的時候,等待他的就只有法律的制裁了。
總之,身為小學生的我們,首先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處處以學習優秀的人為榜樣,努力學習各類知識。「慎言行,慎交友」。讓我們記住那些敲響警鍾的事例吧。要知法,守法,用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讓自己健康成長,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法制小故事4
提起法律這個詞,或許大家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法庭、監獄和犯罪,大家會認為法律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則不然,法律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你我身邊。法律有各種分類,比如:交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但是我覺得,與我們聯系最密切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必須要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只有這樣,在消費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從六歲那年,我就開始看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介紹的節目,但是我從沒想到,自己能學以致用。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由於媽媽要早一點去單位,沒有給我做早飯,她讓我去賣些吃的。我走到社區超市,直奔買奶製品的貨架。由於著急上學,我忘記了看生產日期,拿起一袋牛奶,又走到賣餅乾的貨架,隨手拿起了一包餅干,快步走到收銀台結賬。在路上,我一邊走,一邊吃早飯。喝完牛奶,吃了餅干後,我沒找到垃圾桶,就把包裝袋放在小塑料袋裡,塞進了褲兜。到了學校後,我得肚子有些疼,還想吐。剛開始,我還能忍受,但是過了一會兒,像有什麼東西在肚子里絞,疼得直不起了腰。老師發現後,連忙帶我去了醫院。醫生問:「你有沒有吃過期的食物?」我說:「早上我只喝了牛奶,吃了餅干,應該……」話還沒說完,我就急匆匆地把褲兜里的食品袋掏了出來,發現牛奶已經過期2天了,餅干過期了半年。醫生了解了情況,給我開了些葯。
之後,我又去了社區超市,和超市的主管理論:「你們怎麼能買過期食品呢?這樣會危害健康的!」「你一個小毛孩子懂什麼?趕快回家,別給我們搗亂!」我不依不饒:「前幾天,我在這里買了牛奶和餅干,導致我肚子疼,去了醫院。我不僅花了100多元醫葯費,還耽誤了課,你們得賠償!」「你胡說什麼呢,趕快走!」我惱羞成怒,大聲喊:「你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你若不在今天和我好好解決問題,我就要把你告上法庭!」「別拿法律嚇唬我,再說,你要告我,有什麼證據?」「我當然有證據了,銷售小票不是證據?況且食品的包裝袋我還留著呢!還有醫生的診斷證明!」我像機關槍掃射一樣,把幾年中積累的消法知識一股腦地倒了出來。這顯然出乎了主管的意料,他知道自己沒有道理,直說:「賠你不就完了嗎?」說著他就拿出了200元錢,甩在了桌子上,說:「快回家吧!別找我麻煩了。」我往貨架上掃了一眼,居然還有其他過期食品。我又生氣了,指著那些貨品說:「你們怎麼還不把這些過期的商品下架?還想讓更多的人生病嗎?」「行——」主管漫不經心地答著。我見他愛搭不理,就決心把所有過期的商品買下來,去消費者協會告他。他見我來真格的,害怕了,趕忙吩咐店員檢查商品,我幫他們一起把好幾件過期的商品挑了出來。主管對我刮目相看,連連稱贊:「沒想到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法律了。」
法律並不深奧,它無處不在。我們要多學習法律知識,這樣不僅能遵守法律,還能運用法律來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法制小故事5
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公民都要強化法制觀念,讓法律的種子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讓每一個公民都將法律牢記在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中小學校園里,很多中小學生的法律意識還很淡漠,視法律為兒戲。
我聽說過一件事,有一個叫小穎的女孩跟父母來到了南京,她從此就在這兒讀書,生活了。在她上高二的時候認識了許多高三的女孩。那些女孩經常和小穎一起出去玩,小穎也結識了另外一些不務正業的男生,小穎開始與這些人一起鬼混了。這些不務正業的傢伙們經常不上課,去網吧上網。如果沒錢了,就問別的同學借,如果不借就向那些上初中或小學的學生要保護費來去上網。這樣一個花季少女變成一個滿身罪惡的人了!在那段時間里,由於爸媽工作太忙,也沒有管他,所以才使得他受別人的誤導,變成這樣骯臟的人了。這樣的日子又持續了三四個月了,終於還是出事了。
在那個悶熱的下午,小穎和三個男孩,兩個女孩在一起計劃著「飛車搶劫」。第二天,三個男孩租了兩輛摩托車,上午用其中一輛,下午用另外一輛。在一天時間里,他們在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總共搶劫了6次,數額高達二十萬元。由於事情重大,受害者都報了案,警方調查了好幾天,還是杳無音訊。在這幾天里,他們6人帶錢已經潛逃了。過了兩個星期左右,警方在河南、四川、合肥等地把這幾個人抓獲歸案了。他們已經把犯案事實交代過了。法庭依法對此案作出判決,以搶劫罪判處幾人全部有期徒刑九年零兩個月。記者采訪小穎時,小穎的話中全部是懊悔當初的行為,他向記者保證出去後一定好好重新做人。
法律已經為我們敲響警鍾:中小學生要知法,鐵窗後悵然流淚,只因不懂法的代價是慘痛的。這三位少年原本可以和我們一樣,在同一片藍天下學習,因他們不懂法,所以付出沉重的代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們要遵守法律哦!
法制小故事精選匯總相關 文章 :
★ 法制小故事2020精選
★ 法制安全教育故事精選
★ 法制教育故事案例
★ 少兒法制教育故事
★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圖片大全
★ 小學生法制教育案例故事
★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
★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 中學生法制教育故事
★ 法制教育演講稿 小學生法制小故事演講稿範文
Ⅶ 法制教育故事案例
學生違紀、違法現象屢禁不止,開展學生法制安全教育勢在必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法制教育故事案例,供大家分享。
法制教育故事案例一
太陽感冒
今天天氣可真熱啊,太陽公公熱的臉通紅通紅的。它想要是能喝那冰水該多好啊,或者吃個冰激凌也好啊。小朋友們有都熱壞了,東東正和小朋友一起吃冰激凌,太陽公公看見了,好讒啊,口水都快掉下來了,東東看見太陽公公熱成這樣,就大聲的問太陽:“太陽公公,你要吃冰激凌嗎?”太陽公公點點頭,東東大聲的對小朋友說:“太陽公公要吃冰激凌!”“我家有冰棍!”“我家有冰汽水!”“我去拿棒棒冰!”小朋友一下子拿來了很多的好東西。太陽公公把嘴巴張大,舌頭一卷,冰激凌、冰汽水都跑到了太陽公公的嘴巴里。突然,小朋友聽見轟隆隆的聲音,“呀,打雷了!”東東抬頭一看,原來是太陽公公打了一個噴嚏,“哈哈太陽公公感冒了!“”太陽公公吃冰激凌感冒了!“太陽公公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太陽公公只好回家休息去了,它說以後再也不能一下子吃那麼多的冷飲了。
法制教育故事案例二
放鞭炮
一般春節時,我們都能從鞭炮聲中感受那裡濃濃的“年味”。我非常喜歡那徹夜不停的鞭炮聲,一支支騰空而起,震耳欲聾,空曠的夜空被裝點的五顏六色,令人眼花繚亂。
有一次,我還是跟以前一樣躲得遠遠的看別人放鞭炮。一個調皮的小朋友見我獃獃地站在那兒,就故意點了一個花炮扔過來。“砰”的一聲,花炮在我的腳下爆炸了,那炮聲嚇得我直往後退,不小心我的腳底一滑,跌了個四腳朝天,而那幫小夥伴們則笑得前俯後仰,“膽小鬼!膽小鬼!”一旁的一位大哥哥拉起我笑著說:“ 你來自己放鞭炮吧!不用怕!”我感覺很沒面子,有點腦羞成怒,便一賭氣從他手中接過了一門鞭炮放在石頭上,又點燃一支香柱。我探出身子把手伸得長長的,哆哆嗦嗦把香柱伸過去,往炮芯一碰,轉身就跑。可是等了好半天卻沒聽到聲響,原來是沒點燃炮芯。旁邊的小朋友看了又哈哈大笑起來。我只好再次咬緊牙、鼓足勇氣把香柱又伸過去,終於“砰”的一聲,花炮爆炸了,出五顏六色的炮花就像一朵閃動的花朵。小朋友們看了一起拍手鼓勵我,盡管有點後怕,我心裡還是樂滋滋的,接著我又點燃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敢放鞭炮了!”回家把放鞭炮的事跟媽媽一說,她嚇了一大跳,奶奶聽了也緊張得不的了,可要阻止我放鞭炮的讒癮已不可能了。爸爸教我: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有大人陪同。他還教我放鞭炮的方法,把放小鞭分為6種花樣,
一、拿出點小鞭擺成一個大圓圈,然後再擺一個比這個大圓圈小點的圓圈,一直這么擺,象個多層蛋糕一樣放。二、把它插到雪地里燃放。三、把幾個小鞭的捻擰在一起燃放。四、還有一種玩兒法叫“機關槍”,先把一個沒有葯捻的小鞭兒折一下,然後,再把一個有捻的小鞭兒放在沒有捻的中間,開始是哧花,到最後是咋響。這就是我玩兒出的花樣兒。放小鞭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快樂,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喲。同學們:我們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在人流量大、附近有易燃物品、鳥類棲息等地方燃放鞭炮,點燃的鞭炮不爆炸時也不要輕易地忙著去查看,自己玩的時候要留意其他人的鞭炮,引發火災要及時告訴家長„„
法制教育故事案例三
安全小故事
星期六上午,爸爸媽媽都上街去了,只留下小龍娃強強一個人在家裡畫畫。正當強強忙著畫畫時,丁鈴鈴,丁鈴鈴,門鈴響了,強強心想:“爸爸媽媽怎麼會那麼快就回來了呢?”強強帶著興奮的心情去迎接他們,當他跑到門口准備開門時,突然,想起媽媽以前囑咐過的話和老師課堂上講過的安全常識,大人不在家的話不能隨便開門,小心壞人進來做壞事。於是,強強悄悄地透過貓眼,看到門外站著一位不認識的叔叔,手裡拿著一個包,神氣慌張的樣子。強強便問:“您是誰啊?來我家干什麼?”叔叔回答:“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來你家玩的。” 強強自言自語地說:“媽媽、老師說過不能讓陌生人進家,我該怎麼辦呢?” 強強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便對門外的叔叔說:“叔叔,我爸爸媽媽不在家,請您留下電話,等我爸爸媽媽回來了,我再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們,好嗎?”這時,那位叔叔就走了。
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回來了,強強把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誇他做得對。
猜你喜歡:
1. 法制安全教育故事
2. 大學生法制故事5個
3. 青少年法制教育故事
4. 成功教育故事案例
5. 小學生法制小故事演講稿
Ⅷ 關於中學生法制教育的案例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在建設法治社會的實踐中,要把公平正義作為制定法律和進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據,從源頭上防止社會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與擴大,並在執法、司法活動中堅持合理合法、及時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則,建立保障公平正義的防線;把公平正義作為協調社會各個階層
社會各個階層相互關系的基本准則,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把公平正義貫穿於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之中,堅持權利與義務的對稱,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所有權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義務的基礎之上,使遵紀守法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使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立法、執法、司法工作,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各項措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建設法治社會要在國家統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進,保證國家憲法和法律在浙江的嚴格實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浙江的貫徹落實,確保我省的法治建設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法治建設絕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從理念上更好地強化黨的意識、執政意識、政權意識,通過改善黨的領導來更有效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通過完善黨的執政方式來更有效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建設法治社會,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把黨依法執政的過程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實行依法治國的過程,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過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過程,把加強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貫穿於法治社會建設的全過程。
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是一場從思想觀念到實際行動的深刻革命,也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歷史過程。檢察機關作為履行執法職能實施法律監督的國家專門機關,肩負著推進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重要使命。檢察幹警必須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自覺用這一理念指導執法行為。
你看可以不?
Ⅸ 關於法制的事例
以下為法制的事例:
案例一:
一天晚上,某縣中學的4位學生,傍晚闖進了城郊某中學的男生寢室里,掏出匕首威脅並毆打宿舍學生,共搶劫200餘元。由於受害學生報案及時,
Ⅹ 學校法律案例13則急!!!!!!
要13條的話是沒有的,5條倒有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一)
案例: 寒假過去又開學了,初一( 3)班郭老師在學生報到注冊的時候,又強調了發型問題。說實在話,"穿衣戴帽,各有一好",留什麼樣的發型本來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可現在許多學校又都把它當做一件不小的事來抓,其原因是指揮中學生留什麼發型的不是教委,不是學校,而是歌星、影星、球星,學生以他們的形象來定位,結果生源不擇優校的學生常給人"街道痞子"、"胡同串子"的感覺,郭老師強調發型問題是有原因的。
三天過去了,班裡的男生蘇某還是留著長長的中分。一天中午放學後,郭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教師問:"老師給全班同學提的發型要求你知道嗎?這也是全校統一的要求,你知道嗎?""知道。"學生低聲回答。"知道?知道為什麼還不動?"聲調里老師帶著幾分氣。"我家裡不讓理,我也沒辦法。"學生理直氣壯。就這樣,師生對話的火葯味越來越濃。最後,老師拉開抽屜順手拿出一把剪子,嘴裡說著那我替你理吧,話到手到,蘇某中間的一綹頭發已剪下來了。蘇某一邊護著,一邊說:"得,得,我自己去理,行了吧。"說完跑出了辦公室。
蘇某回到家的時候,其父正在喝酒。看見兒子捂著頭走進來便大聲喝問,以為兒子又在外面打了架,惹事生非。當聽完事情原委後便借著幾分酒力,怒沖沖跑到學校興師問罪。見到郭老師開始還較理智,後來便破口大罵,在場的老師都為之瞪目。
正當大家紛紛上前勸解、家長還不依不饒的時候。一位兩鬢銀白、馬上要退休的女教師喬某走上前去,嘴裡說著"讓你無法無天"隨手就給了蘇父一個嘴巴,不知是這巴掌的功效還是蘇父的酒也該醒了,反正此後罵聲聽不見了,只是聽到蘇父反復強調:"正月里理頭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憑什麼給我孩子剃陰陽頭……。"此時外面已圍了不少人,為了化解矛盾,年級主任便把他們帶到校長室。
校長熱情地接待了他們,說來也巧校長剛剛學完有關教育法學的課程,聽完大家的陳述,覺得這是個比較典型的案例,藉此也是對大家進行法制教育的好機會。校長認為,化解矛盾的最好辦法是學法,使他們各知其錯。校長先對家長講,您看見孩子被剃了頭心裡不痛快,大家都可以理解,有意見也可以反映,但跑到學校來吵鬧、辱罵教師是不允許的,這是違法行為。校長說著打開《教師法》翻至第35條:"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賂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校長說完征詢家長意見:"您看咱這問題在學校解決好還是換個地方解決好?"家長趕緊表示自己錯了,願意賠禮道歉,說著站起來給郭老師深深鞠了一躬。
接著校長轉過身來對郭老師說:"您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工作認真負責是好的,但採取的方法不當,對學生的人格不夠尊重。"校長打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找到第15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就這一點來說,郭老師應該向學生道歉。此時郭老師已為自己一時間魯莽感到內疚,借著校長的話,誠懇地向學生和家長表示了歉意。 對老師喬某,校長笑著批評她說:"您站出來主持公道,這很不容易,但是您不該用違法行為制止違法行為。如果這樣下去那不就亂上加亂了嗎?"喬老師為人豪爽當即向家長道歉,並表示校長批評得對,自己遇事不冷靜,確實不應該。
案例分析: 對於本案中發生的行為,這位校長依據法律所作的分析已經很清楚了。通過這個案例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在學校教學活動中發生的類似事件比較普遍,象老師強行給學生剪發的事不僅僅是這一位老師的行為,家長到學校來"興師問罪"的事也多見於很多學校,當發生這類事情的時候,應該依照現有的法律來處理,雖然不是所有行為都有相應的具體法律條文,但我們也可以比照一些類似條文或者法律精神來解決,知法、懂法,具備法律意識是對每個公民的要求,大家遇事都能冷靜思考,注意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對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程序非常重要,同時這也是保障自身權利的重要前提。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二)
教師誤傷學生
案例: 在本案中,原告張欣欣,男, 10歲,某小學學生;被告為原告的教師王適之,男,28歲;第三人為原告所在學校和某鎮教辦。
原告訴稱: 1992年6月19日上午上第一節課時,由於我同桌不專心聽課,教師王適之使用竹製教鞭拍擊學生陳某桌面,以示教訓陳某,不料打斷教鞭頭。致碎片飛插入我的左眼瞼及眼球角膜內,後經治療,也未見效。1992年7月13日經縣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為眼外傷,瞳孔閉鎖。1992年8月20日,再到某眼科醫院檢查診斷為陳舊性眼球鈍傷(角膜血染)。現要求被告賠償我的葯費、親屬的誤工費1800元、傷殘生活補助費27500元,共30450元。
被告辯稱:我當時在執行公務(上課),用教鞭擊課桌,以示警告違紀學生,不料教鞭破裂飛出碎末刺著原告的左眼皮上,後來原告自己拔下,但當時我未發覺,後我知道原告眼傷曾向學校領導及班主任多次提議去醫院檢查治療,而原告家屬卻說:只是熱毒嚴重,不用麻煩了。後由於不及時找專科醫院治療,才導致眼睛失明。因此,我不應負全責。
第三人述稱:原、被告所述的受傷、治療過程都是事實。由於被告的行為是過失行為,不是故意造成原告眼睛失明的,所以我們希望合情合理解決。
經人民法院審理查明: 1992年6月19日上午上第一節數學課時,被告王適之檢查學生背誦乘法口訣,因學生陳某不能背誦,且東張西望,被告王適之便用教鞭拍擊陳的課桌以示警告集中精神。但在拍擊時,不料有一粒比牙簽還細小的竹屑飛插入陳的同桌即原告左眼眉毛下的眼皮(因原告身體不舒服而伏在桌上),原告即撥出,當覺得痛和出血時便小聲哭。後被告發現即停止上課來問及病否和察看眼睛,並叫原告到衛生站看病。由於當時原告不願去,結果到中午放學時才由班主任用自行車送回家,第二天原告繼續堅持上學。開始一、兩天家長認為問題不大,自以為是熱毒所致而未引起重視。後原告覺得眼睛很疼且睜不開,原告親屬即帶原告到衛生站、衛生院、人民醫院等地去治療,期間,共用去醫葯費221.06元。後由於病情沒有好轉,相反惡化,才於1992年7月13日到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眼外傷,瞳孔閉鎖,用去醫葯費共339元。上述有葯費的單據共560.06元,無單據的668元。1992年8月20日經雙方同意,由被告出資與原告到廣州中山醫學院眼科門診再次檢查,診斷為陳舊性眼球鈍份(角膜血染)。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共用去人民幣1248元,其中被告支付600元(含去廠州檢查的200元)。1992年9月6日,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賠償醫葯費、誤工費及傷殘生活補助費共30450元。
法院認為:被告造成原告傷害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原告要求被告賠償葯費、誤工補助及生活費,本院應予支持。在整個事故中,雖然被告沒有主觀上的故意,但客觀上已造成原告左眼完全失明,成了終身殘廢,被告應負主要責任。由於損害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因此第三人也應負一定責任。案經調解,雙方各持己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 119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7條的規定,判決如下:由被告王適之一次性賠償醫葯費、誤工費及傷殘後的生活費 3600元(含已支付的600元),第三人賠償人民幣2000元,合共5600元給原告張欣欣。本案受理費50元,由被告負擔。
案例分析: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和管理學生過程中,有時會因故意或過失而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傷害發生後,往往會引起賠償訴訟。原告是確定的,是合法權益受損害的學生,但被告的確定卻比較復雜。起來說來,有這么幾種情況:( 1)被告為學校;(2)被告為教師;(3)學校和教師為共同被告;(4)學校為被告,教師為第三人;(5)教師為被告,學校為第三人。本案例反映的是第五種情況。本書贊同第一種做法, 以為將學校列為被告,由其承擔賠償責任比較合宜,因教師對學生造成損害是教師的職務行為導致的。但這絕不是說教師不負任何責任,除負行政責任外,還應負民事賠償責任,學校可在履行賠償義務後,向教師追償學校所賠償的部分或個部費用。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三)
老師擅拆學生信件致學生墜樓
案例:
原告:楊新宇,男, 18歲,天津市第48中學學生,住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10號。
被告:天津市第 48中學
法定代表人:楊復興,校長。
第三人:王斌,男, 53歲,天津市第48中學教員、班主任。
第三人:陳利民,男, 23歲,天津市第48中學教員、校團隊書記。
第三人:楊國祥,男, 44歲,系楊新宇之父。
原告楊新宇向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 1988年10月26日下午,我因故未上第二節課,班主任王斌乘我不在教室,隨意翻弄我的書包,從錢夾里翻出校外女生給我的信件,並將信件和書包拿到辦公室。我得知後,前去索要,王斌令我將信件說清楚,否則不給我書包。為防信件內容擴散,我拿起信和書包欲走,王斌不讓走。學校團隊書記陳利民趕來,揪住我搶奪信件。我急忙將信塞入口中。陳利民即拳擊我面部,並摳我嘴,因未能搶到信,便將我挾持到三樓閱覽室內,反鎖屋門。為擺脫教師對我的毆打,我躍上窗檯,想從窗戶逃脫。此時,聽到一教師驚叫,我慌忙從三樓窗戶墜落樓外,造成多處骨折、肺出血等嚴重後果。除被告已墊付部分醫療費用外,仍有父母因陪伴誤工減少收入及營養費等計1300餘元的損失。要求被告負擔我治傷支出的一切費用,補償我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帶來的經濟損失,並負責解決我今後的生活出路問題。
被告天津市第 48中學辯稱:原告無故曠課,班主任王斌為防其放在課桌內的東西丟失,將原告的書包、錢包拿到辦公室。因恐錢包內有錢,便打開錢包,發現未封口的信封,抽出信紙,見是原告早戀情書,即放在桌上。此時原告闖進辦公室,王斌與其談話,了解曠課原因,並進行說服教育。原告拒不服教,猛然將放在桌上的情書奪走,放入口中,拿起書包便走。王斌阻止,被原告推倒。此間,陳利民在四樓聽到聲響,快步趕到三樓察看,將原告面對面抱住,因見原告嘴特別鼓,臉色蒼白,恐其噎著,便用手摳其嘴裡的東西。原告用頭頂撞並撕扯陳利民的衣服,力圖掙脫,雙方拉扯到閱覽室,陳利民讓原告把嘴裡的東西吐到屋內爐里燒掉,原告便先進屋。當楊穎強老師進去時,發現原告已站在樓窗上,便上前拽其腿,讓其下來。原告將楊老師蹬倒在地。楊驚呼時,教務處張主任聞聲趕來,撲到窗前,只見原告兩手攀抓外窗檯,從左側向右側移動,由於腳下無可蹬踏而失落地面。原告傷現已痊癒,我校為其墊付了 2698.83元費用。原告墜樓系自身所為,與校方教育無因果關系,其後果應由其自負。要求原告返還學校已墊付的全部費用。
第三人王斌、陳利民認為被告所述屬實,並提出自己系履行職務,並無不當。
第三人楊國祥提出:王斌擅自拆看原告信件,已構成對原告人格的侵犯;陳利民採用暴力手段搶奪信件,毆打原告,對原告墜樓有直接責任。原告治傷所花費用應由被告承擔。
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楊新宇原系被告學校初三( 2)班學生,王斌系該班班主任,陳利民系被告學校團隊書記。事故發生時,楊新宇16歲。1988年10月26日下午第2、3節課,原告曠課。王斌去教室時,發現原告不在,因見原告書包及錢夾在課桌內,在察看錢夾時發現原告早戀情書,便將書包、錢夾、信件拿到辦公室。原告在第3節課期間回來上課,知其書包被班主任拿走,便前去索要。王斌讓原告說清早戀情書問題,原告拒談,並搶奪了部分信件及書包要走,被王斌抓住不放。而後陳利民趕到,將原告抱住。原告即將信塞入口中。陳利民摳原告的嘴,未能摳出信。原告力圖掙脫,雙方撕拽進入三樓閱覽室內。此時,校方在場人員提出,讓原告將信吐到閱覽室裡屋爐內燒掉。原告便含信進入裡屋。當圖書管理員楊穎強進入裡屋,發現原告已站在窗檯上,便上前阻攔,被原告蹬倒。原告從三樓窗戶逃脫摔傷,致右肋骨幹骨折、第六胸椎壓縮骨折、骨盆骨折、肺挫傷。經住院治療傷已痊癒。原告住院期間,被告墊付了醫葯費、住院費1830.83元、護理費768元、營養費100元,共計2698.83元。此外,原告母親因陪伴誤工減少收入1044.16元。
河北區人民法院認為:原告在,學校上學期間,應當遵守校規校紀,服從學校管理,不應擅自曠課,過早戀愛。由於原告違反了校規,王斌作為班主任在查課時發現原告曠課及情書,擬對原告進行教育是正確的,並非屬於私拆信件行為。但在原告搶走信件時,王斌不夠冷靜,方法過於簡單。陳利民身為教師,遇事應採取說服教育方法,但當原告將信件塞入口中後,卻同原告撕扯,並採取強制摳嘴措施,以令其吐出信件,顯屬不當,況且原告此時尚未成年,從精神及心理上易產生逆反心態,致使原告急於脫離現場,故應承擔相應的風險責任。原告此時雖未成年,但處於限制行為能力階段,應預見到從窗戶逃脫有危險,卻不顧阻攔,堅持從窗逃脫,應負主要責任。王斌、陳利民管教原告屬於職務行為,其應承擔的責任由被告承擔。被告對原告治療期間墊付之款,應負擔其中一部分,其餘由原告負擔。因原告目前尚無經濟收入,原告負擔的部分,應由其父第三人楊國祥退還給被告。根據《中華入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3條、第119條、第131條之規定,於1990年5月17日判決如下:(1)原告因傷所花用醫葯費用、住院費、營養費及陪伴費等共計3867 .99元,原告自行承擔2320.79元,被告承擔1547.20元;(2)被告墊付的2698.83元由第三人楊國祥退還被告1151.63元;(3)雙方其他請求予以駁回。
判決後,楊新宇及楊國祥不服,上訴於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其墜地傷殘是王斌私自翻檢信件及陳利民連續施暴所致,要求校方承擔全部醫葯費、營養費、傷殘補助費及護理費。天津市第48中學不同意楊新宇的上訴請求。
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審理中,對楊新宇的勞動能力進行了法醫鑒定,其結論為:"被鑒定人楊新宇右肋骨骨折畸形癒合,對右臂持重物功能有一定影響"。
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私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開拆。王斌擅自拆楊新宇信件一節,違反有關法律規定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陳利民摳楊新宇嘴內的信件,顯然欠妥,致使楊新宇從窗走脫,給楊新宇造成一定的損害,侵害了楊新字的合法權益。對此,陳利民應負主要責任。楊新宇在校期間,不遵守學校制度,導致本賠償事實發生,負有一定責任,其上訴請求全部賠償,本院礙難支持。楊新宇因年歲尚輕,其右臂功能因傷受到一定影響,校方應酌情給予一定的傷殘補償。王斌、陳利民的行為屬職務行為,賠償責任應由天津市第 48中學負擔。楊新宇目前無經濟收入,其應承擔的部分,由其父楊國祥負擔。綜上所述,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9條、第121條及第131條之規定,於1992年7月7日判決如下:( 1)維持一審法院判決第三條;(2)變更一審法院判決第一條為:楊新宇因傷花用醫葯費、住院費、營養費及陪伴費等共計3867.99元,天津頁第48中學負擔2707.59元,楊新字負擔1160.40元;(3)加判:天津市第48中學一次性付給楊新宇傷殘補助費3000元,減除已給付2698.83元,餘款在判決生效後1個月內付清。
案例分析:
在校學習的學生,應當遵守校規校紀,如有違犯,應當給予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但學生依法享有的各種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教師和學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侵害,否則,即為侵權行為,並應依法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
本案糾紛的發生,是由原告楊新宇曠課違反校規而引發,學校教師在主觀上雖然是想對其違紀行為進行教育,但所實施的行為,從一開始就超出了教育管理的范圍,直接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合法權益。
其一, 在事故發生時,楊新宇雖是未成年人,但依法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我國憲法第 4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本案楊新宇的信件不涉及國家安全和刑事犯罪,班主任也不是享有通信檢查權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楊新宇不在場的情況下,班主任無權開拆並檢查其信件內容。如為防止楊新宇的書包和其他物品丟失,可以讓同班其他同學代為看管,或拿到辦公室代為保管,但絕不能在當事人未同意又不在場的情況下,擅自翻弄、檢查其書包、物品,更不能開拆和檢查其信件。開拆和檢查他人信件,就侵犯了信件所有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
其二, 老師在拆開原告的信件後,閱看了信件的內容,知道了原告信件是他人寫來的戀愛信件。對此,老師本應向其講明早戀的影響,提醒其注意即可。但老師卻讓其說清楚早戀情書的問題,原告不說就不讓走,也不將信件交還原告,從而使其他老師也知道了原告早戀的問題。另一老師趕來摳原告塞入口中的信件,實際上是想讓原告交出信件。這些行為侵犯了原告的隱私權。
其三, 老師為拿到原告的信件,在原告將信塞入口中的情況下,用手去摳原告口中的信件;在摳不出來的情況下,與原告撕扯並將原告帶入另一房間,強迫其吐出信件並燒掉,這些是侵犯原告人身自由權的行為。
正是因為被告(由第三人實施)的侵權行為,致使原告為擺脫這種困境而越窗逃脫摔傷,被告對原告因摔傷所受到的損害,應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賠償責任,既包括原告治傷所受到的經濟損失,也包括原告因摔傷致今後勞動能力受到一定影響的補償。
但是,原告摔傷,和原告本人越窗逃脫也有一定因果關系。原告當時是屬於 限制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應當對越窗逃脫可能有的損害後果有所預見,但仍堅持越窗逃脫,致使摔傷,因而原告本人也是有一定責任的。原告應負的一定責任,不是基於原告在校期間不遵守校規所產生的。不遵守校規所產生的責任不是民事責任,而是一般違紀責任,兩者不能混同。
另外,二審法院的判決主文,前後相互矛盾。按二審判決的本意,被告除應當負擔原告2707.59元的治療費用外,還應負擔原告3000元的傷殘補助費。但根據判決的第三條,實際上成為被告對兩種費用共負擔3000元,這是主文表述上的錯誤。①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四)
學校是否有罰款權 ?
案例: 某校初中學生馬超,學習成績不佳,守紀情況亦差。一天,他在教學樓內玩球,故意將一個價值 300元的吊燈打壞。學校在查明事實經過後,依據學校有關"損壞公物要賠償和罰款"的規章制度,對馬超作出三點處理決定:(1)給予警告處分;(2)照價賠償吊燈;(3)罰款300元。對此,學校、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沒有感到不妥。該校校長還在全校師生大會上以此事為案例,大談依法治校、從嚴治校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實際上,學校對馬超的處理意見並不都是合法的。給予警告處分和要求照價賠償吊燈是合法的,而對學生課以罰款則是一種典型的違法行為。因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個方面,學校有對學生予以處分(紀律處分)的權力,但卻沒有對學生進行行政處罰的權力。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只有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才有行政處罰權,學校對學生予以罰款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明確規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而且還規定,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在該案例中,學校對學生予以罰款的依據、以"法"治校的依據是學校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而這些規章制度中有些內容本身就是違法的。學校管理者如果把"違法治校"當成是"依法治校",將會造成更大的錯誤。
校園法律案例分析(五)
居民建築影響教室採光怎麼辦?
案例: 1993年,某校周圍居民動遷,動遷後某房地產公司在該校教學樓南面建起一座8層樓,該樓距學校39米,影響教學樓正常採光。該校校長為保護學校的合法權益,首先找到了有關部門人員,弄清楚了有關房屋建築間距規定要求,確認房地產公司設計不合理,按居民建築條件計算建築間距是不允許的,該建築實屬違章建築。1990年11月遼寧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通過的《遼寧省九年制義務教育條例》第12條規定,"學校教室附近,不得建設影響教室採光的建築物",第30條第7款明文規定:"違反第20條規定,除限其退還或拆除外,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損失,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況嚴重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校依據法律將違法行為向市人大、市建委、市城建局、市規劃局和區級機關、主管教育的單位分別投訴,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使得房地產公司不得不承認確實違法,並答應賠償。在賠償時該校和開發公司算了一筆帳,自然光線不足,主要用燈光補,這樣一個教室每月電費多支出20元,14個教室擋光,一個月是280元,一年10個月是2800元,教學樓使用年限100年就是28萬元。隨著電費的上漲,就不止28萬元了。另外陽光無價,陽光的作用不只是照明,少了陽光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該校校長不客氣地說:"也許我們這些少年兒童是未來中央領導人的材料,若因陽光的缺少未能成才,誰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呢?"經過多方努力,最後學校和房地產公司達成協議,房地產公司賠償20萬元,另外拆除已蓋好的樓房一個開間以減輕對學校教學樓的擋光程度。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房地產公司並沒有直接侵害學校的財產所有權,但由於二者相鄰並之在採光方面產生了相鄰關系,房地產公司給作為相鄰方的學校在採光方面造成妨礙,依法律規定,房地產公司應排除妨礙,依法律規定,房地產公司應排除妨礙或賠償因此而給學校帶來的損失。
相鄰權變稱相鄰關系,是指相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佔有人對各自所有的或佔有的不動產行使所有樹或佔有權時,因相鄰各方相互間應給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相鄰關系的主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佔有人,相鄰關系的客體並不是不動產本身,而是相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佔有人行使其所有權或佔有權過程中所體現的利益。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既有利於合理利用財產使之充分發揮效益,也有利於社會安定。
相鄰關系有多種,如相鄰土地通行、使用關系,相鄰流水、排水關系,相鄰管線安設關系,相鄰通訊、採光關系,相鄰環境保護關系等。如何處理好這些關系呢?《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該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各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