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劉燕
① 劉燕的學術論文
《試論保險法的基本原則》,發表於《法學家》,2002年第2期。
《政府采購合同的性質及其糾紛解決機制》,發表於《中國財政》,2002年第10期。
《政府采購中供應商權利保障制度初探》,發表於《財政研究》,2003年第4期。
《論債權讓與通知的效力》,發表於《政法論壇》,2003年第2期。
《政府采購中的信息公開》,刊載於《財經法律論壇》第一卷,中國法律出版社。
《財經法律論壇綜述》與曾筱清共同整理,發表於《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擔保物權體系中的建築工程優先受償權——比較法的視角》,發表於《政法論壇》2004年第3期。
《從保險法的近因原則看機動車第三者險》,發表於《中國保險報》,2005年7月29日第二版。
② 湖北自考法律類專業,需要購買那些書
請問是專科還是本科?根據計劃好選擇教材,大多為全國統一教材,個別專業課除外!
③ 北大法學研究生導師和專業
你去北大法學院的網上豈不是更快嗎,呵呵。只提供幾個比較有名或是口碑好的的吧。剩下的自己去www.law.pku.e.cn查吧。
北大太難考了,統招名額只有40個,看見流星的幾率都比這大。所以你慎重吧。
法學理論:朱蘇力(院長、法治的本土資源,法學生的入門,厲害了)、周旺生(立法學)、鞏獻田(馬克思主義法學)、強世功(法社會學)、張騏(研究法律解釋等,有專著)
法制史:賀衛方不招碩士研究生,有名氣的法制史老師都仙去了。徐愛國(寫過不少書,西方法律思想史也編過,英美侵權法也編過,不知道專擅哪方)
刑法:陳興良(北大的陳興良、清華的張明楷、北師的趙秉志)、梁根林(聽過他的課,很不錯)、郭自力爺爺、王新、白建軍(關系犯罪學、金融犯罪,好像也帶金融法的學生)
刑事訴訟法:汪建成、陳瑞華(兩位老師都很不錯,汪建成老師的課很棒,極棒,有機會推薦一定聽聽,陳老師著作等身,學術領軍人物)
民法:尹田(物權法制定組長)、錢明星、葛雲松、魏振瀛(德高望重,不過似乎不帶學生)、劉凱湘(合同法、也帶商法的學生)、佟強(大師佟柔的兒子,精於實務,尤善債法)、
民事訴訟法:潘劍鋒(長得很帥,很像爾冬升)、傅鬱林
經濟法:吳志攀(北大常務副書記,似乎不帶碩士)、張守文(經濟法理論、財稅法)、郭靂(北大博士,哈佛JD,據說人長得很帥,研究金融法的)、肖江平(研究競爭法和經濟法學說史)、甘培忠(公司法)、蔣大興(去年從南大挖來的副院長,研究商法和公司法,據說頗有成就)、葉靜漪(社會法)、洪艷蓉(金融法,資產證券化頗專)、彭冰(證券法)、劉燕(金融法、會計法)、鄧峰(課講得很好,而且學術上也很有新意,98年還只有27歲就編了一本至今很牛的書。公司法,經濟法,跟經濟學院的張維迎做過博士後,應該經濟學的東西也十分擅長)
商法:樓建波(房地產法)、金錦萍(信託法)、郭瑜(海商法)
財稅法:劉劍文(財稅法的領軍吧),自己單獨開一個方向,不招統招生。
國際法:白桂梅(資深美女,五十多歲了,還很見當年的美貌,王鐵崖的高徒,國際條約法)、龔刃韌(國際人權法,有日本研究背景)、李紅雲、饒戈平
國際經濟法:吳志攀(不知道帶不帶)、邵景春(貿易)、王慧(國際私法)、張瀟劍(國際私法)
憲法行政法:羅豪才(似乎也不帶,忙嘛)、姜明安(厲害了,就是方言有點……呵呵)、王錫鋅(講的很不錯)、沈巋(講義不錯,最近一兩年發的文章也基本是核心中的核心級的)、張千帆(書和課都極好,可惜到北航了,說是還兼帶,很難講了)、王磊(憲法司法化)、湛中樂、陳端洪(口碑不錯的年輕老師)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汪勁。好幾年不招統招生了,一個保送名額
知識產權法:張平(知識產權學院也帶,網路著作權、域名的)
④ 這輩子你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對那個叫燕子的女孩,再也沒有機會和她親口說出「我愛你」三個字了。
人這一生,遇到一個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不容易。茫茫人海,兩個人從相遇到相知再到相愛,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愛她,千萬別吝嗇說出「我愛你」三個字,只有最純粹最真摯的表白,才能讓愛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和燕子認識了五年,燕子是我高中補習班認識的插班生。她長得雖然不是很漂亮,但很有氣質。她為人平和、樂於助人的性格與我不謀而合,我有時都覺得我們相見恨晚。燕子第一天入學時,老師問全班同學:「男生有誰願意和燕子同桌?」我們班是文科班,男生不多,在這群稀有動物里,大多數男生都屬於婉約派,偶爾一兩個豪放派都被我用眼神制止了。所以,我才「厚顏無恥」地爭取到與燕子同桌的機會,雖然得到全班男生赤裸裸的嘲笑,但我這個人,向來不吃這一套,他們以為我會知難而退,而最後事實證明我與燕子相處很好,這讓他們大跌眼鏡。
還好,燕子拒絕了張軍,我的心突然鬆了一口氣。我躲在角落裡擦幹了眼淚,暗自竊喜。
張軍告白被拒的事告一段落後,我和燕子又重新回到了以前自由的日子。為了終結提心吊膽的日子,我決定向燕子告白。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或許,丘比特之箭已經射中了我。大三那年,我在情人節那天給燕子發了一條簡訊:「燕子,能做我女朋友嗎?」發完後我心裡砰砰直跳,我害怕被燕子拒絕,如果拒絕了,我們還有機會做朋友嗎?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我收到了燕子的簡訊,我顫抖地點開了屏幕。燕子的回復是:「好的!」兩個簡短的漢字讓我如釋重負,我高興地哭了。
與燕子在一起後,我開始慢慢努力學習了。為了獲得一個較好的實習機會,我拾起了被我丟棄多年的書本,希望通過今年的司法考試。
燕子需要備考國家計算機二級,而我需要備戰司法考試。我們每天的日子,就是食堂、宿舍、圖書館,好像回到了高中時期「三點一線」的生活,忙碌但充實。唯一不同的是燕子已經是我的女朋友了。
後來,燕子順利通過了計算機二級考試,而我最終還是敗了,與A證還是相差幾分。燕子安慰我說:「明年再來。」我點了點頭,但我心裡明白,再來一次我與燕子肯定是聚少離多。
大學畢業後,燕子回老家工作了,而我還留在南昌備戰司考。轉眼間,我們成了異地戀,我們時常打電話、寫信,只是不希望距離淡化了我們的感情。
在忙碌的日子,我每天過的很幸福。後來連續幾天,燕子與我斷了聯系,好像在世界上消失了一樣。我感覺很奇怪,心裡有種不好的感覺油然而生。我連夜買了一張動車票,去燕子的城市找她。卻沒有想到,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燕子。她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臉色蒼白,身體十分虛弱。我見到了她父母,她的父母告訴我燕子出了車禍。我把我與燕子的事告訴了她父母,就走到了她的身旁,握著她的手說:「燕子,對不起,我來晚了,我沒有好好照顧你……」我哭的稀里嘩啦。燕子最後還是沒有醒過來,這次,燕子和我徹底永別了!而我還欠他一句「我愛你。」
處理完燕子的事後,我回到了南昌。每天無精打采、渾渾噩噩地過著。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我才從那份傷痛中走了出來。
所謂刻骨銘心的愛情也許不過如此吧?三年後,我交往了一個新的女朋友,開始了一段新的戀情。但在我心裡,還是覺得虧欠了燕子一句話,只是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能夠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對於燕子,這句從未開口的「我愛你」,成了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也是我最後悔的事。
⑤ 2009年內蒙古法律自考考的科目
法律(本科)專業考試計劃:
專業代碼:030106 主考院校:內蒙古大學 開考方式:全國統考 總學分:66-69 啟用時間:2008年10月調整
序號
課程代碼及名稱
學分
考試方式
備注
使用教材
作者
出版社
版本
1
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筆試
必考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王順生 李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2
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4
筆試
必考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衛興華 趙永祥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3
0015 英語(二)
14
筆試
任選1門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下冊)
高 遠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0016 日語(二)
14
筆試
新編日語(1-2冊)
周 平 陳小芬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0017 俄語(二)
14
筆試
新編大學俄語基礎教程(1-2冊)
應用天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
0262 法律文書寫作
3
筆試
必考
法律文書寫作
寧致遠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5
0249 國際私法
4
筆試
必考
國際私法
李雙元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6
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6
筆試
必考
國際經濟法概論
陳 安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7
0230 合同法
5
筆試
必考
合同法
王利明 崔建遠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8
0227 公司法
4
筆試
必考
公司法
顧功耘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9
0167 勞動法
4
筆試
必考
勞動法學
賈俊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10
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4
筆試
必考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金瑞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11
0226 知識產權法
4
筆試
必考
知識產權法
吳漢東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12
5680 婚姻家庭法
3
筆試
必考
婚姻家庭法(一)
楊大文 馬憶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13
14
15
0263 外國法制史
4
筆試
任選3門
外國法制史
由 嶸 胡大展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0264 中國法律思想史
4
筆試
中國法律思想史
楊鶴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0265 西方法律思想史
4
筆試
西方法律思想史
張宏生 谷春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5678 金融法
4
筆試
金融法
吳志攀 劉燕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0257 票據法
3
筆試
票據法
付鼎生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0258 保險法
3
筆試
保險法
覃有土
待定
0169 房地產法
3
筆試
房地產法
程信和 劉國臻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0233 稅法
3
筆試
稅法
徐孟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3
筆試
公證與律師制度
陳光中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16
6999 畢業論文
實踐
通過
0261 行政法學
5
筆試
專科加試
行政法學
羅豪才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0243 民事訴訟法學
5
筆試
民事訴訟法學
江 偉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專業及課程頂替說明:
1.非文史類專科畢業生加試"專科加試"中所列的課程。
2.已合格"中國革命史",可頂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
3.已合格"毛澤東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和"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中任意兩門課, 可頂替"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兩門課程。合格其中任意一門課,只能頂 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
4.畢業論文答辯請與內蒙古大學法學院李老師聯系,電話:0471-4992909。
法律(專科)專業考試計劃:
專業代碼:030112 主考院校:內蒙古大學 開考方式:全國統考 總學分:66 啟用時間:2008年10月調整
序號
課程代碼及名稱
學分
考試方式
備注
使用教材
作者
出版社
版本
1
3707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4
筆試
必考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錢淦榮 羅正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2
3706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
筆試
必考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劉瑞復 李毅紅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3
4729 大學語文
4
筆試
必考
大學語文
徐中玉 陶型傳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4
5677 法理學
7
筆試
必考
法理學
周旺生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5
5679 憲法學
4
筆試
必考
憲法學
魏定仁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6
0223 中國法制史
5
筆試
必考
中國法制史
王立民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7
0245 刑法學
7
筆試
必考
刑法學
張明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8
0242 民法學
7
筆試
必考
民法學
郭明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
9
0260 刑事訴訟法學
4
筆試
必考
刑事訴訟法學
王國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10
0243 民事訴訟法學
5
筆試
必考
民事訴訟法學
江 偉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11
0261 行政法學
5
筆試
必考
行政法學
羅豪才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12
0244 經濟法概論
6
筆試
必考
經濟法概論
張守文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13
0247 國際法
6
筆試
必考
國際法
黃 瑤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專業及課程頂替說明:
1.已合格"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民族理論與民族 政策"中任意二門課,可頂替"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和"思想道 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只合格"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中的任意一門課,可 頂替"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程;只合格"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 修養"、"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中的任意一門課,可頂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
2.已合格"大學語文(本)",可頂替"大學語文"課程。
3.已合格"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公)"兩門課,可頂替"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 要思想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課程;合格其中任意一門課,只能頂替"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程。
4.已合格"中國司法制度"、"法學基礎理論"、"婚姻法"、"公證與律師制度",可頂替相同門數的專 業課。
⑥ 請問,要獲得南大自考法律本科的學士學位需要什麼條件。
申請學位要通過學位英語考試,要求通過全部的課程,部分院校要求達到某定的分值才能申請(一般每科要75分),而且論文答辯要一次通過良以上。
⑦ 江西自考法律需要什麼教材。。最好有版本,作者的。。。
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王順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衛興華,趙家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英語(二)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下冊),高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法律文書寫作
《法律文書寫作》,寧致遠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李雙元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版)。
6.國際經濟法概論
《國際經濟法概論》,陳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版)。
7.合同法
《合同法》,王利明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8.公司法
《公司法》,顧功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9.勞動法
《勞動法》,賈俊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版)。
10.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金瑞林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1.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吳漢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2.婚姻家庭法(一)
《婚姻家庭法(一)》,馬憶南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3.外國法制史
《外國法制史》曲嶸、胡大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4.中國法律思想史
《中國法律思想史》,楊鶴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三版)。
15.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張宏生、谷春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6.金融法(一)
《金融法》,吳志攀、劉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版)。
17.稅法
《稅法》,嚴振生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8.票據法
《票據法》,付鼎生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版)。
19.保險法
《保險法》,覃有士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0.公證與律師制度
《公證與律師制度》,陳光中、李春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版)。
21.房地產法
《房地產法》,程信和、劉國臻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版)。
⑧ 想問下湖北這里自考大專升本科具體考幾門(法律)
該專業考試計劃如下:
專業代號:030106
主考學校:武漢大學
課程設置及使用教材
序
號
課程
代碼
課 程 名 稱
學分
教 材 名 稱
教材主編
出 版 社
出版時間
備注
1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王順生、李 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 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衛興華、趙家祥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3 00015 英語(二) 14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下冊) 高遠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 00167 勞動法 4 《勞動法學》 賈俊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
5 00226 知識產權法 4 《知識產權法》 吳漢東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 學位課程
6 00227 公司法 4 《公司法》 顧功耘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7 0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4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金瑞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8 00230 合同法 5 《合同法》 王利明、崔建遠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
9 00233 稅法 3 《稅法》 徐孟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10 0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6 《國際經濟法概論》 陳安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學位課程
11 00249 國際私法 4 《國際私法》 李雙元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2 00258 保險法 3 《保險法》 覃有土 學位課程
13 00262 法律文書寫作 3 《法律文書寫作》 寧致遠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14 05678 金融法 4 《金融法》 吳志攀、劉燕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15 05680 婚姻家庭法 3 《婚姻家庭法(一)》 楊大文、馬憶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
16 19999 法律畢業考核 不計學分
總 學 分 67
⑨ 北京大學法學考研的科目問題
除了外語和政治之外,北京大學法學碩士的專業課方面,考生不分報考專業,一律須通過覆蓋 10 個考試科目的兩門考試,兩門考試分別以綜合 A 卷和綜合 B 卷來測驗,滿分各為 150 分。其中,綜合 A 卷考試內容包括:憲法( 20 分)與行政法學( 30 分)、刑法( 40 分)、刑事訴訟法( 30 分)、國際公法( 30 分)。綜合 B 卷考試內容包括:法理學( 20 分)、民法( 45 分)、民事訴訟法( 30 分)、經濟法( 30 分)、國際經濟法( 25 分)。以上各科目後面括弧內所示分值為 2005 年至 2007 年這三年來的命題表現。報名時不填報專業,獲得復試資格後再填報專業,復試階段進行專業課筆試和綜合面試,參加復試比例為 150% 至 200% 之間。
但有小道消息說,今年的法學考研可能會有變動,也許會變成在初試階段就分專業。具體的要等今年的簡章下來了。
參考書目
憲法學
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周葉中:《憲法學》;王磊:《憲法的司法化》;王磊:《比較憲法》。
行政法學
姜明安:《行政法學》。
刑法學
楊春洗、楊敦先:《刑法學》;陳興良的教材與論文。
刑事訴訟法學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學》。
國際法學
王鐵崖:《國際法導論》、《國際法》白桂梅:《國際公法》。
法理學
周旺生:《法理學》;沈宗靈:《法理學》。
民法學
魏振瀛:《民法》。
民事訴訟法學
潘劍鋒:《民事訴訟法學》。
經濟法學
張守文、肖江平:《經濟法學》;張守文:《經濟法的理論與重構》;甘培忠:《企業公司法》;劉劍文的教材與論文。
國際經濟法學
陳安:《國際經濟法學》;馮大同:《國際貿易法》;王慧:《國際私法》。
以上書目大多屬於教材性質,先把它們融會貫通以後,接著開始重點閱讀北京大學法學院各專業著名教授們的近三年期刊論文,以掌握最新的命題重點與趨勢。法理學方面的鞏獻田、朱蘇力與周旺生、強世功,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方面的姜明安、湛中樂與王磊,刑法學方面的劉守芬、陳興良、郭自力、王世洲與白建軍,民法學方面的劉凱湘、錢明星、尹田與魏振瀛,訴訟法學方面的潘劍鋒、陳瑞華與汪建成,經濟法學方面的劉劍文、甘培忠、張守文與劉燕,國際法學方面的李鳴、吳志攀、饒戈平、白桂梅、龔刃韌、李紅雲、張瀟劍、劉東進與邵景春等老師的著作,絕對是准備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入學考試時一定要密切注意的。
今年的考試方式確實有變化了。初試兩門專業課,一門是所報專業課程,另一門是綜合試卷,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刑訴、民法、民訴。復試階段進行專業面試,復試比例為150%。當然,上面所列的參考書目都是我們一些學生自己琢磨的,學校是不指定的,談不上參考書目的變化。
⑩ 審計師為什麼應對第三方負責
望
2004-1-2 9:52劉燕【大 中 小】【列印】【我要糾錯】
「摘要」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因為每一起針對會計師的訴訟,往往都演化為整個職業的一場危機。在會計職業10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同樣的場景、同樣的訴訟、同樣的爭論不斷重現,卻因法律規則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結局。這既給對會計師民事責任問題的學術研究帶來了困難,也給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從歷史角度進行觀察的最好樣本。本文對會計師民事責任領域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的結果表明,在經過了合同法、侵權法、證券法、專家責任等多種路徑的嘗試後,在公司治理結構的框架下解決會計師民事責任的爭議恐怕是一條必由之路。
「關鍵詞」會計師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研究;文獻綜述
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問題,自20世紀80年代的訴訟爆炸後,在許多國家都成為一個熱點與難點問題。針對會計師事務所提起的訴訟往往成為媒體追逐的話題,它們大多與著名公司的破產或者原告的巨額索賠聯系在一起,其情節之曲折甚至無法以「戲劇化」一言以蔽之。如域外的安然-安達信,本土的銀廣夏-中天,名聲顯赫的會計師事務所轉瞬之間土崩瓦解。不僅如此,「幾乎每一樁針對會計師個人的訴訟,都釀成整個職業的一場危機」。(Marc J.Epstein&Albert D.Spalding,1993.)
將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問題視為一個難點問題,可能會引起一些非議。單純從法律制度本身看,會計師的民事責任無非是法律責任之一種,或者再具體一點,屬於專業人士的民事法律責任,因此追究會計師民事責任的法律規則似乎與一般的合同責任或侵權責任規則本質上並無相異之處。特別是,對於我國會計職業而言,有關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責任問題在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師法》(下文中簡稱《會計師法》)中早有明文規定。因此,會計師就其專業活動中的過失承擔民事責任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法學界以及公眾往往基於一種樸素的認識而簡單地對待這一問題,強調不斷擴大會計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
會計職業界顯然難以接受這一觀點。注冊會計師特有的執業形式——即對公司財務數據發表意見,其結果直接影響投資決策和股價波動,導致這個職業相對於其他職業來說更容易暴露在法律風險中。(1)因此,一般民事責任規則適用的結果,只是在會計職業中出現了大量的索賠,這一點可以與律師職業形成鮮明的對比,以至於出現這樣的固定模式:只要客戶破產或者遭遇財務困難,會計師就難以擺脫被訴或賠償的命運,至少要經歷一場傷筋動骨的法律爭斗。不僅如此,由於上市公司破產或財務欺詐的案件往往影響到市場中眾多中小投資人的利益,在諸如美國安然公司破產的場景中,更有數以萬計的雇員勞動所得因公司的員工股權計劃而血本無歸。媒體的聚焦之下,芸芸眾生如齏粉般的命運與大公司或大會計師事務所冷酷而強大的力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樣的氛圍中,法官對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理性思考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讓位於保護投資人利益的熱情和使命感。
長期以來,作為當事人的會計職業與法律界以及社會公眾之間難以就法律責任的邊界問題達成共識。這必然影響相關法律規則的確立,更不用說法律規則的穩定了。在會計職業最為發達、針對會計師的訴訟也最突出的英美法系國家,過去的四十年間,幾乎每隔10年,判例法關於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規則就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射到會計職業10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就會驚訝的發現,相同的訴訟、相同的場景100年來不斷再現,然而,由於法律規則的搖擺,幾乎沒有人能夠確定地預期每一樁訴訟的結局。
法律規則的不確定性當然給學術研究帶來了困難,但是不斷重演的歷史也給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最好的觀察樣本。本文試圖對會計師民事責任領域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把握中外學者在這一問題上的研究脈絡,以便為日後的研究探索一條可行的進路。
一、國外學者研究綜述
1.合同法的傳統。傳統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問題是在合同法下處理和討論的。這主要是因為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各國司法實踐中處理的會計師法律責任、特別是民事責任的案件,主要發生在會計師與會計師為之提供專業服務的客戶之間。這一司法實踐的進程必然會反映到法學理論的總結上。當然,由於針對專業人士的訴訟普遍稀少,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在合同法領域進行的研究也是著墨甚寥。檢索這一時期的文獻,只有少數幾篇英文論文。除Hawkins教授(1959)的《會計師的專業過失責任》一文對會計師執業過失的法律責任進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外,其他論文的主題都是會計師是否應當對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承擔責任。這些學者大多對以卡多佐法官的Ultramares案判決為代表的傳統規則進行批判,主張在侵權法下來處理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因此,這些研究,與其說是在合同法下的對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不如說是對合同法傳統的一種挑戰。
2.侵權法下的研究。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進入侵權法領域。1968年發生在美國羅得島的RuschFactorsv.Levin案,標志著普通法世界第一次要求會計師對合同關系之外的信息使用人承擔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突破的同時,也出現了專門以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為對象的研究。1966年,加拿大會計師協會出版了第一本關於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專門著作,即《會計師與過失法》(Dickerson,1966),首次對散布於普通法中的有關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判例進行了整理、匯總與編纂,並提出:會計師基於執業過失應當對多大范圍內的第三人承擔責任的問題將成為會計職業與公眾之間爭議的焦點。此後近四十年的司法實踐證明了這一預言的准確性。
3.證券法。不論是合同法,還是侵權法,基本上都是傳統民事責任原理的應用,但會計師的職業活動並非一個抽象的民事行為,相反,會計師為公司客戶提供審計以及其他會計服務,是公司法或證券法上的強制性制度安排。20世紀60年代後期英美國家相繼出現的公司財務丑聞,將會計師在公司組織結構以及證券市場中扮演的角色和法律責任凸顯出來。1968年美國紐約州法院對Escott v.BarChris Construction Corp.案作出判決,第一次在證券發行監管的框架下審查會計師的執業過失問題,開辟了依公司法、證券法處理會計師民事責任問題的路徑。70年代中期,美國權益基金、運通公司、大陸售貨公司等一系列大型金融機構和公司的財務欺詐案件,進一步導致會計師在民事責任之外承擔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上述司法實踐的發展刺激了會計師責任問題的研究,人們開始對會計職業的活動方式,特別是會計師在發現公司財務舞弊和欺詐陰謀中的責任,從法律的視角進行審查。學者與政府部門都加入了這一行列。其中,澳大利亞學者Baxt教授(1970)的《現代公司的審計師——19世紀的看家狗》,美國學者Fiflis教授(1975)的《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的前沿問題》,美國會計師協會委託的獨立委員會在(1978)發表的題為《審計師的法律責任:報告,結論和建議》的科恩報告,以及美國國會Melcafe委員會(1979)的調研報告——《增強上市公司及其審計師的責任》,在會計職業界和法律界都有很大影響。這些研究第一次揭示了在揭露公司財務舞弊問題上公眾與會計職業界對會計師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認識,提出了公眾與職業界對審計功能的「期望差距」。同時,Fiflis教授的文章還第一次展現了會計執業活動的兩套基本行為准則——指導公司編制以及會計師的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以及指導會計師具體審核財務報表的一般公認審計准則(GAAS)——在法律上的尷尬地位。
4.侵權法和公司治理結構。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會計師法律責任規則發展的主戰場又轉移到侵權法中。這一時期也正是西方國家侵權法發展的巔峰時期。受產品責任法的發展,特別是無過錯原則的鼓舞,更多的學者加入到主張擴大會計師對第三人法律責任的行列,(2)對旨在保護會計師免遭訴訟風潮的mtramare,規則展開了猛烈的批判,主張以產品責任為基礎構建會計師的專業過失責任。加州上訴法院Wiener法官(1983)的《會計師過失性不實陳述之普通法責任》成為此前一系列研究的總結,也代表了這一時期普通法世界學者對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基本態度。他們的理論最終被司法實踐所接受,體現在JEBFasterners(3)、Rosenblum(4)等案件中。
隨之而來的是80年代中期普通法國家針對會計職業的訴訟爆炸,這是侵權法規則的變化與新一輪公司財務丑聞的爆發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急劇增長的訴訟以及責任保險市場的迅速萎縮,也凸顯了會計師法律責任規則過於苛峻的一面,暴露出在這一問題上理想主義者的局限。於是,一些學者開始探索合理界定會計師法律責任的邊界,這種努力一直貫穿於整個90年代。不同學者採取了不同的研究進路。芝加哥大學Fiscal教授(1988)用法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指出了擴大會計師法律責任在發揮侵權法的預防功能、提高會計師的注意程度以及減少審計失敗方面的局限性。康乃爾大學法學院John A.Siliciano教授(1988)對將會計師法律責任類比為產品責任的司法邏輯進行批判,指出侵權法改革中的工具主義傾向簡單化地對待傳統規則。
一個當時不太引人注目,但如今看來更具生命力的理論進路——雖然沒有直接對法院處理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思路。它最早由美國前SEc首席會計師Burton(1981)在《獨立審計師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的變化》一文中提出,並由德國學者Ebke(1984)的《另闢蹊徑:公司治理與獨立審計師的法律責任的比較法視角》一文給予了比較全面的闡述。Ebke指出,解決會計師法律責任困境的出路在於優化公司財務報告的整個制度結構和法律環境,這需要立法者、證券市場監管者、公司管理層、會計職業界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公司治理結構的進路非常清晰地體現在此後會計職業的公關活動中,並逐漸被監管者或立法者所接受。1992年英國Caterbury委員會發布的關於公司治理結構的報告,美國2002年《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改革法案》(以下按國內的翻譯簡稱為《奧克斯利法案》)都能發現它的影子。
5.專家責任的研究框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各國侵權法學者開始構築的「專業人士法律責任」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英國學者Rupert M.Jackson與John L.Powell(1982)以及A.M.Dugdale與K.M.Stanton(1982)在80年代初分別出版的《專業過失》,他們的著作對普通法關於專業人士法律責任的案例進行了系統的歸納,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也作為單獨一章位列其中。當然,這一研究進路對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主要是描述性的,而非研究性與建設性的。侵權法學者承認,由於會計師執業行為的標准在近30年來隨著會計職業編纂一般公認會計准則和一般公認審計准則的活動而逐漸明晰化,傳統的法律標准,特別是侵權法抽象的「過失」或「合理注意」等概念的作用,以及法官在這個過程中的創造性角色,都已經大大弱化了。
二、我國學者的研究綜述
與普通法系國家不同的是,我國傳統上屬於大陸法系,習慣於用明確的法律條文確定法律責任一般原則。有關會計師民事責任的規定,可以從《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中引申出來,也反映在《會計師法》具體條文中。然而,由於法律條文高度概括、抽象,也由於會計師執業活動作為一種專業服務的特點不為行外人熟知,因此,將法律原則機械適用於追究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導致實際運作中出現一些偏差。這不僅引發了會計職業與公眾之間的矛盾,也促使會計界率先展開對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
1.會計界的研究。我國學者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研究,最早見於上海財經大學謝榮教授(1994)的專著《市場經濟中的民間審計責任》。此時,我國年輕的會計師剛剛經歷了第一次法律責任的洗禮,原野股份有限公司虛假出資案、長城機電公司非法集資案以及海南中水集團金融詐騙案等三大案件,導致為這些公司出具驗資證明的會計師承擔了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1998)謝榮教授討論的主要是會計職業的核心業務——審計所蘊涵的義務與責任問題(謝文統稱為「審計責任」)。他指出,審計責任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作為一個實踐問題,審計責任包括審計職責與審計的法律責任,它應當以法律規則為依據。但是,對審計責任的界定必須有可靠的理論依據,如審計應當做什麼?應當怎樣做?審計工作的實施應具備哪些條件等?這就涉及到對審計目標、審計假設、審計准則等理論問題的認識。謝文在研究西方審計實務,並對西方國家的法律責任規則進行概括介紹的基礎上,指出審計職責范圍問題是審計責任問題的最關鍵方面,並分別就審計責任與審計目標、審計假設、審計准則、審計程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我國審計目標、審計假設、審計准則和審計程序的一些構想。客觀地說,謝文並非以會計師法律責任為研究對象,而是以責任問題為引子,討論審計本身的一些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但是,它比較全面地揭示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問題所特有的「專業性」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可以納人會計師法律責任研究的范疇,甚至可以說是我國會計界學者對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進行的最有理論度的研究。
此後,許多會計學者和專業人士從不同角度對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毛岩亮的《民間審計責任研究》沿襲謝文的基本進路,對我國民間審計責任理論框架的建設提出了基本設想,李若山的《審計案例——國外審計訴訟案例》,編譯了西方審計實務中的一些重大案件,著重從改進我國的審計實務和會計職業隊伍建設的角度,揭示了這些案件所蘊涵的重要價值。這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進路,對於此後的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有很大的影響。
1998年3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京召開了「會計師法律責任研討會」,就驗資業務中虛假驗資報告的界定標准與機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對第三人的賠償責任及賠償限額等問題廣加討論,在會計職業內外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會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集結會議論文以及邀請法律界與會計職業界學者對典型案例所作的評析,出版了《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與研究》一書,是迄今為止國內有關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的最權威的文獻。
2.法學界的研究。法律界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是從注冊會計師的驗資業務入手的。武漢中級法院方廣海法官(1996)在《法學雜志》和《人民司法》上發表的《會計師提供虛假驗資報告的法律責任》,是筆者所檢索到的法律界人士最早討論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文章。劉燕(1998)的《驗資報告的真實與虛假:會計界與法律界的對立》,第一次對驗資訴訟爆炸(5)中凸顯的會計職業與公眾之間的分歧和期望差距進行了剖析,引發了一些討論。(6)劉正峰(1999)的《會計師虛假驗資證明民事賠償責任研究》提出了驗資業務與審計業務下法律責任應有區別,主張對二者適用不同的法律歸責原則。
從2000年開始,受「瓊民源」、「紅光實業」等上市公司虛假財務報表案件的刺激,法學界開始在「虛假信息披露」問題下考察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如陳潔(1999)的《會計師因提供不實信息而致第三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等。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進行的主要是審計業務,因此注冊會計師基本執業方式——審計下的民事責任開始進入法律界的視野,出現了一些從傳統民法理論的視角全面審視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論文。劉橋(2000)的《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研究》對注冊會計師因審計業務而產生的與客戶的合同關系以及對第三人的侵權責任都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宋利國與曾宇熙(1999)的《中國內地與普通法地區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比較研究》,則以普通法關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基本規則作為參照系,對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各個側面進行觀察。
與此同時,一些民法學者在「專家責任」法律框架下也開始涉足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一些基本問題,如會計師民事責任的性質,侵權責任還是合同責任,會計師的高度注意義務等。(屈介民,1998)(張新寶,1998)這一專家責任的進路不僅成為此後學者研究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主要路徑,(7)而且對司法實踐部門產生較大的影響。2001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擬訂《關於審理涉及中介機構民事責任案件的若干規定》(草案),就採納了「高度注意義務」等專家責任框架下的概念。
三、對研究文獻的一個簡單總結
歸納起來,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中爭議的焦點問題可以分為三方面,每一個方面在法律人的眼中可能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但它實質上觸及到注冊會計師執業方式的基本特徵和內在屬性。這些問題包括:
1.第三人責任范圍問題。第三人范圍問題即注冊會計師基於執業過程中的瑕疵,究竟應當對多大范圍內的第三人承擔責任?注冊會計師執業活動的結果是出具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等書面文件。這些文件作為財務信息的載體具有無限復制與傳播的可能性。當注冊會計師因執業過失而出具了有瑕疵的報告,是否需要對所有的信息使用人承擔責任?還是僅僅對為審計服務支付了費用的客戶負責?在司法實踐,這個問題是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規則邏輯框架的起點。近40年來,域外會計師法律責任規則的演變主要體現在這個領域,法學研究文獻也主要集中這個問題上。在國內,習慣於大陸法系思維的學者往往把它簡單地視為合同責任還是侵權責任的定性問題。應當說,第三人責任范圍問題並非單純的賠償范圍或侵權責任性質問題,而是直接關繫到如何認識會計職業的社會定位。會計職業發現他們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一個無法解脫的困境:一方面,為了提升職業的地位,需要不斷強調審計以及其他服務對委託人之外的第三人、對整個社會所具有的價值;另一方面,為了減少現在的法律責任風險,又需要強調會計師不對第三人承擔責任。在法庭內外,第三人范圍問題都成為會計師的一個軟肋。
2.注冊會計師執業過失的具體認定。追究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應當實行何種歸責原則,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依據什麼標准判斷會計師執業行為中的過錯,是傳統民法理論中的抽象的「過失」概念還是會計職業所制訂的技術規范?在追究法律責任的邏輯範式和操作程序中,這個問題似乎主要是一個事實發現問題。但是,它實質上關乎如何認識會計職業的主要活動形式——審計的作用,直接指向對會計職業所確立的行為規范的法律性質,特別是獨立審計准則的法律地位的理解。
3.注冊會計師的過錯與報表使用人之間損失的因果聯系。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活動主要是在資本市場中進行的,有諸多因素影響著報表使用人在資本市場中的決策行為,財務信息、市場的波動、個人的風險偏好等等。法律上應當如何認為會計師執業過失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與此相聯系,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活動,特別是審計,存在著對公司財務會計行為的多方面依賴。在這種關系下,會計師如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才是公平合理的?
在所有這些爭議背後,又都隱含著同一個政策性問題:應當如何確定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合理邊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又取決於如何認識公司財務審計這一制度配置的作用。公眾利益與職業利益之間的權衡成為每一個試圖踏入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不容迴避的問題。會計職業與公眾之間分歧至少在目前還無法消除。梳理這些分歧對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制度的影響,成為本文探討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問題的一條主線。
四、結語
會計職業與社會公眾以及代表公眾利益的法律界之間的分歧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在資本市場比較活躍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關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上的爭議只是這種分歧的外在表現形式,根源在於對會計職業的基本活動方式——審計功能的不同認識。會計專業人士習慣於稱之為「期望差距」(expectation gap),即公眾期望會計職業扮演的角色與會計職業自己的認知以及專業能力之間存在的差距。盡管「期望差距」這一概念的出現只有20多年的時間,但是它所指涉的現象卻貫穿著會計職業發展的始終,成為會計師職業100多年歷程中一個永恆不變的心結。這就使得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並非一個會計職業制度建設中的附屬性的或邊緣性的問題,而是直接關繫到整個職業的生存空間。
從歷史源流來看,會計專業人士的執業活動與法律制度的運作之間有內生的、無法割斷的聯系。對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追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會計職業在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有關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爭議也已經在很多方面刺激了法律制度的發展。然而,任何法律責任的追究只有公平合理,才可能為當事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也才能發揮責任制度所特有的行為制導、積極預防、利益平衡、道德評價等作用。(王衛國,2000)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規則也不例外。如果其最終的結果是導致一個社會所需要的職業的覆滅,無法不讓人質疑這樣的法律規則的合理性。
筆者以為,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資本市場風險的公平與合理分配的問題。它必須兼顧會計師執業活動的制度價值與內在局限兩個方面。過去40年間司法實踐在合同相對人、已知第三人以及可預見之第三人等標准之間循環往復的變動表明,僅僅試圖在會計師與公眾之間尋求損失分配的公平合理是不現實的。必須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置於公司治理結構的框架下,在公司、會計師、報表使用人三方之間實現一種利益平衡。從這個意義上,2002年以來席捲西方國家的公司財務會計監管模式的改革,在改造會計職業的同時,力圖重新塑造圍繞著公司財務審計所發生的各種利益關系,可能是我們走出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困境的一條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