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封建道德宗教

封建道德宗教

發布時間: 2022-09-05 07:34:46

⑴ 中國古代封建禮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封建禮教主要是指孔子整理的周禮,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規范;因為周朝是封建社會,所以把周禮稱之為封建禮教;但其實秦以後中國正式進入極權專制社會,並非封建社會,所以現在封建禮教主要是指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的中國統治者加諸於人民之上的利於穩固統治的日常生活規范。
族權指宗法制度下,宗族對族內家庭以及個人事務的決定權和審判權,族長做出的決定具有強制性。
政權指皇權
夫權指中國古代社會丈夫支配妻子的權力
神權指迷信的人認為鬼神具有的支配人們命運的權力.也指古代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宣揚他們的統治權力是神所賦予的,所以把這種傳統的統治權力叫做「天賦神權」
宗法制度指舊時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的一種制度;並且有家法、族法。
禮既然是在社會中形成的,那麼,在封建社會,禮就不可能不打上封建社會的烙印,反映出封建社會的社會現實和思想觀念。我們將反映封建社會特有的社會現實和思想觀念的禮教,稱之為封建禮教。封建禮教反映了封建等級觀念。封建禮教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在制定禮教時,竭力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最高統治集團在制定禮教時,也是根據統治集團的利益,而不是根據全民的利益。封建禮教,也就成為統治者剝削、壓迫人民的工具。
中國古代的禮教,被扣上封建禮教的帽子,遭到全面的否定和拋棄。這里犯了一個將共性與特殊性混同起來,將人文禮教與封建禮教混同起來的錯誤。封建禮教,乃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識在禮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特殊性。隨著時代的發展,理所應當地批判封建禮教,
正是因為封建禮教是封建社會統治者剝削壓迫人民的工具,所以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思想覺悟的提高,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而把它稱為吃人的禮教。舉例說明,三綱五常,尤其是對女子的摧殘等等。
包辦婚姻指長輩對兒女的婚姻自做主張,不與兒女商量,一手辦理,單獨負責
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范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責備三種關系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系: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治地位,把封建等級制度、政治秩序神聖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⑵ 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區別

宗教與迷信是一回事還是有區別,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正確區分宗教和迷信的界限,對於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認識一切事物,"必須注意它和其他各種運動形式的共同點。但是,尤其重要的,成為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的東西,則是必須注意它的特殊點,就是說,注意它和其他事物運動形式的質的區別。只有注意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區別事物。"[《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83頁]。我們不僅要認識宗教與迷信的共同點,而且更重要的是認識它們的特殊點。只有這樣,才能分清楚什麼是宗教,什麼是迷信。

宗教與迷信都是以有神論觀念作為它們的思想基礎,相信和崇拜神靈或超自然力量,這是它們的共同點。宗教發展史上早期的原始宗教,是"多神教"或"拜物教",是不定型,不成熟的宗教,如有的沒有宗教教義,沒有宗教組織,甚至沒有宗教名稱。這種原始宗教所包含的內容:
一是人們頭腦中有了有神論觀念,這是產生宗教的一個條件;
二是人們對"人格化的神和代表他們的偶像"有了舉行祭祀的儀式,以祈求大自然物的神靈降福消災;
三是社會上出現主持祭祀的人員,最初是由氏族酋長兼任,以後才有專職人員。

在整個原始社會里,宗教和迷信的界限很難分清楚,形成宗教和迷信並存的狀態。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才產生了定型的、完備的、系統的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道教等等。從此以後,以巫術驅鬼為特徵的迷信活動逐步從宗教中分離出來,形成一種粗俗的鬼神迷信。在我國歷史上,有些鬼神迷信早在奴隸社會就存在,但大部分是在封建社會產生的。因此,一般地把這種鬼神迷信稱為封建迷信。

宗教與封建迷信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宗教是一種特定形式的思想信仰,是一種世界觀,只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quot;〖ZW(〗《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54頁〖ZW)〗宗教還是一種一定形態的文化現象,不論在哲學、文學、藝術、倫理等社會學領域還是醫學、化學、天文學、生命學等自然科學領域中,都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歷史上,宗教成為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宗教還是一種同一思想信仰的人們構成的一種社會實體,也就是與宗教信仰、宗教感情相適應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所構成的一種社會實體。對於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只要引導的好就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封建迷信是從有神論觀念派生出來的,但並不是宗教。

在我國,封建迷信主要是指那些神漢、巫婆和迷信職業者利用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巫術,進行裝神弄鬼、妖言惑眾、騙錢害人的活動,如請神降仙、驅鬼治病、相面揣骨、測字算命、看風水等等。這類封建迷信活動,起著破壞社會秩序、擾亂人心、損害群眾身體健康的作用。此外,我國真正信仰宗教的人並不多,但信鬼神和命運的卻不少,他們有時也燒香叩頭,求神保佑。如果我們把宗教和迷信當成一回事,勢必把凡是信鬼神和命運的人都看成是"宗教信徒",這不僅在理論上是荒謬的,而且在實踐中也是有害的。

我們黨和國家在對待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活動以及一般迷信活動上,歷來有明確的政策界限。對於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保護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對於已經被取締的一切反動會道門和神漢、巫婆,一律不得恢復活動。凡妖言惑眾、騙錢害人者,一律嚴加取締,並且繩之以法。我國刑法第99條規定:"組織、利用封建迷信、會道門進行反革命活動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第165條規定:"神漢、巫婆借迷信進行造謠、詐騙財物活動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對於以看相、算命、看風水等為生的迷信職業人員,主要是進行教育、規勸和幫助他們勞動謀生、自食其力,不要再從事這類利用迷信騙人的活動,如不遵守,也應當依法取締。對於群眾的一般迷信活動,只能採取教育引導的方法,通過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破除迷信觀念。

當前,在一些地方值得引起注意的問題,一個是早已被取締的神漢、巫婆死灰復燃,迷信職業者也重操舊業,使封建迷信活動有所抬頭。少數基層幹部分不清什麼是正常宗教信仰,什麼是封建迷信活動,有的甚至支持或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另一個是部分群眾不僅信仰宗教的動因層次低,而且宗教意識也較差,只知教規而不知教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而,把宗教信仰和鬼神迷信混淆在一起,也助長了封建迷信活動。
人類為什麼不分種族、民族、地域、歷史階段、社會發展程度都會有宗教信仰呢?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但無疑,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類所具有的普遍特徵。信仰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天賦,是人類對於宇宙天地命運歷史的整體超越性的意識,是統攝其他一切意識形式的最高意識形式,是人類對人自身存在整體性的反思。

「宗教的本質既不是思維也不是行動,而是知覺和情感。它希望直觀宇宙,專心聆聽宇宙自身的顯示和活動,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動性被宇宙的直接影響所抓住所充實。」

宗教情感論的首創者施萊而馬赫這樣解釋宗教的本質。的確,在原始人類智力能力很不發達的原初社會,人類出自內心地對日月星辰的運轉,日夜冷暖的更替,自身生命的存在,感到越發的困惑,對死亡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對主宰人類命運的自然力量以及社會力量背後的那種不可琢磨的偉大超自然超社會的力量頓生一種難以抗拒的頂禮膜拜之感。他以一種虔誠的態度「仰望」這種偉大的力量,對它產生一種信任依託之感,希望能藉助他這個無限的終極力量解決自己心靈的恐懼和困惑。人類就不斷地對這種終極無限的力量盡其所能地描述表達,在人類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強弱的不同階段,在生存環境不同的不同地域,對這種終極無限的形象、性質表達各不同,並且形成的宗教經典體系、宗教儀式、規章制度也是不同的,即宗教情感的外在載體、表現方式是存在很大差異的。

原始社會,由於人的大腦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相當低下,人類與蟲蛇鳥獸為伍,將這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實物化,於是就有了各個民族以各種動物或樹木為對象的不同的圖騰崇拜,並形成了一系列煩瑣的習俗禮儀。這個時候巫術也應運而起,巫術表現為人與這種神秘的無限力量之間的溝通,中國原始社會在有重大事件時,會有利用占卜等方式向「天」請示,希望得到上天的啟示,以在重大決策時能夠順天而行。《聖經》中有很多先知的故事,他們就是接受上帝的啟示,再向人們表達、傳授,從而使人們的行為能符合上帝的意志——即對上帝的絕對虔誠及「愛自己的鄰人」等。各個民族在對這個終極無限的表達中,無不受本民族文化發展、地域環境、思維語言能力的影響,因此,各個民族的終極無限的呈現方式就不同。在古希臘是以宙斯為首的多神;在希伯萊文化中,必須絕對服從耶和華的指示;在中國上古時期,這個終極無限就是「天」。天不是一個人格化的無限的力量,但他無疑和西方的上帝一樣,以其令人畏懼、敬畏的強大神秘的力量,激起人心靈上的感激、恐怖、膜拜等復雜的情感。上至君主,下至黎民,當其做了違背仁義的事,上天都能給予懲戒。中國人做事,總是力求順天而行,替天行道。

隨著人類思維能力、生產經驗、知識體系、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宗教信仰體系也不斷地完善,宗教的創始者將現實社會的道德標准加入到教義中去,以教導信徒為人處世按道德的標准去做。隨著人的理性能力的不斷健全,宗教的捍衛者對上帝這個終極實體的證明層出不窮,圍繞著信仰和理性的爭議反反復復,爭論不休。而也有人對上帝的存在提出了質疑,不斷地與宗教的捍衛者進行有關上帝的論戰。甚至在同一種宗教內部,圍繞證明上帝方式的不同,正宗與異端的爭論其矛盾差異還要更加激烈。既然信仰起源於人類對超自然力的恐懼,對把握自己命運的力量的困惑,既然信仰是來自於感覺和情感,為什麼要用人類的不健全的理性來佐證這個終極實體的存在與否呢?信仰和理性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何必要非要放在一起考慮呢?人類總是以今天的成果否定嘲笑昨天的無知,對上帝的理解竟然都處在不斷的發展中,充滿了人們的偏見和幼稚。可憐的上帝啊!
上帝在我心中,無須外人的證明來確定其存在。

為什麼不能把一切復歸本原呢?為什麼不從最原始的感覺、經驗、情感上體驗上帝的存在呢?《聖經》(舊約)是希伯萊民族在其與周圍各民族的長期爭斗中,由先知們將某些私人的宗教情感記載下來,將對耶和華的忠誠和對希伯萊民族的忠誠統一起來,供希伯萊民族在歷次困境中能團結一心,度過難關。《聖經》是整個西方民族的精神食糧,上帝就在每個人的心中,自己切實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才會對基督教產生堅強的信仰。《聖經》和傳教士只是心中上帝信念的催化劑,目的只是在於激發人們心中宗教情感。

「對我來說,上帝比任何思想、事物或人更具有實在性。我明確感受到他的存在。我覺得他就在明媚的陽光中,在蒙蒙細雨中,在做祈禱和贊美禮拜時,我對他說話,彷彿對一個朋友說話,我們的講話無比歡樂。他一次一次地回答我,他的話往往清晰易懂,以至於我的耳朵彷彿攜帶著他的聲音;一般來說,他的話都會在我的心田留下深刻印象。」
「上帝像自然界的空氣一樣環繞在我的周圍。他和我的距離,比我的呼吸還要近。事實上,我就生活在、活動在、存在於上帝之中。
有時,我彷彿站在他面前,與他交談。祈禱必有回應,有時這些回應以直接的壓倒一切的方式,啟示著他的存在和權力。
我感覺到一種存在、強大而有力,卻舒適怡人,它在我的頭上盤旋。有時,它彷彿用有力的雙臂擁抱我。」
對於這些個人的情感體驗,有人會問,到底真實性會有多大呢?即使是真的,也有人利用現代的心理學成果來進行分析,說這些只不過是人的心理反映而已。其實,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難理解真正持信仰的人的切身感受。宗教情感論的反對者批駁說:將宗教的本質規定為信仰個體的個人經驗,這不具有普遍性,宗教情感只是一種難以把握的神秘性感覺。
可是這種觀點的出發點是概念的理論推演。宗教信仰首先是一種私人性的心理經驗,其次在某個特定的民族歷史環境中,被先賢們解釋闡釋,總結成一系列的理論體系,宗教儀式,宗教節日活動。在宗教經典的閱讀和宗教儀式的進行中,個人的神秘性的宗教情感被激發了出來,人開始和上帝溝通,人的宗教信仰更加堅定、牢固。也就是說,私人性的宗教情感被客觀化、普遍化為宗教經典理論和宗教儀式。宗教情感被客體化了,從而跨越了狹隘的私人性,具備了公共性。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倫理道德、文化藝術、政治理念都藉助這個載體得以灌輸入信仰主體的信念中。因此,對宗教情感論的批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其攻訐。人類的宗教情感之所以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下被激發出來,並引起人們的共鳴,在於人類天賦的信仰本能,這是普遍的潛在地存在於每個人中的。當在某種特定的人生經歷或生存背景的變遷下,人對自己的命運和社會、宇宙產生了反思,在頓刻感受到一個終極實體的呼喚。每個人的具體生活經歷雖然不一樣,但對命運和生命的思索是一樣的,都要面臨死亡的來到,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受、揣測那個超越現實的彼岸的世界,感受到終極存在對個人命運的左右,對社會歷史進程的控制。對這個終極實體所行成的一系列復雜的個體性的感覺和情感,通過客觀化後,再試圖激發起其他信仰主體的宗教情懷。
宗教信仰從一種私人性的個體經驗、心理感受,實體化成一個特定民族的共同的具有一系列理論經典、宗教儀式、規章制度等存在形式,無論是對信仰主體,還是對整個社會民族來說,都是有相當重大的意義的。對個人來說,當他面對自己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而困惑時,當他對死亡和未來產生不確定的恐懼時,如果他皈依了神,便會相信神與他同在,感到來自神的愛憫和力量,他不會陷入無助的絕望,而喪失生存的勇氣。對於社會來說,宗教信仰是凝聚社會成員、增強社會向心力和團結力的強大精神武器,使人建立起有助於社會穩定的道德觀念。沒有一個民族可以沒有宗教信仰可以長久屹立於大地上,只是各個民族對神的界定不同罷了。
對於宗教信仰,應持寬容的態度,不能以自己的宗教信仰否認別人的宗教信仰,也不能以自己的不信仰否認別人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會伴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為社會的整合發揮巨大的作用。
我國《憲法》第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國《刑法》第251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節嚴重,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權利,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是我國黨和政府一貫的政策。而對封建迷信活動,我國一貫的政策是堅決依法取締。打擊一切危害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封建迷信。我國《刑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封建迷信活動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⑶ 中國封建倫理思想有哪些特點

各種維護和體現宗法倫理的法律原則紛紛設立。成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一條基本原則。.平等觀念欠缺,等級特權思想濃厚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

基本特點
編輯

道德規范的宗法性和政治化
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儒家的倫理思想中。中國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時,以父系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氏族組織形式被保留下來,並發展為宗法等級關系和宗法等級秩序。後來,它又與封建專制主義相結合,一直存在於封建社會之中儒家所說的「人倫」,主要是指「父子」、「君臣」、「夫妻」、「長幼」、「朋友」五種關系,除「朋友」外,都是和宗法等級關系相聯系的。為了調節這些關系,儒家提出了 「孝」、「忠」 等一套道德規范。「孝」作為「仁之實」,是子對父和祖先應遵守的道德規范「忠」是「孝」的延伸和擴大,是臣對君的行為准則。「孝」和「忠」是宗法等級關系中兩個最重要的關系的反映,集中體現了儒家倫理思想的宗法性特點,並由此決定了道德政治化的特點。儒家認為,要治國平天下,必須「修身」並踐履宗法道德,從而把道德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國封建社會中的所謂「三綱」既是最高的道德准則,又是最高的政治原則,甚至賦予道德以法律的權威。在這一意義上,儒家所倡導的道德就是政治化的道德。儒家倫理思想的這一特點,完全適合中國封建制度的需要,使它獲得了封建正宗的地位,長期統治著人們的思想,而且具有極大的穩固性,即使近代資產階級也沒能擺脫它的束縛。宗教道德及其倫理思想始終沒有在中國成為倫理思想的支配形式,其主要原因也在於此。

道德問題成為哲學思考的重點
這一特點表現在道德本原與世界本原的關繫上。一些哲學家由「天」及「人」,從「天道」推衍出「人道」,把「天道」作為「人道」的根據。先秦道家和魏晉玄學屬於這種類型。一些唯物主義者也往往有類似的特點,宋代的張載就是從氣的統一性引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道德原則;另一些哲學家由「人」及「天」,把「人道」抽象化為適用於宇宙萬物的普遍法則,並神化為「天命」、「天意」,然後又倒過來把這個虛構出來的「天道」作為「人道」的本原,以論證封建道德綱常的合理性和永恆性。那些在哲學上持唯心主義觀點的儒家基本上都屬於這種類型。
道德和哲學相交織特點的另一表現,是把道德修養論作為哲學認識論的主要內容和形式。儒家在倫理思想中所說的修養對象和目的,與其在認識論上所主張的知的對象和目的,歸根結柢是一致的。他們在認識論中所說的「行」是指道德「踐履」。至於修養的途徑、方法和認識的過程、方法,往往混同一起。道家的修養論,即神秘主義的「體道」說,也是他們的認識論。

注重內心修養,強調行為自覺
這是中國倫理思想在道德實踐上的顯著特點。中國倫理思想尤其是儒家倫理思想,把人性善、惡作為人之所以有善、惡行為的心理根據,並由此提出了一套「修身」、「養心」的方法, 認為只要發揮「心」的作用, 即可認識本性的「善」。同時,他們又把「知義」、「有義」視為人之異於禽獸的標志,突出了對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自覺性的要求。先秦儒家主張仁、智統一,強調「行己有恥」和對道德行為的自我「反省」。但是,他們在注重心、義的同時,都貶低個人利益和感官需要,主張「養心莫善於寡慾」。漢代以後,內心修養被逐漸引向極端,把性與情對立起來,乃至主張「性善情惡」、存理滅欲。
中國歷史上的各種倫理思想,尤其是儒家倫理思想,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朝鮮、日本和東南亞,甚至在西方社會都產生過程度不同的影響,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心理、習俗和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科學地總結這份珍貴的歷史遺產,批判其糟粕,繼承其精華,進一步清除封建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的影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⑷ 為什麼封建統治者一直提倡和扶植宗教

簡單地說就是無為而治的事實,他們的教義,佛教講究的耐心和來世,手中的因果關系的未來,不利於目前的道教,有利於緩和社會安撫公眾的宗教。原因之一是,古代的帝王迷信長壽,佛教承諾在未來的天堂,道家修煉的生活是帝王追求。

⑸ 封建禮教產生的原因

封建禮教是怎樣產生的



在古代,因為種群之間常常發生戰爭,幾乎所有的少壯男丁都被徵召去當兵打仗。男人打仗,沒有時間回家,所以,該種群的人丁繁衍就出現了問題。為了培育兵源,族長或國主號召,所有的男人不論何時何地,也不管任何方式,都可以隨便跟任何女人發生關系。

女人也必須在隨時、隨地以及不擇手段勾引男人。,戰爭結束之後,該地方女人這種風俗依然保持著。可是,一旦人丁興旺,戰爭結束,統治的生存危機一旦過去,就會產生新的需求下,制定新的道德標准。為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自身利益,也就必須扭轉女人這種隨時隨地的放盪風俗,於是,為維護統治者性霸權的封建禮教也就應運而生了。

在遠古,人類壽命很短,單獨生活的能力很弱,這就需要藉助族群的力量才能生存。一個人數少的族群,不僅難以抵抗野獸和自然災害對抗,也難以抗拒其他族群的侵襲。所以,一個族群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多生育,不斷增加人群的數量。於是,性能力強的人也就受到族群的尊敬和愛戴。

隨處播種或性混亂的男人,也就那個時代最道德、最光榮的人。既然人們崇拜生殖,那麼,花心男人也就成了道德模範,也就不存在什麼受人指責的賣**嫖娼問題。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既然繁衍成了種族的第一要務,那麼,性能力強的男人,也就享有更多權力。

那時候,人群內雜婚。按照當時的**俗,每年的陽春三月,定為祭祀的日子,青年男女自由交往,任意**。因為這是種群繁衍的需要。如果那個男女膽敢抗拒性混亂的風俗,那麼,就會受到頭人的處罰和輕蔑。

春秋時期的齊國,每當當祭祀日子,男女關系極其放浪和自由。每當這樣的日子來臨,男女混雜在一起,打情罵俏,互相調戲,猶如一個大妓院。到了晚上,人民大會堂上的燈燭一滅,男女**開始。這就是「群婚制」的時代。

隨後是群婚制和對偶婚制的漫長的斗爭。只是社會發展到了文明時代,隨著私有制的出現,群婚制才被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的對偶婚制所代替。但是,對偶婚制之後,才有了通**和賣**的問題出現。

私有制出現之後,為了維護新的生產關系私有制,規范和約束兩性關系的禮也就跟隨出現。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封建禮教。封建禮教,也就是讓人的性活動「發乎情,止乎禮」。封建禮教的目的,就是節制**,讓混亂的性有所調節。隨著禮教的進一步發展,禮教逐漸發展成了一種禁慾主義。

貞節成為法則是產品有了剩餘,族群生存危機減少之後的事情。在生育不在是族群第一要務之後,男人為了防止自家女人和別的男人發生性關系,而開始要求女人必須嚴格遵守的道德義務。

早在先秦時代,隨著奴隸制的產生,專供天子諸侯取樂的宮中美女,倡優和女樂越來越多。秦漢時代是禮教得以發展與完善的時期。攫取更多性資源的統治者大力提倡貞節,表彰節婦。秦始皇為褒獎寡婦而修築女懷清台以勸導貞節;西漢宣帝詔賜貞婦順女帛;東漢安帝也獎勵貞婦的行為。與此同時,一些道德文人根據統治者的需要總結封建道德。比如劉向編撰了《列女傳》、班昭寫了《女誡》等書,專門宣揚對婦女的貞操道德。

封建禮法出發點就是維護男人的特權,特別是性資源的佔有權。因為女人也是男人的私有財產,所以為了男人的利益,封建禮教必然剝奪女人的權力,特別是性的權力。比如「三從四德」「七出之條」以及後來的貞潔牌坊,顯然是私有制下男權對女人壓迫。

《周禮》提出「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進一步表達了男權階級對女性強烈的佔有慾望。班昭推崇「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義」的原則,強調「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

只是到了宋代,封建禮教對女人性權力的壓迫才達到了極端程度。宋代以前,雖然禮法里還沒要求女人忠於婚姻,但是,女性的性權力還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

宋代以後,女性的性權力進一步被剝奪。禮法不僅嚴禁女人婚外性行為,並且明確要求女人一輩子只能跟一個男人(自己的丈夫)發生性關系。如果自己的丈夫死了,那麼,這個女人的性權力也就完全被剝奪了。後來發展到了,女孩子的未婚夫死了,女孩子也就沒有了性的任何權力。到了南宋,程朱理學的興起,封建禮教完全走到了「存天理,滅人慾」極端。

壓制普通人的性權力,不過統治者壓制、限制老百姓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開始。為什麼統治者要極力壓制普通人的性權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私有制決定的。假如每個男人、女人性不受節制的話,那麼,性混亂受到沖擊最大的統治者秩序,特別是家庭秩序。因為他們佔有更多的性資源。

近來,中國的專家提出了性商、性小康問題。性商是性能力的綜合指標。即性渴望度、性能力以及性調控等方面的能力。無論性的質量和性的次數,都說明中國男人的性商遠不如西方男人。

中國性商低,除了飲食結構不科學外,中國人上千年的性壓抑導致國人性心理普遍萎縮。也就是說,中國封建文化造就了國人獨特的性心理,而獨特的性心理制約了人的性能力,甚至性能力的遺傳。所以說:中國人性商每恢復或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給既得利益者的家庭和財產造成沖擊。也就說:如果中國性商一旦大幅度提升,中國的集權社會就一天無法維持。

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慾」,也就是封建統治者要求百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說穿了就是維護封建統治者對財產(包括性資源)的佔有。如果,老百姓也跟統治者一樣任「性」亂來,統治階級不僅後院會起火,還可能影響整個獨裁統治秩序。

其實,封建禮教的產生在當時社會性混亂造成的。就是因為性的混亂,帶來其他方面,特別是秩序的混亂,所以,儒家的老祖宗們為了讓古人的性達到統治階級可以容忍的地步,要求人們「克己復禮」,靠個人自覺來維持整個社會的性道德。此後,一些在性方面極端的人,引進了佛教里「因果報應」,性教化也就因此帶有精神懲罰的欺騙。

封建禮教的性道德說教,對人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加上後來的既得利益者的強製作用,使得個人能夠自覺地遵守性道德的同時,自覺地遵守統治階級的制訂的其他規范,自覺地為統治者服務。在接受性道德的灌輸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外來強加的規范就會轉化為人的內心,成為自覺制約人們行為(包括性)的一種內在強制東西。目的就是讓擁有三宮六院或三妻四妾的性資源佔有者能夠獨自安心享過多的性資源。

儒家的性教化,也並非全部是不合理的,最初的封建禮教也有很多尊重人性的內容。最初的禮教,雖然從維護統治的現實利益和管理要求出發製造了性的新道德規范。但是這些規范在上千年的時間內,起到了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作用。但是,隨著封建禮教的日益成熟之後,也就必然走向日益沒落。但是隨著性的解放,封建禮教對人的束縛越來越小,人們就會在性的沖動下,形成新的性道德標准。

人們從野蠻社會向文明過渡的過程,其實,是既得利益男人對社會、對資源(包括性)的掠奪的過程。一定意義上講:人類文明的過程,也就是既得利益攫取的過程,包括對性資源的攫取。

性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原動力。性的權力,也是最基本的人權。沒有性的權力,其他權力也就無從談起。作為底層的人們,在一個集權的社會,不妨先追求性的平等權力。只有在性解放之後,性資源在向佔有更多資源男人流動的同時,佔有更多資源的優秀女人也會向底層尋找性福。

⑹ 宗教和道德對法的積極消極作用

宗教和道德比法律的標准要高,也就是說,犯法肯定違背宗教道德,而違背宗教道德卻不一定犯法。因此,宗教道德比法律更有約束人們做惡的強度,而且宗教道德還有勸善,教化人心向善的積極作用,而法律在這方面就顯得微不足道。如果僅僅依靠法律,社會是不會安定的,更不可能越來越好,越來越善,越來越和諧。宗教和道德對法律是完善和輔助的積極作用。

南無阿彌陀佛

⑺ 封建主義思想的道德原則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道德原則是宗族本位主義。宗法制的社會結構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基礎,是君主治國之「本」。所以,維護宗法制的社會結構,也就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價值導向。《大學》指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中「以修身為本」,修養個體道德的目的不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而是為了宗族本位主義道德原則,其理論基礎可稱為義務論或道義論。義務論是基於一種普遍的和絕對的東西,並以此來限制和規范個體。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把道德歸為超越於特殊的一般理念,個別的德性都是由這種普遍的理念引申出來的。所以,在他們看來,整體高於個體,一般先於特殊。這種思想發展到極端,就與宗教道德相溝通。歐洲中世紀的基督教就把俯首聽命、恭順馴服、逆來順受作為最高的道德真理。儒家倫理也是典型的義務論。它以滿足宗法等級整體的利益需要作為自己的行為價值目標和義務,從父慈子孝到君仁臣忠,強調的都是義務而不是權利,以維持宗族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仁」和「義」又在「禮」的基礎上統一起來,所以在實踐中,只能是卑者服從尊者的片面的義務論。義務論提倡的是禁慾主義。由於義務論忽視人的個體需求,所以必然導向禁慾主義。西方中世紀的基督教把禁慾主義看成是達到彼岸「幸福」的惟一途徑。中國儒學也突出了「正義不謀利」的道德價值觀。宋代理學家強調「三綱五常」為「天理」,「天不變道亦不變」,並進而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是要位卑者放棄對自己正當利益的追求,壓抑他們的獨立人格,對尊者「順而不逆」,以維護家庭、宗族和封建社會的穩定。
等級權力崇拜是宗族本位主義的必然產物,是封建主義思想道德的基本特徵。宗族本位主義道德原則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之上,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人的主體性和能力受到極大限制。作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宗族本位主義道德原則首先代表了占統治地位的地主階級利益,所以,人的依賴關系表現為嚴格的等級關系。為維持封建宗法社會制度的穩定,它對階級矛盾又有著調和作用,如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義務是雙向的。宋明理學也包含著「格君心」之義。但是,宗族本位主義道德原則基於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而統治階級作為群體的抽象代表,君主是「公」和「天意」的體現,所以,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卑者的恭順與尊者的專橫是互為因果的,被統治階級的禁慾主義和統治階級的享樂主義是相伴而生的。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政權(君權)、族權(父權)、神權和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因此,封建等級權力崇拜就成為封建主義思想道德的基本特徵。
宗族本位主義道德原則具有「泛道德主義」傾向。這是由宗法封建社會人的依賴關系所決定的。這使得政教合一的歐洲中世紀和政治倫理化的中國封建社會,都蒙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中國儒學既強調對民眾的道德教化作用,也主張統治者行仁政、王道。但這種道德學說,隨著封建社會矛盾的激化,越來越走向極端,成為空泛的道德說教,對於被統治階級是「吃人的禮教」,對於統治階級而言只能造成大批的「假道學」。等級觀念與權力專制的極端化,表明了封建主義思想的沒落。

⑻ 宗教與道德的聯系與區別

一、聯系:

宗教與道德同為社會意識形態,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宗教與道德之間的相互影響,既為經濟基礎所決定,也隨著經濟基礎的變革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原始社會,原始宗教通過宗教神話和宗教禮儀來強化道德的社會影響力。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總是利用宗教為自己的階級利益服務,用神和天命的安排來神化現在的統治秩序和人與人的階級關系,用來世的天堂使被統治階級安於現實的苦難。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服務,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的利益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宗教對道德的影響也體現在這兩個方面,即把統治階級的道德神聖化和成為被統治階級反抗統治階級的道德的宗教外衣。

宗教與道德的關系具有與以往階級社會不同的特點。經過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國的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中的封建剝削制度被革除;天主教、基督教中開展的反帝愛國運動使得這兩個宗教成為中國人民獨立自主自辦的宗教。我國的宗教已不再是剝削階級利用的工具。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存在是因為還存在著宗教賴以存在的條件。

在社會主義時期,雖然宗教道德中涉及人與神關系的部分仍然是約束信教群眾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但是宗教道德中涉及人與人關系的部分,如佛教的"五戒十善",基督教、天主教的"十誡"等等,與社會主義的道德有某些共同之處。

宗教信徒以宗教道德中涉及人與人關系的世俗性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與社會主義社會所提倡的道德原則對人們行為的要求並不沖突。這是宗教能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主義的道德應該吸收宗教道德和教規、教義中的某些積極因素,宗教道德只有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才能存在。

二、區別

1、從存在的維度來看:

道德存在的領域始終不出人與人關系的現實維度,宗教則與道德不同,始終走在人與神關系的維度上。

2、從與生存活動距離來看:

宗教離生存活動遠,而道德離生存活動近。

3、發揮作用的方式:

道德是非強制的,約束主要來自於內在的良知,而宗教對於信仰者是絕對的權威。

⑼ 封建禮教有哪些

所謂「禮」,是指源於氏族社會具有宗教意義的習慣和禮儀。在封建國家產生以後,具有原始習慣意義的禮經過統治階級的改造和完善,成為國家意志的體現,具有法律的性質和效力。但是,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它的原始性、混溶性、道德性和人情性依然存在,它的倫理道德和文化價值意蘊依然如故;禮的宗法社會性也仍然得以保留,從而成為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規范體系。「禮」成為介乎「法」與「俗」之間的一種過渡性行為規范。

封建禮教是封建社會中等級秩序的標志、人際關系的准則,是封建統治者用來協調統治階級內部關系、束縛人民大眾,以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對社會有著極為深刻、廣連的規范控制功能。《舊唐書·禮儀志》雲:「故肆覲之禮立,則朝庭尊;郊廟之禮立,則心情肅;冠婚之禮立,則長幼序;喪祭之禮立,則孝慈著;搜狩之禮立,則軍旅振;享宴之禮立,則君臣篤。」它幾乎涵蓋了封建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是鞏固封建君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它基本上仍是社會最根本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這種控制的實現,主要是通過道德說教和禮儀規則二種途徑。

道德的經典條律是三綱五常,即關於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各自名分與相互關系的規定。君臣關系的准則是君仁臣忍,這個准則也適用於其它所有尊卑、上下之間的名分與關系。在朋友之間,要講信義,這個准則也適用於其它平等的關系之間。 「信」這一道德規范在法律監督和保證的合同契約關系尚未充分發展的當時,對於維護許多行業的職業道德和人際往來關系中的信用與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義」被定義在個人善行范圍之內,以無害且有利於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定的准繩,遂使時人大多修身心,安名分,嚴尊卑,序貴賤,守上下,發揮了深刻廣泛的控制功能。

禮儀規則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具體的、細致的行為規則,是統治者在全社會貫徹推行這種觀念和規范、直接約束人們行為的手段。它們補充和強化了說教。中國歷代統治者很重視禮儀規則的制訂和推行。清朝政府一直保持著禮部的設置,主要執掌禮儀規則之事。國有《大清通禮》,部分家庭有家禮。《大清通禮》包括了政府郊天、參聖、祈年、營造、征戰等活動及人們祭祀、婚喪、飲宴、慶賀等活動的禮儀規則,此外還包括了人們在其它日常社會活動與交往中的禮儀(如君臣禮儀、師生禮儀、朋友禮儀等)的規則;就連不同等級、不同身分的人在各種禮儀場合的服飾等細節,也有明確規定。這種由國家制訂的禮儀規則,對士大夫階層有較大約束力。統治者最上層也不能隨意違禮,確實有教化作用,某些部分也貫徹到了社會下層,如丁憂(遭父母之喪)服喪之禮等。

⑽ 什麼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性質的地主階級佔有土地剝削農民(或農奴)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其基本剝削形式是封建地租,農民(或農奴)耕種封建地主的土地絕大部分產品作為地租被封建地主剝奪。上層建築主要是以等級制為特點的封建制國家。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以維護封建剝削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宣揚封建道德為主要內容。在封建制度下,社會基本的對立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或農奴)階級。
【封建禮教】封建禮教是封建社會中等級秩序的標志、人際關系的准則,是封建統治者用來協調統治階級內部關系、束縛人民大眾,以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對社會有著極為深刻、廣連的規范控制功能。《舊唐書·禮儀志》雲:「故肆覲之禮立,則朝庭尊;郊廟之禮立,則心情肅;冠婚之禮立,則長幼序;喪祭之禮立,則孝慈著;搜狩之禮立,則軍旅振;享宴之禮立,則君臣篤。」它幾乎涵蓋了封建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是鞏固封建君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它基本上仍是社會最根本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這種控制的實現,主要是通過道德說教和禮儀規則二種途徑。

熱點內容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
旅遊法律責任名詞 發布:2025-01-19 23:05:34 瀏覽: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
新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1-19 22:41:23 瀏覽:725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