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心理學

道德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0-12-17 12:06:51

① 關於人的道德的形成與發展,心理學有哪些理論研究

一、皮亞傑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2-5歲),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范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權威階段」或他律道德階段(6-7、8歲),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時完全以權威的態度為依據;
第三階段為「可逆性階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階段(8-10歲),該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已經不把規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逐漸從他律轉入自律;
第四階段為「公正階段」或自律道德階段(10-12歲),該階段的兒童繼可逆性之後,公正觀念或正義感得到發展,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
二、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品德發展理論:
(1)前習俗水平:①懲罰和服從的道德定向階段;②樸素的享樂主義或功利主義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③人際和諧定向階段,又稱「好孩子」;④尊重權威和維持社會現有秩序的定向階段。
(3)後習俗水平:⑤社會契約和法律的定向階段;
⑥普通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的定向階段。

② 偏道德情感的心理學派是

偏重道德情感成分的心理學派是(精神分析學派 )

精神分析學派在協助當事人(案主)能夠去發現,現行行為的潛意識基礎。並認為內在的行為是受了過去的因素(潛意識) 所支配,即人類早期發展影響行為,幫助人了解過去。


精神分析或稱為心理分析學,是二十世紀初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創立的一門學科。當時精神病學普遍受生物學的影響,對於心理現象的構成、發展及治療,以工業革命時代流行的機械主義的方式進行,弗洛伊德於1885年到巴黎拜著名精神及人腦科學家 Charcot 為師,並受到Charcot 研究歇斯底里(hysteria)的影響,開始了他關於早期或童年創傷經歷和情緒病的研究。其首個研究個案是聯同Josef Breuer完成,病者化名 Anna O 的病患記錄,他們初期利用催眠和講談療法(talking cure),心理病患者提供了解心靈困擾的技術,後來鑒於弗洛伊德認為催眠雖然可以發現病患者的過去創傷經歷的片斷,但卻沒法為病者帶來治療的方法,弗洛伊德因而開始建立另一套潛意識理論

③ 在道德心理學中moral dilemma指的是什麼啊道德方面的困難

道德上的兩難處境
與在作選擇時出現的道德兩難的處境的本質有關的不同點

④ 心理學名詞解釋 道德感與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抄依據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規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
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動過程中認識、探求和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主觀體驗。它是與人的求知慾、認識興趣、解決問題的需要等的滿足與否相聯系的

⑤ 哪位高人能給「道德」在心理學上下個定義

道德是非暴力性來的調整人與人自、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來維系。不能隨地吐痰是道德規范;不能隨地排污是法律規范,依靠暴力來維系。
道德是倫理學的研究對象,但倫理學和心理學之間有有關交叉學科——道德心理學。

⑥ 在心理學中,自律道德是什麼意思

在心理學中,所謂「
自律道德」是指學生作為德育過程的主體,
自覺地服從自己確認為正確的道德信念、道德准則的支配,
在德育過程中主動養成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道德品格.
在教材中可以找到。

⑦ 道德意識和道德認識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心理學和倫理學專業的請進)

要搞清來楚道德意識和道源德認識的區別,首先要搞清楚意識和認識的區別。
意識是哲學中的基本概念,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物質。物質是客觀實在,而意識是對客觀實在的反映。
認識與意識在本質上相同,是主觀的,是對客觀的反映。但是使用范疇有所區別,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應該是實踐。認識來源於實踐並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由此可以認為道德意識應該是一種大眾公認的普遍的意識形態,是道德習慣,沒有主觀性,是道德的總和。道德認識就是對意識的學習和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深淺不同,理解不同,范圍不同。

⑧ 道德屬於心理學嗎請專業人士回答。謝謝。

道德是個概念。這個概念有心理學層面的部分,也有社會學層面的部分,也有哲學層面部分。有一門學科叫道德心理學。

⑨ 什麼是道德心理學

簡介
例如,心理學家 勞倫斯Kohlberg 被問的男孩和年輕人關於他們的想法過程,當他們面對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學家歷史上傾向於忽略實證研究和研究理論問題的結果做以概念、行動和心理學。 當柏拉圖共和國問關於什麼的問題可能刺激人道德上行動,他是詢問問題道德心理學。 從晚20世紀,工作在道德心理學的許多哲學家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認真採取了研究的結果,並且工作在這個區域的有些心理學家考慮了在他們的工作之後說謊的哲學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J.雷斯特明確提出了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其基礎是自70年代中期以業以他為代表的明尼蘇達大學有關學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當代道德心理研究領域的重大進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與他對個體道德及其來源的看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他認為,個體的道德是類型特別的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它與協調社會中個體間的種促合作活動有關,也與解決個體間發生的種種利益沖突有關,而這種協調和解決的主旨是增進人類的福祉。

特點
雷斯特指出,個體的道德根植於社會環境。因為,群居生活是人類生活的一個特點,人們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協調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沖突,道德在這方面起飛豐與禮儀、習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約、調節作用。同時,個體的道德也根植於其自身的發展之中。因為,親社會行為方面、群體心理方面、人格發展方面和人類學方面的研究表明,個體發展早期已可發現道德發展的胚芽,個體具有重視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傾向,個體普遍具有當個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願望。
但是,反觀心理學對個體道德現象的研究,認知發展學家主要從認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學家刻意從情感方面進行考察,社會學習論者則著重從行為習得方面加以探討。這無疑忽視了個體道德具有既源自個體,又源自社會,且屬於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的特點。其實,雷斯特認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響的認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認知影響的情感,更不會有絲毫不受認知和情感影響的行為,這是個體道德現象的明顯特點。
據此,雷斯特認為,對個體道德這一心理現象應該從這樣的問題入手探究:個體的道德行動是如何產生的?即面對具體情境的個體形成道德行動會經歷哪些心理過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邏輯地說,這必然至少經歷四個基本心理過程,也就是遵循著他的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 雷斯特對其模型的四個過程及有關研究的論述如下:
過程一,解釋情境。面臨特定的具體情境,個體必須先竭力加以理解,對自己說明當前發生了什麼,然後估計可能採取哪些行動,以及它們對自己和他人有何影響和後果。
需要指出,在社會情境被解釋的時候,個體還會有情感的強烈喚起,即人們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就已可能對事件或人物懷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這不是指情感可以獨立於認知,而是表明了隨著最初的認知會一下子產生沖動性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喚起常不依個體主觀意志為轉移,而且會使個體去突出或抹殺情境具有的某種意義,故它對動機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從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個熱點問題。 與過程一有關的心理學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觀者對突發事件之反應的研究,這方面的結果表明許多個體甚至在解釋相對較為簡單的情境時也會出現困難;助人行為的研究,這方面結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關線索與是否實施助人行為或是否有自覺而持續的助人行為有密切聯系。上述兩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個體在解釋社會情境時所面臨的困難,更不能把不當的解釋誤認為是個體心理防禦機制使然。個體對情境的道德意義的理解、解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今天,社會認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線索檢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設、進行推斷等等,而它們都與個體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關。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與過程一有關。這方面的研究發現,對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個體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有的個體會把別人的每一個舉動、每一項活動、每一種表情都視為飽含著道德意義,而有的個體直到目睹鮮血才會意識到面臨了道德問題。個體的道德敏感性一般會隨年齡和經驗而發展。當前,這個方面有兩位活躍的研究者,他們是M.貝博和J.活爾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貝博的研究在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進行。活爾克的研究則在方法上對前乾作了變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詢情境為刺激材料,並製成了錄像帶。他們都致力於發展這方面的測量記分系統。
過程二,作出判斷。在解釋情境的基礎上,個體從各種可能的行動中決定其中的哪一個在道德上是正確的,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斷的過程。 以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發展學家在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們向個體直接呈示道德問題的情境,要求對此作出選擇判斷並陳述其理由,從而了解他們道德推理的依據和道德思維的框架。由此,他們發現了個體道德判斷的圖式和發展階段,而公正觀(感)則是圖式和發展階段的核心問題,它幫助個體對社會情境作出何為道德上是對的判斷。
雷斯特本人於70年代中期以來所進行的「確定問題測驗(DIT)」也與這「過程二」有關。該測驗仍以科爾伯格揭示的道德發展階段為基礎,以兩難道德情境為材料。但該測驗具有的簡潔、易學、易用的特點,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確定問題測驗」即「DIT」是當代了解個體道德判斷在方法技術上的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過程三,道德抉擇。在道德判斷的基礎上,個體對自己認為在道德上是對的那個行動所賦予的道德價值超過了其他觀念的價值,從而可作出把認識和判斷付之以行動的抉擇。這是一個涉及道德行動的決策過程,有賴於個體的道德價值觀在其價值觀體系中處於相對優於其他價值觀的地位。
雷斯特認為,這一過程是判斷與行動、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必要環節。基於道德判斷的道德價值觀常常不是個體唯一的價值觀,非道德的價值觀念常頗具誘惑力而使個體不能遵循道德判斷去作出相應的道德抉擇。如在達蒙的研究中,先讓被試說出把一定數量的糖果分給做了手工的兒童時自認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後讓被試真的去實施,結果是相當部分的被試偏離原來的方案而給自己留下了較多的一份。這表明了被試原來的認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動因妥協了。 究竟是什麼促使個體把道德價值觀置於其他的價值觀念之上,是什麼能使個體從道德判斷的認識繼而過渡到作出道德行為的抉擇?雷斯特指出,對這一道德抉擇的過程至今研究得不夠,但從已有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中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對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種理論觀點及其代表人物,它們是: 1、個體行為之所以能夠是道德的,是因為進化使利他主義成為了人的遺傳基因。如威爾遜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規蹈矩,是害羞、內疚、懼怕促使個體變得道德。如阿倫弗里德、艾森克等。 3、個體的道德,只是因其反應獲得了強化和模仿的機會,也可以說個體中是「學會」了社會行為而已。如班圖拉、戈爾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離不開社會性合作,個體本人則是其中休戚與共的一員,這種認識是個體道德的動力。如杜威、皮亞傑等。 5、道德動機源自對那些比自我更為偉大的東西,如國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從感。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義、個體道德行為的基礎。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關懷關系的環境中,其結果會使個體承擔起道德義務。如羅爾斯、科爾伯格等。 8、關心自我完善、關心自我同一性,這是促成道德行為的動因。如布萊西、達蒙等。 雷斯特建議,道德抉擇過程的研究不妨這樣入手:針對特定情境,上述諸觀點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著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過程四,實施行為。在道德抉擇的基礎上,個體就得進一步把道德意向具體轉化為道德行動。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為行動的過程不僅需要個體具有相應的體能和技能,而且需要個體能明確行動的具體步驟,克服可能出現的阻礙,戰勝疲勞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擾。 雷斯特通過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學研究指出了影響這一過程的重要因素。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騙行為時,對被試不僅按道德認知水平而且還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類,結果發現後者同樣是欺騙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如,米切爾在研究有關的認知轉換技術對行為的作用後指出,掌握並運用這類技術會使個體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禦可能面臨的極大的情境壓力。又如,馬斯特斯和桑特羅克的研究認為,由某種認知引發的積極的情感狀態是與堅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聯系的,個體對行為性質和成效的期望會決定他是否去從事某種活動、願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難和克服消極體驗而堅持下去。再如,倫敦的訪談調查表明,「社會性肯定」也是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個過程組成的模型就是這樣勾劃了個體從面臨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動所經過的心理歷程。這四個過程既不是指個體所具有的基本特質,也不表示一個理想的有道德的人應具有的四種美德。 雷斯礦物質 模型中的每一過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一個人有能力處理某一過程,卻未必有能力勝任另一過程的處理。如能作出復雜判斷、推理的人卻有可能不去實施行動過程,付之以行動並能持之以恆的人卻可能基於相當簡單的判斷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產生道德行為的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但這不是說組成模型的四個過程必然是隨時間推移的一個線性過程。如一個人在確定什麼在道德上是對的,即作出道德判斷時(過程二),可能反過來又會影響這個人對情境有新的或進一步的理解和解釋(過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個過程之間也存在著交互作用和影響。這方面已有實證研究,較突出的有達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兩項研究。前者發現,當前情境的行為(屬過程四)會影響對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認知加工(屬過程一),一個人對某一過程的專注會使他對其他刺激或過程的反應變得遲鈍。後者發現,個體會作出防禦性評價來否認或減輕自己的道德責任感,比如,在過程二和過程三以後,表境的道德意義和個人的道德行動代價變得清楚了,個體會防禦性地重新注釋情境,或者對受害者的大辯論況作較低的評估(屬過程一),以求付出較小代價而又不受良心譴責。 雷斯特模型的四過程,雖與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有聯系,但已不是單一的品德心理成分。如過程一解釋情境時總會有相應的情感喚起,過程二作出判斷時還受過程一形成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所影響,實施行為的過程四更離不開認知、情感和意志活動了。 總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種種道德發展理論用某個單一的變數或心理成分來表示的做法,而能綜合地考慮知、情、意、行的各種心理活動。該模型實證地指出了個體從面對情境到產生行動的合乎邏輯的心理過程,縱向地剖析了這些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及交互作用。這種動態的、更貼近生活實際的研究提供了理解個體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實地反映個體道德品質形成的全貌。該模型對道德教育也有啟示,道德教育雖可以著眼於道德品質的諸心理成分,但還可以從對環境的感知到身體力行這樣一個縱向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四即實施行為,最後是過程三即道德抉擇,故尚有許多工作有待進行,以完善和充實該模型。

⑩ 道德心理學是誰創立的

道德心理學是美國當代署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勞倫斯.科爾伯格所創立。

熱點內容
電大合同法第二版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4-11-16 14:39:20 瀏覽:448
勞動法孕婦發工資的制度 發布:2024-11-16 14:19:20 瀏覽:31
跨國公司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4-11-16 14:04:02 瀏覽:782
合同法法規定一定要交五險一金 發布:2024-11-16 14:03:19 瀏覽:446
行政法學課件 發布:2024-11-16 14:03:06 瀏覽:525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