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道德境界
❶ 蘇格拉底的「善」是什麼意思
「美德即知識」,對人的心靈的認識導致道德哲學。心靈的內在原則即是美德(或德行),美德是關於善的概念的知識。最高的道德范疇在蘇格拉底看來即是善,真正的善必定是與知識密切相關。善是人心中既非全然已知,又非全然無知的潛抑。後天的教育(知識的得到)正是為了揭示這種人心中的內在原則,從而使人充分認識到心靈的向善本性。
❷ 道家、佛家、儒家的善分別是什麼
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都是利益眾生。
表現上來看,道家的修行中做善功,主要通過各種醮科禮儀等求福趨邪,或隱身於世助人解困。佛家主要是通過法布施廣結善緣,助人解脫苦海。儒家主要是入世為官,治理天下令百姓安居樂業為最大的善功。
❸ 馮友蘭先生闡述的做人的四種境界是什麼…
馮友蘭人生四境界 馮友蘭,上個世紀國學研究的一代宗師。他將中國傳統哲學的「辯名析理」同西方近代的邏輯分析結合起來,創立了「新理學」的哲學體系,其內容涉及行上學、心性論、境界學、人生哲學等,「六書紀貞元」,馮氏哲學開創了中國傳統哲學現代化的新局面,其人生境界說是「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馮友蘭對人生理想、人生哲學、人生覺解用哲學方法予以回答,對人的生存狀態和價值觀念作出超越,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思想啟迪作用。結合今天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對馮氏哲學的人生四境界進行深入闡釋,解讀其中蘊含的現代價值,審視現代文明給人生帶來的困惑,並從中汲取智慧和教訓,有利於當代社會的文明建設,同時又能為我們思考人生提供一面鏡子。 馮先生在汲取中國古代哲學關於境界論營養的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說。馮友蘭認為哲學的功能在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學是可以使人得到最高境界的學問,不是使人增加對於實際的知識及才能的學問。」(《三松堂全集》5卷157頁)哲學能提高、升華人的境界,能求得智慧,具有無用之大用的功能,能解決「安身立命」之大道理,哲學可以使人對真際有所領悟,使人對真際有一番理智的同情和了解,這種領悟、同情和了解可以作為人道之根據,使人的覺解程度不斷提高從而認識人生的意義,這也就是所謂哲學能提高人的境界的原因所在。能達到最高境界、實現理想人格的人即是聖人,所以就個人說哲學是超凡入聖的門徑。從此角度對四境界說進行研讀,能深化我們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能深化我們對人生價值的尊重。 一、自然境界,順習而行 「自然境界的特徵是: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是順才順習的。」(《三松堂全集》4卷551頁)才,生物學上的性,即生物本性或自然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屬性。習,個人的習慣或社會習俗。順才而行,「行乎其所不得而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即按照人的生理的自然要求而行事。順習而行,「照例行事」,即不自覺的因襲傳統照章行事。馮友蘭說,古詩「鑿井而飯,耕田而食,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中的則既可是自然法則,又可是行為法則。帝之則,人奉之。馮友蘭又指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處於此境界的人不是完全不識不知,「於鑿井耕田時,他亦自覺他是在鑿井耕田。」(《三松堂全集》4卷551頁)不過此時覺解是不清楚的,是不識不知的。馮友蘭又指出「有此種境界的人,並不限於在所謂原始社會的人」,(《三松堂全集》4卷551頁)「有此種境界的人,並不限於只能作價值甚底的事的人」。(《三松堂全集》4卷552頁) 此境界的人以本我為中心,以本能的生物形式存在,展示了人自然性的人格,人是自然的,人的需求也是自然的。每個人都有滿足自己需要的權利,任何人無權干涉和剝奪,所以我們應推崇自然境界。因為人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飽穿暖,衣食住用行,這是人的基本覺解,也是人的自然屬性的基本反映,此行為即表明人是「順才」的。習,習俗,習慣,規則。照章行事,人的天性。「順習」的表現就是照例行事。人生活在社會中,無論什麼人,其行為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則。「一社會內之人,必按照其所屬於之社會所依照之理所規定之基本底規律以行動,以維持其社會之存在。」(《三松堂全集》4卷114頁)遵章循據是做事做人的基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在社會中智力程度不同的人,都可以處於自然境界。對處於自然境界的人,應首先滿足自身基本需要,這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這是對人「順才」特性的尊重。如現在房價問題、就業問題、醫改問題、農村留守兒童、養老問題、污染問題、安全問題、農民工權益問題等等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問題涉及民生,與廣大民眾的利益息息相關,是廣大民眾的第一需求,也是處於自然境界的人的自然表達和合理要求,對於民眾的自然要求,我們應予以尊重。我們要做到以人為本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我們在滿足人自然需要的基礎上,應健全各種「習」,也就是說要讓人「順習」,就必須健全規則,完善法律法規。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我們應不斷完善立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國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也為國民的「順習」提供基本的條件。「順才順習」,人之天性。對於「順才」我們要尊重,對於「順習」我們要提倡。但要反對不自覺的盲目覺解的「順習」,因為覺解是發展的,境界是變化的,個人習慣、社會習俗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我們應遵循而不守舊。隨著社會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出現的領域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繁雜,人人要去尋找和獲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要去適應的變化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人之個體要常變,在變化中求發展。馮友蘭指出,「其境界常不變者,只有聖賢與下愚。——其餘人的境界,則是常變的。」(《三松堂全集》4卷558頁)覺解的提高,境界的變化,會帶來本我的變化、主體的變化、新的變化,所以我們既要遵循又要創新,要善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迅速適應社會,才能做到在社會中游刃有餘,如魚得水,才能充分在社會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 「照人之所以為人的標准說,自然境界不是人之所應該有底。」(《三松堂全集》4卷570頁)在馮友蘭看來,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鄉,而要自覺地認識自然,了解宇宙人生之真諦,達到一個較高的精神境界即功利境界。「功利境界的特徵是:在此種境界底人的,其行為是『為利』的。所謂『為利』,是為他自己的利。」(《三松堂全集》4卷552頁)功利境界中的人對「利」是有自己的覺解,且對此覺解是清楚的,這和處於自然境界的人不同。這里的「利」包括我們常說的「名」和「利」兩個方面,後一個「利」是狹義的。「名」是精神性的需求,「利」是物質性的需求。在馮友蘭看來,「利」即對我之需求的滿足,精神性的滿足往往求助於名,物質性的滿足往往求助於物質利益即狹義的利。「求名於朝,求利於市」,都是滿足自己的需要、求自己的樂,功利境界的本質是為己,或求增加自己的財產,或求發展自己的事業,或求增進自己的榮譽。功利境界中的人對「利」追求的方式可以大不相同,有的甚至可以流血犧牲,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自己的利。處於這種境界中的人對自身的行為已有確切的了解,但這種了解僅限於對於「自己」和「利」,限於通過自己的「心靈的計劃」和積極的行為來追求自己的利益。因此,這種人只是覺解到了「生物之理」或「動物之理」,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人之理」,他們並無覺解。 此境界的人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取捨,展示了人生物性的人格,對自身有實際意義,即使對他人和社會有意義也是相對於自我而言。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為都有確切的目的。他們的目的即利。一個人增加他的財產,其行為是利,一個人增進他的名譽,其行為也是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人皆追求自己的物質利益和精神需求,所以在當今社會,要正視人為利的一面。人人都有「私心」,我們應該尊重人的「私心」。從另一個角度看,人是社會的人,人的「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自己的自我價值,所以我們要積極創造有利於自我價值實現的平台,為個人的發展創造氛圍,這既是對處於功利境界人的內在價值的承認,也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但是我們對於「利」的取,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正確取利,合理用利,不能唯利是從。求利靠的是個人努力、個人奮斗,靠的是人人都必須無窮盡地發揮我之身智體能以追求自我之成功。如果以利為一切,那麼此利則是一種原始的利、庸俗的利、純粹的利。我們說利可求,但不可亂求,利可得,但不可亂得,道理就在這里。 在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日趨物質化、功利化、實效化,求利、求欲、求更多更豐富的物質生活。有的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利,達到自己的目的,奮不顧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的人就是專靠「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來達到個人目的,有的人則主張「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有的人利己不損人,有的人損人以利己;也有的人表面上損己以利人,骨子裡卻以利人作為更利於己之手段如此等等,特別是當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彰顯,人們把利益的得失等同於尊嚴和價值的提升與否,利益庸俗化現象突出,這些都是一種為己的純粹的取利方式,都是以「佔有」為目的,從根本動機看,他們同屬一類,皆處於功利境界。對於這樣的取利方式和態度,其實質就是只取不與,應該屬於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的范疇。 三、道德境界,盡倫盡職 既然功利境界是很不完善的人格,所以,它必然被較完善的人格所否定,這個較完善的人格,馮友蘭稱之為道德境界。「道德境界的特徵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行義的。義與利是相反亦是相成的。求自己的利的行為,是為利的行為;求社會的利的行為,是行義的行為。在此境界中的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三松堂全集》4卷552頁至553頁)道德境界是比功利境界高的境界,如果說,功利境界的人的行為以「取」為目的的話,那麼,道德境界的人的行為則是以「與」為目的;如果說功利境界的人,在社會與個人的關繫上是對立的話,那麼,道德境界的人,在社會與個人的關繫上是統一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知道社會的存在,社會是一個整體,人是社會的一部分。「社會是一個全,個人是全的一部分。部分離開了全,即不成其為部分。」(《三松堂全集》4卷553頁)道德境界的人的行為是行義的,行義的行為是按照道德規律之「應該」行事的,是不計個人利害的,行義的目的在於「與」;功利境界的人的行為是為利的,是為一己之利的行為,為利的目的在於「取」。馮友蘭將義和利對立起來,並將處於道德境界的人稱為「賢人」。 處於此境界的人,以他人和社會為中心展示了人,展示了人社會性的人格。正其義,不謀利,賢人也。人是社會的人,個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生存,才能發揮自身的作用,才能得到自我的完善。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個人,個人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個人和社會的發展相互促進。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中和諧的社會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而和諧的社會關系則包括三個層面:人與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更是和諧社會的主體。人在社會中應該干什麼,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應該按照社會的基本要求,在社會中學會生存,在社會中學會完善自己,並不斷的學會溝通他人、溝通社會、溝通宇宙,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現代生活空前復雜,現代社會的機會空前之多,現代生活中的誘惑與刺激亦無窮之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常常陷入二難選擇、三難選擇,以至無數難的選擇。社會文明給人們帶來各種社會問題的同時,對人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適者生存,不適者將被淘汰,殘酷的社會現實給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帶來了空前的挑戰。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以什麼心態應對的問題,是直面挑戰,還是選擇逃避,我們必須作出選擇。我們常聽有人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其實只要我們懂得做人的方法,人生之樂樂無窮。我們必須學會適應,學會利用社會給我們提供的條件,和社會同發展,學會做人,學會做社會人。正如馮友蘭說的那樣,「人必在社會的制度及政治的道德規律中,始能使其所的於人之所以為人者,得到發展。」(《三松堂全集》4卷553頁) 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 一般認為,一個人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了。但是,馮友蘭卻不這么看,他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還不是一個有理想的人,還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徵是: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其行為是『事天』底。在此境界中的人,了解於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人必於知有宇宙的全時,始能使其所得於人之所以為人者盡量發展,始能盡性。」(《三松堂全集》4卷553頁)也就是說,天地境界的人,有高於其他三種境界的人的覺解,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只有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才是聖人,才具有真正的理想人格。因為在馮友蘭看來,天地境界的人不僅能盡人倫盡人職,而且能盡天倫盡天職,即能事天、樂天、同天。也就是說,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為人之理,盡人之性,成就一個理想的人格。就人之所以為人的標准來說,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亦是最佳的境界。馮友蘭認為人應該是,「不但對於社會,人應該有貢獻;即對於宇宙,人亦有貢獻。人不但應在社會中,堂堂地做一個人;亦應於宇宙間,堂堂地做一個人。」(《三松堂全集》4卷554頁)天地境界的人即是「與天地比壽,與日月齊光」。 處於此境界的人,以宇宙為中心,展示了人宇宙性的人格。比較四種境界,自然境界是求本能的善,功利境界是求個體的善,道德境界是求社會的善,天地境界是求宇宙的善。所以,天地境界是至善境界。處於天地境界的人,有覺解且覺解是甚多的,這種覺解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人是宇宙的一員,人必須處理好人和宇宙的關系,真正實現「天人合一」。當今社會,一系列涉及全球性的問題日益呈現出來,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如全球環境變暖,環境惡化,沙塵暴的頻頻來襲,還有海嘯、地震、颶風等等,這些問題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是巨大的、駭人的。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活環境的惡化,人們有可能喝不上干凈的水,呼吸不上清潔的空氣,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大自然為什麼給人類瘋狂的報復,大自然怎麼了,甚至人們會問宇宙是不是變了。因此我們不得不重新反思我們和宇宙的關系,反思我們人類到底做了什麼,才讓世界如此不太平。 處於此境界的人,馮友蘭稱之為「聖人」。這里涉及到一個如何做人的問題,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社會日益變化,人們面對五彩斑斕的世界,顯得有點不知所措。我們應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怎樣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應該怎樣做。今天我們人類出現許多問題,現代文明給人類帶來許多危機,人們的信仰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譬如由於競爭、就業、人生價值的實現等問題使許多人感到壓力非常大,使我們常常感到的是猶豫、彷徨、無奈、自責、沮喪,現在自殺、抑鬱等已成為困繞人類的主要殺手。像演藝圈頻頻發生明星自殺、高校大學生自殺、越來越多青少年選擇自殺無不說明我們的心理健康況狀堪憂。人為什麼要選擇自殺也許是個永永遠遠也說不清的話題,但越來越多的群體選擇自殺,也許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❹ 善惡境界的區分
分別善惡,對我們凡夫來說,有一個簡單的方法---------
利於他人的言語、行為或心態,就是善;
反之,不利於他人的言語、行為或心態,就是惡。
對凡夫來說,根本就看不到或不知道善惡,或者不知道分辨善惡,那是重大愚痴。
對聖人來說,他們是能准確地分辨善惡,但善惡不掛於心,金沙雖貴,眼不能容!雖然他們善惡的概念不染於心,但他們的行為、語言、心態都是自然地合乎至善的。這就是《六祖壇經》種的那句著名的話:「不思善,不思惡,那是的上座本來面目.....」
❺ 什麼叫做善
就是善於提問,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這里有一個人際心理方面的:
善問者能過高山,不善問者迷於平原」。交談中不善提問,常使交談失敗,連珠炮似的發問,問得人難以招架,惹人討厭。
然而,怎樣做到「善問」呢?
1、由此及彼地問。先避開中心問題,從對方熟悉而願意回答的問題入手,邊問邊分析對方反應,再巧妙地引出正題。
2、因人而異地問。對性格直爽者,不妨開門見山;對脾氣倔強者,要迂迴曲折;對平輩或晚輩,要真誠坦率;對文化較低者,要問得通俗;對心有煩惱者,要體貼諒解,問得親切。
3、胸有成竹地問。較重要的交談,要想好順序,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最後問什麼,總體上要問清哪些事,心中要有譜,有個通盤考慮,力求發問的最佳效果。
4、適可而止地問。問答是雙邊活動,必須使對方樂於回答。問話後要察顏觀色,從對方表情中獲得信息反饋。對方低頭不語或答非所問,可能是表示他不感興趣或不能回答,就要換個提法再問;對方面露難色或有疲勞厭倦感,就不能窮追不舍,應適時停止。一般不要冒昧地問賓客的工資收入、家庭財產、個人履歷等問題。
5、彬彬有禮地問。要恰當地使用表示尊重的敬語:「請教」、「請問」、「請指點」等,要恰當使用表示謙恭的謙語:「多謝你提醒」、「您的話使我頓開茅塞」、「給您添麻煩了」等。在對方答話離題太遠時,還要用委婉語控制話題:「請允許我打斷一下.....」「這些事你說得很有意思,今後我還想請教,不過我仍希望再談談開頭提的問題......」自然地把話題引過來。問話時不要板起面孔。「笑容是你的財產」,微笑著問話,會使人樂於回答。
❻ 孔子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是什麼
究竟什麼是「善」?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善是不能定義的。我們不必勉強下定義,但是可以由大家使用「善」這個字時所指為何,來描述其功能性定義。自古以來,一談到善,大家都會想到「孝、悌、忠、信」。那麼,這四種善有何特殊之處?有的,就是:都在於「一人與他人之間」適當關系之實現。無父母,如何孝?無兄弟姐妹,如何悌?無長官老闆,如何忠?無朋友,如何信?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描述「善」為「人與人之間適當關系之實現」。孔子所謂的「仁」,在字形上是「從人,從二」,亦即「二人為仁」。若是孤獨一人,則沒有行善的機會。因此,儒家沒有關起門的聖人。儒家的社會關懷,亦由此得以肯定。
不過,如此一來,人與動物或與神明之間的任何作為,都不能稱為「善」嗎?答案是「不能」。一個人愛護動物,如果可以像「孝忠信」一樣地稱為善,那麼顯然不是孔子的想法。《論語》有一段話說:「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篇》)我在解釋時指出:馬棚燒了,可能受傷的是車夫、馬夫、工人等身份較卑微者,而孔子並無階級意識,只是以平等態度來關懷所有的人。至於馬,在古代屬於財物,再怎麼貴重,也不能與人相提並論。至於後來孟子所批評的「率獸食人」,更是擲地有聲的見解。因此,善不可用於人與動物之間。
至於人與神明之間的關系,由於古人相信「人死為鬼」,所以對神明自有一份像對待祖先的情感,但是具體的做法則是「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篇》)。這句話的意思是「專心做好為百姓服務所該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適當的距離」,由此可知,忽略眼前老百姓的需求而過度供奉鬼神,顯然並非孔子之意。孔子主張對鬼神要孝敬,但是說到「善」,仍以「人與人之間」為其范圍。
❼ 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中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准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
表現在十個方面即「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❽ 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是:至少填3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❾ 人生的四大境界是什麼
一個高尚的人通過努力奮斗,走向成功後,要修身養性,達到適應環境、滿足現狀的境界,最終落得美名流芳千古。
第一重:功利境界,自強不息。
指追名逐利階段,一個人在這個階段為了生活,實現自身價值,要通過努力奮斗,勇於競爭,敢於拼搏,走向成功的階段;
第二重:道德境界,厚德載物。
是指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實現了自身奮斗目標,走向成功之後,要進入一個高的境界階段,注重德行修養,即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或影響周圍社會上的人加強自身修養,到達、生活於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
第三重:自然境界,隨遇而安。
指更高的一種境界,是指一個人經過努力到達成功彼岸,又有了崇高的品德修養,就能進入回歸自然的境界階段,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也有無身無患、寵辱不驚的意思;
第四重:天地境界,得道升天 ,或稱入土為安。
是指人們經過人生的各種修煉,到達圓滿結束的階段,需要給人留下美好的記憶,到達、生活於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
❿ 「至善」到底是一種什麼境界
至善有以下幾個意思:
1.最好的辦法、情況。
《管子·幼官》:「至善不戰,其次一之。」 尹知章 註:「用兵之善者,其唯不戰乎!其次善者,雖戰而號令一。」
2.儒家謂人的道德修養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3.形容詞
至善至樂
最好。
[太平天囯]何震川《建天京於金陵論》:「建邦設都,必取至善之地。」
談到境界,自然是第2個解釋的意思,即「最崇高的善」。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於其中或者都來源於它的那種最高的善。出於西漢·戴聖《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一是"最高的善",即德性;
二是"完滿的善",即德性與幸福的統一;
三是"共同的善",即倫理共同體;
四是"最高本源的善",
這四種含義構成該概念的完整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