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依法治國的
㈠ 良好的法制環境是依法治國的什麼工程
良好的法制環境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程,也是一種寶貴的軟實力。
㈡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依法治國的什麼工程
讓風格和地方國際化合格
㈢ 如何打造良好法治環境,政務環境,投融資環境,輿論環境環境
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法治政務環境是一種軟實力和競爭力
政府是法治建設、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建設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政府改革轉型、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能夠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堅強保障。有人認為,搞法治政府建設、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會影響行政效率、拖改革發展後腿。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真正拖後腿、留後遺症、影響長遠發展的,是不依法辦事。缺乏法律約束,就容易出現「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現象。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按照法律規則和程序辦事,盡管有時看似慢一些,但有利於形成共識、避免失誤、減少工作中的矛盾糾紛,從而有效推進改革發展。法治水平、法治政務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新形勢下,我們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必須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努力打造法治政務環境。
目標導向要明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治理體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求治理者具有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治理國家的能力,善於運用法治處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各方面事務。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目標就是使行政機構依法設立、行政權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確定、行政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責任依法承擔,讓一切行政行為在法律的規范和約束下進行,保證行政權力運用符合法治精神,防止行政權力盲目擴張和濫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
法治思維要強化。新形勢下,看一個領導幹部是否稱職,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有沒有法治思維、具不具備法治能力、能不能堅持依法辦事,是否做到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法治軌道上履職盡責。領導幹部應用法治思維想問題,使法治思維成為基本思維方式,說話辦事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用法治思維作決策,使決策的許可權、程序、手段合法。領導幹部只有切實把法治思維運用到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才能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強化法治思維,需要建立經常性的學法制度,邀請法學專家講解相關法律知識。新任領導幹部和新錄用公務員應經過法律知識考試和相關培訓。強化法治思維,需要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對政府工作中涉及相關法律的研究,為政府重大決策、制定規范性文件等提供法律意見。
重點任務要突出。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要突出政府立法制度建設,完善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對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行政法規、規章,要及時推動修改和廢止。要突出行政執法,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積極推進基層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積極探索和推行跨部門綜合執法。突出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專門監督和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責任分工要落實。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要完成的任務很多,需要啃的硬骨頭也很多。要明確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主攻方向,拓展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實踐平台,豐富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抓手,集中力量、逐個破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提升,蹄疾步穩,善作善成。應把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重點任務與年度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抓具體、具體抓,細化任務分解,制定落實路線,明確進度要求,做到每一件工作都有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積小勝為大勝。
以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
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就其本質來說是在法治軌道上理順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實現政府有效限權、放權和分權,真正形成權力行使有限、政府與市場和社會職能邊界清晰的政府治理體系。因此,其重點是構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權界清晰、運轉高效的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明確政府職能邊界,優化權力配置和組織架構,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和高效行政。
政府職責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政府「做什麼事」的問題。職能科學、權責法定,是政府職責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具體而言,與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相適應的政府職責體系應包含釐清權力邊界和強化履職責任兩方面內容。
釐清權力邊界,就是劃定政府與市場、社會的權力邊界,明確政府應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從現階段行政實踐看,釐清權力邊界的主要矛盾是政府管得太多需要「放」,政府應堅定地放權於市場、放權於社會。放權於市場,關鍵是將市場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的事情還給市場,加快推進「三個大幅度減少」:一是大幅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二是大幅度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三是大幅度減少對資源要素價格的干預。放權於社會,關鍵是將社會組織能夠自己管理的還給社會,加快推進「兩個轉移」:一是行規行約制定、行業技術標准規范擬定、行業統計分析和信息預警、行業糾紛調解等行業管理和協調事項,轉移給行業組織承擔;二是對有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水平能力的評價、認定,以及相關從業執業資格、資質等專業技術管理與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自己管理。
強化履職責任,就是明確政府在市場和社會管理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政府是責任主體,權力是政府履行公共責任的一種工具。明確了政府的履職責任,也就明確了政府權力的邊界。就地方政府而言,履職的重點是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具體而言,對於市場,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失靈;對於社會,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強社會管理,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在公共服務上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政府組織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政府「誰來做事」的問題。政府的職能是由具體的政府機構來承擔的,如果僅有職責體系的合理而沒有組織體系的優化,轉變政府職能往往就會成為一紙空文,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效。因此,需要從縱向和橫向兩個層面著手,在整體上構建與現代政府職責體系相適應的組織體系。縱向職能配置的優化,主要是突破政府層級間「職責同構」的模式,根據權責事相統一的原則,合理劃分政府間管理許可權,減少管理層級,優化政府層級間職責分工和組織架構。對於橫向職能配置的優化,主要是解決同一層級部門間職能配置「碎片化」的矛盾,堅持以職能有機統一為導向,深化大部門體制改革,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
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分別從理順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和理順政府層級間、部門間關系的角度,架起現代政府治理體系成長的主體框架,構成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兩大基石。這也決定了加強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是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重點。
㈣ 如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健康成長的基礎和前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這些論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對於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而言,其重大意義不言而喻。
從外部環境看,首先,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企業最需要的。在這個競爭環境中,各類市場主體可以公平地、有序地參與競爭,商品和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公平交易、平等使用,公共資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化,企業的經營成本特別是政策和法律風險成本將有效降低。其次,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企業轉型升級面臨三大關鍵障礙:包括交易成本在內的綜合成本高,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缺乏足以有效支撐轉型升級的金融體系。法治的完善不僅可以通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觀念的加強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還可以完善金融法制,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金融體系向創新友好型發展。特別是可以通過完善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比如,針對「山寨泛濫」等「痼疾」,實施更加嚴格和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比各種其他形式的獎勵和補貼對創新的激勵作用更大、更直接。
除去外部環境,就企業自身而言,法治不僅是一種科學、合理的社會治理方式,其所具有的規則的科學合理性、可預期性等特徵,對現代企業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從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只有擁有持續性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保持這種競爭力優勢,需要企業依法完善其治理結構,實現決策機制科學化、合同訂立合法且規范化、激勵機制長效化。唯有按照合法經營、規范經營、有序競爭的方式經營企業,才能有效避免市場中的法律風險,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並以制度化手段保障此種競爭力得以延續,從而使企業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法治興則國家興、企業興。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穩定、和諧、有序的法治環境,依法治國將強化市場經濟的法治基礎,讓企業得到更公平的生存空間。在良好的法治環境中良性發展、良性競爭,企業的發展將更有活力,也會發展
得更好。如何建立和完善這一法治環境,需要社會外部環境和企業內在機制的良性互動。從外部來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機成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有利於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從企業自身而言,要在理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基礎上,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目標,推進現代企業的法制建設。比如,強化企業自律性,促進企業法治水平提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要求,理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同時立足公司法人制的建立與完善,建立與社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司化經營模式,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建立所有者、生產者、經營者相應獨立、相互制約的治理格局,建章立制,加強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建設,努力實現依法治企,進而推動整個市場經濟的法治建設。再如,完善企業法律監督機制。各企業要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和法律風險控制,建立法律顧問參與企業決策、規章制度制定的工作機制,逐步使企業法制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總之,只有社會、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在完善法治建設上齊下功夫,才能真正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㈤ 什麼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分析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部署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指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
《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總目標,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指明了方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深刻理解、准確把握這一總目標的豐富內涵。
(5)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依法治國的擴展閱讀: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邁進新時代
「法者,治之端也。」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
我們黨執政70年來,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行了長期奮斗和不懈努力,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漸認識和把握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規律,一步一步拓展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成功道路。
2、新時代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必定是依法治理的國家;一個先進的政黨,必然是依法執政的政黨。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㈥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現實的迫切需要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權,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才能使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確認、規范,並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其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比較完備的法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顯得更加緊迫。當前我國經濟領域出現不少混亂現象,如失信毀約、制假販假、偷稅漏稅、欺行霸市等,破壞了市場秩序,干擾了國家建設,損害了群眾利益。這些都與我們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以及執法不力有直接關系。
再次,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只有實行依法治國,才能更好地促進思想道德建設、科學技術進步、文化教育發展。比如,我國的民法通則、婚姻法、收養法等法律,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把道德義務轉化為公民的法律義務,從而增加了道德規范的約束力,這無疑有助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改善。又如,我國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把嚴重破壞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規定為犯罪或行政違法行為,並對違反者施以不同程度的制裁和處罰,直接保證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
最後,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可靠保障。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比較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要依靠法治來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同時還要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宏大的系統工程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多方面努力。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現在,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所處環境和隊伍結構已經發生許多重大變化。這些重大的變化,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把黨對國家的領導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帶頭遵守並維護憲法和法律,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在短短的20多年間,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審議通過了400餘件法律或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頒布了近1000件行政法規,各地出台了約8000件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和有關地方政府還發布了3萬多件規章。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目標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在新的世紀,我國的立法工作還要不斷加強和提高。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嚴格執法。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在我國,約有80%的法律和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行政執法在法律實施過程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司法則是懲治犯罪、保護公民權利的最終有效手段。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關鍵。要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做到公正司法。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增強全體人民的法律意識。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基礎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依法治國的根本問題是提高人的法制觀念。鄧小平強調:"要講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要通過加強法制教育,使全國人民樹立起自覺的法制觀念。1985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四次作出關於開展全國普法教育的決議。我國已經完成了三個五年普法工作,現在進入了"四五"普法階段,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要繼續做好普法工作,使人們進一步養成遵守法律的習慣,自覺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權益。
㈦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什麼重要意義
依法治國的六個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另外,依法治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製度化、法治化的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7)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依法治國的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
第一,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第二,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㈧ 如何理解法治環境是最重要的發展環境
法治環境是指全社會尊重和踐行憲法法律,國家和社會事務依法治理所形成的特定意義上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管理趨向文明過程中所形成的制度化特徵和必不可少的客觀基礎,對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維護、保障、促進、規范和鞏固的作用,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我省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改革、發展、穩定只有在良好法治環境中才可順利實現
當前,我省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進入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進入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崛起的關鍵期。發展對於我省這樣經濟社會相對落後的省份仍然是首要任務。發展需要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同時又不能引發社會震盪。為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重大改革要於法有據,要以法治引導、規范改革行為。由政策引導到法治引導,這是我國改革方式的重大變化。以法治護航改革,一方面在立法環節凝聚共識,減少改革阻力;另一方面,一改政策引導型改革的易變性,使社會個體能夠預測行為的結果,在秩序下追求利益自由,既保障了社會的穩定,也在整體上推動了社會發展。如果沒有法治環境的保障,社會共識難以形成,個體行為缺乏規范,公共權力難以制約,不僅改革會夭折,發展會畸形,社會穩定也難以實現。從這一意義上講,推動河北改革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至關重要。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建設「三個河北」的重要保障
省委八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全省上下形成共識,凝神聚力,共同奮斗,也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法治環境建設,一是有利於保障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確保政府宏觀調控措施的有效實施,防止權力過度干預市場,同時也有利於政府正確實施發展規劃,發揮政府在克服市場經濟外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法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職權職責、權利和義務,形成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的良好局面。二是通過法治自身的規范作用和救濟功能,對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予以及時糾正和完善,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協調發展,防止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為眼前利益犧牲長遠發展的情況發生,培育自我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
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於市場資源的聚集和流動
市場的核心是自由競爭、平等競爭和秩序化競爭,而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是自由、平等、秩序、公正,市場與法治是硬幣的兩面,如果說市場是經濟內核,法治則是制度骨架,二者相互促進,互為表裡,市場的契約文明會促進法治化制度文明,而法治化的制度文明又會創造既有自由又有秩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法治是市場交易的准則,是投資安全的保障,是政府行為的依據。良好的法治環境能夠給投資者明確的利益預期,減少交易成本,提供投資保障,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是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信用保證,已經成為吸引眾多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法治環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投資環境,就是競爭力。法治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投資環境,影響著市場資源的聚集與流動,影響著一個地方的整體形象。對我省來講,要吸引更多生產要素聚集,提升經濟競爭力,必須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規范公權行為,推進治理現代化的保障
加強對公權力的制約,是法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讓權力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與依法治國的共同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省委書記周本順指出,各地各部門都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跳出自身利益的藩籬,自覺在大局下推進改革,堅決破除束縛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把法治建設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中真正落實法治要求、體現法治精神。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的黨委依法執政、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以及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等措施,都是著力從制度方面管住權力的舉措。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對全會提出的各項舉措,要一項一項地進行細化分解,明確責任,明確標准,明確抓手,務求實效。
良好的法治環境需要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識
公民的法治意識是法治環境的組成部分,而公民法治意識的培育和提高也有賴於整體法治環境的改善。如果公民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淡薄,再好的法律也會因為得不到遵守和執行而不起作用,良好的法治環境更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即。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加強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教育,引導大家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能觸碰,牢記法律底線不能逾越,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守法,才會推動全社會崇法守法良好風氣的形成。其次,要通過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法治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的法治意識。摒棄或改變各種不利於法治的傳統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人們發自內心地擁護和信仰法治,自覺地把法律規定內化為行為准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環境。當前,根據我省實際情況,要健全法律服務體系和機構,改變空洞說教、形式主義的法治宣傳方式,結合公民身邊實例和切身利益,有針對性地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高效、廉潔、公正、公平、公開和法治化的糾紛解決新機制,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㈨ 為什麼要依法治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概括的五句話,科學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對各種非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正本清源。依法治國,表明我們不能搞「人治」,一定要把國家政治生活規范到法治軌道上來;執法為民,反映我們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公平正義,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法治就是要消除一切不公平的現象;服務大局,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它不是為法治而法治,而是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格局,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黨、國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大局;黨的領導,反映了我國的法治建設是在黨領導下進行的,從而保證我國的法治建設能夠沿著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積極穩妥地推進。這五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彼此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統一。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堅持什麼,澄清什麼,反對什麼,更新什麼的問題。今後不管人家怎麼說,我們只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就能夠保持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正確方向。
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包括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這一總目標首次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以下簡稱《決定》)提出,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明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由《決定》提出的五大體系組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10)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依法治國的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2014年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