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會拉旗

立法會拉旗

發布時間: 2022-09-11 13:18:32

A. 香港立法會議員共有多少個議席

對會議法定人數,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事規則B部17條說明:
17.會議法定人數
(1)立法會及回全體委員會的會議答法定人數為不少於全體議員的二分之一,包括立法會主席或全體委員會主席在內。
(2)如出席會議的議員不足法定人數,而有人向立法會主席提出此事,立法會主席即須指示傳召議員到場。15分鍾後,如仍不足法定人數,立法會主席即無須付諸表決而宣布休會待續。
這個規則可以簡單解釋「投票的票數總和為什麽不等於立法會席位數」了。實際上,以上規則雖然簡單,但可利用的空間還是有的。例如去年香港立法會的拉布戰(Filibuster)中,拉布方黃毓民、陳偉業、梁國雄等人發言間多次要求點算議會出席人數,令會議暫停超過20次,成功將會議時間拖長。另外夠無聊和卑鄙的話,確實有些流氓手段可能導致會議流會,比如說前幾天社民連的某位成員,通過將大樓電梯每一層都按下,差點讓兩位議員無法在主席傳召後的15分鍾趕到、造成流會。

B. 香港立法會議員在會場拉布,拉布是什麼意思

拉布(filibustering),又稱為「阻撓議事」,是指某些人在會議場合發動的行動,以消耗議事時間形式,發表冗長的演說或質問對方,欲阻止某些對他們不利的政策、法案等草草通過。

C. 拉布的戰術事例

香港人把用冗長發言和大量修正案來拖延立法程序的做法叫做「拉布」。2012年五月香港立法會發生了長時間的拉布戰,提出拉布的議員估計能讓整個審議超過500小時。
親政府的建制派不滿拉布行為,批評這些議員的做法是濫用立法會程序,癱瘓政府,浪費公款,並提出要通宵開會以作抗衡。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接納建制派人士的建議,決定2012年5月16日通宵開會,然後再根據議案討論的進度,考慮會不會在星期四和星期五晚上作同樣的安排。不過,有政府官員指在深夜出現流會的機會甚高。
這次拉布由政治團體人民力量的議員陳偉業和黃毓民在今年5月2日發起的,是為了反對立法會修訂《議席出缺》草案。他們向立法會提交了1306項修訂,共2464頁,使立法會不得不推遲其他法案的審議。根據香港立法會的議事規則,在委員會審議法案的階段,只要議員發言不重復,不離題,就可以不限次數地發言和發問。
在2010年,五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集體辭職,然後以補選的方式,讓香港市民進行全民投票,借機會宣傳普選。結果讓香港的納稅人花費了超過7500萬港元來進行了一次並無改變選舉結果的選舉。那次事件之後,香港政府希望堵塞類似的漏洞,因此擬定了《議席出缺》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通過,希望從此制定新規定,讓立法會議員在辭職後6個月內不能參與補選。
香港立法會首次拉布是由建制派議員在1999年12月1日發起。當時立法會就廢除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的草案辯論,建制派突然接連發言,讓民主派議員反駁,以致開會時間延長。 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各國的議員也是想方設法、拼盡全力。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月2日報道,韓國議員為阻礙反恐法,採用「拉布戰術」演講192小時,一舉打破世界紀錄。 據報道,韓國本次的拉布於2月23日開始,韓國反對黨議員進行了長達192個小時的議會拉布活動,到3月2日才結束。此次拉布以超長持續期打破了此前的任何世界紀錄。據悉,之前的世界拉布紀錄為57個小時,是2011年由加拿大一個政黨所保持,但還不及這次韓國議員記錄的一半。
韓國反對派議員這么拼是為了阻擾該國通過一項反恐法案,其中,韓國司法將允許情報部門收集有關個人的廣泛信息,包括電話記錄等。反對派議員稱該法案威脅個人自由,將侵犯個人的隱私,還可以用於排除政治反對聲音。於是,他們便採用利用宣讀各種長篇大論的學術文章、網路評論等戰術來進行拖延和阻擾。但由於擔心阻擾行為會影響一些其他法案討論通過而招致公眾批評,議員們在2日最終選擇放棄。
在韓國,拉布結束意味著可以就該法案進行投票,而該法案將很可能最後獲得通過。

D. 升國旗的意義是什麼

一是大力強化國旗知識的教育,讓公民對於國旗知識的認知程度提高到應有的層次。同時,對於違反國旗法的現象進行治理與處罰。

二是應規定各學校及政府建築物於國慶日、元旦日,必須懸掛國旗,規定學校定期舉行全校老師和學生參與升國旗儀式。每個學生都要從小尊敬國旗,升旗時要立正。

三是增撥資源加強愛國教育,並且規定政府部門需於國慶節前夕舉行適當的慶祝活動,以增強公務員的國家民族意識。

四是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致哀。

五星紅旗是團結的、革命的、勝利的旗幟,是人民的旗幟。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祖國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它自由地飄揚在我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上,鼓舞著我國人民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而進行英勇斗爭。

(4)立法會拉旗擴展閱讀:

一、拉動技巧

國歌是升旗禮的靈魂,升旗手會跟著國歌奏起時開始拉動旗繩,直至國歌奏畢,國旗要同一時間到達旗桿頂。為了令國旗准時到頂,升旗手按國歌的節拍拉動旗繩,過程不會斷斷續續。

當中技巧是設定每四拍國歌為一節,將整首國歌分為19節,那樣升旗手拉動旗繩19 次,就可以將國旗拉到旗桿頂。

究竟升旗手拉動每一節旗繩的長度有多少呢?其實要視乎該旗桿的高度和准備升旗位置的高度。以金紫荊廣場為例,國旗旗桿高14.7米(48尺2寸),警隊升旗准備位置的高度為2.2米(7尺2寸),(由上旗扣至地面的高度)。

換句話說,升旗手要拉12.5米(41尺)才可以將國旗升到旗桿頂。按之前國歌分19節的理念,每一節長66厘米(2尺9寸)。

區旗旗桿高12.5米(41尺),警隊升旗准備位置的高度為2米(6尺6寸),(由上旗扣至地面的高度)。換句話說,升旗手要拉10.5米(34尺6寸)才可以將國旗升到旗桿頂。按之前國歌分19節的理念,每一節長55厘米。

由於,每間學校的旗桿的高度都不同,所以升旗手拉動每一節的旗繩的長度都不同。按以上理念,學校要按自己旗柱的高度和自行設定升旗准備位置的高度而計算出每一節旗繩的長度。

二、過程

1、擎旗動作(擎旗俗稱扛旗,是旗手的基本功。)

要領:上體正直,頭要正,兩肩放平。右手把旗桿抓緊在食指和中指間,右手小臂自然伸直,把國旗扛於右肩。右手抓握在國旗捆接處,旗桿與身體成45°,行進時旗桿不得左右、上下晃動。

2、升旗儀式展旗

要領:當聽到國歌響起時,護旗手手動升旗,當國旗升至適當高度時,旗手抓住旗角向斜上方將國旗展開,手臂略停後,迅速恢復成立正姿勢。

3、擎旗手做到擎旗,撒旗,收旗動作優美,護旗手需要做到扶旗動作勻稱有力度,精神飽滿。

國歌演奏一遍標准時間為46秒-47秒,在這恆定的時間內,要確保國旗勻速與國歌同步升起。

E. 香港立法會反對派佔27席,怎麼有28人投反對票

27個反對派,28票反對。這說明了我們的統戰工作很失敗,不僅沒能成功說服一個反對派改變立場投贊成票,還有一個建制派(醫學界梁家騮)被拉攏反水。統戰部和香港政府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F. 香港媒體說的立法會「拉布」,「拉布」是什麼意思

拉布或者「拉布戰術」是西方議會政治的專業術語 ,英文是 Filibuster ,指在議會故意發表冗長演說,以拖延表決。Filibuster 源自西班牙語,最早形容十六世紀活躍在加勒比海的海盜,他們通過挾持船隻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後來形容以故意拖延會議程序的方式要挾議會。
拉布也指拖延的意思,簡單就是說一直把原來的議程拖拉到長期完成不了。

G. 航拍中國第二季在哪個電視台播放。

香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香港(粵語:hōng góng;英文:Hong Kong;普通話:xiāng gǎng;縮寫:HK),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香港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總人口約726.4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1997年間,香港為英國殖民地;二戰後的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之一。香港允許保留原有經濟模式、法律和社會制度,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
香港是繼紐約、倫敦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齊稱為「紐倫港」,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連續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
香港素以優良治安、自由經濟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而聞名於世,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城市網路景點美食文化人物歷史建設學校
快速導航
旅遊預測

圖文直播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直播2016-08-06 08:08
北京時間8月6日,2016年裡約奧運會將於北京時間8月6日早上7:00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第92個出場的是中國香港代表團~旗手是女子游泳選手歐鎧淳。...詳情
內容來自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之一,攝影師Andy Yeung花費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進行航拍,展現了香港上環、灣仔和深水埗區域密集的高樓大廈。
17
內容整理: 網路熱詞團隊
中文名稱
香港
外文名稱
Hong Ko擔跡曹克丨久查勛腸魔ng
別 名
香江、香島
行政區類別
特別行政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
政府駐地
香港島中西區添馬添美道2號
電話區號
+852
郵政區碼
999077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東南部、珠江口東岸
面 積
1104.43平方公里
人 口
724萬(2014年)[1]
方 言
粵語莞寶片圍頭話和疍家話、客家話等[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維多利亞港、香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等
機 場
香港國際機場
火車站
紅磡站、西九龍總站等
車牌代碼
粵Z(進入內地)
高等院校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
時 區
GMT+8(北京時間)
貨 幣
人民幣(RMB¥)、港元(HK$)
地區生產總值
3099億美元(2015年,國際匯率)[3]
人均生產總值
40170美元(2014年,國際匯率)
人類發展指數
0.891(極高,2014年全球15位)
基尼系數
0.475(2013年)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外匯儲備
3997億美元(2013年底)
地區代碼
HKG
官方語言
廣東話、英語
政治體制
行政主導的代議民主制
法律體系
英美法系
首任行政長官
董建華
現任行政長官
梁振英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區劃
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氣候
水系
4 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
礦產資源
5 政治
行政制度
組織架構
對外事務
政治策略
區旗區徽
勛獎制度
6 人口
7 經濟
綜述
金融
旅遊
外貿
8 社會
城市建築
教育事業
娛樂傳媒
社會治安
9 交通
市內交通
聯外交通
10 文化
11 美食
12 旅遊
13 人物

歷史沿革
編輯
《粵大紀》上的香港
新石器時代,香港已經有了人類活動。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中國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屬番禺縣管轄。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明確成為那時的中原王朝領土(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從此時起直至清朝,隨著中原文明向南播遷,香港地區得以逐漸發展起來。[4]
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將南海郡東部劃出,另設了一個東莞郡,下轄寶安、興寧、海豐等六個縣。寶安縣的轄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區和深圳市、東莞市,縣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頭城。
隋朝又廢東莞郡,將轄地並入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也改為隸屬南海郡,香港則仍歸寶安縣管理。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
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遷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中國元朝時屬江西行省,元朝時,在香港西南的屯門,在廣州的外港的屯門又設巡檢司,駐軍,防止海盜入侵,拱衛廣州地區。
明朝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縣,為後來的香港地區。香港島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清朝於1662年派兵到新界,並命令鄉民留辮。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5]
在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岩、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5]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英國殖民地。
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戰敗,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咸豐十年即1860年,又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新界亦被英國強行租借,香港地區遂全部歸英國人管理。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來源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清政府被迫在英軍艦上簽訂《南京條約》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香港被英國租借時期的「港英旗」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例》,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中英官員在邊界樹碑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經濟模式、法律和社會制度,五十年不變,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事務歸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2015年7月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2015年9月3日定為一次過的額外公眾假期及法定假日。除法例另有規定外,所有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及政府部門無須辦公。當日也將是《僱傭條例》下的法定假日。[6]
香港維多利亞港

區劃
編輯

香港島: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九龍半島: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新界:北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葵青區、離島區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與西邊的澳門隔海相對,距離為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7]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積分別是: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8]

地形地貌
谷歌地圖展示的香港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習慣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9]

氣候
香港維多利亞港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度為22.8℃。夏天炎熱且潮濕,溫度約在27~33℃之間;冬天涼爽而乾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5-9月間多雨,有時雨勢頗大。夏秋之間,時有台風吹襲,7-9月是香港的台風較多的季節,但由5-11月期間都有可能受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吹襲。在北太平洋西部、東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個熱帶氣旋形成,其中半數達到台風強度,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10] 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11]

水系

香港(5張)
香港地區處於潮濕的亞熱帶環境,涇流豐富,地表水系發達。但水系作用范圍有限,無大河流。除作為香港與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門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錦田河等,絕大多數河流長度均不超過5英里,流速及流量與季節性降雨量密切相關,年中極不穩定。旱季難以維持水流或斷流,河床畢露或部分露出,濕季則極易達到滿岸水位,泛濫成災。深圳河發源於梧桐山牛尾嶺,自東北向西南流入深圳灣,出伶仃洋。全長37公里,流域面積312.5㎞2,其中深圳一側為187.5㎞2,香港一側為125㎞2。香港境內的梧桐河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

自然資源
編輯

海洋資源

香港(4張)
香港面向南中國海,鄰近大陸架,洋面廣闊,島嶼眾多。有漁業生產的地理環境。香港有超過150種具有商業價值的海魚,主要是紅衫、九棍、大眼魚、黃花魚、黃肚和魷魚。[8]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底,已探明的礦藏有少量鐵、鋁、鋅、鎢、綠柱石、石墨等。[4]

政治
編輯

行政制度
香港實施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並制定由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領導的管治體制和代議政制架構。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是行政長官,由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基本法》選舉、並經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產生。行政長官負責執行《基本法》、簽署法案和財政預算案、頒布法例、決定政府政策以及發布行政命令,並由行政會議協助制定政策。香港首任行政長官是董建華。2012年7月1日梁振英正式擔任香港行政長官。[12]

組織架構

職稱
部門

行政長官

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申訴專員公署,廉政公署,審計署,中央政策組(策略發展委員會秘書處),行政長官辦公室

政務司司長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行政署>(禮賓處,政府檔案處,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效率促進組(1823電話中心),政策及項目統籌處)

公務員事務局:公務及司法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咨詢委員會聯合秘書處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選舉事務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內地),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處,學生資助辦事處
環境局(可持續發展科):環境保護署
食物及衛生局:漁農自然護理署,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衛生署控煙辦公室),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政府化驗所
民政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政府新聞處,法律援助署(法定代表律師辦事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跡辦事處,香港管弦樂團)
勞工及福利局:勞工處,社會福利署(創業軒)
保安局(禁毒處):醫療輔助隊,民眾安全服務隊,懲教署,香港海關,香港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隊,香港警務處(香港輔助警察隊),入境事務處,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秘書處
運輸及房屋局:民航處,路政署,房屋署,海事處,運輸署

財政司司長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香港金融管理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工商及旅遊科>旅遊事務署>旅行代理商注冊處,通訊及創意產業科):香港天文台,知識產權署,投資推廣署,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郵政署,香港電台,工業貿易署,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海外)
創新及科技局[13] :創新科技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發展局:建築署,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機電工程署,地政總署,土地注冊處,規劃署,水務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經事務科>(內幕交易審裁處,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庫務科):政府統計處,公司注冊處,政府物流服務署,政府產業署,稅務局(稅務上訴委員會),保險業監理處,破產管理署,差餉物業估價署,庫務署

律政司司長

律政司[14]

立法會
香港立法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審核及通過財政預算、稅收和公共開支;以及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立法會亦獲授權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並有權彈劾行政長官。香港第五屆立法會由70位議員組成,其中35位議員經分區直接選舉產生,其餘35位議員經功能團體選舉產生。第五屆立法會的選舉於2012年9月9日舉行。根據《基本法》及《立法會條例》(第542章),第五屆立法會的任期由2012年10月1日開始,為期4年。立法會主席由立法會議員互選1人出任。
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在1974年2月正式成立,以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的方式打擊貪污。成立前由香港警察隊反貪污部負責相關事項。廉政公署的調查對象初期限為公務員,繼而擴展至公共事業機構,進而包括所有私人機構。廉署成立後第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葛柏逮捕返港。1975年初,廉署成功將葛柏由英國引渡回港受審。結果,葛柏被控串謀貪污及受賄,罪名成立,判處入獄四年。葛柏案件充分反映廉署打擊貪污的決心,在香港掀起了一場靜默的革命。[15]

對外事務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一切的外交事務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負責。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香港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HongKong,China)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系,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香港參與的國際組織包括有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國際結算銀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共14個。[8]

政治策略
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的基本方針。香港擁有自己的區旗和區徽,同時也擁有與中國內地有別的社會形態和經濟模式,香港發行自己的貨幣和郵票,在國際體育比賽上,香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賽。[8]
行政長官普選
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2014年7月15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報告》,這標志著香港政制發展「五步曲」邁出了第一步,也標志著香港踏出邁向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第一步。報告指出,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有需要修改,以實現普選目標;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毋須對《基本法》附件二作修改。行政長官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行政長官同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呈交香港「政改咨詢專責小組」的《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咨詢報告》及全部附錄。[16]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以170票贊成,全票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17]
中國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香港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於2014年9月初給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發了一封「措辭強硬」的信,敦促英方取消調查,並警告說這會打亂香港的政治改革。信中嚴厲指出,英方的調查「是對中國內部事務的干涉」,「極為不當」,這樣的調查「向外部世界發出錯誤的信號」,中國「不會容忍來自英國和任何其他外部勢力直接或間接的干涉」。並警告這樣的調查將對兩國關系造成負面沖擊。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也對英國議員施加壓力要他們放棄調查。[18]
2014年10月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美期間,在美國白宮、國務院與美方領導人會談會晤時,明確闡述了中方對有關香港事態的立場。王毅強調,香港事務完全是中國的內政,外部勢力無權干涉,都應尊重中國的主權,這也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准則。香港事態的核心是一些人員在最繁華的街區蓄意非法集會,嚴重干擾社會秩序。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都不會允許這種無視法制、損害公共利益的非法行為。美國的城市如此,中國的香港也如此。要求美方謹言慎行,恪守不幹涉中國內政的承諾,不向外部發出錯誤的信號。相信香港特區政府完全有能力依法處理好當前的事態。[19]

區旗區徽
香港的區旗和區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以紅色作底色,紅白兩色象徵一國兩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徵,盛放的洋紫荊象徵著香港的繁榮,紅色的背景象徵著香港永遠背靠祖國。[20]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呈圓形,除周圍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HONGKONG」的標准字樣外,中間也是紅底白色五星紫荊花蕊圖案,其寓意與區旗相同。[21]

勛獎制度
望採納

H. 立法會 國歌法什麼時候

澳門特區立法會抄24日舉行全體會議,細則性通過《修改第5/1999號法律〈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法案。
法案對原有法律主要有七處修改,包括奏唱國歌的場合,禁止國歌使用於某些商業或其他不適當用途,國歌奏唱的形式、禮儀和違反規定的處罰,侮辱國歌的犯罪行為,在重大慶典和節日播放國歌,將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新聞媒體宣傳國歌。
奏唱國歌指引:
國歌須以符合其尊嚴的方式奏唱。
參與或出席須奏唱國歌的場合,在奏唱國歌時,應肅立和舉止莊重,不得有不尊重國歌的行為。
中小學須教育學生唱國歌、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及國歌奏唱禮儀。

I. 歐盟立法的三種形式 規則 法令 決定 具體是什麼

歐盟簡介

歐盟委員會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的3大主要機構之一。歐盟的前身是歐洲共體。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法國首都巴黎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該條約翌年7月25日生效。1957年3月25日,上述6國又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1965年4月8日,6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合並3個共同體,統稱歐洲共同體。

歐盟第一次擴大是在1973年,吸收了丹麥、愛爾蘭和英國加入;1981年的第二次擴大隻增加了希臘一國;1986年的第三次擴大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又吸收了奧地利、芬蘭和瑞典入盟。2004年5月1日又有10個國家成為正式成員國: 捷克、愛沙尼亞、塞普勒斯、拉脫維亞、立陶宛、匈牙利、馬爾他、波蘭、斯洛維尼亞和斯洛伐克。歐盟現有25個成員國和4.5億人口。

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的3大主要機構為: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即首腦會議,由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首腦會議每半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和一次非正式會議,必要時還可召開特別會議。歐洲理事會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6個月。歐洲理事會是歐盟的最高權力機構,在決策過程中採取協商一致通過的原則。歐盟目前正在醞釀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在絕大多數問題上採取有效多數票通過的方式,只保留個別領域使用一致通過原則;取消輪流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國制度,改為設立任期為2.5年的常設主席職位。

歐盟委員會是歐盟的執行機構,負責實施歐盟條約及歐盟首腦會議和部長會議作出的決定;向歐洲理事會和部長理事會提出報告和立法動議;代表歐盟對外聯系並負責經貿等方面的談判。歐盟委員會由來自15個成員國的20人組成,其中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員國各1人。委員會設主席1名,副主席2名。歐盟成員國明年增至25個後,如何分配歐盟委員會名額還在討論中。雖然最終方案尚未出台,比較集中的看法是委員會人數過多會影響工作效率,因此,採取每個成員國各1個名額的辦法,或把人數減少到20人以下,採取輪流出任的辦法比較可行。

歐洲議會是歐盟的監督、咨詢機構,在某些領域有立法職能,並有部分預算決定權,其地位和許可權正在逐步加強。自1979年起,歐洲議會議員由成員國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本屆議會1999年6月經第5次直接普選產生,議員共626名。

此外,歐盟機構還包括歐洲法院和歐洲審計院。歐洲法院是仲裁機構,負責審理和裁決歐盟和成員國在執行各項法律法規中發生的各種爭執,現有15名法官和9名檢察官,由成員國政府共同任命。歐洲審計院負責審計歐盟及各機構的賬目,審查歐盟收支情況。審計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組成。

歐盟的會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為天蘭色底,上面有12顆金黃色的星,表示歐洲聯盟12個成員國。製作會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聯盟和歐洲同一性的印象。

歐盟的會徽:1988年1月開始使用,會徽的底呈蘭色,上面12顆星圍成一個圓圈,象徵著歐共體12個成員國,圓圈中間為各成員國國名。

歐元:歐盟的統一貨幣為歐元 (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啟用。除英國、希臘、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於1998年首批成為歐元國。2000年6月,歐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費拉舉行的首腦會議批准希臘加入歐元區。這次會議還決定在2003年以前組建一支5000人的聯合警察部隊,參與處理發生在歐洲的危機和沖突。2002年1月1日零時,歐元正式流通。

歐盟委員會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

歐盟的常設執行機構,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法律大街200號一座十字形的大廈內。歐盟委員會負責實施歐盟條約和歐盟理事會作出的決定,向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提出報告和立法動議,處理日常事務,代表歐盟對外聯系和進行貿易等方面的談判。歐盟委員會由來自15個成員國的20人組成,其中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員國各1人。委員會設主席1名,副主席2名。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1999年5月任職;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1999年任職。

在歐盟實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圍內,只有建議權和參與權。委員會由20人組成,法、德、英、意、西各2人,其他成員國各1人。

委員會主席人選由各成員國政府征詢歐洲議會意見後共同提名,委員會委員人選由成員國政府商議候選人後提名,按此方式提名的委員會主席和其他委員需一並經歐洲議會表決同意,然後由成員國政府共同任命。根據「馬約」,自1995年起,委員會的任期為5年,設主席1人,副主席2人。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歐洲聯盟的執行監督、咨詢機構,在某些領域有立法職能,並有部分預算決定權,並可以三分之二多數彈劾歐盟委員會,迫其集體辭職。議會大廈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議會秘書處設在盧森堡;自1979年起,歐洲議會議員由成員國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1999年6月第5屆議會的議員共626名。

歐洲法院:設在盧森堡,是歐盟的仲裁機構,負責審理和裁決在執行歐盟條約和有關規定中發生的各種爭執。現有15名法官和9名檢察官,由成員國政府共同任命。

歐洲審計院:設在盧森堡,成立於1977年,由12人組成,均由理事會在徵得歐洲議會同意後予以任命。審計院負責審計歐共體及其各機構的帳目,審查歐共體收支狀況,並確保對歐共體財政進行正常管理。

歐盟理事會的決策表決機制

作為歐盟主要的決策和立憲機構,歐盟理事會自誕生之日起,就傾向於盡可能採用「一致通過」表決機制實現決策。但這一機制在實踐中並不容易執行,特別是隨著歐盟成員國數量的增加,「一致通過」表決機制的運用越來越困難,於是就產生了「簡單多數」表決機制和「有效多數」表決機制,其中「有效多數」表決機製成為歐盟理事會的主要表決機制。

一、「一致通過」表決機制

在一些意義重大的問題上,歐盟理事會採用了「一致通過」表決機制,其范圍主要包括:外交與安全、內政司法、稅收、憲法事務、社會保障機制、能源、文化、工業和與發達國家簽署協議等。

二、「簡單多數」表決機制

「簡單多數」表決機制主要用於對程序性決定進行投票表決。歐盟每個成員國只有一票,一項決定以贊同票的多少決定是否被通過。

三、「有效多數」表決機制

歐盟理事會的「有效多數」表決機制由來已久。1987年生效的《單一歐洲法令》、1993年生效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1999年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條約》都進一步擴大了「有效多數」表決機制的適用范圍。目前,在涉及內部市場、某些教育事務,以及環境、消費者事務和歐盟區域發展基金等問題時一般都會採用「有效多數」表決機制。

歐盟理事會的「有效多數」表決機制又分為以下三種:

一、日前正在使用的「有效多數」表決機制

在這個表決機制中,歐盟15個成員國視其在歐盟中地位和影響力的不同,分別擁有兩票到10票的表決權。歐盟理事會的總票數為87票,有效多數為62票。這種「有效多數」表決機制將運用到2004年5月1日。

二、擴大後使用的「有效多數」表決機制

自2004年5月1日10個准成員國加入歐盟。至同年11月1日,歐盟理事會將使用過渡性表決機制。但從2004年11月起,歐盟理事會將採用《尼斯條約》中規定的新版「有效多數」表決機制:即總票數為321票,有效多數為232票並能夠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員國。

三、正在制定中的「有效多數」表決機制

歐盟正在制定的「歐盟憲法」對「有效多數」表決機制又有更新,要求有效多數能夠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員國和60%以上的歐盟人口。歐盟計劃從2009年11月起執行這一表決機制,但目前歐盟成員國和准成員國對該表決機制存在很大分歧。

對外關系

歐盟與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關系,並締結了貿易、經貿合作或聯系國協定。目前有165個國家向歐盟派駐外交使團,歐盟委員會也已在126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所在地派駐代表團。近年來,歐盟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調整了同美國、日本的關系,加強與俄國的合作。積極准備吸納中東歐國家入盟,加強與獨聯體國家的關系。推動歐地合作,計劃與地中海沿岸12國於2011年建成歐洲-地中海自由貿易區。歐盟重視發展與亞洲和拉美國家的關系。1994年制定了《走向亞洲新戰略》,1996年和1998年在曼谷和倫敦先後舉行了首屆和第二屆亞歐首腦會議,並將於2000年10月在漢城舉行第三屆亞歐首腦會議。1999年6月,歐盟與拉美國家在里約熱內盧舉行了首屆歐拉首腦會議,並計劃於2002年在西班牙舉行第二屆歐拉首腦會議。

中歐關系

1975年5月6日,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正式關系。1983年11月1日,中國與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正式關系。至此,中國與歐共體實現全面建交。1995年和1996年,歐盟先後通過《中國-歐盟關系長期政策》和《歐盟對華新戰略》文件,強調應更加重視中國的作用和影響,採取「建設性接觸」的戰略,加強雙方在經貿及其他各個領域的合作與對話,並重申歐盟對華政策的全面性、獨立性和長期性。1998年,歐盟進一步採取了一些改善對華關系的措施:決定在聯合國人權會上不再提出或聯署針對中國的提案;修改反傾銷規則,將中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刪除;通過《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系》的對華政策新文件,主張提升中歐關系水平,深化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近年來,中歐政治關系良好,高層互訪頻繁,各級政治磋商活躍。中國領導人分別訪問了歐盟一些成員國。歐盟國家多數領導人先後訪華。1998年4月,朱鎔基總理在倫敦與歐盟主席國英國首相布萊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桑特舉行了首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就中歐建立面向21世紀的長期穩定的建設性夥伴關系達成共識,將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化。此外,中國同歐盟及其成員國開展了不同級別的政治磋商和對話,中國人大和政協與歐洲議會及歐盟經社理事會保持了正常的交往。

J. 霍啟剛當選立法會議員,郭晶晶暖心上台送花,這對夫妻有多恩愛

這對夫妻可以說是豪門裡面最恩愛的夫妻了。霍啟剛完全就是郭晶晶的小迷弟,在和郭晶晶結婚之前,經常忙裡忙外的為郭晶晶跑東跑西,而且在公眾面前,也是經常誇獎郭晶晶,連霍啟剛的父親都說郭晶晶嫁給霍家是下嫁。這可是和奚夢瑤這些嫁入豪門的明星有天淵之別。

熱點內容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
指導意見是部門規章嗎 發布:2025-01-19 18:12:57 瀏覽:796
公司更名後的債權債務法律 發布:2025-01-19 17:15:07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