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使命厚大
㈠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一: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也是先發確定的治國方略,依法治國是發展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和本質要求,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依法治國是一種治國思想體系、原則體系和制度體系的總成,包含有豐富的內容。其中,憲法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憲法是法治的標志,沒有憲法,就沒有法治。
(1)憲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2)依法治國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部首侵犯,而憲法則是公民的權利保障書。
(3)"法律至上"是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但是沒有"憲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難以實現。
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於: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四、全面依法治國背景原因: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
「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㈡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對於法治實踐具有哪四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是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二是執法為民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公平正義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是服務大局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是黨的領導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下本質要求: 一是必須反映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堅持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堅持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堅持平等、自由、正義、效率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的價值追求。 二是必須反映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體現人民主權原則,確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始終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永恆的價值追求。 三是必須反映和堅持黨的領導。在我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偉大成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 四是必須反映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特別是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的要求。 五是必須反映和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原則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吸收人類法治文明的優秀成果,但不能照搬照抄國外的模式。這是一個基本政治原則,也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具體體現。脫離中國國情,不從中國的經濟社會狀況、歷史和現實狀況出發,盲目照搬照抄國外的東西,不僅不會起到積極作用,甚至會給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乃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不良的後果。 六是必須反映和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一種先進的理念,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作為意識形態,應當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個領域都發生了並將繼續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指導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按照這些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內容。這五個方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總結長期的執政治國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的基本治國方略。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和發展目標,依法治國經歷了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任務促使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應運而生,從而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依法治國的內涵。在新的形勢下對依法治國進行與時俱進的理解和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依法治國不僅是治國的基本方略,而且是我們黨的重要價值目標 法治是一種治國之道,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念,法治或人治的取捨實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黨的十五大報告把依法治國提到治國方略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依法治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並被視為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不僅是我們黨就治國方式作出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決策,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價值選擇。把法治設定為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意味著法治不僅被當作一種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成為黨和國家所追求的一種價值觀念。 二、依法治國在本質上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標和要求相一致 法治是被世界各國長期的歷史實踐所證明了的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有效辦法,是全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代表了世界文化的進步。就社會主義中國而言,法治針對的是權力的濫用,它反對特權,維護民眾的合法權益,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法治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客觀要求。因此,依法治國本質上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徑和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社會主義法的價值取向,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可以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靈魂,是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也是衡量我國法治建設成敗得失的標准。我們立法和執法的整個過程都要體現和服務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是有機結合、辯證統一的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領導,主要表現為「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作為執政黨,黨的領導的核心內容是領導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掌管國家權力,途徑是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人大的基本職能是立法和監督法律的實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需要通過人大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法律;黨組織推薦的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須經人大認可。黨領導、指導立法,但又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約束。依法治國既保證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又要求黨通過法治來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從而避免以黨代政、黨政不分。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都必須服務於人民當家作主。在當前的情況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關鍵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其職能和作用得以真正實現和充分發揮。 四、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執政 把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標志著我們黨執政方式和社會主義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發展和轉變。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堅持依法執政,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並把依法執政同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一起作為我黨執政黨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依法執政的基本內涵和要求是: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和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提高司法人員素質,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保障;以保證司法公正為目標,逐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形成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為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提供法制保障。在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國家政權機關中的骨幹絕大多數是中共黨員。這就意味著,我國能否實行依法治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黨及其廣大黨政幹部能否做到依法執政。當前,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五、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以德治國的基本含義和要求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並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道德和法律作為上層建築的中要組成部分,是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法律以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道德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培養和提高社會成員的修養和思想覺悟。兩者具有共同的社會目的,即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穩定、和諧與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再次強調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就是把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服務於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經濟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就國家和社會的有效治理而言,法治與德治歷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同時,也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做到德治和法治並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片面強調法治而忽視德治的思想是錯誤和有害的。法治以德治為基礎,良好的道德風尚是法治有效性的社會基礎,只有法治和德治並舉方可長治久安。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社會主義道德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目標。
㈢ 中國政法大學為什麼叫厚大
女生多。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被譽為「政法人才的搖籃」。
專業評價2017年5月12日,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成立了具有獨特優勢的理事會,由孔丹、王健林、張瑞敏、宋志平、賴小民、蒲堅、張大中等著名企業家、專家擔任理事,MBA將直接在理事會的指導下辦學。 中國政法大學率先提出「法商管理」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創了中國高等商科教育中獨具特色、優勢明顯的MBA項目,致力於培養適應法治時代要求的卓越管理者和企業家。
㈣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依法治國,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2、執法為民,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傳,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3、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4、服務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5、黨的領導,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4)法治使命厚大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核心精髓: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胡錦濤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憲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這是我們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我們只有全面把握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內涵。
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理念是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主題演講比賽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1、依法治國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①人民民主。這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②法制完備。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標志。
③樹立憲法法律權威。這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④權力制約。這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2、執法為民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傳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3、公平正義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4、服務大局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5、黨的領導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㈥ 我國法制建設的最終追求是什麼
一、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一)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廣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 權利,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主義的本來目的就是要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發展創造前提條件。
(二)法制完備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和前提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制完備首先是指形式意義上的完備,即法律制度的類別齊全、規范系統、內在統一。實質意義上的完備則指法律制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符合公平正義的價值要求。
(三)樹立憲法法律權威
依法治國的核心就是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是指憲法和法律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廣泛的認同;憲法和法律在調控社會生活方面發揮基礎和主導的作用,—切國家權力和其他社會規范只能在憲法和法律的支配下發揮作用。
(四)權力制約
權力制約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依法治國關鍵在於依法制權;沒有權力制約,依法治國也就無從談起。根據民主法治的原則,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凋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徵。
二、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
(一)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執法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堅持把人作為執法工作的最高價值取向,突出人在執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切實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以人為本落實到執法工作中,就是要堅持目的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即堅持執法為了人民,執法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是執法目的,—切依靠人民是執法方式,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二)保障人權
社會主義執法工作首先要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到人權領域,就要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執法工作中尊重和保障個人人權,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執法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包括尊重和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合法權利,尊重和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利等。執法機關在執法活動中,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規定,對於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給予特殊保護,對特殊群體給予更多關愛,使他們的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三)文明執法
文明執法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以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為依據,以文明的方式去執行法律,以高度的熱情服務社會,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影響社會而體現出的執法文明進步狀態。文明執法是執法為民的本質要求和外在體現。
三、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標和價值追求
公平正義是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線。立法是公平正義的起點,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也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載體和支撐。離開了平等,公平正義就成為抽象的空淡,
(二)合法合理
合法合理,是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合法就是合乎憲法和法律規定,它是任何組織或個人行為獲得支持的依據,合理就是合乎理性,符合事物的內在規律,它是任何組織或個人行為讓人尊重和信服的暴礎。—切組織或個人追求的公平正義和實現公平正義的實現方式只有既合法,又合理,反映社會整體價值觀和公眾利益,才能為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
(三)程序正當
正義不僅應當實現,而且應當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程序是運送正義的方式。程序正當,是指立法、執法、司法機關的活動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規定,保障法律制定的科學性,保證案件及時正確處理,確保公開、公平、公正、民主、效率、人權保障、權力制約與監督等價值日標得以實現。
(四)及時高效
及時高效,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前提和基礎,以最短的時間,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資源消耗實現最大程度的公平正義。
四、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現階段,黨和國家根本利益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要求和功能體現。
(一)把握大局
正確認識大局,牢牢把握大局,是服務大局的首要前提。大局具有根本性、統領性、歷史性和層次性,深刻認識大局的特徵,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大局。
(二)圍繞大局
圍繞大局,就是要堅持決策部署以大局為目標方向,執行落實以大局為行為准則,工作成效以服務大局為檢驗標准,全面保障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社會建設。
(三)立足本職
服務大局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應是具體行為的表現。社會主義法治服務大局的要求,落實到部門、單位和個人,就是要立足本職,切實履行好崗位職責,發揮好職能作用。
要正確處理好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之間的關系,堅持憲法法律至上、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堅持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內在一致性。具體執法活動,法律效果是首要的基本標准,社會效果、政治效果是最終的根本標准。同時,也要防止和反對只講社會效果、政治效果而不講法律效果,甚至執法違法,損害法治原則和權威,以犧牲法治為代價追求所謂的「政治和社會效果」。
五、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一)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領導
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領導,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法治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絕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
(二)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政治領導
黨的政治領導主要是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決策的領導,核心是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領導。在政治與法律的關系中,政治占據主導地位,決定著不同國家法治發展模式的特殊性。只有在政治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法治建設的正確方向。
(三)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組織領導
黨的組織領導,王要就是通過推薦重要幹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簡答的話你可以選取大標題和底下的幾個小標題,結合自身理解就行啦~~~
(*^__^*) 嘻嘻……希望有幫到你哦,求採納求採納
㈦ 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
1、依法治國,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2、執法為民,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傳,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3、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4、服務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5、黨的領導,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7)法治使命厚大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核心精髓: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胡錦濤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憲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這是我們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我們只有全面把握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內涵。
㈧ 羅翔厚大是哪個學校
羅翔厚大是中國政法大學。
羅翔,男,湖南耒陽人,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學研究所所長。
1999年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刑法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刑法學博士學位。2009至2010年期間,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訪問學者;2013至2014年期間,在美國杜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相關報道:
羅翔受邀把自己的刑法課「搬」上bilibili,兩天之後漲粉百萬。截至2020年10月25日,羅翔bilibili粉絲數已達1000萬。截至2021年7月3日,羅翔嗶哩嗶哩粉絲數已達1500萬。
2008年以來入選法大歷屆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教師,2018年入選法大首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優秀導師,2020年榮獲「CCTV年度法治人物」。
㈨ 司法的基本使命是什麼
吃飯的機會是使命,就是執行法律規定,履行法律的職責
㈩ 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是
1,重要使命:服務大局
2,職權由法定
3,十五大
4,依法治國
5,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