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德立法
哦,個人認為道德與立法兩個是不沖突的,即使它看似沖突
2. 論述道德和法律的關系
一句話,道德是不同社會和不同社會意識形態下人與人,人與社會形成成的普遍社會規范,法律是調解這種規范的工具。
以前好像回答過,你在看看。
3. 論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分析論文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是法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自然法學派認為,道德與法律有本質的聯系。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道德與法律的關系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論文篇1
淺談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道德與法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畢竟二者屬於不同的社會調整規范,有著各自的調整領域。對它們的調整范圍界限不清的話,會導致社會評價標准不一,終將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法律與道德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產生方式上,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體系,道德是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共同認識;
第二,在調整對象上,道德通過影響人們的內心信念來調整外部行為,而法律則直接指向人的外部行為;
第三,在調整范圍上,道德調整的范圍幾乎覆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相比較來說,法律調整的范圍就很有限了,法律調整的主要是對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產生實在影響的行為和關系;
第四,在表現形式上,道德存在於觀念中,缺乏明確的標准,而法律是確定且邏輯嚴密的規范的集合;
第五,在調整手段上,道德主要依靠人們內在信念和社會輿論的譴責來發揮作用,而法律主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道德與法律的沖突。大多數情況下,道德與法律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在實踐中二者發生沖突的現象時有發生。道德與法律產生沖突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法律與道德之間不是對等的關系。違法行為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時,還要受到社會道德的譴責,而違背道德的行為卻不一定違反法律。究其原因,並不是所有的道德規范都具有法律效力,統治階級通過立法的形式把體現本階級利益的道德准則上升為法律,從而維護統治的社會價值觀念基礎。反之,若把所有的道德准則都變成法律,那麼道德就取代了法律的地位,這與制定法律的初衷是相悖的。
其次,一方面,法律對道德變化的適應具有滯後性。道德觀念隨著物質條件的發展而變化,這種變化需要在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中完成,而法律通常產生於道德之後,加之法律的穩定性的要求,法律不能及時快速地作出相應地調整。另一方面,法律在制定時往往具有前瞻性,可能超越當時的主流社會道德。當道德與法律的步調出現不一致,二者之間的沖突就隨之產生了。
再次,由於道德本身的范圍是模糊的,當法律對其所轄范圍內的概念闡述不清時,法律的強制力就容易與道德規則的約束力相沖撞,由此引發沖突。
對道德與法律沖突的選擇
當道德的指向與法律的規定發生分離時,擁有裁判權的法官到底該如何選擇,在社會上曾引發了無數爭論。筆者認為,在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大背景下,法律的至高無上性不容置疑,道德以及其他規范應當服從法律;而在法律規則模糊不清以及無法涵蓋的領域,則是道德的用武之地。這是由道德本身缺乏客觀性和可實際操作性等限制因素所決定的,在缺少法律約束的條件下,擴大道德的適用范圍必然會引起評價標準的混亂。
結語
法律與道德的沖突是亘古存在的一個問題,但是,二者之間的矛盾並非是不可調和的。立足 傳統 文化 與現代法治,道德的法律化是解決法律與道德沖突的問題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嘗試在現實中找到二者的契合點,將盡量多的合理化的道德納入法律的調節體系,立法時應盡量追求與道德的統一。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論文篇2淺談道德與法律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道德,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是對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人通過善惡規范、准則、義務、良心等形式,來規范和約束其行為的一種准則。它是關於是非、榮辱、善惡、美醜等觀念、規范和原則的總和,本身不具有強制力,但具有較強的約束力,主要依靠社會輿論評價、風俗習慣和內心良知來保證實施並發揮效用。道德屬於精神范疇,是社會意識中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出現。
法律,是由一定政治經濟條件所決定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由國家制定並頒布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用以調整人們社會行為的規范總和。較之道德,法律具有強制力,它的實施主要依靠外在的強制力迫使人們去遵守,如果違反法律的相關規定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不是從來就有的,其產生和發展受制於一定的條件,是隨著國家和階級的出現而產生的,在整個意識形態中居於核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
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有著共同的經濟基礎,法律的運行以道德為基礎,道德的延續以法律為支撐。道德作為觀念上層建築,指導著作為政治上層建築的法律的產生和發展,同時作為政治上層建築的法律又為觀念上層建築的實施提供了保證,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促進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發展。
二、道德在中國現代化變遷中的具體表現
「修身」、「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中孕育的治國安邦之道,這也是歷代賢明的君主尊崇的座右銘。然而,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思維方式 發生了巨大變遷,中國社會素來穩定的倫理道德文化也隨之發生了不可避免的震盪,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道德是一定生產方式的產物,是對經濟基礎比較直接的反映,道德具有歷史繼承性,不同的時代道德也具有不同的觀念和評判標准。當前,中國已經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道德倫理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建立與現代化相應的新的道德觀念。道德由他律轉向自律,由苛求轉向寬容和諒解,由感性轉向了理性,伴隨著道德價值的轉向,道德不僅使社會個體層面實現了自我完善,同時也滿足了社會集體層面規范的作用。這極大的調動了個人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財富的快速積累。「亂世重典,治世隆禮」,在道德的規范和約束之下,整個社會的法治也在不斷的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證。
任何一個事物都是矛盾體,當我們在滿懷喜悅地展示改革以來道德領域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時,又不能不理性的正視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弊病。當前中國社會處在大的變革和轉型時期,伴隨著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人們的道德價值也呈現出多極化的特點。被人們奉為民族血脈的道德文化,在社會演變的過程中開始失重,人們似乎迫不及待的擺脫道德的種種束縛而去追求一種所謂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一種非理性價值觀念逐漸替代傳統的理性價值,致使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評價標准和威懾力;當個人的價值和作用在傳統的義利觀中得到肯定和尊重的同時,人們在追求價值的過程中似乎又轉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拜金主義又席捲而來,有很多人在利益的驅使之下,無視道德的約束,不擇手段的謀取自身的利益。
權錢交易、兜售假冒偽劣產品、販賣毒品、拐賣婦女 兒童 等現象屢見不鮮,金錢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之下,黨的一些幹部被腐蝕,脫離了人民群眾,不法商人見利忘義,置他人生命安全於不顧,這些現象不僅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甚至危及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不僅如此,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思潮的影響,以及部分敵對勢力的干涉,中國傳統的美德也岌岌可危,「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尊師重道」等傳統的價值觀念被逐步的弱化,例如當前社會老人過馬路不敢攙扶、公交車上沒人願意給年邁的老人讓座,一部分教師缺少師德向學生索要錢物,這些現象都顯現了當前道德的缺失和冷漠。中國傳統的美德是中國5000年燦爛文化得以延續的主要動力和源泉,道德的缺失和淪喪,必然會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的傷痛,這必須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三、如何發揮道德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我國一直強調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在德治和法治共同作用下,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秩序的穩定。當前我國道德信仰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市場過多的注重物質財富的積累,在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使人們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變得拜金和冷漠;在社會領域,權力監督力度不夠、社會和市場缺乏監督,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缺少民主法治、人民的訴求不能得到響應,權益得不到維護,這也直接造成當前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在文化領域,利益的多元化,也直接造成了人們思想的多元化,一些消極的文化滲透到了社會生活之中,而主流文化卻處在弱化的狀態,這也是當前道德危機的重要原因。
十八屆四中全會,黨中央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這在黨史上尚屬首次。道德和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兩條紅線,社會的公平、正義、民主、法治、誠信、友愛需要法律和道德一起發揮作用。道德和法律都蘊涵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容,道德指引著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同時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和保障。當前在我國法治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公民法律素質較低、民主法律意識淡薄,有些人甚至在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都渾然不知,更不知道採用何種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通常採用聚眾鬧事、自焚等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願;目前我國的法律體系已經建成,但是卻不夠完善,缺乏體系,這直接造成了法治實施的不徹底,因而導致法律在應用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行政色彩,難以實現真正的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法律是道德建設強有力的支撐,法律將道德中的價值運用到法律實施過程當中,不僅能夠維護道德風尚也能培養道德意識,法律和道德兩者之間是高度統一的關系,法律實施的不完善也會直接影響道德發揮作用,道德的缺失會影響法治的建設,因此要想早日建成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我們必須堅持法律與道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首先,要加快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為道德建設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和生存空間;
其次,要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為道德的發展創造條件;第
三,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道德 教育 ,將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結合起來,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在全社會樹立一種新風尚。
最後,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立法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深入的考慮道德的因素,貼近人民實際生活,把相關的社會問題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強化法律的實施,法律是國家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為了維護統治的穩定而制定的制度保障,如果不能有效的實施,最終會失去存在的意義,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為此國家必須強化法律實施、完善法律監督,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形成全社會守法、維法的氛圍,最後形成全社會講道德、受法律的文明風尚,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道
4. 《論道德與立法的原則》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論道德與立法的原則》(傑里米·邊沁)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lPR0fxZNG-i0u7MbcMHDRg
書名:論道德與立法的原則
作者:傑里米·邊沁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陝西出版集團,陝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0-1
頁數:255
內容簡介:
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書:論道德與立法的原則,ISBN:9787224089936,作者:(英)邊沁 著,程立顯,宇文利 譯
作者簡介:
傑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國的法理學家、功利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改革者。他是一個政治上的激進分子,亦是英國法律改革運動的先驅和領袖,並以功利主義哲學的創立者、一位動物權利的宣揚者及自然權利的反對者而聞名於世。他還對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5. 道德與法律,作文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6. 法律倫理的立法與道德之間的關系
一般而言,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則是最基本的道德。相對於道德,法律具有明確、時效、強制性的約束力與制裁力的特點,而道德則不然。因此從整個社會的宏觀角度來看,道德歸根到底必須依靠有效的法律體系才能發揮作用。然而在特定的情況下,法律與道德也會發生矛盾或沖突,如某種法律、法規本身並不公正、不道德。於是,就會出現兩難抉擇:人們是應當守法,還是違法並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這大體上就體現了所謂天賦人權(das Naturrecht)與現行法(positives Gesetz)之間可能的矛盾與沖突問題。
7. 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怎麼樣
看完了邊沁的政府片論,覺得十分不過癮,立即投入到這本真正的大部頭作品,「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上。但看了僅僅幾頁,卻發現無法讀下去了---翻譯粗糙,文字苦澀。作為一部外國作品,此書的翻譯不堪入目,太多長句,詞語順序不符合中文習慣,一些英語的從句直接就翻譯了過來,也不倒轉一下句子順序。作為一部中文作品,作者故意追求晦澀的詞彙,亂用成語,原本很簡單的句子,卻被大大的復雜化。總的感覺就是,一個句子,顛三倒四,要讀幾次才能基本明白意思。句子充斥著一些平時很少見的詞語。但要命的是,即使這樣做,也不能成功表現出中文的語言氣勢,更容易會使人讀著就卡住,不知所雲。 同樣是邊沁的作品,同樣是商務出版社的書,「政府片論」比「道德」好看多了,句子也順暢。我毫不懷疑時殷弘先生的學術地位,但是翻譯一部作品,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更關鍵的是,句子要順暢,簡單,平白,易懂。邊沁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將專業苦澀的法律術語,轉變成人人可懂得的語言。時殷弘讀過邊沁的作品,自然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他的翻譯作品,至少在這部「道德」里,卻是舞文弄墨,故作艱深。這簡直就是和邊沁的基本立場背道而馳。 需要注意的是,一星的評價,不是給本書,而是給商務出版社的翻譯。大概你們也能猜到,在這種翻譯下,我是沒有讀下去的動力。勉強讀下去,恐怕不僅邏輯思維會紊亂,就連中文語言能力都會退化。 當然,邊沁的作品,雖然思想偏執,但可讀性較強,各種條分縷析的方法,下定義的功力,紳士式的嘲諷語氣,都很值得學習。他的行文充斥著驕傲,彌漫著自大,讀來津津有味,非常有特色。以上是我讀政府片論時的感覺。至於「道德」,在沒有其他翻譯版的情況下,強烈建議諸位最好還是讀英文原版。
8. 道德與法律哪個更重要立論20
道德與法律哪個更重要立論?;縱觀歷史長河,朝代的更迭伴隨著一步步法律的倒台與;????為闡述我方觀點,我方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證明;對於個人的發展而言,道德所具有的不只是對於自身行;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兩者的影響范圍上看還是從兩者的;1、道德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之道,道德是和諧的靈魂,;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八榮八恥」不就是和諧社會的道德;2、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先有道德後
道德與法律哪個更重要立論?
縱觀歷史長河,朝代的更迭伴隨著一步步法律的倒台與出現,而人類的道德光芒卻依舊代代傳承下來,追根溯源,道德的積累與實踐是法律出現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道德這個基礎才使得各種法律得以萌芽。?
????為闡述我方觀點,我方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證明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對於個人的發展而言,道德所具有的不只是對於自身行為的約束,良好的道德會從根本上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而道德所具有的這些作用是法律所不具有的,因此與法律相比,除了約束的作用外,道德因其無法替代的附加價值,因而具有無法逾越的地位,更進一步講,道德的影響不僅會改變個人,對於全社會而言,道德更是會促進社會全面的和諧與發展,它是人類千年傳承發展出的美好文明,只有在道德風尚廣播的作用下才社會才會維持穩定,因此從道德與法律的影響范圍上講,道德的作用更加具有廣泛性。? 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的措施,雖然在執行上具有很強的力度,但是如果道德不被重視,一切用法律解決的話,社會必將混亂,況且法律至今尚未完善,在這種不健全的制約下,道德是唯一可以填補法律漏洞的方式,而且對於社會上大多數人而言,受到的也多是道德約束力,有些法律也只能針對個別的群體發揮效力,所以比較道德與法律的效力,道德的效力更優於法律。?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兩者的影響范圍上看還是從兩者的作用效力上看,我方堅持認為道德比法律更為重要。?
1、道德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之道,道德是和諧的靈魂,道德是和諧的基礎。和諧社會的實現離不開道德的支撐,(優良的道德能力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重要思想保證。)
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八榮八恥」不就是和諧社會的道德規范嗎?而佛教提倡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就是社會和諧的積極因素嗎?老子道德經中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不就是和諧社會的依據嗎?可見,構建和諧社會的「原材料」就是道德。道德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寶。所以,推進和諧社會,道德自然比法律更重要!
2、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先有道德後才產生法律,進而才有法制。我們要注意的是道德與法律的時間先後互補性,漢代思想家賈誼曾說:「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道德的作用在事先,法制的作用則在事後.其次,法律是以道德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道德是人自身的修養程度,而法律是外部的約束因素,它對人的作用是由外而內的。而道德則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法律的實施要靠人們的自身修養,如果放棄道德那麼人們就不會自覺遵守法律。
3、法律是強制性的,(法制是靠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來規范人的行為,調節人際關系的;而道德是靠道德的說服力、勸導力、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來規范人的行為,調節人際關系的;)法律只是對違法的行為進行懲處,而對「缺德」不違法的行為是不幹涉的;道德則是通過社會輿論對「缺德」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弘揚正氣,抵制歪風,減少犯罪。
由此可以說明,推進和諧社會,道德比法制更重要!
4、法律規定的是做人的最低標准,而且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道德則比法律作用的范圍要寬泛得多。其次,法律它也不是完美的,而且會過時,它有它的階段性和局限性。法的穩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滯後性;第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變化萬千,豐富多彩,用僵硬的、機械的規則,難以取代充滿個性色彩的現實生活的「個案」。這就需要道德的補充,無論立法、執法全過程中都離不開道德的支撐。所以,相對於法律而言,道德這種力量更具人性化,更有力量,更加完美。
(5、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和遵守,必須依賴於道德的支持。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律,反映了社會主義基本的道德,體現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和價值觀。如果法律違背了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標准,不僅得不到公眾的承認,而且會破壞生產力,阻礙社會的發展。這樣,又談何而來推進和諧社會呢?)
6、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社會成員的道德能力。沒有全社會成員共同的道德努力,社會和諧便無從談起。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全民族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提出,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和動力。在最後,我想說的是,道德是和諧社會的空氣和土壤,是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是我們血液里靜靜流淌著的精神!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一、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道德往往並不立即對本人有利,如見義勇為,如隨地吐痰。特別是在一個人與人都不熟習的環境里,道德之柔性更是明顯。法律是剛性的,在嚴格執法的情況下,無論什麼人,無論是在你家鄉還是在北京上海乃至美國,只要違法必然被懲處。因此,絕大多數人在法律面前都會謹小慎微的,都會遵守。因為他知道,否則有牢獄之災。
二、犯罪的人之所以犯罪,並不是他缺乏道德。犯罪和道德並不屬於同一個范疇。如果沒有法律,缺少道德的人,會發展得更壞。
三、一個所謂缺乏道德的社會,只要有法律存在,就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從古至今,從沒有隻有道德而沒有法律的社會。即使原始社會,也存在原始習慣,法學界稱之為:習慣法。
四、說法律比道德重要,並不是說沒有道德的社會會長治久安。並不是說,我們的社會可以不需要道德。良好道德的存在,將有助於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法律(Law)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狹義的法律:專指擁
有立法權的國家權力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中國的十類主要部門法為:憲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勞動法、自然資源與環境法、軍事法、科教文衛法。
封建社會法律由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國王或者大臣制定;資本主義社會法律由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議會制定;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人民議會制定。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
法的本質:是統治階級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具體地說,它是指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1、法是被提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的意志的體現 2、法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3、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4、法的社會性
①、法的基本屬性--階級性。
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人類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惡為標准,依靠宣傳教育、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
道德是在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基礎上產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調節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同的時代、不同階級中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念標准。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 道德的功能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的功能是道德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義。道德以自己特殊的職能和特有的方式,反作用於社會經濟基礎和整個社會生活,表現出巨大的能動作用,道德社會價值正是通過道德功能加以實現的。道德功能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道德的認識功能。在現實社會中,道德能幫助人們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以及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所以道德的人是功能立足於解決一個「知」的問題。在這一層面,道德是一種認知,是人們認識和改造社會、認識自我和創造人生的指南,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道路。
第二,道德的調節功能。道德的調節功能立足於解決一個「行」的問題。人們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自己的周圍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和聯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在非對抗性的矛盾范圍內,就需要道德加以調節,即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個人與家庭成員之間、個人與朋友之間、個人與領導之間、個人與集團之間乃至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它以「應該怎麼樣」為尺度,來衡量和評價人們行為的現狀,並力圖使人們的行為現狀符合於「應當」的尺度。
第三,道德的評價功能。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人們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的。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從而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是人們稱為道德純潔、理想崇高的人。
第四,道德的服務功能。道德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又反過來為產生他的社會經濟關系服務。所以,道德的服務功能立足與解決一個「用」的問題。從道德的產生可以看出,道德是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由於人們生活需要,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產生的,它反過來又為經濟基礎和人們的生活服務。任何道德的產生都是用自己的標准評價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和社會經濟狀況的合理性,否定危害它的社會關系的思想和行為。所以,道德為產生它的社會經濟關系服務,並通過一定的道德標准、道德規范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9. 論法與道德的關系論文範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德與法律思修論文,供各位閱讀與借鑒。
第1章 引言
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今天,法律和道德對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們是考察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准。在社會治理中,根本上來說法律與道德要相輔相成,相互適應。但是由於現實社會的復雜性,在實踐中,法律和道德的結合往往不能達到人們期望的狀態,正確認識法律和道德之間的關系問題,對於在社會中更好的發揮二者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因此,本文力圖通過對法律與道德關系的分析研究,針對我國社會現狀以及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法與道德關系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期為促進我國法與道德關系協調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以達到雙方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第2章 法律與道德的概述
2.1法律的概念和特徵
2.1.1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它起到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作用,正義是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其實施。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減少社會矛盾。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經濟基礎決定法律,法律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從而為其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手段[1]。所以,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它隨著階級斗爭之間的產生、發展而出現,法律將隨著階級斗爭之間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2.1.2法律的特徵
(1)具有規范性和普遍性。
法律的規范性是指法律規范是一種一般的、抽象的行為規則,不針對具體的人或具體的事,而是為人們規定一種行為模式或行為准則,在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反復適用。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規范在國家權力所及的范圍內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對全體社會成員有效,每個人都必須遵守。
(2)具有嚴格的結構和層次。
每個法律規范在邏輯上都由假定模式、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三個部分組成;不同法律規范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法律制度和不同法律部門構成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法律有法定的創制方法和表現形式,不同等級的規範文件之間有嚴格的效力和從屬關系。
2.2道德的概念和特徵
2.2.1道德的概念
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看,道德是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革命導師恩格斯講:“大多數的道德論總的來說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誕生物。而對於社會來說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不斷運動發展的。所以道德永遠是階級社會的道德[2]。”這就突出了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基礎決定,並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改變;對於以不同的物質生活基礎存在的不同社會團體,他們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念,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觀念具有階級性質。因此,我們可以把道德簡略的總結為:道德是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人們關於善良與惡毒、榮耀與羞恥、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愛、霸道與謙卑等觀念、規范以及原則的總合,或者說是一個大綜合的矛盾對立統一的思想體系。
2.2.2道德的特徵
(1)道德是以善惡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自己和他人行為做一些簡單的判斷,每一個判斷,都是依據一定的標准做出的。有時候道德是根據自身的內在感受做出來的;有時候是依據法律做出來的;有時候是依據善惡的不同標准來判斷做出的。道德是人們行為的判斷准則,同時還是人們思想意識領域的判斷准則之一[3]。人們有的時候對自己的某一個內心想法會作出否定的答案,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道德的,或者有時候通過人的談吐行為來作出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慈悲的,這些都是以道德的作為判斷准則。
(2)道德是以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來維系的
道德和法律是社會的兩大行為准則,如果哪個人違反了法律規定,就會有司法機關強制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處罰,但如果有人違反了道德准則,但不會有哪個具體的人或機關強制其來承擔相應的責任,但他內心的不安和社會輿論的壓力會讓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很多相應的代價。
(3)道德的內容因時代的不同會有所變化
在歷史不相同的時代,人們的道德觀念是不一樣的。過去人們的道德觀念和現代人的道德觀念是不相同的,社會中的幾代人和幾代人之間的道德觀念也會有所不一樣[4]。思想文化的背景也會有一定的影響。一些是其他文化的傳播進入,使固有的本土的道德文化和人們的道德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認為不對的事,現在也認為是正確的了,也可能發生質的改變;另一些是因為社會生產的不斷發展會促使人們的道德觀念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3章 法律與道德關系的探討
東方倫理法與西方自然法都主張把外在的法律內化為人們自覺的意識,法律只有成為人們的心理、情感需要,才能得到普遍自覺的遵守。法律與道德是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相互轉化的。法律總是代表著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追求。
3.1 法律與道德關系在中西方歷史的淵源
3.1.1法律與道德關系在中國歷史的淵源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社會作用機制是道德法律一體化。在思想家們的理論論證和理想設計中,道德和法律不可分離。道德法律一體化是一種強有力的制度化力量,而在人們的行為品質領域里“孝忠”更能彰顯這種力量。道德法律一體化的運行,一方面道德法律化,即道德作為社會調節器的“軟體”被硬化或“格式化”具有了政治法律的屬性和功能,從而成為解決社會法律問題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法律道德化,即政治法律作為作為社會調節器中的“硬體”又被賦予道德的屬性和功能,成為解決道德問題的有效、有力手段。而這一點也凸現了中國道德建設的成功之處:一是劃類界定道德規范,並把其上升到“禮”(當時的“法”)的范疇,而形成“禮教”[5]。這種做法是避免道德宣教流於空談,使道德在實際上成為指導中國古代從事政治建設的“國家憲法”;二是法律的制定與執行以道德作為准繩,這樣避免了如當代西方國家法律與道德的脫離,導致犯罪分子不能有效打擊;三是強調道德修身,從我做起,實際上要求官吏帶頭從事道德修身,以己達彼,最終取得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效果。
3.1.2法律與道德關系在西方歷史的淵源
西方國家對法律與道德關系的探索與討論也非常久遠。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柏拉圖認為,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一種手段,正義就是以善待親朋好友,以惡毒對付敵人。還有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等主張守法是人人必須遵守的道德責任,法律的制定必須著眼於道德和善良。亞里士多德也說過,法律應當是實現公平、社會美德和家庭幸福的各項基本原則。西方社會大多數有名法學家也都認為,人們對社會道德理想的嚮往也是由法治表現出來的。法律的實際意義應該是促成全國人民都能進行公平正義和善良道德的制度。他認為,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多學派的自然法學觀念,它對羅馬法律和羅馬法學的制定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自然法學的宗旨就是認為法律是善良的和公正的規范,自然法構建了自然、和諧、公平、民主的價值觀念。18、19世紀以後,自然法學思想觀念又被大部分資產階級法學家們作為反對封建統治者專制的強力手段。自然法學派最突出主張是認為符合道德的法才是善法,才是符合效力的。與道德沖突的法則是惡法。在西方社會傳統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關於“守法”的道德觀念,如柏拉圖的“人們必須有法律並且遵守法律的規定,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禽獸一樣野蠻”的名言;近代的“熱愛法律”作為“公民道德”的核心價值等等。這些道德觀強調守法是公民的道德責任,慎獨自律就是對法治的強有力的保障支持。
在西方,不同於中國。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能夠自給自足,然而西方民族眾多,彼此相鄰,各國聯系主要靠商業,西方的商品經濟是十分發達的,因此調整商品經濟領域的私法就十分發達[6]。人們更希望能夠在一個自由,平等,公平的環境下自由生活,因此,具有自由,平等,公平精神的道德便推動了法律向這一方向進化。例如,美國著名法學家海默說:在不平等的競爭中,近年來由法院和立法機關所進行的一些改革,一定要在道德感的增強和提升中起到作用,以及由此而發生的一系列思維觀念,即市場經濟社會必須依靠比道德譴責更為有效的保護方法才能排斥一些應受指責的缺少道德的經營行為。此外,在欺詐性廣告領域范圍內也有了一些突出的發展。他認為,一些商業道德是應該賦予法律強製作用的。一個最基本的民商法原則,將一種道德義務轉化為法律義務,因此,從西方法律與道德的關系看,西方的法律進化發展是成功的,至今為許多東方國家所借鑒,並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3.2 社會主義條件下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社會主義的法律和道德都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它們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並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社會主義的法德目的和方向都是一致的,它們都是為維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服務的[7]。
3.2.1社會主義的法律與道德有著相同的價值導向
人對活著意義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目標,對正確錯誤、美德良善、善惡美醜的價值選擇和評價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動物界是不會存在的。這種價值追求和信仰存在於每個不同的時代、每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中。同樣,社會主義社會也應是具有相同的評價善惡美醜、正確錯誤價值標準的統一體。社會主義所制定的法律和所追求的道德准則都要體現這種價值標准和價值追求,兩者體現了具有一定意義的相同價值導向。
3.2.2社會主義條件下法律與道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一方面,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需要法律的保障。我國現在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成員有文明與落後之區分。道德是多層次的,而且是多元的,不可能用同一個相同標准去要求所有社會成員,況且社會上還總有些對於基本道德於不顧的自私自利主義者。為了保護廣大老百姓長遠的、根本的利益,必須有法律強制力保障實施,這種強制力就是對違反基本道德的震懾。法律一旦形成,對社會主義道德起著補充、深化和保護的作用。任何一個國家要想保持社會的長治久安,必須依靠國家強的制力來維持,但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的保障,國家的發言權將會受到威脅。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和遵守,必須依賴於道德的支持為基礎。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律,反映了社會主義基本的道德准則,體現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核心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和價值觀念。如果法律違背了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標准,不僅得不到廣大老百姓的承認,而且也會破壞經濟基礎,阻礙社會的長久平衡穩定發展。
3.2.3法律與道德並舉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
法律和道德同為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二者在功能上是相輔相成的,最早的法律就是由道德演化而來,是將積極的道德標准規定為法律應遵循的准則,公正嚴明的法律可以促進道德教化作用,而加強道德建設也可促進公民遵紀守法,保證法律的順利實施。隨著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不斷推進,公眾的法制意識普遍增強,訴訟已經成為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重要選擇,司法對社會的規製作用無可替代,社會對司法的期望值也日益增加。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我們法制建設的成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法律不是萬能的,在一些方面也很大的局限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應當在嚴格公正執法、發揮法律規製作用的同時,要更加註重發揮道德強大的引導作用。
道德是公民精神的自律和主體意識的自覺。道德是提升公民素質、保障法律實施、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我們要將這種力量相互遞送、廣泛傳播,讓道德的涓涓細流凝聚成浩瀚大海,使其與法律共同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推動力量。這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可見,法律與道德是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因此,科學地評價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並合理地開發利用這兩種資源,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疑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第4章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4.1 正確認識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及他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階段下,我們所認可的法治,就是以黨為領導核心,從而使國家權力機構、行政機構、 司法機構和社會中的人民團體,實施依靠法律來治理國家的方略,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過程中,通過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作用,增強全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推進國家經濟作用、政治作用、文化作用、社會生活法制協調規范化,逐步形成社會公平正義強有力的保障體系;我們所認可的德治,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核心指導地位,樹立 “堅持以熱愛我們的祖國為光榮、以危害我們的祖國為恥辱,以服務廣大人民為光榮、以背離廣大人民為恥辱,以崇尚科學技術為光榮、以愚昧迷信無知為恥辱,以辛勤熱愛勞動為光榮、以好逸惡勞懶惰為恥辱,以團結互相幫助為光榮、以損人利己自私為恥辱,以誠實守信為光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辱,以遵紀守法為光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辱,以艱苦奮斗精神為光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辱。”為主要標準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領域形成知道榮辱、講究正氣、促進和諧的新道德風尚,形成廣大的男女平等、尊重老人,愛護幼兒、輔助貧困地區、禮貌待人的人際和諧關系[8]。可以這樣說,法治是德治的進一步升華出來的,德治思維是法治思維的思想前提和基礎,二者都是社會主義社會民主制度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律治國解決的是民主制度中“硬體標准”方面的問題,它使民主有法律可以依靠,它具有優秀的對違反民主法制行為的規避作用和有效地制止這些行為的社會強制力的保障作用。道德治國解決的是民主制度 “軟體標准”這一方面的問題,它通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思想文化素質和民主權利意識來保障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環運轉。法治約束力非常強,但有明顯的“治標”特點和落後的滯後性,德治約束力比較軟弱,但是紮根於“治本性”並具有超前的特點。二者既相互區別,又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正確了解法治與德治的相互關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社會安定有序發展。一般而言,凡是法律禁止的行為, 通常也是道德所不提倡的,但並不是說所有道德不提倡的法律一概都是禁止的。因為道德是依據群眾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日積月累、約定俗成而形成的一定的思維模式,它根據個人和社會群體的思想觀念與行為規范來判斷善惡好壞,並且在調整社會關系過程中,要求人們自覺地做出放棄自己的某些權利和一定的自我犧牲。而法在調整社會關系時, 則側重於在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保證私權利的不受侵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要把二者區分開來,既不能說要把道德問題當作法律問題來操作,也不能將法律問題當作道德問題來應對,劃清二者的行為與目的責任,科學的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突出的矛盾問題及其產生的背景,積極主動地去面對矛盾、避免擴大緊張的社會關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既充分調動了社會群體的生命力,又確保了社會安定有序的良性循環發展。
第二、有利於發揮法與道德的雙重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對於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穩定,對於一個國家能否能夠長治久安,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應該看到道德作用是調整社會關系、 劃定人們行為的基本准則,是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和人們相處關系的重要保證。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相同的道德規范,一旦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為准則,就無法使人們的精神境界得到更有效地提升,無法協調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互相關系,自然也就無法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了:“社會公平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提條件,制度是社會主義公正平等的基本保證。”深刻領會並准確把握《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在非常有力的法治基礎之上,還必須用法律制度來幫助實現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就是在完善法律制度基礎上、保障社會和諧的法治基礎的進程中始終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先鋒作用;為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法律強有力的保障;把堅持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完善法律制度的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據此,充分發揮法與道德的共同優勢, 才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服務和強有力的保障[9]。
第三、有利於促進人們之間關系和諧與人的心理健康,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在當今社會中,人們所具有的道德觀念、道德理念和犯罪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和諧社會離不開文明道德的規范和保護。而人們之間關系和諧與人的心理健康是文明道德風尚的具體體現,因此,建立和遵守道德規范,著眼於形成廣大的男女平等、尊重老人,愛護幼兒、輔助貧困地區、禮貌待人的人際和諧關系;著眼於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名譽和利益,對於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有著十分重要的保證作用[10]。沒有濃郁的文明道德氛圍和強有力的道德譴責,單純地依靠法律單方面的治理是難以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的。因此,必須堅持把加強人民群眾道德建設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不斷的加強全體社會成員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質,從而防範和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大量發生。
第四、有利於在法制建設中培育良好的文明道德風尚“法律制度調整各種社會基礎關系,一定要講求平衡的。”據此,在法律制定過程中, 應對道德的一些重要原則加以維護和保障,如對家庭成員的侮辱、毆打行為,如果後果非常惡劣就不僅僅是不道德的行為,而應按照侮辱罪、故意傷害罪進行刑事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的立法要體現道德的基本原則,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本質的要求。司法機構適用法律規范的行為,就是懲惡揚善、褒是抑非的行為, 同時也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的行為,其影響不只涉及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有當事人自身,而且會在整個社會中產生一種震懾力。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法律強制手段, 促進社會的公德、職業的道德、家庭的美德在人民群眾中逐步形成優良的傳統和一定習慣作用[11]。
4.2 努力探索出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具體途徑
首先,要認真領會、 深刻理解黨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思想內涵,規避認識上的局限性。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法律制度建設與道德制度建設之間的密切聯系,一定要成為治國過程中的重要方略。因為法律是在懲罰已經是違法的犯罪人,而道德則重在勸告教育的作用,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使他們不會去犯罪,法律是治療已經“發病”的人,道德是治療沒有“發病”的人。因此,從一定作用上來說,刑罰是治標的,而道德建設才是治本的[12]。只有通過大力加強道德教育,思想文化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素質,才能使法制建設和法治得到經久不衰的保證,才能從根本上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保障社會有序發展。
其次,要運用制定法律、執行法律、法律宣傳活動等多種手段,促進法治與德治的相互交流。一要通過公正執法和懲治一些不道德敗類行為,增強公民社會公德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家庭美德意識。在對違反最低限度道德義務的行為依法予以制止的情況下,對先進道德模範行為,依法給予各種物質和精神的獎勵,積極引導人們向先進模範榜樣學習,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和道德品質。二要通過立法,直接把社會主義道德中最低限度的義務轉化為法律標准,使之取得全社會整體遵守法律的強制力。要探索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的運行手段,把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導向作用體現在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當中。社會主義道德靠群眾個人的良知和社會威懾來保障實施。然而,在利益多元化和價值觀念多樣化的今天,良知和輿論的作用尚不足以防止違反道德行為的發生[13]。在道德觀念體系中,有一些道德義務是最低限度的義務。它們能否得到普遍遵守意味著社會和諧秩序能否繼續存在,因此,必須利用法律手段使之上升為法律義務,以法律作用為保障加以強制執行[14]。這樣就會大大增強道德義務的約束作用,使之從“軟約束力”變為“硬約束力”,從這種作用上來說,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線。三要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向廣大人民群眾法律宣傳的活動,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實現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導向性體現在科學有效的社會管理過程中,把基本的道德要求貫穿於各行各業制定的工作制度、行業學習、鄉政府規定村民約定中和人們的日常行為規范過程中,使自律與他律、內在強制與外在強制有機地結合起來。各級行政部門、社會管理部門和行業組織協會,要逐步建立健全運行有效的道德自律機制、監督保障機制和獎勵懲罰機制[15]。
再次,要發動人民群眾制定和執行各種道德守則、公約,並通過法律法規對這種活動給予支持。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又是基層民主建設、實行基層組織自治的重要內容。要發揮人民群眾主人翁的精神態度,堅持依法治國這個以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最廣泛地發動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各項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建設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來,更好保障人民群眾權益,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因此,要積極探索出一條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在全社會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多種活動,並同法制教育相結合起來。在創建文明的社區服務站、文明單位團體、文明家庭生活,創建文明城市社會、文明行業發展、文明村鎮建設,做人民滿意的公務人員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當中,始終貫穿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多種內容,使廣大幹部群眾在大量的道德實踐過程中受到熏染,逐步在全社會形成宣講道德、實踐道德、知行合一的良好社會風氣。
最後,從嚴治黨,使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成為遵紀守法和實踐社會主義道德的表率。黨員作風正派則幹部群眾和睦相處,幹部群眾和睦則社會就會穩定。社會穩定老百姓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定要把思想道德監督作為黨員作風監督、社會群眾監督和行政機關監督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在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努力實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發揮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行政部門監察監督機關在道德層次方面的監督檢查作用。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這一黨領導人民群眾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關鍵在黨,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快速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系列問題,做好新形勢下新階段群眾工作。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系群眾的優質服務制度。堅持做到問政於老百姓、問需於老百姓、問計於老百姓,從人民偉大實踐中吸收智慧和力量。堅持實幹才能使老百姓富裕、實幹才能使國家興旺發達,敢於開拓創新,勇於擔當各種責任,多干一些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堅持艱苦奮斗精神、勤儉節約優良傳統,一定要下決心改進所謂的文風會風,著力整治部分黨員庸懶散奢的不良作風,堅決克服一些形象工程、官僚霸道,以優良黨員作風凝聚各種社會力量、帶動政府風氣人民風氣。支持社會工會組織、共青團組織、婦聯組織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黨和群眾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一定要堅持認真貫徹執行黨員作風和廉政建設責任制度,鞏固和發展全黨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局面,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從而帶動民風建設,營造出黨員群眾和諧的友好穩定關系。
“社會和諧能夠凝聚廣大群眾的力量,社會和諧能夠成就國家的光輝偉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只要我們從我國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認真思考全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法治和德治實踐做出的經驗,開闊胸懷的吸收和參考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們必然會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制度和模式,從而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第5章 結論
10. 道德和法律論文
道德和法律的關系一直是法學家們經久不衰的話題,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道德和法律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道德和法律論文篇1
論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摘要:法律和道德是支配社會發展的兩股力量,二者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在我國歷史進程中,法律和道德交相輝映,在經濟政治的基礎上左右著歷史的走向。現實中法律和道德的沖突激烈,這促使我們以古看今,從古代法律道德關系的處理中尋求解決現實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法律 道德 法治
人類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然而,不管法律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律調整的范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之處。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凡是法律不及之處,皆是道德用武之地,法律不可能完全取代道德。顯然,中國古代禮法結合、德主刑輔的思想為我們今天採用德法並治之治國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歷史考證。
一、 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法理探析
(一)法律和道德的概念及其特徵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一定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和利益的行為規則體系,它是通過規定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確認、維護和發展有利於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社會關系和會秩序。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榮譽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原則和規范的總和。它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信念力量來保證其完成。道德主要是從個人和社會整體的利益關繫上來反映和調整社會的經濟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的。
雖然歷史上各個國家的法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錯綜復雜的各式法律形式看清楚法律的特徵,一般而言法律的特徵大致包括: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2.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4.法律是以國家強制為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同樣,道德上的差異也並不妨礙它們具有如下一致的特徵:1.道德規范是一種非制度化的規范;2.道德規范沒有也不使用強制性手段;3.道德規范是一種內化的規范。由於二者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法理上的探析。
(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1、法與道德產生的條件不同。法律是掌握政權的階級運用國家權力,由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認可的,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帶有自覺性的特點;道德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生產和生活中逐漸自發養成的,一般無須專門機構和人員來頒布制定。
2、法律與道德的規范內容不盡相同。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而且這種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道德對人們的要求比法律要高,它要追究人們的行為的動機是否善良,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並不一定要求社會或者他人對其承擔等量的義務。
3、法律與道德的表現形式不同。法律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而道德則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輿論之中。
4、法與道德的調整范圍不同。法律所調整的是關系著根本的、重要的利益並且需要用國家權力干預、保證的社會關系;道德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的調整范圍廣泛得多。
5、法律與道德實施的方式和手段不同。法律的實施要求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而道德的實施主要憑借社會輿論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們的覺悟,依靠社會團體,還要依靠行為人的內心自我強制。
(三)法與道德的聯系
對法與道德的聯系問題,主要有兩派觀點:實證主義法學認為法是國家的主權者的命令,是一個“封閉的邏輯體系”,法與道德之間、“實然的法”與“應然的法”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自然法學認為,只有體現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質的法律。
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有自己的特殊國情,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也有特定含義和理解。結合中國國情,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分述如下:
1、一國范圍內的法律與統治階級的道德都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的體現。我們知道,道德是有階級性的,而法律也是有階級性的,二者都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不同之處不過是其外在表現形式的差異。
2、法律與統治階級的道德相互滲透。忠孝節義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維護其階級統治的道德規范,在其立法中體現為“十惡”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實踐中,甚至是將儒家思想的教義作為辦案的根據,《春秋決獄》一書就是其中的典型。
3、道德的狀況制約立法的發展。如在漢朝之前,道德中的“三綱五常”等並沒有上升為國家的法律規定和立法原則,而只有在社會的現實情況決定需要這樣的道德。
4、道德有助於彌補法律調整的真空。法律即使規定的再詳細,也總會又顧不到的地方,如秦朝的法律體系繁瑣,條目繁冗,“或盜采人桑葉,臧(贓)不盈一錢”。
二、中國法律和道德關系的歷史探析
按照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觀點來看,法律並非天生就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的,它只是在人類社會的矛盾(主要是階級矛盾)激烈沖突以致純粹依靠習慣和道德的力量無法解決時,而採取的強硬措施。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硬實力”,注重的是他律,而道德則是“軟實力”,注重的是自律。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階級對立現象只是歷史現象,終將隨著歷史進程而被消滅。如果階級消滅,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觀物質基礎,其消亡是歷史的必然,以此為契機,社會秩序的維持僅依靠道德的力量即可。
(一)古代中國的法律和道德關系的演進
在古代中國,法又被歸結為“刑”,“平之如水”,有公平、正義之義。道德至晚是在西周時期被歸結為一套完整的“禮”,它無所不在又包羅萬象;二者之間的關系也被確定為“德主刑輔”。因此,兩者長時期的相互滲透、相互補充,表現出了中國法律發展歷程中特殊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現象。
1. 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從中國的歷史來看,道德法律化發端於西周初期的“周公制禮”,確定禮的基本原則“親親”、“尊尊” 並使之趨於法律化,達到“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與刑在性質上是相通的,在適用上是互補的,違禮即是違法,出禮入刑。
周禮隨著西周的滅亡而失去在國家中的統治地位,真正對中國古代法律道德關系奠定理論基石的是漢儒董仲舒的德主刑輔思想,以陰陽五行相輔相成之理,來論證德主刑輔符合天道運行的規律。這是古代中國道德法律化歷程的重要環節,其後兩千年的封建時代均採取這一原則,其影響不但對中國和東亞地區,在世界范圍內也很巨大。
其後唐朝繼續並發展了漢魏晉以來的德主刑輔的潮流,並根據統治需要,制定引法入禮的指導思想,最終完成了道德法律化的歷史任務,以至“一準乎禮”成為對唐律的主要評價。在這之後的一千餘年裡,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王朝幾乎是原封不動的按照唐朝制定的規則來延續自己的統治和封建制度的實行,直至中國近代的來臨之後,才被迫於清朝末年全面修訂法律典籍。
2. 法律的道德化
所謂法律的道德化,主要側重於守法的過程,指的是法律主體把守法內化為一種道德義務,以道德義務對待法律義務。法律道德化的實質是由他力約束轉向自我約束,由法律約束轉向道德約束。
毫無疑問,在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之前,中國古代的人民在法律的道德化方面的成就是領先的。僅僅單純依靠法律來規范社會生活和交往,即使是在文明程度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是不可能辦到的,更何況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古代中國呢?而將法律道德化,則可以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條件下,將法律的作用面擴展到最大的范圍,而且一旦法律作為一種道德力量保存下來,其影響維持的時間長度也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如中國就維持了兩千年。綜合兩方面的因素,我們可以看出,法律的道德化不單是道德的法律化的結果,更重要的,它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以選擇的最佳途徑。
三、以史為鑒,促進法律道德和諧發展
古人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通過以上對中國古代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歷史考察及對二者關系的法理分析,針對前面的問題可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一)、情法沖突
這種情況不可否認是在現實世界中客觀的、大量的存在著的,而法治社會(不論是古代秦朝的專制統治前提下的“法制社會”,還是我們今天正在努力建設的真正意義上的法治社會)要求人們在處理問題時,首先考慮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法官判案時,只能以現行法律為依據,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這樣勢必導致法律無法適應新出現的情況,而道德等非強制性社會規范則可以其主觀性調解新生的行為現象。這就是一元法體制的弊端之所在,即在國家制定法與道德之間缺乏過渡、緩沖機制上,造成了法律的僵硬、無力及冷酷,造成了法律與大眾心理、社會風習之間的脫離與隔閡,也造成了道德的無力感和被蔑視,甚至鼓勵了對道德的違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如果以情理斷案,就違背了法治的原則,也極容易造成將法律法規高置起來,僅憑世俗的習慣來審理案件,這就又回到了古代封建社會的“春秋決獄”、“緣心定罪”的深淵里了。因此,只有在法的體制上作出調整,找到現代文明社會的法律和道德之間的“平衡點”,我們才能實現情與法的協調、德與法的並治,避免法與情的尷尬。
(二)、法中含情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規范的制度化實踐。像諸如正義、公平、平等、誠實信用、遵守善良風俗等普遍的或個別的法律原則,其本身就是人類道德觀念的有力組成部分。也因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則能夠發揮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認或者否棄這樣的道德因素,那麼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極大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擁有生命力都是疑問。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種道德價值,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體現了法治與道德的深刻關系。失去了道德基礎的法為惡法,惡法之治與法治精神是根本背離的。我國古代的儒家倫理法體現了道德與法律的一種結合模式,即把社會普遍承認的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納入國家強制實施的行為規范。解決現實社會中的人們道德缺位、法律的尷尬,是否可以吸取儒家倫理法的合理內核,靈活適用法律,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國家。。
(三)、德法並重
法治的理念來自西方,德治則來自中國傳統法文化,兩者的結合順應了尋根意識與全球意識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潮流。當我們執著於法律的繼承與移植、法律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時候,請讓我們把視角拉到社會調控這個高度上來。我們會頓時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發現西方的法治精神對我們進行征服的時候,傳統的德治精神正在歷史深處遙遙呼喚。應該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盡管並不排斥道德,但無疑在宣揚法律至上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道德,這其中尤以分析法學派的主張最為突出。
奧斯丁主張:“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盡管事實上往往如此,然而這不是一個必然的真理”。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機與道德淪喪就是明證;傳統的德治卻是主張德主刑輔,法是德的附庸,貶抑了法的作用,也與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對二者都要加以揚棄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內核,進行結構重組,建立全新的德法結合的體制。
從歷史上的道德和法律關系演變歷程來看,正確處理好德法關系,在二者之間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和結合點,正是古代中國繁榮興旺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原因之一,而當下理順道德和法律的矛盾,從中發掘推動社會進步的因素,則是復興偉業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2]韓明德,《法理學》(M),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道德和法律論文篇2
論法律和道德沖突的利益衡量
摘要 法律和道德作為人類社會主要的社會規范,之間的利益沖突一直是社會以及法學界極為重視的問題。本文從法律與道德之間沖突的歷史根源談起,簡要分析了正確處理法律與道德沖突的現實意義,並通過現實中的兩個真實案例分析,就法律和道德沖突的利益衡量作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 利益衡量 法律 道德 一、法律與道德沖突的歷史根源
(一)歷史文化原因
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沖突,歸結於中國自古的歷史文化,主要的根源在於倫理本位,倫理本位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孔子的“仁”和“禮”的影響,將整個社會生活都以倫理,也就是儒家思想下的社會道德為中心,所有的思想和活動都是圍繞著倫理來展開,連當時的法律也是不例外的。隨著時代發展至今,雖然倫理的思想遠遠沒有古時候那麼厚重,但是很多思想還是滲透到幾千年的文化當中,依舊在很大程度上規范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一旦制定出的法律規范與這種約定俗成的社會道德出現不契合的現象時,勢必就會對案件的審判產生一定的影響,體現出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沖突。
(二)現實社會原因
目前在現實中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是往往會在某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出現“民意”的參與。此類案件一般都是嚴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民眾對其往往給予了極高的關注,這些關注的原因就在於人們的正義感以及對社會道德的維護。而民意表現出最極端的方式就是請願書,這在現實社會中不是很新鮮的名詞,一旦請願書送至法院,由於社會輿論的壓力,法官在審判中無形的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參照民意,但是民意代表的社會道德多少都會跟法律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分歧,這種分歧就會直接體現出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沖突,而這種沖突反映在具體的案件審理中,會對案件審判產生的影響實際上是不利的。
二、正確處理法律和道德沖突的現實意義
(一)維護法制的需要
法制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將所有的現行法律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而法制的更好要求,就是實現法律的“良法”要求,“良法”不僅體現在法律的適用方面,同時還體現在跟其他社會規范之間的和諧發展,這里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跟社會道德實現良好的相容性。同時,法律體系的建立以及良法的運行都需要其他社會規范的配合協調,只有當法律和道德之間的沖突得到很好的解決,法制的權威性以及統一性才能夠得到很好的強化和維持,司法實踐才能很好的得到民眾的支持,而這些都是我國實現法制的客觀要求和必要保證。
(二)保持社會穩定的需要
司法是社會矛盾的最終解決手段,爭取使訴諸司法的所有案件得到合理解決是其擔負的重要任務。這就決定了案件的正確審理對於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性。由於社會道德與民意息息相關,如果對道德沖突案件處理不公,司法這一最終手段失效,當事人則可能依靠自力救濟解決問題,不但達不到息訟止爭的目的,而且會導致矛盾激化,有的甚至釀成群體事件,危及社會穩定。因此能否正確處理情法沖突對社會穩定至關重要。所以,案件審理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不僅要使當事人服從法律、服從判決,更要使案件的處理結果在情理上無可挑剔,這樣才能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三)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
效率是法律的基本價值之一。案件一審終結,判決生效,這是最為理想的結果。但在司法實踐中,特別是在法律與道德沖突案件的審理中,這種理想結果卻較難實現,原因就在於此類案件的判決難以同時實現雙方當事人的訴訟目的。現實中,絕大多數案子出現上訴,20%左右的案子進入再審,常常一個並不復雜的案子一審就是幾年、十幾年,無形中加大了司法成本,而且影響到司法公正等基本價值。正確處理法律和道德沖突,則有助於使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使判決及早生效,從而大大縮短訴訟時間,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司法資源,達到提高司法效率的目的。
三、法律與道德沖突的現實案例分析
(一)維護自身權利中的故意傷害
2005年1月,湖南省某市的士司機黃某遭到劫匪姜某等搶劫,姜某等歹徒下車逃竄時,黃某駕車追擊,的士撞倒姜某,姜某傷重身亡。劫匪方把黃某告上法院,某市某區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黃某不服,上訴至某市中級法院,中級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個的案件的審判結果存在很大的問題,不但違背了刑法的主旨,同時也與社會道德相違背。首先,從法律層面上講,法院判決黃某故意傷害的原因,主要就是認定黃某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法院認為姜某在搶劫以後的逃竄,不法行為已經結束,因此黃某再開車將其撞傷,已經不屬於對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故將人撞傷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而屬於故意傷害。
這種解釋是很牽強的,在搶劫中的不法侵害往往是最難以斷定的,因為對於搶劫的認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實施暴力,另一個是對財產的不法侵害,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對搶劫的正當防衛中,不能單單認為就在犯罪嫌疑人對當事人進行暴力的時候就屬於不法侵害,姜某在逃跑的過程中,仍然對黃某的財產處於不法侵害的狀態中,因此搶劫行為仍在繼續,所以黃某的行為仍然屬於正當防衛的范疇。
而從社會道德的意義上來說,很明顯,當人們看到此類的案件審判結果就會認為,這是對搶劫行為的一種縱容。目前搶劫行為在現實社會中日漸猖獗,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財產安全,而當人們對自身財產進行維護的同時,又在案件審判上給予沉重的打擊,這勢必會帶來不利的輿論壓力。雖然黃某造成姜某死亡的結果過於嚴重,但是黃某畢竟沒有殺人的故意,僅僅是為了追回自己的財產,因為這種行為而被判處故意傷害而受到如此重的刑罰,對民眾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往往在此類案件中,涉及到盜竊、搶劫之類的案件,都或多或少會出現在法律和道德上存在一定的沖突,就如筆者所舉的上述案件,我們對於正當防衛之類的法律規定上,尤其是防衛過當和防衛不當的認定上,有很多是社會道德所無法判定的,人們在道德中所理解的對個人正當利益的維護,很可能從法律的角度而言就變成了防衛不當或者是防衛過當。因此筆者認為,讓社會道德加以改變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事情,所以還是應該在法律規定上,在對正當防衛的相關規定上加以細化和規范化,盡可能的實現與社會道德之間的契合。
(二)無因管理下的民事賠償
婦女胡某和陳某是鄰居,2002年2月的一天,胡某因臨時急事,請求陳某替她暫時照看三歲男孩,陳某是個熱心腸的人,滿口答應。可是,在陳某抽空炒菜的時候,淘氣的男孩不幸摔倒,被玩具戳傷右眼,後無法治癒,造成殘疾。胡某最後把陳某告上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失費10萬多元,法院依據民事無因管理的有關司法解釋,判定陳某負主要責任,賠償胡某6萬多元。
這個案件如果單從法律規定上來講沒有任何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無因管理方面的問題,無論陳某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考慮,當答應為他人照看孩子的同時,就必然出現法律上的無因管理,無因管理不以當事人之間的約定為前提,只是在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相應的管理義務,一旦在管理在出現疏漏,也會對其不利後果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所以在本案中,由於陳某的一時疏忽,沒有盡到合格的管理義務,從而使小孩落下殘疾,因此依照無因管理的相關規定,必然會要求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但是從社會道德方面而言,這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了,在法律上陳某本身並沒有照看孩子的義務,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熱心,初衷是助人為樂,幫忙去照看孩子,而且發生這樣的結果並不是陳某所願意看到的。然而,陳某熱心的去幫助別人,結果卻因此而必須要承擔六萬元的巨額賠償,這讓一般的民眾是完全無法理解的。這樣的審判結果不僅會嚴重的傷害到人們做好事的積極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社會風氣。
因此筆者認為,在此類案件的審理過程中,由於是民事審判,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自由性,所以可以在參照法律條文進行審判的同時,也應該充分的考慮對社會正義感的維護,從正義的角度上去看待此類案件,盡可能的去對助人為樂的人多一點的權利維護,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法律的正義性,帶來良好的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1]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2]孫笑俠.中國傳統法官的實質性思維.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4).
[3]梁慧星.裁判的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