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柱狀圖
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有哪些變化
第一,通過改革開放,經濟有了快速發展,這是改革開放前無法想像的。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鼓勵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發展,從而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性作用。發展東部的同時,進行西部大開發,改變了西部的落後面貌。並適時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充分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製造業第二大國。相比較改革開放之初的一窮二白,進步顯而易見,國民生產總值提高了400多倍,製造業從佔世界份額的1%,提高到10%以上。同時,中國在航天、高鐵、水電站、核電站、運載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計算機、第三代移動通信、超級雜交水稻等方面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第二,相比改革開放前,社會生活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等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或一定的成就。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數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後在農村和城市推廣了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第一步。中國在社會保障、醫療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人男女壽命分別達到71歲和74歲,比1978年提高了4歲多。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得到充分發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2007年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 在國家統一方面,提出一國兩制解決了香港、澳門的回歸和平穩過渡。
第三,相比改革開放前,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缺乏基本自由,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民逐漸獲得了經濟自由、政治自由、社會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言論自由、遷徙自由,絕大多數國民的公民權利獲得保障;中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民主政治有所進展;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事業在曲折中前行。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以經濟增長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 初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資料
七年級上地理復習綱要
一、 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 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2) 站得高,看得遠。
(3) 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友誼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自轉
公轉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運動周期
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二)地球儀
1、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2、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給出地點要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讀出經緯度;給出經緯度要能找相應的地點。
(三)地圖
1、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1)辨別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線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量算距離:①比例尺的計算:
②比較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比例尺小 → 表示範圍大 → 內容簡單
比例尺大 → 表示範圍小 → 內容詳細
(3)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 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A、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B、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拉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① 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② 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③ 荷蘭的填海造陸(人類活動改變地表形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①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②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三、 氣候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會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2)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3)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2)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影響:
a)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b) 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
海陸位置影響:
a)青島的降水量比蘭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
地形影響:
a) 台灣島台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
b) 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c) 位於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
(4)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 氣候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生活在不同熱量帶的人們衣著不同。
② 氣候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其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顯著。
③ 氣候發生異常變化,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危害,從而產生災害。
四、 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世界人口增長:從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口所需時間逐漸趨短,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步趨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
北美洲東部
原因:
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里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
自然條件:這四個地區都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地區,氣候較為適宜;同時,都在平原地區,所以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
b) 人口稀疏地區:撒哈拉沙漠
大洋洲西部沙漠
亞馬遜平原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原因:極端乾旱;過於濕熱;終年嚴寒等。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1)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生活貧困、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
(2)人口不斷減少停止增長,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國家用於老年人的社會養老等費用增加等問題。
(3)採取措施: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1)原因:
a) 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
b) 城鄉差別:城市就業機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
(2)帶來的問題
a) 一方面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設;解決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
b) 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房屋
道路修築情況
商店的多少
學校的多少
醫院的多少
有無農田
有無果園
有無魚塘
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密集度
高度
鄉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無
無
無
大
2、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築特點
因紐特人的雪屋
嚴寒
雪塊構築,低矮,無窗,門小,牆厚,保溫性好。
黃土高原的窯洞
乾燥,冬冷夏熱
利用厚厚的黃土層,挖鑿成窯洞,冬暖夏涼。
傣族微竹樓(高架屋)
潮濕,炎熱多雨
雙層,樓上住人。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的平頂屋
乾燥,風沙大
平頂房,屋頂可以曬莊稼。
西亞的鄉村
炎熱,乾燥
牆厚,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沙漠吹來的熱風。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五、 發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a)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b) 人中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c) 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非)、土耳其(亞歐)、俄羅斯(亞歐)、
美國(北美、大洋洲)
d) 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e) 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
a) 發達國家
b) 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課本P89 圖 5.6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比較」
地圖冊P38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人口約佔世界的1/5 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的4/5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3/4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1/4
生活、教育水平高 人口高增長
生產力高度發達 生活、教育水平低
以第一產業為中心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 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 — 瑞士日內瓦 成員: 148個(2003年4月)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亞太經合組織
東南亞國家聯盟
歐盟
生物:「新課程」 (筆答60分鍾)
一、你能選擇出最有說服力的一項答案嗎?請將你的選擇填在括弧內(25道可以只做20道)
l.植物在生活過程中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質是 ( )
A. 五機鹽 B. 澱粉 C.二氧化碳 D.水分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小草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蚯蚓在生活中能自己製造有機物
C. 植物對外界不能做出任何反應 D. 山雞下蛋屬於繁殖
3.下列現象屬於生長的是 ( )
A.蘑菇從小長到成熟的個體 B.楊樹的落葉
C.植物吸水的過程 D. 人體的排汗
4. 下列說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徵的是 ( )
A. 能繁殖 B. 具有細胞結構
C. 不斷從外界吸收營養 D. 能合成蛋白質
5. 含羞草對刺激做出反應與下列哪一生理現象相同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針刺後縮回
C.子女與父母長相不同 D.植物吸水的過程
6. 海洋中綠藻多分布在上層,褐藻在中層,紅藻則分布在底層,分析影響海洋中藻類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
A.鹽度 B.溫度 C. 陽光 D.水分
7.下列哪個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小( ),哪個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
之稱( )。
A. 海洋生態系統 B. 湖泊生態系統 C.農田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 E. 濕地生態系統 F. 池塘生態系統
8. 用低倍鏡觀察裝片時,如果發現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異物並不動,轉動目鏡後,異物也不動,這異物可能在 ( )
A.目鏡上 B.物鏡上 C. 裝片上 D. 反光鏡上
9.某同學使用顯微鏡時,在低倍鏡視野中看到的圖像如右圖,
他想將物像移到視野正中,應將玻片 ( )
A. 向左上移動 B.向右上移動
C. 向左下移動 D. 向右下移動
10. 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
A.系統 B.器官 C. 組織 D. 細胞
11.切西瓜時會流出一些液體,此液體主要來自 ( )
A.細胞膜 B. 細胞質 C.細胞核 D.液泡
12.製作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 )
①在載玻片中央放好材料 ②擦掙載玻片和蓋玻片 ③蓋蓋玻片
④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或生理鹽水) ⑤取材料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④⑤①②③
13.細胞內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的結構是 ( )
A.細胞膜 B.細胞核 C.葉綠體 D. 線粒體
14. 下列哪種物質是細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物 ( )
A. 糖類 B.尿素 C.蛋白質 D. 脂肪
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涼拌西紅柿時,汁水為紅色是因為細胞結構被破壞,細胞內的物質流出來的原因
B.細胞內的物質是固定不變的,不需要外界給予
C.能量轉化器就是把能量用掉
D.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16.能決定人眼睛是雙眼皮或單眼皮的遺傳物質片段是 ( )
A.DNA B.細胞核 C.基因 D. 染色體
17. 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 )
A.12個 B.23個 C.23對 D.46對
13. 下列屬於組織的是 ( )
A. 胃 B.心臟 C.皮膚 D. 血液
19. 下列關於人體的形態描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器官→組織→系統→人體 B. 組織→細胞→器官→系統→人體
C,細胞→組織→系統→器官→人體 D.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20.下列不屬於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是 ( )
A. 消除污染 B.提供氧氣 C. 保持水土 D.分解有機物屍體
21.大米和麵粉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主食,從結構上看,它們是水稻和小麥種子的哪一部分 ( )
A. 子葉 B. 胚 C.胚乳 D.子葉和胚
22.能發育成莖和葉的結構是種子的 ( )
A. 胚軸 B.胚芽 B.子葉 D. 胚根
23.植物體內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 ( )
A. 氮、磷、鐵 B. 氮、磷、鉀
C.氮、硼、鉀 D.硼、磷、鐵
24.在下列蔬菜中主要食用植物的繁殖器官是 ( )
A.蘿卜 D.芹菜 C.黃瓜 D.藕
25. 珠被發育成種子的 ( )
A.胚 B. 種皮 C. 胚乳 D. 果皮
二、你能判斷下面左側和右側各結構之間的關系嗎?請用直線將相關的內容連接起來
1.按廠列物質分別屬於哪一類,用線連起來
①水
②糖類
A. 無機物 ③脂類
④無機鹽
B.有機物 ⑤蛋白質
⑥核酸
2. 用直線將下列名詞與相關的內容連接起來
A. 細胞壁 ①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透明的粘稠物質
B.細胞質 ②裡面含有細胞液
C. 細胞核 ③裡面含有遺傳物質
D.細胞膜 ④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
E. 液泡 ⑤保護和支持作用
3.構成下面左側所列器官的主要組織是哪一類,清用線連接起來;
A. 心臟
B.大腦 ①結締組織
C. 皮膚 ②上皮組織
D. 肩胛骨 ③神經組織
E. 血液 ④肌肉組織
三、你可以從下面30個空格中選取15個填上滿意的答案
1.生物圈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大部和 圈的表面。
2,生物圈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條件有 、 和 等。
3.生物圈中的生物部分除了植物、動物,還有其他生物嗎?如果有,請舉例說
明 。
4.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 開始的。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
和 ,嘗試著對這一問題答案做出 。
5. 生物體由小到大,是與細胞的 和 分不開。
6. 科學家經過艱苦的努力,發現核酸分為兩種,一種是 ,另 一種是 。
7.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叫做 。
8.草履蟲的身體只由 ,你還知道有哪些生物與它一樣嗎?請你 至少寫出兩種生物的名稱 。
9. 病毒的結構簡單,它是由 外殼和內部的 兩部分組成。 病毒只能 活細胞內,根據 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 、
和 三類。
10. 根尖由四部分組成,從頂端向上依次是 、 、
和 。根的長度能夠不斷增加,就是因為分生區的細胞能不斷 和伸長區細胞能不斷的 的緣故。
四、請發表你的見解,並簡寫在下面的橫線上(你可以做其中有把握的二道題)
1.下列各項中屬於生物的是 ,根據你的理解,說一說它們是生物的 理由(至少寫出兩條): 。
A.機器人 B.克隆羊 C. 木頭 D. 蘑菇 E. 細菌 F. 蛋白質
2. 如果讓你養殖花卉,你怎樣才能滿足花卉生活需要的條件? (至少說明兩個條件)
。
3.現有黃豆多粒、2~3個培養皿、鑷子、若干張濾紙和黑紙,請你用這些材料設計「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實驗。
,
3. 2022上海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難度點評
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道德與法治學科於2022年7月11日下午順利進行,市教育考試院邀請相關學科專家對試卷進行評析。專家一致認為試卷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課程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注重考查學科思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培育價值認同,激盪青春能量
全卷引導青少年將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試卷通過宏觀、中觀、微觀的情境設置,引發學生對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的思考,進一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全卷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開篇,以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為價值引領,以孔繁森、於敏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為價值紐帶,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
接著,以「發展數字經濟」為主題,展示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在經濟領域取得的成就,使學生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最後,以「保護野生動物,我們責無旁貸」為主題,引導學生懂得厲行法治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全卷依託由淺入深的學科任務、真實鮮活的試題情境,使學生在見人、見事、見精神的過程中,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明確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二、考查核心素養,體現學科思維
試題堅持素養導向,突顯綜合性、開放性、應用性和探究性,考查內容緊貼教材本體,立足初中教學實際,著重考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時政探究題設計了具有內在關聯的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圖,需要學生綜合柱狀圖、折線圖和文本材料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進行作答,考查了學生圖文資料的邏輯轉化、復雜信息的判斷分析能力。
又如,案例分析題創設了中學生走訪檢察院、查閱法律法規、製作宣傳畫冊等探究活動情境,考查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力圖考查學生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斷力,反映學生核心素養的真實發展水平,凸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獨特價值。
三、發揮育人特色,啟迪學生心智
試題發揮道德與法治學科鮮明的育人特色,緊扣時代脈搏,通過展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的成就,使學生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感到自豪,激發出砥礪前行、建功新時代的內在動力。比如,綜合理解題將總書記考察中國人民大學的講話內容滲透於試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學會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
又如,案例分析題從我國依法保護朱䴉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視角切入,從一個側面生動反映了近年來我國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引導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全卷守正創新,將價值性和知識性有機統一,助力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在立德樹人、鑄根育魂上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