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黨的建設
㈠ 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作用
1、黨對社會主義法制的思想領導。
2、黨對社會主義法制的政治領導。
3、黨對社會主義法制的組織領導。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
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
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
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㈡ 中國共產黨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有哪幾面
序是社會存在的條件,和諧是社會的價值目標。對於和諧的追求和秩序的安排不同的內文化做出了不同的容設計。法治(而非法制)源於西方,在全球化過程中被世人接受,成為設計社會秩序進而追求社會和諧的最優方式,也因此成為一種普世性的價值。 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後,法治自近代以來再次成為國人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建設當代中國法治也成為學術界的熱點問題。中國的法治建設需要法治理論的指導,而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的法治觀對國家的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分析和研究中國共產黨法治觀就有著重要的理... 展開 秩序是社會存在的條件,和諧是社會的價值目標。對於和諧的追求和秩序的安排不同的文化做出了不同的設計。法治(而非法制)源於西方,在全球化過程中被世人接受,成為設計社會秩序進而追求社會和諧的最優方式,也因此成為一種普世性的價值。
㈢ 什麼是法治建設的目標
法治建設的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這個總目標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我們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為我們繪制出路線圖,指明了具體路徑。
注意事項
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就是要求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切實把黨的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有機結合起來,使各項工作都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於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黨和國家的團結統一。
各級黨組織要發揮好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的組織保證作用和領導核心作用,健全重要會議、重大事項、重點工作向黨委請示報告制度。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㈣ 從哪些方面著力來建設法治型黨組織
建設法治型復黨組織的主要措施:制要切實加強黨組織依法執政和依法辦事能力建設,加強黨對法治蘇州建設的領導,改進黨委領導方式,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要切實加強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履職能力建設,牢固樹立法治信念,加強法治學習培訓,積極推動法治實踐;要切實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黨內制度體系,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深入推進作風建設;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依法治理能力建設,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完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要切實加強法治型黨組織引領保障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法治型黨組織引領下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機制、法治市場建設工作機制、法治社會建設工作機制。
㈤ 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階段
新時代中國法制建設的三個階段是指:剛開始建國時期法制剛剛建立的階段、法制逐步完專善的階段、現在屬逐步走向法制化軌道的階段。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我國憲法明確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直接行使一定國家公權力。在治理現代化的條件下,執政和行使國家公權力必須以法治為基礎。
㈥ 黨內法治建設的核心是什麼
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從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變化。鄧小平同志明確專指出:「國要有屬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黨章是最根本的黨規黨法」。目前,我們在黨規黨法層面,形成了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體系;在國家法律層面,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們講法治,於黨而言,就是要不斷完善和貫徹實施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體系;於國家而言,就是要不斷完善和貫徹實施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㈦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法治建設五項原則是什麼
摘要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㈧ 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1、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2、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要嚴格執法資質、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
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權被濫用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把決策、執行等環節的權力全部納入監督制約機制之中,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運行,防止行政權力的異化,確保法律公正、有效實施。
三、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8)法治黨的建設擴展閱讀:
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幹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㈨ 中國的法治建設的重要
重大意義抄: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內和改善黨的領導;容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黨和法、黨和法治的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根本問題,必須科學認知和正確把握。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體現,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本質相同、目標一致,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憲法明確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既是憲法責任,更是歷史擔當。全黨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必須加快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實現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制度協同互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法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法治當中有政治,沒有脫離政治的法治。西方法學家也認為公法只是一種復雜的政治話語形態,公法領域內的爭論只是政治爭論的延伸。每一種法治形態背後都有一套政治理論,每一種法治模式當中都有一種政治邏輯。」
(10)法治黨的建設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法治道路的選擇也自然如此。獨特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走獨特的法治道路。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依法治國行穩致遠,大踏步向前邁進,法治建設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立足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