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6法治進步
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首先,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新時期的基本方針和根本任務,確立了「依法治國」作為國家的基本方略。1997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中共十六大合乎邏輯地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對這一問題長期思索的結果,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著眼於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現實需要: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還把依法治國作為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項基本內容。
第二,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平反冤假錯案,並加緊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到201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成。 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有法可依。
第三,完善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依據憲法的規定,進一步加強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推進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使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進一步完善。健全和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發展。
第四,政府職能逐步轉變,逐步建立服務型政府。政府不斷的簡政放權,取消一些繁冗的行政審批,簡化辦事程序,方便人民群眾;在網上開設辦事窗口,實施審批,提供服務。2006年,我國廢除了延續千年的農業稅,政府減免稅收的同時,還給種糧戶發放種糧補貼,不斷服務於民眾,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
⑵ 現代中國依法治國的主要成果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立法、嚴格執法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在依法回治國進程中取得了很大答成績。
人權保護方面,1997年3月14日修訂的刑法典,取消了類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三大基本原則,使我國刑事法律在注重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和受害人權益的同時,也注意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的立法思想。1996年3月17日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疑罪從無」、「無罪推定」規則,並規定死刑執行方式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體現了我國維護人權尊重人格的司法理念。
民主立法方面,聽證制度的確立與實踐、重大法律草案全民討論的實行,為人民參與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徑。
1999年憲法修正案正式寫入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將其確定為我國的治國方略。
⑶ 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哪些進步
中國抄法治建設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人人享有平等權利,人人都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活動,做事不超越法律底線,為了國家安全,制定了《反分裂法》,為了環境保護,制定了《環境保護法》,為了國家的利益,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制定和修改了一百多部法律,這些法律對於建設祖國,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保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向小康社會邁進。
⑷ 我國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改革都改了什麼
第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司法體制的政治優勢和重要特徵,也是司法體制改革攻堅克難的重要保障。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必須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第二,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司法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基本指導思想。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符合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堅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第三,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司法體制改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充分聽取人民群眾意見,充分體現人民群眾意願,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公平正義問題。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評判,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改革成敗得失的尺子,真正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⑸ 新時期我國法制建設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50年來,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全面發展
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
偉大成就。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
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把
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全面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的同時,將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推向了一個
新的階段。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依法治國,建
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
會議將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這一基本方略,庄嚴地
載入了憲法。這就為我們國家跨世紀的發展,為我國社會
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為國家興旺發
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證。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
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斗爭和其他形式的斗爭以後,終於推
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
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在我
國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
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
毛澤東同志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任何
一個國家都有國體和政體。國體是指各個階級在國家中的
地位,它決定和體現國家的本質。同時,不論什麼性質的
國家都要採取一定的政體來實現統治階級對國家的管理。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性質的國家,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政
體。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是由這個
國家的國體決定的。不同性質的國家,採取的政治制度就
會不同。由於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的歷史
傳統及現實情況不同,因此,同一性質的國家所採取的政
治制度又有差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
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
掌握了國家的政權,成為國家的主人。我國各族人民在中
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長期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把以
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做為國家的根本政治
制度。1940年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指出,
我們要建立的新的國家的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權組織形式。
這種政體的建立,經歷了長期實踐過程。在第二次國內革
命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工農
兵代表大會;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的需要,建立了參議會形式的抗日民主政權;在解放戰
爭時期,採取了人民代表會議的形式。新中國成立後,中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確定我國實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議並由中國人
民政治協商會議建議,中央人民政府著手召開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准備工作,並開始起草
憲法草案和選舉法草案。1953年,通過了《關於召開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在全國
開展了選民登記工作和進行普選。中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
由人民選舉自己代表的活動在全國展開,中華人民共和國
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以外,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參加投
票的選民共有2.7億人,選舉出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560
多萬名。到1954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召開了第
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並選出了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
表。1954年9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一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大會還通過了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產生了中央國家機關,奠定了人民
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基本體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國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
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
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
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我
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
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
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統一地行使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責,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地方國家權力
機關的職責。它們代表人民履行憲法賦予的權力,討論和
決定國家和地方的各項重大問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維護自己利益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社
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的最可靠保證。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的
政治體制有本質的區別。西方國家實行的立法、司法、行
政三權分立制度,是反對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的需要和結果,其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權形式。
我國實行的是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不照搬西方三權分立的議會政治制度。我國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的優越性在於:第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
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集體決定國家的重大問題
。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是由作為權力機關的
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對政府組成人員、審判
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負責人員實行監督並有權罷免,以保證
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遵照
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這種制度,使政府、法院
、檢察院必須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行政管理權、審判權和
檢察權。而資產階級議會是立法機關,總統不由議會產生
,而且對議會制定的法律有否決權,還可以解散議會。第
二,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對原選區或選民負責。全國人民
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
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本單位選出的代表。地方各級人民代
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
免由他們選出的代表。代表如果不按人民的意願辦事,原
選舉單位和選民可以撤換甚至罷免,這種制度就能保證代
表要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利益。而西方議會議員選
出後,在任期內選民是不能撤換的。因此,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最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使
人民真正掌握國家的、民族的和自己的命運。黨的十五大
再次強調,我國實行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
會制度的政體,是人民奮斗的成果和歷史的選擇,必須堅
持和完善這個根本制度。這對於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
制度、實現人民民主,具有決定性意義。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建立到現在,得到不斷
的發展和鞏固。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對進一
步完善選舉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
的改革,主要是
1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實行差額選舉
選舉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是人民代
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基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行使管
理國家權力的最重要的政治權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
來,對選舉制度作了許多改革和完善,先後四次對選舉法
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首先,擴大了直接選舉的范圍。1979年修改選舉法時
,把直接選舉代表的范圍由鄉、鎮一級,擴大到在縣一級
的范圍內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在一個縣的范圍內,人民群
眾對本縣人員的情況比較熟悉和了解,實行直接選舉,有
利於發揚民主,能把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選為代表,也便於
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實行有效的監督。縣
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十分重要,它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的基礎,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
,是選舉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對於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和完善選舉制度的另一個重大措施,是實行差額
選舉。1979年修改選舉法時,確立了差額選舉的原則。各
級人大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於應選代表的名額。在直接
選舉中,應當多於應選代表名額1/3至1倍;在間接選舉中
,應當多於應選代表名額的1/5至1/2。差額選舉可以更好
、更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保證人民群眾充分行使民主
權利,選出他們認為真正能夠代表他們意志和利益的人。
2進一步健全和加強人大常委會的組織
我國是一個有12億多人口的大國,各民族、各地方、
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都需要
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數太少了不行,一般每年開一次會
,不便經常進行工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要求加強和發
揮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實質上成為代
表各方面的常務代表,人數較少,可以經常開會,討論決
定國家的重大問題。為此,1982年通過的新憲法進一步加
強了常委會的組織,主要是:
第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
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這樣就可以使絕大多數人大
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兼任其他職務,是專職的。這樣做的好
處是,從職責上講,人大常委會要監督政府、法院、檢察
院的工作,不宜兼職;從時間、精力上講,人大常委會的
工作十分繁重,可以集中精力把常委會的工作做好。
第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1979年以
前只有全國人大設立常務委員會,地方各級人大都沒有常
委會,而是由人民委員會也就是人民政府行使權力機關的
常設機關的職權。為了發揮地方各級人大作為地方權力機
關的作用,1979年修改地方組織法時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
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新憲法肯定了這一點。縣級以上地
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有重要意義:(1)有利於地方各級人
大通過其設立的常委會開展經常性的工作,進一步發揮地
方權力機關的作用;(2)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在與憲法
、法律、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題下,根據本地情況制定
地方性法規,有利於在法制統一的原則下發揮地方的積極
性;(3)由人大常委會任免法院副院長、審判員、檢察院副
檢察長、檢察員,改變過去由地方人民政府任免的辦法,
有利於保證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不受行政機關的干涉;(4)有利於加強對代表的監督,在大
會閉會期間,人大常委會可以撤換由它選出的上一級人大
代表。因此,縣級以上地方人大設常委會,是完善人民代
表大會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
第三,增設了常設的專門委員會。1982年通過新憲法
以前,全國人大的常設專門委員會只有兩個,即法案委員
會和民族委員會,預算委員會只在開大會時活動。為了加
強人大工作,按照新憲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陸續
增設了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現有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
、內務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
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環境與資源委員會、
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等九個專門委員會。這些專門委員會在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
案。向大會或常委會提出的議案,一般先經專門委員會審
議,這樣做的好處很多。(1)由於專門委員會各有分工,便
於分門別類地專門討論問題;(2)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對有關
問題比較熟悉,研究有關的專門問題時,能夠更深入、更
周到;(3)提議案的單位和有關部門可以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有助於客觀、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經過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有助於人大或人大常委會作出
的決定能夠更加符合實際。
為了使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審議、決定問題時
,能夠充分發揚民主,更好地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便
利代表、委員履行職權,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全
國人大議事規則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規定了會議
次數、召開的日期和程序。為了使代表和委員在開會前,
能夠對會議審議的問題做好准備,以便更好地發揚民主,
進行審議,要求在一定期限前將會議討論的主要事項、法
律草案告訴代表和委員。常委會審議法律案一般實行三審
制,重要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大會和常委會
審議工作報告時,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法院、檢察院要派
人參加會議,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常委會舉行會議時,
邀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列
席會議,以便反映各地的意見,等等。通過完善民主的程
序,更好地發揚民主,使人大和常委會通過的議案,可以
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總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當家作主,行使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權力的基本
形式。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只有通過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
大會制度,才能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人民代表大會
通過議案的審議、研究,形成為法律,變為國家意志,變
成全體人民和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通
過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各級國家機構領導人的選舉
、任免以及對各類國家機構工作的監督,實現人民的民主
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各項議案的審議過程,就
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所選拔、推薦的幹部接受
人民群眾檢驗的過程,也就是實現黨對國家領導的過程。
因此,不斷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新的歷史時
期黨帶領人民群眾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
⑹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
是這個嗎?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的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的「反右傾」斗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
1977年 恢復高考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1983年 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52年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3年2月,非典爆發;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8年1月,中國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冰雪災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
⑺ 十大個案看中國法治進程中有哪些進步
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有其獨特的發展道路和特徵,認識這些特徵是把握其發展規律的關鍵。
1.發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導性。一個國家法制現代化的過程,一般來說是與這個國家整個現代化過程分不開的。當代發達國家的法制現代化起步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民社會的成熟而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實現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由社會生活領域推動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或政府扮演的是一種消極的「守夜人」角色。而當代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發生於20世紀最後20年,這時的中國社會缺乏商品經濟對民主法治意識的啟蒙,更面對著政治、經濟和法制飛速發展的世界。發達國家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壓力,國內人民要求富裕和民主的渴望,決定了我國法制現代化的任務極為艱巨。這就需要有一個充分行使公共職能的強大國家來推動法制的轉型,需要國家和政府自覺地擔負起正確引導法治發展的時代責任,從而決定了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在發展方式上帶有政府主導性。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領導全國人民在法治理論上進行撥亂反正,確立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現代法治觀念,提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實現依法治國的法治現代化任務;面對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制建設,領導制定了法制現代化綱領和宏大的立法規劃,並在短短20年間,完成了西方國家上百年走過的立法路程,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領導了大規模的普法教育,有規劃有組織地傳播法律知識,肅清封建法制觀念,培育現代法治意識。總之,在當代國內外背景下,沒有黨和政府的領導,希望像西方國家那樣通過市民社會的成熟,自下而上地實現現代法治,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國法制現代化的政府主導性,客觀上要求維護政府的權威,但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改變黨和國家運行機制中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實現民主政治。因此,維護政府權威不能走集權、擴大權力的外延的老路,而是要通過建立一個理性化、法治化的政府,使公共權力的運行合法化、合理化來實現。因此,黨和政府行為法治化,領導行為法治化,當是中國實現法制現代化的前提。
2.目標的階段性。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國內相對落後的經濟和薄弱的民主政治,以及來自國外的壓力和挑戰,其目標的選擇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帶有階段性。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制國家,國家制度本身就是人民的自我規定,是人民的國家制度,國家制度是人民存在的環節:人不是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為人而存在;人民不是為國家而存在,而是國家為人民而存在。「國家制度在這里表現出它的本來面目,即人的自由產物。」⑶可見,充分實現公民的權利與自由是法制現代化的根本目標。為此,首先要運用法律機制,確認和實現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尤其是要保障公民的政治參與權,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落到實處。其次是形成一套完善的機制,務使一切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的權力根據法律的要求來行使,把一切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的權力納入法制軌道,建立和健全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權力的法律制約機制,防止國家權力的濫用,防止一切公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侵犯。
這樣一種法治狀況,是法制現代化的理想目標。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為此而作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是,經濟發展的內部沖動和國際競爭的強大壓力,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無可選擇地將社會政治穩定前提下的經濟快速發展確定為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的階段性目標。首先,當代中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盡快發展經濟,解決幾億人「吃飯」和「溫飽問題。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能否迅速地將經濟發展起來,使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綜合國力趕上或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已經成為國家政權最終存在的合法性基礎。其次,公民權尤其是公民政治參與權的全面實現和公民權利觀念的形成,有賴於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和公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因為,「作為商品交換關系總和的『市場』,它對法律的最初始、最本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自由、平等和權利保障」。⑷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不足溫飽的物質生活水平,不可能產生對現代法治的強烈需求,不可能產生更多的政治參與要求,「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⑸第三,當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一個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的社會急劇變化過程。經濟的發展,利益階層的分化、價值觀念的沖突、民眾政治參與期望的提高,對政府的凝聚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過程還始終面臨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影響與滲透,其主要手段就是打著「民主」與「人權」的旗號,瓦解中國黨和政府的政治權威。如果一開始就將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定位於全面實現包括政治參與權在內的公民權,則會超出現有政治制度的承受能力,使政治權威分崩離析,經濟的趕超計劃也會毀於一旦。因此,分階段實現法制現代化目標,是中國在當今國際國內特殊環境下的一種現實可行的選擇,即首先圍繞政治穩定和市場經濟發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保障體系,在充分保障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穩步有序和自上而下地推進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
3.價值取向的雙重性。事物的價值是事物作為客體對主體的生存、幸福和發展的肯定關系或否定關系。凡是對人有用、有利、有益,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要,有助於實現目標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就是無價值的。法制現代化作為一種制度設計,也有一個價值選擇的問題。一般說來,法制現代化的價值是多重的,包括正義、公平、平等、效率、秩序、自由、權利等等。在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價值選擇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和其基本國情基礎之上的,它集中地表現為對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合理解決。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逐步確立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法制現代化價值取向。
首先,中國的法制化應當把盡快發展經濟,提高效率作為其價值取向。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⑹。因此,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應成為評判一切工作的基本標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小平同志一直堅持「兩手抓」的思想,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使法制建設服務於經濟:一方面,抓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市場主體在經濟生活中擁有廣泛的選擇自由,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利益,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打擊經濟犯罪,維護經濟秩序,為經濟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其次,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另一個價值取向乃是實現社會正義。人類社會的法律從其誕生時起,就同正義結下了不解之緣。正義所蘊含的公平、公正、公道、平等、自由、權利等價值內涵,成為政治社會中所有價值體系追求的最高目標。社會正義也就自然構成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價值理想。在當代中國,社會正義具體表現為: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⑺因此,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將關注和解決社會公平或社會正義問題作為自己的根本的價值取向。為此,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一方面通過立法確認和保護社會主體在機會和手段選擇過程中的平等權利;另一方面,通過制定一系列有關公民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的法律法規和保護弱者群體的法律法規,如勞動法、工會法、殘疾人保護法、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社會保險法和最低工資制度等法律法規,強化法律的利益調控職能,促進社會利益需求與實現的平衡發展,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在目前經濟政治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正。
當然,公平和公正的充分實現有賴於社會資源的極大豐富,在普遍貧窮的社會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公正與公平,充其量是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平均主義。因此,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是社會公正的基礎。在發展經濟成為核心任務的當代中國,公正會帶來民心的歸附和政治的穩定,但是發展會在更高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公正。「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反映了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因而也是中國法治現代化的價值選擇。
4.過程的非協調性。法制的現代化應該是一個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協調發展的過程。但是,如前所述,中國的法制現代化一方面帶有政府主導性,另一方面,它是作為最強音的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種回應——為改革和發展服務,其目標的選擇帶有強烈的功利性。因而,其發展過程不可避免地帶有非協調性的特點。在立法上,表現為立法速度快、數量多,在短短的二十年內,我國的立法已走過了西方上百年的歷程。但質量不高,可操作性差,立法程序立法技術不科學,部門法之間畸輕畸重現象嚴重。在立法與執法和司法的關繫上,集中表現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貪贓枉法現象嚴重,使立法與法律的實施之間出現較大差距。在立法和法律實施的基礎和手段的關繫上,表現為立法超前,基礎和手段不足。許多法律制定出來,卻沒有或缺乏實施法律的人員和物質條件,甚至一些法律的制定沒有建立在社會需求的基礎之上(如80年代制定的《破產法》),因而使這些法律處於虛置半虛置狀態。在法治觀念上,不同層次的公民對於法治的理解存在嚴重不協調狀態:國家領導人談的「法治」是「治國方略」;法學專家談的法治是指法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統治,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些執法和司法人員認為「法治」就是依法管理,甚至以法治民;而更多的老百姓認為「法治」就是規規矩矩的守法,不犯法。這樣一種復雜的觀念狀態表明,中國當代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尚不像經濟現代化目標那樣,為全國人民所明了和認同。
中國法制現代化過程的非協調性,是當代不發達國家在急速推進經濟現代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規律性特徵。它是經濟上的不成熟(市場經濟的不完善)在法制上的表現,同時也表明,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法治觀念的變革,已經成為推動法制現代化進程的關鍵。
⑻ 2016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有哪些
4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中央電視台聯合發布2016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評選結果,聶樹斌被宣判無罪案、「快播」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白恩培受賄被判終身監禁案等十大案件入選。
本次十大案件的評選,主要根據網民投票多原則,專家評審評價高、投票多原則,案件審判對推動法治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積極作用原則,案件類別比例適當平衡原則等原則和相關評審標准對案件進行綜合評定。 經過初評、投票、復評等嚴格的評比程序。
⑼ 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階段
新時代中國法制建設的三個階段是指:剛開始建國時期法制剛剛建立的階段、法制逐步完專善的階段、現在屬逐步走向法制化軌道的階段。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我國憲法明確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直接行使一定國家公權力。在治理現代化的條件下,執政和行使國家公權力必須以法治為基礎。
⑽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哪些成就
一、在民主建設方面的成就
1、我國的政治活動方式正在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更加細致地注重民情民意,強調可操作性和實施細節,盡可能集民眾智慧,納民眾心願。
2、更注重微觀研究,強調落實問題。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
二、在法制建設方面的成就
1、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國家基本方略和全社會共識。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遍增強,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
2、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3、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10)中國2016法治進步擴展閱讀
進行法制建設的要求: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