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註解震陽子

道德經註解震陽子

發布時間: 2022-09-13 20:39:49

A. 求老子<道德經>的譯文及註解

老子道德經 >>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道」是不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名」也是不可以說明的)。「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引語]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涵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維……

哲學家們在解釋「道」這一范疇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同時也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泉源。不過在「道」的解釋中,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認為它是運動變化的,而非僵化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一切運動,都是遵循「道」的規律而發展變化。總之,在這一章里,老子說「道」產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並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關於什麼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這樣說:「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這表明,韓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來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子與韓非子列入同傳(還附有莊子、申不害),即認為韓、庄、申「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同樣認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論的。但是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情形有了變化。一些學者體會老子哲學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妙義,肯定宇宙的本體只有一個「無」,號稱玄學。隨後佛學傳入中國並漸漸興盛起來,玄與佛合流,因而對「道」的解釋,便倒向唯心論方面。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同樣吸取了佛學與玄學思想,對老子的「道」,仍舊作了唯心主義解釋。總之,「道」是唯物還是唯心論,學者們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陪里執命,政治和社會關系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當現實社會中的氏族制束縛著歷史的發展,舊有的「天命觀」和「天道觀」同樣也束縛著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學的「道」的提出,是從對自然史的認識上尋找否決「天命觀」「天道觀」的理論根據,因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B.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詳解

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寫《道德經》的開宗明義之句,其分量是極重大的。如果這個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沒有弄清楚,那麼以下整本《道德經》都沒有法子好好地讀下去,更不要說如何去正確理解和實行了。然而,這個「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六字中,最關鍵的問題乃是:「常道」二字,到底應該怎樣詮釋、怎樣理解呢? 論者或謂,老子既然說出一個「常道」來,而未加進一步的解釋,正好給後人留有餘地,幫他解釋發揮。縱觀古今,對「常道」的解釋大致分成兩類:一是本著「六經注我」的原則,憑借自己的想像力與思辨力,創造或嫁接出一個「常道」的意義來;二是本著「我注六經」的原則,從《道德經》里去找「相近」的字眼,然後把它們「栽」到「常道」身上去。 如前者的方式,就是認為「常道」即是不可思議的、永恆不變的,那麼它必定是超越於萬有之上,或超越於可道之道的一種「東西」。現存《道德經》註解,《河上公章句》雖歸「六經注我」一類,但以長生成仙為旨趣,其所謂「常道」乃「自然長生之道」,故不入此類之大流。後世解老思想之大流,至少可以上溯到王弼。他的《老子注》被歷代官學各界奉為「通行本」,他對此六句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到唐高誘在註解《淮南子·泛論訓》時,開始直白地說:「常道,言深隱幽冥,不可道也。」推到《關尹子》(偽書):「不可言者,即『道』。」達到了極端。從古至今,不知道有過多少人注釋過《道德經》,恐怕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這么解說的:「可以被人說明的道,就不是那永恆不變的道。」或者是:「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那一成不變的永恆之道。」或許有人用些不同的字眼,但總體意義,都是相差無幾。我們查看過《道德經》的16種英文譯本,這句話都被翻譯為:「The Tao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eternal Tao.」有些譯文變易一些字眼,也於大意無害。可見中外古今,俱是這般解說,就應該是鐵定了的,不容別人置喙!可是仔細推敲起來,這種訓釋的本身,不僅文法上有問題,意義和邏輯上都自相矛盾。 「道可道」中,第一個「道」字是名詞,第二個「道」字是動詞,「可」字是副詞。第一個「道」字是一個總體的名稱,它的內涵應該是整本《道德經》的內容。「可道」,是去界定頭一個「道」字,說它是「可以說明」的,引申來說,就是「可以思議」的。因為「言」為「心聲」,必先有思,後才有言。根據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如:「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35章)「道沖而用之。」(4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41章)「以道佐人主。」(30章)等等。這「道」不僅可以思維,可以議論,可以闡明,而且可以施行,並且很有實用價值。因此,「道,可道(言說和遵循)。」 這句話是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了。反之,古今解老者流,以「道」為不可言,與《道德經》自相矛盾,就大錯而特錯了。 可是,跟著來的「非常道」這一句話就出了問題。這個「非」字一般人都把它當「不是」講,「常道」是一個專有名詞,在五千八百多言的《道德經》中,只出現了這一次。「常道」可以當「平常之道」、「正常之道」講,也可以當「永恆之道」、「不變之道」講。二字《楚簡》本不存,證諸《帛書》本,原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今本以「常道」為「恆道」,蓋為漢人為避文帝劉恆之諱而改。把「常道」解釋成「不變的永恆之道」,乍然觀之,似乎比較接近「合理」,而古今中外一般學者也大都是這么解釋的。把「道可道,非常道。」前後兩句話連接起來,就自然變成:「那可以思議的道,【但,並】不就是那不變的永恆之道。」這樣初讀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妥,不過,如果我們把這句話反轉來讀,「常道乃不可道之道。」就是「那不變的永恆之道是不可思議的,不可言說的,不可施行的,不可實用的……。」這樣一來,問題可就大了。 我們接著必定要問:第一,這個「常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老子既然提出這個名詞,為什麼不說它是什麼,給它特別下個定義?第二,老子既然只提出而不加說明,大概是因為它是不可以說明的。既然是個不可說明的東西,那麼提它出來做什麼?第三,老子在《道德經》第一句里,就提出一個「常道」的概念,可見是很重要的,甚至於比第一個「道」字還重要些。可它又是一個永遠無法「接觸」到的東西,那麼把它放在第一句話里,除了「否定」了第一個「道」的總體意義上的重要性外,還有什麼作用?第四,老子既要些寫《道德經》來傳「道」,而第一句話,就把「道」否定了,這是何苦來哉?因為除了「永恆之道」以外,就是相對的、暫時的、不穩定的「道」。用整本書來描寫那樣無謂的相對的「道」,又所為何來?第五,在短短有限的五千八百個字里,要說「宇宙論」、「本體論」、「目的論」、「方法論」;還有政治、社會、經濟、軍事,甚至於策略。這么多東西,為何還提出一個毫不相乾的「常道」來?如此等等,還有許多連帶的問題,問不勝問。總之,是老子自己矛盾呢?還是解讀老子的人矛盾? 實在地說,老子一書,「無」之以為用,「有」之以為利,非不可言說者也。老子曰「美言」,曰「言有君」,曰「正言若反」,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皆言也,皆可道可名。而以「常」謂不變不易,實為解老者之偏。 有些人強調「不可道的常道」,是把「常道」放在「道」之上的說法,等於替老子建立了一個「自在天」。佛教不立「自在天」,就是佛教不相信創世主。其他如猶太—基督教,就有一個全智全能、自在、永在、無所不在的創世主「耶和華」,回教稱「阿拉」,儒教中也有自己的「天」、「上帝」。這個創世主是有人格的。把「常道」看成了創世主一類地東西,甚而至於把老子這個「人」變成了個創世主。這個「命題」,牽涉到了由哲學到宗教的演繹,內容十分龐雜,不是本文的重點,只好到此打住。 有些人根據《道德經》說:「復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意思是說:回復到根本(如葉落歸根),就叫做「常」。知道(認識)「常」的,就叫做「明」。他們把這句話說成:回復到根本就是「常道」,認識「常道」的,就是聰明。這似乎太簡易了,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那《道德經》第一句里的「常道」,應該是個很重量級的奧秘字眼,而且註明了是「不可道」的。怎麼在這里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馬馬虎虎地就「說明」了那個「常道」?知道葉落歸根就是「常道」,知道「常道」的就是聰明。這有什麼神秘不可說的地方?這個「常」字分明不是「常道」,應該是「常理」、「常規」或「常識」。不然,那個不可思議的一成不變的永恆之道,不就成了個「紙老虎」了嗎?其次,例如「見小曰明,……是謂襲『常』。」(52章)意思說:見得到微小之處,叫做聰明,……這就是因襲了「常道」。還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章)這些地方,帛書《老子》用的也是「常」字,而不是由「恆」改成「常」字的,分明不能就把它認作第一章里的那個「常道」講,把它們當作同一回事。 如後一類的方式,雖然因王弼的引領而使絕大多數人盲從,但也並不是沒有一兩個獨立思考的古今人士。古今研究《道德經》的學者們,對首章之句,不是沒有另一種的讀法和解釋。他們把這句話做了這樣的解讀:「道,是可說明的;道,不是一成不變、永恆的。」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的解說接近於這種觀點:「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也,訓通訓徑。首一字標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之由徑,可稱為道,故雲可道。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無定方,強為之名,不可遍舉,故或大或逝,或遠或返,是不常於一道也,故雲非常道。」然而2000多年來,持此論者可謂鳳毛麟角。當代著名學者朱謙之先生在此基礎上給予更高度的概括和總結,他說:「老子著五千之文,於此首發其立言之旨趣。蓋『道』者,變化之總名。與時遷移,應物變化,雖有變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謂常。自昔解《老》者流,以道為不可言。……不知老聃所謂道,乃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既無永久不變之道,亦無永久不變之名,故以此應物,則『建之以常無、有』(《莊子·天下》),言能常無、常有,不主故常也。不主故常,故曰:『非常』。常有、常無,故曰:『復命曰常』(16章);『知和曰常』(55章)。常,即非常也。」(《朱謙之文集》卷3《老子校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他把老子所說的「道」,定義為「變化之總名」,因為《周易》是周朝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易」就是變化,宇宙萬有都在陰陽的相激相盪、相輔相成中變化無窮。《易經》的大前提是: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地變化,所以稱之為「易」。但變化不是沒有規則的亂變一通,它是有一定的法則的,所以稱之為「易簡」。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的變化中,卻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變化」的本身。變化的本身是不變的,也是不許變的。因為如果「變化」的本身都變了,那就變成沒有變化了。這樣就會破壞了大前提。所以稱之為「不易」。「不易」已經被包藏在「變易」之中,因此不必再作單獨強調。這一點與老子整體思想沒有什麼不通之處。老子說:「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23章)天長地久,四時變化,都是可變可易,安有所謂「常」者哉?這種解法完全破解了 「不可道的永恆不變之常道」。 如果把「常道」仍看作一個專有名詞。應該著重研究的就在這個「非」字上。「非」字可以當作「違背」解,可以當作「錯誤」解,……也可以當作副詞「不是」解。問題是:「非」字能不能當作「無、沒有」解?考諸古籍,《書經·大禹謨》:「後非眾,罔與守邦。」孔穎達疏:「君非眾人無以守國,無人則國亡。」其次,《元史·食貨志》:「民非食貨則無以為生。」近代鄒容《革命軍·革命之原因》:「一兩之稅,非五六兩不能完,務使鬻妻典子而後已。」以上之例,都是把「非」字當作「無、沒有」解。如果「道可道,非(無、沒有)常道。」那麼就徹底否決了常道的存在。排除了因「常道」而帶來的困擾,和朱、林二人殊途而同歸,也徹底解決了矛盾。不過,這里比較更直截了當。 另外,還有一種讀法,就是把「非常」兩個字連用,當作形容詞,去形容最後那個「道」字。也就是把這句話解讀成:「道是可道的,是非常的。」就是說: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談的「道」,既是可思議的,也是特殊的,不是一般普通的道。唐代道士李榮曰:「道者,虛極之理也。……聖人慾坦茲玄路,開以教門,借圓通之名,目虛極之理,以理可名,稱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間常俗之道也。」(《道德真經注》)其意為:道即虛極之理,理是可以說的,所以道可道;但這個道不是人間常俗之道。今人已有一些學者認識到這層意義,郭世銘先生《老子就竟說什麼?》一書(華文出版社1999)以注原書思想的內在一致性而超群出眾,他說:「整個句子的意思是『道是可以說清楚的,但不是人們一向所說的那樣』。也就是說在老子之前以及老子同時別人也在講道(事實的確如此),不過老子認為他們講得都不對,現在要重新來講。」這種解釋,即使並非老子要表達的原意,也道出了老子《道德經》蘊含的思想特徵。不難想像,在老子寫書的時代,社會上還存在了一些別的「道」,例如,周朝開國是的先王禮樂之道;鄭子產的治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管夷吾之道;至少還有與老子同時,周遊列國的孔子,到處宣講的堯舜之道、《大學》《中庸》之道、宗祧體制下的孝道。……老子以作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著作,做了說明,給它一個與眾不同的定位,不是沒有道理的。不然他如何能開道家學派之先河! 老子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人。他的書中有些話,都要叫人轉幾個圈圈,才能理解(辯證邏輯)。他這《道德經》的第一句話,是不是「埋伏」了什麼「機關」在內?因為如果第一句話就解歪了,那麼以下就不知道要歪到哪裡去了。如果解讀的人沒有「真知卓識」,遽而發言,就應了「言者不知」(56章)的話了。按老子的話,本來是:「甚易知,甚易行」 (70章)的,可偏偏就「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章)因為老子老早就知道:天下人多愛自作聰明,會把最簡最易的事,弄得復雜萬分,就掉到自己的陷阱里,出不來了。他就明說:「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70章)因此,「知我者,希。」(70章)大多數的人把老子第一句話就解歪了。對老子能不能有真知灼見,就在這第一句話上,馬上就現底。莫非「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老子「埋伏」下的「試金石」?這樣說來,老子真偉大啊!真是微妙玄通。

C. 《道德經》目前市面上哪本註解的最好

首先王弼、河上公的是必須看的,任何研究《道德經》的都不能跳過他們兩個,而且他倆的有個優點基本是逐句注釋,字數少,看起來不費勁。

河上公版是最早的通行版,其人是一個真隱士,莫知其名莫知其蹤。其特點是用神仙隱士觀點解釋老子,據說後來的文景之治和河上公的教誨有很大關系。看這個其實可以和漢嚴遵的老子指歸對比看。

接著推薦宋徽宗唐玄宗明太祖的御注。本來《道德經》的目標閱讀對象就是侯王,所以侯王角度的解讀不可忽視。也別有皇帝思想學術水平低的先見,三帝的東東常常會有驚嘆,而且仍然還有前面說到的那個優點,就是基本逐句注釋,字數少。對於文言文閱讀來說,相對容易上手。

相關介紹:

《道德經》量變引起質變的闡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道德經》是告訴我們:道可以意會,個人得道後要善於守道、循道,並且要在實踐中與時俱進。個人要悟道守心,做到知行合一即主客觀一致;要做好人,行好事,這樣心安壽長綿綿過好一生。

同一個人閱一本書,讀幾遍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同樣,每個人《道德經》多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獲,對於古文不熟字詞,可通過查字詞典,上網搜資料、看專家、大V視頻,或口口相傳、野史外聞為佐證以幫助更好的理解。

總之,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要用發展眼光閱讀感悟踐行《道德經》。《道德經》的解讀百花齊放,各有所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D. 道德經的註解與讀音

[dào dé jīng]
道德經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內》、《老容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 ,被譽為萬經之王。[1]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E.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的詳細註解和翻譯

第四十一章 不被人笑不為「道」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士」?南懷瑾先生說,古代選拔人才十取其一,要麼讀書,要麼做事,這個被取的人就稱作「士」。范慎的《說文》解釋曰:「事可事者為士」。可見,「士」應該是高於一般的「民」的(當然,春秋中期前的民被稱為「小人」),應是屬於智慧型的一類人。但「智慧」也是有高低的。所以,這類有智慧的人又分作「上士」、「中士」、「下士」。「上士」是有較高智慧的人,「中士」是有一般智慧的人,「下士」是更低一等智慧的人。因為智慧不同,所以他們對「道」的了解也不同:「道德」品行高一點,聽到「大道」便會積極行動,身體力行,努力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等智慧的人聽到了「道」,便會將信將疑,若有若無,受到鞭策,他便動一下,一旦鞭子放下來,他又呆在了那裡;那些較低等智慧的「下士」們,聽到了「道」,就會認為它空洞迂腐,甚至加以嘲笑,就好像我們今天拾到一份錢交給警察叔叔一樣,「下士」們的嘴裡肯定會發出「呵呵」的陰陽怪氣。這些「有事可事」的「士」們尚且笑得如此,那些「無事可事」的「小人」們不更得把鼻子笑歪了嗎?其實,我個人認為,「小人」們的笑遠比那些「下士」們的笑來得更可愛、更單純。孔子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家能接受他的治國思想,然而最終儒家的思想卻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統治方略;曹雪芹的《紅樓夢》起初被認為風月雜情、難登大雅之堂,然而最終卻成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奇葩;梵高的畫,生前幾乎一文不值,今天卻成為世界繪畫中的最高峰。這些人在當時不也是被很多人「笑」嗎?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被笑的人或事:當你全身心投入你的事業或追求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背後的「嘰嘰」聲呢?
面對這些笑,最主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辦?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止住他們的笑,還是停下來和他們一起再去笑別人呢?這都不是真正的求道之士的做法。最好的做法就是:要笑隨他笑,我自巋然不動。什麼是「偉大」?偉大就是能否在他人的笑中能否堅守自己的偉大。愛因斯坦因沉迷於研究,披著一條毯子遊走於校園而被人笑;畢加索因堅守自己印象派畫法而窮困潦倒被人笑;王安石因讀書廢寢忘食,鬍子上爬出虱子而被人笑……但他們無不走向了自己事業的高峰。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說法:嘲笑往往是與偉大、崇高並行的,有目標、有追求、被嘲笑的人往往才是幸福的。也許,你家資巨億、身纏萬貫,可你真的認為你幸福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也聽得到自己靈魂的嘆息呢?
大道超凡脫俗,與眾不同,但是它又來源於世俗,只不過我們這些庸俗的看不懂罷了。大家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皇帝光著屁股趾高氣昂的遊行,多麼明顯的事實啊!可全城人除了孩子就是愣看不明白,這就叫「明道若昧」;哥白尼創建了「日心說」一樣,他不僅遭到了教會的攻擊和反對,甚至把他的擁躉布魯諾給活活的燒死了。本來是先進的、能引導科學甚至是人類社會前進的「道」,可往往被那些俗人認為是低劣的、退步的東西,這就是「明道若退」;「道」是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甚至是生命來檢驗的,那些「下士」們又怎麼能得「道」呢?「道」本來是一條平坦順暢的康莊大路,在那些「下士」們的眼裡卻是疙疙瘩瘩的,這就叫「夷道若纇」。對於這條「道」,他早就在自己的意識里掛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更談不上孜孜以求了。
上面那些如此看「道」的人,他能有所「德(得)」嗎?
首先我們得再回過頭來看看「德(得)」是什麼?老子說,他像一條山谷,表面雖狹窄卻能廣納萬物,正如最純的白,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一樣。說道這里,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玩玉朋友的說過的話:最好的白玉,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但用燈光打上去,它卻晶瑩透亮,這種玉才是玉中的上品。「德(得)」也是如此,表面上狹窄低下,可它所包含的「用」卻是無窮無盡的。「德(得)」看上去不足、不深厚,可它又是最博大、最充盈的。真如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越是有學識、有修養的人,他越是謙虛,甚至你給他講一加二等於三這樣的道理,他都表現出一副潛心求教的樣子。堅定剛直的「德(得)」好像偷偷摸摸、苟苟且且的。如司馬遷受宮刑之辱,苟且存活,但他卻「德(得)」到了史學家們的頂禮膜拜。
「德(得)」看起來變化不斷,可他卻是最質朴純正;它表面上看起來稜角分明,可他最會通融權變;「德(得)」就像木工做一件精美的大器物一樣,它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然而,「德(得)」一旦養成,它就像我們對著山谷大聲喊出的聲音一樣,即使漸行漸遠,也餘音裊裊,終生受用。「德(得)」是廣闊無邊的,正如最大的形狀是沒有形狀一樣,只要你不斷地追尋,他就會不斷擴充,使你的生命和靈魂變得越加的廣闊。「德(得)」又像「道」一樣渺小無名,甚至潛藏於草芥之間,不被人們認識、更不被人們認同,甚至還找來了「下士」們嘲笑。然而,唯有這樣而「德(得)」的「道」才能善於輔佐萬物、成就萬物。所以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勤而行之,善貸且成」。
最後,扣一下題吧!我自求道你來笑,要笑隨便笑。你若不笑,我又怎能稱得「道」?哈哈,補上一笑。

F. 道德經第一章註解! 越詳細越好!


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始(李兵註:此處其它版本是「天地始」而馬王堆出土的是「萬物始」而《道德經》後面有天地長久之說,也就是天地沒有開始,所以此處用「萬物始」);有名,萬物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名詞解釋:
道:正確的人生行為。
名:正確的對人生觀、世界觀的看法,也就是正確的思想。
可〈動〉會意。從口,從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為「歌」字的古文。
恆:<形>(會意。金文,從心,從月,從二。「二」表示天地。本義:永久,永恆)這里也代表達到絕對狀態。此處許多版本用「常」而「常」字在《道德經》中有特指,而此「恆」同樣有特指,所以該用「恆」就要用「恆」,該用「常」就要用「常」,不能混淆。
欲:人們理解是慾望,此處有另外的含義,就是沒有達到絕對的極致,或者說欠缺之意。
徼:〈動〉竊取,抄襲。
妙: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
玄:事物的本質,即事物的本來面目。
直譯:
道如果是用來被歌頌的道,是沒有到達極致的道,或者說是沒有到達標準的道。名如果是用來被歌頌的名,是沒有到達極致的名。沒有「名」的時候,萬物已經開始了。有了「名」以後,萬物就是他的母親。所以要達到一種極致的狀態,而沒有一點點的欠缺,才能看清世間的本來面目。如果不能達到這種極致狀態,就只能看到表面現象了。「道」和「名」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一樣。它們都是事物的根本,到達極致就是懂得這些根本,就是通往看清世間事物本質的的道路。
講解:
第一章 為什麼要講《道德經》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道是正確的行為方式。如果是被人們歌頌的,或者說是被人們贊揚的正確人生行為,就一定是沒有到達道的極致,所以也就不是真正的道。
而正確的思想,如果是被人們歌頌的,或者說是得到人們贊揚的正確思想,就一定是沒有到達極致的正確思想。所以沒有達到極致的行為與思想,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正確行為與正確思想。
此句告訴人們,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讓人們感到他在做好事,而去贊揚他,那麼他的思想與行為就一定還沒有到達,真正的正確人生行為。
那麼什麼是到達極致的正確的人生思想與行為那?就是一個人做了好事,讓人們根本就感覺不到這種行為,才是達到極致的正確人生行為。此《道德經》就是告訴人們如何做到根本極致的正確人生行為。
如果對此還是不理解就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華佗是中國歷史中的一代名醫,傳說他們家兄弟三人都是行醫的。
有一天曹操問華佗:「你的醫術很高明,會開刀做手術,受到人們的敬仰與贊嘆。在你們哥仨中一定是醫術最高明的」
華佗說:「不是我,我二哥比我醫術高明。他常常在疾病還處在初期階段就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並在疾病沒有擴大之前,讓病人吃一些葯病就可以好了,根本用不著開刀。人們看到吃點葯就好了,認為自己得的不是什麼大病,所以人們都認為我二哥醫術一般,只能治療一些小病。」
曹操又問華佗:「那還有比你二哥醫術高明的嗎?」
華佗說:「有,就是我大哥。他常常在人們自己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有病的時候,通過『望、聞』就能知道這個人存在潛伏期的病症。然後告訴病人在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應該吃什麼。人們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使自己的病症在潛伏期就被醫治好了,病症沒有出現。所以人們都沒有認為自己是病人,也不認為我大哥是醫生,更不會有人贊嘆他。」
後面章節中的「道褒無名」講的也是這個問題。
無名,萬物始;
為什麼前兩句所講的,讓人們看出來的就不是達到極致的行為與思想哪?這兩句就是解釋。
在沒有人類思維的時候,也就是說沒有人類的時候,萬物就已經存在了。

G. 今天有誰真懂《道經經》

現任道協會長任法融道長解釋的《道德經釋義》、
曹信義道長(震陽子,已羽化)解釋的《道德經註解》,都非常好。
這兩個道長都是有修行有證量的高人,不是玩兒文字的學者。

H.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的詳細註解和翻譯

第四十一章 不被人笑不為「道」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士」?南懷瑾先生說,古代選拔人才十取其一,要麼讀書,要麼做事,這個被取的人就稱作「士」。范慎的《說文》解釋曰:「事可事者為士」。可見,「士」應該是高於一般的「民」的(當然,春秋中期前的民被稱為「小人」),應是屬於智慧型的一類人。但「智慧」也是有高低的。所以,這類有智慧的人又分作「上士」、「中士」、「下士」。「上士」是有較高智慧的人,「中士」是有一般智慧的人,「下士」是更低一等智慧的人。因為智慧不同,所以他們對「道」的了解也不同:「道德」品行高一點,聽到「大道」便會積極行動,身體力行,努力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等智慧的人聽到了「道」,便會將信將疑,若有若無,受到鞭策,他便動一下,一旦鞭子放下來,他又呆在了那裡;那些較低等智慧的「下士」們,聽到了「道」,就會認為它空洞迂腐,甚至加以嘲笑,就好像我們今天拾到一份錢交給警察叔叔一樣,「下士」們的嘴裡肯定會發出「呵呵」的陰陽怪氣。這些「有事可事」的「士」們尚且笑得如此,那些「無事可事」的「小人」們不更得把鼻子笑歪了嗎?其實,我個人認為,「小人」們的笑遠比那些「下士」們的笑來得更可愛、更單純。孔子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家能接受他的治國思想,然而最終儒家的思想卻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統治方略;曹雪芹的《紅樓夢》起初被認為風月雜情、難登大雅之堂,然而最終卻成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奇葩;梵高的畫,生前幾乎一文不值,今天卻成為世界繪畫中的最高峰。這些人在當時不也是被很多人「笑」嗎?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被笑的人或事:當你全身心投入你的事業或追求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背後的「嘰嘰」聲呢? 面對這些笑,最主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辦?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止住他們的笑,還是停下來和他們一起再去笑別人呢?這都不是真正的求道之士的做法。最好的做法就是:要笑隨他笑,我自巋然不動。什麼是「偉大」?偉大就是能否在他人的笑中能否堅守自己的偉大。愛因斯坦因沉迷於研究,披著一條毯子遊走於校園而被人笑;畢加索因堅守自己印象派畫法而窮困潦倒被人笑;王安石因讀書廢寢忘食,鬍子上爬出虱子而被人笑……但他們無不走向了自己事業的高峰。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說法:嘲笑往往是與偉大、崇高並行的,有目標、有追求、被嘲笑的人往往才是幸福的。也許,你家資巨億、身纏萬貫,可你真的認為你幸福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也聽得到自己靈魂的嘆息呢? 大道超凡脫俗,與眾不同,但是它又來源於世俗,只不過我們這些庸俗的看不懂罷了。大家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皇帝光著屁股趾高氣昂的遊行,多麼明顯的事實啊!可全城人除了孩子就是愣看不明白,這就叫「明道若昧」;哥白尼創建了「日心說」一樣,他不僅遭到了教會的攻擊和反對,甚至把他的擁躉布魯諾給活活的燒死了。本來是先進的、能引導科學甚至是人類社會前進的「道」,可往往被那些俗人認為是低劣的、退步的東西,這就是「明道若退」;「道」是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甚至是生命來檢驗的,那些「下士」們又怎麼能得「道」呢?「道」本來是一條平坦順暢的康莊大路,在那些「下士」們的眼裡卻是疙疙瘩瘩的,這就叫「夷道若颣」。對於這條「道」,他早就在自己的意識里掛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更談不上孜孜以求了。上面那些如此看「道」的人,他能有所「德(得)」嗎? 首先我們得再回過頭來看看「德(得)」是什麼?老子說,他像一條山谷,表面雖狹窄卻能廣納萬物,正如最純的白,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一樣。說道這里,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玩玉朋友的說過的話:最好的白玉,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但用燈光打上去,它卻晶瑩透亮,這種玉才是玉中的上品。「德(得)」也是如此,表面上狹窄低下,可它所包含的「用」卻是無窮無盡的。「德(得)」看上去不足、不深厚,可它又是最博大、最充盈的。真如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越是有學識、有修養的人,他越是謙虛,甚至你給他講一加二等於三這樣的道理,他都表現出一副潛心求教的樣子。堅定剛直的「德(得)」好像偷偷摸摸、苟苟且且的。如司馬遷受宮刑之辱,苟且存活,但他卻「德(得)」到了史學家們的頂禮膜拜。 「德(得)」看起來變化不斷,可他卻是最質朴純正;它表面上看起來稜角分明,可他最會通融權變;「德(得)」就像木工做一件精美的大器物一樣,它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然而,「德(得)」一旦養成,它就像我們對著山谷大聲喊出的聲音一樣,即使漸行漸遠,也餘音裊裊,終生受用。「德(得)」是廣闊無邊的,正如最大的形狀是沒有形狀一樣,只要你不斷地追尋,他就會不斷擴充,使你的生命和靈魂變得越加的廣闊。「德(得)」又像「道」一樣渺小無名,甚至潛藏於草芥之間,不被人們認識、更不被人們認同,甚至還找來了「下士」們嘲笑。然而,唯有這樣而「德(得)」的「道」才能善於輔佐萬物、成就萬物。所以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勤而行之,善貸且成」。最後,扣一下題吧!我自求道你來笑,要笑隨便笑。你若不笑,我又怎能稱得「道」?哈哈,補上一笑。

I.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

道可以說,但不是通常所說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說他是無,因為他在天地創始之前;也可以說他是有,因為他是萬物的母親。
所以,從虛無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奧妙。從實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蹤跡。
實有與虛無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源。這種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間萬般奧妙的源頭。

J. 道德經最詳細的全文及註解

給我留郵箱吧,我是初爵,有你要的資料。
先給你預覽一下——
《道德經》全譯版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意譯:「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討論的,但通過語言這個不精確的工具表達出來的不是真正的永恆的「道」;姑且命名為「道」,但這並不是它真正的名字。「道」這個東西,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它是天地開創者;經過命名之後稱之為「道」,它指的是管理我們這個世界的最高法則。不帶著貪念,能體會到「道」的精妙;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看到道與萬物的精確關系。兩者的名稱雖然有差異,但是都是指向同一本體,它們同樣令人驚嘆,它們都是一個混沌。認識到混沌是客觀事實和客觀存在,是一切學問的開始。

深入探討:這是給「道」命名的過程,也體現出語言的局限性,語言思維的局限性,非語言思維是很有價值的,筆者發現發展它的秘密在於開發右腦,而中國的教育似乎欠缺了這一點。右腦是一個值得開發的腦,例如右腦的非語言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悟「道」和高效記憶等等,右腦發達的人,才容易領悟到「道」的各種存在。一般情況下,女人的右腦都比較發達,我們男士要加把勁才行,當然,男女都需要進步。^_^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以體現,第一,人的認識和思維能力具有局限性,以人的能力是幾乎不可能認識理解到「道」級別規律的全部內涵的,最多認識到其中一部分和一些接近規律的並且帶有局限性的一些理論,由人道出來的「道」不是精確的道,也不是全部的道;第二,人的語言有局限性的,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同時也是製造虛偽的工具,比如你現在的心情,你可以用語言精確地表達出來嗎?不行的,最多找一些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的語言,可見偏差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而且,聽者對你所採用的語言的理解又未必同你的本意相同,可能別人對你用以表達心情的語言作出同你本意相反的理解,所以,語言雖然有它的作用,但有時其實是垃圾工具,自然地,「道」,是不能用語言這種並不高級的工具精確表現出來的,包括世界存在的任何規律亦然,人類的語言最多幫助交流的時候能夠接近事實,而不能精確地表現事實。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語言的價值,老子也沒有貶低語言的價值,只是客觀說明情況。高手的話,可以神似地用語言表達事物,《易經》、《道德經》這些,就是用語言文字神似地描述道的作品,否則,得道高人老子也不會採用語言的方式給我們這樣的經典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譯:世人不依據道,而主觀形成的所謂優秀的概念,事實真相並不是想像的那樣;不依道而主觀認為的良好的形式,未必就是有效。相輔相成的規律,是永久的法則。聖人做符合客觀規律事情,違反規律的事情不做,教導別人的東西能夠對實踐有積極意義,能夠抓住本質和根源性的東西教給別人;付出努力但不貪天功為己有,創造事物而不帶著貪念過多佔有,作出貢獻但不驕傲。只有他不驕傲不帶著貪念,他才能保存自己的努力成果。
深入探討:這里也表明了「道」的一種辨證形態,一種波浪哲學的提出。波浪線是美麗的,而不是硬邦邦走極端的直線,極端就是錯誤,而波浪線,更有著哲學的意味,從某層面來看,我們的世界就是一種波浪的哲學形態,大波浪套著中波浪,中波浪套著小波浪,構成復雜的世界。老子一下子舉出了幾個例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充分展示了波浪哲學。而這樣的波浪哲學,貫穿《易經》全書,也貫穿《道德經》全書。筆者同時發現,這個波浪哲學,能廣泛用於音樂、表演、心理等等的理論,很多時候,它們都能體現波浪哲學。
……
如果可以要隨便採納我的答案哦,還有贊同一下,謝啦!

熱點內容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