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上位者
『壹』 道德的目的是什麼
想聽真話?
道德是上位者為下位者制定枷鎖,隨時代和權力的變更而變更。是上位者美化自己的手段,州官放的火百姓點的燈。是上位者統治的手腕,洗腦機器。是上位者用來打破的存在,其過程能為其帶來無限快感。是上位者用來扭曲現實途徑,因為其根本是上位者制定的,也就對上位者最有利。
所以總而言之道德的目的,是讓上位者更好的控制下位者。
『貳』 道德經的最後一句,到底說了什麼
老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無為思想在今天都還有很深的借鑒意義。人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老子比較消極,可是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無為其實是一種人生智慧。在《道德經》裡面,更是匯集了老子的智慧,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是道德經的最後一句,也是特別有人生哲理的一句。
不爭可以有更和諧的人際關系。坐公交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座位,免去站著的顛簸。可是如果車上有老人上車,年輕人們主動不爭,讓老人可以有座位坐,這無形中就做了善行。這種善行在社會上成為一種風氣,那麼人與人的關系就會和諧很多。
以上就是道德經最後一句的智慧和哲理,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不爭,以退為進,以無為作有為。
『叄』 道德的本質、功能和作用是什麼
思修作業?那看來我的答案不適合你......我姑妄說之你姑妄聽之吧......作業這么寫肯定沒戲......
道德:是上位者為下位者制定枷鎖,隨時代和權力的變更而變更。是上位者美化自己的手段,州官放的火百姓點的燈。是上位者統治的手腕,洗腦機器。是上位者用來打破的存在,其過程能為其帶來無限快感。是上位者用來扭曲現實的途徑,因為其根本是上位者制定的,也就對上位者最有利。
所以總而言之道德的目的,是讓上位者更好的控制下位者。
『肆』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是什麼意思啊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原文】 季子然(1)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2)?」子曰:「吾以子(3)為異之問(4),曾(5)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6)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7)矣。」曰:「然則從之(8)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論語·先進第十一》) 【注釋】 (1)季子然:季氏家的子弟,名子然。當時仲由、冉求都在季氏做家臣。 (2)與:音「魚」,同「歟」,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 (3)子:你。 (4)為異之問:異,非常、其它。在問其它(人)。 (5)曾:乃、原來是。 (6)事:侍奉。 (7)具臣:充數而沒有作為的臣子。 (8)從之:從,依順、聽命。之,指季氏。 【語譯】 季子然問:「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嗎?」孔子說:「我以為你是在問其它人,原來是在問仲由和冉求啊!所謂大臣,必須要能以正道來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應該再當大臣。現在仲由和冉求,只能算是充數而沒有作為的臣子罷了!」季子然說:「那麼他們會凡事聽命於季氏嗎?」孔子說:「殺父親和殺君主的事,他們也不會聽命的。」 【研析】 在本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權勢、道德之間,看得很清,所謂:「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不卑不亢,義正嚴辭。孔子在為政的辭就去留上,也慎重其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論語·為政》),如果無法實現這一點抱負,也不會愚忠的,如果凡事都要聽命於上位者的指令,那還講究道德修養做什麼呢?不只是大臣要「以道事君」,下位者也都應該以道事上位者,因為上位者可能會下違法或違反道德的命令,下位者怎麼能去執行呢?如果「以道事君」,君不聽勸諫還要違法或違反道德行事,那麼大臣當然要辭去了,為政的基點要合於正道,沒什麼好執著的。 孔子的學生在權勢的壓力面前,在「以道是君」的原則上就不一定能守得那麼好了,那結果呢?可能就落得「愚忠」、「為虎作倀」、「幫凶」、「助紂為虐」、「具臣」等污名,而自取其辱,為政者或在下位者不能不慎。例如:「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先進》)冉求本應以道規勸季氏不要犯上作亂,如果季氏不聽,就應辭去。可是冉求反而被季氏權勢誤導了,幫著他搜刮民膏民脂,忘記了當初為政「以道事君」的原則了,那麼相應而來的就是罪過和恥辱。 【歷史故事】 傅說勸諫武丁 商代高宗武丁居喪守孝,曾經三年不理政事。服喪期滿後,他仍然不談論政事,群臣為此議論紛紛。武丁於是寫信詔告群臣說:「因為我要做天下民眾的楷模,我怕自己德行不夠,所以不敢說話。我一直在認真考慮治理天下的道理,於是夢見先王賜予我優秀的輔弼大臣,他會代替我發表政見。」他把自己在夢中遇見的大臣形像描摹下來,讓人照著畫像四處尋找。 當時,傅說正在傅岩的郊野修築圍牆,他與畫像上的人最為相像,於是武丁立即立他為輔相,讓傅說早晚留在自己身邊進納善言,輔助他修德勤政。 傅說受命統領百官,他向武丁進言道:「英明的君主順應天道,建立國家、設置都城並任命各級官員。這樣做,並不是為了貪圖安逸享樂,而是為了治理黎民百姓。上天聰明睿智、無所不察,聖明的帝王可以效法上天治理天下,群臣百官敬順天命,黎民百姓也就可以得到治理。」 「說話輕慢隨意,就容易遭到羞辱;輕易動用武力,就容易引起沖突戰亂。國家治亂興廢的關鍵在於群臣能否奉公守法。所以,任官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而要看他處理政事的能力。爵位不能授給那些品德敗壞的人,要看一個人是否賢德謙遜。不要寵幸小人、容忍輕慢,不要怕人批評而將錯就錯。凡事要慎思而行,政事才能有條不紊。」 武丁聽了這些建議,非常高興。傅說拜行大禮,說:「知道怎麼做並不困難,要付諸實行才困難。」他又說:「要學會抑制自己內心的慾望,務求勤勉於政事,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治國能力。誠心誠意想著治理好國家,你個人的道德素質才會日漸提高。」「如果為人過於自誇自大的話,即使有美好的東西,也會失去;如果過份炫耀自己的能力,反而容易失去自己的功勞。」傅說用這些話來勸諫武丁,希望武丁的德行不斷增進。 武丁說:「有了賢良之臣的輔佐,才會有聖明的君王。先前伊尹輔佐先王成就大業,可是他卻說:『我不能使君王成為堯、舜那樣的聖王,深感慚愧,就好像在街市上遭人鞭打一樣。』哪怕有一個賢才得不到任用,他就會說:『這是我的失職!』他就是這樣輔佐我的先祖,以致功勛達於上天。希望你能認真輔佐我,繼承先王的宏圖大業,使黎民百姓的生活永遠安定。」 傅說下拜叩首,說:「我一定會讓大王的偉大績業發揚光大!」傅說遂統領百官,最終輔佐武丁成就了中興商朝的大業。 (出自《尚書》)
『伍』 你怎麼看「君子德風,小人德草」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是君子與小人做人和追求的根本區別。這里將德比喻為風,即自然風:風是流動的,是有力量的。將小人的德性比喻為草,草在原地設有活躍能力,是被動的,沒有立場,主張,常言道風吹兩邊倒。
『陸』 上位者代表一種怎麼樣的生活狀態或者思想狀態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儒家十分重視人在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可以說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論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這種觀點和儒家的哲學是分不開的,儒家有一句話很能反映這個哲學。「天地之性人為貴」。所以貴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個根本觀念。在儒家看來,天地之間只有人是最寶貴的,是萬物之靈。這同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把人看成社會的最重要的財富有關,那時是以人口的多少來反映國家的強弱。所以在儒家看來,一切的管理活動都是圍繞著治人而展開的。
既然是管理人,那麼就要對人進行分析。首先是對人性的假設。在中國的古代就有對人性的假設,性善論是孟子的主張。孟子認為,從人的天生的本性看,人是可以使之成為善良人的,至於人的不善不能歸於他的本性,這是由於後天的各種原因使他的善良的天性被掩蓋起來了。另外,他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而且一個人對於善,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這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去追求善,則善就會丟掉,而表現出來的是惡。至於惡的產生有兩種情況,一是來源於耳濡目染,另外是追求感官刺激的結果。如果人能把握住這兩道產生惡的來源,人通過自我的追求就能夠達到善的目的。
儒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荀子則主張「性惡論」,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生來就是這樣的叫做「性」,由於人的本性是相調和而產生的,是由於人和外界事物相接觸而反映的,經過後天的努力或者社會教化就自然而然是這樣的,這才叫做「性」。荀子的性惡論是直接為儒家的「禮」而服務的,也就是說荀子不是和孟子進行爭論,而是在於為實現國家的管理活動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因為人的性是惡的,所以,作為聖人的管理者們,必須對一般的老百姓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化和管理,這樣才能使之從善,才能把國家管理好。
儒家對於人性的假設好象和麥格雷格(1960年)的關於人性的「X」和「Y」理論相似。這里確實是有共同的地方,但是也有許多不同點,一是社會環境的不同,一個是封建社會,一個是資本主義社會;二是應用條件不同,一個是為社會管理或者說為政治統治而服務,一個是為企業管理服務。從理論的深度來說,X和Y理論偏重於人的行為的研究,基本上是屬於人的行為科學研究的范圍,而儒家的性善、性惡理論是偏重於道德。從管理的對象來說,X、Y理論是著重於被管理者行為的研究,而儒家的性善、性惡理論是著重於整個國家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道德的研究,而且是偏重於如何管好管理者的理論。至於惡的來源,麥氏理論認為是由於管理當局的組織方式和控制方式而引起的,只要改變這些,就可以改變人性。而儒家的理論認為人的本性是來源於天生的,而改變人的本性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努力。
儒家在對人性的假設方面和對人性的改造提出了相當多的見解,認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過自身的修養來解決,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個人最高的奮斗目標是做聖人,並提出向此目標奮斗的途徑。尤其是孟子的:「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和他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對後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關於人性方面還有馬斯洛的「五個層次需求」理論。縱上所書,對人的研究包括兩個方面:道德修養和行為。儒家學派偏重於道德修養,西方理論偏重於行為研究。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這兩個方面都要兼顧並有所區分,我們的觀點:對於高層管理人員可以稍偏重於道德修養,對於基層人員可以偏重於行為。根據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人做事的目的無非有兩個「逃離痛苦,追求快樂」,現代社會更趨向於人們的這種心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對人的判斷注重以上兩個方面,「價值邏輯」不失為一個比較公平的法則。因為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利潤最大化」
儒家對組織的獨到認識
第二個方面是由誰來管。勞心者治人,勞心者通過什麼來管理呢?荀子認為,就人類而言,論力氣比不上牛,論行走比不上馬,但牛和馬都為人所役使,這是為什麼呢?他的回答是:「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在中國2千年以前就明白了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能群——分——義,群是建立組織結構,分是實行分工,而人之所以能建立組織結構和實行分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義」。
儒家在管理上偏重於禮和義,認為這是達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對於禮和義,儒學理論都有較多論述,當群建立起來後利用分來進行分工,再用禮來規范,用義來和諧,使之達到良好的組織運行。
荀子認為:人們生來就有無窮的要求和慾望,有慾望而不能滿足,則不能不去追求,追求而沒有一定的限度,則不能不引起爭奪,一有爭奪就會引起混亂,一有混亂就會導致貧窮。國家的管理者為了制止這種混亂的局面,就要制定禮和義,劃分等級,以調節人們的慾望,滿足人們的要求,從而使人們的慾望不至於因為物資的不足而得不到滿足,物資也不至於因為人的慾望而用盡。這就是儒家對於由誰來管理和通過什麼管理的要旨。
儒家的「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
第三個方面是怎樣管理,儒家的回答是「仁」、「德」和「禮」。
仁是儒家理論的核心,對於仁的解釋也是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解釋。但是其主要的內容有這樣幾點:首先就是能夠身體力行的人才能稱上仁,才是一個完美的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弟子時,在不同的時候有著不同的回答,第一次回答是「仁者愛人」,第二次回答是「仁者先難而後獲」,第三次則更為具體了:「居恭處,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也就是所謂的仁既是對自己與他人都能誠實相待的生活方式,也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原則。還有「剛毅木吶,近仁」,所指的是人在剛直堅毅而又不欲求表現之間保持一種平衡,這樣便愈來愈接近仁。這就是說,人要有一種為集體的剛毅精神,但是又不去追求個人的表現。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來帶動其他人;二是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必須要有一種愛心,而且還要知道干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克服了困難然後才會有收獲;更為重要的是人在一個集體中活動,一種集體主義的精神才是一種真正的仁。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和推行「仁政」是一種理想的社會。他認為:凡事以民生安定為第一位,這是實行王道政治的第一步,只有人民生活安定了,社會才會穩定。王道上位者本身具備「德」,再將「德」推廣,教導每個老百姓的方式,也就是說與國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管理模式。
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德」。「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看來,管理者要講求道德,以之作為自己的治國方針,這樣自己就可以取得無為而治的效果。這就像將「德」放在北極星的位置上,其他的人都是圍繞著它而運轉的。因此在儒家看來,要治理一個國家,只要集中精力制定和帶頭實行好的道德規范,就足以把國家治理好了。在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是唐朝的魏徵提出的作為領導者的道德修養必須要考慮的 10個方面,即《十思疏》,全面地提出了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這對以後儒家「德「的管理思想起著重大的作用。這10個方面是:1)領導者一有慾望就要想到應有所克制;2)將有作為,就要想到如何安定百姓;3)位居高位,就要想到謙虛謹慎;4)擔心自滿,就要想到江海容納百川;5)遊玩安樂,就要想到世間事物不可能全部享受;6)擔心鬆懈,就要想到凡事都應有始有終;7)擔心閉塞,就要想到虛心聽取下屬的意見;8)打算賞賜,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之喜而濫賞;9)擔心讒言,就要想到修正自身以遠避小人;10)打算懲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之怒而濫罰。
孟子還具體說明了德治是使王道得到較好管理效果的原因:恃仗實力來使人服從,人家不會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的實力本身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誠服,好象孔子的72位大弟子都誠服孔子一樣。所以儒家的管理思想就是通過德治的力量使人心悅誠服,這樣,天下無不心服地歸順於王者。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儒家主要是從道德教化的角度出發來進行管理的。在儒家看來,道德教化是一個國家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要想使一種政治措施能迅速地推行,管理者就要以身作則;要想使廣大人民迅速地歸附,這種歸附是心悅誠服的,那麼管理者就要道之以德才行。這是要求管理者通過自身的模範行為,把一定的價值觀念,灌輸到組織成員的頭腦中去,使之轉化為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的行為,不是通過外在的而是通過內在的把人性中的最積極的東西調動出來,實行內在的管理自我控制,來達到管理的目標。
但是儒家並不是不講外在的管理規則,他們用的是「禮」,即所謂的「齊之以禮」。所謂的「禮」就是:先王秉承上天的意志而指定,目的是為了治理人間的事情。所以,禮一定是來源於天,見效與地,貢獻與鬼神,而表現在喪、祭、射、御、冠、婚姻、朝見、聘問等各種禮儀中,所以聖人按照禮來行事,天下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禮」實際上是社會各種活動的一項規則,是社會的一種控制手段,其本質是在於規范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使得整個社會聯系在一起,這樣才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這是一種外在控制,但是儒家的禮的外在的控制和西方的控制是有所不同的。
孔子在《禮記。禮器》中說了一段話。大意是:禮所以以多為貴,在於它是人心之外的規范,人們的道德規范可以施之於萬物,禮儀宏大,萬物廣博,如此怎麼不以多為貴呢?所以君子樂於將禮發揚。禮所以以少為貴,在於它來自人們的心靈深處,人們的道德觀念至精至微,天下萬物都無法與之並駕齊驅,如此怎麼不以少為貴呢?所以君子獨處時十分謹慎。從孔子的話看,禮既以多為貴,又以少為貴,既來自外力,又發自內心,這其中的奧秘全在於禮必須以德為核心,以德為轉移。君子樂於將禮發揚是把內心的道德自覺推廣到外在的行為規范;「君子慎獨」則是把外在的行為規范訴之內心道德規范,這樣,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感化和規范化,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就巧妙地結合起來了。
總之,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國平天下為其管理的終極目標,以管理者的自我修養為管理的前提條件,對人的內外控制,以德而使之轉化為誠服的臣民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法來施行管理的。這整個的儒家的理論體系無處不體現了如何成為管理者(統治者),如何當管理者,管理者又應如何管理,這是一個十足的做官理論體系。它對封建統治者的統治確實提供了有利的管理武器,但是作為一個國家主導文化理論,確實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性的後果。試想,所有的國民,都向仕途這條路上擠,當上統治者的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的知識分子卻再也沒有出路了,其結果是必然形成了一種中國特有的國民劣根性。另外,儒家的學說,從來沒有提到效率和發展生產,這就給中國幾千年的生產力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作為一個指導全國的文化體系卻不能提高生產力,這不能不說是儒家學說的一個悲劇。
法家講的這個駕馭術,就是駕馭領導的技術。以法家的思想制國,這是一個偉大的低級狀態,法家的祖宗怎麼死的?商鞅是被自己製造的世界級賓士車壓死的,他當時定的那個法家制度,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品牌的社會制度,世界級別的賓士制度,讓秦國的生產經濟飛速的發展起來了,最終戰勝了六國。但是大家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他是被五匹馬拉死的,他製造的那架社會制度的車子太強大了,以至於他沒有一個跑的地方,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後,商君所立的制度象鐵箍一樣繼續在秦國運行,商君在他所立的制度下英雄的去了,但他的制度卻了不變的。所以法家的制度,是變法圖強的基礎。
商君是比西方的尼采理智的一個戰爭論者,商君留下了幾卷《商君書》,也稱《商子》鼓吹好戰,將戰爭抬高到壓倒一切的地位, 以為戰爭可以解決一切。如果將戰爭上升到法的地步,那他是要完蛋的,希特勒也把當時的德國的國家危機以法的形式轉嫁給侵略戰爭。所以法只是一個工具,不是一個目的。
法家也講權術詭道,它所說的法是為是為權術詭道服務的。 他所說的法也就是駕馭術,權術詭道是服務於駕馭術的工具。儒家"吾執御矣"的以術"御"世,他的那個術是最好的術,終於碰到一個偽知音,孔子死後三百多年的漢武時代,董仲舒發現其中的三綱五常可以駕馭人民愚弄人民,這一駕馭愚弄,把個中華帝國愚弄駕馭了二千多年,但是中華還是必須再走到低級境界,再努力進入一個法制國家。
社會的前進也有一個法的原則,螺旋式的法的原則,最基礎的原則就是"法"的原則,這是最低級的管理,沒有了"法"什麼也行不開,大車無輪,小車無軏,行之不遠,因此我們行了兩千年又倒退到找法大哥幫忙。所以當今時代,國家要富強,人民要民主,我們只有再回到二千年前尋找我們的老祖宗,在他老人家的墓前三思,我們該回到那個最低級的狀態,法的狀態了。
恩格思《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有這么一句: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 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我們如今已經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們正在解決很多問題,包括我們要向二千年前尋找我們的老祖宗,在他老人家的墓前認罪,重讀他老人家留下的經典解釋:
法繁則刑省。 民治則亂,亂而治之.又亂。 故治之於其治則治,治之於其亂則亂。 民之情也治,其事也亂故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生,則重者無從至矣,此謂治之於其治也;
法家的駕馭術是多方面的,這只是其中之一點,供有識者三思。法家對社會的認識和對人的認識以及對人的管理,在許多方面,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和西方的某些管理思想相吻合的。因此,有些學者主認為,如果中國不是以儒家為其正統文化而是以法家為正統文化的話,那麼中國有可能在13世紀就進入了工業革命的時期。
法家的的特點:主張用客觀的、具體的、鐵定的法律,通過鐵面無私的獎懲制度,進一步強化司法的威嚴和檢查的力量,確保每個人在各自的工作位置都必須達到最高和最大限度的工作效率,同時對沒有達到甚至是消極怠工、腐敗浪費等現象進行最嚴厲的懲罰。管理的核心:以獎懲賞罰的強制手段來求得公平這一社會理想,賞罰的公正來源於可觀的可靠的資料。法家管理思想存在的問題:遠古時代信息的不發達,難以獲得可靠的資料;在高壓作用下,沒有任何的人情味。長期會對人的心理和身體都可能產生麻木不仁的結果。
法家的管理思想:因此,法家的管理思想在短期內能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但長期實行,或實行得不徹底,反面的效果會逐漸暴露,而且可能是破壞性的。歷史上最著名的商鞅變化可供研究。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法家是有相當地位的,「用儒家的心腸,法家的手段」來進行管理被認為是管理的最優狀態。
『柒』 「上位者」的意思
「上位者」在古時候指地位尊崇的人,統治者,和百姓在階級上是對立的。你的老闆在公司的范圍內也可以說是上位者,畢竟人家是領導啊,呵呵。「上位者的品質」一般是指統治者自身的的道德修養,以及執政能力,是否一心為民,是否為民謀求福祉等等。
『捌』 如何成為一名具有上位者氣度的人讓別人產生壓迫感
樓主,恕我直言,提出這種問題本身就說明你不是很成熟。
我覺得你應該還是小孩子,小學生初中生啥的,我的建議是,好好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多讀點有價值的好書,像那些亂七八糟的YY小說就少看點了,就算你喜歡看也不要把它當真,什麼主角一出場旁人就覺得一震,那種情節都是作者胡扯的。如果你是個成年人。。。建議去查查智商。
一個人最怕就是刻意做作。一個人的氣場說白了,是內心修養的外化,及環境塑造的結果。上位者,比如毛澤東有強大的氣場的原因,說白了無非兩方面:1,毛有著超越凡夫俗子的學問、胸襟、膽略、毅力和智慧,一個人一生能把二十四史讀個七遍,即使是在生命盡頭仍然手不釋卷,那學識豈是我等可比(當然我們這里暫且不討論不同時代的人知識結構的不同)?而一個在戰火以及政壇的腥風血雨中走過來的人,那種智慧、謀略、眼光,又哪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這種人,那種氣息自然不一樣。2,「上位者」的身份,包括他的權力、資歷和功勞,使得他自然可以居高臨下地以上位者姿態示人,如果他不是主席,不是PAR TY和國家的締造者,而只是個地方的小科員,擺出一副上位者的姿態,那不叫氣度,那叫找抽。
所以說這種東西不是可以強求的。你現在的內心修養以及客觀所在的位置決定了你不是一個上位者(如果你是的話你就不會來這里提這種問題了)。知識、思維都有局限,也沒有經歷過那種環境,許多上位者才能了解到的信息你也根本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刻意追求「上位者的氣息」、「王者風范」,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必然結果是:因為矯揉造作,被人視為笑料。不知道你看不看足球比賽。你比較一下,C羅與李毅都有一種相似的「球霸」氣度。但是兩者這種氣度給人的感覺可以同日而語嗎?C羅,我們說他有霸氣、有王者風范、桀驁不馴,而大帝……說白了,這就是實力的不同。
少年人有遠大抱負是好事。但是,你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珍惜青春,好好學習。課余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讀點有價值的書報(如果想往政界發展就多讀點歷史,尤其是明史吧),擴寬知識面,提高思維水平。還有多與人交際。另外要學會觀察人,這一點很重要,年輕時對「眾生相」的分析絕對是你以後立足於高位的資本。遇到比你強的人就多學點東西(當然不是拙劣模仿),遇到250一點的人物也可以「見不賢而內自省」。就個人的氣度修養而言,雖然「上位者氣息」不靠譜了點,但是通過努力使得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得體氣度的人卻是可行的目標。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你在平日里,為人坦盪,出言謹慎,誠實守信,嚴於律己,慷慨助人,自然會有威嚴,會讓你身邊的人尊敬你,當然如果學業和工作上有高於別人的水平那就更好了。中國人所強調的修身、養氣方法,也可以借鑒一下,比如,中國人講究「坐如松,站如鍾,行如風」,你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講話時的音量、措辭得體,自然就會養出自己的氣度了。有了這樣的積淀,你平時可以在日常事務中游刃有餘,而等你哪天具備了上位者的條件,我想你也很快能獲得真正的上位者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