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人生智慧
㈠ 老子的道德經,闡述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即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經後人分類為章,共八十一章。《道德經》主要講述的是“道德”的意義,即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等,文藝深奧,包含廣闊,被譽為“萬經之王”,更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後世的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意義。
㈡ 看透受益,道德經的人生智慧,都藏在哪四個字里
應該是功成身退這4個字,因為在這個年代,半君如半虎,沒有人能一直站在最高處,不管是生活還是事業,我們都不要太驕傲自滿,要學會珍惜,不要有貪念,才能走得更遠。
㈢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8章關於"上善若水"的論述它反映了老子怎樣的人生智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即無為;處眾人之所惡,即守柔處弱。因此說上善若水。大概反映了柔弱勝(優於)剛強,無為而無不為的論斷
㈣ 讀懂《道德經》的人有多強大這本著作中涵蓋了多少人生法則
讀懂《道德經》的人有很強大。《道德經》說,「五色使人失明;五聲震耳欲聾,五味使人涼爽;奔騰的狩獵,令人心煩意亂;物極必反。太多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太多的聲音讓人耳目一新,太多的味道讓人覺得雜亂無章,沉迷於狩獵讓人張揚瘋狂,稀世珍寶,往往讓人無法分辨為了千方百計得到。所以聖人只是試圖維持一種基本的存在,並做出選擇。簡單的人,少思考,善待一件事,一個人多集中精力,就不會做彎彎曲曲的事。
如果你想取得偉大的成就,你必須聚集人們。如果你能聚集人,你就必須管理人。一個好的領導者,一個好的企業家,甚至一個好的家長都必須知道如何管理。什麼是好的管理?老子說:「道生一,生命是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成一切,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這種「萬物誕生」是一種自然,自然發展和成長,是萬物的本性。我們需要在國家治理、家庭管理和兒童教育中釋放這種發展性質。
因此,在國家和企業的管理和管理中,不壓制這種性質是最大的成功。兒童教育也是如此。杜威說:教育就是成長。良好的教育不是緊縮,而是放鬆。讓孩子找到自己適合的領域,不要對他的發展設置太多的限制,讓他遵循自己的天性,自由成長,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行善,不見善,前世。作惡,不見惡,前世有殘德。不要建議你做壞事,業力只來自你自己,建議你做好事,業力增加。
㈤ 《道德經》的人生大智慧,藏在了哪四個字裡面
《道德經》的人生大智慧,藏在了“功成身退”四字;曾國藩正是靠著《道德經》“功成身退”四字,在伴君如伴虎的位置,依然能全須全尾屹立不倒,成了古今半個聖人,官場、人生都獲得圓滿,這是一種大智慧。
㈥ 老子的人生哲學內容
老子《道德經》十大人生哲學思想智慧
商業視角之家
2019年05月29日
1 、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翻譯】 遵循於自古以來就有的大道,來駕馭當今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實際。
【感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用早已存在的道理,來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
換個說法就是借古鑒今,古為今用。
老子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就是將學習到的前人的東西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
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司馬光等人編撰的《資治通鑒》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以供後人借鑒,
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
其目的就在於讓統治者從中領悟為政之法,為君之道。
2、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其長。
【翻譯】 我有三件寶貝,持有它們並珍藏著它們:一是仁慈,二是儉朴,
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懷仁慈,所以能勇於獻身;奉行儉約,
所以能夠周濟民眾;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夠成為天下的首領。
【感悟】 老子講的三寶,與事物的表面現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
例如,仁慈者在戰場上,心腸軟便不會勇敢,但老子說仁慈所以才能勇敢,這不是說反了嗎 ?
孟子說過:「仁者無敵於天下。」這樣,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無敵。
「慈故能勇」是從本質上說的,故與表面的現象相反。我們平常說的「大仁有大勇」,就是這
個道理 。
人們認為,節儉則辦不成大事。但老子則認為,要節儉地運用資源,才能辦更多的大事。你要
儉用心神、精氣,才能保持心神、精氣的充沛旺盛;你要儉用財富,才能投資更多更大的企
業。所以「儉故能廣」,是從實質上說的。
人們習慣於事事搶先,老子卻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搶先去做。似乎也是說反了。如果我
們承認,要順著事物的自然發展去做,而不是去拉著事物,強迫它做不自然發展,那麼,老子
的話是對的,前者是無為的做法,後者則是有為的做法。
我們平時也說「瓜熟蒂落」,又說「強擰的瓜不甜」,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十月懷
胎」。當胎兒不到時間,硬要提前把他生出來,就是「敢為天下先」。不到時間,不敢把他生
出來,就是「不敢為天下先」。
3 、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翻譯】 功成名就的時候能夠急流勇退,這才是天道。
【感悟】 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達成目的,功業已經到達巔峰時,就引身後退,懂得急流勇
退,這是符合「天道」的。
《道德經》中還說過一句話叫「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思是一個人手中的武器已經很鋒利
了,但越鋒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東西就會損壞,所以不能長久保持。同樣的,一個人
功成名就了,卻不懂得退讓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麼就無法保持長久。
「退」並不是指隱退逃避,消極避世,而是告訴人們在成功的時候要懂得收斂、反思,不能一
味前進,而是要適當後退。
「功成身退」是一種大智慧,它啟示我們,當我們有功時千萬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動不動就
拿「想當初怎麼樣怎麼樣」來說話,否則就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危險。功成身退可以保
全自身,這是老子教給我們的又一個大智慧。
4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翻譯】 能了解別人的人只能叫做聰明,能認識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感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句話表明了老子對小聰明是持有批判的態度的,
認為只有擁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也就是說,能了解別人,懂得怎樣去應對他,這只是小聰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
處,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這個概念中,「明」顯然是高於「智」的。「明智」一詞也由此而
誕生。
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貴有自知之明,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上
的話,不知道出處原來在這里。有些道理說說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卻很難。
人貴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夠不斷地發現自己的錯誤,才能夠不因一點小的成就而
沾沾自喜,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
5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翻譯】 最完美的事物,看起來好像有所欠缺的樣子,但是卻能夠永不敗壞。最充盈的東
西,看起來卻好像虛無的樣子,然而用之無窮。
【感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對大成的理解有兩種:一是獲得了極大成就或成功;一
是最圓滿的東西。
老子認為,再圓滿的東西看起來也會有所欠缺。同樣,獲得了極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現得有所欠
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滿,這是一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自己還會有所進步。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其中盈是充盈、豐滿之意。這兩句話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論述
物極必反的道理。
老子是要告訴人們,凡事要把握一個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沖」的狀態,才能
夠保證事物的持續發展和進步。
6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翻譯】 上天是不分親疏的,但總是伴隨著有德的善良的人。
【感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說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
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老子這句話的真實意義是說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順應天道的人,
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猶如神助,順風順水。
老子在這里是想要告訴人們,「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
是符合「道」的,並且能夠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道」,那麼自然就會被大道所青睞。所以,做
人做事應順應天道,多行善事,多結善緣,做個善良的人。
在這里,老子所謂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
大「道」的「善」。
7 、 知止可以不殆。
【翻譯】 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感悟】 「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經》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帶來災禍
的根源,而「知止」則可以避免災禍。老子認為,一個人若是太過在乎某一事物而緊緊抓住不
放,那麼就必定會受到損害。
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訴人們,凡事適可而止。這個道理應用於為人處世上,就是要
懂得適時放手,這樣,才能夠使自己回復平和。
8 、 無為而無不為。
【翻譯】 順應自然規律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
【感悟】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不是叫人們躺在沙發上什麼都不幹。或者
把兩手插在褲袋裡四處閑盪,「無為」不是主張「不為」。恰恰相反,它反對的只是違反自然
規律的妄為,要求不以個人主觀的慾望來破壞自然的發展,所以人們常把「自然」和「無
為」連用,合稱「自然無為」。
只有無為才有自然,同時無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無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種生活
態度又是一種人生境界.
此外,還強調入不應妄為、不應亂為,不違背事物存在和發展變化的規律,要充分認識事物的
發展規律,然後根據自然規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強去干那些違背於規律的事。不能隨心所欲地
為所欲為,也不能脫離實際,勉強胡亂地去做,而要順其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辦事
通過「無為」來實現「無不為」。用取消人的主觀努力的辦法來實現人的主觀目的,這聽起來
荒唐極了 ! 但正是在這看似荒唐的言辭後面,包含著豐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長都是無目的無意識的,但結果又合乎某種目的;大自然並不有意識去追
求什麼,但卻無形中達到了一切。水流花開,鷹飛魚躍,這一切都是無意識的,然而又妙不可
言;它們不想實現什麼,但又樣樣都實現了。
9 、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翻譯】 那些輕易發出的諾言,必定很少有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來往往會
遭受很多的困難。
【感悟】 「輕諾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論你做什麼事情,都不要輕易許諾,一旦許諾了就
要認真去做,千萬不能失信於人。
老子的這句話在這里可以從兩面來解讀:一是一個人輕易承諾,那麼也許他是一種缺少誠心的
承諾,這種承諾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個人輕易承諾,別人看到他不能實現承諾,
那麼也會對他失去信任了。
老子的大智大慧,對於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輕易許諾的人必定信用不
足。老子說這話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誡我們不要聽信花言巧語,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守信用,重諾
言,不做言而無信的輕薄之徒。
10 、 不失其所者久。
【翻譯】 不喪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長久。
【感悟】 「所」,意思是處所或地方,這里引申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這里所說
的「所」指的應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會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會堅定
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夠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長久。
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歸宿,不單單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還包括了心靈和精神的歸
屬,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的根基和所要堅守的信念。
老子的這句話是在提醒世人,身處於社會之中,面對著形形色色的誘惑,能夠堅守住自己的本
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擾而拋棄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夠平安長久。
㈦ 《道德經》中涵蓋了哪些哲學思想這本書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道德經》中涵蓋了哪些哲學思想?這本書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老子僅有5000字的著作《道德經》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篇。《道德經》通篇滲透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是從"道"的概念出發,間接從各個不同側面進行闡述的。"道"是虛空之間
的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總法則。"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難以言說的,能說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就是這樣一種似無而有,似有實無的
東西。"道"的本性是自然無為的,能化生萬物。天的處事方法就是天道。當證明了天道自然,
天道就成為表示自然規律的概念,老子認為天道是人們行為應該效法的原則。在研究社會現
象時,老子發現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們應該效法天道。當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時,
發現天和人都遵循著同一原則,就是紛紜變化的事物都要回歸到他們的出發點,並且是一種
永恆現象,所以叫做"常"。認識了常,就能包容一切,處事公平,天下就會歸從,也就能長
久。人們效法天道,做到虛受一切包容萬物,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呈現"天人合一"的狀
態。《道德經》中的「道」思想即為哲學思想。
㈧ 《道德經》中人生10條「不爭」大智慧,個個精闢
1
人生一切的痛苦都來源一個字,那就是「爭」,說白了那都是自找的。爭世俗名利,爭地位,爭職權……為什麼會痛苦呢?那就是爭而不得,越爭越得不到,越爭失敗的越快,因為都不合乎道。
古有一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知描繪了多少人的一生,切記,人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追名逐利,為了金錢而開脫。同樣,鳥的人生全部意義也不是為了覓食,物質而開脫。
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要去問別人,你要去問那個創造人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凡是想從外界得到的答案都是虛的東西,假的。
同樣,那鳥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不要去問鳥,你要去問那個創造鳥的東西。
那創造人的東西和創造鳥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沒錯,那便是道。
人性的慾望就像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因此世間的大多數人都被自身慾望纏身,所以,他們永遠也不會接近「道」,很難看透事物的本質與規律,以及真相,也無法得道。
因為「 道」的法則就是無欲無為 。
而人生一切的幸福,大智都來源於兩個字,那就是「靜」和恆。
同樣, 人生的一切失敗都來源於兩個字,那就是貪和傲。
你看生活中,很多人還是分的比較清楚,哦,這個是你,那個是我的,那個是ta的,這個屬於我,那個屬於你,那個屬於ta,好像什麼東西都要分你的我的他(她)的……
其實,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你的或屬於我的,或屬於他(她)的,除了人的本體。因為 人來到這個世界時什麼也沒有帶來,同樣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在世間修行過程中悟出來的東西 ,可能是文字,可能是思想等都是內在精神層面上的。而外在物質層面一樣都帶不走。
你會發現,自古以來,人都會在為了一官半職,甚至為金錢,為名與利而爭來爭去,也就是外在。
金錢的本質是貨幣,用於做物質交換的介質。
金錢永遠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金錢變成了目的,那人就會徹底淪為金錢的奴隸,被金錢操控。
如果一個人的所有價值可以和金錢劃等號,那基本涼涼了,只停留在物質交換層面。記得,人的一切價值都只停留在精神層面的,至於物質層面的,那都是一個附屬品,當一個人的精神層面達到一種高的境界,那這種附屬品有或者沒有都無所謂了,也就是有也不礙事,沒有也不礙事。
所以, 真正的富人不是擁有多少物質財富,而恰恰是超出金錢,物質之外的東西帶來的富足,也就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可能是思想,可能是品德等,被稱為人的精神價值資產。
而大多數人恰恰相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求物質層面上的東西,卻捨不得花時間提升精神價值層面的資產。
所以, 當一個人在不斷提升與積累自身精神價值層面東西時,那ta也會越來越值錢。而且人的精神價值層面永遠要大於物質價值層面。
聖人一般都主張 平靜如水,講究不爭 ,就像四季變化,萬物復甦那樣讓它自然的進行,也就是說 核心是向內求,說的內在的生命智慧 ,因此被道家稱為「聖人」。
所以, 人要向內求,做個聖人;像外求,做個王者,這就是內聖外王的智慧。
2
事物發展中的對立統一規律自始至終都存在,因此,在自然,事物發展過程中符合對立統一規律的東西,不要去爭,靜下來順其自然就好。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什麼意思?
當所有人都知道美的定義之後,也就知道了惡;當所有人知道善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不善。因此,有和無,也就是實和虛相伴而行,難和易相輔相成,長和短通過外形比較而凸顯,高與低相互依靠而存在,聲音與音調相互協調,前與後相互追隨,這是恆定不變的,自古都是這樣。正因為是這樣,所以聖人一般做事是把自己調整到一種「無為」的境界,採用沒有語言的教育方式,讓萬事萬物自然的生長與發展,而不去干預,也就是不去爭。可以給萬物生命但不據為己有,也不因養育萬物而覺得高尚,幫助萬物實現其自身價值與成就也不邀功驕傲。因此,只有一個人真正做到有功德但是不顯擺功德,這些功德與福祿才不會消散,來成就ta自己。
因此,安安靜靜下來,有恆的去做你的事情,不要去干預萬事萬物的發展與變化,也不要動不動去跟別人爭對錯,爭是非。爭也沒有用,不是說你爭了,你就能贏了,相反,你會輸的更慘。
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時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錯。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不善。
如此以來,看來很難實現,那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靜觀其變,不去爭,好好沉下心做你的事,盡量能做到極致就做到極致,不要去干預,讓一切萬事萬物自然的發展與變化。
3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什麼意思呢?
不要推崇品德高尚有才華的人,就可以讓人不去追名逐利,也不要把珍貴稀有的寶貝拿出來顯擺與看重,就可以讓人避免想要佔為己有而變盜賊,更不要把一些誘惑人貪婪與貪念的事物展現出來給人看,這樣可以讓人心思不被擾亂。
因此, 一個人想要達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方式是:追求內在的成長,身心靈的健康,照顧好自身身體,淡化自身的慾望之門,強身健體,人的內在在不斷成長,總有一天會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同時,也不要把你珍貴稀有的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看,否則會適得其反。還記得西遊記中那段唐僧在與黑熊怪的那集電視劇嗎?如果不是孫悟空喜歡顯擺,把寶貝袈裟拿出來給那個和尚看,那個和尚也不會起歹心,偷袈裟,最後落得一個自食其果,何必呢。
所以, 不要去跟別人比,跟別人爭,追名奪利,攀比物質上東西,你要時刻跟自己比,向內求,修心修身。在物質上無欲無求,在追求內在成長上迫切渴望,無為就會成就你的有為。
4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什麼意思?
指的是品德修養高,時常做著利他的事情卻不張揚的人就像那河裡的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又生在眾人不願意居住的地方,因此,如果人的境界和水的境界一樣,那就接近於道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倘若人能居住在地勢低的地方,內心就跟水一樣清澈平靜,廣闊,與人打交道要有仁愛之心,說話誠實,在處理事情時善於發揮自身的優勢來解決問題,在行動時能善於把握時機和有利條件與因素。那這種不與萬物相互爭的心態與境界就是善水的境界,自然不會遭到別人的不滿。
所以, 保持善水滋潤萬物而不爭的心態,面對任何變化平靜冷靜下來分析,去做利他利己的事情也不要過於張揚,只管去做就好了,與人打交道,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看似很牛逼的視角,而是切換到一種低的維度,無為的境界去交心。
同時也要有 仁愛之心,畢竟有仁愛之心之人方為勇。 你看你的母親看似柔弱,慈愛,看到孩子哭,可能會心軟,但是當有壞人欺負她的兒女時,你的母親就會勇敢的去保護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母親的慈愛的力量。
所以, 人要保持善水的境界為人修身,也要有善水的心態去處世修心。
5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視,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當人受到外界的干擾與打擊感到壓抑時,人反而剛正不阿去與之對抗很容易適得其反,而是懂得彎腰,懂的忍讓,不要去硬碰硬,這樣你才能保全自己,恥辱,委屈的背後才是成全;那些總是坑坑窪窪的地方可以積水,東西過於陳舊更容易更新;目標選擇少一點,更能專注做好,容易完成和收獲更多;追求的越多越容易被很多選擇的目標迷惑,看不清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最終也就一無所獲。
因此, 人要堅持「道」的原則,成為萬事萬物的道德模範;不去炫耀自己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別人看到;不以自己為中心,自以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得道而收獲成就;不誇誇其談,吹捧的人,反而更容易實現卓越,建功立業;不清高自傲的人,反而能抵達更高更深的層次與地位,並且長久。
當你不在和ta人相爭時,那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人和你相爭。 人前富貴,人後受罪,恥辱,委屈的背後才是成全,千萬要記得,這是道的根本行為。
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先採取界定,不要想著找捷徑,或者找別人求助,求人不如求己。先自己主動去吃苦,去嘗試解決,然後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找到時機採取恰當行動,或者避開,繞道而行,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就是一種哲學的辯證思維,可進可退,可攻可守,退則是進,舍才是得,屈則能伸,謙卑則是彰顯,不爭才是爭取。
所以, 當人處於萬事萬物的變化之中時,要辯證的對待,知進退,明得失,伸與屈,爭與不爭,而見機行事。
6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什麼意思呢?
大道是普遍存在的,能左能右。萬物要依靠大道而生存卻不推辭,而大道雖然成就萬物但不把萬物據為己有。大道普惠萬物但卻沒有主宰萬物,因此大道沒有一點自私自利之心,大道很渺小,這種胸懷非常偉大,因為道始終不以自己為中心,所以才能成全自己的偉大。
所以, 為人處世也是一樣的,當人沒有了私慾,自私自利之心,不爭,不取的時候,萬物會反過來去主動成就ta。
7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及求生之厚。
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人出世而生,最後入土為安,那些長壽之人,大約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人,也大約佔十分之三;活著的人卻在死亡的地方行動的人,也佔十分之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那些過於追求長生而養護自己生命的人,以至於過分追求過多奢侈的物質享受,從而糟蹋並消磨了自己本來長久的生命。
所以,老子認為,死亡分兩種。一個是因為想要養護生命而貪圖享樂導致營養過剩,縮短生命。一個是走進了凶險的死亡之地導致傷亡。那些人一旦為了養護生命,過上更奢侈的物質享受生活而去爭奪利益,是不符合道的思想的。
而 道的思想是不爭,平靜,無為,你不爭就不會過盛,無為就會遠離死亡,危險的境地,這就是人生最好的養生方式,養生之道。
8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什麼意思呢?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眾多溪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將自己處在低下的位置。
所以, 人也一樣,要有謙卑和包容,兼收並蓄,包容萬事萬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的胸懷和坦盪,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更加強大的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層次。
因為 ta什麼都不爭,那天下也就沒有人能和ta爭奪什麼,反而都會成全ta。
9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什麼意思?
善於領導的人,不輕易動用武力,善於作戰的人不會隨便惱羞成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輕易與別人交戰,善於識人,用人的人,對待他人總是保持著謙和謙卑的態度。這就是不與萬物相爭的德性,也是所謂「善於識人用人」的能力,這就是符合天道的做法,是自古以來最高的法則。
所以,優秀的領導者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武力雖然具有威懾力,但是不能服人心,善於做事解決問題,不斷奮斗的人一般情緒都很穩定,不會拿別人或外界事物出氣,要麼摔碗,掀桌子,打女人等,這都是無能懦弱的表現。
而善於制服困難的人,不會輕易直接上手去面對問題,而是間接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源,誘敵入深,去破解難題。同時,在識人用人時,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而是切換到一種低下的維度去交談,永遠保持謙虛低調的態度,萬不可存在傲慢與偏見。
能做到以上四點,你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個強悍的行動者,一個有頭腦的策略者,一個優秀的識人,用人的管理者。
10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什麼意思呢?
勇於進取會容易走向死亡,勇於謙讓平和會容易保住生存。天地的規律,在於不爭奪的一方善於取勝,不言語,不說話的一方善於給到回應,不召喚的反而自動會來,要坦然與謀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萬事萬物都逃不過「道」的法眼和網路,萬事萬物都在「道」的這張大網之下,有規律的運行,而違反道的規律那些事物只是暫時看起來成立,最終都會消亡。
人要清心寡慾,不需要為自己積聚財物,都應該盡可能去幫助他人,讓自己獲得滿足感,這樣就接近道了,就像「道」能夠利而不害,人也應當「為而不爭」。這樣你或許得到的更多。這就是專精,利他,不爭的思想要點,也是人做事最高的准則。
這就是: 萬事萬物,順道者昌,逆道者亡。
11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什麼意思呢?
真實的話往往不好聽,華麗的語言詞藻往往不是發自肺腑的真話。心地善良的不喜歡巧言善辯,而喜歡巧言善辯的人往往心存不善。有真知灼見的人未必博學多才,博學多才的人未必擁有真正的大智慧。聖人從來不自私自利的積累財物,而是講財物拿出來幫助他人或者與人分享,這樣反而更容易變得富有,給他人給予的越多,或許你得到越多。世間的自然法則是對萬物有利而無害,聖人的法則則是幫助每一個人而不是與他人相爭。
因此,自古以來,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說真話的人,往往都不受人待見,人們卻偏偏對那些溜須拍馬的好話迷的團團轉。做一個與人不爭,不強詞奪理的心地善良的人,去付出,給予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最後, 做人做事都要按其道而行之,與人不爭,與事不爭,與萬事萬物不爭,靜觀其變,見機行事。
萬變不離其宗,萬事萬物不離其道 ,共勉之。
㈨ 老子的道德經中,蘊含著哪些很有深意的人生哲理呢
六、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四十四章》,意思是說越是讓人喜歡的東西,想得到它就必須付出代價;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時候也會讓人感到越難過,所以人要知道滿足,懂得適可而止,如此才可長久。
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的東西,珍藏的事物一旦失去,便怨天尤人,與其那樣,還不如學會知足,滿足眼前,知足的人不會受到屈辱,而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會招致危險, 生活得更長久。
七、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六十四章》,意思是說在人們即將事業成功之時,卻突然放棄了,功虧一簣。而如果做事始終如一,持之以恆,就不會失敗了。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之所以會面臨失敗的困境,並不是說外界因素影響多麼大,而是自己是否能夠遵循自然規律,是否能有始有終。
㈩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精選14篇)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歡迎欣賞!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老子的《道德經》只有區區的五千多字,卻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頓開,意義深刻。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理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動物尚有沖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沖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布,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面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沖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知道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2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桿,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桿」。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3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裡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著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4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第一章就指出;「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字面上來理解是;道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那就不是恆久的道。名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名,那就不是恆久的名。真正的恆道,恆名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
老子道的主旨,是研究宇宙的起源,尋找萬物的始,和母。恆道,和恆名是眾眇之門,玄之又玄,我們只能用心去體察。老子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過來說是;道是來源於大自然,是大自然法則,是各種運動規律的體現。宇宙萬物都來源於道,是道的體現。道周行而不殆,是宇宙萬物之根本。是宇宙萬物之母。
按現在物理學的質,能守恆定律來分析;物質不可能平空產生,也不可能平空消失。它只能以一種物質形態,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形態,或由質量轉化為能量,或由能量轉化為質量。物質是處在無限運動,無限變化的序列中。物質就其本質上來說;它既沒有產生的一天,也沒有消失的一天。但物質就其運動周期和演化周期而言;物質又是有生有滅的。任何一個天體或任何一個物體,都有它們產生和形成的一天,也都有它們必然要滅亡和消失的一天。一切天體或物體,各種種類的生物或生物個體,它們都處在生與死的輪回中,處在周期性的運動中,並都有一定的周期率。物質在無限循環運動中永存,物質基本微粒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即便宇宙,星系等一切天體都消亡,物質基本微粒不會消失,它們仍然以某種不為我們所知的存在形式而存在。這些微粒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會再次組成宇宙。宇宙在這樣無限輪回中永生,無始無終。
老子的道很好的揭示了這樣的規律;道既是指物質微粒本身一,又是精神的;是,大自然的法則,萬物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宇宙萬物都是從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一,從這個一中派生出來的。所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人生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道德經]第二十章中說到;「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世上人或顯得智巧光輝,或顯得嚴厲苛刻。都好象自己很有本領。而象老子這樣懂得道的人,反而顯得愚鈍暗末;純朴誠實,甚至顯得愚陋,笨拙。但這正是遵循道而行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在智慧,財富,死亡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認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每當我們做到了知人,知己,我們就顯得比較就聰明,事情就做得比較好。知道了知足,我們就感到富有和充實。
「死而不亡者壽」,是身雖死,而道乃存;生是從大自然中來,死是回歸到大自然中去。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認為,生死如春,夏,秋,冬四時交退,死不是什麼悲痛的事,而是回歸大自然的好事,所以,莊子鼓盆而歌,為妻子送行。
道家也有句名言;生從何來,死向何往。宇宙是從物質的最基本,無數微粒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經過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它會回歸到這些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中去。連宇宙都有消亡的一天,何況人呢?所以,不要把死亡看得那麼可怕,我們要順其自然,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之。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5
《道德經》洋洋灑灑不過五千言,卻深深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歷史發展,它洗滌了不少迷惘的心靈,直至今天老子的思想仍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紐約時報更將老子列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地位可見一斑。
之前聽人說中層人士學論語,高層人士學老子。其思想的高深令許多成功者與企業的老總所推崇,而且越來越多的老外在研究老中,首當其沖就是老子。我曾上當當網查過,竟然有許多外文版本。作為中國人有打心底的那份自豪感。魯迅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有不少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被動,柔弱不強勢。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是順其自然,無私無我的治理,並非無所作為,無為是為了更好的有為。「有」所以能夠給人便利是因「無」發揮它的作用,無的作用更大。老子認為無就是有,有就是無。但兩者不能劃等號,因為無是萬事萬物的根源,無創生出有。我認為就像周易陰陽哲學中的一而二,二而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兩者並不矛盾。功夫之王李小龍習武到最後悟出武術最高境界「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其實也是源於老子的思想。例如,杯子中間的空虛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若杯子里已經有物體,則無法再盛物了,我們經常講的空杯心態,就是說不要持「盈」,水太滿就要溢出來,甚至是傾覆之患。
《新三國演義》中有一集講到曹丕與曹沖的故事。曹沖一貫聰明伶俐,深受曹操喜愛。曹丕為爭取世子之位,竟下毒殺害弟弟曹沖。司馬懿看在眼中,他說「真正聰明的人是不表露於外的」。我們尚且不論這段歷史的真實性,故事表明一般常人只追求事物的顯象,求全求盈,因而引起無數的紛爭,人應處柔守柔,謙下退讓。老子說委屈能保全、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弄的迷惑。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正因為你不去跟人爭,別人也不會跟你爭。這正是不爭是爭的道理。所以大智若愚,一個智者應表現愚魯,太聰明就會招人嫉恨。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十分崇拜老子。他帶領德國隊奪得大力神杯後卻突然隱退,許多人不解,而後的記者采訪才表明了心跡,他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身退並非隱匿行跡,引身退去,而是斂藏、不露鋒芒、不佔據功勞。一個人成功之後,不能得意忘形,應保持平和,淡然處之才能長久。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有完善人格的人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從來不跟大自然相爭,停留在卑下人人都厭惡的地方。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願意做。有道德的人為人謙下,謙虛反而能贏得愛戴。處處為別人著想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就是說明這個道理。我們經常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最早應出於老子「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之王」。低窪才能得以充盈,你在低處高看別人,別人反而更尊重你。水能方能圓,良好的人際關系應像水一樣,能融入任何容器當中。我認為容納的根源在於理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會避免自己的怨恨跟無謂的爭執。
也許有人會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一族,老子的大道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不管重要與否,他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每個中國人,還有部分老子的外國「粉絲」。人的修養要靠後天培養,沒人天生就很有涵養。無論你想干大事業還是只想好好為人做事,都先要修身,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上純屬個人領悟,道家思想在清朝學者紀曉嵐看來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我只是理解了一些皮毛,人會因為自身人生閱歷的增長而不斷成長,相信終究會深入理解老子想灌輸給人們的思想,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6
道之所道,德之所德,道德也。無道之道,無德之德,無道德也,萬物之所以有道而自生,皆因有道而有德也。萬物之所以無道而自滅,乃是無道而無德也。萬物自生而長生,乃是有道而有源也。萬物自生而不能長生,乃有道而無源也,道之所源,玄也,玄之所源,眾妙之門也,眾生有道而自生,而不長生;有道無源也,有道有緣且有源者,有道至極,而求得長生也。眾生求道善心者,皆有道之人也。
天下人者,有人有道而有德也,有人有道而無德也,然有人無道而無德也;有人有道而有德,真善美也,有人有道而無德,一般也,人無道而無德然不真不美不善也。天地不仁愛者,以萬物為平等也;聖人不仁愛者,以百姓為眾生也。治大國者,如若烹小鮮也,往來者,皆是君貴而民輕也,而非聖君出世,而君輕民貴也,然則制度如此,而無可奈何也,然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茫茫寰宇,自盤古者開天闢地也,而眾生有之。萬物者皆有陰陽而來循環往復其道無窮也。
天下之道,眾生皆在道中也,男者愛錢,女者愛美,然則男者不愛錢,女者自愛也,然則天下大同,眾生皆歸於其道也。然則女者愛美之心自古有之矣。然則眾生只知愛美,而不知善者乃美也,道德之經,其道無窮,善者看之,乃更善也,智者看之,更智也,眾生看之而眾生皆悟起道也,吾觀道德之經,其道無窮也,而自知,眾生皆在道中也。小童,期盼天下眾生皆有有道而有德也。
道之所以是道,德之所以是德,是道德的意思,沒有道的道,沒有德的德,沒有道德。萬物之所以能自生,是因為有道才能自生,都是因為有道有德萬物才能生存,萬物之所以沒有到自生自滅,是因為萬物沒有道沒有德呀,萬物能夠自己生存而且能夠長生,而是因為有道而且達到道的源頭了。萬物能夠自己生存而不能夠長生,而是因為有道而沒有達到道的源頭啊,道的源頭是玄門,玄門的源頭是眾妙之門,玄門是是維度,維度的源頭,才是萬維之度。眾生有道而且能夠自己生存,卻不能夠長生。是因為有道而沒有達到道的源頭呀,能夠知道道的人而且是有緣人並且還知道道的源頭所在,有道極致的發展,才能夠知道長生,眾生有求道之心和有善心的人,都是與道有緣之人。
天下的人,有的人有道德而且有德行,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然而有的人卻是沒有道德,沒有德行;有道德而且有德行的人是真善美呀,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只是一般人呀,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那他就不真不美不善呀,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貫平等,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貫平等。治理國家,就像烹小鮮一樣,古往今來的人們,都只是知道君王貴重而看輕百姓,只有聖明的君王出現了,才知道,君主輕而百姓貴重了,可是,這是因為制度就是這樣,沒有別的辦法呀,然而人類取法於大地,大地取法於天德,而天德取法於道統,道統取法於自身。茫茫宇宙之中,先是盤古開天闢地,然後才有的眾生。眾生都是有陰陽的,但是循環往復,都是因為道沒有盡頭呀。
天下的道理,天下的眾生都在道的世界中,男人喜歡錢,女人愛美,但是男人不喜歡錢,女人自愛的話,那就是世界大同了,眾生都回歸道的運行中了。然而女人愛美之心,自古以來就有了。但是眾生只知道愛美,卻不知道善良的人是真正的美麗呀,道德經,其中的道理沒有盡頭,善良的人看到它會更加善良,有智慧的人看到它,會更加有智慧,眾生看到它,那麼眾生都可以悟道了,我看道德之經,知道其中的道理沒有盡頭,而且自己知道,眾生都在道的世界中,小童,盼望天下的人們和眾生都有道德和德行呀。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7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人之所?骸9始贛詰饋>由頻亍P納??Y。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由??r。夫唯不??。故?o尤。
老子的第八章堪稱是老子文字被引用率最高的篇章,然而翻了幾種注釋,感覺所作的解釋都似有偏頗。
老子思想不可否認是出自周易,或者說老子文其實是對周易部分思想的進一步解釋。孔子作十翼,為周易經文作傳,老子文其實也有這個意味,只是因為並非全篇作注,所以另成一書,但其思想是對周易唯物部分的繼承。所以從周易的角度來看待老子的文字,實有此必要。
解釋老子第八章前,我們需要先思考兩個概念:「善」與「爭」。老子所講的善與道德無關,是指趨向於好的方向意思,或者我們也可以直接理解為「好」,僅僅即指事物發展的狀態。爭在很大程度上是違逆的意思,不爭,即不與自然之道相違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此處並非在講水,而是以水作為象徵來講解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水性避上而趨下,總是從高處向低處流,這是水的本性。水滋潤萬物生長,而不與萬物爭其功用以自長,這也是水的本性。「處眾人之所惡」,此處是指水之性。水避上而趨下之性,人所惡之。所以老子此處其實已經指出人性與水性之不同,而並非讓人去學習水之性情。水之性因與人之性所不同,所以為人所惡,然而這是水的存世之道,我們看水性之不好,而在水,卻是其功用,其性質,所以老子講,我們眼裡的不好,於水來說,卻合乎了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生活中我們常覺得別人的處世行為大有問題,其實在對方來看,因受其個體性情,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其行為是出自本能的自然行為。也許以對方看來,我們自己的行為也大有問題,而我們的行為,也是受著個體性情,教育環境影響的自然之道。在自己看來,自己的行為都是合乎情理的。老子此處講水,是希望通過水的象徵來引發人們對人之性情的沉思,水的上善之道是這樣的,那麼人的上善之道又是什麼呢?讀至此處,我們必須有一個區分,就是老子通過水來引發人們對自身處世的思考,而非讓人去學習「水」避上趨下,處眾人之所惡的性質。如果我們以為此處老子在教人學習水的存世之道,那麼就完全違逆了老子的教誨。
老子在講過水的上善之道後,在下文是給出了人的上善之道的。「居善地。心善?Y。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由??r。」這幾條就是人順從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居善地的居字,不只是住處,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於世間停留處,皆可理解為居。我們說最好的居處在哪裡呢?老子說是「地」,這里的地是大地嗎?我看不只如此。天地相對應,天為虛,地為實,老子回答的地,也同水一樣,是作為一個象徵提出的。地是什麼,這個可能就需要我們去周易當中尋找了,因為老子思想出於周易。所以我認為老子地的解釋有兩個,一是有形的地,我們需要從有形的地去理解其象徵形而上的意義。二是周易所解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講的善居之處,最好的居住狀態,答案便是地或者說有地德之處。
心善?Y,內心的最佳狀態是什麼樣的呢?老子同樣以象徵的方式回答了一個「?Y」字,這個?Y字很好解釋,因為老子在第四章中就討論過。「道?_而用之。或不盈。?Y兮似萬物之宗。」完滿的心態,應該像深淵,像杯子一樣的形狀,虛空而不是滿溢。清空內心不需要的東西,去接納萬物之美,而不是讓世間的煩雜在內心裡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