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標准

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9-14 08:37:22

Ⅰ 人的基本道德標準是什麼

1:有信仰(不一定非得是宗教);2:人生有目標;3:做事有原則;4:有點悲憫之心;5:尊重他人、誠實、負責。

Ⅱ 究竟如何衡量一個人的品德

一個人的品質取決於:
1,善良 善良是心理養生的營養素。心存善良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樂於扶貧幫困;心存善良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愉悅之感,心存善良就會光明磊落,樂於對人敞開心扉,心中就學中有輕松之感。心存善良的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到最佳狀態,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2,寬容 寬容是心理養生的調節閥。人在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的。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寬容。寬容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出一個人的氣度和胸襟。一個不懂寬容,只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外於緊張狀態,從現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狀態。學會寬容就會嚴於律已,寬以待人,這就等於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
3,樂觀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的性格和心境,是心理養生的不老丹。樂觀可以激發人的活力和潛力,幫助人們解決矛盾,逾越困難。而悲觀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傷,煩惱,痛苦,在困難面前一籌莫展,影響身心健康。
4,淡泊 淡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和心態,是心理養生的免疫劑。有了淡泊的心態,人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會對世事及他人牢騷滿腹,也不會與他人攀比,避免產生嫉妒。淡泊的心態使人始終處於平和狀態,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將被擊退。

Ⅲ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准,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范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准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准,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准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里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准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准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准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准,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准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Ⅳ 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標志是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職業道德是指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是一定職業范圍內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等方面的行為標准和要求。 二、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含義: 1、職業道德的內容反映了鮮明的職業要求。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 2、職業道德的表現形式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它總是從本職業的交流活動的實際出發,採用制度、守則、公約、承諾、誓言、條例,以至標語口號之類的形式,這些靈活的形式既易於為從業人員所接受和實行,而且易於形成一種職業的道德習慣。 3、職業道德既調節從業人員內部關系,又調節從業人員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4、職業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職業化」,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

Ⅳ 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准,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范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准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准,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准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里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准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准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准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准,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准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Ⅵ 道德認識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好壞的根本標准

觀點錯誤。
1、道德規范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好壞的根本標准。
2、道德行為版是衡量一個人權道德好壞的根本方面(根本標志)。也就是說,衡量一個人道德好壞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看他的行為是否違反道德規范。
【相關知識】
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Ⅶ 什麼是做人的道德標准

1、百德孝為首。對父母的孝敬,居所有道德中的首位,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敬,做其他事情也不會很好地去遵守道德規范的。

2、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人的立身基礎,沒有這一點,其它一切都無從談起。

3、知榮辱。知榮辱是做人基本道德的方向,人的修養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知道榮辱,知道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行為就有了方向。什麼是榮辱,在以後的具體道德標准中加以說明。

4、實事求是,客觀准確地反映事實,從事實中總結道理。

5、憑借自己的勞動來滿足自己的利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6、幸福地感知通過自己勞動獲取的利益,把享受自己勞動獲取的利益視為幸福。

7、平和為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滿足,但不損害他人利益,尋求人與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8、守誠信。說話辦事都要講誠信,講誠信就是用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交往,說到做到,做不到不說,如果因為客觀的原因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要把真實的原因告訴對方,求得原諒,並負起相應的責任。

9、為人熱情,但要防範被他人傷害。人與人的交往,是以平等為前提的,如果在別人謀劃傷害你的同時,你還在熱情地與他交往,這就是愚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制止住他人的傷害行為,然後再與其交往,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10、處事為人要勇於負責任。負責任不是人的天性,而是人的社會性的表現,是要經過長期修養才能做到,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是在需要的時候,人是必須要負起責任的。你得到了權力,獲得了利益或欠了他人利益,之後這必須要負起責任。例如:父母把你養育成人,你必須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你娶了妻生了子,必須負起家庭的責任;你與鄰居共用一個走廊,每天從鄰家門口路過,你就應當負起清掃走廊的責任;你的孩子傷了別人,你要負起給他人治傷與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你當上了公司的領導,你必須負起公司利潤和員工利益的責任。

11、與人交往不能自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必須是高度修養的結果。從人的天性來講,在與人的交往中,往往都是考慮自身的利益為多,但是這樣的結果就無法與他人交往,自私反而獲得不了利益,客觀使人懂得自私反而滿足不了自己的利益,社會要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必須考慮雙方的利益,不能自私,自私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大障礙。

12、與人交往要有禮貌。禮貌就是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對他人表現出謙虛與恭敬;禮貌表現出本人的修養與對他人的理解;禮貌是人與人軟接觸的膠墊,是社會和諧的需要。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受到各種不同的教育,必然形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思維方式。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由於不同必然要發生矛盾,矛盾的硬碰硬使人無法交往,為了人們之間的順利交往,就要進行有彈性的接觸,這種彈性接觸的中間環節就是禮貌。禮貌使人與人之間順利交往成為可能,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潤滑劑。

例如:有人要求你辦事,你不想辦或辦不到,這時宛然謝絕就是禮貌,冰冷拒絕就是不禮貌,迴避是技巧,不回答是沒有智慧。

13、與人交往要注意界限。這個界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話要注意界限,二是做事要注意界限。

說話辦事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界限,交往眾多繁雜,這個界限是非常難掌握的。按照人的天性,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的感受為界限的,這個界限是不準確的。

與人交往辦事,必須以自己與他人的綜合感受為界限,例如:你向鄰居借1000元錢,鄰居有點捨不得,後來借給你300元錢,那麼這300元錢就是你與鄰居的金錢往來界限;再如,你向朋友借5000元錢,朋友有點為難,答應借給你4000元錢,那麼這4000元錢就是你與這位朋友的界限;再如,你向姐姐借20000元錢,姐姐全借給了你,並且還問是否還缺錢,那麼你與姐姐的界限就在20000元以上;你向爸爸借30000元錢,爸爸說自己總共有50000元,讓你把儲蓄折拿去用,那麼你與爸爸就沒有界限。

與人說話要注意界限,例如:老張到朋友家去做客,朋友的孩子不懂禮貌,老張當著眾人的面教育這孩子,朋友很沒面子,場面也很尷尬。在這里就是老張說話不注意界限的結果。孩子沒禮貌,是應當教育,但是老張是客人,卻當著眾人的面教育主人的孩子,這就是超越界限的表現。

說話辦事要注意界限,在這里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要了解他人,要理解他人,只有了解、理解他人,才能掌握好與他人交往的界限。理解他人是一個長期修養的過程。

14、大事必須清楚,小事需要糊塗。大事清楚,這需要人的知識與智慧,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習自然與社會的科學知識,有了知識,就能清楚大事,這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對小事清楚這是人的天性,而不去計較小事,對小事糊塗,就比較困難,這需要經過長期的修養才能做到。

Ⅷ 道德怎樣衡量,標準是什麼

道德終極標準是由若干標准構成的道德標准體系:一個總標准和兩個分標准。總標準是在內任何情容況下都應該遵循的道德終極標准:增減每個人的利益總量。分標准:(1)在人們利益不發生沖突而可以兩全情況下的道德終極標准,亦即所謂的帕累托標准:無害一人地增加利益總量;(2)在人們利益發生沖突而不能兩全的情況下的道德終極標准,亦即「最大利益凈余額」標准,說到底,亦即「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標准。

Ⅸ 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准,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范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准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准,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准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里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准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准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准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准,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准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Ⅹ 道德的意義和判斷一個人是否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所謂「道德」就是說一個人的言行是否符合其所在社會的良善風俗、積極向上精神的要求.如果符合這種要求,那他的言行就是道德的,否則就是不道德的.

熱點內容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