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區道德經

社區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9-15 04:59:43

Ⅰ 為何現代的教科書里沒有道德經是不被提倡嗎

為何現代的教科書里沒有道德經?是不被提倡嗎?

很難教導,很難說,《道德經》是深遠的,而且它並不全面。

如果你使用白話,你將不可避免地休息,有一個客觀需要進入,有一個主觀的意識注釋,有一個時間使用,有一個表面字,它毫無意義.不要判斷是否沒有價值意義,01030完全是,它用於遵循生活的生活規則,社會動物和社會安,如微米中的宏。

網路時代的優勢是只有你想知道的,你可以參考《道德經》,其他人來教你始終進入每個生命的性質。

至於教科書,可能是因為尚未走向社會的年輕人是不夠的,而且生活的三個看法,生活的三個看法,所以甚至教導本質,他們無法吸收。

Ⅱ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意思是:貪得無厭的人,要適可而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

出處是《道德經》--第九章

第九章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2)社區道德經擴展閱讀:

評析:

本章論述的重點是「盈」和「功成身退」。貪慕權位利祿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總是鋒芒畢露,耀人眼目,這些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而驕,便會招來禍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當困難的,但功成名就之後如何去對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

老子勸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結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則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結果身敗名裂。比如秦國丞相李斯即是如此。

李斯在秦國為官,已經做到丞相之職,可謂富貴功史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啊!然而,對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沒有身敗名裂之時,是不大可能領會「功成身退」的真諦的。

作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與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的,否泰相參、禍福相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幾人?

「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卻也含有引發禍水的因素。老子已經悟出辯證法的道理,正確指出了進退、榮辱、正反等互相轉化的關系,否則便會招致災禍。

因而他奉勸人們急須趁早罷手,見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後,不要貪婪權位名利,不要屍位其間,而要收斂意欲,含藏動力。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有這樣的詩句:「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辱,歸來白首笙歌擁」(《漁家傲》),這正體現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Ⅲ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則可以知人。」
足:滿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蘭亭集序》:「快然自足。」
辱:辱沒;受屈辱。《馬說》:「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止:中止。《〈論語〉十則》:「臂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殆:危險。《論語》:「思而不學則殆。」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Ⅳ 道德經里的道和德分別指什麼

道德經里的道和德分別指什麼?

道德經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兼論武全先生對道德的見解有待商榷

耿閣(鳴天士君)著

題記:

錄武全先生對道與德的個人見解的原文原貌: 回答 武全2345LV.172018-04-08

「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附:【耿閣:語】:

老子的「道」是什麼?答曰:「老子之「道」就是「無之宇宙之無極」。或之曰:「就是「無之無極之宇宙」。或之曰:「就是「無之無極之宇宙的之其宇宙道德」。這是鐵律定論。老子的「德」是什麼?答曰:「德也者唯道是從」。「德者也道之居所」。老子的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是什麼?答曰:「答曰: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是:「道德整體道德無間」之「整體無間無間整體」。「道人德身之道身德影」。「道長啥樣德啥樣之德長啥樣道啥樣」。(世界上所有的比喻都是有缺陷的,美中不足是趨向於無限之美的。不平衡到或然平衡至達平衡是整個宇宙物質運動運行始終行為的並之是整個人類事物發展變化始終因果的總規律總道理總天理的之其道理·是其宇宙的真諦·是其宇宙的法則·是其宇宙的實質·之是其宇宙的本質·是其宇宙的本來面目」。!!!!!)

本文正文:

老子先生和世俗對道的認識認知認為認定境界狀態:

(一):「從來都是清晰無比的」。!!!!!

(二):「始終都是堅定不移的」。!!!!!

(三):「絕然都是斬釘截鐵的」。!!!!!

(四):「本然都是毫不含糊的」。!!!!!

(五):「斷然都是精確至極的」。!!!!!

(六):「常然都是沒有勉強的」。!!!!!

(七):「綜然都是論欠徹悟的」。!!!!!

(八):「總然都是解老有誤的」。!!!!!

(九):「定然都是聖言自謙的」。!!!!!

(十):「鑒然都是不能亂來的」。!!!!!

耿閣:著於2019年9月6日早上7點16分。關於對老子先生對道的認知的問題,有史以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世俗論道者們轉了九百九十九個狗尾巴圈都得回到那個誤解了老子先生數千年的那個什麼總認為老子先生自謙式所說的那種:「吾也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的話語的意思中總是傾向於誤認為的老子先生是勉強曰道,也有的人認為老子先生真的不知道道是啥?道名是啥?道諦是啥?也有人認為老子先生沒有把道解釋清楚等等的那些個怪誕不經的荒謬無際的甘願自丑式的淺識陋知式的那種見識低劣的鬼域魔圈之中·好像永遠永遠的都不能自拔超越似的,好像永遠永遠的都不能正解正悟似的」;其實人家老子先對道是啥?德是啥?名是啥?天道地道人道聖道萬事萬物萬情萬理的所有的規律是啥是什麼意思的道理都講完了並都徹底的講清楚講透徹了!老子先生他自己所著寫的《道德經》他還能不知道「道」是什麼嗎?他所說的:「吾也不知其名」的「自謙自譏」式的自應反詰之語只不過是為了更貼切更自然更有力更順心更有序的論證自己的思想理論觀點而已罷了。!他絕對不是不知其名,而是精準精確到了無以復加的那種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知其所定然的那種層次層級的之其境界境態了」。!!!!!我耿閣所著寫的:「文章三千詩萬首」的千萬言的文字中有很多的篇幅是在論知老子先生的《道德經》的有關問題的之其問題的」。(來自天涯社區客戶端)德分別指什麼?

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道德經》原文譯文注釋評析及解讀】】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銳之③,不可長保④。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注釋]
①持而盈之:持,手執、手棒。此句意為持執盈滿,自滿自驕。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適可而止。
③揣而銳之:把鐵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擊的意思。
④長保:不能長久保存。
⑤咎:過失、災禍。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後,不再身居其位,而應適時退下。"身退"並不是退隱山林,而是不居功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規律。


[引語]
這一章正面講一般人的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老子認為,不論做什麼事都不可過度,而應該適可即止,鋒芒畢露,富貴而驕,居功貪位,都是過度的表現,難免招致災禍。一般人遇到名利當頭的時候,沒有不心醉神往的,沒有不趨之若鶩的。老子在這里說出了知進而不知退、善爭而不善讓的禍害,希望人們把握好度,適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於寫「盈」。「盈」即是滿溢、過度的意思。自滿自驕都是「盈」的表現。持「盈」的結果,將不免於傾覆的禍患。所以老子諄諄告誡人們不可「盈」,一個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後,就應當身退不盈,才是長保之道。


[評析]
本章論述的重點是「盈」和「功成身退」。貪慕權位利祿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總是鋒芒畢露,耀人眼目,這些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而驕,便會招來禍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當困難的,但功成名就之後如何去對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勸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結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則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結果身敗名裂。比如秦國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國為官,已經做到丞相之職,可謂富貴功史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啊!然而,對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沒有身敗名裂之時,是不大可能領會「功成身退」的真諦的。

作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與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的,否泰相參、禍福相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幾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卻也含有引發禍水的因素。老子已經悟出辯證法的道理,正確指出了進退、榮辱、正反等互相轉化的關系,否則便會招致災禍。因而他奉勸人們急須趁早罷手,見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後,不要貪婪權位名利,不要屍位其間,而要收斂意欲,含藏動力。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有這樣的詩句:「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辱,歸來白首笙歌擁」(《漁家傲》),這正體現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

【《功遂身退》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九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譯文:積累到了滿溢,不如及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你擁有的財富太多,別人就會嫉妒,終究不能「長保」。人一旦地位顯赫富可敵國,往往會狂妄自大,禍根萌生。所以功成名就,就該思考全身而退,這是自然規律啊!

========================================

Ⅵ 關於社區工作的,根據其早期歷史,核心價值觀是怎麼傳承與變遷的詳細點

中華文化,大致從堯、舜、禹時代開始,至今歷時5000年而不衰。大概到殷周之際,中國傳統文化發生了第一次巨大變遷,即在充分發展宗法禮制的基礎上,大體形成了能夠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較為穩定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相統一的核心價值觀,或者說,整個中華民族初步具有了這一共同的心理素質和認同感。
中國古代核心價值觀的演變及其三維結構

先秦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發生了第二次巨大的變遷,即得到了充分的孕育和展開,形成了眾多的派別和學說,史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代。司馬談在《六家要指》中指出,春秋戰國時主要有陰陽、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六家,但他最推崇的是道家。⑶本來,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比孔子的年齡要大,並且孔子曾數次求教於老子,但老子的名著或道家的代表作《道德經》似乎成書較晚。同時老子也不注重教授學生,所以其學派的形成反而晚於儒家。
一般認為,孔子主要是一位道德哲學家或倫理學家,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其核心思想就是一種倫理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民本的「仁」的思想,這是本體意義上的善之人性,亦是主體的仁之理念;二是宗法的「禮」的思想,這是客體的外在的禮之規定;三是無過無不及的中庸思想,這是整體的倫理政治目標和價值指向。實際上,儒家學說的這三個方面客觀上形成了一種倫理政治的穩定的三角架構,即:仁——禮——中庸,或者說,這三者就構成了一種由內在的善之人性和外在的禮之規定共同指向中庸目標的穩定的三角關系。仁與禮猶如車之兩輪,仁是心之理,禮是實現仁的外在形式,人們通過禮,充分發揮其仁之本性,就可以達到中庸這一最高的倫理政治境界。當然,要達到這種最高境界,還必須堅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逐層遞進上升的修養方法,只有不斷修煉,才有可能登頂,這就是孔子整個倫理政治學說的基本結構。事實上,就孔子的整個倫理政治學說而言,內容上的仁、禮、中庸等,就是對厚德載物的充分展開;而修養方法上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則主要是對自強不息的全面闡釋,它教導人們要積極「入世」,都是對中國人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擴展和進一步構建。
到西漢時代,經過了秦以來儒與道的激烈論戰,在董仲舒的極力倡導之下,漢王朝經過反復比較和慎重選擇,最終確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格局。從此,儒家就從春秋戰國時的一個普通學派一躍而成為天下獨尊,孔子也迅速成為了至高無上的聖人。特別是董仲舒「三綱五常」、「天人感應」等所謂天人合一價值模式的確立,事實上就標志著中國傳統文化封建化的最終完成,同時也標志著中國古代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分裂及其異化,中國人的價值和精神生活完全政治化、宗教化了。縱觀整個兩漢時代的文化史,一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宣告正式形成;二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人終於找到了一種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精神形態或核心價值體系,這就是儒學。儒學之所以能夠在西漢獲得天下獨尊的地位,首先是因為它體現了中國社會「家國一體」的根本特徵,不但最能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而且也最能適應中國社會的發展。其次是儒學在理論的發展上也比較充分,它基本形成了一個完備的理論體系,再加上兩漢時代的大一統背景和董仲舒等人的封建強化,所以,儒學能夠獲得天下獨尊的地位,既是社會歷史的需要,也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
實際上,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一開始,就主要存在著儒、道兩種學說的傳播與較量。即使在今天,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到底是以儒為主,還是以道為主,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春秋戰國時,老子以一部不朽的傑作《道德經》,奠定了道家學派的堅實地位。如果說莊子將老子學說中那大真歸朴的理想主義發展到了浪漫主義的極致,那麼同樣可以說,稷下道家諸賢則將深藏於老學之中而不肯輕易示人的「君王南面之術」的精華大智若愚、以柔克剛等處世智慧,引申為了一套極其清醒、冷峻的政治權術。這一轉變,意味著對道家學說的重大發展。到漢初,「黃老之術」進而轉變為「黃老之治」,並且,在封建朝廷非常盛行,這標志著道家學說在政治實踐中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於西漢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而使道家逐漸退居次要地位。到東漢,道家學派就逐漸轉型為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它們奉老子為教主,尊稱「太上老君」,從而以另一種形式不斷地傳播和發揚光大。到魏晉時代,玄學以其徹底否定西漢獨尊之儒學內在的價值沖突和分裂的面貌出現了。玄學的中心論題是「名教」與「自然」之辯,它經過了何晏、王弼的「名教本於自然」;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向秀、郭象的「名教即是自然」三個辯證發展階段,最後在動搖了儒學關於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後,到道家那裡找到了避世苟生、逍遙惟我的核心價值。
道家的核心價值觀是隱世的,它強調的是人生智慧。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確定了道家見素抱朴、修身養性的自然主義人性基礎,而以柔克剛、知足不爭等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則是道家價值觀的精髓。莊子充分發揮了老子學說的主觀成分,形成了相對主義、虛無主義的價值觀;其保身為我、不譴事非、隨遇而安等厭世逍遙的人生態度和真人人格,對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影響頗大。實際上,如果我們將道家的自然主義、逍遙避世、明哲保身、超脫老滑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與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強不息精神相結合,剛好形成為一個張弛有度儒道互補的雙重結構。
兩漢時,佛學流入了中國,魏晉得到了充分發展,到隋唐達到了鼎盛時代。事實上,佛學從一傳入中國開始,就不斷地在進行著「中國化」的過程,它經過了儒家精神的充實,用超人生的哲學方法解決了儒家學說中的人生矛盾。其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的原理,在理論上比較徹底地解決了儒家人性與生命的矛盾,其「自度度人」的價值觀又與儒家「己欲立而立人」的境界十分吻合,所以,佛學很自然地對中國人以儒家、道家互補的核心價值觀又起到了結構上的補充作用,並在隋唐時代成為了顯學、「國學」和中國人價值觀的主導形態。
至此,儒學、道學、佛學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都得到了抽象性展開和否定性發展,它們都以克服對方矛盾的方式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必然結構之一。然而,任何一個單一結構都不足以成為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抽象必然復歸於具體,否定必然復歸於肯定。到宋明時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就達到了辯證的綜合階段。在宋明理學中,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二元人性論基本解決了傳統人性中的善、惡矛盾,而性、理、心的一體化,又克服了傳統人性中靈與肉、德性與慾望的分裂和矛盾,「存天理滅人慾」又是加強傳統人性修養的有效方法,因此,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在宋明理學這里,實際上演變為一切都得遵從「天理」。「天理」的概念使天與人、名教與自然、先驗與經驗、倫理與政治達到了所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同時,它還通過道家與佛家把人與人之間的人倫秩序和人性完全融合起來,從而構建了一個自給自足十分完備的人性提升機制,實現了天與人的既現實又具體的合一。這時,一個以儒家為主幹,道家、佛家為兩翼或補充的三維結構終於形成了,這是中華民族古代典型的自給自足的傳統文化形態和核心價值體系。
總之,我們通常說的傳統意義上的或封建時代的中國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在先秦時代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得到了充分地孕育和全面展開,形成了所謂的「百家爭鳴」時代。但是,這些精神要素都是以胚胎的形式出現的,既沒有形成為一個完整的文化價值系統,也沒有任何一種學說占據主導地位。到漢唐時代,不但儒、道、佛都得到了抽象性地充分展開,各自的發展已經相當豐滿了,而且還確立了儒家大一統的主導地位。到宋明時代,宋明理學在復興古典儒學的形式下,把儒、道、佛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最終形成為以儒家德性為主幹,以道家道心、佛家佛性為兩翼或補充的一體化的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三維結構。儒,催人在入世中積極進取;道,使人身處逆境時仍能逍遙灑脫;佛,把人的生前身後聯系起來,教導人們怎樣安頓自身的靈魂。中國人不管是在順境還是逆境、生前還是身後,都有充分的理由從容應對一切。這種三維的文化結構和價值觀,不但適合於中國的不同人群,同時也適合於每一個中國人的不同時期。千百年來,中國人就是在這樣一種三維的文化結構和價值體系中繁衍、發展自身,同時,它也積淀成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價值基因。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西方列強的隆隆炮聲送入了近代,一個異常堅韌的封建帝國終於成為了千瘡百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災難過後,一大批有識之士紛紛起來進行反思,如何挽救中華民族的危機?如何避免亡國滅種?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中國的出路到底在哪裡?由此,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就發生了第三次巨大的變遷,特別是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直接導致了中國的「文藝復興」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民族的存亡危機,迫使中國人民必需起來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鴉片戰爭之後,林則徐、魏源、龔自珍等人率先起來「睜開眼睛看世界」。魏源為了抵抗外國侵略而倡導學習西方科技,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同時,他們對內也展開了對程朱理學的批判,力求打破理學對人性與道德的禁錮,解放人性。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提出了著名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並且一度非常流行,也許在今天還有市場。這種理論既要捍衛中國傳統的精神文化,又主張引進西方的物質文化,「體」是根本,「用」是表象和為「體」服務的。早期維新派薛福成說得非常清楚:「今誠取西人器術之學,以衛吾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⑷應該認為,「中體西用」的主張不但在洋務運動中起過積極作用,而且它還對於沖破儒家文化固有體系的禁錮,也具有積極作用。實際上,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是承襲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而來的,但二者也存在重大區別。在「中體西用」的主張下,儒家文化已不再具有無所不能的絕對權威了,儒學由「內聖」推出「外王」的邏輯遭到了破壞,而不得不把西方的物質文明引入到中國文化中來,這是破天荒的,因而是一個歷史性進步。但是,當戊戌變法觸及到封建制度的根基時,「中體西用」反過來就成為了一股巨大的逆流和阻力,可見這一主張也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在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時期,以康有為、譚嗣同、嚴復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對中國傳統文化提出了「沖決羅網」的口號,特別是對「三綱五常」進行了尖銳地批判,並力圖用西方資產階級的道德規范來代替中國的封建道德。在1898年爆發的「戊戌變法」中,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企圖通過光緒皇帝進行政治、教育、科學等變法革新,希望中國迅速走上西方君主立憲的近代化道路,但歷時僅一百零三天就歸於失敗。當慈禧太後聲色俱厲地質問光緒皇帝為什麼要「變亂祖宗成法」時,光緒皇帝戰戰兢兢地答道:「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國脈,通融試行新法。」⑸應該說,光緒皇帝基本上說明了救亡圖存與變法的關系。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以推翻封建的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根本目的的著名的「辛亥革命」,並一舉獲得了成功。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使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都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具有偉大的劃時代的歷史意義。當後來孫中山在黃埔軍校談到20世紀初的革命風潮時,曾經非常感慨地說:「革命的這種風潮,是歐美近來傳進中國的。中國人感受這種風潮,都是愛國志士,有悲天憫人的心理,不忍亡國滅種,所以感受歐美的革命,要在中國來革命」。⑹
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⑺。1919年前後,中國爆發了著名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掀起了追求個性解放和救亡圖存的高潮,所以,「五、四」運動堪稱中國的「文藝復興」。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標志著中國人民正式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於中國來說,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外來文化,並且,馬克思主義又是先從歐洲的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傳到俄國的,革命導師列寧等人在把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基礎上,成功地進行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實踐。可以認為,中國人是向俄國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及其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一道橋梁。事實上,從馬克思主義一傳到中國,很快便成為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的指導思想,並且,他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從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
1929年,胡適首次提出了「全盤西化」的觀點,但到30年代,又聲明要用「充分世界化」來取代「全盤西化」。雖然「全盤西化」對於反對封建復古主義和國民黨的文化專制主義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其致命的錯誤是完全忽視了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是根本行不通的。1935年,王新命、陶希聖等十教授聯名發表了《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正式提出了「中國本位文化論」。雖然這種觀點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最終不過是「中體西用」的翻版,其直接目的就是為了適應國民黨文化統治政策的需要。
從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共產黨人也對中國新文化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廣泛地探索,並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這就是張聞天於1940年1月在《抗戰以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運動與今後任務》的報告中,提出的「真正民族的、必然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⑻同時,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贊成張聞天的提法,並進一步歸納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縱觀近代100多年中國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演變過程,有兩方面的基本特點:一是從時間上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1840年到1919年,為第一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與西方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的相互沖突為主線,並以1911年辛亥革命的勝利和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而告終。從1919年到1949年,為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西方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三者交織以及相互沖突為主線,並以1949年中國共產黨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而告終。二是從內容上看,雖然「中、西、馬」三者的演變各有側重,但「西、馬」基本上是處於對「中」沖擊和相互沖突的地位。在中國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演變上,重點是反對「三綱五常」等封建道德,要「沖決羅網」,解放人性,這一點,無論是革命派還是改良派,幾乎都是一致的;在大力引進和宣揚西方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上,重點是宣揚西方的天賦人權、君主立憲、民主法制、功利主義、合理利己主義等,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等。在馬克思主義方面,重點是傳播以及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並從中尋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道路。

早在新中國即將建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這就以臨時憲法的形式,規定了新中國的文化發展方向。1956年,毛澤東又提出了繁榮學術文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應該說,新中國不但迅速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全黨全國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地位,而且整個文化事業也得到了短暫地發展。但是,隨著我們黨和領導人的頭腦發熱,以及國際風雲的變幻,從50年代中後期開始,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全面「左傾」引領下,文化領域也迅速走上了一條「左傾」的道路。1957年,重點在文化領域進行了殘酷的「反右」斗爭。1966年到1976年,更是爆發了所謂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從而把文化領域的「左傾」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事實上,在長達20年的「左傾」年代,中國的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很有一點當年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味道,不過現在是「罷黜百家,獨尊馬術」而已,中國的傳統文化、西方的一些先進文化等等,完全被排斥在新中國的文化之外,這不但極其可悲,而且更嚴重的是使中國的文化完全走上了一條自我封閉和自我毀滅之路。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迅速結束了長期的「左傾」時代,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經濟建設中心,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很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出現了一場空前的「文化熱」,其特點是現實性、廣泛性、世界性的大融合,甚至可以認為,這場「文化熱」至今仍然方興未艾。當然,從改革開放以後的「文化熱」一開始,事實上就一直存在著馬克思主義的主導、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西方文化的引進三者的相互交織和爭論。全黨全國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這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但怎樣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學呢?應該認為,傳統文化無疑是中國人的文化之根,是中國人核心價值觀的基因所在,不管中國人怎樣發展變化,最終都是離不開這一根本的,但傳統文化中也有許多糟粕是需要拋棄的。可有人從全盤肯定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復興儒學論」,認為只有復興儒學才是根本,才能夠有效解決當代中國的一切疑難問題,並且很快在全國掀起了復興儒學的高潮,至今仍在蓬蓬勃勃地發展。怎樣對待西方文化的強勢引進呢?當然,中國的國門全面打開之後,是應該充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優良成分的,如民主、法制、人權、科學等等,但又有人搬出了當年胡適「全盤西化」的主張,認為只有「全盤西化」才能救中國。同時,還出現了所謂「西體中用」論、「新啟蒙」等主張,這與「全盤西化」具有共同性。另外,也有人提出了「徹底重建論」,認為必須要使中國文化發生徹底斷裂和消解,徹底反傳統,才能最終構建新文化。⑽
可以認為,今天的中國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基本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強勢文化三者的相互交織。當然,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主流的和主導的文化,是中國人民的核心價值觀,這是一個基本的文化發展方向;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學的倫理道德體系,也在蓬勃發展和復興,並日益成為今天中國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西方文化特別是民主、法制、人權、科學等,也包括「突出自我」、「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等都以其強勢的姿態,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成為當代中國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當代中國的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正在經歷一場轉型與重建同時並存的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艱難過程。

當代中國的新文化和核心價值體繫到底應該怎樣構建?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構建的路徑。其實,早在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和中國人開始接觸所謂「泰西之學」(主要是指西方近代科學技術)時,著名的徐光啟就提出了「欲求超勝,必先會通」的主張;史學家萬斯同則認為,要「兼通中西之學而折其衷」;經學家焦循也主張「會通兩家(指中、西方)之長,不主一偏之見」;晚清時,魏源提出:「天地氣運自西北而東南將中外一家。」雖說這些主張很難與折衷調和完全劃清界限,但它們對於沖破華夏中心主義的樊離,卻具有相當的進步意義。到近代,這種古今融合、中外會通的觀點,幾乎成為了很多有識之士的共同主張。章太炎主張要會通「華梵聖哲之義諦,東西學人之所說」;孫中山則認為:「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蔡元培也主張:「非徒輸入歐化,而必於歐化之中為更進之發明;非徒保存國粹,而必以科學方法,揭國粹之真相」。⑾
「五、四」運動前後,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也相繼提出了古今中西文化溝通互補的思想。李大釗認為:「憑情論之,東西文明,互有短長,不宜妄為軒輊於其間。」惲代英也提出:「居於今日之世界,宜溝通中西文明之優點,以造吾國之新精神」。⑾毛澤東在充分吸取其他人真知灼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辯證綜合的文化觀,提出了著名的「古今中外法」。他說:「所謂『古今』就是歷史的發展,所謂『中外』就是中國和外國,就是己方和彼方。」徐特立曾非常通俗地解釋過毛澤東的「古今中外法」,他說:「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古今中外法,就是說我們古代的也要,現在的也要,外國的也要,中國的也要。把古代的變為自己的,和現代的結合起來,把外國的變為自己的,和中國的結合起來,這樣看問題才是馬列主義的方法」。「把古今結合,中外結合,變成我的。像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了,把它變為我的肉,這就對了,絕不是說吃了狗肉我就變成了狗肉」。⑿
當代已故著名哲學家張岱年教授,曾在綜合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會通超勝」的「綜合創造論」,即「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繼承,綜合創新。」⒀張岱年教授還進一步認為,「要把經過認真挑選的來自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系統的文化要素綜合成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文化系統,有一系列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它們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的指導,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原則,必須弘揚民族主體精神,走中西融合之路,必須以創造的精神從事綜合並在綜合的基礎上有所創造」。⒁中國社會科學院程恩富教授,根據張岱年教授的基本觀點,對當代中國的新文化和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路徑也進行了探索,他在一些論文和講演中認為,其基本路徑是「世情為鑒、國情為據、黨情為要,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綜合創新。」後來,他又概括為「馬學為宗、國學為根、西學為鑒」。應該認為,這些探索都是很有意義的。
今天,黨的「十七大」完整地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內涵的科學揭示。簡言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是靈魂;共同理想是主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精髓;榮辱觀是基礎。我們相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之下,中華民族一定會早日復興,一定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Ⅶ 最近網上有群學習道德經,說國家發錢什麼的,然後就是要提供各種身份信息,又是什麼組織在騙錢了吧

憑感覺就是騙子!最好向相關網路凈化部門舉報。

Ⅷ 道德經為什麼各版本不一樣難道是遺留問題

《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

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

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8)社區道德經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Ⅸ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道德經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篇一:機器人也要講道德

根據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我,機器人》里有這樣一個場景:2035年的一個早晨,機器人與人類一起穿梭在美國芝加哥繁忙的街道上,它們在送快遞,幫主人遛狗,做搬運工,急著回家給主人拿急救葯品——這並非遙不可及,日前,谷歌公司的機器人汽車項目就有可能讓這一虛構成為現實。

今年5月,美國內華達州為一輛搭載谷歌智能駕駛系統的汽車頒發了牌照,允許這輛無須人工駕駛的汽車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行駛。據行業人士預計,自動駕駛汽車在歐美有望於3年至5年後投入使用。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網站公布的數據,自1961年以來,全球機器人的銷售總量已達230萬,2011年銷量最高,達到16萬台。眼下,全球機器人產業已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上升期。

阿西莫夫定律的困境

當機器人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由此引發的法律與道德問題也隨之而來。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教授諾爾·沙吉舉例說,設想你的機器人汽車正在開往停車場,此時一個兒童正在附近玩耍。一輛卡車開來,濺起的塵土干擾了機器人汽車的感測器,機器人汽車因不能感知兒童的存在而造成交通事故。那麼誰應該對此負責,是機器生產廠家、軟體工程師還是機器人自身?

隨著機器人越來越聰明,用途越來越廣泛,機器人最終將面臨這樣一種情境:在不可預知的條件下做出道德判斷——在有平民存在的情況下,無人飛機是否應該對目標所在房間開火?參與地震救援的機器人是否應該告訴人們災難真相,即使那樣會引發恐慌?機器人汽車是否應該為了避免撞到行人而突然轉向,即使那樣會撞到其他人?

1942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者目睹人類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看似完美的三定律在電影《我,機器人》中遇到了麻煩;在兒童和成人同時出現交通事故時,機器人會計算出成人存活率高,選擇優先救成年人,而不是兒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教會機器人進行道德判斷就被提上了日程。

像人一樣學習道德

怎麼教機器人學會道德判斷?《道德機器:教會機器人如何判斷對和錯》一書的作者之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系教授科林·艾倫表示,這要從人類修習德行的方法中去尋找。

他舉例說,2010年4月的美國紐約街頭,一名見義勇為的男子在與歹徒搏鬥後奄奄一息,但在近兩個小時里,先後有20多名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該男子終因失血過多而死亡。人們對道德的理解有時候並不和實際行動相符。為什麼會這樣呢?

對此,艾倫解釋說,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本能地”做出反應,並沒有考慮行為所產生的道德問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認為,人需要在現實中不斷地踐行有道德的行為,最終使其成為一種習慣。在以後再遇到道德選擇時,才能不經思考就能表現出良好的品行。

因此,艾倫認為,可以設計一些具有簡單規則的機器人汽車。當汽車遇到上述情況的時候,學習著去進行救助,然後再根據一些道德規范,對機器人汽車的“救助”行為進行分析和肯定,從而逐漸培養起它們的道德感。

然而,另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接踵而來。當人類本身尚對諸如網路下載、墮胎以及安樂死等問題的看法存在分歧的時候,工程師們也不知道應該將哪一套道德體系輸入機器人。同時,將一種價值判斷應用於具體案例時,也會有分歧。比如,在不傷害到別人的情況下,實話被認為是美德。如果說謊能促進友誼,且不傷害到雙方,這時說謊就是“對的”。基於人類道德的差異性,機器人的道德可能會有若干版本。

當機器人像人一樣開始學習並實踐道德,它們是否會超越和取代人類?艾倫說,他現在還不擔心這一點,眼下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教會機器人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至於怎樣的道德判斷是正確的,這個問題,恐怕連人類有時候都還沒有弄清楚。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篇二:1500歐元的道德底線

我到德國留學,那天去交學費。

交完300多歐元的注冊費和保險費之後,收費的老師給了我一張1800歐元的收據,我稀里糊塗地收下了,到另一個房間辦其他事情。可是我知道我還有1400元的語言學費沒有交。於是我就問辦公室桌前的另一個中國同學到哪裡交學費,她很詫異地看著我手裡的收據說:“你不是已經交過了嗎?”我立刻反應過來,是收費的人弄錯了。

我當然知道1500歐元對於我這種窮學生來說是怎樣的一種誘惑,可是在幾秒鍾的時間內,我做出了決定,這筆錢我必須交上去。我轉身走出去找弄錯收據的那個人,結果發現辦公室的老師跟我一起出來了。他在弄清楚情況之後,很兇地批評了弄錯收據那個人,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很誠實。”我微笑著說了一聲“謝謝”,可是我心裡想的是:“其實我並非誠實,我也沒那麼高尚。”

現在來分析一下我那幾秒鍾的所思所想。在通常的觀點上,這件事會有兩個相反的結果。

壞的結果是誰沒交學費最終被查出來,那當然是一件面上極端難看的事情,而且對中國人的影響極壞。

好的結果是這1500歐元歸我所有,這筆錢足夠我半年的生活費。

可是,在深層含義上,這兩個結果所面對的道德處境都是我不能承受的。前者意味著在眾人眼中的道德敗壞,而且代表著中國人的道德敗壞,雖然這個錯誤的直接原因是德國人導致的,但是在道德上理並不在我們一方。後者呢?後者意味著我的下半輩子將永遠受到良心的拷問和譴責,因為它嚴重越過了我心中的道德底線,它將為我的人品抹上最大一筆污點。事後很多人說:“學校那麼有錢,又不差你那一點。”可是我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看的。其中的道理,不用細說。

事後想起這件事,覺得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確。我決不能為了這1500歐元下半輩子不得安生,我買的是一片良心的清寧。為這片清寧,我寧願明年冒著烈日和暴雨去打工幹活,因為自己辛苦勞動得來的錢花得理直氣壯。

這件事是我出國以後面對的最嚴峻的道德考驗,讓我踏實的是,它為今後可能遭遇的一切波峰浪谷開了一個好頭,遠多於誠實和高尚。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篇三:訓練“道德”

吳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養老金不高,房子也不大,住在杭州富陽的一個社區里。汶川地震後,她捐了一筆錢,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以“日日捐”向社會獻愛心。雖然捐的錢不多,每日只有區區一元錢,但她說,這一元錢帶給她許多快樂,只要有一日不捐,心裡就會空落落的。

前幾天看新聞,有位文具店老闆街頭孤身追賊,為一位女士追回一條金項鏈。鏡頭中,店老闆的妻子說:“丈夫就喜歡管這樣的閑事,開店十年,這樣的見義勇為不下十次了。”這則新聞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追小偷時只有他一個人,而且追了長長的一條街。

善與惡、是與非、黑與白……這樣的“道德觀”認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對“好人”、對“好事”,我們心中還會油然而生出感動和敬佩,但感動歸感動,行動歸行動。“感動”與“行動”之間還橫亘著一條長長的溝壑,有的人走了一輩子,都沒有跨過去。看來“道德觀”與“道德”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道德觀”只是一個理念,而“道德”在行動,“行動”真的很難。

香港有位義工叫蘇金妹,她認為道德不能靠說理,而靠“訓練”。如果要讓孩子富有愛心,就應該讓孩子走上街頭去幫助別人,這樣才能“訓練有素”。

“道德訓練說”可以解釋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譬如吳奶奶的“日日捐”、又如那位店老闆的“古道熱腸”。一個人做了好事,就會經常做好事,就再也看不得別人“受苦受難”,也看不得“不平之事”了。

山東濟南有位叫鄭承鎮的老人,自從1987年那年在濟南“收養”了一個流浪孩子之後,這十多年一共幫助了四百多位流浪孩子,最多的時候家裡擠住過十三個孩子。在他收養的孩子中,有的讀了中專、警校,有的參了軍,沒有一個再去流浪。

常人很難理解鄭承鎮的行為,唯有“訓練有素”這四字才能理解。他顯然已把這種救助視為一種習慣,並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和滿足,所以才能樂此不疲,視為一生的追求。

“道德”真的需要訓練。這段時間,網上在熱議一位名叫陸傑森的美國在華留學生,他在麥當勞門口遇到一位乞討的老奶奶,於是買了兩份薯條,兩人席地而坐,開心地吃著。陸傑森的愛心讓許多國人為之感動,但對於陸傑森來說,這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因為他在美國就是一位義工,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為乞丐買一份食物,只是舉手之勞。

陸傑森的“很簡單”,對許多人來說卻是“很困難”,現在許多網友甚至還提醒陸傑森被騙了,說那位老奶奶不是真正的乞丐,不應去幫助她。“扶弱濟貧”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但要走出一步、付出一點,原來這么難。

我們接受了太多的道德說教,但缺少實踐和體驗。結果,我們永遠站在“道德觀”的陣營里,樂於做一個評判者,而不願做一位實踐者。

2010年去香港培訓,在九龍塘地鐵口曾看到溫情一幕:一位只有五六歲的小男孩站在地鐵出口,手舉一塊“哮喘基金募捐”的牌子向路人募捐,而他的父母則靠在一輛賓士車邊,微笑著看著他。

熱點內容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
木工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08:12:59 瀏覽:986
借條上面的擔保人是不是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08:12:53 瀏覽:811
輸入法立法 發布:2025-01-19 06:59:25 瀏覽:325
爾雅律師 發布:2025-01-19 06:58:15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