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道德
㈠ 怎麼理解柏拉圖的名言"道德不是芝麻綠豆的小事,那是做人的大事"
道德看上去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確實很難,生活中面對真正的事情時怎樣正確的選擇,選擇正確與否事關重大,確實是做人的大事。
㈡ 怎麼理解柏拉圖的名言 道德不是芝麻綠豆的小事,那是做人的大事
因為道德聽起來,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大部分人們還沒有認識到道德會影響到什麼,怎麼做好道德,做了有什麼用;做起來又是令人討厭的事。所以要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就是做好人,只要把人做好了,事不就是那麼回事嗎
㈢ 柏拉圖為什麼認為藝術會敗壞人類的道德生活
正是經過構形這一環節,人類情感才發生了質變:它解除了日常情感的對象性負荷,轉變為生存情感的自我觀照。
柏拉圖曾經表達了一種貶低藝術的思想。他認為藝術會敗壞人類的道德生活,因為藝術激動起人的情感。我們的情慾、憎恨、悲痛等等這些經驗本應當枯萎下去,藝術卻喚起了它們,這就破壞了道德生活的秩序與和諧。柏拉圖顯然未看到人類情感的存在論意義,而且也未看到在審美經驗中的情感與日常情感之間的區別。
㈣ 柏拉圖道德是什麼
美德即知識是柏拉圖思想中一個核心的內容。
在Protagoras 中,柏拉圖提出了一個享樂主義式的對人類心理的描述。他提倡一種一元主義式的對快感/利益的解讀,聲稱人的行為都是出於趨利避害的考量,世界上所有的快感和痛苦,利好與不利,都可以在同一個標尺下衡量。當人面臨多種選擇時,他會計算他以為的每個選擇背後的「總和利好」,最後選擇那個他以為的對他最有利的那一個。
如果一個人真正的具有對「好」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good),那麼他必然會選擇「好」的行為。不同於尼采這種聲稱每個人本質的利益都不同的視角主義者,柏拉圖認為有一個客觀的、對所有人適用的「好」(good),並且這種「好」是在形式的世界裡實際存在的,就像太陽存在一樣。在《理想國》等對話中,柏拉圖論證了正義比不義要「好」: 對人類而言,「好」——即最大的、最本質的利好——是靈魂的完整、同一,是靈魂中理智、精神、慾望三部分各安其位,而這等同於正義/美德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真正具有對「好」的知識,那麼他出於自利的目的,必然會做一個正義的人,即使是面臨肉體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脅,也不會去行不義,因為他知道正義對他是最有利的。就好像是,如果我擁有數學知識,知道1+1=2, 那麼哪怕有人嚴刑拷打、威逼利誘,我也不可能真的相信1+1=3,盡管我或許會謊稱我相信1+1=3 以逃避折磨。
問題在於,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對「好」的知識。我們覺得對我們好的東西(apparent good),不一定等同於真正的好(good). 於是我們就會錯誤地衡量不同選擇背後的「總和利好」,選擇實際上並非對我們最有利的行為。這便是「作惡」。因此,「作惡」的本質是無知,是因為缺乏對「好」的知識;而一旦我們獲得了這種知識,我們趨利避害的本性會令我們必然地去追尋美德與正義。
柏拉圖否定了Akrasia (weakness of the will)的現象,即明明「知道」什麼是對我有利的,卻沒有這么做。這也是亞里士多德(自認為)與柏拉圖的一大分歧。柏拉圖認為,根本不存在我「明明知道」去健身房鍛煉才是更有利的,卻還懶在床上貓被窩里刷知乎這種事。這種情況中,我實際是不知道/不相信去健身房是更好的,我內心深處還是相信躺在床上對我更有利。
從這里可以看出,柏拉圖所說的對「好」的「知識」,不只是一個知性理解(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on)層面的概念,還包括長期對慾望、精神的訓練與控制。 我閱讀了理想國,理解了他每一步的論證,信服了「正義比不義更好」這個觀點,但即使這樣,我也並不是真正地知道(know)正義比不義更好。這就是理想國里那個「人」、「獅子」、「多頭怪物」的比喻的含義。一個人若想真正的獲得對美德的知識,他必須從小過一種道德的、節制的生活,不能有絲毫偏離。他需要警惕地控制靈魂中的「多頭怪物」,不能滿足它喂養它,讓它過於強大。而一旦他年輕時放縱慾望,削弱「人」(理性)的力量而增強「多頭怪物」(慾望)的力量,長大後怪物就會強大到虛弱的理性完全無法控制的地步。對於這種人,僅僅有理性論證(rational argument),不足以讓他獲得對「好」的知識,變成一個正義的人。柏拉圖這種對幼年時的habituation 的強調,在亞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論中得以延續。他強調人必須從幼年起,就被訓練著過道德的、節制的生活,以正確的方式去「模仿」美德的行為,並且學會享受美德的行為本身。 小時候沒有這種長期的、嚴格的、一絲不苟的habituation, 長大後讀《理想國》或《尼各馬可倫理學》一點用也沒有。
我個人覺得柏拉圖說的挺make sense 的。來美國後我發現不少美國同學午飯就吃所謂的「花生醬三明治」,就是兩片麵包里夾上花生醬果醬黃油乳酪,這都能吃得特開心,說是從小到大上學的午餐就是這個。要讓我天天中午吃這玩意不到一周我就得退學。大概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太好,喂給了多頭怪獸太多的餃子餛飩湯圓米粉烤鴨雞湯排骨鳳爪水煮魚麻辣燙小籠包大閘蟹,現在就是跟我說要節制些,不能過度追求口腹之慾,我即使理智上能理解甚至認同這個argument, 實際上也無法真正地相信節制飲食比找好吃的對我更有利。
㈤ 柏拉圖說過「具有良好道德的人不需要法律來約束他們如何做正確的事;而道德敗壞的人則總是會鑽法律的空子
一、柏拉圖的觀點是法律是最低層次的道德,守法不代表你是道德高尚的人,只能從社會學上說你達到了基本水準的道德,最低水平的道德。如果不守法,肯定會被認為是道德敗壞。
二、這涉及到一個調整規范的問題,良好道德的人依靠內心的道德律和社會的公序良俗去做事,法律意義上正確的事情。道德敗壞的人肯定想最小代價或者不費任何代價就想要收獲或最大化的收獲,這才有動機促使他們尋找制度和框架的漏洞來鑽。
三、商業領域內,由於經濟學上的經濟人假設,每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斷者,他當然會尋找交易或者制度上的漏洞來為自己謀取最大化的利益,這個無可厚非。所以才需要制度涉及要科學合理,不讓有機可趁。
四、個人觀點:我認為柏拉圖此觀點值得商榷,應加大機制頂層設計的科學性,盡量使規則和制度沒有漏洞讓當事人可鑽,保障交易秩序。和道德無關,和人性有關;和制度設計有關。
原創答案,轉載請註明,如果這個回答,網路知道還給我吞了不給發的話,別怪我卷你十八代祖宗。
㈥ 孟子四德與柏拉圖四德比較
仁 義 恥 智
四德說,首先是「仁」人都有惻隱之心,不忍之心,「仁」是做人的起碼原則,也是仁最本質的屬性,「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只有時時處處「以仁存心」,才能保身、保家、保國、保天下。「仁人無敵於天下。」「義」即知榮辱的羞惡之心,「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不用恥者,不恥……何若之有?」「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羞恥心是人的本性之一,可以醇化道德,人人爭先恐後,由此孜孜不倦,自強不息,而犯罪的原因便是「恥」的結果。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要「以禮存心」,「以禮敬人」,這也是君子不同於一般人之處。「智」,即為判斷是非善惡的本能,根據不同的對象予以不同的態度。「在這四德中,孟子最為重視的是仁義,仁義實則倫理道德的同義詞,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仁是人心的代表,心是仁的生命,仁就是愛人,可見,孟子是以『仁』為人心的完善,表現,是以人為生活中心和准則。
在東西方思想的源頭上,中國的孟子和古希臘的柏拉圖秉持著「人性善」理念,將建構美好與善良的精神家園作為教育的終極目的。他們分別以孔子、蘇格拉底為楷模,滿懷強烈的政治抱負,試圖通過道德教育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孟子致力於培養崇義尚道的「義士,」柏拉圖力圖造就理想國的哲學王;孟子強調精神內化,柏拉圖主張道德外爍。
談談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死,對他的學生們來說是一個太大的刺激。在他們的學生中,有一位名叫柏拉圖。
柏拉圖(Plato,公元前四二七公元前三四七年)是貴族後裔,良好的家庭條件使他走上了政治之路,他年輕的時候充滿才情,喜歡寫詩及悲劇作品,直到二十歲時遇見蘇格拉底,才把他以前的作品付之一炬,從此專心研究哲學,成為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跟隨了蘇格拉底八年,最後卻看到他蒙受不白之冤而死,所以他對當時的所謂民主政治失望透了,他認為這種民主政治只是暴民政治。
柏拉圖曾出外遠游,四十歲時回到雅典,在一座稱為Academus的山上蓋了一座學院,所以現在稱學院為Academy。他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座房子讓學生自由來念書。亞里斯多德就是他的學生,跟了他二十年。
西方哲學最早的一部完整而重要的經典,就是柏拉圖的《對話錄》。柏拉圖在學院中講課的筆記與記錄沒有留傳下來,但光靠《對話錄》已經足以名傳千古了。他為什麼喜歡寫對話錄呢?
首先,只靠個人是無法發現真理的。因為個人在研究問題時總會有一個特定的角度,這就使得他永遠無法知道從別的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怎樣不同的看法。因此,柏拉圖認為,必須要有另一個人 以不同的角度與他對話。而且往往是相反的角度,因為如果雙方立場相同,就沒有什麼好對話的了。比如,我說今天天氣很好,你點頭說是,那麼,關於天氣就沒有什麼好談的了。但如果我說天氣好,你卻說天氣不好,我就會問「何出此言」,說不定你今天心情不好,使得再好的天氣也看上去不那麼好,那我們就可以討論一下究竟是誰的感受才正確,諸如此類,對話才能繼續下去。
對話時兩人採用不同的角度,一正一反,並不是為了辯論,而是為了找到一個觀點既包涵「正」也包涵「反」,稱之為「合」。既然包涵了「正」「反」雙方,那就是處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了。當「合」出現後,又會有另外一個與「合」相反的「反」出現,而「合」則變成下一個「正」了,這樣子的辨證,就會不斷地向上提升、超越。
其次,柏拉圖認為對話是思想本身所具有的性質。他的意思是,人的思想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己跟自己對話的過程。比如說,我心裡想,今天要不要翹課呢?按道理是應該去的。但往窗外一看,這么大的雨,不如不去了吧!轉念一想,下雨算什麼,不去的話,老爸那根棍子比雨點可怕多了!這就是一般人的思考過程。很少有人思考時像寫論文一樣,很有邏輯性地不停一連串想下來,往往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有辯論,也就是對話。
到底什麼是真理?在希臘文中,真理叫作alēthe?a,意思是「揭開來」。真理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個過程,要把蓋子揭開來,真理才會呈現。什麼是蓋子?蓋子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各種成見,主觀願望或習慣,這些都會遮蔽真理,使我們看不清楚。那麼,由誰來幫你揭開呢?很多時候就是那個跟你一起討論的對手。柏拉圖在哲學方法上特別重視對話,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柏拉圖在講真知的時候,特別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洞穴比喻。大意如下: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像住在一個洞穴中,每個人都被全身固定地只能面對牆壁,牆上有影子,因為座位後面有一張矮桌子,上面放了一些道具,再過去有支蠟燭。我們被固定了全身,無法回頭,所以以為牆上的影子就是真實的世界。然後,有一天一個人掙脫了捆綁,回頭一看,原來那些道具才是真的。
洞穴有出口,他便沿著出口往外走,最後離開了洞穴的黑暗而進入了光天化日的世界。在習慣了外面的光亮之後,他發現太陽下面的世界才是真正真實的世界,他豁然開朗,洞穴里原本的世界不過是影子,道具也不過是模型,上面這個世界才是真實而永恆不變的世界。
這個人很高興,但他立即覺得不該獨自享用真理,而應該告訴夥伴們。於是他又回到洞穴中。由於剛從光亮進入黑暗,一時不能適應,他顯得有點跌跌撞撞。當他告訴夥伴們:「你們看到的都是假的,讓我來帶你們去找真的事物。」別人就說:「你連這個地方都搞不清楚,跌跌撞撞,那麼笨拙,還想告訴我們什麼是真的。簡直混蛋!」他們很生氣,不但把這個人抓起來毒打,還把他殺掉了。
很明顯的,比喻中的「這個人」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用這個比喻來說明蘇格拉底如何一步一步追求真理,最後卻被殺害了。
這個比喻很生動,柏拉圖想表達的意思是,人類活在世界上,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所認識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變化,簡直跟影子沒有什麼兩樣。那麼,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真相?
柏拉圖的回答,可以用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比如,你指著一張圖片上的牛,告訴小孩子這是牛,之後小孩子到野外看到一頭真正的牛,就會立刻知道這是牛。這實在是很奇怪的現象。他以前只看過圖片上面的牛,當他看到立體的牛時,怎麼會知道它就是一頭牛?如果他在另一個地方看到另一頭牛,他也會說那是一頭牛。這就更奇怪了,沒有兩頭牛是一樣的,他是如何用「牛」這個概念去掌握不一樣的個體呢?
柏拉圖認為,這種現象只能用一種理由來解釋。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之外,另有一個完美的世界,我們每個人在出生前,靈魂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中。在這個完美的世界裡,有著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萬事萬物的完美形象,或稱「理型」,也就是說,我們出生前,靈魂已經在那個完美的世界中,見到過所有事物的理型。這就類似於中秋節時,做月餅的師傅用一個模子作出了五十個大同小異的月餅,雖然每一個月餅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當我們看到模子,也就是這種月餅的所謂完美理型之後,就可以辨認出這五十個月餅都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當我們降生為人時,靈智是處於被蒙蔽的狀態,而被人告訴我們比如說「這是一頭牛」之後,我們的回憶被激活,想起了那個完美世界中的「牛」的理型,從而使我們下次見到時能夠辨認出「這是一頭牛」
柏拉圖把理型作為充滿變化的世間萬物的最後根據,他認為,如果沒有那個理型作為我們思考的對象,人類是無法建構知識的,比如,一位醫生在看病時,看了三個病例後,確定了是什麼病及治療方法,但問題是,他怎麼知道第四個有相同症狀的病人也是這種病,可以用這種葯治好呢?因為這里有前提,就是有這些症狀的都是這種病,而凡是人都會對這種病有這樣的反應,凡是這種病碰到這咱葯都會有同樣的結果,被治好。這就是一種普遍性。
當我們在研究事物時,研究的是它的普遍性,這時我們必須把它抽象出來。這一點在數學上有最明顯的表現。比方說,當我們在說一、二、三的時候,這個世界上並非有一、二、三這些具體的存在,有的只是一棵樹,兩朵花、三個人,但我們不需要了解這個「三」代表的是「三朵花」還是「三棵樹」,我們只需要把它抽象出來,用「三」這個數字來表達就夠了。不光是數學,任何學科都有抽象性,因為它們全都是用語言組合成的,而語言本身就是抽象的結果,比方說,當我們說「樹」的時候,你知道我在說什麼,但是你眼前並沒有一棵樹突然出現。只是因為在你腦海中有了將你所看到的各種樹抽象出來而形成的「樹」的概念,才使得你明白我在說什麼。
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山洞外的世界中光芒萬丈,照耀萬物的太陽。這個太陽是柏拉圖心目中最高的理型---「善」。柏拉圖認為,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就會一片漆黑,我將無法知道一件東西的存在與否。「存在」這個詞,在英文中是Existence, 就是「站出來」的意思。比如,桌上有一個碗,為什麼它是碗不是桌子?因為它跟周圍的事物有明顯的區分,它「站出來」顯示其自身。當太陽照耀,有了光明之後,萬物才能有所區分,才能呈顯出萬物的存在。因此可以說,太陽是一切存在的基礎。請注意,這並不代表太陽創造了萬物,只是說,由於太陽的光明,萬物的存在才得以顯現出來。這是柏拉圖比喻的用意。
按柏拉圖的理論,人的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是靈魂。他認為,人的靈魂分為三個部分:理智、意志和情慾。請注意,這個「情慾」並非指「性慾」,而是指「情感和慾望」。
目前的心理學將人的潛能分為知、情、意三部份,認為三種作用是平行的,彼此之間的從屬關系並不明確。柏拉圖則特別強調,一定要把理性擺在第一位,因為如果你想要有高尚的人格,一定要先知道什麼是高尚,先要以理性去知道我們所要慾望,意願的是什麼,這樣才會成功。理性就好象一座燈塔,使我們看事情很清楚,如同在光明之中,不會模模糊糊,胡里胡塗。
人不能擁有智慧,只能擁有不斷追求智慧的動力。因為智慧是對永恆事物的完全理解,而我們「身在此山中」,如何去完全理解呢?這涉及的是定義上的問題,那麼,人可以擁有什麼呢?
首先,可以有「明智」。可以按照時機上的需要安排自己的行為表現,能夠把握各種最好的條件,做出最好的選擇。希臘文中的「明智」是「聰明」與「謹慎」的合並。「聰明」是反應敏銳,知道如何選擇;「謹慎」是行為上自我約束,凡事適可而止。
第二德是「勇敢」,意志需要「勇敢」去實現前述「明智」,理性的指引。
第三德是「節制」,就是節制情慾,不讓情慾蒙蔽理性,誤用勇敢。
第四德是「正義」,就是將理智、意志、情慾分配到恰到好處。
這四德顯得相當完整,是希臘人所崇尚的人格理想。柏拉圖提出,當人在實踐這「四德」之後,生命將會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境界,會真正達到「幸福」。柏拉圖認為,有六種「幸福」。
最高的幸福是「合宜或中庸」。中國人也講中庸之道,但往往被誤認為是「鄉願」,任何時候都隨波逐流,跟著大眾的方向走。不過其實這不是中庸真正的意思。儒家所謂的「中」,並不是一根棍子的中點,而是指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儒家的中庸並非不慍不火,如果情況很壞,孔子也會有火氣,並且,如果情況許可,他不會袖手旁觀,而會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由此看來,中庸其實很難做到。想想看,我們什麼時候能說話恰到好處,做事收放自如?這種境界要靠高度的智慧,配合後天的修養,「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希臘人所羨慕的風范,是一個人雍容大度,臨危不亂,泰山崩於前而面色不改,內心充滿自信而能鎮定如恆。
第二種幸福是「比例、美或完整」。古代對美的定義是指一樣東西很完整,各部分比例勻稱,而且看起來很清晰。柏拉圖的意思是,一個人在人格及行為處事方面樣樣保持完整,又有適當的比例,這就是一種幸福。比方說:一個人如果一天到晚只顧工作,賺錢,而忽略了家庭或運動,就會造成失衡。比例勻稱不一定是一邊一半,也許你在工作上花四分,家庭上花六分,就會感到幸福;而他在工作上花四分就會經濟拮據從而影響家庭生活的質量,那麼對他來說,也許工作六分,家庭四分才是最勻稱的比例。
第三種幸福是「明智」,就是能將自身所有的條件運用得恰到好處,不會有所錯失。
第四種幸福是「知識與技術」,比如說,一個人大學畢業後,學了某些專業技術,在社會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一種幸福。
第五種是「不含痛苦的快樂」。有一些快樂會帶來痛苦,比如:吃巧克力時我很快樂,但吃多了造成發胖,肚子痛,高血壓,這就很不理想了。
第六種是「無害地滿足慾望」。也就是在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不要對人對已造成傷害,否則就是不幸福。
我們談這六福的目的何在呢?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所了解的人生其實相當狹隘,因此我們偶爾可以參考一下古代人,看看他們如何了解幸福人生的意義所在,及如何去實踐幸福人生,從這裡面獲得一些啟發。
許多人談到「柏拉圖式的戀愛」,就會說那是完全沒有行動的愛情。他們的理由是,柏拉圖重視人的精神本質而非身體,所以柏拉圖式的戀愛只是精神層次的,與身體不相關。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柏拉圖對愛情的解釋並非僅是超越感官的,其中也包括本性的慾望。換句話說,人的生命原是一股愛的力量,英文叫做Eros,很可惜現在這個詞引申變成了Erotic,「色情的」,這是很容易誤導人的。Eros這個詞代表原始生命力的追求,屬於愛在性方面的表現。但是不要忘記,性本身是中性的,並不是壞事,卻反而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重要的是,這種具體的生命力必須往上提升。
柏拉圖從未否定一般所謂的生物性的表現,相反的,他是先承認這個部分的需要,只是不同意讓人只停留在生物性的層面,柏拉圖指出,這種原始的本能乃是以追求圓滿為目的。他以一個希臘神話來說明。古時候的人是男女合體的圓柱體,每個人都有四眼、四耳、四手、四腳,做事快,跑起來也快,因為這個人的兩部分志同道合,渾然一體。這種人實在圓滿美好,不過神看了卻很嫉妒,便將之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人。從那以後,人們為了追求圓滿的生命,便一生都在追求另外一半。
柏拉圖就是以這則神話來說明我們這一生都在追求圓滿,至於這個圓滿是不是一定要放在生物性層面來表示,這未必是柏拉圖的意思,他更可能是指精神上的圓滿。那麼,我們要如何追求呢?要設法從理性出發,去找到一樣東西的真正的理型,然後,以完美理型為目標,讓自己在行為上不斷地實現更高的價值。因此,人生並非走向死亡,而是走向「善」的生命旅程,這正是柏拉圖整個哲學的核心所在。
有的人喜歡問一個問題:人生奮斗的動力是什麼?有的是為父母,有的是為家庭,有的是為孩子。事實上,一個人奮斗的動力不應該是外在的目的或理想,而應該是內心那個要求成全的呼聲。但成全需要一個方向,柏拉圖就是設法把這個方向找出來,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內心本質,是要使自己走向圓滿。
㈦ 介紹一下柏拉圖《理想國》的主要德育思想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柏拉圖的德育並非我們今天的大眾教育,而是一種精英教育。德育的目的是培養政治家哲人,即哲人王。這是柏拉圖在其巔峰之作《理想國》中提出的觀點。
運用三段論來說明:
美德是知識(大前提)
知識是可教的(小前提)
因此,美德可教(結論)
小前提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於澄清大前提:美德是不是一種知識?對於這個問題,蘇格拉底首先指出,美德是好東西,也是有益的東西。那麼,如果能找到一種東西,它是有益的但不是知識,那麼,美德就不一定是知識了。反之,如果找不到這樣的東西,美德就只能是知識了。有益的東西,諸如節制、勇敢、正義、財富、良好的記憶,它們之所以有益,是由於我們正確地使用它們,有分寸地使用,也就是按照智慧去使用。如果我們不正當地使用它們,也就會變得有害了。所以有益的東西一定是某種智慧。因此,美德是一種知識,一種智慧。
㈧ 柏拉圖的理念論都是什麼
拉圖哲學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學亦因此而被稱為「理念論」。柏拉圖把理智的對象稱作理念。「理念」(eidos,idea)來自動詞「看」(ide),原意是「看到的東西」。柏拉圖把其意義引申為「心靈的眼睛看到的東西」,可以翻譯為「理念」(相當於英文Idea)或「型相」(相當於英文form )。「理念」的譯法強調它是人的理智所認識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譯法強調它向人的理智所顯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徵是分離性和普遍性。一類事物有一個理念,各式各樣的事物有各式各樣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們的理念所組成的總體就是柏拉圖所謂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圖看來,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後者是可知的世界。柏拉圖認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據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圖通過兩種方式來說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說明個別事物與型相之間的隸屬關系,用「摹仿」說明兩者之間的相似關系。柏拉圖認為,事物的類別是型相,一類事物中的每一個都具有這個型相的一部分,每一個事物都分有一個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由於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間的關系相當於個別概念和它所歸屬的普遍概念之間的關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與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達到等同的程度。一個東西分有了什麼樣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麼樣的存在;分有到什麼程度,就與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種程度。造物主是根據理念來創造具體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種技藝活動,摹仿的復製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間沒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間那種邏輯關系。柏拉圖把技藝的觀念引入摹仿說,解決了一個邏輯分析解決不了的問題:認識內容何以能與認識對象相似?柏拉圖把技藝分為神聖的與人工的兩種,製造者也分為造物主和工匠兩種。不論造物主還是工匠,他們所製造的產品都是對思想中一個原型的摹仿。於是便有了這樣的四重區分:神聖的原型、神聖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關鍵在於,神聖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這樣,柏拉圖便可以證明:人的意見只是對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見製造的人工產品則是摹仿的摹仿。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創造出來的。自然物是造物主依照理念型相創造的神聖摹仿品,影像則是對這些摹仿品的摹仿。「摹仿」說在柏拉圖哲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圖的宇宙生成論和藝術觀都依賴於這一思想。「分有」和「摹仿」實際上並無本質的差別,不同之處只是在於有無造物主。「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無造物主的「摹仿」。由此可見,柏拉圖的理念具有多重含義: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過對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類概念或本質。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據。個別事物是由於分有了理念而成為這一事物的,離開了理念就沒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滿的模型,事物則是理念的不完滿的摹本,事物是因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為事物的。最後,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 事物的本質,事物存在的目標就是實現它的本質,從而成為完滿的存在。把事物的本質——理念,與個別事物的分開,並且以理念為存在的根據,是柏拉圖哲學的基本原則。
㈨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他主張教育應該由國家來辦理。他認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論是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奴隸除外),都應從小受到強制性的教育。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
柏拉圖認為,教育和培養是當政者應注意的件大事。理想國內對兒童施行公養公育。嬰兒出生就被送入國立養育院。由公民身份的男女兒童的教育從音樂和講故事開始,禁止不健康的東西。10歲時,所有的男女孩子都被送到鄉下去受教育,除識字閱讀外,還學習算數幾何。
20歲時,進行第一次篩選,被挑選出來的青年要能將學過的課程加以綜合,以考察他們有無辯證法的天賦。30歲時,把第一次挑選出來的人進行再次篩選,篩選出的人用五年的時間學習辯證法。35歲時再放到實際工作中鍛煉。50歲時接受最後考驗,從事管理國家事務並繼續硏究哲學。所以7-50歲都接受教育,這是終身教育的萌芽。
教學觀點
每門學科均有其獨特的功能,凡有所學,皆會促成性格的發展。在17歲之前,廣泛而全面的學科內容是為了培養公民的一般素養,而對於未來的哲學家來講,前面所述的各門學科都是學習辯證法必不可少的知識准備。文法和修辭是研究哲學的基礎。
算術是為了鍛煉人的分析與思考能力:學習幾何、天文,對於航海、行軍作戰、觀測氣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學習音樂則是為了培養軍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他還很重視選擇和凈化各種教材,如語言、故事、神話、史詩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進兒童心智之發展。
就教學方法而言,柏拉圖師承蘇格拉底的問答法,把回憶已有知識的過程視為一種教學和啟發的過程。他反對用強制性手段灌輸知識,提倡通過問答形式,提出問題,揭露矛盾,然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判斷,最後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