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警法治意識
A. 如何提高公安民警法制思維和依法辦案能力
強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要求公安機關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強化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不僅要推進依法行政,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還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善於運用法治手段化解社會矛盾,善於運用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根據公安機關執法實踐,重點要強化「四個理念」,實現「四個統一」。
一、樹立嚴格執法理念
強化職權法定、嚴格執法的理念,努力實現依法履職與依法治權的有機統一。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首先,法定職責必須履行到位。其次,執法權力必須依法行使。第三,執法者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率先垂範。
二、樹立文明執勤理念
牢固樹立規范執法、文明執勤的理念,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樹立規範文明的執法形象,不僅有利於增進人民群眾對執法機關的信任,更有利於促進法律在人民心中樹立尊嚴和權威。 在處理敏感案、事件時,要把法律的剛性和執法的柔性結合起來。在執法辦案時,要把打開「法結」與打開「心結」結合起來。
三、樹立公正執法理念
牢固樹立平等對待、公正執法的理念,努力實現維護法律權威與維護公平正義的有機統一。
首先,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要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第三,要堅持正確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
四、樹立保障人權理念
牢固樹立執法為民、保障人權的理念,努力實現社會維穩與公民維權的有機統一。
首先,要更加自覺地把尊重和保障人權放在各項執法辦案的首位。其次,要更加註重在社會管理中體現服務為先。第三,要更加註重在維權中實現維穩。
B. 民警法律意識淡薄整改措施
法律分析:一是結合隊伍教育整頓開展的契機,大隊要開展對執法人員的理論培訓學習,通過開展培訓學習,加強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強化執法人員的理論基礎,提高執法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
二是全體民警輔警要提高思想政治站位,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重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樹立「交警就是服務」的理念,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做好執法為民、服務為民,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四條 人民警察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活動准則,忠於職守,清正廉潔,紀律嚴明,服從命令,嚴格執法。
C. 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是「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內容具體明確,結構嚴謹,層次清晰,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的整體。
要堅守法治信念,忠誠履行職責;樹立服務意識,一心為民司法;公正執法辦案,促進社會和諧;廉潔審判執行,加強情操陶冶。這是黨和人民對政法幹警隊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廣大政法幹警必須自覺堅持的共同價值取向。
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以「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既全面概括了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又明確規定了政法幹警的根本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既體現了政法工作的優良傳統,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既反映了現實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和形成全體幹警的共識。
審判執行建設攸關司法事業的興衰成敗,容不得有絲毫懈怠。樹立和增強正確的價值觀在於促進政法工作更好地開展。法院幹警只有切實貫徹「三個至上」指導思想,才能確保審判執行隊伍牢記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永遠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神聖職責。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法院網——踐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
D. 作為一名警察如何提高規範文明執法
民警 "嚴肅紀律,規范行為,提升能力,公正文明執法"的心得體會
一要鞏固宗旨,堅定信念,守護清正廉潔的決心。身為一名公安幹警,肩負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的重任。更應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時刻不忘把廉潔從政作為主線,提升自己身為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切實把廉潔為民融入到公安工作全過程。要不斷地深入學習各類警示教育活動,以先進典型事跡鼓舞士氣、弘揚正氣,不斷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激發自己不竭的工作熱情;以反腐警示錄里的典型案例築牢防線、守住底線,堅決消除不良思想,約束自己的行為,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廉榮貪恥的濃厚氛圍。不斷增強自身理論素養和勤政廉政意識,使拒絕腐敗的決心成為一種本能。
二要減少應酬,堅定廉潔奉公的信心。身為執法人員,自身形象不再是個人形象,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關乎整個公安隊伍的公信力。我們務必要嚴以律己,慎用手中的權利。明白權為民所賦、利為民而謀。身為公安幹警,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在減少交際、應酬上帶頭做表率,自覺凈化「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積極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同時,加強對親屬的監管,申明底線和劃清界線,在家庭會議上強調中央八項規定和各大項禁令,堅決不把個人群帶關系和私利摻和到工作中去,防止後院起火。
三要摒除貪念,修身務實,維護一心為民的恆心。當今社會,物慾橫流,我們手中的權利成為居心叵測者眼中發財致富的鑰匙。金錢、美色,時刻誘惑著我們。我們務必要嚴以修身,剔除心中的貪念,始終保持頭腦清醒,清廉自守,弘揚正氣,抵制歪風,坦坦盪盪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日常工作要經常深入群眾、融入社會,了解群眾疾苦,體會百姓不易,消除不滿足、攀比、從眾、僥幸等偏拗心理,求真務實,堅持執政為民、執法為民不動搖。
E. 在檢察工作中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適應現代司法形勢發展,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匹配的先進司法理念。其基本內涵可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筆者結合基層院工作實際,體會到在檢察工作中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重要的是樹立四個優先意識。 一、法律優先意識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內容,其要義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嚴格按照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辦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任何人和任何組織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擔負著監督法律執行和遵守,維護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職責,是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檢察人員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首要的就是要樹立法律優先的意識,要用依法治國的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使執法辦案沿著法制軌道規范有序進行。筆者認為著力要做到學好法、用好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養。 一是要夯實法律理論基礎。學習與檢察工作密切相關的憲法、組織法、刑法、刑訴法、民商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積極參加法律和檢察業務培訓學習,擴大法律視野,提高解釋法律、運用法律地水平。二是要提高依法辦案的自覺性。在基層院部分幹警中,常常存在一些憑經驗辦案、憑感覺辦案的現象,他們辦案常採取的是類比推理的方法,慣於沿用以往的案例判罰,缺乏法律理性思維,造成了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的錯誤。 因此,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執法者,檢察工作人員要將依法辦案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准則和價值取向,努力培養尊重和信仰法律的法治意識,自覺依法辦事,從法律的角度、用法律的眼光來看問題、想事情,用自己的言行樹立起法律的權威。 二、程序優先意識 目前,許多檢察幹警辦案中仍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對打擊犯罪抱有片面和機械的認識,簡單地把辦案理解為:只要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程序上的問題能過去就過去,能省略就省略。具體表現為違規收取涉案款物、違法調查取證、超期羈押等等。程序上的缺失一方面使公平正義成為空中樓閣,喪失了對實體公正的保障。更為重要的是極大地損害了法律的權威及檢察機關的形象,造成了許多不良的後續反應。實踐證明,連年出現的涉檢信訪上訪問題,往往就與我們在辦案中漠視程序的執法方式有關。因此要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然要把握程序優先這一準則。 為使程序優先免於落入形式主義地俗套,一是檢察幹警要准確把握各項訴訟法的立法意圖。正確理解程序公正對實體公正的重要保障作用,在執法辦案每一環節,嚴格按照程序法操作,切忌將辦案程序當作累贅和羈絆。二是要在日常的督查和定期考核中,充分體現對執法程序規范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在基層院人員少辦案量大,容易出現辦案程序問題的現實情況下,更應建立專門性的常設執法督查機構。目前,雖然很多基層院都建立了相應機構,但存在著「三多三少」的狀況,即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監督實體多監督程序少,事後監督多事前防範少,監督效果實難保證。在此,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對執法督查機構的職責、許可權、人員配備從制度上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要從監督方式上求創新。如針對一些重大復雜、社會影響面大的案件,執法督查人員應提前介入,跟蹤調查,掌握辦案人員程序是否規范的第一手資料。三是要加大檢務公開的力度,摒棄檢察工作神秘化觀念。近年來,檢察機關相繼推出了一些檢務公開措施,如設置檢務宣傳欄、開通舉報電話等,但相比起法制社會的要求還是遠遠不夠的,僅憑簡單的告知,很多案件當事人,特別是文化程度較低、法律知識欠缺的案件當事人對檢察機關的辦案程序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階段,更談不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導致了一些違法違規辦案的行為。筆者認為,檢務公開方式應該做到經常化、基層化、平民化,檢察機關應在社區、學校、農村建立長期法制宣傳聯系點,與當地基層組織搞好配合,將檢察機關辦案流程等知識製成小冊子,發放到基層群眾手中,並定期進行法制宣傳講解,普及法律知識。 三、大局優先意識 法治作為國家治理方式,歸根到底是受國家建設的大局和根本任務所決定並為之服務,黨和國家根本任務具有統領性、目標性、引導性的地位。法治的使命與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途徑是統一的,黨和國家大局的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就奠定了其在各項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任何工作與之相比都是部門工作與整體工作,局部工作與全局工作的關系。 在檢察工作中,我們要准確把握大局優先與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是指人民檢察院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由此可以看出,這種獨立是相對的獨立,並不是絕對的獨立。檢察機關履行職責的過程應該是為黨和國家大局服務的過程,絕不能脫離大局,為辦案而辦案。否則,檢察工作就會缺乏生命力,甚至會偏離政治方向。 就基層檢察院而言,尤其應樹立大局優先的意識。其原因在於: 一是有助於把握決策方向。基層檢察院作為基層司法機關,是黨和政府及上級檢察機關許多方針政策、法規、制度的實際執行者、操作者,如何能做到政令暢通,就要求我們基層院領導必須樹立大局優先的意識,自覺有效執行有關政策和指令,同時在制定各項工作決策時,要以上級政策和指令為依據和指導,將基層檢察工作置於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之中,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進行思考和謀劃,使基層院檢察工作與黨委工作大局協調一致、步調統一,不給大局添亂。二是有助於更好地打擊犯罪。因體制、機制的限制,基層檢察院在查辦職務犯罪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很多涉嫌犯罪的領導幹部自侍位高權重,四處「打招呼、遞條子「,甚至無視基層檢察幹警依法查辦案件的職權,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辦案手腳。這時候,更要求我們的幹警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拓寬辦案視野,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形成辦案合力,共同打擊犯罪。三是有助於正確處理打擊和保護的關系。基層院在辦案過程中,經常會碰到打擊犯罪和服務經濟社會大局之間的矛盾,陷入兩難境地。處理不得當,要麼會出現打擊面過大,不利於經濟發展,要麼就會放縱犯罪,損害法律權威。這與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所要求的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要義是相悖的。因此,基層檢察院在辦案中,要從黨和國家的大局出發,正確界定罪與非罪的概念,即不能濫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也不能屈從於地方保護主義,用公平正義換取短期經濟利益。做到凡是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就堅決予以保護;凡是以職權謀取私利的,侵犯人民群眾利益的,擾亂社會政治經濟秩序的,就依法予以打擊,實現法律效果與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四、群眾利益優先意識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必須依靠群眾」。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7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工作中必須貫徹執行群眾路線,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依靠群眾開展檢察工作,是人民檢察院活動原則之一,也是在檢察工作中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法律依據。高檢院也根據「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提出了「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觀,充分體現了群眾利益在檢察工作中的重要性,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本質要求。 筆者認為,將群眾利益優先的意識具體落實到檢察機關辦案中,就是要樹立人性化執法的理念,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長期以來,不少檢察幹警將政法機關簡單地作為專政機關,對群眾利益存在不關心、不重視的思想,主要表現在:藐視無罪推定原則,重視有罪供述,濫用強制措施等。這種陳舊的辦案執法模式不僅跟不上現代司法形勢的發展,與社會義法治理念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相悖,最終損害的將是司法的權威和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如何貫徹群眾利益優先、人性化辦案的理念,筆者結合基層院檢察工作實際,認為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切實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寬嚴相濟的實質就是要對刑事犯罪區別對待,做到既要有力打擊和震懾犯罪,維護法制的嚴肅性,又要盡可能減少社會對抗,充分體現人性化辦案的思想。特別是對主觀惡性不大的偶發性輕傷害案件和因民事糾紛引發且具有偶發性的輕傷害案件,區別於主觀惡性較大、社會影響惡劣的如流氓斗毆、尋釁滋事引發的輕傷害案件的辦理,靈活運用逮捕、起訴標准,適時採取調解措施,在打擊犯罪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雙方利益,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是要正確對待群眾訴求。我們在檢察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問題都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大多數執法對象也是通情達理的,在檢察工作實踐中,很多檢察幹警總是將涉檢信訪上訪的群眾,下意識地歸為無理取鬧、找麻煩的對象,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思想。不能正確對待群眾訴求,造成檢民矛盾激化。因此,我們在檢察工作中,要將群眾利益放在至高的位置,充分尊重其合法權益,站在群眾的角度多考慮,多安排,盡可能為群眾解決困難,盡可能少給群眾增加麻煩。比如在控告申訴這類直接接待群眾來信來訪的部門,可以聯合偵查監督、起訴、民行等部門推行一站式服務,適時開展聯合辦公,使人民群眾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三是要適當增強工作的「柔」性。長期以來,檢察機關與其它政法部門一起被視為專政機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基層院工作中,常會遇到一些犯罪嫌疑人的家屬、被害人來咨詢相關事項時,「大氣不敢出,有話不敢講」。部分幹警心中也存在特權思想,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工作方法「剛「性有餘,「柔」性不足,以人民賦予的檢察權人為割裂了檢察機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因此,筆者認為,檢察幹警在工作中要在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的前提下,適當增強工作的「柔」性,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從細節中體現人性化。在詢問證人和訊問犯罪嫌疑人時,規范辦案用語,充分尊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污辱、不嘲諷、不挖苦;自偵案件查案中,不輕易扣押、凍結、查封犯罪嫌疑人財物,不隨意採取強制措施;在受理當事人咨詢時,應准確告知當事人相關的程序和手續,最大程度為群眾提供便利。 (作者單位: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人民檢察院)
F. 如何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
法治的社會主義概念是國家和法律與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總結和法律實踐經驗的規則。其內容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首先,法治的概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執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提高法律意識,嚴格執法,守法,自覺接受監督,並時刻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其次,執法為民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重要思想,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政法工作的根本利益,在在真正的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政治和法律工作。
三,公平正義的理念。這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幹警必須執行法律,維護共同利益,擺脫邪惡,弘揚正氣,他試圖克服,排除利益,它必須是合法,合理的原則,平等相待的原則,及時,高效的原則, ,程序公正的原則,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四是服務理念的大局。這是法治的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要緊緊圍繞基於自己的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環境。
第五,黨的領導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規則團結起來,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團結起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和政法工作,以保護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團結,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G. 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應包括哪些內容
一是將來依法執政能力和法律源意識水平納入領導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強化黨員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幹部法制意識,使其在法治的框架下想問題、做決策、干工作,以解決有些領導幹部喜好拍腦袋說了算的問題。
二是要建立起「德、能、勤、績、廉、法」等六項具體考核評價指標,以形成領導幹部法治教育工作制度體系,實現黨員幹部學法用法的長期性和常態化,並將這一過程擴展至黨員幹部選拔、初任培訓、升職轉任等各環節。
三是在制度的設計上,要拓展法治教育工作內涵,既注重事前教育又注重決策執行後的效果評價,促進領導幹部法治思維的形成。
H. 社會主義五個法治理念的內涵 執法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執法工作中貫徹落實:
1、要處理好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系。
當前中國正處於黃金發展期、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人民法院在處理各類矛盾糾紛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矛盾的激化,因此法官既要講法律,也要講政治,既要當法學家,也要當政治家。
2、要處理好法院與社會的關系。
隨著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廣大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對法院的工作給予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充滿了期待。所以法院辦案要考慮案件發生的環境和背景,要考慮公眾對案件的評價,要尊重社會的聲音。
(8)幹警法治意識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
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第一,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二,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三,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2、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這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
第一,必須維護憲法權威;
第二,必須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三,必須樹立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