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立法
A. 急求中國生態旅遊發展的過去現在及趨勢和存在的問題
中國生態旅遊發展的過去現在及趨勢和存在的問題
為了在世界各地積極推廣生態旅遊,聯合國把2002年命名為「生態旅遊年」。作為聯合國「生態旅遊年」的活動計劃之一,世界生態旅遊峰會於5月19日——22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會上來自13xxxx國家的公有、私有及非政府部門的100xxxx名代表就生態旅遊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並提出了建議。大會發布了《魁北克生態旅遊宣言》,並擬提交給2002年8~9月份在南非舉行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wssd)。作為對聯合國「生態旅遊年」的積極響應,許多國家和地方機構也在2002年舉辦了各種類型的研討會。
聯合國「生態旅遊年」以及圍繞主題年的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推動各國政府、生態旅遊的經營者、消費者之間的更好合作,為生態旅遊在世界范圍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也必將促進我國的生態旅遊研究和實踐發展。
早在1999年,我國國家旅遊局就確定該年為「生態環境旅遊年」,各地也借機推出了一些生態旅遊產品,在我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生態旅遊實踐活動。隨著環保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生態旅遊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特別是近年,很多開展生態旅遊的區域地處西部或者邊遠貧困山區,旅遊業被資源稟賦良好的西部和貧困地區當成了優勢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替代產業。生態旅遊這種兼顧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旅遊形式更是倍受推崇,成為西部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
但是,由於生態旅遊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生態旅遊在倍受關注、並被寄予厚望的同時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議。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態旅遊?怎樣實現生態旅遊諸多目標的和諧統一從而推動生態旅遊的成功實踐?值此聯合國「生態旅遊年」之際,在我國「生態環境旅遊年」實施後的第四個年頭,對我國生態旅遊發展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為下一步我國的生態旅遊發展掃清障礙,成為當前緊迫的任務。
一、生態旅遊概念的提出和實踐發展
(一)生態旅遊概念的提出
關於「生態旅遊」這一概念是由誰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論[1][1]。大多數觀點認為「生態旅遊」一詞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世界范圍內提出並推廣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之後,生態旅遊才作為旅遊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的研究和實踐。
「生態旅遊」概念一經提出之後,世界上很多組織和研究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旅遊進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個統一認可的定義,對生態旅遊的內涵也眾說紛紜。不過,關於生態旅遊的目標卻得到了基本的認同:生態旅遊應該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遊應該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唯有經濟發展之後才能真正切實地重視和保護自然;同時,生態旅遊還應該突出對旅遊者的環境教育意義,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者也更應該重視和保護自然。
正如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態旅遊峰會的致詞中指出的「生態旅遊及其可持續發展肩負著三個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經濟方面要刺激經濟活力、減少貧困;社會方面要為最弱勢人群創造就業崗位;環境方面要為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提供必要的財力。生態旅遊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為這三個重要的目標齊心協力的工作。」
(二)國際生態旅遊實踐
生態旅遊目前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旅遊業發展的熱點,生態旅遊的實踐區域也在不斷的擴大,較早發展生態旅遊的地區和國家也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生態旅遊實踐的主要地域和內容
非洲是世界生態旅遊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野生動物資源為世人矚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為當今國際生態旅遊的熱點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有肯亞、坦尚尼亞、南非、波札那、迦納等國。
在美洲生態旅遊較發達的地區是亞馬孫河流域,代表國家有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魯、智利、美國、加拿大等。
在亞洲,最早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地區出現在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等地。
此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生態旅遊也有所發展。
這些地區和國家開展的主要生態旅遊活動有野生動物參觀、原始部落之旅、生態觀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賞鳥、動物生態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參觀等。
2、國際生態旅遊發展的主要經驗
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中,以上的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1)立法保護生態環境。例如1916年,美國通過了關於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法案,國家公園的管理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在英國,1993年就通過了新的《國家公園保護法》,旨在加強對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的保護。自1992年裡約會議以後,日本就制定了《環境基本法》。1923年芬蘭頒布了《自然保護法》。(2)制定發展計劃和戰略。美國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態旅遊發展規劃,以適應遊客對生態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澳大利亞斥資100xxxx澳元,實施國家生態發展戰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遊面向21世紀規劃」,生態旅遊是該規劃的重點推介項目。肯亞政府就制定了許多重要的國家發展策略,其中特別將生態旅遊視為重點項目。(3)進行旅遊環保宣傳。在發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很多國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號和倡議,例如英國發起了「綠色旅遊業」運動,日本旅遊業協會召開多次旨在保護生態的研討會,並發表了「遊客保護地球宣言」。(4)重視當地人利益。生態旅遊發展較早的國家肯亞,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就提出了「野生動物發展與利益分享計劃」。菲律賓通過改變傳統的捕魚方式不僅發展了生態旅遊業同時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來源。(5)多種技術手段加強管理。在進行生態旅遊開發的許多國家都通過對進入生態旅遊區的遊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並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等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態旅遊區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亞聯合旅遊部、澳大利亞旅遊協會等機構還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生態旅遊的指導手冊[2][2]。此外,很多國家都實行經營管理的分離制度,實施許可證制度加強管理。
一、 中國生態旅遊的發展現狀
雖然生態旅遊所闡發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國古代先哲們那裡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為明確的「生態旅遊」這一提法,卻是完完全全的舶來品。生態旅遊在我國的發展可以從理論界的研究發展和我國各地實踐兩個方面來概括:
(一) 關於生態旅遊的研究
雖然旅遊與環境這個與生態旅遊密切相關的問題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遊界的注意,但是「生態旅遊」這一概念是經由國外傳入我國並逐漸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開「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會議」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的文件,才標志著生態旅遊概念在中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確認[3][3]。
1995年在西雙版納召開了「中國首屆生態旅遊研討會」,此次大會是由中國旅遊協會、生態旅遊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有118位學者出席研討。會議就生態旅遊的定義、內涵;生態旅遊與自然旅遊保護的關系;如何在生態旅遊中開展環境教育;中國生態旅遊資源的綜合評價和持續利用的總體戰略;生態旅遊線路的優選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會上還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遊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對生態旅遊的關注和生態旅遊研究的起點。研討會後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文章在各個刊物上頻頻發表,使「生態旅遊」這一概念迅速在國內被普遍地接受。
此後,在近十年中,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都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徵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很多的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遊」概念以中國特色。國內出現的「生態旅遊」的定義達幾十種之多,有些概念和定義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甚至是爭議,一時間對生態旅遊的內涵眾說紛紜。
近期更多的關注中國生態旅遊實踐的研究。在對實踐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兩個熱點,一個是對我國開展生態旅遊條件的判斷和注意問題的研究,一個是針對特定區域的生態旅遊規劃案例研究。
(二) 關於生態旅遊實踐
我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有1xxxx。我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xxxx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大幅度推進了我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xxxx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xxxx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xxxx元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
1、生態旅遊開發實踐的主要區域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我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4][4]。
2、我國生態旅遊產品的主要類型
早在99生態環境旅遊年的時候,當時推出的生態旅遊的類型主要包括了觀鳥、野生動物旅遊、自行車旅遊、漂流旅遊、沙漠探險、保護環境、自然生態考察、滑雪旅遊、登山探險、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類專項產品,共193項,向世界推薦開展生態旅遊的森林公園11xxxx,《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中國風景名勝區xxxx,中國生物圈保護區1xxxx,中國植物園1xxxx。1999年,國家旅遊局同有關部門逐步規劃開發,建設了一批生態旅遊區,主要類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熱帶動植物等。目前,我國生態旅遊形式已從原生的自然景觀發展到半人工生態景觀,旅遊對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護區、農村田園景觀等,生態旅遊形式包括游覽、觀賞、科考、探險、狩獵、垂釣、田園採摘及生態農業主體活動等,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
(三)關於生態旅遊研究與實踐的矛盾
雖然生態旅遊的實踐在不斷地進行,但是針對我國目前的生態旅遊開發,許多專家和學者仍存有異議。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應當把生態保護作為既定的前提,把環境教育和自然知識普及作為核心內容,是一種求知的高層次的旅遊活動。首先,在開發經營上,生態旅遊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應該在科學技術的密切參與下運作,要求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必須要對所處地區生態系統的特點非常了解,具有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知識。其次,在市場方面,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要求參與者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並且生態旅遊市場多在偏遠、生態系統脆弱地區,這決定了生態旅遊消費遠遠高於一般的大眾旅遊消費。因此,參加生態旅遊的旅遊者多是文化程度較高、環保意識強的經濟富裕者,與大眾旅遊形成了明顯反差。而目前我國很多生態旅遊實踐並沒有達到生態旅遊的本質要求,著重強調了生態旅遊「認識自然、走進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態旅遊「保護自然」的目標,有些生態旅遊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產品,而是自然旅遊或者是觀光旅遊的另一種形式,對這種產品的開發要慎重和緩行,否則這樣的生態旅遊開發必然會引發大量的問題。
B. 有無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全國性立法
我國現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動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28年成立古物保存委員會。古物保存委員會是中國歷史上由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管理機構,蔡元培任主任委員。這一機構的設立與隨後《中國古物存法》及其施行細則的頒布,開啟了國家對文物實施保護與管理的歷史。
1929年在北京成立民間學術研究機構,中國營造學社,朱啟鈐任社長,梁思成、劉敦楨分別擔任法式、文獻組的主任。學社從事古代建築實例的調查、研究和測繪,以及文獻資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編輯出版《中國營造學社匯刊》,開始系統的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建築。1946年學社停止活動。中國營造學社為中國古代建築史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1930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共17條,對文物的含義、保存要求、文物的發掘等做了規定,1931年公布《施行細則》,共19條,增加了保護古建築的內容。
1948年清華大學梁思成先生主持編寫了《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共收入 22 個省、市的重要古建築和石窟、雕塑等文物465處。《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是中國現代最早記載全國重要古建築目錄的專書,成為以後公布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編此簡目的主要目的是供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及接管時,保護文物建築之用。
以上為第一階段,中國現代文物保護的開啟與初步的探索階段。
1950年建國之初,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即發布了保護文物古跡的政令。包括頒布《禁止珍貴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關於地方文物名勝古跡保護管理辦法》、《關於徵集革命文物的命令》、《關於保護古建築的批示》等。
1956年國務院開展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此後1981進行了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近40萬處,為發展我國文物事業奠定了基礎。2004年4月,國務院又啟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國家保護名勝古跡、珍貴文物和其他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1961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奠定了我國文物保護法律體系的基礎。同時,公布了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0處,實施了以命名"文物保護單位",來保護文物古跡的制度。2006年5月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80處,現在共有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約7000餘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約6萬余處。
以上為第二階段,新中國的文物保護的探索與初步發展階段。
1977年10月,國家文物局頒發《對外國人、華僑、港澳同胞攜帶郵寄文物出口境定、管理辦法》,我國開始實施文物出境鑒定製度。1989年2月,文化部發布了《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2007年文化部又發布了《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辦法》和《文物出境審核標准》。
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首次24個歷史文化名城,標志著歷史古城保護制度的創立。截止2007年9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達110座
1982年11月頒布《文物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關於文物保護的法律。該部法律分別於1992年、1997年進行了部分條款的修改。
1984年1月國務院頒布《城市規劃條例》,規定城市規劃應當切實保護文物古跡,保護和發揚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此後我國一些相關法規中也都相應的規定的文物保護的內容。1989年12月頒布《城市規劃法》,其中規定編制城市規劃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城市新區開發應當避開地下文物古跡。
1985年1月,中國政府加入《保護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公約》。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始與國際接軌。2006年11月,文化部公布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開始對世界遺產實施監測巡視制度。
1986年國務院確定將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較完整地保存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與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落,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加以保護。現北京已公布歷史文化保護區40處,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43處,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12處等。
1987年,中國有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故宮等,1987年和1990年泰山、黃山首批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1992年,九寨溝、黃龍、武陵源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我國首次有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平遙和麗江。2000年首次有村落"皖南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現在中國共有世界遺產33處,居世界第三位。
1989年10月,國務院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明確了水下文物內涵和外延,對水下文物考古和文物保護做出了規定。
1997年3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各有關部門將文物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即文物保護"五納入"。
1997年3月,全國人大公布的新《刑法》,專節規定了妨害文物管理罪。新刑法規定了走私文物罪、盜竊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過失損毀文物罪、倒賣文物罪、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私出售或者私贈文物藏品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等。
2002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修訂後的《文物保護法》,針對新期文物保護存在的問題,對文物保護管理做了全面規定,是我國文物法制建設的重要里程碑。2003年5月,國務院公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2007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文物保護法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
2003年11月及2005年9月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分兩批公布中國歷史文化名鎮4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36個。
2005年12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通知確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為"全國文化遺產日"。
2006年9月國務院公布《長城保護條例》,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第一個單項行政法規。
2007年4月,國家在北京、內蒙古、河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寧夏等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全面展開長城資源調查。這是落實國家《長城保護工程(2005-2014年)總體工作方案》十年計劃的第一步。
以上為第三個時期:改革開放之後的法制化保護與保護開改、綜合治理的全面發展時期。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四項基本內容是:舊城的整體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築的保護等四項內容。
C. 擅自穿越九寨溝被困6人獲救後被罰,這一處罰合理嗎
合理,要加強法制觀念,遵守條例規定,不要在景區內進行游泳、垂釣、攜犬進入等違法行為。大家共同維護景區游覽秩序,相互監督,發現違法行為立即勸阻或通知景區管理部門,相關部門將根據《條例》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同時,將聯合媒體對違反景區保護條例行為開展輿論監督。
景區提示:九寨溝一直實行溝內游、溝外住的規定!“8.8”地震後,九寨溝景區正值恢復和重建之中,除部分景觀對團隊開放觀光外,暫不接待散客旅遊,敬請大家諒解。為了加快九寨溝景區災後恢復重建的進程和遊客的安全,請不要私自進入景區觀光留宿,待景區重建完成全面恢復開放之日,九寨溝熱情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暢游九寨。
D.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持哪些方面的清醒(要具體的說說..O(∩_∩)O~)
一、旅遊與環保之間的矛盾 既然保護區內開展旅遊是可行的,隨著大量遊人的湧入,必然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即旅遊與環保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遊人超負荷的活動以及各種有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保護區帶來的破壞。如遊人過量 所造成的三廢污染,拆木損花,狩獵禽獸等,都使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自 然保護區,近幾年遊人大增,有的人為取盆景石,隨意砸壞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變得百 孔千瘡。 2.在保護區修建賓館等服務設施,由於工程大,佔地面積也大,必然要破壞周圍一些景 物。保護區內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將破壞道路兩側的植被,而且公路一開,曲徑 通幽的野趣會變成車輛來往的鬧市景象,失去游覽觀賞環境。目前,這種現象在長白山自然 保護區北坡已經出現,在岳燁幽谷中修建賓館和停車場,砍伐了大片岳燁林;在修建冰場到 天文峰公路的過程中,破壞了大片苔原景觀,致使有的地段發生水土流失現象。 3.對保護區管理人員來說,如何協調旅遊與環保之間的關系,的確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 題,既要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又要向遊人開放,這個方針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員無所適從, 一旦處理不當,往往帶來災害性後果。特別明顯的例子要數四川九寨溝自然保護區,這個被 稱為「神話世界」、「人間仙境」的全國重點保護區,開放旅遊後,遊人蜂擁而至,而保護 區缺乏科學管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加上過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動, 使晶亮透明的湖泊開始淤塞。此類教訓,其他保護區當引以為戒。 二、自然保護區如何開展旅遊 自然保護區怎樣開展旅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首先應對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 有清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確定正確的開發策略,最後採取必要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 確保自然保護區的旅遊事業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1. 充分認識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前提。作為經營旅遊業 務的保護區,既不是原始的禁區,更不是熱鬧的娛樂場所,而是能夠顯示自然和歷史風貌的 為人們提供適當旅遊項目的自然環境。這是與一般的保護區、普通的旅遊區的根本區別。要 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廣泛宣傳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員、廠礦企業及廣大群 眾的認識水平。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自然保護與仟展旅遊的關系,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的關系,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關系。如前所述,自然保護區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 能,因而必須保護好各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而同時資源與環境又是旅遊業賴以生存與發 展的基礎,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旅遊,毀掉資源、環境就是毀掉旅遊。理論與實踐都表 明,保護與旅遊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以保護為主,旅遊服從保護,以生態效益為主,社會效 益、經濟效益服從生態效益,以長遠利益為主,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果真如此,那麼自 然保護工作開展得越好,保護區的地位就越高、對遊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就越高。繼而再將經濟收益反饋到保護區的建設方面,即可使保護區走上一條保護 ——開發——增值——保護的良性循環之路。 2.摸清旅遊資源特色,制定正確的開發策略。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大政方針。特色是 旅遊的基礎。有特色的保護區才有生命力與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遊人。例如筆者經過多 年的調查研究,概括出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旅遊資源特色,即:①世界級自然保護區;②神 奇的火山山水游覽勝地;③滿族的發祥地,朝鮮人民心目中的聖山。針對長白山旅遊資源的 特色,筆者認為長白山旅遊開發的策略應是:以保護為前提,以生態效益為主,有理、有利、 有節地開發旅遊資源,重點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聖之山的特點,其戰略目標是將長 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風光保留地。 3.採取必要的措施。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有效途徑。 ①進行功能分工。應根據保護區的具體情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規劃, 尤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區工作,如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可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試驗區。 核心區是整個保護區的絕對保護地段,除進行巡護和定期資源普查外,不準進行任何其 他活動,以保持自然狀態和儲存物種,緩沖區是核心區與試驗區的過渡帶,主要作用是保護 核心區,使其免遭破。試驗區是保護區內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地段,試驗區內可以開展科學 考察、研究和試驗以及教學實習,亦可結合自然風景劃定區域,開展不影響自然保護的參觀 旅遊活動。 ②健全環保機制。保護區開展旅遊,應盡快建立健全三種環保機制: 行政立法機制。包括對到保護區旅遊的單位、個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規定,如人員定額、 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國是個發展自然保護事業較早、經驗較成熟的國家,在一些自然保護 區的入口,常常立著一塊很醒目的標語牌:「進去,只許留下腳印;出來,只許帶走照片。 」很值得我國借鑒。 經濟計劃機制。按時間尺度劃分,包括近期、中期、長期規劃,它補充行政立法機制, 以經濟計劃為手段,對保護區旅遊事業的發展規模與速度進行宏觀調控。 旅遊開發的經濟核算和有償使用機制。即補償因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旅遊所造成的損失。 目前國內大多數保護區採取發售門票的辦法,而且價格偏高,遊人意見大。解決的辦法是, 保護區經營、管理人員應以勞力、知識和技能為消費者提供服務,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如可為一定數量的遊人配備一位導游兼環保工作人員,可謂一舉數得。 ③慎重對待土木建設。如果說架橋、築路、修賓館、建索道等工程項目在一般的旅遊區 是可行的話,那麼在自然保護區應另當別論,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動輒在保護區核心地段 大建樓堂館所,然後公路、小徑密如蜘蛛網,於是保護區成了現代化鬧市,等到該風景城一 建成,風景的生命也就結束了,關於建造索道的問題,更應引起保護區經營管理部門的高度 重視。建造索道,必須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樹、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纜車對自然資源與環境 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所以國外像美國的黃石公園、大峽谷都是絕不允許建造索道的。 ④加強科學管理。如何提高保護區經營者的管理水平,是保護區旅遊事業成敗的關鍵因 素之一。在經營思想上,應改變目前「粗放經營」的作法,而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優質服務 取勝,必要時可適當限制遊人人數,以利於資源、環境的保護。例如厄瓜多政府便對到科 隆群島(即加拉帕戈斯群島)旅遊的人數嚴格限制在每年2.5萬人以內,任何一個島上的每 日遊客數不得超過90人。在管理方面,保護區可以和附近的鄉、鎮共管旅遊業,做到有責大 家盡,有利大家圖,旅遊、環保齊頭並進。旅遊項目的選擇,應以知識性旅遊為主,在一些 景點掛牌介紹該景點的內容,向遊人傳授科學知識。保護區內一定要採用線性開發的方式, 嚴禁遊人到處亂跑。主要開展一日游,以減輕遊人對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破壞。 總之,只要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部門在旅遊開發的實踐過程中實施科學的嚴格的管理, 加上其它部門以及廣大遊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國自然保護區的旅遊事業定會出現新的局面
E. 如何保護文化遺產
保護文化遺產的措施:
1、落實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將文化遺產保護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並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鄉規劃。要建立健全文化遺產保護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2、加強執法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建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立法進程,爭取早日出台。
3、隊伍建設
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重點文化遺產經費投入。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社會捐贈和贊助的政策措施,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
4、加大宣傳
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認真舉辦「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5)九寨溝立法擴展閱讀:
文化遺產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寶貴資源。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我國是舉世公認的文明古國,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遺產大國和現任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在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後,目前已擁有世界遺產53項。新時代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形勢,形成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發展戰略,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作出更大貢獻。
F. 九寨溝天氣
並不是這樣的,九寨溝全年都不會封山,只有少部分景點關閉了,只是因為冬季九寨溝冬季很乾燥,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災,所以為了防患於未然,所以景區對部分景點棧道採取了封閉式保育,但是這並不會影響遊客的游覽。比如原始森林,箭竹海至珍珠灘棧道等。九寨溝景區是一個國家正規的AAAAA級風景名勝區,裡面的基礎設施都非常完善,如果下了很大的雪,景區內的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打掃打掃大路上的積雪,不會給你遊玩帶來任何不不便的,九寨溝的冬季很美,到處都是銀裝素裹的,是一個雪白的純凈的冰雪世界,綠松,白雪,海子成就了冬季九寨的美。九寨溝冬季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寒冷,全年的平均溫度都在-5℃~10℃之間,各個海子由於沉澱物的不同,展示出來的景色也是不一樣的,呈現出青、藍、綠等不同色彩,海拔2250米的樹正群溝的海子還是一片綠藍,沒有一點結冰的跡象,海拔2660米的日則溝的海子則呈現半冰半水的奇特景色,所以到了冬季,您依然可以看到九寨溝的水,即使是海拔3000米的五彩池等海子,在池底沉澱物的作用下,冬季永遠不會結冰,所以現在去九寨溝你也不必擔心看不到九寨溝神奇清澈的海子。
出發前,准備好羽絨服,雪地靴,手套,圍巾,說不定會欣賞一場漫天飛雪,打一場雪仗,堆一個雪人,讓自己徹底沉浸在雪之王國當中。
還有制定一個好的旅遊攻略,給自己一個輕松愉快的旅程,讓自己的心放個假!!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九寨溝天氣等問題,我們的博客(我的家園自由人)會實時更新,你可以關注哦,也可以直接問我啦,加我的hi賬號~~~
G. 中國西部有哪些世界遺產
1、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里,外城周長約6.3公里。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
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余平方米。能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的布達拉宮及其周邊建築物的總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此建築群在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並在2000年、2001年擴充。
4、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天師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5、峨眉山(Mount Emei)
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H.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現實意義
科學地對 文化 遺產進行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現代化國家張揚民族精神,獨立自主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的文化訴求。以下是我整理的保護文化遺產現實意義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保護文化遺產的現實意義
在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中,文化遺產受到社會轉型的猛烈沖擊,有的正面臨消亡。許多民族國家在文化上逐漸喪失自主、迷失身份,成為精神世界的“游盪者”。只有識別分析文化遺產,探尋其文化信息和意義底蘊,才能不斷強化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才能吐故納新,鑄造新時代的民族精神,支撐現代社會人們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學地實施文化遺產保護,是現代化國家張揚民族精神,獨立自主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的文化訴求。
與時俱進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
文化遺產是先人創造的沉積與結晶,鐫刻著一個民族國家文化生命的密碼,蘊涵著民族特有的精神機制、 思維方式 、 想像力 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人之為人,人類的本質規定性及其體現,就在於以其創造性實踐,建設一個文化世界。在某個當下看文化,就是審視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體的“文化遺產”,即某種活態的文化模式。文化遺產是人類活動的信息資料庫,是展示人類文明的卷軸。
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包含未來發展趨勢的某種啟示。保護文化遺產,在文化意義上體現著人類對主體性、主體間性與歷史性的自覺。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社會現代化進程加速前進,從而嚴重沖擊著文化遺產的保存。傳統社會的現代性轉變造成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尖銳矛盾,經濟全球化掣肘文化多樣性的共存共榮。但是,現代性自覺也促進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使文化遺產保護成為直接的全球行動。這個文件把世界遺產分為自然的和文化的兩大類。文化遺產,是指那些從歷史、藝術、科學或審美、人種學、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各類文物、建築群、遺址。自然遺產,是指各類從審美、科學、保護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自然面貌、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分為受威脅的動植物生態區和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自然遺產也具有充分的文化意義,可以視為廣義的文化遺產。
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將狹義的文化遺產又分為兩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前者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後者則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 社會實踐 、觀念表述、表現方式、知識、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1987年,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和敦煌莫高窟首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同年,泰山風景名勝區被推選為中國第一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992年,九寨溝、武陵源、黃龍名勝風景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96年,廬山被評為世界文化景觀;2001年,崑曲首次被聯合國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這些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意義受到世界的公認和盛贊。其中,莫高窟取得“東方藝術明珠”之稱,九寨溝被譽為“童話世界”,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有“世界第八奇跡”之譽,崑曲被認為是中國“百戲之祖、百戲之師”。2004年7月,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蘇州舉行,當時中國擁有30處世界遺產,在西班牙、義大利之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前三名國家。從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共有37項世界遺產代表作。其中,文化遺產有23項、自然遺產5項、文化與自然遺產4項、文化景觀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第一,國家高度重視。2006年2月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保護文化遺產的通知》。第二,全民初步趨向共識。每年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日”。第三,組織機構已經建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於今年9月14日掛牌正式成立。第四,專門法律正在醞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已經列入2007年立法規劃。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展開,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專業人士和民眾積極努力下,文化遺產保護成為一項穩健發展的事業。相應地,加強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對外宣傳,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一 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利於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激揚民族精神。中華文化、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獨特的風景線。其綿延五千年,博大精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中華民族創造了極為燦爛的文化,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例如在體育文化方面,古希臘和西方文化孕育了奧林匹克運動,而中國傳統體育競技 健身運動 像 太極拳 、 武術 、雜技、“蹴鞠”、“博克”,體現了中華 傳統文化 的基本理念,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哲學化的體育競技和理念、以和為貴的倫理觀、剛健自強的人生信條。正是這樣的文化遺產加強了中華民族在世界體育史上的地位。正是憑借這樣的精神財富,中國申辦奧林匹克運動會才有取勝的王牌。
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據前不久文化部公布的數字,中國大陸已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近40萬處,可移動館藏文物2000多萬件,全國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2處,103座歷史文化名城。這些文化遺產體現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和對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樹立起中華民族奮發有為的世代風范。
通過保護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回溯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考察中華文明的歷史與前途,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與時俱進的緊迫感,振奮民族意志,激揚民族精神。對外宣傳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就是展現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的輝煌綿長的文化創造,展示我們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在世界上高揚中國人的精神旗幟。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二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利於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社會現代化、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這是在科學技術革命和市場經濟機制雙重作用下人類進步的表現。但是,現代化和全球化也並非通向完美的世界大同,它最初宣揚西方文化中心主義和謀求西化世界體系,這里的主要理論觀點是:“傳統”和“現代”互不相關,截然對立;社會總體發展趨勢是沿著共同的、直線式道路向現代化演進;發展中國家能夠通過與發達社會的交往而加速前進;西方發達國家是發展序列中的最高階段,其歷史 經驗 展現了通往現代性之路。1
在實踐中,西方強勢文化在其經濟實力的推動下,日益向外擴張,進逼弱勢文化,向落後國家滲透價值觀,播撒種族文化優勝論,歪曲科學的歷史觀和發展觀。
通過世界文化遺產的保存、整理和檢錄、分析,總攬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生命延續活力和方式,比較各種文化模式的特點、向度和功能,就能夠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坐標中,給予它們合理定位,促進各種文化和平共處和相互學習借鑒,倡導一種多元共進、和諧發展的文化觀念和文明關系。
以文化底蘊而論,國際上對於文化遺產的認識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人們從民族主義的意義上認識文化遺產,把文化遺產與民族國家、民族身份緊密結合,文化遺產成為政治認同的表現形式之一。第二個階段,人們開始超越民族性、民族認同的立場,調整文化民族主義與文化全球主義的關系,並向世界性、全人類文化遺產的認識轉變。第三個階段,在認識到文化中心主義的學理缺陷和實踐危害之後,多元文化主義興起。人們認識到,不管一種文化有怎樣的特質,它必然會有某些人類共享的成分。產生於不同文化和社會體制歷史中的多樣文化,是啟迪人們的思想,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源泉。
文化模式決定了各民族國家不同的發展路徑,不同的發展道路為文化多樣性所體現。文化多樣性在現代社會中彰顯為不同的現代化模式,因此不同的現代化模式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根據。這種深刻歷史文化根據,體現在現存的文化遺產方面。保護文化遺產,就是鏈接本民族的發展路徑,展示自己特色的現代化道路。
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也就是向世界說明中國現代化道路和文化樣式的特色所在。在中國,這就落腳在通過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展示我們社會主義特色的現代化道路與和平發展的文化底蘊。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三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利於展示中國的科學發展觀。
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歷史文明的符號載體,是其原生時代人類活動的客觀記載,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文化遺產必須得到有效保護,才能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然而,為發展經濟而漠視甚至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卻屢屢發生。
《1996年人類發展 報告 》中列舉的五種“有增長而無發展”的現象中,無根的增長(rootless??growth,即毀滅文化,降低了人們生活質量的經濟增長)和無未來的增長(futureless growth,即造成資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經濟增長)就是對不顧文化遺產的保護而一味以犧牲環境(歷史人文環境)降低人們生活質量來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的批評。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如何與經濟的發展相協調正在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中國較早認識到文化遺產的價值,加強了保護和 收藏 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形成了從以文物保護為中心(後增添了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重要內容),再轉向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多層次體系。目前,中國正著力建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包括技術、法制等方面的一整套 措施 ,其宗旨在於處理好歷史與發展的關系。
文化遺產最為有價值的遺留是它的活動主體與表達方式同時存在,人們可以直觀地、統一地看到一個文化生命現象——一個活著的文化。人們可以通過與傳承者對話、交流、參與、體驗、學習等來理解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從中得到真切的感受、 教育 和感悟。
“歷史精神的本質並不在於對過去事物的修復,而在於與現實生命的思維性溝通。”2這就是在理想狀況下文化遺產業的基本社會功能,也是我們必須對其真確性加以保護的意義所在。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為了使人類的生活更加幸福,使人類創造出更多、更高級的文明。這也是中國當前倡導科學發展觀應有之義。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文化遺產保護,就是要正確估計文化遺產自然損毀程度,正確測算環境的合理承載能力,正確評估發掘文化遺產的技術要求,有計劃地、科學合理地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使文化遺產的保護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以此具體地對外宣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可以把我們這樣的科學發展觀直觀地展示於世界。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四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利於展示中國和諧的民族與國際關系。
文化相對穩定的存在形態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體則是某個特定民族。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可以折射為文化關系。通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可以再現中國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從而體現中國多民族的且與國際不可分割的文化淵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蒙古族長調民歌”榜上有名。前者分布在中亞、南亞、西亞、北非19個國家和地區。作為東西方樂舞文化交流的結晶,它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歷史。“蒙古族長調民歌”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志性展示。作為現存的跨境分布的文化形式,是中國首次與外國聯合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是中蒙兩國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目前,中亞五國已表示願意將“絲綢之路”作為聯合申報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絲綢之路”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在中國境內有4000多公里,西經南亞、中亞直達歐洲,總長達7000多公里,是溝通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把古代的中華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沿著這條通道,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傳到西方,西方的數學、醫葯和天文學傳入中國。對於這樣一條重要的“文化線路”應該加強保護,“絲綢之路”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應是當之無愧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官員也說,對於人類有普遍意義的世界遺產應是超越國界的。
通過對外文化交流,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間的溝通了解與合作信任,是對外宣傳的一項重要職責。對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也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項任務。幾年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開展了“感知中國”主題活動,將中國大量的優秀文化藝術、文化遺產介紹給了世界各國公眾。這其中包括中國最珍貴的文物,如樂器編鍾、青州石刻、青銅器藝術,還有中國的京劇服飾、民族服裝服飾、工藝美術等傳統藝術,以及從功夫、戲劇、音樂、舞蹈、雜技到社火等表演藝術。“少林功夫”、“雲南映象”、“內蒙古無伴奏合唱”、“歷代民族服裝服飾”等著名節目,都參加過“感知中國”主題活動。這既展示了中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豐富的傳統文化,又促進了國際對中國的進一步了解和中外友好關系的發展。
I. 破壞文化遺產主要有哪些因素
破壞文化遺產的因素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個方面:
一、人為因素完全是「人禍」,主要有:
1、大規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脅。
2、城市或旅遊業迅速發展計劃造成的消失危險。
3、土地的使用變動或易主造成的破壞。
4、隨意擯棄。
5、武裝沖突的爆發或威脅。
二、自然因素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大多是「天災」,主要有:
1、年久腐變,蛻變加劇。這是自然與人為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2、災害和災變,如火災、地震、山崩、火山爆發、水位變動、洪水、海嘯等。
3、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變化。
(9)九寨溝立法擴展閱讀:
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方法
1、延續歷史,傳承文化
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主要體現為獨特的創造性和對特定歷史時期文化的典型表現性。因此,保持真實性和整體性是兩個基本要素。應在遺產地風貌區保護、文物修繕等方面注意堅持這兩條原則,防止過度開發、「修舊如新」等傾向。
2、明確管理主體,加快遺產保護立法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是目前做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法律依據,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好。北京市已公布《長城保護管理辦法》,使長城保護在法制建設上大大前進一步。其他遺產地的專項立法亦應加快步伐,使遺產保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合理開發,適度利用。
強調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性、社會公益性和傳世性,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共識。在這方面,應盡快「與世界接軌」,堅決扭轉將世界遺產的性質界定成「旅遊資源」的錯誤傾向,更不能將遺產保護地變成經濟開發區。應限定每天的參觀人數,更新「單純追求門票收入」等陳舊管理理念。
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區縣應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放寬眼界,大膽決策,逐步通過體制和機制改革,改變公益性管理單位差額補貼的經濟運行方式,保護經費由政府全額撥款,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保護與眼前利用間的矛盾。
4、加強研究,擴大宣傳教育。
世界遺產保護是群眾性事業,應擴大宣傳,積極發動和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參與。應重視和發揮志願者及民間社會組織在遺產保護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發揮首都優勢,整合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開展對各遺產地乃至整個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研究,組織編纂出版一批有較高理論價值的專著;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保護、珍愛祖國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
5、作好後備項目的申遺准備工作
在防止「重申輕保」偏向的同時,要作好新項目申遺的准備工作,「以申促保,以保備申」,使申遺的准備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