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

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

發布時間: 2022-09-18 10:17:31

A. 民事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曾先後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4次組織起草民法的工作。據介紹,前兩次由於當時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和指導方針方面的原因而停止。

1979年第三次啟動民法典起草工作,由於改革開放剛開始進行,制定一部完備的民法典條件還不成熟,因此確定了先制定民事單行法的方針。現行的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的。

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並於2002年進行了初次審議,由於各方面認識不盡一致,確定繼續採取分別制定單行法的辦法。十屆全國人大以來,先後制定了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等。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在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法通則既規定了一些民法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規則,也規定了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知識產權、民事責任、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等具體內容,可以說是一部「小民法典」。

(1)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回應指出:編纂民法典的任務是對現行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系統整合,編纂一部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內容協調一致、結構嚴謹科學的法典。

編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科學整理;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要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民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它規范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每個民事主體都密切相關。

B. 我國民法基本原則有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1) 平等原則,即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2)自願原則,是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

(3)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4)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必須意圖誠實、善意、行使權利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履行義務信守承諾和法律規定,最終達到所有獲取民事利益的活動,不僅應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須使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則。

(5)守法原則,是指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6)公序良俗原則,是指一切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

民法原則的功能和意義

1.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

民法基本原則,是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對各項民法制度和民法規范起統率和指導作用的立法方針。它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經濟管理體制和經濟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是中國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本質特徵的集中反映。

民法基本原則之內涵,集中體現了民法區別於其他法律的特徵,在民法與其他法律如行政法經濟法之間畫了一條界線。

2.一切民事主體均應遵循的行為准則。

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並且是一切民事主體應遵循的行為准則。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時,不僅應遵循具體的民法規范,並且應遵循民法基本原則。在現行法缺乏相應的具體規范時,應按照民法基本原則的要求行事。

3.解釋民事法律法規的依據。

民法基本原則也是對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依據。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須對所應適用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闡明法條的含義,確定其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法院在對法律條文進行解釋時,如有兩種相反的含義,則應採用其中符合於民法基本原則的含義。無論採用何種解釋方法,其解釋結果均不能違反民法基本原則。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解釋,不得謂為正確的解釋。

4.補充法律漏洞、發展學說判例的基礎。

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法院解釋民事法律法規的依據,並且是補充法律漏洞、發展學說判例的基礎。法院於審理案件時,從現行法不能獲得裁判的依據,說明現行法存在法律漏洞。這時,法院應進行法律漏洞補充。而民法基本原則,可用來補充法律漏洞。

換言之,在現行法缺乏相應的具體規范時,法院可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裁判案件。同時,學者對民法進行研究和解釋時,亦應以民法基本原則作為基礎,不得違背民法基本原則。無論何種學說如果違背民法基本原則,不得謂為妥當的學說。

須注意的是,有學者認為,可以直接適用作為裁判依據的基本原則,只是屬於授權條款性質的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權利濫用的禁止原則。其他基本原則,如平等原則、公平原則、合同自由原則,不具有授權條款的性質。

C. 物權中有可能產生哪些財產上的權利沖突

物權法上的權利沖突規則2008-11-2 【大 中 小】
——中國法律經驗的總結和評析

關鍵詞: 物權/債權/權利沖突/優先效力

內容提要: 物權法中的權利沖突表現為物權和債權的沖突以及物權之間的沖突,解決前一沖突的規則通常是物權優先於債權,但根據法律的特別安排,租賃權等特定債權能優先於物權;解決後一沖突的規則通常是順位,即根據物權設定先後次序來排列同一財物上負擔的限制物權的實現順序,此外,還有限制物權優先於所有權等根據物權特性以及當事人意思表示來決定物權地位的特殊規則。

由於物權的客體通常可反復利用,但又具有稀缺性,在負載某特定物權之外,它還可能成為債權或者其他物權的標的物,一旦客體的價值有限,就會導致這些權利產生沖突,物權法學理中所說的物權優先效力就是解決這些沖突的基本規則,其重要意義毋庸贅言。物權法上的權利沖突,主要表現為物權與債權的沖突以及物權與物權的沖突,由於物權和債權存在本質上的差異,這兩類沖突的性質也完全不同,分別要適用不同的規則,解決前一沖突的規則屬於外部規則,後一規則是內部規則。不過,任何一部物權法都沒有集中規定這些規則,它們分散於同一物權法的不同部分、甚至於不同的法律中,我國同樣如此。本文主要根據我國法律文本和實踐,總結相關經驗,以供適用和檢討。

一、解決權利沖突的外部規則

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權利,債權是特定人之間的請求權,沒有直接支配物的權能,正是因為物權的直接支配功能,導致其與債權無法兩立時,能排斥債權而優先實現,這就是通常所謂的「物權優先於債權」。但這並不絕對,法律中的權利無非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工具,當特定債權被賦予特殊價值時,它將排斥物權,從而形成例外。

(一)原則:物權優先於債權

學理上一般把物權優先於債權的規則細化為以下兩種情形:(1)在某財產既為債權給付的標的物,又為物權的客體時,無論物權成立時間先後,物權優先於債權;(2)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上存有限制物權,就出賣該特定物所得的價金,限制物權人有優先於一般債權人受償的效力。[1]情形一又可以細分出以下規則:

第一,當非同一權利人的所有權和債權共同指向某物時,只要所有權人不受該債權約束,由於所有權是完全物權,具有強烈的對抗力和排他性,而相對性的債權只能約束特定當事人,要承受所有權的排斥,故所有權優先於債權。

第二,某特定財產既是不以租賃為內容的債權給付(如買賣、借用)的對象,又是限制物權的客體,則無論成立時間的先後,限制物權優先於債權,債權人既不能請求除去該物權,也不能請求物權人交付或者移轉該財產。

第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擔保法解釋》)第66 條、《物權法》第190 條第2 句,某特定財產既是限制物權的標的物,又是租賃合同的客體,由於租賃合同具有物權化的特點,此時,應參照物權之間的內部效力規則,成立在先的物權能排斥成立在後的租賃債權。

第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0 條,在一物兩賣等同一財產被處分數次的情形,先通過公示取得物權者,即使其債權成立時間在後,也能排斥成立時間在前的債權。

情形二之下的規則大致包括:

第一,根據《擔保法》第56 條、《物權法》第170 條、《企業破產法》第109 條,債務人的財產設定了擔保物權,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時,擔保物權人就標的物變價後的價金,優先於一般債權而受償。

第二,在某不動產上設定抵押權後,又設定典權等限制物權,抵押權人實現抵押權,若無人應買或者所出價金不足清償所擔保的債權,執行法院可除去典權,重新估價拍賣,所得價金於清償抵押權所擔保債權後,如有餘額,典權人可以優先於一般債權人而受償。[2]

(二)例外:債權優先於物權

在特定情形,法律為了維護債權人的群體利益,給予特殊保護,使其優先於物權,形成債權優先於物權。

1.租賃權

租賃權是承租人基於租賃合同而對標的物進行使用、收益的債權。在傳統民法中,出租人是獨立的物權人,與其相比,要依賴於他人之物才能生存和發展的承租人被視為弱勢之人,特別是為了保護住房承租人的生存利益,不至於讓其承租利益因標的物所有權的移轉而受新主的排斥,遂有「買賣不破租賃」制度的產生,這也是租賃權物權化的標志。

在我國,該規則早先表現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下稱《民法通則意見》)第119 條第2 款:「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因買賣、贈與或者繼承發生房屋產權移轉的,原租賃合同對承租人和新房主繼續有效。」該規定非常貼切地表達了買賣不破租賃的意旨,體現出對承租人生存利益的特別保護。之後,《合同法》第229 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這使得無論何種標的物的租賃權均可物權化,如此一來,反倒模糊了買賣不破租賃的政策定位,因為與住房租賃等不動產租賃相比,動產租賃並不包含保障承租人安身立命的價值,讓它與不動產租賃權一樣被物權化,難言合理。[3]

為了在擔保關系中體現出租賃權的物權化,《擔保法》第48 條規定:「抵押人將已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應當書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這與《民法通則意見》第119 條第2款和《合同法》第229 條規定的租賃權只要有效成立即可對抗新主所有權的規則不同,抵押人是否履行書面告知承租人義務,似乎成了租賃權能否物權化的前提,租賃可否破除買賣完全控制在抵押人之手,這就失去了「買賣不破租賃」的意蘊。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看來,抵押人書面通知承租人的義務是為了落實《民法通則意見》第118 條規定的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而為的制度措施,並非影響租賃合同效力的因素,[4]故而,《擔保法解釋》第65 條將《擔保法》第48條修改為「抵押人將已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其實,如果著重考慮租賃權的物權化特色,當它與抵押權共存於同一財物上時,應適用權利沖突的內部規則,成立在前的租賃權當然可以對抗成立在後的抵押權,反之亦然,《擔保法解釋》第65-66 條體現了這一點,值得贊同。

這一立場同樣反映在《物權法》第190 條:「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

不過,它不是《擔保法解釋》第65 條至第66 條的翻版,其特點在於:(1)明確了租賃權對抗抵押權的時間點,即抵押合同的訂立,此時,依據不經公示,物權不變動的規則,抵押權並未設定,成立的僅僅是抵押合同之債,而從抵押合同成立到抵押權通過登記而設定之間還有一段時間,這樣,即使租賃權在抵押登記之前存在,但只要它後於抵押合同成立的時間,也不能優先於抵押權,這對租賃權的物權化限製得更為嚴格;當然,依據不經公示,物權變動不得對抗第三人的規則,抵押權因抵押合同的成立而設立,之前的租賃權可以優先於抵押權。(2)明確了可優先於租賃權的抵押權范圍,即已經登記的抵押權,雖已成立但沒有登記的抵押權縱然設定時間在前,也不能對抗租賃權,其原因應當是登記為承租人提供了相關信息,讓其明知抵押權存在的事宜,進而在信息完全充分的基礎上作出是否承租的判斷,一旦判斷肯定,承租人就要承受抵押權存在的事實,這實際上將因抵押合同成立而設立的、同時也沒有登記的抵押權排除之外。這樣一來,將租賃權優先於抵押權的時間點設置為抵押合同成立之前,反倒沒有什麼道理,因為只要沒有登記,租賃權就能對抗抵押權,抵押合同其實對租賃權的優先效力不產生實質影響,實不如將該時間點設定為抵押登記之前。

2.職工勞動債權

勞工在近現代社會也被視為典型的弱勢群體,法律給予特殊保護,其中的典型表現之一就是優先保護勞動債權,比如,根據《海商法》第22 條第1 款第1 項和第25 條第1 款,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權優先於船舶留置權和船舶抵押權。不過,在《企業破產法》頒布之前,職工債權和擔保物權在破產清算時,何者為優,存在相當激烈的爭論,因為優先保護前者是以人為本,優先保護後者則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如何取捨,難以決斷,這可謂是《企業破產法》最難以選擇的難題。[5]《企業破產法》第132 條最終確立了擔保物權優先的一般規則,但也有例外。

3.購房消費者的債權

購房消費者是另一個弱勢群體。鑒於我國房地產價格與居民收入不成比例,房地產市場交易不規范,房地產商占據了強勢地位,購房消費者難以知悉所買房屋的具體負擔情況等現實,最高人民法院特別保護購房消費者對房地產商享有的請求移轉房屋所有權的債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下稱《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批復》)第1 條至第2 條,消費者交付購買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項後,買受人的請求權可以對抗承包人就該商品房享有的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以及其他債權人就該房屋所享有的抵押權。據此,只要購房消費者交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購房款,其請求權即可對抗其他物權,至於其是否佔有房屋,在所不問。不過,該房屋上的抵押權應沒有通過登記公示,否則,視為購房者自願承受該權利,或者購房者懈怠保護自己的利益,根據《擔保法解釋》第67 條,購房消費者的債權不得對抗抵押權。

4.預告登記的債權

預告登記的對象是債權,它是債權物權化的重要表現。[6]《物權法》第20 條明確規定了預告登記,此前,我國一些地方性法規也規定了該制度,比如,《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中預告登記的對象是預購商品房和房屋建設工程的請求權,經過預告登記,債權人能排除其他人取得將來的房屋物權。需要說明的是,預告登記債權之所以有優先效力,基本上是為了防範原因行為和物權變動之間的時間差對物權受讓人的風險而設,這不同於以上幾種優先性債權所蘊涵的保護弱者的社會政策考量。

5.其他債權

在我國,法律賦予優先效力的債權至少還有:(1)《海商法》第22 條第1 款第2 項至第5項、25 條第1 款規定的船舶營運中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以及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等債權;(2)《民用航空法》第19 條第1 款、第22 條規定的援救該民用航空器的報酬、保管維護該民用航空器的必需費用等債權;(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 條規定的被拆遷人優先取得補償安置房屋的請求權。

二、解決權利沖突的內部規則

一物上存有數個有沖突的物權時,物權法通常採用「時間早者權利先實現」的規則,[7]我國也不例外。當物權公示能決定物權變動時,物權的標志就是不動產登記或者動產交付,它們出現的時間將影響物權的實現順序,公示在前的物權具有優勢地位,該規則被稱為順位,主要適用於同一物上的數個限制物權之間、或者限制物權與預告登記之間。一般規則通常伴隨例外,順位規則也不絕對,比如,不同特性的物權之間會遵循其他規則,限制物權即可優先於所有權而實現。

(一)順位規則

順位的基本內涵,就是在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情況之外,按照限制物權設定的前後順序決定其實現順序。在不動產物權(如房屋抵押權)和權利物權(如專利權質權),順位以登記為標准,在動產物權則以交付為標准。[8]至於當事人約定的設定物權的合同,在其內容尚未被登記之前,僅僅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拘束力,不能影響第三人的權利義務狀況,不能成為確定順位的標准。由於不動產物權之間的沖突在實踐中更常見,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基礎的順位更富有法律技術含量,本文以下主要討論不動產物權的順位規則。

在不動產物權,順位得以建立的物質基礎是登記簿,為了使物權能夠有序地在登記簿中得以表現,就必須整理物權在登記簿中的存在空間,相同性質的物權應在同一欄目之中,這樣,就可以按照欄目簿頁空間上的前後位置,來排列物權實現的順序,即物權登記空間位置在前者,有優先順位,反之,順位在後。

不同類型的物權則應位於不同的欄目,這導致它們之間不存在物理意義上的登記空間前後排列順序,而應依登記時間順序為標准來確定順位。登記時間通常以登記簿記載的登記時間為准,而且,基於物權公示的推定效力,無論登記簿中記載的時間是否真實,法律都推定其真實可靠,這樣,登記時間在先的順位優於登記時間在後的順位;記載時間相同的,順位相同,此時,要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來公平衡量權利人之間的利益關系。[9]雖然登記簿記載的時間存在先後順序或者相同,但是,如果登記簿註明登記申請日期或者登記機關收到登記申請日期先後的,或者提出順位主張的當事人能夠證明登記申請日期先後的,則應以登記申請日期的先後順序為准。[10]這一標準是對順位更為細致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登記時間和申請時間的計算單位,但根據《擔保法解釋》第58 條第1 款,當事人同一天在不同的法定登記部門辦理抵押物登記的,視為順序相同,由此,該計算單位應是「天」,即同一天遞交的登記申請如果都符合法律要件,則應在同一天登記,這些權利的順位相同,根據《擔保法》第54 條第1 項、《物權法》第199 條第1 項,抵押權順位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然而,這種規則並不符合客觀上存在的先來後到的順序,即使兩項登記申請在同一天,但只要申請到達登記機關的時間有先後,就將導致順位也有先後之別,不宜用「天」為基本計時單位來模糊處理。對此,我們宜借鑒德國的經驗:兩項登記申請雖在同一天,但在不同時間到達土地登記局,應在登記簿中通過順位附註方式清楚標明,先提出申請的權利優於後申請者;[11]或者借鑒瑞士經驗,登記機關在接受登記申請時,宜清晰標注申請到達的鍾點並按照先後順序編號。[12]

(二)特殊規則

根據物權的不同特性以及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適用不同於順位規則的特殊規則,主要為:

1.限制物權的優先效力

限制物權的有效存在,是所有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也是所有權人自願承受負擔的表現,故而,所有權要受到限制物權的限制,只有在限制物權消滅後,所有權才能恢復其本有狀態,因此,所有權總是滯後於限制物權。

2.登記物權的優先效力

當某物上有數個物權存在,其中有登記外觀的物權優先於無登記外觀的物權,具體而言:

第一,基於登記的對抗效力,原因行為成立即導致物權變動,但不登記者不得對抗第三人,那麼,根據《擔保法》第54 條第2 項和《物權法》第199 條第2 項,登記的物權能對抗沒有登記的物權。另外,盡管同一物上的數個未登記物權的原因行為的有效成立時間會有先後順序,但由於未登記的物權不具有對抗力,無論成立時間先後,它們相互之間不能對抗,而是處於同等地位,就此而言,《擔保法解釋》第76 條和《物權法》第199 條第3 項修改《擔保法》第54條第2 項按照抵押合同生效時間排列未登記抵押權的先後順序的規定,改為各抵押權人按照債權比例受償,值得贊同。

第二,與登記的公開性、穩定性和公信程度相比,動產佔有顯得更隱秘、不穩定,也不那麼公信,動產物權的設定也不如登記物權那樣明確,當事人完全可以在設定登記物權後再與第三人惡意串通,以移轉佔有的動產物權的設定在先為由,對抗登記物權,[13]故而,在同一物上既有登記抵押權也有質權時,根據《擔保法解釋》第79 條第1 款,登記的抵押權人優先於質權人受償。不過,基於登記的對抗效力,未登記的物權不能對抗第三人,據此,未登記的抵押權不能對抗動產質權,而不宜按照權利產生的時間先後來排列它們之間的順序。

3.法定物權的優先效力

法定物權是無需當事人約定,只要符合法律規定要件即可當然產生的物權。與意定物權包含的由私人進行計劃安排的特性不同,法定物權則是立法者根據社會公益或者特定社會政策而作出的強制性安排,具有優先效力,比如,根據《物權法》第239 條、《海商法》第25 條第1款和《擔保法解釋》第79 條第2 款,留置權優先於抵押權和質權。

法定的不動產物權屬於非依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的產物,適用登記的宣示效力規則,故而,無需登記即可設定,並能排斥登記物權,比如,根據《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批復》第1 條,建築工程承包人的法定抵押權優於抵押權,這也是學理上通常所謂的費用性擔保物權優先於融資性擔保物權。但是,費用性擔保物權雖然無需登記就直接排斥他人利益,而無論先前已經存在物權是否登記,這將使既有的融資性抵押權失去意義,並導致其他物權人或債權人採用措施來排除風險,從而產生諸多經濟成本。[14]為了擺脫這種困局,可能比較好的出路,還是藉助登記,將費用性法定抵押權公示於眾,使得其他人能獲取較充分的信息來決策安排計劃。[15]

4.意定順位的優先效力

前述的順位為依據法律規定的標准和規則確立的法定順位,意定順位則是按照當事人的意思排列的物權順序,它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能排除法定順位規則。我國法律沒有直接規定意定順位,但從《物權法》第194 條第1 款第2 句,也可推導出相關意思,即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可以協議變更抵押權順位,從而打破抵押權原有的順位。當然,意定順位要發生效力,意思表示必須有效,而且,意定順位必須在登記簿中顯示出來。

此外,根據《德國民法典》第881 條和《瑞士民法典》第813 條第2 項,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不動產所有權人可在登記簿上為先設立的限制物權提供一個後順位,為將來設定的其他限制物權保留一個先順位,這被稱為順位保留,它也打破了法定順位規則。順位保留之所以產生,源於實踐中的客觀需求,比如,不動產物權人在為土地開發借貸而設定抵押權之前,要為另一項較為次要的利益設定另一物權(如為購買汽車貸款設定抵押權),為了保障重大利益,就要為前者保留優先順位。我國交易實踐同樣存在這樣的需求,故我國將來的《不動產登記法》宜借鑒和規定順位保留制度。

注釋:

[1]參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第34-35 頁;溫豐文:《台灣民法典物權優先效力規定之施行經驗》,載《月旦民商法》第3 期,2004 年3 月,第132 頁。

[2]參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 頁。

[3]參見蘇永欽:《關於租賃權物權效力的幾個問題》,載《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年版,第338 頁以下;張雙根:《談「買賣不破租賃」規則的客體適用范圍問題》,載《中德私法研究》2006 年第1 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版,第16 頁。

[4]李國光、奚曉明、金劍鋒、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52-253 頁、第284 頁。

[5]參見餘力:《新「企業破產法」面臨最後抉擇》,《南方周末》2004 年12 月23 日,第21 版;李曙光:《破產法進入三審關鍵之爭:擔保債權與職工債權孰優先》,《21 世紀經濟報道》2005 年5 月30 日,第34 版。

[6]參見[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第418 頁以下、第341 頁。

[7] Vgl. Schmid/Huerlimann-Kaup, Sachenrecht, 2. Aufl., Verlag Schulthess, 2003, S.18.

[8] Vgl. Rey, Die Grundlagen des Sachenrechts und das Eigentum, 2. Aufl., Verlag Staempfli, 2000, S.141.

[9] Vgl. Mueller, Sachenrecht, 4. Aufl., Verlag Hezmanns, 1994, S. 398-399.

[10]參見《瑞士民法典》第972 條第2 項;《日本不動產登記法》第6 條第2 項第2 句、第47 條;《澳門物業登記法》第6 條第1 款;《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第11 條第2 句、第13 條第3 款第1 句。

[11]參見[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第418 頁以下、第341 頁。

[12] Vgl. Schmid/Huerlimann-Kaup, Sachenrecht, 2. Aufl., Verlag Schulthess, 2003, S.92.

[13]李國光、奚曉明、金劍鋒、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52-253 頁、第284 頁。

[14]參見蘇永欽:《法定物權的社會成本》,載《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版,第265-271 頁。

[15]參見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審理商品房按揭合同糾紛案件的幾個問題》,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總第14 卷,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114-117 頁。(來源:中國民商法律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常鵬翱

D. 公法與私法的關系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或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由古羅馬法學家提出的。按照烏爾比安的解釋,公法是以保護國家(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法律。大陸法系國際普遍認為,公法調整國家或公共利益,它的一方主體應當是國家,與另一方主體一般是不平等的隸屬或服從關系,公法否定私法自治,多以強制性規范為主。而私法則是強調私人利益關系的法律規范,多以任意性規范居多,弘揚私法自治,以自治為其最高原則和精髓所在。公法與私法在調整范圍,調整機制與其所維護的利益上存在本質區別。公法與私法的最大區別在於其立法理念不同:公法強令服從,注重權力運作;而私法關注意思自治,平等等價,注重權利的形式和保護。公法和私法的區分,正如德國學者基爾克所言:「公法和私法的區別,是今日整個法律秩序的基礎」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動態的、歷史的,是經濟、政治等諸因素作用的結果。現在社會公權力有擴張的趨勢,國家越來越需要向社會授權,這就出現了所謂的「社會法。」它們實質上屬於公法范疇,應劃到公法的范圍內。 ————————————————相對於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也可以理解成私家所定的法規。
詳見網路搜索

E. 民法基本原則有哪些

您好,民法基本原則:一、平等原則;二、自願原則;三、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原則;四、誠實信用原則;五、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由民法調整的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是指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適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與其自身活動相應的權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適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護是指法律對民事主體的保護規定是相同的,適用法律時不能區別對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決定的。
2、自願原則
自願是指在民事活動中體現當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強迫,欺詐及其他不當影響和壓力自己作主。這一原則也是由市民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我國民法的自願原則主要表現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囑自由。
3、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原則
社會公共道德,就是廣大市民公認的道德准則,與共產主義道德有區別。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為准則。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決定的。民法與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執法、適用法律均不能違背公共道德。在法無規定的情況下,道德可以成為民法的淵源,成為解決法律糾紛的依據。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按照誠實不欺、信守諾言的道德准則平衡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的原則。
此項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實事求是,自覺履行義務,也賦予法官一種解釋法律及法律行為的裁量權,即以一個誠實信用人的理解進行解釋。
5、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權利濫用,是指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利時超出權利本身的目的和社會所容許的界線。此種行為是違法的,故為法律所禁止。
行使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專以侵害他人為目的,以絕小瑕疵拒絕對方給付,違背權利目的等,均為法律所禁止。
以上就是小編對於民法的基本原則的相關知識的整理,根據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規定,結合學理解釋,可將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的准則,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也是法院解釋法律、研究民法的出發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基 本 規 定
第四條【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自願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F. 論國際私法與國際公法及國內民法的區別與聯系

一、國際私法與國際公法及國內民法的區別

1、調整對象不同

國際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外交、政治、軍事關系。國際私法的調整對象是國際民事關系,可以稱之為涉外民事法律關系。國內民法則是調整本國自然人、法人的民事關系。

2、主體不同

國際公法主體是指具有獨立參加國際關系資格,並直接享受國際法上權利和承擔國際法上義務的能力的國際法律關系的獨立參加者。

國際私法主體是各國的自然人法人,特殊情況下包括國家。

國內民法主體是本國公民和法人。

3、內容不同

國際公法指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規則的總體。

國際私法適用國家涉外關系裡民法和商法中存在沖突的狀況。

國內民法適用本國公民、法人以及外國公民、法人在本國范圍內的民事處理。

二、國際私法與國際公法及國內民法的聯系

國際私法淵源有國內淵源和國際淵源。國際私法立法與國際公法和國內民法有關。

G. 民法的淵源

【法律分析】:民法淵源是民事法律規范所表現和存在的各種具體形式。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如憲法、法律、法令、條例、規則、決議、命令、判例、條約、習慣等。因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而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有如下幾種:憲法、其他單行法律以及特別法、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制定的法規、決議、命令、指示、章程、地方性法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民事立法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立法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確認、援用和認可的民事判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或簽訂的國際條約、習慣、民事政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H.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主題是相鄰關系可以從哪些角度切入~這個方向靠譜么

論《物權法》中相鄰關系規范的性質
關鍵詞: 相鄰關系規范/意思自治/強行性規范/任意性規范

內容提要: 我國《物權法》中關於相鄰關系的規范,大量使用「不得」和「應當」的強行性用語,但我們在閱讀《物權法》文本時,不應完全限於字面用語的原初含義,而應具體分析其在物權法體系中應有的作用和性質。其中「不得」的規范具有保障基本人權、便於與公法銜接的功能,應為強行性規范;而「應當」類的規范應有當事人意思自治、自由協商的餘地,以促進物盡其用,但當事人雙方的約定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鄰關系規定的內容雖多為『不得』或『應』,其性質真正屬於行為禁止規范者畢竟還是少數。」 ——蘇永欽[1]

一、對我國物權法中相鄰關系規范的文義解讀
法律通過各項具體的規則來實現其對社會的治理,民法更是通過各項法律規范來調整人們的現時行為,並為未來的行為提供指引和預期。對於法律規范,從不同的標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類,而從法律規范內容上對人們行為的強制限製程度來區分,可以將法律規范區分為強行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強行性規范是「無論當事人的意思如何,都強制性地調整當事人的法律關系。」[2]而任意性規范則是可以「得通過交易當事人的約定排除其適用的法律規范。」[3]從整體而言,民法是私法的典型代表,因此民法中應當有較多的任意性規范,允許當事人的私法自治,例如合同法等內容。但是民法調整的范圍中有許多涉及到不特定他人的利益,因此民法並不總是由任意性規范構成的,例如物權法中就有較多的強行性規范,因為「物權是一種對物直接加以支配的權利,它具有強烈的排他性,直接關繫到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因此不能允許當事人通過合同自由創設物權。」[4]事實上,物權法所具有的較多的強行性規范,也構成了物權法與合同法的一大區別。物權法的這種強行性也同樣反映在其有關相鄰關系的規范之中。

《物權法》所有權編的第7章是關於相鄰關系的專章規定,共有9個條文。在這9個條文中,「不得」一詞出現了3次;「應當」一詞出現了8次,其中有7次是關於相鄰關系中權利行使規則的規定; 「可以」一詞只出現了1次。按照我國法理學通常講授的法律規范的分類,強行性規范乃是當事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其標志便是法律規范中出現「禁止」、「不得」、「應當」、「必須」等詞;而「可以」等詞才是任意性規范的典型用語,當事人才可以自由約定適用與否以及如何適用。在《物權法》關於相鄰關系的9個條文中,使用「可以」一詞的,僅是關於在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沒有規定的情況下可以適用當地習慣的規定,而該章中涉及到相鄰關系行使的具體規則,全都使用的是「不得」與「應當」兩詞。從《物權法》的條文表述來看,相鄰關系規則乃是典型的強行性規范,當事人並無自由協商的餘地。
二、對「不得」和「應當」規范的具體分析
《物權法》之所以將相鄰關系作為一種法定權利加以規定,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相互鄰接的不動產「由於化學或物理之作用,或多或少必會影響鄰接之土地或不動產之用益。受影響之不動產所有人若動輒以其所有權受妨害,而行使其所有權保全請求權,必將使鄰接之土地陷於無從用益之窘境,易地而處又何當不然。」[5]在如此容易引發紛爭的權利邊界,法律的適當介入,為當事人強行制定一個權利的界碑,減少日常瑣事的大量紛爭和訴訟,其立法目的是為了在總體上促進社會的和睦,節約社會資源,避免人們把精力都投入到不必要的訴訟之中,徒增訴累。「問題在於,相鄰關系規定中有哪些是行為禁止規范,哪些僅是物權調整規范,完全不具有禁止或強制為一定行為之意?」[6]物權法中相鄰關系規范的強行性文義用語,是否完全排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與自由協商?物權法為民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完全不具民法之意思自治的特色,所以我們在閱讀《物權法》文本時,不應完全限於字面用語的原初含義,而是應當具體分析這些用語在物權法體系中應有的作用和性質。
1.對「不得」規范的具體分析
《物權法》中使用「不得」一詞來進行規范的相鄰關系行為,全都集中在第89條至91條這3條之中,其所強性禁止的行為同樣也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建造建築物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的;第二類是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的;第三類是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的。從內容上看,這三類「不得」進行的行為,或者是侵害相鄰權利人的通風採光日照權的,或者是危害相鄰權利人身體和精神健康的,或者是危及相鄰不動產權利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通過對這三條規范的內容分析,我認為《物權法》在此採取「不得」的強行性禁止態度,有其正當性和合理性:

第一,為了保障基本人權。在現代社會,保障人權不僅意味著應當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權,而且還應當保障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在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中體面、健康的生存的權利。如果一方建造的建築物違反了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了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則無疑於剝奪了相鄰不動產權利人進行正常通風、採光和享受日照的權利,而陽光和新鮮流動的空氣是人們健康的生活所須臾不可或缺之物。「通風、採光、日照不僅是維持人們基本生產生活的要求,也是最低限度的生活條件,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涉及個人的尊嚴的問題。」[7]如果相鄰的建築物間距過窄且過高,完全將另一方的房屋籠罩在陰影下,則另一方權利人不得不常年生活在陰暗潮濕和沉悶的環境中,縱然一方給予另一方一定的經濟補償以換取同意,法律也採取強行性的規定來禁止和拒絕一方當事人以經濟補償的方式來完全購買對方當事人的基本人權。同其道理,如果一方在自己的不動產之上從事污染物、雜訊、電磁波輻射等危害活動的,或者大肆改造房屋導致房屋有可能傾倒而將他方當事人的人身財產置於現實的危險之中的,法律不會坐視一方對另一方基本人權的金錢收買,而是做出禁止性規定。

第二,便於與公法銜接。物,尤其是不動產,不僅是個人權利的標的,而且與他人、與社會公眾都具有密切的利益聯系。絕對的、不受限制的所有權觀念已經陳舊,現代社會的所有權都是受到社會公益方面的諸多限制。譬如權利人的不動產,既要受到政府的城鄉規劃,不能隨意選址建造,同時還要遵循政府部門對房屋質量、消防、環保等方面的諸多要求。因此,在政府積極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現代社會,縱然是私法領域的民法,也難免留下國家干預市民生活的痕跡,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民法必須注意與相關聯的公法性、管理性規范的銜接,即民法須能「容讓公法」,[8]方能使民法與其他法律部門協調好彼此之間的關系,共同維持社會的良性運作。而《物權法》的這3條規范,就便於與相關公法的銜接。這些規范是公法介入私法的表現,其背後都有相應的公法規范存在的影子。

具體而言,這3條規范涉及的是國家工程建設標准、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各種污染物等有害物質的規定,以及相關施工及建築物安全的標准,與這些規范緊密銜接的公法規范有《城鄉規劃法》、《環境保護法》、《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等。《物權法》中這3條規范的存在,為這些公法規范介入私法、參與管理權利人對不動產權利的行使行為,留下了介面和餘地。並且這些單行法律法規的修改,遠較作為未來《民法典》組成部分的《物權法》為易,所以可以根據市貌的變遷、時代的變化而及時進行修訂,卻不必因此而頻頻修改具有私法根本法性質的《民法典》,從而保持民法典的穩定性。
2.對「應當」規范的具體分析
《物權法》對於「應當」的規定,其內容主要是關於鄰里之間的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而需要利用他方不動產的行為。這些內容是為了生活的便利,必要但非必需,不似日照、採光、通風等權利一樣涉及基本人權。從字面意義上看,「應當」一詞具有法律上強行性要求之義,然而,相鄰關系固然是為保障相鄰不動產權利人之間各自權利行使中的必要延伸,以保證所有權的完整行使,但行使權利畢竟是民事主體的個人行為,是屬於私法上意思自治的范疇,法律為何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協商?試舉一例:《物權法》第86條第2款規定:「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那麼假如甲乙為同一條小河流沿岸的兩戶居民,甲在乙的上游,對於該條河流的利用,依照物權法則應尊重河流的自然流向而為,但如果甲希望在乙的上游築一個小水壩養魚養蝦,同時甲對於乙承受的水流量減少的不利後果,願意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補償,乙對此表示完全同意,並且這種行為實施後不會影響他人的生活。那麼甲和乙的行為就並沒有尊重自然流水排放的自然流向,而是以人為約定的形式進行了改變,此時甲乙違反了《物權法》中以「應當」形式做出的強行性規定,其行為的效力如何?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的區別,其中一個便是法定與約定的關系,但是為什麼會有此種差異?我認為,其原因在於相鄰權(相鄰關系)既然是所有權的必要延伸,那麼行使所有權時常不得不涉及到相鄰關系,對於一種日常所需而當事人自行磋商成本較大的權利,由法律出面進行最低限度的界定,利用法律的權威性在當事人之間推行法定規則,可以省去當事人之間大量的、高成本的磋商成本,這也是法律的社會作用之一,即法律替社會節約成本。「土地相鄰,其權利行使彼此互有影響,若各所有人皆得主張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並排除他人之干涉,勢必造成沖突,因此必須在一定范圍內加以規范,以保障土地充分利用,維護社會生活。」[9]但是法律是一種規則之治,具有普遍性,關注的是社會的普遍正義,而對於個別正義則難免不適。相鄰關系的目的既然在於保障雙方當事人都能夠依照自己的意願正常使用其不動產,那麼相鄰關系的法律調整應以當事人雙方的同意為界限,只要雙方當事人對相鄰不動產的利用達成了一致意見,並且此種一致意見並不違反民法的基本原則,則法律的目的已經實現,可以允許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因此,應理解為「『不得』,原則上指的是不具有此一權能,而非其行為為法律秩序所不容;『應』原則上僅指與相鄰土地間義務或不利益的分配,而非法律秩序課予一定行為義務。」[10]

所以,即使雙方當事人的約定改變了《物權法》相鄰關系中以「應當」形式做出的規定,只要這種約定不違反公序良俗、誠實信用等民法的基本原則,那麼這種約定在當事人之間就是有效的,法律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這種約定。在上例中,甲乙兩戶居民自願約定改變小河流的自然流向而加以利用,這種約定應是有效的,甲完全可以按照約定來利用該水流並向乙支付價款。

事實上,《物權法》關於相鄰關系一章中已經明確指出,法律調整相鄰關系的目的和原則在於「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而且《物權法》的一些具體規則也暗含了尊重當事人意願的意思。仍以第86條第2款為例,該款前段為:「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既然是合理分配,那麼合理的標准很難有一個整齊劃一的客觀標准,合理與否,主要是看當事人雙方的心理感受。如果上例中甲方改變水流的自然流向加以利用,同時向乙支付一定的補償費用,乙對此表示同意,那麼此時對於自然流水的利用,在相鄰的甲乙之間應當是合理的分配,甲多利用一些水流,而乙獲得額外的金錢補償。

三、相鄰關系規范中應有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間
1.「應當」類的規范應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
「民法上之相鄰關系,其制度之目的,原在調節相鄰不動產所有人之互相間對土地之利用,以維持鄰居之和平相處。」[11]在公法滲透私法的今天,相鄰關系規范中不僅包括了法律為相鄰權利人之間的和平相處而作出的各種規定,還包括了一些銜接公法性規范從不動產社會管理的角度做出的規定,因此,對於相鄰關系規范應當分其內容區別對待。

對於「不得」類的三個條款,因為涉及不動產權利人的基本人權,不容拋棄,也不容改變,所以乃是真正的強行性規范,當事人雙方不得自行約定進行改變。如果雙方自行約定改變了這些規定,比如雙方約定一方當事人可以在自己房屋內從事製造大量雜訊的活動,另一方對此危害行為表示同意並接受金錢補償。則此約定違反了《物權法》以及《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的強制性規定,製造噪音的一方當事人行為會被環保機關查處、罰款並責令停止,同時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此種約定也屬無效,一方不得依據此種協議而繼續製造噪音,而另一方受領的金錢補償屬於不當得利,依據《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而對於《物權法》中規定為「應當」的相鄰關系規范,主要是因用水、排水、通行、建造、修繕建築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而需要利用土地的事項,這些事項屬於不動產權利人利用自己不動產所必須具有的權利,否則其不動產物權是不完整的。但是,對於這些利用不動產以及要求相鄰不動產權利人進行配合的方式在不違反民法的公平正義、公序良俗等基本價值原則的前提下,應當允許當事人雙方進行自由協商。雙方當事人可以就相鄰關系中各自權利的行使方式、補償標准、期限等進行充分的自由協商,當然,不動產權利人對於這些對應於「應當」類的權利,如果不需要行使,也可以拋棄之。[12]這些都有雙方當事人進行自由協商的餘地。
2.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可以促進物盡其用
允許當事人對相鄰關系中的大部分行為規則進行意思自治,不僅弘揚和貫徹了作為民法核心理念的意思自治思想,而且在不動產資源日趨緊張稀缺、注重經濟效率與合理的今日,更有促進物盡其用的功能。此即「民法上有關不動產相鄰之制度之存在理由,……其主要目的已不再專為調和個人所有權之利害關系,而在促進物盡其用之社會利益也。」[13]

市場化是宏觀層面上資源優化配置的最佳途徑,而在微觀層面上,允許當事人之間對於相鄰關系規則的行使方式進行自由協商,而不是由法律一律進行強行安排,則可以將權利更多的配置給最有需求的當事人,同時由其對對方當事人進行有效的補償,這樣就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了權利產權的優化配置。這也是在具體民事主體之間進行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方式之一。「大部分『民法』相鄰關系規定的作用僅在於避免特殊土地狀況拉高交易成本,而非禁止交易。」[14]因為當事人本人更清楚各自的需求、收益和成本,而法律的劃一規定並不如當事人的協商有效,因此允許當事人進行協商,最能實現物盡其用。《物權法》對相鄰關系規范的大部分規定,只是為當事人設置了一個產權界定的基本模型,雙方當事人在遵守民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可以進行自由博弈、平等協商,在雙方同意的基礎上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物權法》中關於「應當」的規定,「只是使獲得特定利益的民事主體取得了與其他民事主體討價還價的資本,從而使其在放棄法律所賦予的權利時,能夠獲得相應的對價。此類規范,都非所謂強行性規范。」[15]所以當事人依照各自需求,在諸如通行道路的位置、通行方式或者管線鋪設的路線等事項上進行意思自治,對彼此不動產之間權利的行使達成一致意見,其行為是有效的,並且實現了《物權法》促進物盡其用的功能。
3.當事人雙方的約定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當事人之間對相鄰關系中權利義務的具體行使及履行方式進行自由協商、簽訂合同自然應當認定有效,但是這種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內部約定並不能對抗第三人。「相鄰關系規定主要是在調整相鄰關系人間之私權利沖突,……當事人間仍不妨作不同之約定或予以拋棄,但此項約定僅具債之效力,約定當事人間固應受其拘束,非當事人之第三人例如得主張相鄰關系通行權土地之受讓人自不受拘束。」[16]

其原因在於,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約定乃僅具有債的效力,而債的效力具有相對性,僅能約束合同雙方當事人,不能對他人產生約束效力。同時,雙方之間的約定不具有公開性,他人也難以得知,縱然得知,第三人並沒有參與締約,不是合同當事人,自然不受合同效力的拘束。因此,第三人無需善意,無論其是否得知相鄰不動產權利人之間的約定及其內容,其都不受該約定的拘束。例如,有相鄰兩戶之間關於通行問題達成協議,允許時常晚歸的一方於每日夜間仍得開車穿行另一方的庭院,而每月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償。則縱然有第三人知道該協議的存在及其具體內容,在其成為一方不動產的買受人時,非有特別約定,仍然不受該約定的約束。

當事人雙方的約定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主要適用於第三人成為其中一方不動產權利的買受人的情形。當一方出售其不動產時,即使其與鄰接不動產權利人之間的合同尚未到期,買受人也不受該合同的約束。買受人仍得依據《物權法》的規定及具體情形,向相鄰方主張不同的相鄰關系行使方式。例外的情形是,買受人在購買不動產時,作為購買合同條款的一部分內容,同意對相鄰關系的合同也一並繼受,或者單獨約定繼續承受此種約定,則買受人自願成為合同的當事人,那麼合同自然對其發生效力,先前約定的相鄰關系形式方式仍得延續下去。
四、結論
《物權法》中關於相鄰關系的規定,畢竟屬於調整當事人私人之間利益關系的規范,除少量關系公法性質的管理規定以外,大多數規范應當屬於任意性規范,或者僅發生指引作用的倡導性規范。相鄰關系規范「雖涉及公益,多屬間接,應容留當事人私法自治空間。」[17]我國《物權法》的立法過程中,兩部主要的專家學者草案建議稿在關於相鄰關系規范的內容中,事實上採用了較多的任意性規范,在為當事人設立基本行為模式的基礎上,常允許當事人雙方對具體權利的行使事項進行協商,其相鄰關系一章中多次出現的用語是「有權請求」、「可以請求」,[18]或者是「從其習慣」,[19]其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色彩甚濃。但是立法機關頒布的《物權法》中關於相鄰關系一章的規定,卻通篇充斥著「不得」、「應當」的強行性規范用詞,幾乎完全剝奪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空間。我們要想讓《物權法》能夠在現實生活中較好的實施和被遵守,就應當不局限於《物權法》的字面文義和用詞,因為立法機關用詞的不科學和不嚴謹將會導致法律在現實中實施的困難和被規避。我們應當從《物權法》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出發,從法律行為的效力出發,去分析相鄰關系規范的性質,區別該章中所用「不得」和「應當」二詞所真正對應的規范效力,在解釋相鄰雙方對相鄰關系的約定的效力時,應認真區分此類約定是否違反前述3條銜接公法管理的規范,若無,則應允許當事人雙方在「應當」的法定模式下仍得享有自行協商、意思自治的空間和自由。

注釋:
[參考文獻]
[1][6][10][14]蘇永欽.私法自治中的經濟理性[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31, 219, 219, 228.
[2] 謝鴻飛.論法律行為生效的『適法規范』--公法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及其限度[J].中國社會科學,2007,(6).
[3] 王軼.物權法的任意性規范及其適用[J].法律適用,2007,(5).
[4][7][12]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修訂版)(上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63, 657, 667.
[5][16]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修訂2版)[M],台灣:2003自版.289, 291.
[8] 蘇永欽.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56.
[9][17]王澤鑒.民法物權第一冊:通則·所有權[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210, 212.
[11][13]陳榮宗.相鄰地必要通行權[A].鄭玉波主編.民法物權論文選輯(上)[C],台北:台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5.222.
[15] 王軼.物權法的規范設計 [J].法商研究,2002,(5).
[18] 參見王利明.中國民法典學者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條文、立法理由、參考立法例(物權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19-234.
[19] 參見梁慧星.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條文、說明、理由與參考立法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315-363.

I. 民法原則有哪些

民法上的基本原則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約束力的一般原則,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沒有寫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則。民法基本原則與普通法律條文同樣可直接適用。 根據《民法總則》,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以及綠色原則。

功能和意義
1.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

民法基本原則,是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對各項民法制度和民法規范起統率和指導作用的立法方針。它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經濟管理體制和經濟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是中國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本質特徵的集中反映。民法基本原則之內涵,集中體現了民法區別於其他法律的特徵,在民法與其他法律如行政法、經濟法之間畫了一條界線。

2.一切民事主體均應遵循的行為准則。

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並且是一切民事主體應遵循的行為准則。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時,不僅應遵循具體的民法規范,並且應遵循民法基本原則。在現行法缺乏相應的具體規范時,應按照民法基本原則的要求行事。

3.解釋民事法律法規的依據。

民法基本原則也是對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依據。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須對所應適用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闡明法條的含義,確定其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法院在對法律條文進行解釋時,如有兩種相反的含義,則應採用其中符合於民法基本原則的含義。無論採用何種解釋方法,其解釋結果均不能違反民法基本原則。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解釋,不得謂為正確的解釋。

4.補充法律漏洞、發展學說判例的基礎。

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法院解釋民事法律法規的依據,並且是補充法律漏洞、發展學說判例的基礎。法院於審理案件時,從現行法不能獲得裁判的依據,說明現行法存在法律漏洞。這時,法院應進行法律漏洞補充。而民法基本原則,可用來補充法律漏洞。

換言之,在現行法缺乏相應的具體規范時,法院可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裁判案件。同時,學者對民法進行研究和解釋時,亦應以民法基本原則作為基礎,不得違背民法基本原則。無論何種學說如果違背民法基本原則,不得謂為妥當的學說。

須注意的是,有學者認為,可以直接適用作為裁判依據的基本原則,只是屬於授權條款性質的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權利濫用的禁止原則。其他基本原則,如平等原則、公平原則、合同自由原則,不具有授權條款的性質。

熱點內容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朔及力 發布:2025-01-19 03:02:21 瀏覽: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發布:2025-01-19 02:54:05 瀏覽:110
口頭協議有視頻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9 02:40:15 瀏覽:107
保安勞動法無法保證 發布:2025-01-19 02:05:21 瀏覽:315
民法典與與生態環境 發布:2025-01-19 01:21:19 瀏覽:439
中國合同法起草 發布:2025-01-19 01:08:06 瀏覽:180
法律與道德的案例 發布:2025-01-18 23:50:09 瀏覽:277
違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8 23:45:42 瀏覽:414
刑法什麼罪名 發布:2025-01-18 22:44:36 瀏覽:570
依規章行事 發布:2025-01-18 22:20:52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