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
A.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
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B.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分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三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三章》
作者:李耳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三章》翻譯: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道德經·第三章》注釋:
①上賢: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貴:重視,珍貴。貨:財物。
③盜:竊取財物。
④見(xian):通“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⑤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裡空虛,無思無欲。
⑥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
⑦敢:進取。
⑧弗為:同“無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道德經·第三章》解讀:
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取列國的為一統,本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世卿世祿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特徵。對人才的重視、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長達五個半世紀的先秦社會中的 熱點 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由於列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游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 ,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盪、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歷史舞台。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 反思 。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定,並因之而提出“崇賢尚才”的主張。主張用積極、斗爭的方式來促進社會的改良。他們高揚了人類的能創精神,為先秦社會的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與之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丑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 文化 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朴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爭斗、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准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准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李約瑟把這種行為方式解釋為“抑制違反自然的行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松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里,無苛政之苦,無重稅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無為之治”並不是脫離現實的烏托邦,也不是虛渺幻想中架設起來的空中樓閣,它具有現實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顯明的史例就是漢初的黃老無為之治。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平準書》記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這種殘破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自高祖劉邦開始,實行了黃老的無為之治,採取“與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時期,更進一步推行“輕搖薄賦”、“約法省禁”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最好的政策應該是“清靜無為”的政策,不要左一個運動,右一個政策,搞得民眾無所適從。要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安定大治,就像對待井水一樣,攪動得越凶,殘渣敗葉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濁,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什麼漂白粉之類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自己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就會自然清靜了。“無為而治乃大治”,這是老子“無為”論給後人的有益啟示。
C.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回,增強百姓的筋骨體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D. 道德經第三章的感悟是什麼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此章節可能非老子本人寫的,後人加的。其中「為無為」應作「為而無為」才是正道!行善不著,猶如蓮花不滯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E. 道德經原文(3)
道德經原文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
財貨有餘﹔是為盜誇。
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雲:
「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
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
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
扔無敵﹔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
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雲: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
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F.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
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
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
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G. 道德經第三篇譯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7)道德經第三擴展閱讀:
評析:
老子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
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
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
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H.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不尊賢者虛名,民眾就不會攀比相爭,不去特意哄抬貴重物品,民眾就不會生出盜竊佔有之心,不去挑拔慾望,民眾之心便不會亂。因此聖人治 世,便淡其心志,讓其吃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志,強健其身體健康生活。讓人民不要去自以為聰明,追求逐利被慾望牽著走,不自以為聰以便不會胡來,一切順自然天道而行,如此無為無欲發展。
單看老子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這段話彷彿老子的意圖就是使人民愚昧無知的愚民統治,很容易被人誤解。要是整篇聯系起來看呢?情況截然相反,這是一段典型的「無為而制」的經典論述。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
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
而蕭何提前拿走了秦國的法典,他要認真研究秦國的法律,以便決定今後的治國方略。
秦國的法律:完善到每畝田地要施多少肥、下多少種子;嚴酷到飼養耕牛的人,耕牛腰圍減少一寸打多少皮鞭,都有嚴格規定。法律如此細致苛刻,人民有如驚弓之鳥,稍不留神就會遭到滅頂之災。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就全部都是犯人,人民連生存都成問題了,愛國從何談起?
蕭何最終採用了黃老「無為而制」的治國方略,短短七十多年的時間,中國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老子的這套「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影響非常深遠、意義非常重大。
而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崇尚賢人必然會尊崇某一種思想觀點,那麼持另一種觀點的人就會被反對、甚至被鎮壓,這樣社會就會出現爭執。同時管理者也不可能看到社會全貌,更不可能做出合理的決策。
貴重稀世珍寶造就了無數虛高無用之物,社會各個階層欺騙之風盛行,貧富差距加大,以致人們互相搶購、欺騙、爭奪、搶掠、盜竊等等。
可欲之物有著巨大誘惑力,而大多數人的意志無法之抗衡。金錢、色慾、毒品、賭博等等這些慾望幾乎亂了所有人的心。慾望只有得到滿足,人心才會安定,然而社會太崇尚奢華的話,中下層人民慾望難以滿足的時候,社會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人的內心本來就有著無限的志向、無盡的慾望。如果人人都要去滿足自己的慾望和志向,那麼急功近利的人就會大大增多,欺詐、巧取豪奪、吹牛拍馬成為常態,浪費地球有限資源,社會不公、動亂等等就會頻繁發生。
所以聖人的治理,就是要讓人們對慾望有正確認識。以使人們擺脫慾望的控制:
虛其心,實其腹。使人們能夠虛心的聽勸,剔除內心的雜念、邪欲,認識自身的愚蠢,以及慾望帶來的危害等等。而且要讓社會的每個人都吃的上飯、都吃的飽肚子。
弱其志,強其骨。勸戒人們,使人們的志向不再好高騖遠,而是要腳踏實地、穩步前行。同時要讓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強健的身體,畢竟身體才是事業的本錢。
知識、慾望、智謀都是雙刃劍。它們都可以促進人類生活的進步,但違背社會客觀規律的濫用知識和智謀、以及不加節制的慾望都會斷掉人類的未來。
所以聖人要永遠使人們認識到自己知識的淺顯(無知),經常使人們徹底遠離無法擺脫的慾望誘惑,同時使那些耍計謀的人不敢胡作非為,造就公平社會。那麼社會就會回到質朴純厚的狀態。
只要做事了解人性,不違背客觀規律,不恣意妄為,天下就能大治。
I. 道德經第三章不見可欲「見」讀什麼音
見【xiàn】——【現】的古字,顯現。
《廣雅》:示也。又《廣韻》:露也。
J. 3《道德經》第三章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注釋】
1、虛心,使內心寧靜、心胸開闊、心量放大,格局大,境界提升
2、實腹,生活安飽、肚子充實,代指安居樂業。
3、弱志,減少慾望,使心性柔韌有生氣。養謙謙君子之氣。
4、強骨,筋骨強壯。皆為使動用法。
5、無知無欲,無機心、不耍小聰明,無貪欲。守其真心,心靈純真澄靜。
6、智者,心眼多,自作聰明的人
7、無為,無形、順任自然的態度去處理一切。而不是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譯文】
不崇尚標榜賢才,使民眾不起爭心;不炒作炫耀難得的貨物,使民眾不去做盜賊;不展現能引起人私慾的東西,使民眾心不受惑亂。所以聖人的治理,使民眾虛心、飽腹;減弱民眾的慾望,強壯民眾的身體。使民眾常保持無知無欲的自然淳樸狀態,那些詭計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詐。以無為來治世,則沒有治理不好的。
【經解】
這一章,被很多人粗淺地理解為愚民之術,其實,哪有那麼簡單。用相反相成的方式來理解,越琢磨越感覺深刻。
其中,「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三點尤為張目。
首先這不尚賢,就嚇人一跳,這不是不重視人才嗎?其實在老子時代,諸侯混戰,網羅人才、賢士作為稱王稱霸的資本。春秋無義戰,在這個時代被重用的賢士, 在道家看來,其實就是助紂為虐的人。亂象紛呈,人為之過,這「尚賢」的葯方,後遺症是非常大的。
一是這賢的標准本來就難定,主觀性極強;二是一有絕對化標准,便會導致許多偽裝的言行和僅為了符合標準的投機行為;三是賢者不一定是能者,所謂「賢者在名,能者在職」,就像現在很多盛名之下的人,其實難符一樣。
綜上可知,老子對坐在對面的「侯王」講的不尚賢的道理,其重點在於說,不特別標榜某一個「賢」標准,大家都按自然的趨勢發展;反之,則必然弄虛作假,終至不擇手段去爭取那個「賢」的模式。 於是便爭,於是便慢慢勢同水火,就像現在的評職稱、評級別、評獎的情況一樣。
其次,這不貴難得之物,使民不為盜,是說類似金銀珠寶這類稀缺的東西,其實並沒有那麼高的價值,是被過分寶貴炒作出來的。不把它炒作為珍貴的,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為得到它成為盜賊。老子這話其實是對當時統治者奢糜之風的批評,是道家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一種表達。
其三,這不見可欲,不是不見到,而是別炫耀、別得瑟。其實這句話就是緊接著「不貴難得之物」,老子的意思是:你們這幫侯王、官吏們,貴難得之物還不算,還到處去炫耀、張揚、嘚瑟,搞得民心亂了,對你們的仇恨、嫉妒便會導致鏟平主義行為,這就是老子的警告。
總攬老子這一章,核心邏輯就一句話:人生不僅要會做加法,還要會做減法一一減求名、逐利、炫耀的強烈慾望,這樣才能減少民怨,帶出好民風。可見,老子這話是給統治者講的,若說老子這是「愚民之術」,就南轅北轍了。
【淺談】
本章結合家庭教育談以下幾點:
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結合自己陪讀,與本章聖人的告誡最關鍵的是家長首先做到虛己心。主席教導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這也是老子在《道德經》反復強調的道。
我個人感覺在這點上和近年非常火爆的「吸引力法則」(此法則可能會被傳銷組織利用。我們今天講它積極的一面)有異曲同工之妙。虛其心,是大其心。天地為橐龠,虛而不竭,動而愈出;聖人大其心,為而不爭;你我大其心,使己進步;進而影響孩子大其心,從而無中生有,爆發小宇宙。
當然吸引力法則的前題是合道。尊道貴德,這樣你怎麼說話,就有怎麼樣的人生;你怎麼努力,就有怎麼期望的人生;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每個人材質不同,當然命也不同,就像這世上有花有草有參天大樹。我等平凡如小草,不曾有花的芬芳,也不會如大樹那樣挺拔,但幸運有屬於自己的土壤,可以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徜徉著風雨的洗禮,靜靜的,慢慢的向上生長著……這也是非常好的命。只要努力生長,便一定可以綠萌覆蓋大地,一樣美麗。同樣,自己的學習生活,從陪讀開始並堅持、並堅信,每天1%的學習,必將成就100%的自己,成長一直陪著我。用正能量、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現實。這樣,不斷完善自己的修為。那麼天道輪回,天道酬勤。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其次,老子講的虛其心,還有謙虛之意。即其三寶之「不敢為天下先」。謙虛使人進步的原因從易經的謙卦講更透徹。謙卦(十五卦)謙。亨。君子觀此卦象,以謙讓為懷,裁取多餘昀,增益缺乏的,衡量財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北宋易學家邵雍解:「謙和忍讓,尊人自卑;利用謙虛,萬事可達。」從此看:表面父母示卑弱於外,其實更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使其獲得長足進步的長遠發展之道。
一個人在社會上真正能立足,我認為起碼需要不斷加強三種能力建設:虛其心;實其腹(強其骨);弱其志、去小我、擴人脈。
其一,虛其心,充實大腦,多讀書,尤其讀像《道德經》這樣經典的書籍,即為學日益,培養持續不斷的學習能力
其二,強身體,實其腹,強其骨。沒有這個前面這個1,其他都是零。五年來,我每天堅持至少一萬歩不間斷,每天這短短的六、七公里,可能三個月、半年,一年都不會有明顯效果,但二年、三年,五年的堅持不懈,個人狀態絕對和不鍛練的人明顯不一樣。而且也絕不要聽別人說每天走這點,是湊數,老子雲:「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九層之台 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傻傻的堅持,必有大成
其三,弱其志,方能擴人脈,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基本法寶。「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只有堅持為他人,為眾生服務之初心,方能真正成就自我!
人生就是如此,不為自己,而負起真正的責任,自己改變了,孩子也會在不言之教的影響過程中開始真正的內心回歸之旅。現在回想起來,感謝《道德經》!感謝老師的大愛付出!
作家馬德說過:「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復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凈。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雜。」
你現在的狀態,是過去的你用努力換來的;你未來的狀態,是由你現在的努力決定的。有質量的人生,不是走向復雜的世故,而是回歸到簡單的天真。幸福始於簡單,痛苦源於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