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機器
Ⅰ 自動駕駛有什麼弊端
技術故障的風險雖然自動駕駛汽車所涉及的技術無疑是令人興奮的,但它也充滿了風險。汽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很有可能會在編程過程中出現故障。這些小故障或漏洞在手機和電腦中可能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駕駛自動駕駛汽車時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危險事故。
具備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奧迪A8(參數|圖片)在奧迪研發人員的心目中,世界的汽車已經在自主駕駛。他們正在處理這個必要的社會框架問題。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機器人倫理學家凱特達林說:自動駕駛最重要的便是得到社會的認可, 因為人們會對機器造成的事故感到更加情緒化。」
凱特·達林是參加「自動駕駛的倫理、法律和社會方面」研討會的12位國際科學家之一。他們正在與奧迪的7名專家進行討論,其中包括軟體工程師、律師和政策專家。這次專家會議是奧迪為解決人工智慧(AI)的社會影響而設立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學、商業、政治和社會必須緊密合作。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兩年前,奧迪建立了國際專家的跨學科網路。該計劃的重點之一當然是自動駕駛。
人工智慧是一個關鍵技術。它有助於汽車感知周圍環境並作出決定。「自動駕駛將帶來更多的舒適性和便利性,」奧迪高級開發自動駕駛總監兼永久網路成員Miklos Kiss說。「這將使交通更安全。」今天,所有事故中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由人為錯誤造成的。車輛中的人工智慧有望顯著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
盡管如此,還是存在道德問題。最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交通事故嚴重的情況,即事故不可避免,這就是所謂的困境。在這個例子中,一輛自動駕駛汽車面臨三種選擇 - 它要麼左轉,要麼撞A,要麼轉向撞B;如果直行,它會傷害乘客。
在研討會上,奧迪專家與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Iyad Rahwan等人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和兩位同事開發了在線工具道德機器,這為用戶提供了兩難局面的不同變化。然後他們通過點擊滑鼠決定自動駕駛汽車應該做什麼。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沒有時間做出明智的決定,他們會憑借本能進行操作。但是,希望機器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
(圖/文/攝: 問答叫獸) 小鵬汽車P7 Model Y AION V 理想ONE 蔚來EC6 Model X @2019
Ⅱ 人為何有道德
簡單地說,德就是一種遵循。遵循什麼?遵循天道。道德」、《道德經》,就是你要明白天道是什麼,然後要明白怎麼去遵循這種天道,那麼你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從我們祖先的智慧來看,其實人的生命和人這個肉體,本身就是一個產生道德的機器,或者說人就是產生道德的一種生靈。人的生命當中有五行物質,其主要代表是「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它們就直接產生了孔子所講的「仁、義、禮、智、信」這五種道德。
《內經》裡面還有句話講,「天之在我者,德也」。這就是它對「德」的一種解釋,宇宙自然表現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就是「道德」兩個字,道德的根本就是天道在人體中所發生的作用,生命的本身就是道德,沒有道德,生存也就根本失去了意義。
Ⅲ 韓國起草機器人道德憲章是什麼
為防止人類「虐待」機器人或機器人「虐待」人類,韓國當局正草擬一份機器人道德憲章。
這個「機器人道德憲章」將規定機器人用戶和製造商應該遵循的道德准則。這個道德憲章將由一個5人專家小組負責起草,這些專家包括未來學家和科幻小說作家。
韓國政府將機器人作為未來經濟的驅動力,當局已向機器人研製注入數百萬資金。
韓國商業、工業和能源部表示:「由於機器人預計會在不遠的未來發展出較強的人工智慧,因此政府計劃對機器人的角色和功能設立道德指南。」
韓國政府的一份最新報告預測,機器人在2018年將可以為病人施行普通的手術。韓國信息通訊部也預測說,2015~2020年間,每個韓國家庭將擁有一個機器人。研發機器人是對韓國社會日益老齡化的一種回應。此外,這也說明機器人的研究速度正突飛猛進。
機器人道德憲章的制定正是為未來做好准備。韓國信息通訊部機器人研發小組負責人對記者說:「試想一下,如果一些人把機器人當做他們的老婆,那該怎麼辦啊?」
他還說:「另外一些人可能對與機器人交談感興趣,甚至還會上癮,就像很多人對上網上癮一樣。」
韓國信息通訊部機器人研發小組負責人說,正在制定的這個道德憲章將反映有關的機器人三定律,其主要內容包括:確保人類對機器人的控制,保護機器人獲得的數據,並防止違法使用機器人等。
Ⅳ 人類最大的難題:如何保證機器人的倫理道德
如何保證機器人的判斷和行為符合人類倫理道德,包括保證它不為了滿足主人的要求而違背人類倫理道德呢?在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普及的時候,這些問題將會成為人類面對的最大難題。
Ⅳ 道德,會代替人的善性,人的所行所事都來自於道德,以至於對於是否幫助苦難的人,心裡想到的是是否道德,
孟子提出的性善論,荀子主張性惡論.孟子與荀子同為先秦儒家大師,但其關於人性善與人性惡的觀點卻截然相反.那麼究竟誰的觀點代表儒家原則?是孟子對而荀子錯,還是荀子對而孟子錯,抑或是二人都錯?結論只能是二人都錯,也就是說二人在邏輯思辨上都是獨斷的,而都是出於獨斷這一點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內的儒家的共同原則.儒家學說是一道德體系,其中的許多原則屬自明性質,非由邏輯論辯可以證明,也無須通過邏輯論辯的形式證明.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性惡,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於儒家「仁」的思想的差異,也不在於儒家邏輯論證方法的差異.孔孟荀三人所以能並列為早期儒家大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論上的一致.荀孟所以不同,是因為二人在儒學的理想與實踐上有著不同的側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惡正相反對,實際上卻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極為一致的儒家本色.孟子和荀子都認為性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不是決定一切的,所以所謂性善性惡,先天後天,原也就無所謂善惡,性善性惡只是二人邏輯論證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義」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也」.「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仁義者,「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先天雖有的,後天也有可能會失去.荀子的仁義雖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偽」,「強學而求有之」.先天沒有的,後天也可以具備.所以先天有沒有並沒有關系,關鍵是要看後天能不能擁有.所以說,性善論與性惡論是同樣歸結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與「學」的實踐原則,在此一點上二者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為什麼會有一人主張性善、一人主張性惡?其原因即在於二人所處的歷史環境不同.對此,司馬遷早有指出.《史記》將孟子與荀子合傳,是有其充分考慮的.《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孟子說:「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說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所謂「所如者不合」與「迂遠而闊於事情」,是說孟子的學說主張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差太遠,孟子被認為是過於理想化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荀子說:「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所謂「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說明到荀子時社會現實更趨惡化,更不容提出過高的理想.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環境屬於同一類型,都有所謂是非淆亂、老而發憤的經歷.但孔子生當春秋末年,孟子生當戰國前期,社會政治狀況畢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覺尚有葯可救.而荀子生當戰國末年,作為春秋戰國最後一位集大成的學術大師,所感受到的社會環境的險惡,以及來自儒家統系的責任感和心理壓力,都在孔子孟子之上.所以荀子專意著作了《性惡》一篇,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乎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孟子講仁義,把仁義概念建立在對人的心理分析之上.為了強調仁義,所以深自樹立,高自標榜,以求激勵人心,要求人在後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語所說的「唱紅臉」.表面上講性善,實際上重在後天行事.荀子講仁義,但荀子生當戰國末年,當時的情況已是人人爭於利慾,君子與小人同惡,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於是只有深明其惡,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後天生活實踐中厲行改造,有佛家世紀之末救世出苦海之意,是俗語所說的「唱白臉」.孟荀二人性善論與性惡論態度雖然相反,但「仁」的主張一致,強調後天實踐一致,並且性善論或性惡論的獨斷的邏輯論證方法也是一致的.社會政治格局是有變化的,學術的發展也是有變化的.在這方面以法家的論述最為充分,如《韓非子·五蠹》說:「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李斯秦始皇三十四年奏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儒家的發展,有一個由「仁」向「義」、「禮」,直至向法家的「法」過渡的流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性善論與「義」相聯系,性惡論與「禮」相聯系,核心是「仁」.「義」與「禮」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論與性惡論的不同,則是原於歷史環境的變化.「義」與「禮」變了,性善論與性惡論變了,但是「仁」沒有變,儒家體系的獨斷性質也沒有變.對於此一性質,學術界也早有指出.朱熹在解釋張載《正蒙·天道》中「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也」一句時說:「橫渠謂『天體物而不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此數句是從赤心片片說出來,荀、揚豈能到?」(《朱子語類》卷九十八)所謂「赤心片片」,即表明此問題是由內心自明的,而非推理的.梁啟超說:「道家哲學,有與儒家根本不同之處.儒家以人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類心力為萬能,以道為人類不斷努力所創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為萬能,以道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變,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見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中華書局1936年出版,東方出版社1996年編校再版.)簡潔而准確地指出了儒家學說的人文實踐傾向.梁啟超先生又說:「荀子與孟子同為儒家大師,其政治論之歸宿點全同,而出發點則小異.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擴充.荀子信性惡,故注重物質上之調劑.……孟子言『辭讓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謂爭奪之心人皆有之.」(見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七章《儒家思想(其五)(荀子)》.)所說出發點的小異當即指孟荀二人的論證手法不同,歸宿點的全同當即指其儒家本質的一致.
Ⅵ 機器人是否能遵守人類的道德准則
正如可以保護你、幫助你、支持你一樣,機器人也可能會傷害你。如何構建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機器人行為原則,是科技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技術和倫理雙重難題。赫特福德大學的人工智慧學者Christoph Salge博士撰文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如何避免機器人傷害他人?許多現有的機器人,比如在工廠里組裝汽車的機器人,在人類接近的時候就會立即關閉電源。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並不適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它可能需要在發生車禍時緊急移動,或者是對於一個護士機器人來說,因為它可能需要在老人摔倒之前扶起對方。
隨著機器人成為我們的僕人、夥伴和同事,我們需要處理日益復雜的情況,以及可能引發的倫理和安全問題。科幻小說已經預見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最著名的是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機器人三原則,它們的提出是為了避免機器人傷害人類。自2005年以來,我和我在赫特福德大學的同事們一直在研究一個可以替代的想法。
我們認為不應該限制機器人的行為,機器人應該被賦予最大限度發揮它們行動能力的權利,這樣它們就可以為任何特定的場景挑選最好的解決方案。正如我們在一篇新論文中所描述的那樣,這一原則可能構成一套新的通用准則的基礎,以使人類盡可能安全。
阿西莫夫的三原則
1. 機器人不可能傷害人類,或者通過不作為,讓人類受到傷害。
2. 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樣的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抵觸。
3. 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不與第一或第二定律相抵觸。
盡管這些原則聽起來相當有理,但無數批評已經揭示了它的不足。Asimov自己的故事可以說就是對自己所提出的這三項原則的解構了,展示了它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是如何失效的。目前,大多數試圖起草新指導方針的嘗試都遵循了類似的原則,以創造出安全、順從和有效的機器人。
任何明確制定的機器人指導方針所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我們需要將它們轉換成機器人能夠處理、理解和運用的格式。理解人類語言和語言背後的生活經驗對於一個機器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寬泛的行為目標,例如避免對人類造成傷害或保護機器人自身的存在,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遵守這些規則可能最終會讓機器人無法像它的創造者所希望的那樣行事。
新理念:授權
我們的另一種理念——授權,代表著無助的反面。被授權意味著有能力、並意識到你可以產生影響。我們一直在開發將這個社會概念轉化為可量化和可操作的技術語言的方法。這將使機器人能夠保持它們的選擇,並以一種增加它們對世界的影響的方式行動。
當我們嘗試模擬機器人如何在不同的場景中使用授權原則時,我們發現它們通常會以令人驚訝的「自然」的方式行動。它通常只要求他們對真實世界的運作模式進行建模,但不需要任何專門的人工智慧編程來處理特定的場景。
但是為了保證人們的安全,機器人需要努力維持或改善人類的授權,以及他們自己的賦權。這基本上意味著要具有保護能力和支持性。為人打開一扇鎖著的門會增加他們的賦權。限制人類將會導致對機器人的短期授權失效。而對人類的嚴重傷害可能會完全消除機器人被賦予的權力。與此同時,機器人必須努力保持自身的運作力量,例如確保它有足夠的能量來運作,而不會被卡住或損壞。
機器人可以適應新的環境
使用這一通用原則,而不是預先設定的行為規則,可以讓機器人考慮環境,並評估人們未曾設想過的場景。例如,機器人不會總是遵循「不能推人類」的規則,而是會在人們可能被一個墜落物砸到之前將他們推出去。人可能仍會受到傷害,然而這種傷害相比之下更小。
在電影《I, Robot》中,機器人處在一個令人壓抑的狀態中,通過限制和「保護」來減少對人類的整體傷害。但我們的原則是避免這樣的情況,因為這意味著機器人失去了人類的賦權。
盡管「授權」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安全機器人行為的方式,但我們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要提高它的效率,這樣它就可以很容易地部署在任何機器人上,並外化為機器人良好、安全的行為。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挑戰,但是,我們堅信,授權可以讓我們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來解決當前充滿爭議的問題,即如何控制機器人的行為,以及如何讓機器人——在最基本的意義上——「具備道德倫理」。
機器人家上看到,希望對你有用
Ⅶ 有誰能告訴我中學的新德育和舊德育有什麼內容非常感謝呢!
新德育探索
雙擊自動滾屏 來源:班主任之友(2006-12) 發表日期:2007-1-14
「新德育」是「新教育實驗」的一部分。從2004年開始興起的「新教育實驗」,正在影響著改變著越來越多的教師、學生和學校。「新教育」並不是一個今天才提出的新概念,作為一種教育實驗運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在中國,20世紀初也有一批教育家曾明確提出「新教育」實驗的主張,比如陶行知曾發表《試驗主義與新教育》,楊賢江也曾發表《新教育大綱》等。但今天的「新教育」顯然不是過去「新教育」的自然延續,而是針對今天中國教育所面臨的弊端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新教育實驗主張教師無限相信學生潛力,力求教育應該交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從實踐的角度看,它是實現素質教育理想的有效路徑之一。
就教育理念而言,關於「新教育」之「新」,我的理解並不是前所未有的「橫空出世」,而是歸真返璞和與時俱進,也就是說,今天所進行的「新教育實驗」,是讓教育回到起點,將過去無數教育家所憧憬的教育理想變成現實。有人曾這樣評價「新教育」之「新」:「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關於「德育」,從概念上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而廣義的德育,則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五育一體的教育(近年來,有人把環境教育、國防教育等等都納入德育的范疇)。我個人認為,前者對德育的理解太窄,因為在實踐中,德育決不僅僅是「道德教育」;而後者對德育的界定又太寬,幾乎無所不包。我對德育做這樣的界定,所謂「德育」,就是指以道德教育為核心,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學科知識教育等相聯系(滲透)的促使人社會化進程的教育。本文所說的「新德育」是針對目前德育的弊端——我將其稱為「舊德育」——而提出來的。
一、舊德育的特點
1.舊德育是「單向教育」
所謂「單向教育」是指在舊德育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是絕對的教育者,而學生自然是絕對的被教育者,因而從教師的角度看,教育過程便是「我說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從」的過程。「單向教育」有一個在我看來是「虛擬」的假設,那就是教師無論在人格上還是學識上都遠遠高於學生,甚至是「道德完人」,至少比學生完美高尚(盡管沒有人公開這樣說),所以有「資格」去「塑造」學生的靈魂。不然何以能夠成為「靈魂工程師」?至今不少德育工作者仍信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苦口婆心而又居高臨下地去「教育」學生,這使學生對老師敬而畏之,畏而遠之,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德育長官」。更加嚴重的是,在「德育長官」的管教下,學生逐漸喪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碼的獨立思考能力:「老師說的總是對的,不用我操心!」一方面畏懼老師,另一方面,為了服從又不得不迎合老師,以至形成「雙重人格」。
2.舊德育是「非人教育」
所謂「非人」,就是不把學生當成人,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無視學生的尊嚴、思想、情感等精神存在,而把學生當作沒有生命的「物」。學生是機器——裝道德的機器、裝知識的機器。所謂「非人教育」,就是非人道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中,不但老師不把學生當人——比如辱罵和體罰學生,而且久而久之,學生自己也忘記了自己是人,因為學生的尊嚴感、恥辱心已經被剝奪得乾乾凈凈。在這種教育下培養的學生,多是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而少有善於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開拓者。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教師眼中的學生是學習機器,是考試機器,是成績分數單,是錄取通知書——唯獨不是「人」!
3.舊德育是「順民教育」
「順民教育」也叫「聽話教育」,而所謂「聽話教育」就是以「聽話」為目的的教育,其教育目的或者說客觀的教育後果是培養「順民」。中國父母對孩子常有這樣的口頭禪:「要聽話」、「做聽話的好孩子」。有一句順口溜也說:「在家裡聽爹媽的話,到學校里聽老師的話,將來進單位要聽領導的話。」形象地反映了一代人成長的過程。如此教育培養的學生,必然迷信老師迷信權威。說穿了,「順民教育」(「聽話教育」)是把學生作為工具,目的是培養一種只會聽話的聽從者、順從者、服從者,不能獨立、毫無主見的馴服工具。這種教育的結果只能培養兩種人:一種是奴才,就是對的話也聽,不對的話也聽,好的話也聽,壞的話也聽,自己毫無主見,沒有獨立人格;一種是兩面派,有人在時聽話,沒人在時就不聽話,說的是一套,想的是另一套,公開搞的是合法的,背地搞的全是假冒偽劣。「順民教育」是封建專制教育在今天的流毒。中國古代封建教育特別強調「教化」,而「教化」便是規定一系列讓人不可逾越、限制人的創造力發展的「規范」,逼使受教育者就範。這是專制制度所決定的,因為專制制度所需要的,是奴才和順民。
4.舊德育是「封閉教育」
所謂「封閉教育」,就是將教育與社會生活隔絕開來,認為教育與生活無關,純粹是教室里的主題班會式的教育,或校園里的作文比賽、演講比賽。我們許多德育工作者對社會有一種擔憂,甚至有一種恐懼感。「學校教育一點鍾,抵不過社會一分鍾!」「五(天)加二(天)等於零!」……這是許多德育工作者的嘆息。於是,一些教育者在修築學校德育的「銅牆鐵壁」上狠下工夫:不準學生與社會上的人接觸,盡量減少學生與校外的聯系,嚴格控制學生放學後回家的時間……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安全」為由,把學校的春遊活動也取消了!不少學校都喜歡說「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育」,其實,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純而又純」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開放的教育,培養出的學生很難有健全的人格、開放的視野和創造的素質。
5.舊德育是「他律教育」
「他律」的特點,是一言一行都受外在因素(如老師、家長、班幹部、學校紀律等等)的約束,是一種被迫的「循規蹈矩」。當然,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學生,這種紀律性「強制」是必需的——不光學生,即使是成人也必須受「秩序」(大到國家法律,小到團隊紀律)的約束;但對於學生來說,「他律」並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如果我們的學生永遠只能「他律」,如果他們只是在老師、家長面前才是「乖娃娃」,而背著教育者則又是一副面孔,那麼這將是我們教育的失敗!「他律教育」的直接 後果是學生的「依賴性」,這與我們教育上許多的「包辦代替」是密不可分的。從傳統德育對教師的評價我們便可看出學生的依賴性是怎樣被強化的:在一些學校,越是寸步不離地守著學生上自習、做課間操、搞清潔衛生的班主任,便越是受到領導的表揚。台灣作家龍應台曾寫下《幼稚園大學》一文批評台灣大學生「獨立處事的能力還不到五歲」。我看,相當一部分大陸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6.舊德育是「單獨教育」
我們往往把德育當成一門功課,比如「思想品德課」、「班會課」、「團隊活動」等等,認為德育是可以「專門」進行的,於是無論內容還是教師都越來越「專門化」。於是,任課老師不管德育,因為有班主任,哪怕是課堂上出現的紀律問題,科任老師也往往是把違紀學生交給班主任「處理」;學校其他部門也不管德育,因為有政教處,於是凡是認為和德育有關的事,都交給德育處去「落實」。而且這種「單獨教育」已經形成「套路」或「經驗」:比如什麼節目搞什麼活動,比如樹立什麼榜樣,等等。盡管多年來都在強調德育要與其他教育相融合,但這種融合往往是生硬而機械的。比如,大約十年前,上級有關部門強調各學科教學都應體現德育,於是,筆者所在學校有位生理衛生教師便申報了一個「生理衛生教學中的德育」的課題,一年後結題時,該教師果然寫了一篇課題報告,大談「消化系統與德育」、「神經系統與德育」、「生殖系統與德育」等等,這份「實驗報告」還獲得了當年市級科研論文二等獎!
7.舊德育是「灌輸教育」
作為一種方法,應該說在德育中,灌輸與引導都是需要的,對此大概不會有什麼爭議。問題在於,以什麼為主?前幾年有人鑒於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便提出「還是需要灌輸」。然而,一味灌輸,德育未必隨之真正強化。長期以來,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認為,學生的心靈是一個空盪盪的容器,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往這容器裡面裝美好的道德;我們還認為,學生的靈魂「可塑性最強」,而教師的使命就是「塑造靈魂」,所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盡管現在絕大多數教育者都已經知道「灌輸式」的教育收效甚微,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要以「傳教士」的身份進行灌輸,只不過灌輸的方式可能有了一些「改革」,過去教師的說教或報告,變成了現在學生的演講或作文——但這里,學生所寫所說,都是教師的意願。
8.舊德育是「客體教育」
這里所說的「客體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將學生視為主體以外的客觀事物,是對立於教育者的教育對象;也就是說,本來同為主體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卻被教育者「物化」了。通俗地說,所謂「客體教育」就是對「物化」了的「客體」的教育。在實踐中,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教師無視學生的主體性,更不用說尊重學生的精神世界。學生飛揚的靈魂、積極的主觀能動性和充滿活力的建構活動在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的被動的機械的接受、訓練和規范。在「客體教育」中,教師將學生設為「假想敵」,隨時對學生有一種防範心理,處處著眼於「不許」學生做什麼,而很少告訴學生「你可以做什麼」;只強調學生的「義務」,而忽視了學生的權利。於是學生成了動物,教師成了馴獸師,而教育自然便成了「馴獸」。
舊德育的種種弊端已經給我們的教育造成嚴重後果,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舊德育客觀上已經淪為虛弱、虛假和虛偽的德育!這些我們都有目共睹而又心照不宣。以腐敗猖獗、誠信失落為典型標志的不良社會風氣正日益腐蝕著我們的國家進而毒化著我們的民族,究其原因當然不能僅僅歸咎於教育(德育),但教育難道真的一點責任都沒有嗎?早在八十年代,鄧小平就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里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他這里說所的「教育」主要是指「德育」。二十年過去了,對德育和德育改革,不能說我們不重視,從八十年代末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到最近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我們發布的加強德育的文件可謂不計其數,但效果究竟如何?恐怕我們很難作出樂觀的評價。原因何在?我認為,關鍵在於我們的所謂「德育改革」都沒有突破「舊德育」的框架,而只是在一些形式上作表面文章,過於追求形式的花樣翻新,德育便容易墮入陶行知當年所抨擊的「假教育」。寫到這里,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蘇霍姆林斯基當年曾這樣尖銳地抨擊某些形式主義的「愛國教育」:「兒童、少年、青年口頭上會說他怎樣熱愛祖國,甘願為祖國而犧牲,但是這些話本身並不能作為學生所受的愛國主義教育程度的真正標准;教育的明智在於:不要讓我們的學生毫無熱情地、不假思索地說出這些話來。因此,我們堅決禁止組織這樣的競賽:看誰關於熱愛祖國的演講或作文講得最漂亮。教學生高談闊論愛祖國,取代了教學生愛祖國,這是不可思議的事。」遺憾的是,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至今還在中國以「加強德育」的名義「庄嚴」地發生著!
批判,不僅僅是為了摧毀,更是為了建設——我上面對舊德育進行了剖析,並對其進行了也許比較偏激的抨擊,我的目的不是徹底否定德育本身而是真誠地呼喚德育加強和改革。但我認為,「加強德育」的前提是「改革德育」,或者說,我們應該通過「改革」德育來「加強」德育。而「改革德育」決不僅僅是在一些方式方法上改變,而應該在德育觀念、德育內容、德育目的、師生關系等等方面有所探索,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呼喚著「新德育」!
二、新德育的特點探索
什麼是「新德育」?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憧憬和解釋。針對前面我羅列的舊德育八大弊端,我對新德育的特點相應地作如下界定。
1.新德育是「互動教育」
這里的「互動」,指的是師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新德育把教師和學生視為共同成長的同伴。新德育所期待的師生關系應該是精神對話關系。教育者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標准要求自己,本身是沒有錯的。但這應該是一個貫穿終生的動態的追求過程,而不是意味著教育者已經達到了很高的人格境界。我們承認教師不是完人,承認教師在許多方面不如我們的學生,這並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對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隨時隨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追求自身的完善。學生童心的保持,個性的發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教育。但這種教育,不應該是教師的居高臨下與學生的俯首帖耳,而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是師生心靈的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它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造。讓我們的新德育有更多的民主,更多的平等,更多的科學,更多的個性;讓我們的新德育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歷程!
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
在新德育的大旗上,應該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人,是正在成長中的人,是富有個性的人,是有自己獨特精神世界的人。因此愛學生,就是愛一個個具體的人。新德育就是把學生當人的教育,就是充滿人性尊重和人文關懷的教育。整個德育過程應該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因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以人為本」的信奉者和實踐者。他有溫馨的愛心和晶瑩的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所謂「以人為本」,決不只是寫在紙上的文字或貼在牆上的口號,而應該體現於教育的每一個環節甚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同時,充滿人性的教育,還意味著尊重學生的精神世界,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就是尊重學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造的自由。我們期待的新德育,就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3.新德育是「公民教育」
新德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共和國培養現代公民。這不是我的觀點,而是上世紀初陶行知對新教育的憧憬。陶行知所追求的民主教育的目的,始終是指向未來的民主社會的,他認為,民主教育應該為共和國培養公民:「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應當養成的學生。」所謂「公民教育」,就是培養「公民意識」的教育。關於「公民意識」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我同意這種理解,即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對於自己應享受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的自覺意識。具體地說,公民意識既是一種重視和維護自己和他人權利、尊嚴和價值的民眾意識,又是一種自覺承擔責任和義務的法律意識,是二者的統一體。它包含公民對於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其核心是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正的公民,應該具有平等、自由、法治、寬容、妥協等民主精神,他尊重任何人,同時決不迷信任何權威,更不會臣服於任何權力。
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
這里所說的「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貫穿學生的生活全過程,把德育的時空擴展到人生、社會與自然,把德育視為一種實踐活動,讓孩子去體驗。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著德育資源,教育者要善於引導學生處處留心時時感受,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悟,在體悟中生活。社會與自然,應該是德育必不可少的教材,我們必須讓孩子主動打開這兩本「必讀書」。是的,社會上的確存在著對青少年成長不利的因素,但對這些消極因素的抵禦方式之一,恰恰是教育者大膽地調動社會有利因素來充實、完善學校教育,所謂「社會教育化,教育社會化」。新德育提倡的德育開放,含義至少有三:德育向家庭開放,讓學校教育引導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協調於學校教育;德育向社會開放,幫助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引導學生在社會風浪中明辨是非,經受考驗;德育向自然開放,讓學生在青山綠水之間強健體魄、飛翔心靈、解放個性,揮灑青春。
5.新德育是「喚醒教育」
新德育贊同這樣的觀點:「教育是一種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斯普朗格)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喚醒」有時候也是一種相信,一種期待。相信並期待著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進步,都能夠成為自己成長的主人!新德育重在培養學生「自律」能力,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勇於自我教育和善於自我管理來實現。自我教育,就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戰勝自己——犯了錯誤能譴責自己,有了進步能肯定自己甚至獎勵自己;自我管理,就是讓學生習慣於自己約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導自己——無論是遵守紀律還是助人為樂,都不是因為怕「受處分」或者是為了「得表揚」,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心靈警戒。
6.新德育是「滲透教育」
有效的德育不能單獨地孤立地進行,而應該貫穿於學校的全部教育工作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里所做的一切都應當包含深刻的道德意義。」也就是說,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應該充滿德育因素。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應該成為學校全體員工的行動。關於「滲透德育」,朱小蔓教授有一個比喻非常恰當,她認為德育是「鹽」,人不吃鹽不行,但也不能單獨吃鹽,而必須將鹽溶解在各種食物當中吸收;我們在吸收鹽的時候,是看不見鹽本身的,因為鹽已經融入了各種食物之中,但鹽卻很自然地進入了人的體內。德育也應該如此,它也應該自然而然地融入(即「滲透於」)其他教育之中,包括學科教學的課堂。新德育認為,每一個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是教育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此外,「滲透德育」還應該善於營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被感染和感動,進而受到教育。
7.新德育是「活動教育」
無數成功的德育證明,沒有活動便沒有教育。在這里,班級活動尤為重要。我所說的「班級活動」,是指在班主任的組織和領導下,或者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南學生自己組織的,為實現班級教育目標而舉行的各種教育活動。它是班主任組織、建設學生集體,並通過學生集體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個體的一種較為普遍採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學生個體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班級活動」至少有四個特徵:第一,目的性。就是說活動不是白發的,是教育者有意識組織的。這是就組織者的能動作用而言,強調活動不是盲目的。第二,教育性。這是我們所說的活動最本質的一點。這是就活動過程中的功能而言,正是這一點將我們這里所說的班級活動與青少年一般的活動區別開來。第三,全員性。這是就參加主體而言,面向全體,是「集體」活動。第四,整體性。這是指活動與活動之間應該有著內在的聯系。「活動」之於德育,其意義不言而喻,它是通過淡化教育痕跡的方法來獲得並非淡化的教育效果。這是德育的辯證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8.新德育是「自主德育」
新德育把學生也看作教育的主體,而德育過程是一個主體自我建構的過程。魯潔教授認為,教育過程的主體是學生,客體是作為教育資料的社會文化以及學生自身的「客我」,教育的過程是實現「理想的我」(主我)的過程,是「主我」對「客我」的超越。她特別指出,教育過程雖然離不開教師的存在,但教師的作用是加工教育資料,為學生提供一種文化環境與文化氛圍,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建構。應該說,學生建立道德信念和養成道德行為的過程是教師主動引領和學生自我建構的有機統一。正如肖川先生所說:「教育作為文化——心理過程,所關注的是理想個體的生成與發展,它有這樣兩個相互制約、相互聯結、互相規定、對立統一的基本點,那就是:價值引導和自主建構。」在這里,「價值引導」是就教師而論,「自主建構」則是對學生而言。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寫成長日記等形式,反思自己,體驗成長的歷程。我們要變「防範性德育」為「服務性德育」,這里的「服務」,首先意味著為學生的自主成長服務。
新德育是我們對過去的批判,也是我們對未來的建設;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的行動;新德育不是「標新立異」的教育口號,而是一種樸素的教育回歸。新德育所追求的,就是陶行知所說的「真教育」:真誠、真實。
新德育所造就的學生,應該是行為規范、心靈自由、感情豐富、思想充實、胸襟開闊的現代人!應該是能夠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社會、國家負責的現代公民!
Ⅷ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道德經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篇一:機器人也要講道德
根據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我,機器人》里有這樣一個場景:2035年的一個早晨,機器人與人類一起穿梭在美國芝加哥繁忙的街道上,它們在送快遞,幫主人遛狗,做搬運工,急著回家給主人拿急救葯品——這並非遙不可及,日前,谷歌公司的機器人汽車項目就有可能讓這一虛構成為現實。
今年5月,美國內華達州為一輛搭載谷歌智能駕駛系統的汽車頒發了牌照,允許這輛無須人工駕駛的汽車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行駛。據行業人士預計,自動駕駛汽車在歐美有望於3年至5年後投入使用。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網站公布的數據,自1961年以來,全球機器人的銷售總量已達230萬,2011年銷量最高,達到16萬台。眼下,全球機器人產業已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上升期。
阿西莫夫定律的困境
當機器人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由此引發的法律與道德問題也隨之而來。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教授諾爾·沙吉舉例說,設想你的機器人汽車正在開往停車場,此時一個兒童正在附近玩耍。一輛卡車開來,濺起的塵土干擾了機器人汽車的感測器,機器人汽車因不能感知兒童的存在而造成交通事故。那麼誰應該對此負責,是機器生產廠家、軟體工程師還是機器人自身?
隨著機器人越來越聰明,用途越來越廣泛,機器人最終將面臨這樣一種情境:在不可預知的條件下做出道德判斷——在有平民存在的情況下,無人飛機是否應該對目標所在房間開火?參與地震救援的機器人是否應該告訴人們災難真相,即使那樣會引發恐慌?機器人汽車是否應該為了避免撞到行人而突然轉向,即使那樣會撞到其他人?
1942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者目睹人類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看似完美的三定律在電影《我,機器人》中遇到了麻煩;在兒童和成人同時出現交通事故時,機器人會計算出成人存活率高,選擇優先救成年人,而不是兒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教會機器人進行道德判斷就被提上了日程。
像人一樣學習道德
怎麼教機器人學會道德判斷?《道德機器:教會機器人如何判斷對和錯》一書的作者之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系教授科林·艾倫表示,這要從人類修習德行的方法中去尋找。
他舉例說,2010年4月的美國紐約街頭,一名見義勇為的男子在與歹徒搏鬥後奄奄一息,但在近兩個小時里,先後有20多名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該男子終因失血過多而死亡。人們對道德的理解有時候並不和實際行動相符。為什麼會這樣呢?
對此,艾倫解釋說,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本能地”做出反應,並沒有考慮行為所產生的道德問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認為,人需要在現實中不斷地踐行有道德的行為,最終使其成為一種習慣。在以後再遇到道德選擇時,才能不經思考就能表現出良好的品行。
因此,艾倫認為,可以設計一些具有簡單規則的機器人汽車。當汽車遇到上述情況的時候,學習著去進行救助,然後再根據一些道德規范,對機器人汽車的“救助”行為進行分析和肯定,從而逐漸培養起它們的道德感。
然而,另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接踵而來。當人類本身尚對諸如網路下載、墮胎以及安樂死等問題的看法存在分歧的時候,工程師們也不知道應該將哪一套道德體系輸入機器人。同時,將一種價值判斷應用於具體案例時,也會有分歧。比如,在不傷害到別人的情況下,實話被認為是美德。如果說謊能促進友誼,且不傷害到雙方,這時說謊就是“對的”。基於人類道德的差異性,機器人的道德可能會有若干版本。
當機器人像人一樣開始學習並實踐道德,它們是否會超越和取代人類?艾倫說,他現在還不擔心這一點,眼下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教會機器人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至於怎樣的道德判斷是正確的,這個問題,恐怕連人類有時候都還沒有弄清楚。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篇二:1500歐元的道德底線
我到德國留學,那天去交學費。
交完300多歐元的注冊費和保險費之後,收費的老師給了我一張1800歐元的收據,我稀里糊塗地收下了,到另一個房間辦其他事情。可是我知道我還有1400元的語言學費沒有交。於是我就問辦公室桌前的另一個中國同學到哪裡交學費,她很詫異地看著我手裡的收據說:“你不是已經交過了嗎?”我立刻反應過來,是收費的人弄錯了。
我當然知道1500歐元對於我這種窮學生來說是怎樣的一種誘惑,可是在幾秒鍾的時間內,我做出了決定,這筆錢我必須交上去。我轉身走出去找弄錯收據的那個人,結果發現辦公室的老師跟我一起出來了。他在弄清楚情況之後,很兇地批評了弄錯收據那個人,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很誠實。”我微笑著說了一聲“謝謝”,可是我心裡想的是:“其實我並非誠實,我也沒那麼高尚。”
現在來分析一下我那幾秒鍾的所思所想。在通常的觀點上,這件事會有兩個相反的結果。
壞的結果是誰沒交學費最終被查出來,那當然是一件面上極端難看的事情,而且對中國人的影響極壞。
好的結果是這1500歐元歸我所有,這筆錢足夠我半年的生活費。
可是,在深層含義上,這兩個結果所面對的道德處境都是我不能承受的。前者意味著在眾人眼中的道德敗壞,而且代表著中國人的道德敗壞,雖然這個錯誤的直接原因是德國人導致的,但是在道德上理並不在我們一方。後者呢?後者意味著我的下半輩子將永遠受到良心的拷問和譴責,因為它嚴重越過了我心中的道德底線,它將為我的人品抹上最大一筆污點。事後很多人說:“學校那麼有錢,又不差你那一點。”可是我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看的。其中的道理,不用細說。
事後想起這件事,覺得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確。我決不能為了這1500歐元下半輩子不得安生,我買的是一片良心的清寧。為這片清寧,我寧願明年冒著烈日和暴雨去打工幹活,因為自己辛苦勞動得來的錢花得理直氣壯。
這件事是我出國以後面對的最嚴峻的道德考驗,讓我踏實的是,它為今後可能遭遇的一切波峰浪谷開了一個好頭,遠多於誠實和高尚。
關於道德經的故事篇三:訓練“道德”
吳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養老金不高,房子也不大,住在杭州富陽的一個社區里。汶川地震後,她捐了一筆錢,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以“日日捐”向社會獻愛心。雖然捐的錢不多,每日只有區區一元錢,但她說,這一元錢帶給她許多快樂,只要有一日不捐,心裡就會空落落的。
前幾天看新聞,有位文具店老闆街頭孤身追賊,為一位女士追回一條金項鏈。鏡頭中,店老闆的妻子說:“丈夫就喜歡管這樣的閑事,開店十年,這樣的見義勇為不下十次了。”這則新聞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追小偷時只有他一個人,而且追了長長的一條街。
善與惡、是與非、黑與白……這樣的“道德觀”認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對“好人”、對“好事”,我們心中還會油然而生出感動和敬佩,但感動歸感動,行動歸行動。“感動”與“行動”之間還橫亘著一條長長的溝壑,有的人走了一輩子,都沒有跨過去。看來“道德觀”與“道德”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道德觀”只是一個理念,而“道德”在行動,“行動”真的很難。
香港有位義工叫蘇金妹,她認為道德不能靠說理,而靠“訓練”。如果要讓孩子富有愛心,就應該讓孩子走上街頭去幫助別人,這樣才能“訓練有素”。
“道德訓練說”可以解釋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譬如吳奶奶的“日日捐”、又如那位店老闆的“古道熱腸”。一個人做了好事,就會經常做好事,就再也看不得別人“受苦受難”,也看不得“不平之事”了。
山東濟南有位叫鄭承鎮的老人,自從1987年那年在濟南“收養”了一個流浪孩子之後,這十多年一共幫助了四百多位流浪孩子,最多的時候家裡擠住過十三個孩子。在他收養的孩子中,有的讀了中專、警校,有的參了軍,沒有一個再去流浪。
常人很難理解鄭承鎮的行為,唯有“訓練有素”這四字才能理解。他顯然已把這種救助視為一種習慣,並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和滿足,所以才能樂此不疲,視為一生的追求。
“道德”真的需要訓練。這段時間,網上在熱議一位名叫陸傑森的美國在華留學生,他在麥當勞門口遇到一位乞討的老奶奶,於是買了兩份薯條,兩人席地而坐,開心地吃著。陸傑森的愛心讓許多國人為之感動,但對於陸傑森來說,這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因為他在美國就是一位義工,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為乞丐買一份食物,只是舉手之勞。
陸傑森的“很簡單”,對許多人來說卻是“很困難”,現在許多網友甚至還提醒陸傑森被騙了,說那位老奶奶不是真正的乞丐,不應去幫助她。“扶弱濟貧”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但要走出一步、付出一點,原來這么難。
我們接受了太多的道德說教,但缺少實踐和體驗。結果,我們永遠站在“道德觀”的陣營里,樂於做一個評判者,而不願做一位實踐者。
2010年去香港培訓,在九龍塘地鐵口曾看到溫情一幕:一位只有五六歲的小男孩站在地鐵出口,手舉一塊“哮喘基金募捐”的牌子向路人募捐,而他的父母則靠在一輛賓士車邊,微笑著看著他。
Ⅸ 韓國起草機器人道德憲章是什麼
為防止人類「虐待」機器人或機器人「虐待」人類,韓國當局正草擬一份機器人道德憲章。
這個「機器人道德憲章」將規定機器人用戶和製造商應該遵循的道德准則。這個道德憲章將由一個5人專家小組負責起草,這些專家包括未來學家和科幻小說作家。
韓國政府將機器人作為未來經濟的驅動力,當局已向機器人研製注入數百萬資金。
韓國商業、工業和能源部表示:「由於機器人預計會在不遠的未來發展出較強的人工智慧,因此政府計劃對機器人的角色和功能設立道德指南。」
韓國政府的一份最新報告預測,機器人在2018年將可以為病人施行普通的手術。韓國信息通訊部也預測說,2015~2020年間,每個韓國家庭將擁有一個機器人。研發機器人是對韓國社會日益老齡化的一種回應。此外,這也說明機器人的研究速度正突飛猛進。
機器人道德憲章的制定正是為未來做好准備。韓國信息通訊部機器人研發小組負責人對記者說:「試想一下,如果一些人把機器人當做他們的老婆,那該怎麼辦啊?」
他還說:「另外一些人可能對與機器人交談感興趣,甚至還會上癮,就像很多人對上網上癮一樣。」
韓國信息通訊部機器人研發小組負責人說,正在制定的這個道德憲章將反映有關的機器人三定律,其主要內容包括:確保人類對機器人的控制,保護機器人獲得的數據,並防止違法使用機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