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微前沿夜幕下的

法治微前沿夜幕下的

發布時間: 2022-09-18 19:52:47

A. 法考最難的科目是哪個要怎麼備考

考生可以按照下列學科順序復習: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權→商經法→理論法學→三國法,每一學科則按照「知識+題」至少三輪復習。理論法學和三國法純記憶的知識點較多,但也是性價比較高的學科,在考前花一些時間去背去強化記憶,容易得分,最好不要放棄這些學科。

B. 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

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要好好的學,具體如下看看我學習的心得
讀書是讀完一本再讀另一本,後來我發現按照主題來閱讀,更高效,更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尤其在寫作論文時,我會有選擇地閱讀,這時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書,而是一個個章節,一個個的問題。針對我的論文主題,我會頻繁地從一本書跳到另一本書,從一處資料跳到另一處資料,從而來獲得多個不同的學者對同一個主題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闡述,

法條與原理

坦率地講,上學時,除了復習准備司法考試會強化記憶一些法條應付考試外,沒有在課堂或者圖書館翻閱法條,更沒有刻意記憶法條,現在做律師也不會專門記憶法條,但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查找調動出來。上課時,導師沒有按照刑事訴訟法學教材的章節順序授課,其自成一派,從不照本宣科,授課范圍是刑事訴訟前沿問題,授課方式是專題式講授。

作為習法之人,掌握一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要比學習、記憶某個知識更為重要。正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切空,學習和熟練掌握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要比背誦法條和概念更為重要。

刑事訴訟原理是總結刑事訴訟實踐而提煉出來的體現刑事訴訟基本規律的理論。刑事訴訟的原理包括了刑事訴訟中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基本理念,刑事訴訟的若干基本原則、基本要素、構造、程序等,這些原理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始終,是刑事訴訟立法、司法實務的指導性准則,所以只有熟練掌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才能夠觸及刑事訴訟的真諦,有助於理解刑事訴訟規則背後的東西,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培養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法律人區別於非法律人的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法律人擁有一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就是運用法律的理念、原則、規則、概念進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陳瑞華教授曾精闢指出,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猶如一束光線,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照耀著我們的心靈,影響著我們對各種社會問題的看法,並幫助我們獲取了越來越多的新知識和新理論,也使得我們在看待同一問題時,與一般的非法律人有了更多的不同視角和見解。

如何培養塑造法律人的思維方式呢?只要通過嚴格的法學訓練,諸如大量的閱讀,聽講座,完成知識的積累,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寫作論文過程中,可以使你養成科學的研究習慣和工作習慣,使你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理論素養,以上的訓練過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這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便水到渠成塑造成功,逐漸成為法律人的思維工具。

學習法律,一定要經常思考和寫作,這兩者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寫作是為了更好的思考,思考促使你勤奮地寫作。學習刑事訴訟法,還應當密切關注社會發生的熱點案件,結合案件涉及刑事訴訟或者證據方面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書寫出來,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寫作、思考刑事程序問題的能力。

當你在閱讀的時候,總是有種將書籍賦予你的知識和靈感書寫出來的沖動。在讀研期間,我有那麼一段很規律的時間,上午圖書館看書,下午在宿舍寫作,晚上圖書館接著看書、思考、寫作,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據我所知,很多人也有寫作的沖動,但是在開始書寫之前,又發現寫不出來,覺得沒有什麼可寫的,文筆與想法不同步,這是一個怪圈,這時更要逼著自己寫出來,你越是不開始書寫,總是拿有限的思維緩存去默想一個問題,就越是沒有內容可以寫

C. 如何從生態文明的系統觀高度來理解人類所面臨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

摘 要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的社會系統工程,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諸多問題:環境污染嚴重、生態惡化、資源短缺,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態意識淡薄、經濟發展方式不合理、環境法律制度不健全。
關鍵詞 環境問題 原因 生態文明建設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繁重,正確認識和理性分析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其原因,是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
1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
1.1環境污染嚴重
1.1.1水污染情況
當前我國水污染形勢依然相當嚴峻,根據近幾年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幾乎所有的水資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資源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對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68.9%、20.9%和10.2%,總體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①。
地下水環境質量。2012年,全國198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依據《地下水質量標准》(GB/T 14848-93),綜合評價結果顯示:極差佔16.8%、較差佔40.5%,較好佔3.6%,良好佔27.3%,優良佔11.8%。主要超標指標為鐵、錳、氟化物、「三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和氨氮)、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等,個別監測點存在重金屬超標現象。
海水污染情況。近幾年,我國近海海域的污染狀況呈現惡化的趨勢,區域性災害頻繁發生。2012年,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定,水質級別為一般。主要超標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9個重要海灣中,黃河口水質優,北部灣水質良好,膠州灣、遼東灣和閩江口水質差,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1.1.2大氣污染情況
我國的大氣污染的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城市的大氣污染狀況更是相當嚴重。大氣污染沒有國界,嚴重的大氣污染會改變地球的氣候,造成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 3095-2012),截至2012年底,全國74個城市建成符合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監測網並開始監測。按照新標准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評價結果表明,地級以上城市達標比例為40.9%,環保重點城市達標比例為23.9%。
另外,從人們的日常生活體驗來看,2012年起一個新的名詞――霧霾開始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PM2.5頻頻爆表,人們談霾色變,口罩的銷量直線上升,霧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1.1.3固體廢物污染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絕大多數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面臨來自固體廢物污染的嚴峻挑戰。這些固體廢物主要有: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等。全國年產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200多個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的局面,2012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29046萬噸,綜合利用率為60.9%。這些垃圾產生的環境問題:一是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造成細微顆粒增加,釋放毒氣、沼氣,造成大氣的二次污染;二是對水環境的影響。滲濾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水生生物,使河流湖泊面積減少,排灌能力降低;三是對土壤環境的影響。有毒液體殺害土壤的微生物,破壞土壤的腐解能力,減少耕地面積。
1.2生態惡化
1.2.1生物多樣性受威脅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
生物多樣性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然而,目前我國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資源過度利用和無序開發、工程建設以及氣候變化嚴重影響著物種生存和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1)部分生態系統功能不斷退化。我國人工林樹種單一,抗病蟲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內陸淡水生態系統受到威脅,部分重要濕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帶物種及其棲息地不斷喪失,海洋漁業資源減少;(2)物種瀕危程度加劇。據估計,我國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20%。野生動物瀕危程度不斷加劇,有233種脊椎動物面臨滅絕,約44%的野生動物呈數量下降趨勢;(3)遺傳資源不斷喪失和流失。
1.2.2水土流失嚴重
眾所周知,我國「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積僅相當於世界人均土地的1/3;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我國的水土流失嚴重,根據《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大約356.9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7.2%。按水土流失的強度分級,輕度流失162萬平方公里,中度流失80萬平方公里,強度流失43萬平方公里,極強度流失33萬平方公里,劇烈流失38萬平方公里。再者,耕地質量退化趨勢加重,退化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
1.3資源短缺
1.3.1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我國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約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城市中有約2/3缺水,約1/4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均衡,根據環保部門對中國內地 640個城市的淡水資源調查數據顯示,有 400個城市供水不足,300個城市缺水,110個城市嚴重缺水,總計 2.32 億人年均用水量不足。如前文所述,我國水資源的污染狀況比較嚴峻,這也是造成水資源短缺一個重要原因。此外,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和有效利用率低,未來我國水資源短缺形勢將更加嚴峻。 1.3.2能源短缺
能源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從總體來說,我國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大,能源消耗與日俱增。《中國統計年鑒2012》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逐年上升,從1978年的62770萬噸標准煤上升至2012年的331848萬噸標准煤,但是能源消費總量上升速度更快,從57144萬噸標准煤上升到361732萬噸標准煤,能源的消費量遠大於能源的生產量,說明我國能源遠不能自給,能源需要依賴進口。再者,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依然比較單一,過分依賴煤炭等礦產資源。例如2012年,我國能源消費的結構中,煤炭佔66.6%,石油佔18.8%,天然氣佔5.2%,水電、核電、風電等佔9.4%②。
2原因分析
眾所周知,生態環境問題是一個多層面、多因素綜合作用的復雜系統問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以上諸多問題,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人們的生態意識淡薄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人們的行為受其意識和觀念的支配,一直以來人們習慣於把自己看成支配自然的主人,忽視人類的活動對自然環境影響。盡管近些年來我國公民的環保觀念日益增強,環保認知度不斷提升,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有所提高。然而,我國公民的生態意識淡薄的情況依然十分明顯。根據《2007 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對於調查所選取的7個環境科學知識概念,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如垃圾分類、白色污染、有機食品等具有較高的知曉度,但是僅有10%是人能正確了解環境保護的確切含義。被調查者大多認為我國的環境問題相當嚴峻,把它列為第四大社會問題,但對於個人居住區域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判定則比較低。但總體來看,其各項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均值都處於「不太嚴重」和「比較嚴重」之間。調查中,61.7%的人認為我國當前比環境問題更重要的問題還很多,50%的人認為我們不能為了環保而降低大眾生活水平,32.7%的人認為我們應當先提高生活水平再談環境保護。從環境保護行為看,公眾實際採取的環境保護行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為為主,如89.6%的人會採取節約用水、用電、用氣的環保行為,而對於需要增加個人支出或給個人生活帶來一定程度不便的被採用的程度較低,如只有22.1%的人購物時不使用塑料袋、32.8%的人在外就餐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38.6%的人會將廢電池投入專門的回收桶或回收站等。調查顯示,大眾主動參與環保活動不足,僅有18.1%的人參加有關環境保護的公益活動,4.2%的人參與環保宣傳,2.1%的人成為民間環保組織的成員,12.9%的人沒有任何環保經歷。
2.2經濟發展方式不合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我國也承擔了巨大的資源能源壓力,付出極其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我國的 GDP 以每年 8%~12%的速度增長,環境損失也占當年 GDP 的 8%~13%」。從總體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與低產出、低技術、低效益的經濟發展模式依然存在。這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必然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
客觀地說,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跟過去我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技術水平低下、經濟總量小和人們對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的忽視有關系。試想在一個溫飽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的人口大國,不可能不要高速度;在技術水平不高、環境意識不強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不靠高投入、高消耗,進而也難免高污染。盡管我們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也做過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通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來換取高增長的發展慣性依然很大;從思想上忽視經濟增長質量、忽視生態環境成本的傾向還相當嚴重;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出口,過度依賴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發展,過度依賴物質投入的問題還十分突出。從投入和消耗來看,投入大、消耗多仍是當今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徵。例如,2008年我國GDP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8%,而其消耗的資源總量卻達到了15%以上,其中,鋼材消耗超過31.8%、原煤達到39.6%、水泥消耗達到48%。單位產值能耗是發達國家的3~4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外先進水平高40%。
2.3環境法律制度不健全
當前,我國環境法律體系已基本上建立起來,但是仍然不完善,在環境法律制定、執行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環境法律內容滯後。現行法律法規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不能反映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新出現的環境問題。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頒布於1989年,內容偏重於「防治污染和公害」的規范和處罰,對於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則明顯不足。從立法的角度上,就容易誤導公眾片面認為環境保護就是防治環境污染和公害,落實到行為上就會出現被動防治而不是主動保護。環境法律條塊分割,缺乏統一性和完整性。我國除了《環境保護法》之外,也有單項環境法律,如《礦產資源管理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這些法律的實施容易造成部門分割,再加上存在的部門利益,一旦出現環境問題就會出現扯皮的局面。所以,從整個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我們缺少綜合系統的生態保護法律法規。
環境執法力度不夠。目前,在環境執法過程中,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打擊不力,執法不及時、不到位等現象。同時,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有限,違法成本太低,即使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也無法得到有效地遏制;執法過程監管缺位,無法用法律手段限制執法過程中存在的行政干預、人治大於法治、關系大於原則的現象。另外,環保機構權力有限。我國的環保部門隸屬於政府機構,法律賦予這些執法部門的強制性手段和措施過少,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對污染企業大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還充當了污染企業的保護傘。

D. 法治微前沿那個孫明成為千萬富翁,落網被判處死刑了嗎

如果他僅僅是因為有錢一般是不會判處死刑的!除非他是以黑社會性質攬財或者因黑社會性質有人命案附身,才能重判!至於收受賄賂罪不致死!

E. 誰能提供我一些刑事訴訟法原理論的資料!

我國1996年修改通過的《刑事訴訟法》第191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二)違反迴避制度的;(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這是我國刑事訴訟法中首次詳細規定程序性違法的法律後果,標志著我國刑事訴訟法程序規則的逐步健全和程序性裁判機制的初步確立,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以《刑事訴訟法》第191條的規定為切入點,試圖分析我國刑事訴訟中引入程序性裁判的意義,以及當前中國刑事訴訟法中程序性裁判存在的局限,並對中國刑事訴訟法中程序性裁判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以期拋磚引玉,引起學界對這個長期「被遺忘角落」的重視和思考。

二、程序規則及程序性裁判的確立

(一)程序規則及程序性裁判的含義

程序規則是程序性裁判存在的前提。程序規則是相對於實體規則而言的,兩者都屬於法律規則的范疇,因而都須符合法律規則的一般邏輯構成。從邏輯構成上講,每一個法律規則應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部分構成。[1] 行為模式是從大量實際行為中概括出來作為行為的理論抽象、基本框架或標准。行為模式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可以這樣行為;應當這樣行為;不應當這樣行為;這三種行為模式也就意味著有三種相應法律規則:授權性法律規則;命令性法律規則;禁止性法律規則。法律後果一般是指法律對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賦予某種結果。它大體上可分為兩類:(1)肯定性法律後果,即法律承認這種行為合法、有效並加以保護以至獎勵。(2)否定性法律後果,即法律不予承認、加以撤銷以至制裁。[2] 程序規則就是由程序性權利、義務(程序法上的行為模式)以及程序性法律後果構成的法律規則。具體到刑事訴訟程序規則而言,就是對公、檢、法三機關和訴訟參與人[3] 參加刑事訴訟時應當遵守之操作規程以及違反操作規程所承擔之法律後果作出規定的法律規則。以《刑事訴訟法》第191條為例:「……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如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違反迴避制度的、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等,實質上是對上述行為的禁止性規定,即「不應當這樣行為」,結合刑事訴訟法的其它相關法條,共同構成了「不應當從事上述行為」的行為模式。而「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則是行為模式違反時所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程序性行為模式和程序性法律後果兩者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程序規則。[4]

程序性裁判是法院裁判的一種。所謂「裁判」,就是用公共權力解決被告案件的行為。「裁判」一詞有多種含義,最廣義的裁判是指全部訴訟程序,即在訴訟本身意義上使用的裁判。但是訴訟法固有意義上的裁判是審判機關意思表示的訴訟行為。不過這種意義上的裁判,在狹義上僅是指,審判機關用公共權力解決被告案件,對案件適用法律的意思表示(例如,有罪或無罪的裁判)。廣義上的裁判是指法院在訴訟行為中的法律行為(例如,申請迴避的裁判、關於調查證據的裁判等等)。在訴訟法上,裁判一詞一般是指廣義上的裁判。[5]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狹義上的裁判僅指法院的實體性裁判,而廣義的裁判,卻包含了實體性裁判和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裁判是指法院依據程序規則,對訴訟行為適用程序性法律後果的法律行為。例如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的審理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時,作出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法

(二)程序性裁判確立的意義

程序性裁判的確立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首先,程序性裁判的確立充分體現了程序的獨立價值,實現了刑事訴訟由工具主義價值觀向多元價值觀的轉變,尤其是向程序本位主義的轉變。中國長期以來的「重實體,輕程序」、「重結果,輕過程」、「重打擊,輕保護」、「重國家,輕個人」的法律傳統,是工具主義的集中體現。「重實體,輕程序」觀念的形成與程序規則本身之缺陷是互為因果的關系,一方面,在工具主義的影響下,把程序規則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立法者不重視程序規則的設計,大量的程序規則缺少法律後果的規定,存在致命的邏輯缺失;另一方面,程序規則這種缺陷的存在,必然導致程序性保障不力的後果,程序性裁判更是無從談起,程序法的「不自重」,對「重實體,輕程序」觀念的形成和強化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程序規則的健全(增加了程序性違法後果的規定)和程序性裁判的確立,才使得程序的獨立價值顯現出來。正如陳瑞華教授指出的:人們對某一刑事訴訟程序是否為「善」的評價,要看刑事訴訟程序是否具有獨立的內在優秀品質,而這一品質獨立於裁判結論的正確性而存在,完全體現在刑事訴訟程序本身的設計和運作過程之中。[6] 我國學者還指出:「獨立的程序價值和品味,本身就是現代文明、現代法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1996年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其進步性、科學性、民主性,就是通過刑事訴訟的獨立價值得到了體現……特別是刑事訴訟法第191條關於『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規定,……充分的體現了程序的獨立價值。所以,它標志著我國訴訟制度的法治、民主和文明。」 [7]

其次,程序性裁判的確立,有力的保障了被告人的程序性權利和憲法性權利,是刑事訴訟法在人權保障領域的一個飛越。現代刑事訴訟的目的已經實現了由「打擊犯罪,發現實體真實」的一元目向「法律真實」和「人權保障」等多重目的的轉變,尤其是人權保障的目的,充分體現了現代刑事訴訟的特徵,以及民主與專制的區別。刑事訴訟規則從「人權保障」的層面來說,就是授予被告人程序性權利,並同時對國家追訴行為進行合理限制的手段。因此,日本學者田口守一指出,「確定某種程序是否為『正當程序』(e process),必須視該程序重視『人權保障』的程度。因此,完全可以把人權保障與正當程序相提並論。」[8] 當代各國刑事訴訟法大都規定了這種人權保障性程序規則,如無罪推定規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等。我國刑事訴訟法也有類似的規定,如「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等。單從字面上來看,我國刑事訴訟法「人權保障」性條款並不算少,但是長期以來,這些條款大都沒有規定相應的「程序性法律後果」,從而缺少基本的規則要素,使得本來的程序規則 淪為「宣言」或「口號」,不能成為程序性裁判的基礎,因而實踐中收效甚微,刑訊逼供等現象「雖屢禁而不止」。96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後,第191條明確規定了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規定、違反迴避制度;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法定訴訟權利等行為的程序性法律後果,從而使相關的程序規則得以健全,程序性裁判機製得以確立,以訴訟程序來保障人權的目標在實踐中得以實現。但是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仍有許多程序性「規則」缺少相應的「程序性法律後果」,因而當前程序性裁判的范圍和效力是有限的,有待立法的進一步完善。

三、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程序性裁判的局限

通過上文的論述可以看出,我國刑事訴訟法通過第191條的規定,已經初步確立了中國刑事訴訟中的程序性裁判機制,是「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的一個閃光點」,但是無論從第191條自身來看,還是從整體上對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程序性裁判機制進行反思,我認為尚存在諸多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避重就輕,局限於法院系統內部的自我約束

縱觀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仍有大量的程序「規則」缺少「程序性法律後果」 ,尤其對於公、檢機關的程序性違法行為,缺少相應的程序性違法後果。例如刑事訴訟法雖「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但卻沒有規定程序性違法後果。不可否認我國刑法中已經有了相關罪名的規定,如刑訊逼供罪、妨害作證罪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等,但是這些「實體性法律後果」只針對違反訴訟程序規則的「人」,而不直接否定「違法行為」及「違法行為之果」,因而難免有隔靴騷癢,文不對題的感覺。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學界的反思,如我國學者王敏遠指出:「刑訊逼供顯然是一種典型的違反訴訟程序的行為,雖然法律規定了對刑訊逼供行為應予實體法意義上的懲罰,但即使行為人承擔了實體法上的法律責任,而程序法若無刑訊逼供所得的證據不得採信的法律後果,就會導致刑訊逼供的行為在實體法上被否定,而其所得之證據卻在程序意義上被認可。這種局面當然很荒唐,但若沒有程序法意義上的法律後果,卻會變成現實。」[9] 陳瑞華教授也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盡管在一項司法解釋中也要求各級法院將刑訊逼供所提供的證據排除於定案根據之外,[10] 但這種司法解釋本身不具有較強的法律效力,也就難以具有可操作性。各級法院真正按其要求去做的並不多。」 [11]

刑事訴訟法修改以後,從第191條調整的范圍來看,僅限於二審法院對一審法院的程序性審查,是法院系統內部在程序上的自我約束。而事實上,相對於作為國家追訴機關的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來說,法院是一個「利益無涉」的裁判機關,法院的中立地位使得它缺乏違反程序的沖動,因而更容易合法公正的履行有關庭審的程序規則。在實踐中,法官違反程序法的現象要比上述公、檢機關違反程序法的現象輕緩得多。因此,第191條的修改雖然邁出了中國刑事訴訟中程序性裁判的第一步,但卻沒有針對中國刑事訴訟中最關鍵、最嚴重的問題,頗有避重就輕之嫌。當前,由於上述大量程序「規則」缺失「程序性法律後果」要件,使得程序性裁判缺乏必要的基礎,法庭審判大都局限於實體裁判,背離了「裁判」的應有之義。「程序正義」和「人權保障」的價值淹沒於「打擊犯罪,追求客觀真實」的「熱忱」之中,公、檢機關的程序性違法已經成為困擾刑事司法的頑症。

(二) 程序逆行,被告人遭受「雙重危險」 ;

「雙重危險」原則是英美法系刑事訴訟的一項基本原則[12] ,根據這一原則,被告人不得因同一個罪行而受到兩次起訴、審判和科刑。如《美國聯邦憲法》第5條修正案規定:「任何人均不得因同一罪行而兩次受到生命和身體上的危險。」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曾作出過一系列判例,對不受雙重危險原則的適用范圍作出了規定:第一,如果被告人被法庭判決無罪,檢察官無權對被告人提起上訴,即使法庭在審判中犯有某種對檢察官不利的法律錯誤或者起訴狀存在有某種缺陷。第二,如果被法庭判決有罪的被告人提出了上訴,上級法院可對其進行第二次審判。但是如果被告人的有罪裁判在新的審判中得到維護,法官一般不得對被告人判處更重的刑罰。第三,如果一項起訴因證據不足而被法庭在作出最終裁決之前予以駁回(相當於宣告無罪),被告人一般不能受到第二次審判,等等。[13] 英美法系中的「不受雙重危險」原則在適用范圍方面顯然要比大陸法系的「既判力」理論更寬泛,後者僅適用於已經生效的裁判,而前者則不限於此。在聯邦法院,陪審團一旦宣誓成立,則第一次危險就已經構成,在地方法院,第一個證人出庭意味者第一次危險的成立,此時,檢察機關一旦撤訴,就不允許重新起訴,否則會使被告人「遭受雙重危險」。「不受雙重危險」原則當然也有例外,但往往是有利於被告人的例外。 [14]

「不受雙重危險」原則,或「一事不再理」原則存在的正當性,主要在於它對訴訟當事人所體現出的人文關懷, 如果「隨意逆向運行的司法裁判程序還可能使當事人反復陷於訴訟的拖累之中,其利益和命運長期處於不確定和待裁判的狀態。」「而這對於處於弱者地位的當事人而言,將是不具備起碼的公正性的」[15] ,貝卡里亞在論證刑罰的及時性時也指出:「懲罰犯罪的刑罰越是迅速和及時,就越是公正和有益。」「說它比較公正是因為:它減輕了捉摸不定給犯人帶來的無益而殘酷的折磨。」 [16] 重復審理或程序逆行無疑會帶來上述不人道的後果。

通過上面的理論闡述之後,再來審視我國刑事訴訟以及其中的程序性裁判。我們會發現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並沒有「一事不再理」原則,「不受雙重危險」更是無從談起,有的只是約定俗成的「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原則。我國二審法院貫徹的是「全面審查」原則,因而同時包括了實體裁判和法律裁判,在法律裁判中包含了第191條所涉及的程序性裁判。僅就現有的程序性違法後果而言,第191條對於一審法院的程序性違法,只規定了「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法律後果。既沒有作是否有利於被告人的區分,也沒有發回重審次數的限制,更沒有針對嚴重程序違法,侵犯被告人憲法權利而徑行作出有利於被告人之裁判的規定。首先,不可否認,在實踐中法院的程序違法大多是侵犯了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因而發回重審通常都是基於有利於被告人的理由。但是在理論上並不能排除相反的可能,即「法庭在審判中犯有某種對檢察官不利的法律錯誤」,在這種情形下,發回重審,程序逆行,就不再具有正當性。其次,發回重審並沒有次數的限制,在我國沒有獨立的羈押制度的情況下,案件審理的期限往往就是被告人的羈押期限,在無數次的發回重審而不裁定解除羈押的情況下,就會使被告人在無限延長的羈押中「遭受多重危險」,不具有起碼的公正性。最後,除了規定發回重審的法律後果外,沒有規定任何更為嚴厲或直接的法律後果,例如,在一審中嚴重程序違法,嚴重侵犯了被告人的基本人權的,徑行駁回公訴,改判無罪等,這就使得程序逆行成了程序性裁判的必然後果。筆者並不試圖站在「不受雙重危險」的立場來否定我國的兩審終審制和發回重審制度,在我國現有的司法框架和司法質量的前提下,兩審終審是必要的。但對於程序性裁判發回重審問題,我認為應當站在「不受雙重危險」的立場對之進行限制和改造,使程序性裁判的結果更為科學和人道。
其次,健全程序性審查的機制,拓寬程序性裁判的范圍。我國現階段的程序性裁判,根據第191條的規定,僅限於二審法院對一審法院庭審程序的裁判。而真正意義上的裁判,主要是法院對控辯雙方訴訟行為的裁判,因此程序裁判的范圍理應拓寬到一審階段對控辯雙方,尤其是控訴機關訴訟行為的審查,審查偵查、起訴機關在偵查、起訴過程中,有沒有違反法定程序,侵犯被告人合法利益,如果存在違法事實,應當啟用程序性裁判對之適用不利的程序性法律後果。同樣的,在二審或再審階段,仍應繼續這種程序性審查。法院庭審中的程序性裁判是對偵查、起訴行為的「事後審查」。隨著人權保障意識的提高,程序性裁判的范圍還應當拓寬到審前階段,即對偵查、審查起訴行為進行「事中」程序審查,因為偵查、審查起訴過程中,涉及到國家公權力與公民私權利的對抗,在這種對抗中應當介入一個中立的第三者,對程序性問題,例如超期羈押問題、非法取證問題等作出裁判,一則是對國家公權力作出及時限制,防止權力的濫用,二則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作出及時救濟,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性權利不受非法侵犯。這實際上是構建審前階段的司法審查制度,實現由行政追訴形態向訴訟形態的回歸。[19] 從我國現有的法律框架來看,對審前階段的程序性審查尚未納入法院司法審查的范圍,因而對於審前超期羈押等問題,沒有一個合法有力的救濟途徑,而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2款(二)項明確規定「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不在司法審查的范圍之內,但是除了該司法解釋的法律效力尚有待確定之外,「非法取證」「超期羈押」是否為「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也是值得商榷的。因此,從應然角度,該司法解釋並不能否定這一理論設想的正當性。為了防止法官對實體問題產生預斷,應當組織專門法官或構建預審制度來從事這種審前程序審查。當然,這些制度的構建還有待於司法改革和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入。

最後,提高人權保障意識,加大對程序性違法制裁的力度。我國刑事訴訟法有關程序性違法後果的規定,只有第191條的「發回重審」,而且過於簡單概括,正如上文所述,有違背「雙重危險」和「責任主義」原則之嫌。對於我國刑事訴訟中的「發回重審」制度,應當站在人權保障的立場,依據「不受雙重危險」和「責任主義」原則進行限制和改造。首先,應當區分「發回重 審」是否有利於被告人,對於不利於被告人的「發回重審」應當嚴格限制;其次,應當對「發回重審」的次數作嚴格限制,避免訴訟進入無休無止的境地,而且為了防止羈押期限的不當延長,應當同時判令解除被告的羈押狀態;最後,應當區分程序違法的程度,對於輕微的程序違法,可以作出糾正程序錯誤的裁判,而不必「發回重審」,以免被告「遭受雙重危險」,對於嚴重程序違法、侵犯被告人人權的情形,應當作出更為嚴厲的裁判,如徑行作出無罪判決,使違法者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以維護程序正義,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人權。

以上是對程序性裁判完善的理論建構,而法律規則的建構還需要在理論建構的基礎上,結合立法技術使之更為具體化和操作化。限於篇幅和文章的主題,在此不再贅述。

「注釋」

[1]也有的學者認為法律規則由假定、處理和制裁三部分構成,本文所指的行為模式實質上是對假定和處理的合並。

[2]沈宗靈(主編):《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8頁。

[3]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將公、檢機關排除在「訴訟參與人」的概念之外,至少在觀念上就造成了控辯雙方訴訟地位的不平等,是「線性訴訟結構」的產物。在「線性結構」下,控辯式審判方式的引進將面臨極大的風險。有關刑事訴訟的「線性結構」和「三角結構」的詳細分析,參見,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中國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頁。

[4]北京大學法學院陳瑞華教授認為,程序規則自身還應當區分「實體性程序規則」和「純粹程序性規則」,前者類似於本文所稱的程序規則,包括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的邏輯結構,而後者則是為了前者的落實所設計的操作化規程,應當包括對程序性裁判的舉證責任和舉證程度等問題。應當說陳教授的觀點對我國程序規則的完善和程序性裁判的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純粹程序性規則」應當以「實體性程序規則」已經完備為前提,在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前者尚存在嚴重的邏輯缺失——大多數程序規則只有行為模式而沒有法律後果。限於論述的重點和文章的篇幅,本文對「純粹程序性規則」不作論述。

[5][日]田口守一:《刑事訴訟法》,劉迪、張凌、穆津等譯,卞建林審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頁。

[6]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中國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9頁。

[7]樊崇義:「論刑事訴訟法律觀的轉變」,載《政法論壇》2001年第2期,第51頁。

[8]同注5,第12頁。

[9]王敏遠:《刑事司法理論與實踐檢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49頁。

[1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的規定。——筆者注。

[11]陳瑞華:《看得見的正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190頁。

[12]「雙重危險」原則與大陸法系的「既判力」理論被認為是對「一事不再理」這一古老原則的不同詮釋。「既判力」理論是從維護司法權威的角度來論證「一事不再理」之正當性的,認為司法的權威在於裁判不能被頻繁推翻。但是這一論證存在一個無法克服的悖論,即司法的權威同樣不能建立在謬誤之上,而「一事再理」往往是基於糾正謬誤的需要,司法要通過穩定性來體現它的權威,就必須同時認同自身的謬誤。而「雙重危險」則是從人權保障的角度論證「一事不再理」之正當性的,認為應當避免使一個人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態。我們認為將作為技術規則的刑事訴訟法注入權利的因素,從而使之成為動態憲法,成為人權保障法,這是當代刑事訴訟法發展的方向,而「雙重危險」原則所體現的人文關懷,恰恰代表了這一方向。

F. 為何做法官以及如何做一名優秀法官

人生有夢才精彩,法官是我人生的夢想。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終於實現了做一名法官的夢想,既感到高興又感到彷徨,因為如何才能夠做一名稱職的法官,一名好法官的困惑一直圍繞著我,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的心慢慢的也點釋懷了,好像有點明朗了。當然,我深知,這僅僅是一種初步的體會,我以後的路會更長,這種困惑將伴隨我的一生,我也必將會為此而踐行一生。
法官是法治社會的一個精英群體,如果你僅僅把它當作謀取生活的手段,就褻瀆了它的神聖。法官是一種境界,是融法律與品格為一體的境界;法官是一種人生,是在追尋正義的過程中修善自我的人生;法官是一種信念,是獲取人生輝煌的信念。正是如此,我才渴望成為一名法官,並最終實現了我的法官夢!
公正的審判是法院工作的核心,是法院職能的集中體現,是樹立司法權威即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關鍵.要做到公正審判,必須加強法官隊伍自身建設。法官,是司法機關的細胞,司法機關的司法能力建設有賴於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因此,從狹義上講,司法能力建設的就是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而正確適用法律、公正高效司法,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能力.不難看出,這是從整體上對法院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期望.但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實際上是通過法官素質的提高來加強的.可以說,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與司法能力建設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小流匯成江河,磚木蓋成樓房,只有依靠法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的司法能力,法院的司法能力的提高才能實現.因此,法官在司法能力建設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一個淺顯的道理:合格的法官不是終身的,做一個法官,不易;做一個好法官就更難。大家都知道不進則退的道理,昨天的合格法官、優秀法官,今天不一定合格,更不一定優秀。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要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法官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實踐、歷練,它既是一個法官從初任到成熟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歷程。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法官,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法官必須不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承擔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正義的神聖職責,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勇於面對壓力的法官,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法官。法官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乃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群眾中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因此,法官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開展審判活動,領悟做人的道理,完善自己的人格。,
並能深入其中,理解其法學原理,這是我們法官在提高自己的學法能力中尤其要注意的.學習要克服為了學習而學習,機械應付,要有熱情,能拓展自己的思維.要全面理解法律原意,整體上加以掌握,忌單個的條文片面理解,將法律條文作聖經.另一個是用法能力,即依法辦案能力.這種能力,是提高法官司法能力的關鍵.知識學來並非束之高閣,而是要運用到具體案件中,將法律作為評判案件的標准.要將法律的規定與現實社會中的現象有機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二、法官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在未達到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從事案件的審判。法官是法律人,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和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應該具有淵博的法律知識和高超的審判技能。淵博的法律知識和高超的審判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後天的不斷學習而獲取的。在學習中,要不斷提高兩種能力:一個是學習能力,即吐故納新的能力。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正是說的如何提高人的學習能力。法律更新很快,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吐故納新,如何及時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識,迅速掌握現行的法律。如果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沒有嫻熟的審判技能,沒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就很難勝任審判工作。
法官的博學多才,首先表現在對法律的精通與知新方面。精通,就是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論,了解法律產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法學原理,探究法律要旨,理解和領會立法意圖。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抓住要領,運用自如。知新,就是要學習和掌握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有人說法官是孤獨的職業,是因為法官是一個依靠一個人的能力就能完成工作的職業,不需要很多人組織在一起來完成工作,是通過個體的思想和智慧履行職責,思想和智慧只有在獨處的環境中才會產生。思考需要自信和孤獨,孤獨是法官思考所必須的時間和空間,是閑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閑的境界。法官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和方向,做自己願意做、應該做的事情,從己而不從眾。當代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作為調節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新的法律知識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掌握新法律,新要求,不斷充實自己,豐富和完善法律知識。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我們必須始終自覺地堅持學習,始終站在法律的前沿。
此外,一名合格的法官還必須掌握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既要掌握自然科學常識和邏輯學、心理學、法醫學方面的知識,又要掌握語言學、文字學和文學寫作方面的知識,還要握歷史、地理、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名合格的法官就是一部匯集網路的科學詞典,只有博學多才,才能細察萬象,明斷是非。
三、法官必須做群眾的貼心人。維護公平和正義,保護國家、集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法官的神聖職責。法官在現實中要多接觸一些案例,要多深入鄉村、企業了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了解他們的疾苦,掌握現存的一些社會矛盾和弊端,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對策。通過到社會中學習磨練,不斷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只有讓廣大人民群眾信任法官,才能樹立起法律的威信。因此,我們要通過開展審判工作,努力縮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感距離,用自己的全部行為教育廣和引導大人民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善於了解群眾的最關心的問題,善於解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困難,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體諒他們的難處與痛苦,切實為群眾排難解紛,切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第一,要有一顆良心。在辦案中,可能由於個人的法律知識水平高低不同,法律適用會有所不同,那是個人的認識問題,但是如果法律事實的認定不同,那不是單純的個人認識問題,而是一個人做人原則問題,沒有一顆最起碼的做人應有的良心。古人說:法官之上是法律,法律之上就是良心,小節不察生大隙,舉頭三尺有神明,做為一名法官,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有一顆良心,一顆為民之心,為公之心,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自已,不失自已做為一個人的根本,最起碼可以使自已所辦理的案件擺脫其它因素的束縛,才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第二,要保持一顆感恩心。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養育了我們;我們感恩社會,因為是社會成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使我們成為棟梁;我們感恩生活,因為是生活帶給了我們磨難,並使我們能夠享受每一滴幸福;我們感恩我們工作,因為是工作給了我們生活來源,並從中體會了職業的快樂,追求到了人生的價值,當然我們也要感恩每一起案件,每一位當事人,因為是他們的每一滴血和淚,敲響了我們做人的警鍾,帶來了做人的啟示,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自已的每一刻幸福。因此始終保持一顆感恩心,可以使我們在百忙之於,忙的有價值,有光彩,才能樂在當下,體會出創作之快樂、唯美之快樂、責任之快樂。
第三、要有一顆廉潔之心。作為一名法官,要做到風清法正,只有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才能抵制社會的不正之氣,才能守護住自己純潔的心靈,守住我們廉潔的做人底線。那我們就要做到六慎即:慎微、慎言、慎察、慎出、慎行、慎獨。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防微杜漸、三省五審、獨善其身。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把握好四關即:人情關、親情關、說情關、委屈關。在面對自已的親朋好友時,我們一定要堅守自己的信念,要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我相信是朋友,一定會給予理解和支持。當然如果是昔日領導,我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可以為之提供方便,但是這種方便不是讓你徇私枉法,而是讓你能夠在法律范圍內給予方便,實在做不到,可以實事求是的向其解釋,我相信都能夠理解,畢竟曾經他們也經歷過嘛!因此我們要做到六慎、四關很不易,但是我們一定要為之而努力,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不畏懼,不卑不亢,才能始終保持一顆廉潔之心。
第四、要有一顆平常心。法官也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中普普通通的人,我們沒有比他人更高的特權,也沒有比他人更高的地位,我們一定要尊重他人,我們跟他們的差別是職業不同,僅此而已。由於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官本位思想較嚴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很多人感覺自己是個法官,很了不起,可以為所欲為,其實這是很危險,尤其是對剛進入法官隊伍的我們來說,更危險。很多已經執業很長時間的法官都知道,法官是個高危險職業,有人比喻是刀尖上的舞者,的確如此。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平常心善待自已,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只有這樣,我們在對待當事人的時候,才能做到平等對待,才能不會用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才能不會漠視他們的權利,特別是面對一些蠻不講理的當事人時,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尤為重要。因此如果我們能將自己做到了平庸而不平凡的境界,那我們的人生價值也就徹底的體現出來了。
四、法官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要有審時度勢的政治覺悟。作為一名法官,我們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這也許很多人不屑,其實我開始也有一點,認為這樣很空洞,但是我細細的體會後,我才發現這是多麼的必要呀。法官要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就要考慮國家之政策,這樣有助於辦理案件。比如:專項斗爭的開展(二搶一盜);馬錫五巡迴審判方式;調解年活動等,這些活動在對於我們日常辦案中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內容,即便是你的判決沒有錯誤,但是社會效果不理想,也是不行的,也是不能做為一個好的判決推廣的,我們現在著重的是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效果,但也絕不能辦案就案,一定要考慮社會效果。因此具有審時度勢的政治覺悟有助於我們處理案件。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執法觀念、工作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的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我們要勇敢地擯棄舊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知識,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煉,去除外在約束之後,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准繩,這種准繩,對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只有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與黨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法律意識、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才不會迷失方向。
五、法官要有較高的悟性和較強的求知慾。 很多法律前輩告誡:上班如上學,可能同一天工作,但是若干年後,就會分出不同層次。原因為何,就在於是否具有悟性,可見作為一名法官悟性是必備的。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不斷的思考、總結,做一個有心的人。在處理事務時,善於用法律思維來考慮;處理問題時,善於用法律智慧來解決,不斷提高自己的悟性,使自已在處理事物時能夠做到游刃游余。要有較強的求知慾,由於法律是門社會科學,根基於社會生活,伴隨著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往往會有一些新穎事物出現,而於此同時,法律的規定又往往落後於社會生活,因此一定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孜孜不倦,努力提升自已的素養,豐富自已的知識積累,做一名知識型法官,以便於解決糾紛。很多人有這種認識,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可能只會用到20%,而很多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識你又不具備,這怎麼辦呢,這就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汲取豐富的營養,才能使自己不斷適應新的情況,在現實中,有很多法官,他們可能學歷沒有多高,但是他們的法律知識儲備並不少,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高,原因在於,他們有較強的求知慾,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到學無止境,做到終身學習。
六、法官要有程序觀念。在現實中,很多情況下,我們法官較注重實體上正義,而忽視程序上正義。而實際上,實體正義有時候法官也左右不了,程序正義法官卻是可以左右的。尤其是程序上的正義是需要被看到的,有時候很可能法官的不經意間的言論、眼神,當事人就會浮想翩翩,大做文章,實際上這也無可厚非,這些東西當事人的的確確是看在眼上的,既便是你的判決再正確,他們也會持懷疑態度,這也很正常。因此程序上的正義是需要被看到的,這也如同為什麼越是比較親近的人,我們越是沒有像對待其他人那樣,客客氣氣,結果是造成很多的誤會,這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一些被人看到的客氣,一些程序,只是單純的追求實質內容而已。
總的說來,做一名合格法官已經不易,更何況是一名好法官,但是查看一些好法官的事跡,他們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干著不平凡的事業。就我個人認為,法官首要的任務是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並貫徹到審判工作之中。要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要在更新思路中轉變發展方式,要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在解決問題上,時刻按照優秀法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G. 怎麼評價節目《天網》

《天網》一部專門記錄大案與要案的法制節目,在目前央視的各大節目中,綜合排名與口碑是比較靠前的。

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從我看過的集數來看,大多數的每期節目都是來源與真實案件改編,但是有一些有一定的加工成分。

H. 北京大學法學本科的教材有哪些

法學院本科生用教材:

一、法學院9字班版本法學緒論(入門課):沈宗靈《法理學》(不常用)
憲法學:許崇德《中國憲法》(不常用),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 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民法學(1)(總論部分、物權):馬俊駒《民法原論》(主要是上冊) 民法學(2)(合同法):崔建遠《合同法》(修訂本)
刑法學(1、2):張明楷《刑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張衛平《民事訴訟法教程》 婚姻與繼承法學:楊大文《親屬法》、同系列的《繼承法》
中國法制史:葉孝信《中國法制史》(新編本) 知識產權法:鄭成思《知識產權法教程》 刑事訴訟法:陳光中、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
商法學(1)(商法總論、公司法): 王保樹《中國商事法》(同時也是商法學2) 王保樹《中國公司法原理》等等(主要是這兩種)
外國刑法學: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濟法:王保樹《經濟法原理》
國際法:Akehurst's Morder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二、法學院0字班版本(更新至2004年)1 法學緒論/法理學(高鴻鈞、王晨光,許章潤老師)
《法學緒論》使用張文顯主編的21世紀課程系列,北大/高教版。 但實際上基本不講教材。許章潤老師的《法理學》課有參考書單。 2
比較法總論(高鴻鈞老師) 《外國法制史》,由嶸編 《比較法總論》,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較法研究》,沈宗靈 3
刑法學(張明楷、黎宏、周光權老師) 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黃色封皮的。 4 憲法學(王振民、程潔老師)
許崇德《憲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黃色(灰土黃色封皮)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田思源老師)
姜明安主編的兩本,一本是21世紀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碩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塊錢的那本。
兩本教材各有特點,似乎教師更推崇後者,因為比較新,收錄了很多新法規。 6 民法學(師資眾多,不一一列舉)
歷史上曾經使用過馬俊駒老師的《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九五規劃教材。 物權、債權、侵權法請往下看。 7 國際公法(李兆傑老師)
無教材,主要看講義。李兆傑老師的教材據說年內會出版。 8 國際私法(李旺老師) 李旺《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黃色封皮的。
9 國際經濟法(車丕照、傅廷中老師) 車丕照《國際經濟法概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 10 物權法(程嘯老師)
2001級使用《物權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規劃教材。
2002級是程嘯老師自編講義,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編的《物權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1 國際貿易與技術轉讓法(傅廷中老師)
王傳麗的《國際貿易法》政法大學出版社 12 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鴻鈞老師)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學出版社,谷春德主編,
另有凱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簡史》為重要參考書,法律出版社。 13 債權法(崔建遠、韓世遠老師)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遠老師的《合同法》(新版是黃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韓世遠老師出的《合同法總論》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張廣興先生的《債法總論》老版本。 14 侵權行為法(程嘯老師)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修訂版)》,政法2003 楊立新《侵權法論》(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I. 法學論文什麼比較好寫

多了去了,民法和商法寫的比較多
難度高點的刑法也可以寫

J. 食品安全問題法律思考

食品安全時間頻發,食品安全管理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本文僅從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和我們國家食品安全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和討論,在此基礎上就食品安全管理的立法及執法監督問題提出一些建議.食品作為一種商品,同樣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食品經濟發展到今天,出現瘦肉精、地溝油、三聚氰胺等偽劣食品,這嚴重威脅到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利,那麼我們的食品經濟發展到底出了那些問題呢,筆者從經濟學的需求供給以及現代工業技術對食品生產加工的影響,並對食品生產銷售消費的流通過程中的利益分配進行深入的探討分析,以此得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食品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因市場和監管等問題而分配不合理,導致生產者採取低成本造價以營利的經營策略,另外在概括總結了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體系以及制度機制,分析了食品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建議在立法時應關注食品經濟各環節的利益分配,加強對農村等食品安全問題嚴重的區域的執法監督力度,同時建議地方政府應當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以便於食品安全管理。
關鍵詞:拖曳效應、小農作坊式、地方保護主義、執法監督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在經濟飛速發展食品不斷豐富的同時,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也給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何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且經多次治理依舊不能讓人們吃到放心的食品,為此我們有必要認識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探討在法治背景下如何治理食品安全問題。(在線律師網—提供法律服務
一 分析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
食品也是一種商品,任何有關商品的社會現象都是經濟現象。食品經濟也遵循生產力和收入決定食物結構的經濟規律。因此有必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和探討。
(一) 需求的「拖拽效應」滋生偽劣食品
在實際生活中處於平均收入線以上的高收入人群還通過電影、報紙、廣告等影響一國居民的食物品類需求,因為他們消費的商品被視作「可及的幸福」的象徵,會極大影響一國居民對於食物的「品類」慾望。對於低收入群體而言,這種影響拖拽他們進入更高的食品品類層次,產生食物結構的「拖拽效應」。
但是個體的最終購買行為受其收入約束。如果一國人口的收入水平差異不大,那麼低收入人群的食物品類慾望僅受到輕微的「拖拽」。如果一國居民的收入水平呈金字塔形或啞鈴形分離態勢,低收入人群佔比較大,且收入遠低於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受到的「拖拽效應」就變得嚴重。於是,低收入人群想購買的食物品類、實際價格,與他們的實際購買力之間就產生了巨大差異,導致「低價預算和高價品類」的畸形需求。現在國內人口的收入水平差異巨大,多數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因此從某程度上而言,多數國人都是被「拖拽」著,處於不同程度的畸形食物需求中。
在一個監管不完善的市場中,任何需求都因有利可圖而能得到滿足。廠家總能找到辦法降低成本和價格,以迎合這種需求,而低價格、低成本最終導致產品品質的下降,而消費者卻無法識別。表面上看,低收入群體花少量的錢就買到了高水平的食物品類,但實質上,他們得到的食品質素卻已面目全非。因此在貧富分化嚴重的情況下,「拖拽效應」滋生偽劣食品,這些偽劣食品以低價的優勢紮根於低收入群體和低收入地區的市場。
(二)現代技術和中國式小農式生產的怪異結合造成普遍性的國家食品安全危機
機械化、化肥、農葯、食品添加劑、轉基因技術等都是一種減低單位糧食耗費要素的技術,這些技術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降低了糧食價格,降低了恩格爾系數,帶來了人口的增長,但同時,也是食品安全問題的始作俑者,迫於人口壓力,人們不得不接受其潛在的危害。現代工業技術為造假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同時也使造假危害變的更大更隱蔽。
中國食品生產的主力是以小、散、亂為特點的小農式作坊生產者,它們既在最前沿也在最基層。因為現代化的大型食品企業的根基仍然是深植於小農作坊的。從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反映的事實來看,真正執行作假的也正是這些底層生產者。他們並未取得暴利,但仍選擇作假,一方面是由於監管低下,而另一方面,相對於沒有利潤來說,有利潤就等同於暴利!因此現代技術和中國式小農式生產的怪異結合,危及全社會,造成普遍性的國家食品安全危機。
(三)中國食品的基層生產者為何會製造不安全的食品
首先,「拖拽效應」造成了偽劣食品的興起。由於監管的不到位,消費者識別能力又有限,這些低成本的偽劣食品競爭力很大,劣幣倒逼良幣,逼迫大型企業降價以應對競爭。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方式下,生產者面臨的監管和自身的機會成本都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但根植於小農作坊的大型企業卻可以把這種風險分散並且下放,大型食品生產廠商以不斷降低采購價格的方式,把成本壓力和風險轉給了小農作坊式的基層生產者。
其次,中國人很大一部分收入用於支付生活中的房貸、油費等議價能力強的壟斷性產品,只用一小部分支付已經是充分市場競爭的食品消費上,且因食品生產者分散弱小議價能力底下,所以食品花費就是所有消費品中最難提高的。另外面對通貨膨脹,地方政府要保持物價平穩和社會穩定,但卻不能動油價、電價、房價和房租,而最市場化的食品價格由於其影響廣泛,就成為各地政府的重點打壓對象。政府不必要和不正確的干預,扭曲了各生產要素的報酬,其成本最終卻強制性地加在了最具市場定價和充分競爭的行業上。
再次,食物生產流程中各個利益方通過物流費用、高速公路費用、油價以及和地價息息相關的超市地租獲取了消費者為購買食物而支付的對價中的大部分,真正到達生產者手上的寥寥無幾。這種新的剪刀差深刻傷害了中國食品生產的最底層。基層食品生產者因在強勢的行政性、壟斷性要素前議價能力不足,僅能取得很少的利潤,低下的利潤使小農式作坊始終缺乏應有的積累,加之產權保護的差強人意,不能促使小農作坊蛻變為現代企業,只能靠低質量來換取利潤。而與大企業相比,這些分散的小農作坊作假機會成本小,在成本壓力下,缺乏議價能力的它們只有採取消極議價的方式——造假,不顧一切地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拖拽效應」造成的價格支付不足,而壟斷性要素及行政權力對基層食品生產者的壓榨,則造成實際上的國內食物價格整體支付不足,導致普遍性的偽劣食品泛濫。近年來隨著貧富分化,「拖拽效應」加劇;經濟集中增大,各種壟斷性要素紛紛覺醒,撲向市場奪取利潤;公民權益不足導致公民維權成本高昂,同時也使得作為監管的公共品供給不足——上述因素共同導致了食品安全的惡化。
二 食品安全管理的現狀
(一)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情況
為保障食品衛生安全,衛生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食品安全法》,制定了90餘個配套規章,涉及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食品衛生監督處罰、餐飲業和學生集體用餐等各方面的管理。在加大食品生產經營階段的立法力度的同時,中國也加強了農產品種植、養殖階段,以及環境保護對農產品安全影響等方面的立法,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法律,以及相應的行政法規,已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二) 食品質量安全標准體系狀況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中國食品標准化工作,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食品標准化工作。食品安全標准包括了農產品產地環境,灌溉水質,農業投入品合理使用准則,動植物檢疫規程,良好農業操作規范,食品中農葯、獸葯、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限量標准,食品添加劑及使用標准,食品包裝材料衛生標准,特殊膳食食品標准,食品標簽標識標准,食品安全生產過程管理和控制標准,以及食品檢測方法標准等方面,涉及糧食、油料、水果蔬菜及製品、乳與乳製品、肉禽蛋及製品、水產品、飲料酒、調味品、嬰幼兒食品等可食用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基本涵蓋了從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到最終消費的各個環節。
(三) 食品認證認可體系情況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國的認證認可工作,加強認證市場整頓,規范認證行為,現已基本形成了統一管理、規范運作、共同實施的食品、農產品認證認可工作局面,基本建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品、農產品認證認可體系。認證類別包括飼料產品認證、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食品質量認證、HACCP管理體系認證、綠色市場認證等。
(四) 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情況
在國內食品監管方面,建立了一批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初步形成了「國家級檢驗機構為龍頭,省級和部門食品檢驗機構為主體,市、縣級食品檢驗機構為補充」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中國認定了3913家食品類檢測實驗室通。在進出口食品監管方面,形成了以35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進出口食品安全技術支持體系。另外初步形成了部、省、縣相互配套、互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五) 食品監管體制
我國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監管工作格局。食品安全監管分為四個環節,分別由農業、質檢、工商、衛生等四個部門實施。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責,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標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定的制定,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國務院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為了加強對各有關監管部門的協調指導,設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該委員會屬於國務院主管。(在線律師網—提供法律服務)
三 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 信息披露不及時不規范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消費者主要是通過看新聞媒體和相互轉告得知各種信息的,政府的信息披露不及時,此外政府的信息披露還存在著不規范、不明確的問題,沒有起到警示和監管的作用。
(二) 食品安全知識普及不到位,消費者維權難
首先,食品安全知識普及不到位。食品認證標志作為判斷食品質量的基本表示,尚不為消費者熟悉,能夠真確識別食品標志的很少,許多消費者根本沒有見過這些認證標志,這反映出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不到位。其次消費者維權意識比較薄弱,在遭遇食品安全問題之後,絕大多數消費者採取消極態度處理,之所如此是因為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然為消費者提供了五種維權途徑,但是這些途徑並不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另外維權成本高昂等原因導致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態度。
(三) 多頭監管,職責不清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安全委員會作為最高層次的議事協調機構,它只可能監管重大的突發事件,而地方和日常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由各職能部門承擔。由於立法機構、方為職責、工作重點、監管手段各不相同,有效的協調機制尚未健全,「多頭分管、職責不清、權責不明、重復監管、監管空白」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四) 執法不嚴,效果不佳
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是我國的法治基本原則。但是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絕大多數責任人只收到了行政及經濟處罰,違法成本太低,不足以遏制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國家雖然對監管者實行了問責,但大多數問責官員很快異地任職,實際上並沒有承擔責任,使法律對責任的規定形同虛設,由於監管執法不嚴,導致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下降,社會效果不佳。
(五)農村的食品安全問題更突出
劣質食品源源不斷的流向小城鎮和貧困地區的農村,這不僅僅是因為劣質食品的價格便宜,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保護組織或機構在農村的無能為為劣質食品的銷售打開了方便之門,事實上在各類食品安全事件中,受害最大的還是廣大農村地區,因為一方面是農村人口比例占我國人口比例的80%以上;另一方面是農村的安全衛生檢疫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條件無法與城市地區的相提並論。
(六) 地方保護主義加重了食品安全問題的治理難度
在以經濟發展水平為考核官員政績的當下中國,地方政府和食品生產企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應對食品安全事件時存在著一種「共謀」,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時,地方政府往往會悄悄的保護食品生產企業,試圖低調處理食品安全事件,地方保護主義的心態昭然若揭,三鹿奶粉事件即為典型的一個例證。大規模、專業化的偽劣產品的生產往往都是伴隨著地方政府為一己私利的地方保護主義而生長壯大,而大規模、專業化的偽劣產品出售之所以成功也往往是在當地政府所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下形成的。
四 對策建議
(一)、制定符合經濟規律的法律,通過法律手段調控食品經濟發展中的矛盾
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自由競爭並不是一隻十分有效的無形之手,市場經濟還需要國家政府通過行政、法律等有形之手進行調控。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食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環節利益分配不均衡,導致食品生產者為謀取利益使用現代化技術和化學葯劑來謀取暴利,從而導致偽劣食品充斥市場,不但造成了偽劣食品驅逐優質食品的不良後果,更重要的是嚴重的威脅到食品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為此我們有必要採取法律手段對其進行調控,使食品經濟發展走向正常軌道。
從經濟學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的根本在於社會經濟發展中出了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相互影響,造成今日的食品安全危及。為此立法者應當清醒認識食品生產流通環節中的各種弊端,針對弊端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來調整食品經濟關系中的矛盾,通過法律的制裁懲罰和激勵指引作用,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朝著有利共存的方向發展。要更大范圍內發揮法律的激勵指引作用,而不只是懲罰制裁。
(二)、加強對生產鏈的源頭治理,為基層食品生產者謀出路
中國食品生產的主力軍是以小、散、亂的小農作坊式的生產者為主的,小農作坊式的生產主要集中在農村,而食品安全問題最嚴重的地區也是在農村,而根據前文所述,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管理落後不到位,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農村和小農作坊式的生產者進行依法治理和監督,加強對基層生產者中的違法生產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應當考慮為這些小農作坊式的食品生產者謀劃好出路。政府可以考慮以集中生產代替小散亂的布局,出台相應的地方法規和政策,鼓勵和指引這些小生產者朝著合法規范的方向發展,並通過地方法規的形式給予生產者以各種政策扶持以及法律保護,使我們這支食品生產的主力軍健康持續發展。
(三)、通過法律手段調控食品生產流通環節的各方利益
由於食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利益分配不合理,作為最基層的農民及小作坊獲取的利潤太少,而在中間流通環節卻層層加價,最終食品到消費者手裡又價高的不能承受,這種利益分配不公的現象直接促使食品的基層生產者採用低成本和造假的方式牟取利益。因此如何分配食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各方利益,就成為政府進行食品安全管理時思考的重點,同時也是立法者應當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減少流通環節的成本,讓初始生產者有利可圖。另外國家應當加大對房價、油費、物流費、等各種與食品經濟相關的經濟因素的調控措施,減少食品生產流通的成本。
(四)、加強食品安全執法監督檢查工作,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前文已經敘述了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了一套食品安全管理法規體系。但是我們的執法監督工作卻做的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對文中提到的農村及和小作坊更是十分疏漏,還有執法者和被執法者勾結分利的事情發生,另外我國行政執法一貫的運動式作風也為害很深。食品安全管理過程中執行不力是最嚴重的問題,中國之法治不在立法能否與時俱進,而在於執法是否能夠一以貫之,執法的好壞才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關鍵所在。而地方保護主義和執法不力又是相互推波助瀾的。為此有必要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地方政府應當放棄地方保護主義和門戶之見,為執法排除障礙。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好壞的關鍵在於執法者,我們應當鼓勵那些嚴格執法的執法者,同時應當嚴厲打擊執法不力者,另外應當建立一支有法治信仰的執法隊伍,只有執法隊伍精明強干,才能保證嚴格依法執法,執法的問題解決了,才能使人們對法律產生信仰和尊重,無論是生產者和消費者才會對法律寄予厚望,才會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守法。這樣依法治理食品安全問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有希望。

熱點內容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發布:2025-01-18 18:31:50 瀏覽:787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