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海

道德經海

發布時間: 2022-09-23 07:13:16

道德經 名句

1.道可來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②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我給你一個網來站吧,我就是在自上面看的。不過我勸你最好買一本書,因為書更好翻閱~這種古文是要多看的,呵呵http://www.dejing.org/yiwen.html

③ 《道德經》全文

《道德經》   (主要參考的是文景編著的版本,中國人口出版社)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轂。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④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4)道德經海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⑤ 道德經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wù)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cī)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shì),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shān)埴(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fáng)。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
繩(mǐn)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dǔ)。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mò)身不殆(dài)。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猶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ē),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 (wù),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乘乘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zhāng);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跂(qì)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zhuì)形。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liáo)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zī)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zhé)跡;
善言無瑕(xiá)謫(zhé);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jiàn)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載或隳(huī)。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之。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dài)。
譬(p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yuè)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
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德篇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jué)。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gǔ)。
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輿(yú)無輿。
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yú)。
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nè)。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kuī)牖(yǒu),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之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入軍不被(p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mò)身不殆。
塞(sè)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yāng),是謂襲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wú),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
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chuò)。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國,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mǔ)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雲: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其無正邪?正復為奇(qí),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sè)。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lì)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pìn)。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sì)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shèn)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楷式。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rǎng)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pī)褐(hè)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狹(xiá)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chǎn)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zhuó)。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ǎo)。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shì),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gòu),是謂社稷(jì)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qì),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yú),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⑥ 道德經(一)

《道德經》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本為「恆」字,漢時避恆帝諱而改為「常」)

三教之道,聖道而已。儒曰至誠,道曰金丹,釋曰真空,要皆太虛一氣,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聖人獨探其原,造其極,與天地虛圓無二,是以成為聖人。能剛能柔,可圓可方,無形狀可擬,無聲臭可拘,所由神靈變化其妙無窮,有不可得而窺測者。若皆自然天然,本來特事,處聖不增,處凡不減。即等而下之,鳥獸草木之微,亦莫不與聖人同此一氣、同此一理。試觀汪洋 大海 ,水至難測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無非水。太虛之氣,亦猶海水一般。天地、聖賢、人物,雖紛紜錯雜,萬有不齊,而其受氣成形之初,同此一氣。除此以外,另無生氣,亦別無生理,所爭者,姿稟之各殊耳。孟子曰,堯舜與人同;又曰,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誠確論也。

「道」,即無極大道。「道」之一字,其義最極最大,最細最微,其變化奧妙無窮,其理高深莫測。道,無名無象,不可見,不可觸;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變化無窮,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無極生太極」,「有生於無」。無極就是「無」,太極即是「有」。無極與太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系;太極中的陰與陽,是橫向的對待關系。無極是本,太極是末;無極是母,太極是子;無極是源,太極是流;無極是總體,太極是分枝;無極是定靜,太極是變動,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太極順而生萬物;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返無極。無極本體為〇,動生太極為一;太極一本散為萬殊,萬殊返歸於一本。這些都是無極與太極的辯證之理。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無極,「可道」是太極;道是無,太極陰陽則是有。宇宙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萬物一體兩面的總合。萬物無不有陰陽,無陰陽就無萬物;陰陽就是矛盾,沒有陰陽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沒有世界。大道無形,可生天地;大道無名,可長養萬物,可為天下母;大道無情,可運行日月。

「道」,至尊至聖,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雖然無形無象,無色無臭;但又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

「道」字,富有多層涵義。「道」字的結構,一個「首」字坐在車上行走。「首」即人的頭部,首上兩點代表天地陰陽;兩點下之「一」,代表人為陰陽合一之體。一橫下的「自」字,就是每個人各自的性命實體,坐車行進在人生旅途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交響曲。朱子(朱熹)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說文解字》曰:「道者,路徑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風瘦馬」、「遠芳侵古道」的詩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著抽象的規律、法則,學理上、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以及實際的規矩,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理,故謂之「道」。《左傳》中所言「天道遠,人道邇」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易·系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測。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開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地人萬物之體。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弊。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等論,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可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物之後的狀態。太極生萬物,有形有象,變化不測; 可言可說,可見可聞者,便是「可道」。 「可道」就是混沌初開,陰陽始判,清濁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極。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間的飛植動潛,人類社會的萬類萬事等等,皆屬「可道」。可道中有生有滅,有成有毀,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范疇。

「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真靜悠久謂之「常」,永恆不變之義。眼既可見,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變換。既有變換,豈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學道、修道、證道、成道、了道為旨歸。道可受而不可傳。別人可以將道的感受告訴你,卻不能將道交給你。修道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體性特徵,道的個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論。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這就是太上「觀心得道論」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個「名」。第一個「名」,即大道無名之名。大道原本無名,為了闡述表達代表它的概念,無奈強立其「名」曰「道」,此名實為常名。道為虛無之體,不可見,不可聞,實無可指;以名而言,虛而無物,實無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顯見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個「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隨「可道」所生的象而來,由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萬物,千門別類,千差萬別,各具特性。為了對萬物分門別類,才安名立字,以識其體,以辨其形。世間事物,凡有變易者,皆為「可名」;無變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變有易,不能常存永恆,所以謂之「非常名」。萬物皆可立名,惟生萬物之大道,雖以「道」名之,總是強以其名,它畢竟無名。

第三個「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變動不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跟著體象之生而有,隨著物之亡而滅。故凡「可名」者,皆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無名」之名,則可知世間種種名相事物,都在陰陽運化中生滅無常。故無永恆之物,亦無永恆之名。

「可名」與「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萬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須執著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間名利二事,不宜貪求,貪者必招禍患。今人都在爭求自己的「知名度」,卻不知「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氣。無論何種「名」,名太高了,樹大招風,名不符實,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古人雲:「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講的這個道理。佛家勸人放棄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慾」,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則。

道因名而存,名因道而立;道因名而不可,名因道而無不可。道無所不包,但需用名以狀

【道】指形而下萬物的形而上體性,又稱為【朴】。這里的「萬物」涵蓋所有物質和意識。

【名】是對形而下萬物的識別界定,又稱為【器】。

誠如《易經~系辭》所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名不應斷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秦漢以後逐漸向復合詞發展,

自甲骨文始,到魏晉南北朝前期,中國上古語言以單音詞為主,主要的概念往往一字概括,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有一個獨立的且不同的意思,如「道、皇、帝、王、霸、名、法、兵、儒、有、無」等等。任何近義字,意思也還是有明確差別的,詞和片語是較少存在的,即使有,也是一串或動賓或主謂的字組合而成的。可以這么說,我們祖先在遣詞用字上是異常嚴謹的,嚴謹到一串文字中,任何一個字都是不可替換的,這一點上與法語很象,試想一下如果這一情形一直延續至今,那麼世界范圍內簽訂合同恐怕就不僅僅是以法文做標准版,還會有一份漢文版的了……

然而這一情形在佛教傳入中國後改變,尤其是廣泛地譯介佛典,使得來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向漢語第一次大規模地輸入,它們幾乎佔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漢語雙音詞、多音詞也多是在此成形,成為漢語的常用詞,如實際、唯心、正宗、思議、懺悔、因緣、真諦、法門、世界、覺悟、剎那、正當、本峰、煩惱、出現、出息、方便、相對、絕對、知識、大千世界、本來無事等。在梵語中,習慣用雙音節片語表意,在翻譯佛經時,僧人們最初開始使用兩個相近意思的字合成雙音節片語,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僧人們只能模糊知道佛經的意思,而無法在將梵語中的一個詞轉換為漢語時做極其精確地定位,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接近印度語雙音節發音的習慣。比如池與塘,休與息,因為雙音詞的產生而模糊了其本來意義。

所以不可為「無名」、「有名」 為意,後面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也是同理。不能斷句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處本意為論述「有」、「無」 ,有無皆為名,不屬於「道」的本體論、源起論,本體只有「道」,「有無」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德」的范圍,是萬物生滅、功能轉化的層次的探討,將「有無」理解為就是本源的本體論,就將道學滑入了錯誤的泥潭,莊子、王弼是這種錯誤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學在哲學領域中招來質疑批駁的一個主要受攻擊點。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

一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成,「有」構成了器具的結構,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

二是物質世界形成過程的問題,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系,顯性的前景主體源於隱性的背景環境的襯托,舞者需要舞台,黑字需要白紙,萬事萬物都是相互映襯依靠,互為條件背景,又各自為主,這就是隱與顯。而「隱顯」都是源於「道」,所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對立的概念相互轉化才是宇宙永恆的運動,「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簡單的理解,所謂「無」就是沒有或不存在的意思,表示道的本體虛空無物,無物可見,無形無象,無聲無色;所謂「有 」就是存在的意思,表示道有著孕育生化萬物的能力,是萬物的源頭與歸宿。

「無」,是指太極未分,陰陽未判之前,無形無象的無極混元狀態。因為大道本體未動,無形無象,故名「無」。天地本無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是「天地之始」。

所謂「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無極狀態。這種元炁初動之態,在陰陽則為氤氳(yīnyūn煙氣、煙雲彌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之交;在天地則為一陽之初;在日月則為晦朔(晦,月盡也,陰歷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月一日始蘇也,陰歷月初的一天。)之時;在四季則為冬春之間;在晝夜則為亥子之時;在人心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人心處於寂然不動之地,也可以稱為人心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在鴻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動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渾然一團,無半點形跡可見,故曰「無名」。

雖名無,而天地人萬物皆孕育其中,只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狀態。待到靜之已久,氣機一動,氤氤氳氳(yīnyūn),生育天地萬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養育群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炁相抱,好似雞蛋的白黃相抱一般;母者,天地開辟以後,化生養育萬物,生生不息,關愛備至,如母之養子一般慈心。此名為「萬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凈身心,去妄存真,念慮俱滅,一心不動,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歸,順其一往一來,神炁相凝,打成一片。於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於無有之鄉。渾然無人無我,無天無地無萬物;而又非昏聵(kuì),不丟真我。於此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生,此即是我太極的開基,我本來真性之覺。

修真就是為了回歸人心中「無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屬於後天,變滅無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無名,又何言「有名,萬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萬物。大道以無極生太極,以無而生有,以一而生萬物。萬物皆從無極而生,所以無為有之母,有又為萬物之母。天地從道而生,萬物自道而成,故道又為天地萬物之母,皆是自然無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之母,便知萬物雖各具一性,實同於一無;雖各具其名,實本於無名也。

【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有一首疑似倉央嘉措的詩中有一句話:靜時修止動修觀。

故常無 (靜時修止) 欲 以觀其妙 ;常有 (動時修觀) 欲 以觀其徼。

當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一直保持不動,這種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的心念隨著它去,並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這就是修觀。因此,修止的人,要避開動亂的境界;修觀的人,他不怕任何境界;這就是修止和修觀的差別。

「止、即停止,停心止妄,降伏煩惱;「觀」即觀達,觀察妄惑,達到覺悟。「止觀」即「定慧」。唯「止」能「觀」,唯「觀」能「止」。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止,又可為內觀或 內觀 。「內觀」,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最早見於《 列子 ·仲尼》: 「務外游者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指內觀體道。徹底根除內心所有不凈雜染,達到究竟解脫和最崇高的快樂。它的宗旨不是純粹治療身體上的疾病,而是從根本上治癒人類的痛苦。

內觀是通過自我觀察來達到自我轉化的方法。它專注在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聯,此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聯可以通過經過訓練的專注力直接體驗到,專注在那促成生命體、那持續不斷地聯系及影響心之流的身體上的感受。也就是這種以觀察為基礎,深入身和心共同的根源處的自我探索旅程,得以消融心的不凈雜染,結果獲得一顆平衡的心,充滿著愛與慈悲。

觀,又可為外止,《易經》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種俯仰往還,遠近取與,是中國哲人的觀照法,也是詩人的觀照法,而這種觀照法表現在我們的詩中畫中,構成了我們詩畫的空間的特質。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為游動的視角。《畫山水序》有雲:「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也。」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

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為游動的視角。《畫山水序》有雲:「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也。」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這種觀照之法,構成中國文化中空間意識的特質。古人所欲表現的不只是一個建築意味的空間的「宇」,而同時須具有音樂意味的時間節奏的「宙」,一個充滿音樂情趣的時空合一體。中國詩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盤盤桓、周旋、徘徊、流連,哲學書如《易經》所常用的如往復、來回、周而復始、無往無復,正描出中國人的空間意識。這種思維方式與認識觀特別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式的理想認識觀,也突出了中國文化強調主觀意識的特性。這種「特性」是孕育「創造」性的先決條件。中國文化的「寫意」式「虛、靈」的空間造型觀正是依此而創立的。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因為我是學畫畫的 用到繪畫里比喻大概就是,畫一幅畫,例如【一組靜物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就像畫畫之前要觀察整體,首先要忽略掉【靜物物體本身】,心中將其置於【無】的境地整體觀察,才能結合【靜物】和【周邊環境】為【一體】,才能觀察到所謂心中想要描繪的整體的融洽微妙之意,才能使畫【構圖能達到和諧】。

「常有欲,以觀其徼」大概就像起筆要畫【靜物】本身,需要退出大壞境將其【獨立】,心中將其置於【有】的境地,我們將要畫的景物稱之為【陽形】,除主要物體外背景稱之為【陰形】,因為將【靜物獨立】,所以才能觀察到【徼】,觀察到【陰形與陽形的邊界】,從而才能能勾畫出想畫的物體。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將之意。是言人能常無慾念,先天體性不被後天情慾耗損,處於至清至靜、寂然不動的常無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萬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機,可見至道生生不息之妙。無欲無念神清靜,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輩所說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現在「無中而生有」。此「有」無窮無盡,奇妙無比。修真人果能處於常無、常空之境,即可會心於此妙;亦可知「常無」是天地無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見世界。「徼」音校。「徼」即竅,意即微妙之機;亦可引伸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徵兆。「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是太上聖祖示誡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觀世俗萬物萬事的歸宿趨勢;觀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發生、發展與終結,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規律,皆是隱動在先,陽隨其後。隱雖潛在無中,但卻有據;顯雖從隱而出,出則有竅。隱顯互變,變中有妙,此妙即是竅道。人果能在常態的「常有」中,洞見隱微之徼,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便可知「有名萬物母」的真諦。

自古仙佛聖真,無不由此竅妙之動而成。無以觀妙,有以導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互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須掌握的執兩用中原則,皆是用中之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是指「常無」與「常有」。「有」與「無」名雖不同,但都是從「無極」中所出,故曰「同出」。稱「無」為「無名」,是說萬物尚未成形,無有名相,僅是一炁的混沌狀態,故曰「無名」。萬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稱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異名」之義。

所謂「同謂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張衡在《太平御覽》中說:「玄者,形而上之炁,無形無象,大道本作於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構掩乾坤;作於太氣,稟受無窮」。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變化莫測,不可捕捉,無端倪,無形象,無言說;至靜至明,至圓至活,至顯至露,至真至常;渾化無端,妙用無方。所以謂之「玄」。

「玄」者,深遠之謂也。修真者當從無欲有欲、觀宏觀妙處下手。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是陰靜陽動,一炁分為陰陽二氣,二氣又歸一炁而已。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復靜,有又返無,名曰復命歸根。皆是太極一炁陰陽的變化。兩者雖名不同,但實際上同出於一源。太上稱此為之「玄」。這是第一個玄。

學者欲得玄道,必須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心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這是又是一個「玄」。及至氣機一動,雖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沒有一動之想。只有一心,沒有二念,是為「有欲觀竅」。這是第二個「玄」。

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眾妙之門。「玄」者,天也。天道陰陽二氣運化萬物,生生滅滅,輪轉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還有天,三千個大千世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層次各有不同。清輕者在上,重濁者在下。陰陽之氣的質與量不同,變化之深奧亦各異。

無極生太極,宇宙間之萬有,皆生於無,皆來自宇宙本源。所謂「又玄」,即極之又極,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隱之又隱,深之又深,遠之又遠之義也。聖人觀無而識玄之妙,觀有而識玄之真;觀有與無之同,而愈能識玄之變化無窮。這種「又玄」,在太虛,為太虛之妙;在天地,為天地之妙;在萬物,為萬物之妙。一切有形無形,有色無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這個大本源。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義。

【本章說解】

《道德經》旨在論道德。何為道德?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謂之道;造道實有而得於己,謂之德。「經」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謂之經。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是宇宙萬物之總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總要。自古以來,仙佛聖真,無不是從觀徼觀妙處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見梗塞,心識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進道,所以難知道之竅妙。

「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萬物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不色不空,永恆常存。太上在《清靜經》中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聖祖老子的《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哲學思想的基石和總綱。其理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最後又歸結為一個「道」字。「道德」二字,是對自然界最本質、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對天下萬類萬物理性的高度濃縮。

所謂「德」,就是唯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世間萬事,皆是道的體現,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現。天地人萬物,皆載有道之德性,有德則生,無德則亡,這是自然界永恆的法則。失道而後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來到這個三維空間,才需要積累德行,以彌補道性之不足,這就是修德證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規律,故需要修心補德。德滿道自圓,即可返歸道鄉。

德是進道的階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體現,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五德全備,則德合於道,身心才能歸於無為先天,萬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的體性有十大特徵:即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道本先天,無法言說,後天文字語言終難盡意。道之十大特徵,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顯態為之德,隱態為之道。人的後天世界觀,只有改造修證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謂之合道。

修真證道,下手工夫就在玄關一竅。太上在首章就將無名有名、觀竅觀妙指出來。此竅不在別處,就在一個「心」字中。人身雖有許多關竅,需要經過修煉打通,與天體自然溝通,以彌補體內真炁之損耗,再造性命,終而復歸為乾健之體。但百竅千竅,總攬於心,心通則百通,心明則萬明。故修道之要全在於心,全在於觀心得道,除觀此心、修此心、證此心以外,別無它途。

本章開頭四句,是說大道的本源(核心),無形無狀,不可思議,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一覺而醒,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這種轉瞬之變,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其要在於:一覺起處為玄牝,這是人體內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後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無,靜極之後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聖真,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

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識論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進入修道的實質階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離開修心這個根本,終而難達真境。

首先應知何為心?對於不知此「心」深刻內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僅僅觀肉心,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無法得道的;不僅不能得道,就是識道、有道、證道也無法實現。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准確地表達清楚。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憫後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大道真理。由於顯態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只能採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識,使其逐漸認知,並進而修證實踐大道。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一是物質世界的本原形成過程的問題,也就是「基本元素」的產生過程,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系,顯性的物質來源於隱性的元素,而「隱顯」都是源於「道」。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二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成,「有」構成了器具的結構,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因此,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所以,有無相生而為眾妙之門。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⑦ 老子道德經的經典哲理語錄

有關老子道德經的經典哲理語錄

1、強行者有志——老子

2、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老子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4、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老子

5、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經》

6、大巧若拙——老子

7、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老子

8、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道德經》

9、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老子《道德經》

10、禍莫於不知足意義:告訴人們不知足會帶來很大的禍害——李耳《老子·四十六章》

11、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12、清凈則天下正——老子

1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經》

14、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老子

15、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老子

16、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

17、聖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老子《道德經》

18、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

19、使人行者,身先行之——老子

2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21、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22、動為靜之基;清為濁之源!——老子《清凈經》

23、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24、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25、勝利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殺戮的人。喜歡殺戮的人,便不能於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經》

26、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老子《道德經》

27、天下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

28、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29、道勢術,以勢養道,以術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老子《道德經》

3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經》

3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顙;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質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道德經》

32、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

33、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老子》

34、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

3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道德經》

36、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道德經》

37、天長地久——老子

38、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譯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更能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期有所長進。自己不要別人爭利,那麼所有人都會為你讓路。)——老子《道德經》

39、大道廢,才提倡仁義;智巧出,才產生偽詐;家不和,才顯出孝慈;國不寧,才大講忠信。一個社會,德講不下去了,才講仁義,已經是有心的作為,不是自然的流露了。仁義講不下去,才講禮,要大家矯揉造作一番,勉強的東西變成了社會的共識,人的.內在精神也就被戕害得差不多了。——老子

4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壽者,有百分之三十;短命者,有百分之三十;本可長壽而因自己行為不當跳入死地的也有百分之三十。)——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

41、"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老子《道德經》"

42、"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老子《道德經》"

4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老子

44、子曰鬱郁乎文哉,誠不我欺——老子

45、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

46、一個杯子最有用的,是那空的部分。——老子

47、人的身體正是人的大患,所有的幻想和苦惱都是因為過分認同肉身所導致。——老子

48、「天得一以清」——老子《道德經·三十九》

49、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

;

⑧ 《道德經》第八章:海的胸懷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這個詞我們經常能看到和聽到,差不多算耳熟能詳了。有的人說這些內容不適合孩子們學習,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積極向上力爭上游說的是精神,而上善若水說的是品質。

看到過許多關於《道德經》第八章的解讀,有說水擁有十德,也有說水有八德,還有說有七德和五德,不一而足。他們的解讀沒有問題,每個人讀書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有差別就在所難免了。

老子的生存智慧和哲學思想是與自然水性相通的,這一章就是他直接對水性的體悟。欲讀其書,先解其人,當你了解老子當時社會生活中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很多方面的情況時,對理解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水的境界,接近老子所說的「道」,不與萬物相爭,卻利萬物。老子心目中的「不爭」,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過程中,要有謙讓避退而不是你爭我奪的優良品格,能在合適的位置上,做出更好地成績。就算是處在十分低下的地方,也要始終如一地真心付出著,能夠「心善淵」「事善能」,充分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而沒有怨恨、遺恨、悔恨。換句話說,老子的「不爭」絕不是消極的不知進取,或者是逃避。他是讓我們能夠以冷靜的心態面對那些沒有意義的紛爭,做出一些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

合上書本,閉目冥想,我躺在汪洋大海之中的一條船上,碧波萬頃,悠閑地在船上曬著太陽。此時此刻,風平浪靜,小船隻是微微地晃動著。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連略帶咸腥氣味的海風都停在了我的鼻尖。我在養精蓄銳,今天可不是來釣魚的,一會兒,我要去潛水,要到這深深太平洋海底去看看。

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我穿好潛水服,站在甲板上,又朝著遠處看了看,還是天水一色。霎時間感覺我就要融入這藍色世界了,彷彿我就是它的一部分,就像海里的一條小魚,我將自由自在地徜徉在他的懷抱里。

「噗通」一聲,我跳進了海里,緊接著低頭扎向水裡。剛才在船上曬太陽,強烈的陽光快把我的身體曬出了汗。現在突然涼爽了起來,一種說不出的舒服環繞著我的身體,似乎在催促我繼續下潛。大約也就沉下去四五米,一大群銀色的小魚圍了過來,它們沒有見過我這樣的「怪物」,都在好奇地擦著我游來游去。突然,一種奇怪的想法充斥在我的腦海里,這不會是傳說中的「吃人魚」吧?肯定不是,它們友好地圍著我跳舞,隨著我的動作,忽遠忽近,一定是怕我傷害到它們,多麼可愛的小銀魚啊!

一個巨大的黑影朝著我撲了過來,仔細一看,這次有點危險,因為我遇見了海洋中的霸王——鯊魚。雖然開始有些驚慌失措,但很快就鎮靜下來,師傅曾經告訴過我,這里的鯊魚,只對血腥味感興趣,而我的潛水服上,塗了一層特殊的液體,鯊魚最討厭這種液體的氣味,它只是從我身邊游過,聞到那種怪味,轉身就離開了。

我在潛水服的頭盔里長長出了一口氣,定了定神,不再顧及大鯊魚,也不陪著小銀魚群玩耍了,繼續向深海進發。

當我又下潛了十幾米以後,剛才那種涼爽舒適的感覺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溫度的下降,感覺有了深秋的寒意。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被我忽視了,因為我的眼前出現了幾條黃色條紋粉紅色的魚,這幾個小朋友一看就是生活在幸福的環境里,又圓又胖,樣子特別討人喜歡。一、二、三、四……總共七條,居然排著隊向我這遠道而來的客人問好,沒等我反應過來,它們已經變換了隊形,用獨特的舞蹈表達著它們對我的歡迎。我立刻朝它們招了招手,除了感謝它們的歡迎,還示意它們,我不是來找它們玩耍的,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不知道這七條漂亮的魚理解了我的意思沒有,它們離開我時,居然是排列著「北斗七星陣法」而去的。

繼續向下潛了很久,突然眼前一亮,這紅色的樹就是珊瑚吧?我太有眼福了,開始為這次潛水而高興起來。白色的海底襯托著紅色的珊瑚,美得不要不要的。四處看了看,找了一棵最大最高的珊瑚樹,比劃一下,足足有兩米多高。古代西晉有個「石崇鬥富」的故事,他們最好的珊瑚樹也就不到一米五,如果把這棵珊瑚樹送給他們,那就是最大的寶貝了。誰擁有了這么又高又大的珊瑚,誰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了。

除了珊瑚,還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一對透明的大蝦,在不聲不響地爭斗著。是兄弟之爭還是夫妻吵架,我沒有本事分辨,也沒有心情看它們的表演。轉身繼續走,迎面而來的是氣勢洶洶的「蟹大將軍」,它揮舞著巨大的兩把鉗子,似乎是奉了不知道是哪個混賬國王的命令,想「拒敵於國門」。我才不會搭理這「狗仗人勢」的東西,輕輕地給了它一腳,讓它灰溜溜地跑回去了。

一隻大海蚌看我走了過來,趕緊朝著我張了張嘴,意思告訴我,它沒有珍珠,請我不要傷害它。我輕蔑地哼了一聲,心裡嘀咕著,我可不是為了珍珠而來的。漂亮的小海星們大概是睡著了,任我多大的動靜,它們也不會起來招呼客人的。

越過海蚌海星,突然暗了下來,這才是我要去的地方——海溝。這時候我已經感覺到了寒冷,而海溝下面一定會更冷。越是艱險越向前,為了心中的「寶貝」,我必須繼續往下潛。

越來越黑暗,我不由得有些緊張起來。突然,我的周圍亮了起來,無數的「燈籠」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這些漂亮的「燈籠」就是美麗的水母,它們一上一下,一開一合地歡迎著我。順著它們給我指引的方向,我終於看見了一艘沉船,早已經破爛不堪的沉船,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水草。更多更小的水母聚集過來,在它們的幫助下,我鑽進了船體,認真地搜尋著。

看見了,就是這個小小的鐵箱子,抓住它就提了起來,一股濃煙把周圍變得更加黑暗了,給我照亮的小水母們嚇得四處逃竄。此時此刻,不知道是凍的還是太過激動,我竟然哆嗦起來,時間太久了,我掉頭往上游,想盡快離開這里,早點回到船上,繼續享受溫暖的陽光。

再見!水母們!感謝你們的幫助!先是小水母給我送行,一會兒身邊又換成了大水母。終於出了海溝,來到珊瑚的跟前,透明大蝦兄弟或者是夫妻來給我送行,「蟹大將軍」也來給我送行,也許是我的行動感染了它們,此時此刻,大家和平相處,一起跟在我的身後。我拎著在沉船上找到的「寶貝」,不顧一切地往上升,根本就沒有跟海里的朋友們說再見。

我艱難地爬上了船,脫掉潛水服,先是趴在甲板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一會兒又翻過身,讓溫暖的陽光曬著我的軀體。大概緩了半個小時,我就急不可耐地把找到「天下第一金鑰匙」,把鐵箱打開,從裡面取出一個不大的,用綢緞包裹著的一卷已經發棕色的竹簡。

陽光已經開始傾斜,海面上也吹來陣陣咸腥味道的風。我坐在甲板的躺椅上,大腿往下鋪著厚厚的毛巾被。把竹簡墊在毛巾被上,輕輕地打開,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

……《道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⑨ 道德經全文

上篇 道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⑨!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②?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⑩ 道德經全文是什麼

《老子》一書的章節劃分,各章的句法排列,每句的句讀,是千古以來被人懷疑的問題,而且很難下一個確切不移的答案。因為秦漢以前的書籍,到秦漢以後,都重新整理過。秦漢以前,紙、墨、筆、硯還未流行,當時的書籍,連牛皮、羊皮寫字也沒有,更談不上線裝書,大多數都是刻在竹片上的所謂「竹簡」,放置時,東一堆,西一堆,很不方便。如果因為搬動、毀壞等等事件,後來加以整理,就難免章節上的前後倒置,文字上的訛誤遺漏,希望整理得和原來一樣,絲毫不變,實在相當困難,而且年代久遠,難於考證。不過,這本《老子》,已經整理得很好了,並且已經流傳了好幾干年,現在若再整理,移動章節,不但困難,亦徒然增加研究者的困擾。試觀現在大家通用的《老子》,它每一章節,都銜接得很緊湊,都能貫串起來,中間並沒有鬆弛或斷裂之處,第二章就是第一章的申述,第三章又緊接著第二章的後面繼續發揮。如是一章接著一章地連續下去,內容上脈絡分明,氣勢上綿延不輟。
對全書,始作一整體分類,前面七、八章,由形而上的道體,談到人事與物理的現象與必定的法則。使我們知道如何做事、處世,如何在人世間作一輩子的人,在物理世界的自處之道。最後告訴我們如何修道——修道是後世的觀念,老子的本意,是使我們的人生,自然與天然法則相吻合。這是《老子》一書的體系。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