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里囊侖

道德經里囊侖

發布時間: 2022-09-24 17:58:40

Ⅰ 請提供一下《道德經》全文的白話文,謝謝!

第一章 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朱子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實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謂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既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敝。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費而隱,實無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發見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虛而無物,實無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觀之《詩》乎!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道不可無稱矣。須知至無之內,有至有者存;至虛之中,有至實者在。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曰:鴻蒙未兆之先,原是渾渾淪淪,絕無半點形象——雖曰無名,而天地人物咸育個中。此所以為天地之始也。及其靜之既久,氣機一動,則有可名,而氤氤氳氳,一段太和元氣,流行宇宙,養育群生。此所以為萬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氣在抱也;母者,天地既辟之後,化生萬物是也。

學人下手之初,別無他術,惟有一心端坐,萬念悉捐,垂簾觀照。心之下,腎之上,彷彿有個虛無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歸,任其一往一來,但以神氣兩者凝注中宮為主。不傾刻間,神氣打成一片矣。於是聽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覺心。久之恍恍惚惚,入於無何有之鄉焉。斯時也,不知神之入氣,氣之歸神,渾然一無人無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聵也——若使昏聵,適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當滅動心,不滅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於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動,即太極開基。須知此一覺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來真覺。

道家為之玄關妙竅,只在一呼一吸之間。其吸而入也,則為陰、為靜、為無;其呼而出也,則為陽、為動、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竅。人慾修成正覺,惟此一覺而動之時,有個實實在在、的的確確、無念慮、無渣滓一個本來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覺而生萬萬物,人有此一覺而結金丹。但此一覺如電光石火,當前則是,轉眼即非,所爭只毫釐間耳。學者務於平時審得清,臨機方把得住。古來大覺如來,亦無非此一覺積累而成也。

修士興工,不從無欲有欲、觀妙觀竅下手,又從何處以為本乎?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陰靜陽動,一氣判為二氣,二氣仍歸一氣而已矣。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復靜,有又還無,名曰復命歸根。要皆一太極所判之陰陽也。兩者雖異名,而實同出一源——太上為之一玄。玄者,深遠之謂也。學者欲得玄道,必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其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此一玄也。及氣機一動,雖有知,卻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不存一動之想。有一心,無二念,是為有欲觀竅。此又一玄也。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非眾妙之門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竅,不知直養,是以旋開旋閉,不至耗盡而不已。至人於玄關竅開時,一眼覷定,一手拿定,操存涵養,不使須臾或離,所以直造無上根源,而成大覺金仙。

下手工夫,在玄關一竅。太上首章即將無名有名、觀妙觀竅指出,足見修道之要,除此一個玄關竅,余無可進步也。故開頭四句,說大道根源,實屬無形無狀,不可思議窮究。惟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無可端倪,即如人直養於靜時也。天地忽辟之際,靜極而動,一覺而醒,即人偵氣於動,為煉丹之始基。第此轉眼之間,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要之,念頭起處為玄牝,實為開天闢地之端。自古神仙,無不由此一覺而動之機造成。又曰無欲觀妙,有欲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故同出而異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度卜,若此妙竅,無而有,有而無,實不可以方所名狀。縱舌如懸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謂之玄玄。學者亦不有視為杳冥,毫不窮究一個實際下落。果於此尋出的的確確處,在人視為恍惚,在我實有把憑。久之著手生春,頭頭是道矣。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古雲:「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原是葯王。」又曰:「窮取生身受命初,莫怪天機都泄盡。」由是觀之,足見受命之初,渾然天理,無有瑕疵,彼說美說惡,說善說丑,皆為道之害也。夫大道究何狀哉?在儒家曰「隱微」,其中有不睹不聞之要;釋家曰:「那個」,其中有無善無惡之真;道家曰「玄關」,其中有無思無慮之密。大道根源,端本於此。一經想像,便落窩臼;一經擬議,便墮筌蹄。雖古來神仙,贊嘆道妙,曰美曰善,要皆恍惚其象,非實有端倪。蓋以為善也,就有惡對;以為美也,就有丑對。又況美在是,惡亦在是;善在是,丑亦在是。此殆後天陰陽有對待,有勝負參差,而非先天一元之氣也。故太上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知人不求虛無一氣,而第言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是亦舍本而逐末也。

太上特示下手之工,為大眾告曰:凡人打坐之始,務將萬緣放下,了無一事介於胸中,惟是垂簾塞兌,觀照虛無丹田,即凝神又調息,即調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氣並成一團,傾刻間入於杳冥之地,此無為也;及無之至極,忽然一覺而動,此有為焉。我於此一念從規中起,混混續續、兀兀騰騰,神依氣立,氣依神行,無知有知,無覺有覺,即玄牝之門立矣。由是恪守規中,凝神象外。一呼一吸,一往一來,務令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即天地人物之根,聖賢仙佛之本,此最為吾道家秘密天機,不容輕泄者也。

修士行持,與其求之無極不可捉摸,何如求之陰陽更有實據:曰有無相生,不過動而靜,靜而動,出玄入牝,燮理陰陽也。難易相成,不過剛而柔,柔而剛,鼎爐琴劍,一烹一溫也。長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來,前行短、後行長之謂也。高下相傾,即火在上而使之降,水在下而使之升,上下顛倒坎離之妙用也。音聲相和,即神融氣暢,百脈流通,不啻鳴鶴呼群,同聲相應,不召自來也。前後相隨,即子馳於後,午降於前,乾坤交媾,和合一團,依依不捨也。此數者皆由後天之陰陽,而返先天之無極也。聖人知道之本源沖漠無朕,浩盪無痕——其處事也,以無為為尚,而共仰恭己垂裳之風;其行教也,則以不言為宗,而自喻過化存神之妙。聖人作而萬物睹,又何難之有哉?自此耕田鑿井,被生成而竟忘其行;開源節流,勤導化而並化其跡。即使功滿乾坤,名聞天下,而聖人若恥,為虛名未嘗有實績也。夫豈若《書》雲:汝惟不矜不伐,天下莫與爭能、爭功者,尚有弭人爭競之想哉?此殆歸於神化之域,淡定之天,一惟自適其樂,而不忘自得之真。古言視富貴如浮雲,棄功名如敝履者,其斯之謂歟?雖然,道成德自立,實至名自歸。聖人縱不居功,而天下後世,咸稱道不衰。是不言功而功同日月,不言名而名重古今。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也。

學者須從虛極靜篤中,養出無美無善之真出來,才算修煉有本。其道惟何?玄關竅也!舍此則無生矣。修道者舍此玄關一竅,別無所謂道矣!如以美善為道,亦屬後天塵垢。太上以此言警之,望人因流而溯源也。不然,美善之稱,亦三代以下之君子,又烏可厚非哉。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是陽非道,陰亦非道,道其在陰陽之間乎!又況道者理也,陰陽者氣也。理無氣不立,氣無理不行。單言道實無端倪可狀,惟即陰陽發見者觀之,庶確有實據。此章言無善無美之真,直抉大道根源,望人端本立極,以為修身治世之基。有無易難數句,是教人由有對待之陰陽,返乎真一之氣。其中又教人從有無相入處,尋出玄關一竅,為煉丹之本根。至於守中養丹,陽生活子,運轉河車,亦無不層層抉破。惟聖人直指其源,故恭己無為,不言而信,雖有生有為,而在己毫無德色。迨至功成告退,視富貴為不足重輕,非聖人孰能與於斯學?學者玩索而有得,非但下手有基,即通天亦有路矣。他注雲:天下皆知美善之所以為美善,則自不為惡與不善矣。此講亦是。但太上之經,多在源頭上說,不落二乘。

第三章 不見可欲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聖人之治天下也,與其有為,不如無為,尤不知有為而無為。其化民成俗也,與其能感,不如能化,尤不如相安於無事之為得。是以堯舜恭己垂裳,而四方悉昭風動,此如何之化理哉?不過上無心而民自靜,上無好而民自正,上無欲而民自定耳。否則,紛紛擾擾,自以為與民興利除弊,而不知其擾民也實甚。故曰,民本無爭也,而上爭奪之;民本無貪也,而上貪婪之;民本無思無欲也,而上以奇技、淫巧、鮮衣、美食先導之。欲其不爭不貪無嗜無好也得乎?苟能修其身,正其心,恬然淡然,毫無事事,不以賢能相尚,則民自安靖而不爭矣;不以難得之貨為貴,則民重廉恥,而不為盜矣。且聲色貨利之場不一,屬於目則無見無欲,己與民各適其自在之天,而虛靈活潑之神,自常應常靜而不亂矣。此事豈異人任哉?惟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其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所謂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而且專氣致柔,如嬰兒之力弱,不能持物然。雖至柔也,而動則剛。觀其浩浩淵淵,兀兀騰騰,真可包天地有餘。一切知覺之心,嗜欲之性,不知消歸何有?聖人以此修身。即以此治世,在己無知無欲——不但愚者混混沌沌,上合於穆之天;即聰明才智之儒,平日矜能恃智,惟恐以不逞為憂。至此已淡恬無事,自志其知識之私,一歸渾朴。此能為而不為,非不能也,實不敢也。雖然,人生天地間不能逃虛空而獨超物外,必有人倫日用之道,又烏得不為哉?然順其自然,行所無事,雖有為,仍無為也——亦猶天不言而自化,四時代宣其教矣;帝無為而自治,百官代理其政矣。為者其跡,不為者其神。是以南面端拱,天下悉慶平成,猗歟盛哉!

道本平常,不矜新穎,不尚奇異。如國家尊賢,原是美事,若以此相誇相尚,則賢者固賢,而不肖者亦將飾為賢。甚至賢以否為否,而不肖者又以賢為否,於是爭端起矣。彼此互相標榜,迭為黨援,而天下自此多事矣。國家理財,亦是常經,而若貴異物,寶遠貨,則民必梯山航海,冒險履危,不辭跋涉之苦、性命之憂,搜羅而致之朝廷。至求之不得,千方百計,雖奸盜劫奪所不顧也。至於衣服飲食,亦日用之常,而若食必珍羞,衣求錦綉,見可欲而欲之,奢風何日正也?是以聖人內重外輕,必虛心以養神,實腹以養氣,令神氣打成一片,流行一身之中——條暢融和,蘇綿快樂,而志弱矣;且神靜如岳,氣順如泉,而骨強矣。常常抱一,刻刻守中,非獨一己無欲無思,即聰明才智之士,亦觀感而自化,不敢妄有所為。或曰有為,則紛更致誚;無為則清凈貽譏,為不為之間,亦幾難矣。詎之順理而為,非有冒昧以為,有為仍與無為等。所以孔子贊舜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

第四章 和光同塵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家子,象帝之先。

帝者,上帝也。先者,無始之始也。

道者何?太和一氣,充滿乾坤,其量包乎天地,其神貫乎古今,其德暨乎九州萬國。胎卵濕化,飛潛動植之類,無在而無不在也。道之大何如也?顧其為體也,空空洞洞,渾無一物,若不見,為有餘;及其發而為用,沖和在抱,施之此而此宜,措之彼而彼當。《詩》曰:「左之左之,無不宜之;右之右之,無不有之。」真若百川朝海,而海不見盈也。不誠為萬物之宗旨哉?孔子曰:「鬼神之為德,休物無遺。」又曰:「語小莫破,語大莫載。」其浩浩淵淵,實有不可窮究者。道之難狀如此,後之人又從何而修乎?太上慈憫凡人,乃指其要曰:凡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才智之士,自恃自恣,任意縱橫,於以錮蔽虛靈而不見耳。茲欲修道,須知聰明智慧,皆為障道之魔,從此黜聰墮明,屏其耳目之私,悉歸混沌,而一切矜才恃智,傲物凌人之銳氣,概挫折而無存,則人心死而道心生,知見滅而慧見昭矣。先儒謂:聰明才智之人不足畏,惟沉潛入道、澄心觀理者為可畏,斯言不誠然乎?修行人務以沉神汰慮、寡慾清心為主。那知覺思慮之神、惡妄雜偽之念,紛紛擾擾,此念未休,彼念又起,前思未息,後思又來。我必自勸自勉,自寬自解——如亂絲之糾纏,我必尋其頭緒而理之;若蔓草之荒蕪,我必拔其根株而夷之。如此則紛紜悉解,而天君常泰矣。雖然,此獨居習靜之功,猶未及於鬧處也。苟能靜而不能動,猶是無本之學。必靜時省察,一到熱鬧場中,尤要競競致慎!凡事讓人以先,我處其後,尊人以上,我甘自下。若此則與世無忤,與人無爭焉。又況好同惡異,世俗大體皆然。我惟有隨波逐流,從其類而和之,雖有光明正大之懷,我決不露其圭角。惟有默識其機,暗持其體,同己者好之,異己者聽之。所以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古聖人當大道未明之時,莫不以此混俗也。又觀六祖得衣缽之後,道果雖圓,尚未盡其微妙,由是留形住世,積功了道,隱於四會山中,獵夫與居,恬不為怪,所以得免於難。若非和光同塵,烏能長保其身?由此動靜交修,常變有權,則本來一點湛寂虛明之體,自然常常在抱,而又非果在也:若有所在,若有所存,卻無所存,一片靈光,閃灼於金庭之下。此道究何道哉?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吾不知從何而來、從何而去,究為誰氏之子也?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斯為大道之玄妙歟?!帝之先有何象?亦不過混沌未開,鴻蒙未判,清空一氣而已矣。迨一元方兆,萬象回春,道發散於天地人物之間,而無從窺測,修士欲明道體,請於天地將開未開,未開忽開而揣度之,則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無基矣。

太上將道之體,畫個樣子與人看,又教體道者欲修大道,先認道源。欲尋道源,先從自家心性中閑邪存誠,自下學循循修之,久則底於神化之域,方知吾心性中有至道之精,常常不離懷抱也。須從靜中尋出端倪,用存養省察之功,以保守天真,不以盛氣凌人,不以繁冗亂性,即張子所謂解脫人慾之私也。撥開雲霧,洞見青天;軒斷葛藤,獨露真面。一旦動與人交,不知有光埋光,在塵混塵,或顯才智,或炫功能,抑或現煙霞泉石之身,露清致高標之態,歷觀往古,惹禍招災,為大道之害者不少。如漢朝常錮之禁,晉時清流之禍,雖緣小人之奸,亦由己不知明哲保身之道也。人能混俗和光,與世同塵,一若靈芝與眾草為伍,鳳凰偕群鳥並飛,不聞其香而益香,不見其高而益高。如是藏拙,如是直養,則湛寂真常之道,則恍惚於眉目間,不存而若存,有象而無象。《中庸》雲:「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非居帝之先而何?

第五章 不知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間生生化化,變動不拘者,全憑此一元真氣,主持其間。上柱天,下柱地,中通人物,無有或外者焉。此氣之渾渾淪淪,主宰萬物,有條不紊者曰理。此氣之浩浩盪盪,彌綸萬有,宛轉流通者曰氣。理氣合一曰仁。故先儒曰:「仁者人慾盡凈,天理流行,無一毫人為之偽。」又曰:「生生之謂仁。」要之,仁者如果木之有仁,其間生理生氣,無不完具。天地生萬物,聖人養萬民,無非此理此氣為之貫通,夫豈區區於事為見耶?故太上設言以明道曰:向使天地無此一腔生氣,惟有春夏秋冬寒暑溫涼之教,以往來運度,則萬物無所稟賦,氣何由受,形何由成?其視萬物也,不啻芻狗之輕,毫不足珍重者然,有日見其消磨而已。又使聖人無此真元心體,惟仗公卿僚寀,文誥法制之頒,以訓戒凡民,則草野無由觀感,人何以化、家何以足?真是視斯民如芻狗之賤,全不關痛癢者然,有日見其摧殘而已。顧何以天地無心,而風雲雨露,無物不包含個中?聖人忘言,而輔相裁成,無人不嬉遊宇內?足見天地聖人,皆本此一元真氣,貫注乎民物之間——雖有剝削,亦有生成;雖有刑威,亦有德化。是天地聖人之不仁,正天地聖人仁之至處。人不知聖,盍觀天地:上浮為天,下凝為地,其中空洞了明,渾無事物,不過一開一闔,猶橐之無底,龠之相通,渾浩流轉,毫不障礙焉。當其虛而無物也,固隨氣機之升沉,而不撓不屈,及其動而為聲也,亦聽人物之變化,而愈出愈奇。以觀天地,無異橐龠。聖人又豈外是乎?學者守中抱一,空空無跡,浩浩無垠,藏之愈深,發之愈溥。以視言堂滿堂,言室滿室者,相隔不啻天淵。彼以言設教,以教有盡,何若寶吾之精,裕吾之氣,神遊象外,氣注規中,而無一膚一發不周流遍及之為得也。甚矣!守中之學,誠修身之要道也。

此是一元真氣,修身在此,治世亦在此。除此以外,所謂制度法則,猶取魚兔之筌蹄也。魚兔必假筌蹄而得,謂取魚兔不用筌蹄不可,謂筌蹄即魚兔亦不可。金丹大道,如采陽補陰,前行短、後行長;玉液小還、金液大還,皆是取魚兔之筌蹄,若竟視為道源,差毫釐而謬千里矣。惟此元氣無聲無臭,無象無形,天地人物公共之生氣,學者修煉,必尋得此一件丹頭,方不空燒空煉。否則,煉精、煉氣、煉神、煉虛,皆屬無本之學。一任童而習之,到老猶無成焉。太上教人從守中用功:而消息在橐侖,學人須自探討!章內「不仁」二字是設詞。

第六章 穀神不死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修煉一事,只緣人自有身後,氣質拘於前,物慾蔽於後——猶精金良玉,原無瑕疵,因陷於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欲復原形,非用淘汰之力,琢磨之功,不能還乎初質也。太上示人下手之功曰:「穀神不死。」何以為穀神?山穴曰谷,言其虛也;變動不拘曰神,言其靈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謂也。人能養得虛靈不昧之體以為丹頭,則修煉自易;然而無形無影,不可捉摸,必於有聲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雲:「要得穀神長不死,須從玄牝立根基。」何以謂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謂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闔辟成,其間一上一下,一往一來,旋循於虛無窟子,即玄牝之門也。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門」,不誠然乎?第此門也,是陰陽往來之路,天地造化之鄉,人物發生之地,得之則生,失之則死。凡人順用之則為死戶,聖人顛倒之則為生門。人慾煉丹以成長生久視之道,舍此玄牝之門,別無他徑也。非天地之根而何?修士垂簾觀照,混沌無知時,死凡心也。忽焉一覺而動,生道心也。所謂靜則為元神,動則為真意。是其中胎息一動,不要死死執著丹田,必於不內不外間,觀其升降往來,悠揚活潑,即得真正胎息矣。古人雲「出玄入牝」,是出非我本來面目,入亦非我本來面目,惟此一出一入間,中含妙諦,即虛靈也。所謂真陰真陽,形而為真一之氣是也。天地之根,豈外此乎?要知穀神者,太極之理;玄牝者,陰陽之氣。其在先天,理氣原是合一;其在後天,理氣不可並言。修道之人慾尋此妙竅,著不得一躁切心,起不得一忽略念。惟借空洞之玄牝,養虛靈之穀神,不即不離,勿忘勿助,斯得之矣。故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發育萬物。聖人以有而形無,實而形虛,顯呈此至隱至微之一物曰穀神。穀神者,空谷之神,問之若答,應焉如響,即不死也。其在人身,總一虛靈不昧之真。自人喪厥天良,穀神之汩沒者久矣!後之修士,欲得穀神長存、虛靈不昧,以為金丹之本、仙道之根,從空際盤旋,無有把柄;惟從無欲有欲、觀妙觀竅下手,有無一立,妙竅齊開,而玄牝立焉。故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總要精氣神三者打成一片,方名得有無竅、生死門;否則為凡竅,而無一元真氣存乎其中——虛則落頑空,實則拘形跡,皆非虛靈不昧之體。惟此玄牝之門,不虛不實,即虛即實,真有不可名言者,靜則無形,動則有象,靜不是天地之根,動亦非人物之本,惟動靜交關處,乃坎離顛倒之所,日月交關之鄉,真所謂天根地窟也。學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間之氣,凝而為性,發而為情——所由虛極靜篤中,生出法象來。知得此竅,神仙大道盡於此矣。其曰「綿綿若存」者,明調養必久,而胎息乃能發動也;曰「用之不勤」者,言抽添有時,而符火不妄加減也。人能順天地自然之道,則金丹得矣。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惟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氣,渾浩流轉,歷億萬年而不敝者,皆由一元真宰默運其間,天地所以悠久無疆也。即發育萬物,長養群黎,而生生不已,天地亦未嘗不足,氣機所以亘古不磨也。太上曰「天長地久」,不誠然哉!然天地之能長且久者,其故何歟?以其不自生也。設有自生之心,則天地有情,天亦老矣。惟不自有其生,而以眾生為生,是眾生之生生不息,即天地之生生不息也,故曰長生。世人多昧此生生之理,不求生而求死,不求長生而求速死。陷溺於富貴功名,沉淪於聲色貨利,時時握算,刻刻經營,不數年而精枯氣弱,魄散魂飛,費盡千辛,難享一世。營生反以尋死,可勝浩嘆!是以聖人法天效地,不惟勢利之場不肯馳逐,即延年益壽之術,亦不貪求。惟以大道為先,凈掃心田,精修命蒂,舉凡一切養身章身之具,在在不暇營謀,一似後其身、外其身者然。卒之德立而同類莫超其上,名成而後世猶仰其型。非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者乎?視世之自私其身反戕其生者,誠高出萬萬倍;而聖人究非矯情立異也,自來恬淡是好,清凈為懷,不隨俗而浮,不依形而立,廊然大公,一似天地之無私者焉。夫人多自私而戚戚於懷,聖無一私而皎皎物外。一片虛靈之象,空洞之神,常照耀而不可稍遏。向使區區以血肉軀、臭皮囊,時刻關心,晝夜繫念,又烏能獨先而不後,長存而不亡耶?惟其無私,故與天地合撰,日月合明,而能成其私也。後之修道者,欲此身不朽,此神不壞,雖用刻苦工夫,擺脫垢塵,久久煅煉,自然乾乾凈凈,別有一重天地,另有一番世界,而不與世俗同生死也,何樂如之?

天地不言,全憑一元真氣斡旋其間,所以周而復始,生機毫無止息,天地之長久,故歷萬古而常新也。聖人參天兩地,養太和之氣,一歸渾沌之真。處則為聖功,出即為王道。何世之言修己者,但尋深山枯坐,毫不幹一點人事:雲治世者,純用一腔心血,渾身在人物里握算!若此者各執一偏,各為其私,非無事而寂寂,有事而惺惺者焉。聖人窮則清凈無塵,而真形與山河並固;達則人物兼善,而幻身偕爵位俱輕。迨其後名標宇宙,身獨居先;功蓋環區,形存異世,非以其無私耶?學人能去其私,一空色相,永脫塵根,積功則留住人間,飛升則長存天壤。不私其身而卒得長生,轉世之為身家計者,不啻雲泥之判也。人可不絕外誘之私耶?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大道原無他妙,惟是神氣合一,還於無極太極,父母生前一點虛靈之氣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則神與氣兩兩分開,鉛走汞飛,水火所由隔絕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淺之則為日用之需;深之則為修煉之要。有時以火溫水而真陽現,有時以水濟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勝言者。然水火同宮,言水而火可知矣。水性善下,道貴謙卑。是以上善聖人,心平氣和,一腔柔順之意,任萬物之生遂,無一不被其澤者焉。究之,功蓋天下而不知功,行滿萬物而不知行。惟順天地之自然,極萬物之得所,而與世無忤,真若水之利濟萬物毫無爭心。不但此也,萬物皆好清而惡濁,好上而惡下;水則處物以清,自處以濁,待物以上,自待以下。水哉水哉,何與道大適哉!聖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剛,卑下自奉:眾人所不能安者,聖人安之若素;眾人所為最厭者,聖人處之如常。所以於己無惡,於人無爭。非有道之聖人,不能如斯。故曰:「處眾人之所惡,幾於道矣。」夫以道之有於己者,素位而行,無往不利。即屬窮通得失,患難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總以平等視之。君子論理不論氣,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雖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豈漫無統宗,浩浩盪盪,而無所底極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遷,方能潛滋暗長,天真日充,而人慾日滅。《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即聖人之居善地也。居之安,則資之深。內觀其心,虛而無物,淵淵乎其淵也。外觀所與,擇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至於發之為言,千金不及一諾,「言善信」也。施之於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物、一事、一動、一靜之間,無不頭頭是道。任人以事,惟期不負所能。慮善以動,只求動惟其時。聖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由「止於至善」,得其所安,而後發皆中節也。惟其在在處處,無一毫罅漏,無一絲欠缺,又何爭之有耶?夫惟不爭,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銘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雖有惡人,亦相化為善矣。及其至也,無為自然,群相安於不識不知之天,幾忘上善之若水,柔順而利貞,無往不吉焉

Ⅱ 《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易解】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聲使人聽覺失靈;濃厚的雜味使人味覺受傷;縱情獵掠使人心思放盪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於不軌。因此,聖人致力於基本的維生事務,不耽樂於感官的享樂。所以要有所取捨。

[注釋]

①五色:指青、黃、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樣。

②目盲:比喻眼花繚亂。

③五音:指宮、商、角、徵、羽。這里指多種多樣的音樂聲。

宮(gōng)、商(shāng)、角(jiǎo)、徵(zhǐ)、羽(yǔ)

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沒有Fa與Xi),亦稱為[五音]
宮—喉音、商—舌音、角—齒音、徵—牙音、羽—唇音。

④耳聾:比喻聽覺不靈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這里指多種多樣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覺失靈,生了口病。古代以"爽"為口病的專用名詞。

⑦馳騁:縱橫奔走,比喻縱情放盪。

⑧畋獵:打獵獲取動物。畋,音tian,打獵的意思。

⑨心發狂:心旌放盪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傷害操行。妨,妨害、傷害。

⑾為腹不為目:只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腹"在這里代表一種簡朴寧靜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種巧偽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為目"的生活;"此"指"為腹"的生活。

這一章用南唐李後主的歷史故事作為一個最好的註解。
李煜937年出生於金陵,22歲被立為太子,961年23歲登基做了皇帝,在位十五年。
李煜接手的南唐,原本就是個爛攤子。國庫沒錢,常年戰亂,還要不停地向北方進貢以求得安寧。南唐本來就是個小國,這樣折騰下去國庫更是虧空,只能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發展到後來,連民間鵝生個雙黃蛋、柳條結絮都要抽稅,百姓真是苦不堪言!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一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治國上還嫌不夠,而李煜是個興趣廣泛,又很會玩的人,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都有一定造詣,除些之外,他還喜歡下棋、頌經拜佛,他的皇後娥皇,是個更會玩的女人。通書史,善歌舞,猶工琵琶,皇後擅長彈奏琵琶,李煜就為她找來燒槽琵琶,皇後創制一種葉子格游戲(類似於今天的紙牌游戲),還精通服裝設計,又會製造香水,尤其喜歡舞蹈。李煜對皇後情有獨鍾,整天過著倚紅偎翠、兒女情長、紙醉金迷的宮庭生活。李煜的《浣溪沙》將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描寫得極其生動:「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又聞蕭鼓奏。」 紅紅的太陽已經升到最高處了,透過簾幕照進宮內,可從昨夜便開始的舞樂狂歡還沒結束,宮女們魚貫而入,挨個兒將金爐里快要燃盡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們訓練有素而又輕盈的蓮步,是不會把那些鋪設在地上的紅色錦緞弄皺的。

那是一位漂亮美麗的舞者,還在酣舞不止,腳步都有些不穩了,那發髻的金釵兒都傾斜著,還在來回擺動。怪不得她有點腳步不穩,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這會兒酒勁兒還沒過呢。她時不時拈起花兒來嗅嗅,是為了想讓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魚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貴妃醉酒時是一樣的,你看,她還在靜聽其他宮殿里隱隱約約傳來的簫鼓奏樂的聲音。真實地再現了李煜前期的奢華綺麗的生活以及自鳴得意的心情。

李煜的一首為《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囊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謬腕。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是一曲描寫李煜和皇後蛾皇大周後男女歡情的艷歌,曉妝只粗粗理過,唇邊可還得點一抹沉檀色的紅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於是櫻桃小口微張,流出了婉轉如鶯的清歌。到了場下的酒會,就又嬌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還不夠過癮,換過深口大杯拚醉,哪在意污濕羅衣?最傳神的是,笑嚼著紅嫩的草花,向心上人唾個不停。

另一首為《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這首詞卻是描寫李煜和大周後的妹妹小周後偷情的場景。南唐重臣周宗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後主李煜為妻,姐姐娥皇被稱為「大周後」,後人按照順序,稱她的妹妹為「小周後」。

小周後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有人說她叫「女英」,這大約是因為她的姐姐叫娥皇,所以這樣猜測的,其實並沒有依據。

李煜和大周後成婚時,小周後只有五歲,李煜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小孩童。後來李煜的母親曾召小周後進宮,但她年齡幼小,和李煜也沒有什麼糾葛。過了幾年,周宗告老,離開了金陵,帶著小女兒回到了老家杭州。如果不是大周後的重病,也許兩人很難見面。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後生病,小周後來到金陵,住進了皇宮照顧姐姐。大周後本就病得不輕,又加上痛失愛子,雖然有李煜和妹妹的百般安慰,病勢依然日漸沉重,臉色也變得枯槁憔悴。

這時的小周後剛好十五歲,正是青春年華,就彷彿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她的清新美麗,尤其是熱情和活潑,像是一股無法抗拒的風,很快就吹遍了死氣沉沉的南唐後宮。李煜此時雖然陷在喪子的悲痛和對愛妻的憂慮中,但還是被她一下就吸引住了。

《南唐書》里說小周後「警敏有才思」「貌尤綺麗」,大約她的美麗和姐姐不同,若說大周後的美是雍容華貴的,那麼小周後的美就是清新淡雅的。李煜這個年過不惑的君王對這個嬌俏的小姨妹入了迷,盡管他深愛的妻子就在重病之中。

兩人很快就開始了約會。李煜雖然是君王,但這畢竟於禮不合,所以他們的約會是偷偷進行的。這肯定避不開所有宮女太監的眼睛,當然,他們看見也會自動躲避。偷偷摸摸的約會,對兩人來說都是新鮮刺激的,李煜特地寫下一首《菩薩蠻》來記錄這樣的情景。

他有宮女,輕麗善舞,用帛纏足,纖小彎曲像新月,著素襪在六尺高的金制蓮花上旋舞,飄飄然有凌波仙子的姿態。相傳中國婦女的纏足,從那時開始。 李煜痴迷佛教,每次散朝以後,李煜就和皇後換上僧服,開始頌經拜佛,天天如此。 他還愛下棋,為了和他的近身侍衛下棋,他常常拒絕召見大臣。無聊之餘,他又琢磨著怎麼樣改進造紙和制硯的技巧,好紙好硯是造出來了,政事卻也荒廢了。

北方從北周柴榮起就有吞並南唐的心,而比李煜早一年(960年)登上皇位的趙匡胤(927年-976年),即位後更是勵精圖治、虎視鷹揚,而後主卻一心只稱臣、上貢、偏安於江南一隅過他的安樂生活。

李煜在軍事上是相當無知的。當北宋大將曹彬在長江上搭起了浮橋,大軍陸續過江時,坐在宮中的他怎麼者不信,他對大臣說:「我也以為曹彬此舉近於兒戲,江上架橋,亘古未聞,怎麼可能會成功呢!」宋軍突破長江天險,在江南如入無人之境,不久就兵臨金陵。李煜整日在皇宮中與和尚、道士們談經論道,賞畫作詞,一點也不知道外面的情況。有一天,他登上城牆去巡視,才發現城外遍布北宋的旗幟,京師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李煜才慌了手腳,他連忙讓人出去求和,趙匡胤則充滿霸氣地說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開寶八年(975年)金陵城被攻破。李煜被北宋軍隊俘到汴京(現在的開封市),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宋太宗繼位,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李煜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葯將他毒死。據傳,牽機葯是一種烈性毒葯,服用後腸胃劇痛,引起全身抽搐不止,頭足相就如同彎弓的形狀。兩手兩腳,忽拳忽曲,頭,或俯或仰。李煜死後,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評價南唐後主李煜,後世人們的心情是很復雜的。 作為一個文學家,他的詞獨步古今、天下無雙,亡國後的經歷尤使他進入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獨特境界,寫出了「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離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千古絕唱。 但作為一個帝王,他整日沉迷在聲色犬馬之中,過著「為目不為腹」的帝王生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如果用老子這一章的經文來評判李煜的行為,那麼他剛好是背道而弛,什麼是道,也許這就是道。

Ⅲ 道德經第五章及譯文

《道德經》第五章的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沒有仁德,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用草紮成的狗一樣,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愛,也像對待芻狗那樣對百姓。天地之間,難道不像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讓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注釋: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古代專用於祭祀之中,祭祀完畢,就把它扔掉或燒掉。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

猶橐龠:猶,比喻詞,「如同」、「好像」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煉時為爐火鼓風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風管,是古代的風箱。

屈:竭盡,窮盡。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多聞數窮:聞,見聞,知識。老子認為,見多識廣,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煩苛,破壞了天道。數: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窮:困窮,窮盡到頭,無路可行。

守中:中,通沖,指內心的虛靜。守中:守住虛靜。

Ⅳ 囊字上面的加石加木 道德經里的字怎麼念

你說的是應該橐這個字,在道德經里是橐龠兩字,念(tuo yue)陀越,橐是氣囊,龠是出氣的管子,也就是相當於風箱一類東西。

Ⅳ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5)道德經里囊侖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Ⅵ 道德經裡面講述的內容大概是什麼意思

今天回答了兩個類似的問題:我想,簡單的說,《道德經》闡述了老子最基本的思想內「慈、儉、不爭」.復雜的說,借用麥容小舟老師的話說《道德經》闡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倫理學說:植根於無私與慈愛的大德境界之上,體系完整,而且境界高遠.二、民本思想:老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愛民、為民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孤家寡人的公僕意識,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人權、人道的民主理念;在世襲與民選關系的課題方面:老子在2800年前就主張民選官,而反對世襲的家天下.三、國際關系:老子在2800年前就提出了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相扶持、和諧共處的國際關系准則.四、戰爭與和平:高舉起反戰的大旗,提出了「不以兵強於天下」和不打第一槍的反戰名言.他還作出了侵略者、稱霸者最後必定失敗的預言.五、人與自然關系:提出了友好大自然的環保思想.此外,老子在文學、軍事學、教育學、經濟學、環保生態學、生命學、養生學以及空間理論學等方面都作出了貢獻.在人類歷史上,老子是提出民本思想、公僕意識、民主文化的第一人,是高舉反戰大旗的第一人,是提出和諧共處國際關系准則的第一人,是提出環保生態觀的第一人,是提出空間理論的第一人.

Ⅶ 囊字上面的加石加木 道德經里的字怎麼念

你說的是應該橐這個字,在道德經里是橐龠兩字,念(tuo
yue)陀越,橐是氣囊,龠是出氣的管子,也就是相當於風箱一類東西。

Ⅷ 《道德經》總論:

《道德經》主要講了「道」、「可道」、「德」、「下德」幾部分。筆者認為:「道」和「德」乃是一無極圖;「可道」與「下德」乃是太極圖。八十一章的全部內容,可以由這兩個圖囊括無遺。只要理解了這兩個圖,就抓住了全書的根本,就可以此為鑰匙,打開 《道德經》這一神秘宮殿的大門,理解全書。

以下從縱橫兩個方面用此二圖對「道」、「可道」 、「德」、 「下德」作一闡釋。

二、無極圖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無」無形無象,無色無聲,無臭無味,無熱無寒,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無內無外,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無情無思,無善無惡,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無徵兆,無端倪,至虛至空,故稱「無」。此「無」本來無名,老子勉強把它稱為「道」。此「無」即「道」。

古人雲:「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無極」即「無」即「道」,道家用無極圖——「O」表示。

此「O」並非沒有,而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備,無所不涵,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它的實際是「有」,是宇宙萬有所從以出的唯一總門。無此則無一切。

「無」即「O」,涵陰陽二氣,是陰陽二氣的合和與統一。陰陽二氣,一正一負,互相吸引,相互補充,必抵消中和為「O」。因此,「O」似無非無,此虛無之體只是相對於有色有相事物而言的一種狀態,一種形式,是假無真有,假虛真實,假空真物,它是含藏一切的最大的「有」。「O」不是沒有,而是物質的一種初始狀態。此「無」在《老子》書中論述頗多:

一章曰:「無,名天地之始。」

六章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十四章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二十一章曰:「『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上這些生動的論述,都是對「無」、「無極」即「道」的描繪。這說明「道」是純粹、素樸的物質,但不是普通的常見之物,而是虛無之體,是先天一炁。說它「無」,卻能化生萬物,說它「有」,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搏而不得。「道」就是這樣一種無形而又真實存在的東西。

「道」的這些體性,被後來的道家人物歸納為「虛無」、「自然」、「純粹」、「素樸」、「恬淡」、「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十大特徵。

這些體性、特徵從人身上體現出來,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就是說,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無形的,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是內在的、含蓄的、不顯露的、無意的,而不是人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它的特性、功用與「道」相似。道是什麼特徵,「上德」就是什麼特徵,二者一脈相承。

「道」的十大特徵,「上德」全部具備。「上德」的特徵,就是「道」的特徵。

「道」和「上德」的基本特徵是「無」,用圖表示,即是「O」。這一「O」無所不在,無所不含,無限圓滿,至善至美,是至高無上的本體。

三、太極圖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此是說,「道」涵陰陽,是陰陽二氣的中和、平衡與統一。「道」分而為陰陽,陰陽合而為「道」。陰陽沖和之氣,生成萬物。

「道」是無極,陰陽則是太極; 「道」是「無」,陰陽則是「有」;「道」用無極圖可以表示,陰陽用太極圖可以表示。

陰陽二氣,互相吸引,相互凝聚,必然生出一層一層的自然萬物。自然萬物皆分陰陽,植物動物皆分雌雄,人則分男女。氣、物、人皆分陰陽。陰陽並立,則為太極。因而,太極是相反的,對立的矛盾體。

太極之陰陽是對立的,矛盾的,同時是統一的、互補的。這種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老子》一書對這種對立統一之辯證關系的闡述,其文數不勝舉。

例如:

「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這是說,任何事物都由正反兩種因素組合而成。它們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互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對待存在,相反相成。

再例如: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這就是說,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是「物極必反,理窮必變」,任何事物達到極端,超過一定限度,就會走向反面。

宇宙萬物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一對矛盾體,因而,由陰陽二氣組成的萬物無不包含著陰陽。沒有陰陽就沒有萬物,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陰陽即矛盾。太極圖是對陰陽之矛盾的總括。

陰陽二氣,陽動陰靜,陽剛陰柔,陽熱陰寒,陽生陰殺,有形有象,有色有聲,有臭有味,有聚有散,由此生成的萬物,有生有死,有強有弱,可變可化,千姿百態,千變萬化,此謂「可道」。因盛衰興亡變動不居,不能永恆存在,又稱「非常道」。

例如:天的冬夏四季,地的寒熱五帶,物的陰陽剛柔,人的男女老少,生死動靜、吉凶禍福,就屬於「可道」,因其變動不已,就是「非常道。」

「道」是無形的、永恆的。由「道」生出的有形有象、可生可滅的萬事萬物,乃是「可道」、「非常道」,亦即太極。

「道」體現於人為「上德」,「可道」體現於人則必為「下德」。「下德」和「可道」一樣,是有形有象,可生可滅,變幻莫側的,不是內在的、永恆的、全面的、含藏的真常之德。這種「德」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局部的、片面的、暫時的東西。「上德」無心為「德」,「下德」有意為「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太極圖囊括了《老子》一書中關於對立的、運動的、變化的觀點,總括了宇宙萬物的基本體性和規律。

四、無極圖與太極圖

無極即「無」,太極即「有」。

《老子》曰:「有生於無」,「有無相生」

這就是說,無極生太極,太極歸無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系。無極是本,太極是末;無極是母,太極是子。無極是源,太極是流;無極是總,太極是分;無極是全,太極是偏;無極是定,太極是變,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太極逆而歸無極;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歸無極。一本散為萬殊,萬殊歸於一本。

太極與無極的關系,是縱向的派生關系,太極中的陰和陽的關系,是橫向的對待關系。可以用前者是母子關系、後者是夫妻關系來形容。

對於前一種關系,《老子》主張「復歸於無極」,萬物「復歸其根」,人「復歸於嬰兒」,社會「復歸於朴」,一切復歸於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以及「致虛極,守靜篤」、「抱一為天下式」等等,都是主張崇本息末,守母存子,以「道」為本。這樣,必能由一統萬,以寡治眾,「為無為而無不為」,「為無為而無不治」,永遠立於主動、不敗之地。 「道」是全在全備全息全能的,抱守此「道」,必可使人自身得到升華,發生質的,根本的變化,得道成真,成為全新的人。《老子》所說的「聖人」,是「道」的人格化,是具有「道」的體性、特徵、氣質、品格的人,是真正的「得道者」。

《老子》倡導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榮,守其辱」,皆是指從負面走向正面,達到伸展之目的。「去甚、去奢、去泰」、「守柔」、「處下」、亦是此意,目的在於「得道」。如果守雄、守白、守榮、守剛、居上,圖榮華,享富貴,爭名逐利,姿情縱欲,胡作妄為,如此就是失道失德,失道失德,不但百事無成,而且自身會遭到凶禍與毀墜。 《老子》全書八十一章主要闡述了無極圖和太極圖及其相互關系,講了天道和人道的關系,目的在於使人道取法於天道,由太極返回無極,使人回歸先天純粹的本性,使人的自然潛能得到全面的開發和利用,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同時能使社會穩定、國邦振興、天下太平、壽命延長。

《老子》五千文,最終歸到人。旨在從人的生理、心理、智能、道德諸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問題。

《老子》發現了「道」,也發現了「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摘自《道德經釋義》

Ⅸ 在老子的《道德經》里,道與德是什麼關系道德還是德道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五千言囊括宇宙自然萬物之奧理;道德經「學理思想」,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經久指引世界文化潮流,歷來被中西(全球)文化界所尊崇,經久不衰,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今天「道德經」再次掀起中西文化求索熱,由此可見「道德經」對世界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影響之大。

歷史事實證明:通俗道德,對人們思想所起到的規范,規避,約束作用,影響是較大的。

Ⅹ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整句話的意思是:「人們依據於大地而生活勞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據於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萬物;上天依據於大「道」而運行變化,排列時序;大「道」則依據自然之性,順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人法地」:人類的行為取法於大地,或是人類的生活行為的運行是以地球物理運行的規則為法則。

「地法天」:地球運行的法則是以這整個宇宙運行的規則為法則。

「天法道」:宇宙運行的是以道的法則為法則。

「道法自然」:道的運行是以自然的規律為法則。簡言之,「道」取法於「自然」,以自然為法則。簡言之,道的運作是以宇宙本來的自然規律為法則。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道德經里囊侖擴展閱讀: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氣貫通的手法,將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的生命規律精闢涵括、闡述出來。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道以自己為法則。

熱點內容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