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法治
A. 以新環境法的角度看柴靜的穹頂之下
柴靜《穹頂之下》的法治困境及未來(法治聲音|李晨)
作者「李晨」介紹: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與資源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律師協會環境資源專業研究委員會主任;上海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低碳經濟師。
昨天,手機被柴靜的《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刷屏,朋友們各種熱議,再次喚起大家內心深處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思考。相信「穹頂之下」的熱議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最終又會被「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一路上有你」、「搶紅包」等各種此起彼伏的刷屏所淹沒。民眾內心被激發、喚醒的環保意識,將被時間又一次無情的磨滅。
作為一個法律人,在感謝柴靜的同時,一個聲音在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法律作為保護公民健康權益的最後底線可以做些什麼?如何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的法治閉環,去長久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
先來說說中國的環保法治現狀。環境污染問題並非中國獨有,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曾經歷過極為嚴重的環境污染階段。很遺憾,我們也在走著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但當下環境污染越演越烈的現狀,可以說與我們的法治環境密不可分。早些年,我們的環境法治可以說是一個缺手、缺腳毫無威懾的怪物。大家都知道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過去,環境污染問題幾乎完全依賴於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即以罰款、限產、停業整頓等方式追究污染者的行政責任,其中又以罰款最為普遍。而我們的罰款額度相對於企業的治污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企業甘願受罰,這是一個很劃算的買賣。諷刺的是,罰款反而不情願的成為了污染行為的「保護傘」!當公眾的意識被喚起,當人們問道:「你們怎麼能違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們繳納過罰款了」?
值得慶幸的是,另外兩個被長期忽視的法律責任正在被逐漸完善、落實。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對「污染環境罪」做了較大的修改;2013年6月,最高院和最高檢聯合發布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對《刑法》中已經有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做了進一步完善,擴大了污染物的范圍;降低了入罪的門檻,對普遍存在的取證難、鑒定難、認定難等問題做了有針對性的調整。同年,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分別公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對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定罪處罰,給予諸多企業及相關管理人員敲響了警鍾。當公眾的意識被喚起,有人問道:「你們怎麼能違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們再也不敢了。」
2014年,《環保法》在頒布了25年後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就我個人而言,印象深刻的就兩點:加強信息公開、披露義務;開閘環境公益訴訟。2015年1月,最高院出台《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環境公益訴訟做了第一次較為完整的規制。至此,污染者所面臨的民事責任從立法上得到了極大的落實。試想,當公眾意識被喚醒,能夠更為容易的獲取環境污染信息,能夠通過公益組織就污染行為提起訴訟的時候,有人問道:「你們怎麼能違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賠不起了!」
當我看到最高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心裡非常激動!我認為:這是環境法治的未來方向!當公眾能夠真正參與監督、並且舉起法律的武器,此時,污染者的違法成本將大大提高,而國家的環境治理成本將大大降低!依據這部解釋,我看到了未來環境公益訴訟的如下發展趨勢,與大家分享。
(1)適格原告會越來越多,未來公眾監督的渠道會增多。
司法解釋明確了提起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的范圍:在設區的市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最高院沒有在將這個範文進行嚴格限定,在幾種類型的組織後添加了「等」字,最高院的發言人也表示,這將保持一定的開放性,允許新的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拓展這個范圍。這也是考慮到公益訴訟還處於開始階段,希望更多的環保組織可以進入到環境公益訴訟中來。
(2)案件受理後應當發布公告,並允許符合條件的原告加入訴訟,未來公益訴訟會呈現抱團取暖的局面。
目前公益訴訟處於開始階段,對於環保組織,雖然法院大門已經打開,但其自身能力、專業性和資金還會存在困難,因此在訴訟對抗中,法院允許符合條件的環保組織的加入訴訟,提升人力、財力和專業能力,有利於現階段環境公益訴訟的開展。
(3)檢察院扮演推動角色,作為原告的支持者出現,未來環境公益訴訟會得到司法的支持。
檢察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在目前的一些公益訴訟案件中,檢察院也頻頻現身,例如,在江蘇泰興的「12.19」公益訴訟案件中,一審中,泰州市檢察院支持泰州市環保聯合會對常隆農化等6公司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二審時江蘇省檢察院又法庭發表支持意見。地方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已經成為原告的有力支持者。
(4)公益訴訟將為私益訴訟掃清障礙,未來會形成先公後私的訴訟格局。
環境公益訴訟是對污染環境、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提起的訴訟。在環境污染事件中,除環境受到破壞外,還有不少個人利益受到損失的情況,例如水域污染事件中的漁民。對於這些當事人,他們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求賠償,必須要證明包括污染和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等在內的法律要素。由於力量懸殊,他們要法律維權本來是困難重重的,但現在公益訴訟的出現,將為他們掃清障礙。依據該《解釋》,在公益訴訟證明了污染和損害的因果關系等侵權責任要素後,他們可以直接適用,無需再另行證明。可以預見,未來個體受害者,將會在公益訴訟獲勝之後再行提起個人私益賠償之訴。
(5)訴訟型環保公益組織將會出現,未來公益訴訟會逐漸專業化和品牌化。
環境公益訴訟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可以預見未來環保組織的格局將發生變化。有部分環保組織會不斷提起公益訴訟,並從中積累經驗、資金、專業人才、專業技術等,從而成為環境公益訴訟中的品牌和標志。相應的,其他環保組織可能會在環保宣傳、培訓等其他領域更加突出。
(6)公益賠償款的執行和使用,需要信息公開透明,未來會形成專門針對公益訴訟的監督平台。
目前在公益訴訟勝訴後,所獲賠償款須進入環保組織的指定賬戶,用於專門的環境修復、治理等。現階段,這些款項在勝訴後,如何執行到位,以及執行到位後如何運用,還沒有具體的法律制度。公益訴訟中所得賠償往往款項較大,例如泰州公益訴訟案件中獲賠達1.6億元,這些款項的執行到位和實際使用,必須置於公眾監督之下,否則難免會誘生濫用或私占賠償款的腐敗以及和污染企業的內幕交易。未來,我們需要一個公開、透明的監督平台。
也許有人會問,李律師看來你對中國未來環境法治很有信心,我只能回答:我看到了希望!再回到本文的開始,柴靜的《穹》更多的是在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這非常非常重要!若公眾沒有這樣的環保意識,以上所有預見的未來均不會出現。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根本就不會有人投訴、反映環保問題,麻木地戴著口罩出行即可;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環保組織也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我們根本找不到願意起訴的原告;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檢察院的支持也僅是為了完成某個試點案例而已;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律師們也仍然在低頭忙於生計或者賺錢。這比什麼都可怕!環境保護的法治未來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點滴努力,在於每一個法律人參與其中所匯聚的法治力量,與各位共勉!
B. 霧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你的認識或許遠遠不夠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C. 小可愛們救命QwQ 我們暑假作業要寫寂靜的春天的讀書筆記。你們懂得。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一):別的房間,別的聲音
一個男人搭著巴士來到了一片荒蕪的農田。他之所以選擇在這樣一個地方下車只是為了等一個人,但是整片的荒土讓這個約會顯得那般怪異。不遠處有一架噴灑農葯的直升機在空地盤旋,奇怪的是它竟然在沒有莊稼的空地上撒葯,而這個男人近處唯一可見的莊稼則是一片枯萎的玉米地。
這是電影《西北偏北》裡面最為精彩的一個段落,這部片子拍攝於1959年。但我在這里關注的並不是希區柯克的懸疑設置,而是那片荒蕪的空地和枯萎的玉米。在這之前我對六十年代的美國鄉村風景的印象一直都是延伸到天邊的樹林在碧海藍天下迎風拂動。而這部電影或許更加現實的把當時的狀況無意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電影《西北偏北》上映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962年,蕾切爾卡遜出版了她一生中最為著名的科普著作——《寂靜的春天》。在那個年代,這本書的出版其實並不寂靜。它的出版預告了一個時代的到來。如今的讀者都毫不吝嗇的稱贊此書是環保主義的奠基之作。他開啟了一扇嶄新的窗戶讓我們看我們看待這個世界。事實上在剛出版的時候,它被評為:泛濫的母性色彩和不識時務。許多化學葯品生產商都堅稱作者所羅列的一切數據和例子都是誇大其詞而且聳人聽聞。而且他們一再宣稱在農業中使用化學試劑是必要的而且還可以確保消除害蟲同時不會對人和家畜產生顯著影響。但事實就是農葯越撒越多,范圍越來越廣,但效果就如《西北偏北》展現的那樣,只是一片死寂。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有這樣的疑問:作為當時最發達的美國,他們的林業局、農業局等機構絕對有頂尖級的科研人才,充足的資金,以及社會大眾充分的信任,他們明明可以在數據的前後對比中看到撒農葯的種種災難性後果後為何還要繼續噴灑?只是為了經濟效益?因為大企業的政治收買?因為他們無能為力,只好在壞和更壞中做出選擇?讓我們來看看所謂的決策者吧。在1960年百分之九十八的昆蟲學家從事化學殺蟲劑研究只有百分之二的在從事生物防治的相關工作。這個數據或許有點偏激,但是從化學公司把資金投入到大學支持殺蟲劑研究,那麼不可避免他就創造了有人的獎學金和科教職位,那麼很正常的,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也就多了。而另一邊,生物控制領域不會有直接可見的經濟效益,那麼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資金投入,也就使得從事這方面的薪資低。當新品種的化學試劑被投入巨資研發成功,那麼它肯定會被大力的促銷,商業活動不但要求回本還需要巨額的利潤。在這巨額的利潤的前景面前,很少有人還能夠保持冷靜。於是他們忽視了(不帶有惡意的)他們急於消滅害蟲,本意也只是為了更高的農業產量以及更好的環境。然後大量噴灑,接著害蟲暫時死亡,成效顯現,第二年害蟲卷土重來,於是加大劑量,壞蟲再次死亡。如此反復,但是意料之外的事實是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宣判了樹木、動物、以及一些不走運的人死刑,而這被辯稱為「好心辦壞事」人類因為他們的短視和自大拿著整個世界和自然界對賭,而持續下去的結果就是我們自身的滅亡。多麼熟悉的場景,我們不正經歷著相似的東西嗎?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濃重不散的霧霾,極端天氣的頻發,世界隨著時間的流逝走入了另一個房間,這個新房子,裝修越來越豪華舒適,也越來越規范整齊,但在屋子的外面,情況好像依舊很糟,或者也可以說是越來越糟!
《寂靜的春天》的出版使得環保主義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標簽。在這本書出版後,環保運動愈加的熱火朝天,並且有朝著「極端」方向發展的趨勢。我必須承認在閱讀本書的時候我慢慢的向環保者靠攏。注意不是環保主義者,只是環保者。木心先生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任何事物一旦加上主義二字就會失去原味變得可怕。環保並沒有錯。但是這么一件美妙的事情在人的操作下變得死板而形式化。一部分人把其置於發展甚至人的對立面,在他們看來人的存在是一切的源頭,這種悲觀裡面掩蓋了一個惡意的本質:所謂的環保只是為自我活命做的准備功課。在這種被不安全感掌控的內心引導下,他們到最後選擇的也只是人的生命,而不是想辦法讓這個自然界和我們一起共生。他們竭盡全力希望用身體力行和發展的科技使得自然界保持在控制下的平衡狀態,一種靜態的可感的平衡。但是自然界顯然不會把命運交給人類操盤。自然界萬千的生命體讓這個復雜的系統永遠處於變化和更新中,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加純粹的站在環保的立場上去盡克能感受更多的聲音,把我們所掌握的東西像河水一樣平緩的流動,慢慢的讓各種聲音匯聚,那麼河勢漸猛,我們掌握的也就會逐步加深加寬,到最後我們可以讓世界處於他們的穩態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而這則需要我們更多地利用自然本身的機制去預防和引導。
作為一個帶有悲觀色彩的讀者,我不知道我們還要經歷多少錯誤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但這並不妨礙我去想像我的未來。因為盡管是在同一個地球生存的我們,也總有一部分人看到並對未來做出反應,而與此同時他們也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去思考所謂的春天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味道?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二):政府對於我們土地的責任
「我現在正站在兩條路的交叉口上。但是與羅伯特.佛羅斯特的著名詩歌中的路不一樣,這兩條路截然不同。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行駛的那條路看起來是舒適、平坦的高速公路,我們可以加速前進,但路的盡頭卻有災難在等著我們。另一條我們很少走的岔路為我們提供了保護地球的最後一個機會。」這是蕾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的最後一章的開頭一句話。是的,我們現在正是處於這樣的時代分叉路口之中。曾經漫山遍野的森林樹木、動植物,他們在一天天的消失殆盡。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生物化學等的不斷發展,人們急切的渴望,他們渴望用一種快速的方法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這樣的問題解決模式同樣被運用到農業之上。作物生長緩慢,他們就向農田中傾倒噴灑各類化肥,作物出現蟲害問題,他們就向農田中、作物上噴灑農葯。我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否讓農民兄弟在短期內收獲了更多的收益,可是我知道這樣的方式讓我們的作物讓我們的土壤受到了難以挽回的污染。我不能說這樣的方法是怎麼怎麼樣。在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想這些都是貪婪的資本家的作用之下使得化學產品在我們的農田土地大行其道。
《在寂靜的春天》中,作者提出來很多方案來應對作物蟲害的問題,她尤其推崇自然的解決方案即用害蟲的天敵來根本解決作物的問題。其實我不禁在想,文中在農業生產中常遇到的那些蟲害問題中,其引進入的昆蟲非常多我認為這都不為我們廣大農民群眾所了解。我不否認作者推崇的以蟲治蟲的方法是一個好方法,方法的產生和推廣實踐依舊需要很多時間。這中間需要政府的支持,我們的政府應該推廣,但是不應該只是一味的在災害降臨是尋找什麼快速的方案解決。他們應該要做的是防患於未然,在平時間對於農民進行知識的普及,真切的讓我們的農民了解到怎樣的昆蟲能夠應對我們常見到的一些作物蟲害問題,讓我們的農民知道化學葯劑對於農田作物的利與弊。知識的貧乏讓我們廣大的農民輕易的聽信那些化學葯劑銷售代表的花言巧語,使得他們的土地成為春天裡的那一片寂靜的地方。
自然給予我們這一大片能夠耕種養活我們人類自己呢土地。政府是由部落不斷發展的衍生品,它在不計其數的普通農民心中具有一定的權威地位。當農民遭受到巨大的災難時候,他們渴望他們的政府能夠給予他們幫助,讓他們能夠從苦難中脫離出來。我覺得政府對於自然給予我們的土地具有責任,但是我們不需要政府為我們耕種,為我們收割,為我們販賣,因為那是我們廣大的農民對於自己所佔有的土地的責任。我希望政府能夠在我們的土地徹底寂靜之前對它負起該有的責任。是的,那一份責任是了解,了解化學葯劑對於土地、對於人類的危害;那一份責任是推廣,向農民推廣真正值得農民作用在作用上的好方法;那一份責任還是行動,行動起來,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行動起來!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三):風險防範原則和公眾知情權
這本書是環境保護界的經典之作。蕾切爾.卡遜通過這樣一部改變世界的著作,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科學家和公知的良心和責任感。毫無疑問,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即便這本書在問世後的幾十年來不斷面臨著反對和質疑的聲音。
我記得劉瑜老師在介紹美國政治概論時提到最高院關於言論自由的一個判決——2009年的Phelps v. Snyder,其主要判決意見是:言論自由是否受到保護取決於它是一個公共議題還是私人議題,在公共議題上言論自由的標准要寬泛得多。以這個判決意見為參考,可以說,判斷一本書的價值在於這本書是否廣泛地推動了社會討論。在這個意義上,《寂靜的春天》完成了它的使命,它所提出的人工化學製品對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危害這個議題,像扔進池塘的一顆小石子一樣一圈圈地向外盪起漣漪,彌久而不絕。
由於不是化學專業的學生,對於書中提出的DDT等化學制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以及後世對DDT危害的辯駁,我無法判斷其各自的准確性。但是環境管理和環境法治中有一項原則——風險防範原則,即不能以科學上的不確定性而延緩或拒絕採取保護環境的安全措施。在無從知曉殺蟲劑、滅菌劑、除草劑等化學製品對生態的終極危害之前,任何謹慎、存疑的態度都不失為一種科學的態度。
但是人類社會不是科學和非科學的兩極,而是所有的現象都被裹挾進政治斗爭和利益博弈之中。一旦有政治之手和利益集團站在鐵幕之後,幕前的我們就猶如霧中行走。因此,公眾知情權這樣一個在行政法中的基本權利在環境法治中被抬到特別突出的地位,似乎它在人民的權利清單中不曾存在過一樣。如果沒有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與監督就形同虛設,我們在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上則毫無障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寂靜的春天》讓公眾意識到,他們要站起來爭取自己的知情權、立法參與權和決策權。
本書出版於1962年,可是在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我翻開書頁,仍然感覺到脊背發涼、星辰暗淡。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以生態嚴重破壞和百姓健康、性命為代價換來的環境認知,在今時今日之中國執行得如何呢?我們無從知曉。在每年夏季到來時,在這個廣袤的國土上以一種奇異的集權方式組織起來的從上至下的行政管理機構會授權其最基層的群眾自治組織,在每一個旮旯投放滅鼠葯、殺蟲劑。而這些化學品的投放量及毒性何如,中毒的鼠蟲屍體如何處置,是否會污染地下水、土壤?其他的動物誤食了之後有什麼樣的食物鏈反應?沒有人告知我們,甚至立法都沒有陳述他們有告知的義務。
除了對本書的贊譽之外,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作為一個科學家,卡遜如何組織並安排她所搜集來的材料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說明,即便這不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論文,而是在後世被歸入了生態「文學」的范疇。據說原書有引用的腳注,但國內在出版時都刪掉了,我覺得保留引用出處更好一些。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四):春天的意義-讀《寂靜的春天》
忘了之前是誰說的,讀懂了《物種起源》就讀懂了人類,一切行為都有了合理解釋,於是興趣使然忽悠來了巨著,然而這本巨著因為艱難晦澀並沒有看完,《物種起源》也成了去年唯一沒有看完的書,比起之前一天一本雞湯的速度,《寂靜的春天》則剛剛好。
真正的好書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絕對是影響重大的,這不是「你應該努力成為你自己」雞湯式的歲月靜好,很多好書的發行和面世都會受到阻礙,比如《物種起源》,也比如《寂靜的春天》。因為揭露了一些現實和危害,作者卡遜本人也是備受懷疑和攻擊,然並卵,活生生的例子和數字告訴人們:是時候關心環境了,該想辦法停止使用殺蟲劑了。這是半個世紀前的美國。
這世界開始變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批人開始關注環境,雖然保護環境理所當然會受到利益方的阻礙,但相對於現在才開始關注環境的中國,也是早了半個世紀。
狄氏劑,七氯,這些名詞對我們來說雖然陌生,但殊不知他們已經深入到我們的農作物,地下水等地方,很多時候,「某個部位的變化,甚至是分子的變化,會影響到整個系統,在看似不相關的器官和組織發生變化病變」。這話在幾十年前可能是危言聳聽,但如今看來,確實大實話。
卡遜女士的這本書,分別從水,土壤,植物,動物等多個角度解釋了農葯及化學物品對這個世界的種種危害,詳實的數字讓人驚駭,原來我們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不知多少生命在受到危害,最近幾年各種疾病如SARS的發生,充分證實了這些幾十年前數字的用處,如果人類至今還沒意識到這樣的問題,真是讓人驚恐。
正如作者在最後一段說的「控制自然是一個妄自尊大的詞彙,形成於生物學和哲學的初始階段,當時人們以為自然是為人類而存在的。應用昆蟲學的觀念和做法大都始於科學的蒙昧時代。如此原始的科學卻配置了最新的最可怕的武器,在對付昆蟲的同時也危害著地球的安全,實在是我們的大不幸啊」。
幸好有卡遜女士的這本書,美國作為當時的超級大國才會意識到環境破壞的危險,而且開啟了全球保護環境的第一步,作為大國,美國的做法也影響了其他國家,對於中國而言,雖然在環境方面目前剛起步,但這本書對中國的新聞界,政治界,環境界都是一部極好的參考標准。
春天馬上就要來了,但願今年的春天鶯歌燕舞,嘰嘰喳喳,一片欣欣向榮。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五):不要寂靜的春天
【201706】從《三體》得知這本書,整本書看下來,像打開了一個從未關注的新視野。都知道使用農葯會危害健康,但是不知道具體怎麼影響人類社會,而且不僅沒有殺死所謂的害蟲,還使生態遭受破壞。使用什麼類型的殺蟲劑、除草劑等會造成具體什麼動物植物的影響,對人類健康又影響多大,多深遠。像如今這個社會,人類接觸人造化學物質幾乎無可避免,出版於1962年,作者極具前瞻性。了解作者的生平,深感惋惜。
化學物品經過雨水的沖刷,在泥土裡分解出更具毒性的物質。殺蟲劑的濫用導致樹木上農葯殘留,蚯蚓吞噬樹葉後導致農葯殘留身體,進而以蚯蚓為食物的鳥類中毒,整條生態鏈都受殺蟲劑的連鎖反應。大面積向森林噴灑殺蟲劑使流過森林的徑流受污染,進而污染下遊河流,河流的微生物和魚類遭到毀滅,春天到來也杳無生機。通過綜合生物治理,例如引入要鏟除的植物或害蟲的天敵、專屬的提煉液治理害蟲等等不會造成生態破壞和人類健康的手段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式。
不僅一種化學物質殘留,化學物質還會相會作用,不斷累積,根本沒有標准范圍內可言。為了環境保護,也為了自身健康:從自己的小事做起,盡量不用殺蟲劑,少接觸非天然食品或加工食品。
看到美國前總統戈爾作序,瞬間讓我想多年前他的《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也是非常務實地介紹我們生活面臨的嚴峻生態考驗。柴靜2年前控訴霧霾的《穹頂之下》也是參考《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的論述形式,《寂靜的春天》就是提倡環境保護的鼻祖。搞不明白豆瓣很多評論對本書的內容無動於衷,甚至嗤之以鼻。要知道書本出版於1962年,在此之前完全沒有人出版過類似有根據的控訴人類化學品對生態和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她使美國社會甚至全球關注化學物質的影響,堪稱開山之作。我們現在隨便吃的一片青菜都可能有農葯殘留,喝的每一口水都可能受沿路非法排放的污水污染。霧霾、水體污染、輻射已經侵害每一個人,就算政府部門無法一下全部打擊,我們可以有所選擇,不消費明知道會污染環境的產品,選擇公共交通或使用新能源汽車減少尾氣的排放等等,永遠都是從小事做起,無數的個體就構成了整個社會。
D. 柴靜《看見》讀後感優秀作文範文10篇
《看見》作者是柴靜。 該書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柴靜《看見》 讀後感 優秀 作文 範文 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看見》讀後感範文一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們出發。」——題記
在《看見》中,我們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激盪。在現實的鞭策下,柴靜逐漸成長成熟,她從花里胡哨的小年輕成長為成熟穩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萬變的鏡頭下,我們看見的是人物風景的變化,她卻讀懂了人世情懷,品悟了酸甜苦辣。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看見》中,我們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聽。
一路看見,讀懂人情。「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涵在每一個人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人生而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求認識與了解自我」虐貓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對踩貓女的批判上,充斥在人心中的只有痛恨。「采訪時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這期節目徹底改變了我對「死刑「的認識與理解。采訪就是為了我們戳破那塊幕布,讓我們看透事實,了解實質。沒有人甘心成為遭受鄙夷的社會底層人物,現實就像一塊鏡子,有美就有丑,但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一路走來,品悟生活。《看見》是真實地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豪邁的吶喊,有的只是朴實的記錄,真情流露。柴靜沒有刻意選取標志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超多的新聞報道里,之選取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這就是生活,真實即生活。看見的是視覺享受,品讀的是人生真諦。用心去感受,才能讀懂生活。
人生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看見》讀後感範文二
這個寒假,我讀了很多的書,但最讓我喜愛的,還是那本《看見》。
《看見》這本書,是著名的記者——柴靜所寫,這位記者大家應該十分了解,因為去年上半年柴靜拍過一部新聞紀錄片《穹頂之下》,使這位沉默已久的記者又一次走進公眾的視野。
柴靜是山西臨汾人,曾在湖南衛視做過《新青年》的主持人,因資深新聞人——陳虻的邀請,進入央視新聞評論部,一開始在東方之子(今東方時空)作為白岩松的搭檔,後進入時空連線欄目當主持,最後調入新聞調查節目組,由非典的采訪而出名。
在《看見》這本書中柴以傳記的方式詳細地寫出了她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女蛻變成如今的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整本書寫出了所有當時她的心情,體會和感受,用十分客觀的角度寫出了那些她所遇見和接觸的新聞現場,和她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事和物。用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角度為我們展示了這個社會的善與丑、美與惡。
以第二章講述非典的采訪 故事 為例,當時她已成為新聞調查欄目組的主持,所以她要親自進入新聞現場調查,但當時非典肆虐,進入病房是十分危險的,柴用朴實的語言將自己當時對新聞的渴望寫得淋漓盡致:
每天早上醒來,我閉著眼從枕頭邊摸到體溫計,往腋下一放,再半睡半醒五分鍾。反正發燒去醫院,不發燒也去。有一天,我覺得鼻子里的氣是燙的,熱流直躥到腦門上,覺得肯定是感染了。閉著眼睛想,怎麼搞個DV進病房之類的,不能白死,睜開眼睛一看,才三十六度五。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寫作手筆是十分之樸素的,整本書沒有一個多餘的字但寫得十分之精彩,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寫得優美至極,整本書書沒有人生大道理,但從幾乎每個 文章 都可以看出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和道理。
這就是柴寫作的風格,每一章都能帶給我們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從這本書里,我們可以看出柴?為人處世的哲學,和她的思想,因此,柴也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世界百名思想者之一,這百名思想者中只有她一個華人,所以,她的思想是十分脫俗的。
這只是這本體現社會百態的書中的冰山一角,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一定要去讀一讀這本十分有趣而又充滿哲學的書——《看見》,希望大家能在這本書中獲取對我們有益的思想,做人的哲學!
《看見》讀後感範文三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在《看見》中,我們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激盪。在現實的鞭策下,柴靜逐漸成長,成為成熟穩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萬變的鏡頭下,她讀懂了人世情懷,品悟了酸甜苦辣。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看見》中,我們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聽。
一路采擷,慢慢成長。 「雙城的創傷」在別人眼裡是 教育 問題,她卻讀懂了孩子間復雜的情感和堅固的友誼。慢慢的,她由淺薄懵懂走向成熟穩重。人生就是一場蛻變,蠶蛾唯有歷經漫漫長夜,掙脫重重束縛,才能蛻變為迷人的彩蝶。
一路看見,讀懂人情。「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涵在每一個人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現實就像一塊鏡子,有美就有丑,但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謂堅守正義、捍衛法律權威的背後是兩個家庭的破碎與絕望。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次救贖的機會。雖然柴靜的這些調查不是宏大的時政 熱點 ,但卻點點滴滴激盪人心,充滿人情。
一路走來,品悟生活。《看見》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豪邁的吶喊,有的只是朴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畫面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正是他們情誼的深情吶喊。在《看見》里,柴靜沒有刻意選擇標志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只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
這就是生活,真實即生活。看見的是視覺享受,品讀的是人生真諦。用心去感受,才能讀懂生活。
《看見》讀後感範文四
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志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滿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著盡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知道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柴靜
十三年前,她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主持人,曾在湖南文藝廣播電台主持「夜色溫柔」,在湖南衛視主持「新青年」,也用不著簽約,雖遠住北京,但每月坐火車高鐵去一次現場錄完音拿了現金就走人,過得好不自在。
十三年前,她還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姑娘,即使在梅地亞酒店和陳虻見了面也是翹著二郎腿眯著眼打量對方,「如果成名是一種心理承受的話,我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了」二十三四歲的她毫無顧忌脫口而出,對「你對成名有心理准備么」這種問題淡淡的不屑。大概在她心裡覺得,自己早已閱盡千山。
進中央台,是二零零零年的事兒。走進新聞評論部,正東張西望好奇打量的她一眼便看到部門口的幾個大字:求實,公正,平等,前衛。那時的她對「前衛」這兩個出現在新聞評論部的字眼絲毫提不起興趣,也或許根本不理解,只是淡淡的留下了一個疑問,便頂著一頭剛理好的短發化完妝坐進演播室,和幾個醫生、專家以及孕婦現場通話采訪「剖腹產」。到底還是閱歷不夠,當時的柴靜並沒有把電視當回事,編完稿子後讓同事幫忙剪片送審,自己「飛」到了西藏開心耍去了。絲毫不出預料,陳虻在開會時公開批評她這一期節目「問題和回答都沒有達到一定深度,只顧自己,知識層面找的不全」,縱使再怎麼改結尾也都已經無能為力了。
她在那樣一個時代,進入那樣一個地點,周圍是陳虻、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地方台的文藝青年要在短期時間內改變成一個會思考、有眼光、有技術的主持人和記者,失敗就會來得像瀑布一樣猛烈而持續,沒完沒了。在毫無方向感、迷惘的沙漠里行走,深一腳淺一腳,每一步踩下去都是無盡的散沙,永遠碰不到堅實的地方。
我估計那大概是她人生中最潰敗的一段日子,完全沒有方向,沒有自信,根本不知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每走一步都是錯。在多方的壓力下,她開始變得機械,熟練地在每天節目的結尾說:「讓我們期待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早日到來」,然後卸妝下班。在她自以為找到狀態找到方向不會再迷途的時候,便得意地尖銳質問采訪對象或嘉賓。柴靜在她的書里寫:「過了好幾年再看這期節目,提的問題還在其次,那個坐在台上、一頭短發、雪青色套裝的主持人,臉上都是凌厲,眼內都是譏誚。我不是試圖去了解他們,而是已經下了一個判斷,滿滿騰騰都是殺氣。」
出於各種原因,新領導張潔讓她去了汶川地震的現場做直播記者。在哪裡兩次的直播都帶給了她刺激,有觀眾評論說她講的如此順滑流利,根本就沒有思考沒有情感,只是在講三個故事。雖說領導並沒有提到批評,但是同事和觀眾的反應還是帶給了她很大的震撼,她也不覺得理虧,反省了之後,第三次直播就好多了:不再做作、不再虛假、變得真實。
柴靜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記者的「見聞錄」,她在見聞的縫隙里,一層一層剝開自己的心事,過往,情感。看到一些我們平常不能對談的人與事,不稀奇。但自己把自己心扒開來,讓你觀窺,要很大的勇氣。
有些情感,像血肉已經長在了一起,她說老范、老郝,團隊里的其他人,陳虻,等等。這些亦師亦友的夥伴,生在一起,長在一起,共同走過人生里最難忘的這段路,腳印密密麻麻地迭在路途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陌生的人傳遞這些成長的記憶,是一種功德。像葯家鑫父親說的,有些事里,有血的教訓。當然也有很多,不流血,但有痛,有淚,有苦難,有微小的歡樂雜陣其中。這一切,構成繁復的生命切面,有待我們去相遇,去看見。
在痛苦中看到歡樂,在亂象中看到本質,在醜陋中看到美麗,在絕望中看見希望,這是柴靜的《看見》。在尋常中看見歡樂,在平凡中看見幸福,在我們相處的點滴中看見希望與甜蜜,這是我們共同的《看見》!
《看見》讀後感範文五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認識柴靜的,只記得當時同學提起她,總會提起一本書,《看見》,還對這本書給予極高的評價。於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見了《看見》,便拿起來細細閱讀。誰知,從此,就喜歡上柴靜這一個女人了。
柴靜,一個電視台主持人,主持《看見》這一個節目,雖是一個小小的女人,卻曾經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經歷過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了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她曾經故意在節目中反復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她曾經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盡管如此,她仍堅持自己的初衷,堅持自己的做法,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一次一次地去和不公平做抗爭。這樣的女人,值得別人喜歡,值得別人敬佩。
柴靜曾說,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看見》是柴靜首度出書講敘十年央視生涯,也是她個人成長的告白書,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柴靜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嘗試了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幸好到如今,她已成為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女主持人,這也算是上天對她的努力的一種獎賞。但柴靜卻從未停止 反思 和追問,她在書中寫下了自己的經歷,寫下了自己的思考。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華南虎照事件,葯家鑫事件,在新世紀頭十年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見柴靜的身影,通過她在新聞熱點第一線的真是記錄,我們可以更真切的讀懂中國,了解我們身邊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大事,學會應該如何面對。我們看到的他們,同時也是我們自己本身,同時也是我和你的故事。只不過,現在我們是旁觀者,並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誰能保證,我們不會發生那樣的故事呢?
在這本書里,柴靜並沒有刻意選擇標志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野心,她只是在其中選擇了留給她強烈印象的人,因為工作,柴靜剛好和這些人相遇,剛好得知她們的故事,剛好有所感觸,剛好借這個機會寫出來,剛好柴靜又是敢說敢言的人,一切都是剛剛好,所以,《看見》得以面世。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裡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並不是評論,而是客觀地呈現新聞事件。柴靜一步一步地爬上事業的最頂峰,我們雖知成功的人,必然經歷了一番苦楚,但又有幾個人可以真正了解呢,我們看到的都是她們的成功,都是他們的光鮮,柴靜這十年裡遇到的挫折,苦難,感動,即使她一一道來,但其中的意味,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看書的時候,我常常會看著看著就走神想起了自己,想起了這樣的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就忘了當初我們為什麼出發,要常想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什麼,不要在忙碌中,就丟掉了自己的初衷,丟掉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引誘我們的事情有很多,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掉進去,要學會跳出來,從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揭開,把自己最醜陋的呈現給別人。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痛,但是的確是在幫助你不斷進步的。
這個社會有點冰冷的,但柴靜的《看見》卻像一把火,燃燒了這個社會,燃燒了我們的心,給這個社會帶來了溫暖。原來,電視上的理性,溫情在現實中都是存在的,它並不是虛構的,而我們自己,亦可以創造出這 種溫暖,只要你願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E. 柴靜經典語錄賞析
柴靜經典語錄
一、「一個人,一個活物就該這么活著,春天來了,推開門,風進來,花香進來,顏色進來!」
二、那位朋友看到的節目中,我采訪的官員批評上級政府財政決策失誤,說了四十五分鍾,很坦率。
三、每一個輕松笑容的背後,都曾經是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看見》
四、真實的人性有無盡的可能。善當然存在,但惡也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彌,傷害卻有可能被原諒,懺悔也許存在,也許永遠沒有,都無法強制,強制出來的也沒有意義。一個片子里的人,心裡有什麼,記者只要別拿石頭攔著,他自己會流淌出來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五、不要因為一件東西死去就神話它。《看見》
六、新聞是選擇的結果,是人選擇呈現什麼。《看見》
七、林濤如怒,滾滾若萬馬下山。村居闃寂似曠古墓園,唯聽那山海之間狂瀉而至的激憤,一如群猿嘯哀,嫠婦夜哭。這樣的怒夜,非喝酒磨刀,不足以銷此九曲孤耿。《日暮鄉關何處是》
八、陳虻說「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我慢慢體會到,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柏大夫說的,「強大了才能變軟」。《看見》
九、如果你一直表現的很有涵養,其實不如說是在傳遞一種不以為然的意思。《看見》
十、人心的事,沒有經受過的人,往往想不到,所以還是留些敬畏,如得其情,哀矜為宜。如果褒貶相激,都只依據簡陋的事實輕易評判他人,流於武斷,有了戾氣,話象車輪子一樣從人心上輾過去了。時間長了,把心都硬化了,碰上什麼事都進不去,象在水泥地上一樣流過去了。
十一、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看見》
十二、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看見》
十三、他(盧安克)說很多人都試圖幫助他,「城市人好像不太願意承受各種事實,就想出各種改變事實的手段。但我都不願意走那種非常規渠道,因為這樣的渠道和手段才讓我的社會變得不公平。」
十四、他說:「我也不知道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什麼,有什麼使命,這個只能是慢慢摸索的,所以只能慢慢看有什麼結果,也許過了幾年我明白,為什麼要這樣。」
十五、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看見》
十六、他回信說:「我不要你們關心我,我要你們關心我的教育方法。」她來信說:「我不太理解你的教育方法,但非常理解你。」他寫過:「我最害怕的是崇拜者,因為崇拜基於的往往是幻想上崇拜,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失望。」《看見》
十七、她是一個走投無路的人,仍然有自尊的需求,我懂她的心,所以我傷心。《看見》
十八、有次與《半邊天》的張越聊起,她說:「阿甘是看見了什麼,就走過去。別的人,是看見一個目標,先定一個作戰計劃,然後匍匐前進,往左閃,往右躲,再弄個掩體……一輩子就看他閃轉騰挪活的那叫一個花哨,最後哪兒也沒到達。」《看見》
十九、我問盧安克:「我怎麼老沒辦法改變我的弱點?」
二十、8)人去做什麼,是因為心底有愛惜。
二十一、他家王老師掙錢比他還厲害,不化妝,背個「為人民服務」的布包,聰敏過人,飯桌上,他稍說句過頭話,她看他一眼,他就笑嘻嘻舉杯敬她「王老師,祝你幸福」《雜種馮唐》
二十二、他解釋:「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看見》
二十三、斯賓諾莎還說過一句:「希望和失望也絕不能是善。因為恐懼是一種痛苦,希望不能脫離恐懼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識的缺乏,和心靈的軟弱無力。」
二十四、在等待那個風雨夜歸的人。《用我的一輩子去忘記》
二十五、小時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樹根上,我奶奶沒說什麼,只是拿小鏟子把肥皂水鏟起來,埋在了別處——人去做什麼,是因為心底有愛惜。
二十六、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一個結果.大家都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看見》
二十七、但這就是細節的力量,它告訴你,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也沒有完美的世界圖式。必須老老實實承認和呈現現實問題的復雜性,認為一個概念就可以徹底解決現實問題,如果不是出於無知,就是出於智力上的懶惰。《給我一個賓語》
二十八、他們和其他人一樣工作、上學,努力活著,但他們不能公開身份,絕大多數不得不與異性結婚。《看見》
二十九、張潔總擔心善良的人做不了剛性調查。其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看見》
三十、現在的人啊,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三十一、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也沒有完美的世界圖式。認為一個人、一個概念、一次訴訟就可以徹底解決現實問題,如果不是無知,就是智力上的懶惰。但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上,還是有一個共有的規則存在。《看見》
三十二、他在最後說:「你會覺得好笑嗎?我曾以為你會是我的另外一半。」《看見》
三十三、將來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的孩子還在其中生活,這個世界就與我有關,所以我才凝視它,就像我凝視你,所以我才守護它,就像我守護你。《穹頂之下》
三十四、有這么一媽,他就不太可能成阮籍,嵇康。加上他是紅旗下的蛋,沒戰火沒亂世《雜種馮唐》
三十五、把一個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點,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這個人孤立和開除出去,才能看清這個事件對時代生活的意義。《看見》
三十六、我們倆就看著這一幕,那種心情特別像一個小孩兒看著最後一顆糖,你不吃你知道它就要化了,你吃你又知道快沒有了,那種又甜蜜又憂愁又氣急敗壞的感覺《穹頂之下》
三十七、山西,山西,當一個山西人來過南方後,打定主意不回去。為了發展經濟,挖,蓋,排,沒有清山,綠水也沒了,地下水也被污染,水利局怎麼不公開消息,還不如不發展《看見》
三十八、人們在強大的力量面前,總是選擇服從。如果今天你放棄一張礦泉水的發票,明天就有可能被迫放棄土地權、財產權和生命安全。權利如果不用來爭取的話,權利就只是一張紙。
三十九、要不斷的跳出來,理智,冷靜的看事物的本質。
四十、人們驚嘆他的「神性」,這是與他最相悖之處,他認為人的內在毫無神秘可言。他在廣西的山村裡,把十幾本德文的精神科學的書翻譯成中文,就是想揭示精神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破壞和脫離精神依賴並得到獨立意識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學。人們只有相信科學,才能獨立思考,才能在精神方面獲得自由。」這過程意味著人人可得。《看見》
四十一、承擔命運施加於自己的一切,不粉飾、也不需要虛浮的憐憫。
四十二、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處打電話爭取采訪機會,做了很多獨家的選題,但這么做的目的,只是為了讓領導和同事接受我,讓這件事成為第二天的媒體頭條。我知道什麼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可我心裡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兒里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看見》
四十三、童年,作為母子共同的一段回憶,是母親讓人值得落淚的珍藏。
四十四、事後他寫:「這些事情全都失敗了,失敗得非常嚴重。但假如我當時就成功,不成熟的事情就會變得很大,而我自己就會變成我不喜歡的那種人,命運通過失敗指出應該走的路。」《看見》
四十五、我沒話可說,端起桌上那隻青釉的日本瓷杯准備喝他「唉」一聲,伸過手把杯里第一遍泡的茶倒了,換上九四年的普洱,「這樣喝茶你的舌頭才喝得出薄厚。」《看見》
四十六、他(錢鋼)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碼,在一定年紀的時候,自然會啟動。《看見》
四十七、陳虻說:「你問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別問了。」
四十八、他說得有理,長夜無事,四下無聲,我搬出這些本子,抄抄寫寫,有疑惑也寫下來,試著自問自答。閑而求知,沒有了什麼目的,只是為了解開自己的困惑。眼酸抬頭時,看到窗外滿城燈火,了解他人越多,個人的悲酸歡慨也就越不足道,在書中你看到千萬年來的世界何以如此,降臨在你身上的事不過是必然中的一部分,還是小宏那句話:「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看見》
四十九、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看見》
五十、我就像是動物世界裡的豹子要改變身上的花紋,註定讓自己全身血淋淋。
五十一、初次接觸,接受,總結,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模樣
五十二、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看見》
五十三、你的問題是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辦法真實地認識事物。《看見》
五十四、年輕人,是對社會的參與最有熱情的階段,可是,我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開始去面對和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政治和我有些什麼關系?教育是用來干什麼的?政府的存在是為了什麼?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系?
五十五、10)我們有責任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時可以是潔凈的美好的。
五十六、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
五十七、他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去知道自己是多麼重要。他說過:「以為自己的名字能給別人力量,是最壞的一種幻覺或者邪教。」《看見》
五十八、1)每次在夜空中,看到這顆星球孤獨旋轉,我心中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依戀和親切。
五十九、「因為他只能專注一個事,你不能分心,你必須全力以赴工作,不要謀求幸福。」《看見》
六十、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滿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看見》
六十一、教育就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不管是故意還是不故意。《看見》
六十二、同性戀者就這樣隱身在這個國家中,將近三千萬人,這個群體之前從來沒在央視出現過。《看見》
六十三、關鍵不是別人能給什麼,而是自己內心想要什麼。
六十四、「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六十五、要想「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看見》
六十六、能放棄狹隘的一己之私,予人以溫厚親愛的情義,是幸福的唯一來源。《用我一輩子去忘記》
六十七、他說:「官僚系統是個復合機構,只有一種人就玩不下去了。」
六十八、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復雜性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贊美的思維習慣。《看見》
六十九、有觀眾看了這個節目,在我博客里留言:「那你說說,什麼是探尋?」
七十、「這個社會對媒體的容忍有多大,這個社會進步就有多大,一個文明、民主、法治的社會是需要傳媒監督的。」
七十一、知道和感覺到,是倆回事。《看見》
七十二、我做的節目(關於非典)播出後,有同行說:「你們在製造恐慌。」當時我身邊坐著時任《財經》在職主編的胡舒立,她說:「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看見》
七十三、我寫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國醫生施韋澤的故事,他在非洲叢林為黑人服務五十餘年。在書里他寫道:「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為了生存而奮斗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在,它卻成了腐爛的肌體,就像你今後也會如此。」
七十四、這個演講場地很小,水泥檯子上放了個噴塑的泡沫背景板,大紅的仿宋體寫著「為祖閩驕傲,為女性喝彩」。底下坐了兒十人,評委坐在課桌後,桌上面鋪著鮮紅的絨布。這是一個有點簡陋的場地,但人站在了這里,這里就是真的。《看見》
七十五、我看著這段采訪,能不能采訪准確,不是能不能完成工作,或者能不能有樂趣這么簡單,這事關人的性命,我要是問得不準確,不配坐在這椅子上。《看見》
七十六、孟子說,「仁」就是「道德」......那麼,什麼是仁?他說,惻隱是「仁之端」。但惻隱是什麼?對象是誰?在什麼范圍內存在?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看見》
七十七、哪兒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看見》
七十八、所以我才凝視它,就像我凝視你,所以我才守護它,就像我守護你。《穹頂之下》
七十九、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訴別人應該怎麼樣,這就是錯的方式。《看見》
八十、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
八十一、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看見》
八十二、新舊之間沒有猿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看見》
八十三、錢鋼老師說:「他這么做對么?不,先別回答,你要像蘇聯作家說的那樣,'在清水裡嗆嗆,血水裡泡泡,鹹水裡滾滾',十年之後咱們再來討論。」《看見》
八十四、「靠我為權利作的斗爭。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看見》
八十五、什麼事真實?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種看到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里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看見》
八十六、偶爾落腳在這兩千多米的蒼山上,四下沒有村落,到暮晚時山黑雲暗,一兩盞燈更有凄清之感。他說過有時夜裡驟雨突來,「林濤如怒,滾滾若萬馬下山。村居闃寂似曠古墓園,唯聽那山海之間狂瀉而至的激憤,一如群猿嘯哀,嫠婦夜哭。這樣的怒夜,非喝酒磨刀,不足以銷此九曲孤耿。
八十七、窗口正對著老榆樹,倦了便望望它,春綠冬白,永遠永遠。《用我一輩子去忘記》
八十八、我問一個哈佛的老教授,社會上這么多問題,改起來有很多惰性,怎麼改?他說,讓問題浮出水面,讓他「不得不」改變。《看見》
八十九、做新聞的人常常通宵,還面臨許多危險
九十、「為了你們,我為你們而工作,你們高興,我就高興。」《看見》
九十一、「人能從潔白里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里拷打出潔白。」
九十二、他一再說:「很多人需要我告訴他們一個怎麼樣才正確的生活,但我真的沒有辦法告訴他們。假如我知道那麼多,這些積累的知識也只會阻礙我的行為。如果一個老師不理踩自己的感受,僅僅根據知識去做,這會讓學生感到虛假。怎麼會有對和錯的事呢?根據自己的感受去做,這就是對的吧。」《看見》
九十三、說實話,他的坦率讓我絕望。一個過於主動甚至積極坦白自己內心陰暗面的人,往往會讓原本想去挖掘他內心弱點的人感到尷尬和一絲不安。他甚至都不為自己辯解一句。《看見》
九十四、已經知道有些人承受的東西是他人無力改變也無法體會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別人允許後,陪伴於此。跟你一起,試圖感受你的感受《看見》
九十五、想起在「百家講壇」采訪易中天,他反客為主,問我,「新聞調查」的口號是探尋事實真相,你說說什麼是真相?
九十六、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你不能要求別人去寬容《看見》
九十七、如果自己作為老師,想像學生該怎麼樣,總是把他們的樣子跟覺得該怎麼樣比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礙。
九十八、二十齣頭,在湖南衛視時,我采訪黃永玉,問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
九十九、人們聲稱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才那麼幸福。
一百、在這段話邊上,學生時代的何帆給的批註是:「偽善。」
一百〇一、你看玩電腦游戲的孩子,什麼時候說過自己累?有樂趣的人從不說累。《看見》
一百〇二、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期,傳統的家族、集體斷了,新的又沒有建立起來,空虛只會導致消費和破壞,只有當人們能感到創建自己世界的滿足,不會與別人去比較,不會因為錢,因為外界的壓力感到被拋棄,這才是真正的歸屬。《看見》
一百〇三、人性自身卻有它的力量,它從故事的枝條上抽枝發芽長出來,多一根枝條,就多開一層花,越來越繁茂廣大。安娜的死亡最終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斷,在人的心裡引起悲劇的共鳴。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看見》
一百〇四、只有通過爭論才能達成共識。《看見》
一百〇五、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復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贊美的思維習慣。《看見》
一百〇六、他小細眼從黑框眼鏡上方瞪我:「你爸不是中醫么,中醫講望聞問切,你急什麼?江湖的事不是非要人性命不可,你能不能先看一看,聞一聞,聽聽水聲,讓鏡頭里的氣淌一淌,再問?"
一百〇七、我的醫生朋友小心翼翼地跟我談:「這期節目(雙城小學生連環自殺事件)很好……」
一百〇八、「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說,「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看見》
一百〇九、一個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看見》
一百一十、他說:「你變了,從你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來。」
一百一十一、盧安克說:「我的學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麼是他們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給他們的是走這條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看見》
一百一十二、人的悲哀,在於被自己曾經厭惡的東西捕獲。《憤怒時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一百一十三、作為一個記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艱難,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須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這個職業中,我願意傾盡所有,但是,作為一個人,我是如此不安。《看見》
一百一十四、采訪不用來評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識世界。記者的道德,是讓人「明白」。《看見》
一百一十五、罪是她受的,但她沒有痛恨過去。《看見》
一百一十六、自己文藝了幾年,怕出門,怕遇友,怕應酬…需要參與這個世界
一百一十七、社會需要的不是安樂死合法化,而是給予更多的生命活下去的理由。
一百一十八、周揚在八十年代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賭腦袋得結果是產生新的偏見與迷信」《看見》
一百一十九、如果已經理解,然後再去跟他們說一句話,跟反感而去說一句話是不一樣的《看見》
一百二十、十年前,當陳虻問我如果做新聞關心什麼時,我說關心新聞中的人——這一句話,把我推到今天。《看見》
F. 我要一篇作文 什麼之下
穹頂之下撥開霧霾,尋回藍天
6歲的小女孩看不見藍天,白雲以及那夜裡閃爍的星星;也就是說這稚嫩的生命不曾看到過這世界的美妙。那麼,那明亮的小眼睛就被蒙上了一層紗;或許你會玩笑般的說朦朧也是一種美,可當這種朦朧危害到你的家人,你的生命和你生活的這片熱土時,你不再這么幽默。你再也笑不出來了,不禁害怕了;你會問這朦朧是什麼?它從哪裡來?我么該怎麼辦?
對,它有個凶神惡煞般的名字——霧霾,也許是為了對得起這個名字,它也做著凶神惡煞般的事;它將藍似海的天攪得昏昏沉沉,它將那些致癌物帶入我們的肺部,讓它在我們的體內生根發芽,最後奪走我們的生命。但是這個魔鬼它不是憑空而降,卻是我們親手將它牽進我們的生活!
霧霾是由於煤,油等燃燒後產生的顆粒物排到空氣中,眾多的化學物質混合在一起,並且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霧霾。而這些污染物大都來源於工廠排放,汽車排放,家庭燃煤,汽油蒸發等。霧霾很大,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間決定;然而還有很多人並未覺醒,他們依舊駕駛無尾氣處理的車,工廠依舊排放不加任何處理的廢氣,餐館依舊不裝吸油煙機;然而他們還有一個漂亮的借口「這是為了經濟發展」,而我要說的是: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從來就不矛盾,環境不是經濟發展的犧牲品。
現在,也理應由我們將它趕出我們的生活,將藍天,白雲還有那夜空閃爍的星星還給中國!然而趕走霧霾不僅要靠我們,更要靠國家,靠政府。我不明白:現今的中國不是時時刻刻強調法治國家嗎?那麼中國在大氣污染這么嚴重的情況下,為何《大氣污染法》不曾使用過一次?而環保部門也只是個擺設罷了。終究是制度的不完善,執法力度不夠強。完善制度,加強執法力度就得靠國家,靠政府,層層遞進。
我相信,霧霾會走,疾病會走,哭泣會走;法治會來,健康會來,微笑會來。因為中華民族從來都不會屈服。
G. 馬列發言稿:法治中國、公益、追夢(200字左右)
就在不久前,已從央視辭職的青年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了社會強烈而廣泛的關注。當柴靜擲地有聲地發問「拿什麼來拯救藍天」時,「把霧霾裝進法治的籠子」已經成為全民之夢,並且這個夢想毫無疑問地推動了社會進步。
今天,法治中國夢強大的能量足以令我們即使面對重重困難也依然滿懷信心,因為這樣一個深刻調整社會秩序,促進和諧發展,保證人民群眾追求公平正義、自由和尊嚴的夢想,它正匯聚成磅礴的暖流來滋潤每一顆願意奮斗、願意奉獻的中國心。
法
治不僅是靜態威嚴的條律,不僅是轟動社會的法制事件,更是全民共有的信仰和平凡充實的生活。而你,是否因制止過他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而覺得欣慰;是否
因傳遞著法律知識而深感責任重大;是否因走訪基層參與公益普法而感慨良多;是否因敲響法槌、維護合法權益而倍感安心;是否因懲惡揚善、保佑百姓平安而由衷
驕傲?是的,這就是我們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演繹出的法治夢,它,就在我們的眼裡、肩上、腳下和手中。
正是由於我們每一個人做出的點滴努力,
甘願在青春綻放時成為追夢人,法治中國夢才護航著法治社會的建成。在最美的年華,我們要怎樣挖掘出最為濃烈的奮斗熱情和最有色彩的創造力?我不由想起了
2014年度法治人物許崇德先生,他是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生前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同時還參與起草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基本法,率先提出
「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的觀點,窮盡畢生所學,完成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許老先生為研究憲法學孜孜不倦地堅持了一輩子,他把寶貴而光榮的青
春都綻放在了傳遞法治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的道路上,在憲法的光芒里,我們將永遠記得他追逐夢想溫暖的背影。
盡管追逐法治夢不只是青年的重任,可就是有那麼一股勢不可擋的青春力量在引領著社會進步。站在法治中國的新起點上,青年更應以法律精神為指引,捍衛法治權威,讓法治成就青春之夢,讓夢想推動法治進步,讓青春與法治同行!
在
青春綻放時,做一個堅定的法治追夢人。作為基層法院的一名普通幹警,我知道,青年法官,一群法庭上的追夢人,他們青春的意義或許就在於那些寫過的判決書,
審理過的案件和化解的執行難題中。法槌起落間,案卷翻飛中,青春總是太匆匆,更珍貴。面臨成家立業、構築人生關鍵時期的80後、90後年輕幹警們,他們以
蓬勃的朝氣和敏捷的思維來激活正義事業,我們的法律服務逐步細化,網上訴訟服務中心正式上線,訴訟二維碼服務全市率先,新媒體運用進一步深化……因為青
春,我們積極為新時期的審判事業輸送最新鮮的活力,因為青春,我們甘願用司法公正為民司法的追求來升華夢想!
我一直認為「夢想」是一個有溫
度的詞語,勇於實踐的人覺得它如此溫暖,就像生命中的太陽照耀著我們走過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人民群眾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法治中國夢凝
聚著一代代追夢人堅持奮斗的共識。如果「夢想」是一棵能紮根的樹,我想為它的頂天立地、枝繁葉茂、開花結果而奮斗終生,它深情地紮根於實踐的沃土便是我生
命的追求。是的,青春終將逝去,可只要堅持法治夢想,珍惜走過的路,那所有的青春歲月、所有的青春意義都將忠誠地裝點那一程追夢之路。所以,綻放吧,青
春!奔跑吧,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