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願者上鉤
⑴ 如何正確認識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國理政必不可缺的方式
1.地位
①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決定性和統一性,它強調對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
②德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國就是通過在全社會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對不同人群提出有針對性的道德要求。
2.作用(都具有約束作用,但內在要求和表現形式不同,承擔的後果也不相同):
①法治發揮作用要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預測作用、懲罰作用、威懾作用和預防作用對公民和社會組織的行為進行約束,並對違反法律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②德治發揮作用主要通過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俗、社會輿論等進行道德教化,並對違反道德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
3.法治和德治的實現方式和實施載體不同法治是政治建設 政治文明(治外)
德治是思想建設 精神文明(治內)
⑵ 論法治和道德的關系
沒有法治就會沒有道德
⑶ 談談如何讓學生喜歡道法課
1、游戲引導。我們可以用游戲,使我們的課堂更具吸引力,教師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為平台,引導學生認識什麼是規則,認識到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並且盡自己的力量去維護規則的公正性,這樣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兒童法治意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享受無限的創意。
2、 課堂實踐。道德與法治源於生活,寓於生活,最終用於生活。人的道德意識形成的過程,是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脫離了具體的實踐活動,再精彩的講解也是生硬的灌輸,用生活中的類似小故事激發學生對安全問題的關注。
(3)道德與法治願者上鉤擴展閱讀:
道法課的意義:
1、道德與法治學科思想能正確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交流中反思,在生活中提高,讓他們沉浸於道德與法治的氛圍中,讓道德與法治思想紮根於每個同學的心田。
2、讓小學生認識到在我們日常生活和成長過程中,法律有著重要的角色,它伴隨著人的一生,所有的人都離不開法律,法律法規都具有強制力,他的強制力來源於國家,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制訂,以憲法為根本大法。
3、道德與法治課根據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兒童身心認知的特點而設置,旨在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探究與創造樂趣的童年生活中,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
⑷ 道家哲理
1、黃帝尋珠
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其中的「黃」指的是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黃帝。一次,黃帝游於赤水之北,登上昆侖之丘向南眺望,那裡曠遠遼闊,雲水蒼茫,雪山、草地、藍天相互映襯,令人心曠神怡。但在回去的路上,黃帝發現自己的玄珠丟了。他派聰明伶俐的智慧之神前去尋找,卻沒有找到;又派明察秋毫的離朱前去尋找,也沒有找到;派能言善辯、力大無窮的吃詬前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他只好讓無智、無視、無聞的象罔前去尋找,沒想到很快就找到了。黃帝說:「奇怪啊!怎麼只有象罔才能找到?」
解讀一:道家大致分為老莊和黃老兩個派別,老莊指的是老子和莊子,黃老指的是黃帝和老子。老莊派有強烈的批判和超越精神,黃老派熱衷於現實政治,主張清靜自定以道生法。不管哪一派,他們都強調無為而無不為的精神,無智、無視、無聞的象罔正是無為而無不為的象徵,那麼,怎樣才能無為而無不為呢?答案就在道家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自化當中。天地靠萬物的自化無為而無不為,社會靠萬民的自化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自化的基礎和條件,自化是無為的目的和歸宿。只有依靠依靠萬物和萬民的自化,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解讀二:奇怪啊!怎麼只有無智、無視、無聞的象罔才能找到?黃老道家代表作《呂氏春秋》說:「無智,才能激發大家的智慧;無能,才能充分發揮眾人的能力;無為,眾人才能有所作為。」領導人、各級官員、公司老闆、學校老師等管理人員要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就不能事事躬親,自作聰明,剛愎自用,而要經常裝聾作啞、裝瘋賣傻,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眾智眾能,靠眾人的力量取得成功。
解讀三:老子說:「天無棄人,物無棄材。」每一個人、每一種事物,他們的天性和能力是不同的,就看用在什麼地方了。與聰明伶俐的智慧之神、明察秋毫的離朱以及能言善辯、力大無窮的吃詬相比,無智、無視、無聞的象罔看起來最無能最窩囊了,但偏偏只有他才能找到玄珠。天生我材必有用,對一般人來說,就看自己在社會上能不能找到最合適的位置了;對管理者來說,就看你會不會用人了。
解讀四:黃帝丟失了自己的玄珠以後,為何不親自去找,而要再三派手下去尋找呢?這涉及到了黃老道家的一個重要理論——分權學說。在黃老道家看來,最高管理者的職責是用人和管人,而具體事務應該交給下屬去辦。這種分權學說最後被法家繼承並發揚光大,成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
解讀五:人生在世,最可貴的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日日為世事操勞,夜夜為人事所困,在名利場的旋渦中,不是你傷害他人,就是他人傷害你,不如無智、無視、無聞,遺世獨立,任其自然,才能全生保性,避免各種身外之物的傷害。
2、越俎代庖
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說:「日月既出,而螢火不息,這不是太不自量了嗎?時雨已降,而仍要灌溉,這不是太多餘了嗎?如果先生即位,天下一定大治,而我在這里屍位素餐,這不是太不知趣了嗎?我知道自己能力不夠,所以請你不要推辭,還是接受我的請求吧。」許由說:「你已經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而我卻要取代你,這不是為了名聲不擇手段嗎?『名』是『實』所派生出來的次要東西,我難道要追求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深林中築巢,不過佔用一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為了滿腹。你還是打道回府吧,天下對我一無所用!廚師即使不下廚,屍祝也不會越俎代庖的!」
解讀一:分權學說是西方政治學的一個重要觀點,在我國,分權主張最早是道家提出的。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國君越俎代庖,代替司法人員行使殺伐大權,就象一般人代替大木匠砍削,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黃老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則明確提出了「君逸臣勞」的分權主張,後來,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進一步完善了這一理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分權學說。雖然在實際利益的對抗中,這一理論被專制統治者所扭曲,但君無為臣有為和官無為民自化的虛君共和理想卻是古代中國政治學說中最接近憲政的主張。
解讀二:鷦鷯在深林中築巢,不過佔用一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為了滿腹。你還是打道回府吧,天下對我一無所用!官權和民權都有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界限。對一般的公民來說,只要會種田、會做工、會謀生、能養家糊口、能打贏一場官司、能進一步壯大自己的事業,就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職責,而對官員來說,以民生為常,以衣食為本,注重積累和休養生息,不忘照顧老弱孤寡,這就算他盡到了職責。普通民眾不要一遇到困難,就呼籲國家出來主持正義,而要想辦法靠自己和民間社團的力量解決問題。同樣,政府也不可打著國家和集體的名義干涉民間的自由,損害民間自化的權利。
解讀三:萬物和萬民始終在不斷的自化中,這個自化既包括有為,又包括無為;既包括入世,又包括出世,有人喜歡入世,有人喜歡出世,有人喜歡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還有人喜歡用入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出世的事業。這都是萬民的權利,只要不危害別人的利益,就不容他人干涉。
解讀四:關於無為和有為的關系問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學者郭象認為:有為無為都是相對而言的,工人無為於刻木,而有為於用斧;君主無為於親事,而有為於用臣,臣能親事,主能用臣;斧能刻木,工能用斧,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自然天理,而非刻意有為;如果君主代替臣下從事具體事務,那就不是君主;臣下代替君主執掌用人大權,那就不是臣下(君主和臣下分別可以看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庖人屍祝,各司其責;帝堯許由,各得其所,這才是逍遙之真義、無為之真諦。
3、神木托夢
匠石和弟子前往齊國,在曲轅這個地方,看見了一棵被當地人把它看作神社的櫟樹:樹梢高臨山巔,十仞而後才有分枝;濃蔭蔽日,足夠幾千頭牛來乘涼;樹干粗大,百人才能合圍;若用它來造船,十條都不成問題。樹下觀者如潮,匠石弟子也美美地欣賞了一番。匠石本人卻頭也不回,腳不停歇地繼續往前趕路。匠石弟子跑著追上他,說:「自我拿起刀斧跟隨師傅以來,還不曾見過這樣壯美的樹木。可是先生卻不屑一顧,連腳步也不曾放慢,這是為何啊?」匠石回答說:「算了,不要再說它了!這是一棵標準的散木,以它為舟定然沉沒,以它為棺定然速朽,以它為器定然損壞,以它為門定然變形,以它為柱定然蟲蛀。這是一棵不材之木,無所可用,所以才如此長壽如此高大。」
匠石回來後,夢見神樹對他說:「你用什麼和我相提並論呢?你打算用可造之材來同我相比嗎?像桃李橘柚這樣的果樹,一旦果實成熟,就會毫無尊嚴地任人摘取,甚至被扯掉枝丫,折斷樹干。德才兼備,辛勞一生,卻中道夭折,不能終享天年,而且還倍受世俗的打擊,各種事物莫不如此。所以我費盡心思讓自己變得沒有用處,中途差點被人砍死,現在我終於發現:無用之用才是我最大的用處啊!如果我對人有用,還能長這么大嗎?況且你我都屬於萬物之一,怎麼能這樣看待其他物體呢?你不過是瀕死之散人,又怎麼真正懂得沒有用處的散木呢!」
匠石醒來後讓大家解夢。弟子說:「既然想做無用之散木,為何又做了神樹呢?」匠人石說:「住嘴,別說了!這不過是不得已而已,卻招來了無知者的辱罵和傷害。如果它不做社樹的話,它還不遭到砍伐嗎?它只是用不同尋常的辦法保全了自己而已,用常理來看待這一切,不是相去太遠了嗎?」
解讀一:在一個專制的社會中,有用的人往往成為別人的工具,而自身的生命和尊嚴毫無保障,反過來那些碌碌無為之徒和明哲保身之士,卻安享榮華富貴。
解讀二:無用和有用是相對而言的,對別人無用的,可能對自己有用,對自己無用的,可能對別人有用。在我們這個缺乏個人主義傳統的國度,還是要提倡前者,警惕後者。
解讀三: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那麼,每個人在追求私利的過程中,是如何增進了全社會的公益的呢?西方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將其歸功於「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他說:「我們不能期望從屠夫、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慈善心得到我們的晚餐,而是從他們關懷他們自己的利益去得到。」後來,西方經濟學又提出了自發秩序和一般均衡理論,對「看不見的手」原理進行了完善,但是看不見的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西方經濟學一直沒有給出完滿地回答,其實,用新道家的自化論來解釋這個問題,是很簡單的。根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學者郭象的觀點,天下萬物自化的時候,莫不是為了自己,它們彼此都處於自為當中,而每個事物的自為,又會影響到其他事物,於是通過這種自為而相因的作用,整個世界就連成了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如果某一事物的自為,對別的事物提供了間接的貢獻,那麼就會造成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效果。就像唇齒一樣,它們彼此都在孤立地自為當中,但是,唇之自為,卻在客觀上保護了牙齒,一旦沒有了唇的自為,就會產生唇亡齒寒的效應;同樣,這棵櫟樹為了自己不被砍伐,才自化成了一棵無用的大樹,而人類也是為了自己的信仰才要尋找一個寄託之物,它們彼此都在自為當中,誰都沒想到要為對方做貢獻,但這棵櫟樹卻成了人類信仰的寄託,人類也把它當成了神木保護起來,他們彼此都在為自己打算,彼此都在自為,最後卻成全了對方,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結果嗎?
解讀四:在專制社會中,要想獲得自由,必須藉助於一些權勢作為掩護的外殼。
4、文王愛才
文王視察臧地,見一老翁正用直鉤釣魚,而鉤子總是懸在水面上,那似釣非釣的樣子一看就不是有心釣魚。文王想授政於他,又怕大臣和宗族不服;打算放棄這個念頭,卻不忍百姓受苦。便在第二天清晨召來諸大夫囑咐說:「昨天寡人夢見一位賢人,長著黑黑的面孔長長的胡須,騎著一匹斑駁不純的雜色馬,而且四隻馬蹄一側皆紅。他對我大聲叫喊,說:『把你的朝政託付給那位臧地的老人,萬民就能安居樂業了!』」諸位大夫一聽,大驚失色,說:「這是陛下的父親啊。」文王說:「既然如此,那就通過占卜決定。」諸位大夫說:「先君之命,陛下只管執行就是了,又何必卜卦!」
於是文王迎臧地老翁入京,將朝政委託給了他,典法無改,偏令不出,三年之後,文王視察全國,地方勢力土崩瓦解,各級長官不再浮誇,度量衡實現了統一。到處一派政通人和上下一心的景象。於是文王把臧地老人拜作太師,以臣下之禮向他請教:「政令可以通行天下了嗎?」臧地老人卻默不作聲,堅辭不受。第二天,文王再次向他征詢意見時,他卻在前一天夜裡逃走,以後就杳無音信了。
解讀一: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是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故事。在這里,臧地老翁充分展現了他卓越的策劃能力和推廣能力。而這種反其道而用之的能力對廣告、新聞、營銷、軍事、政治、外交等行業也是很管用的。
解讀二:道法自然是道家一個重要的理念,那麼,如何道法自然呢?答案有兩種:一種是任其自然,另一種是順勢而為。前者表面上消極,實際上有利於提高下屬的進取精神。後者則用到了黃老道家的一個重要概念——勢,那麼什麼是勢呢?勢就是勢力、就是時勢、就是利益、就是名聲、就是習俗、就是權勢、它往往與一個團體的自組織化程度有緊密關系。順勢而為就是因勢利導,就是藉助時勢、利益、名聲、權勢,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文王就利用了大家對他父親的崇敬,順利地實現了啟用臧地老翁的目的。
解讀三:臧地老人執政後,典法無改,偏令不出,很符合黃老道家「因俗簡禮、清靜自定」的治國原則。那麼他是不是姜太公呢?文中並沒有說明,但我們知道,姬周戰勝殷商以後,姜太公被封到了齊國,他為齊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為黃老道家在齊國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雖然道家和其他諸子學一樣遭到了沉重的打擊,但在齊國民間,黃老道家的學術火種並沒有完全熄滅。在接下來的另一個朝代——漢朝建立後不久,當時的丞相曹參重新從齊地找到了這些思想的火種,並將其引向全國,成為了當時整個國家的指導思想,並為中國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的出現立下了汗馬功勞。
解讀四:臧地老人執政後,為什麼不改變原來的典法呢?這是因為原來的典法是姬周社會自己自化出來的,不管在外人看來有多少不合理之處,有多少愚昧落後的地方,這些典法都是姬周社會長期自化的產物,它將姬周社會的自身條件、認識水平和生存環境緊密地結合起來,有著廣泛頑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如果貿然改變這一切,勢必破壞原有的社會生態系統,造成社會的動盪。這又反過來導致改革的失敗。其實,在新道家看來,不但整個自然界、整個社會、乃至道德、法律、文學藝術以及各種意識形態都是萬物和萬民自化出來的,就是萬物和萬民本身也是從宇宙萬物中自化出來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化的概念是道家學派奉獻給全人類的思想瑰寶。
解讀四:萬物自化包括很多類型,如自生、有為、無為、合作、博弈、自學、自治、審美、自控等等,它們大致分為個體的自化(即所謂的獨化)和系統的自化兩種。其中前者包含一類特殊的自化方式,名為自組織化,它是個體通向系統的橋梁,通過自組織化,眾多單獨的個體就會自化出一個個的系統來。而系統一旦形成,它又會壓制個體的自化,這叫做自化悖論。像在這則寓言中,經過臧地老翁的治理,姬周的自組織化程度突然增強了,但它反過來又開始打壓地方勢力的自化,這雖然在短期內造成上下同心的局面,但從長遠來看,這又會對地方自治造成沉重打擊,壓抑各個地方的積極性。
5、沉魚落雁
毛嬙和麗姬,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公認的美女。相傳她們在溪邊浣紗時,魚兒全都沉入水底;她們到林中采蘑菇時,鳥兒全都振翅高飛;她們到山中遊玩時,麋鹿全都疾馳而去。人們都說魚兒被她們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忘了游泳,所以才沉入水底。鳥兒沒法和她們比美,所以振翅高飛;麋鹿被她們的美麗所震驚,所以疾馳而去。其實,只有魚、鳥和麋鹿自己知道,他們是厭惡毛嬙和麗姬,不喜歡毛嬙和麗姬的容貌和身段,才沉入水底、振翅高飛、疾馳而去的啊!
解讀一:(莊子觀點)毛嬙和麗姬是人們公認的美女,但是,魚見了就潛入水底;鳥見了就振翅高飛;麋鹿見了就疾馳而去。那麼,究竟誰真正知曉天下的美色呢?人喜歡吃肉,羊喜歡吃草,蜈蚣喜歡吃蛇,烏鴉喜歡吃老鼠。那麼,究竟誰更懂得天下的美味呢?世界是相對的,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標准,仁義是非,並沒有統一標准,我怎麼能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呢?
解讀二:雖說行為准則並沒有統一標准,也沒有絕對的真理。但是人類總要按照某些規則進行生活,否則人們的生存成本就要急劇增加。而規矩、法度和道德信念的產生有兩個途徑:一種是萬民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中自化出來的,是內生性的;還有一種是侵略者、統治者強加給萬民的,或是某個聖人教化和宣傳的結果。自化出來的規矩、法度和道德信念一般表現為自然形成的習俗、契約和宗教信仰,因為是內生型的,容易被社會大多數人接受,其執行成本很低;最具生命力,也最經得起考驗,另外,它還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自行調整,從而推動整個社會不斷進步。而強加、教化、宣傳出來的規矩、法度和道德信條不但維持不了社會秩序,而且往往成為社會秩序的毒葯。毒葯不能說對疾病沒有一點效果,但過後的副作用更大。一般來說,第二種行為准則在推廣過程中,可能發生兩種情況:(1)這些准則沒法在實踐中應用,社會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加(2)這些准則通過實踐發現是可行的,但因為和以往的習俗、契約以及宗教信仰相沖突,需要付出極大的推廣成本和執行成本。無論是哪一種,社會成本都會在短期內急劇增加,有可能造成社會動盪,即使是懷著改革的良好願望,民眾也不會買帳,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改革的夭折。
解讀三: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某種言行不討某些人的喜歡,並不見得其他人也討厭這些言行;某種言行迎合了一些人的胃口,並不見得其他人都喜歡這種言行;某種言行在此時此地是正確的,並不見得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也是正確的;某些言行在此時此地是錯誤的,並不見得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也是錯誤的;為了保證萬物各因其性各得其所,言行自由是最起碼的要求。只要不損害他人利益,不應該對言論自由和行為自由設置任何障礙。
6、海中鑿河
肩吾見了狂接輿。狂接輿問:「日中始給你說了什麼?」肩吾說:「他說君王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制定和推行法度,這樣下面的臣民誰敢不聽!」
接輿說:「這是欺誑的做法,這樣治理天下,就像海中鑿河、蚊子背山一樣自不量力。聖人之治,難道只知道做表面文章嗎?他們順應本性教化他人,聽任人們各顯其能。鳥兒振翼高飛以躲避弓箭之害,鼷鼠洞穴深藏以避開煙熏之患,難道萬民不知趨利避害,連這兩種小動物都不如了嗎?」
解讀一:(莊子觀點)箭弩、羅網、機關之類的東西多了,鳥雀就會在空中亂飛;魚鉤、魚網、魚籠之類的東西多了,魚兒就會在水裡亂游;陷阱、獸欄、獸網之類的東西多了,野獸就會在草澤里亂竄;欺世盜名、爾虞我詐、堅白之辯、同異之談等權變多了,世俗之人就會陷入詭辯傾扎之中,這正是推崇智慧的罪過!馬,陸居而生,逐水而食,高興時交頸相摩,生氣時分背相踢。馬的本能就是如此。等給它加上車軛,戴上轡頭,馬就會側目怒視,桀驁不馴,或者背地裡吐掉勒口,或者偷偷甩掉馬轡,馬竟然能有了和人對抗的本事,這是伯樂的罪過啊!上古伏羲氏時,萬民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居家出行都隨意而為,等到聖人出現,制定禮法來匡正天下,標榜仁義來欺騙萬民,萬民也開始爭權奪利,互相傾扎,直到今天也沒有盡頭,這正是聖人的罪過啊!
解讀二:我國曾經長期實行過君主專制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皇帝的話就是聖旨,雖然也制定了許多法律,但在春秋決獄的司法思想指導下,法律的嚴肅性和穩定性經常遭到破壞。而現代中國人則把長治久安的希望寄託在了法治上面,先是提出以法治國,後來發現這種提法是把法律當成了工具,並沒有脫離人治的范疇;所以後面又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口號。依法治國表面上沒有問題,但法律本身的合法性還是沒有解決。如果法律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那麼依法治國就是依照統治階級的意志治國,還是沒有脫離人治的色彩,與現在的自由民主觀念也格格不入。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已經對法律的合法性做出了明確的回答:道生法,即法律是通過大道產生的,而不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用統治階級的意志制定的法律,一定是無道之法。用無道之法治理天下,萬民就學會了弄虛作假,陽奉陰違,出現有法不能依、違法不能究、執法無能嚴的局面,使得法律成為廢法。
解讀三:天道無為,萬物自化。萬物和萬民都在不斷的自化當中。這種自化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即使統治者通過謊言和暴力,把所有正常的自化路徑堵死之後,民眾還有一條自化之路,那就是揭竿而起。老子說得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百姓不是天生的愚民、頑民和暴民,如果統治者一味地用自己的意志治國,必然出現下面三種情況:1、增大治理成本,使國家長期處於貧困之中;2、扭曲萬民的天性,製造出大量的愚民、頑民和暴民,以及大量的野心家,反過來威脅統治者的地位;3、一遇突發事件,國家就可能分裂,政權就會易手,百姓更加遭殃,沒法做到長治久安。
解讀四:趨利避害是人們的本性之一,許多社會問題,用趨利避害的觀點進行分析,就一目瞭然;同樣在制定法規、施行管理、創設機制時,多考慮萬民趨利避害的天性,少一些道德說教和暴力手段,一定會事倍功半。
解讀五:對待那些簡單粗暴的管理者和統治者,老百姓要像振翼高飛的鳥兒、深藏洞穴的鼷鼠一樣以柔克剛,堅持韌性的戰斗,不要以硬碰硬。
解讀六:博弈論中有個典型的例子,叫做囚徒困境,說的是兩個小偷私入民宅聯合犯事,被警察抓住。警方將兩人分別置於不同的兩個房間內進行審訊,對每一個犯罪嫌疑人,警方給出的政策是:如果兩人都能坦白交代,則兩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其中一個坦白了,而另一個抵賴,則將坦白者立即釋放,而抵賴者將被判刑10年;如果兩人全都抵賴,警方則因證據不足不能判兩人偷竊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將兩人各判入獄1年。顯然對任何一個囚徒來說,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於兩人處於隔離的情況,當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會出賣自己以求自保、最終,兩個人都選擇了坦白,結果都被判8年刑期。於是,這與「看不見的手」原理相反: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是損人不利己。同樣,由於官民之間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官民之間總存在一定的博弈,如果完全按自己的意志進行統治,很可能導致囚徒困境的出現,中國幾千年的專制歷史就是如此。通過計算機進行動態博弈模擬,我們知道參與博羿的個體越少,越產生損人不利己的結果,而參與博羿的個體達到一定程度後,合作者就會占上風。所以社會的多元化有助於消除囚徒困境。
⑸ 法律信仰的名言_關於法律信仰的名言
一個法律人為了追求這種信仰,要敢於犧牲自己,讓民眾了解這種信仰,從而使民眾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才是法律人的價值。 名言 蘊含哲理,具有激勵作用,那麼該有怎麼樣的法律信仰名言呢?下面我給你帶來的是法律信仰的名言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法律信仰的名言(經典版)
1)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2) 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3) 權力導致腐敗(或者專制),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專制)。
4) 以權力制約權力!
5)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聖經。(馬克思語)
6) 法乃善良公正之術」(古羅馬法學家塞爾蘇士)
7)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卡爾·馬克思
8)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嚴的表現。——[法]羅伯斯比爾
9) 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10) 風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廢除法律。——塞·約翰遜
11) 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12) 法律是最 保險 的頭盔。——愛·科克
13) 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英國作家 哥爾德斯密斯
14) 法律一旦成為人們的需要,人們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畢達哥拉斯
15)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16) 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17) 法律有權打破平靜。——馬·格林
18) 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19) 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於個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羅
20) 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英國作家 達雷爾
關於法律信仰的名言(最新版)
1) 平等是一項神聖的法律,一項先於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項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 ——[法]皮埃爾.勒魯 《論平等》
2) 法律的目的是對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地運用法律,藉以保護和救濟無辜者。——[英]洛克:《政府論》
3)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4) 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5) 只要愛自由,就足以建立共和國,但是,能夠維護共和國和使它繁榮的,只有愛法律。——馬布利
6) 學會平視權威,你會變得氣宇軒昂,即高貴;學會尊重法律,你會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羅西
7) 什麼是憲法?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真正承認這些權利的保證在哪裡呢?在於人民中意識到並且善於爭取這些權利的各階級的力量。 ——列寧
8) 保護當事人的利益是律師的第一要務。如果以這種態度和這種精神去從事訴訟工作,法律便會吸引你的全身心。在這個領域,只有以無限度的勤奮,才能名列前茅。法律不僅是一項全日制的工作,而且是一項需要以超常的工作量進行不懈努力的工作。
9) 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蘇轍
10) 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棚瀨孝雄
11) 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美]L.亨金
12) 一旦法律喪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絕望了;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東西也都不會再有力量。——[法]盧梭:《社會契約論》
13) 生活總是由人的信仰而衍生。人為信仰而生活。人的信仰無論是高尚的理想,還是現實的利益,總要存於人的腦海里。其衍生的過程和結局也是多樣的,亦如人世間之垂釣。垂釣者,有的是為了釣著魚,獲得魚,食之而後快。當然,也有不為了吃魚的垂釣者,只是想過把垂釣癮,從中獲得游戲的快感。還有的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凡此種種,更有例外。僅一個垂釣的想法,一個垂釣的行為,便可演繹出無數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結果。有的釣著了魚,有的沒有釣著魚,有的根本就沒有在意是否會釣著魚……
14) 怎麼信仰就會怎樣生活,但對於執法者呢?
15) 近年,隨著國家層面對法治的重視,讓我們看到了正在崛起之中的法治精神;但與公民正在蘇醒的法治精神相比,一些執法者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卻步履蹣跚。
16) 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中寫道:「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後,必然存在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對於我國的法治進程而言,這種無形的力量應當而且必須是對於法律最終權威的絕對信仰。執法者理應成為這一信仰的堅定擁護者、佈道者和捍衛者,但是現實卻並非如此,種種事件表明,還有不在少數的執法者在已經開始的法治進程中尚未進入角色。
17) 諸多事件表明,很多執法者有權力擴張的偏好,行政權與市場主體間存在利益糾葛,還有的執法者喜歡對法律的肆意解釋,除了這些,還有最令人擔憂的執法者法治理念的缺失。對於已經把依法治國作為基本治國方略的我國而言,崇尚法治應當成為現代社會政治文明和社會生活的基本品質,法治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廣大民眾特別是執法者對於法治精神的感悟和敬畏,應當成為實行法治的基本前提和基礎。缺乏法治精神的執法者,或者不能把法律作為信仰來對待的執法者,勢必成為我國法治進程中的真正阻力。正如經典的法律名言所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其實,中國法制雖不健全,但並不缺少法律,缺少的是對法律權威的信仰。
18)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 波洛克
19) 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
20) 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描寫法律信仰的名言(熱門版)
1)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是一個沒有追求、沒有目標的可憐蟲,是一個沒有心靈寄託的孤魂。
2) 在這個物慾橫行的時代,作為一名學法律的將來從事法律的人,我們要有自己的信仰,這種信仰當然不是芸芸眾生所能理解和達到的,尤其是在現在的中國。這種信仰應是對法律的信仰, 是對法律的堅持,是對法律的追求……這就是法律信仰。
3) 那麼我們該有怎麼樣的法律信仰呢?怎樣才能不迷失自己?
4) 這就是追求公平、正義、良法之治的自然法精神。
5) 一個法律人只有有了和這種信仰,才會不斷的去追求法的價值、法的良知,才會更好的為弱者服務進而為自己的信仰仰奮斗。 讓他人了解自己的信仰進而使這種信仰成為他人的信仰,實現法律人的價值。
6) 一個法律人為了追求這種信仰,要敢於犧牲自己,讓民眾了解這種信仰,從而使民眾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是依靠政治,因為讓被民眾依靠政治維護自己的利益是我們法律人的悲哀),從而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只有這樣才能為法治打下良好的基礎,才是我們法律人的價值體現。
7) 法律界有句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
8) 美國大法官卡多佐曾說過:「為了某種直覺認為是最高尚偉大的東西,沉浸於理想的追求之中,准備完全奉獻自己,慷慨地,不需要任何理由。他們在遭受迫害與傲慢無禮的對待時,仍然苦苦守候,或許一百年,或許一千年,雖然這些價值的成果他們可能無法得到。然而,他們仍然選擇這些價值,毫不猶豫,毫無怨言,充滿了歡樂與喜悅。一句話,要成為永恆價值的佈道士。」
9) 美國這個法律氛圍濃厚的國家亦如此,那麼在我們這個歷史豐富、哲學貧困、法律意識薄弱的中國來說,法律信仰這條道路的實現會是何嘗的曲折和艱難?
10) 法律人,你准備好了沒有?為中國法治信仰而獻身?
11) 法律信仰、信仰法律。公平、正義、自由、良法之治……
12)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康德
13) 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4) 當你做代理時,你必須是忠誠地為其服務,當你為你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時,你不是自由派,也不是保守派,也無所謂你是黑人還是白人,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不管你是猶太人還是__徒,你只是為你的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合法權益。——德肖微茨
15) 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邁克爾·貝勒斯
16) 不管一個國家的政體如何,如果在它的管轄范圍內有一個人可以不遵守法律,所有其他的人就必然會受到這個人的任意支配。——盧梭
17) 如果政府不認真對待權利,那麼它也就不能認真地對待法律。——羅納德·徳沃金
18) 正義從來都不會缺席,只會遲到。——休尼特
19) 如果司法權不與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鳩
20) 法律並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波洛克
看了法律信仰的名言還看:
1. 關於信仰的名人名言100句
2. 法律知識的名言
3. 關於信仰的名人名言摘抄
4. 關於法律意識的名言
5. 青少年法律名言警句
⑹ 如何在依法治區進程中做到 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一、加強道德建設 強化示範引領作用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兩者都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區文明辦負責人表示,法治與道德具有一致性、兼容性和互補性。
要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在推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公序良俗,培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充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實現良法和美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工作過程中,要加強道德建設,注重宣傳教育、示範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規范、法律約束相銜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社會層面中「法治」的宣傳教育,使之融入人們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增添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
二、大力宣揚法治文化 推動法治文明建設
「法治的生命在執行,短期的執行靠獎罰,長期的遵守靠教化。」全委會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全民普法守法,進一步強化全民法治觀念。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區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加強法治宣教,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引導全區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要大力宣揚法治文化,推動依法治區與以德治區相結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推動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圍。要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法治文化。要將法治文化宣傳教育作為區級文明單位、文明鎮街、文明細胞創建的重要內容,推動法治文明建設。
結合依法治區工作,文明辦將著力引導社會誠信建設,深化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以窗口行業為重點,以依法行政、文明守信為核心,著力推動行風建設,在各行各業建立一批嚴格執法、優質服務的示範點。
三、將依法治區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要將法律服務納入全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政府法律顧問、村居法律顧問制度,依託文化館、站、中心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依託三級服務中心體系,同步建設區司法行政服務中心、鎮街法律服務工作站、村(社區)法律服務點,切實方便群眾辦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建立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多渠道、多方式為群眾提供法律幫助。
結合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區文明辦將把依法治區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把法治宣傳教育、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市民創建全過程;推動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鼓勵、引導法律服務志願者參與法律援助、法制宣傳、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
⑺ 如何看待社會主義建設中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怎樣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一、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非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1、區別
①法律是強制性的社會規范;道德是非強制性的社會規范。
②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
2、聯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礎,良法理應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護。
二、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集中體現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要把道德作為法律的靈魂,道德適當納入法律,推進有法可依。
2、要把法律作為道德的底線,以守法的個人品德,促成有法必依
3、要把道德作為教育的基礎,以公職人員的美德,敦促執法必嚴;
4、要把愛國作為道德的核心,積極舉報違法行為,做到違法必究。
⑻ 公民道德素質與法治意識之間有什麼關系
法治必然以合道德性為前提,法治精神必然以倫理價值為導向。
道德為塑造法治精神提供倫理基礎。法治與法制的重要區別在於,法治具有道德維度。在法制層面,法所展現的是工具性價值。法有善法與惡法之分,法制一旦失去價值方向,向惡法轉變,就會對社會造成嚴重損害。
法治與道德分屬不同領域,但二者如影隨形、彼此吸納。這就決定著法治精神具有道德的特質。法治精神中有為人們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如對生命的敬畏,對平等、自由、公正的期待,等等。這些價值觀念賦予法治精神以某種普遍性。
惟其如此,人們才能對存在於不同歷史時期、社會體制中的法律進行道德判斷和評價,才能高舉法治的火炬走向未來。同時,不同文化語境和歷史傳統中形成的道德具有獨特的內涵,法治精神在不同文化體系中也表現出不同的內容。
(8)道德與法治願者上鉤擴展閱讀:
道德文化、道德體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相應的風俗、習慣。它們為人們帶來日常生活的道德體驗,並從中孕育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產生機制也是法治精神培育的心理機制。人們只有在道德認知與道德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建立和強化法治信念。
法治信念是對法治所含價值觀高度認同的心理機制,它能夠激發人們以法治觀念指導和規范行為。因此,圍繞法治精神展開道德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們的社會生活與道德實踐,是提高法治認知、深化法治情感、堅定法治信念的必然選擇。
道德為推進法治實踐提供內在驅動。法治精神的實踐可分為執法與守法兩個方面。將法治精神貫穿於執法過程,要求執法者必須依法行政、服從法治權威,彰顯社會主流價值,實現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統一。能否在執法中彰顯法治精神,最終取決於執法者的道德操守和價值選擇。
執法包含對法律條文的理解、遵循和應用,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意識和主觀意願的影響。只有執法者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心懷道德良知,才能在執法過程中排除私慾干擾,抵禦外界誘惑,消除歧視與偏見,確保執法的正義性。
⑼ 如何發揮道德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我國法治建設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法治的道德基礎十分薄弱,公民的道德水平比較低,國家公職人員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意識較差,這是制約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法治建設與道德建設的統一性
法治道德屬於政治道德的范疇,因為法治本質上是國家政治的一種運行方式,法治不可能也不應當超越於政治之上。人類政治活動指的是對於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過程,而政治的推行方式不止一種。從歷史發展來看,基本的政治手段有自然政治(無為而治)、德治、禮治、刑治和法治等,法治僅是政治手段和政治運行方式之一。政治必須講道德,法治作為政治的一種方式,同樣必須講道德。但這里講政治道德和法治道德,並不是簡單地將道德置於政治和法治之下,使道德成為一種可有可無、可大可小的隨機物,而是內含著這樣一種基本的推論:國家政治和法治必須符合人類的基本道義精神和正義原則,必須在明確的善的道德價值指引下建立正義的法律體系,保持合理和公正的執法與司法過程,從而造就和諧、自由和有序的社會發展局面。也就是說,國家政治和法治只有從其出發點、過程和效果上都符合人類的道德准則,才能真正體現政治和法治的本來目的。 法律與道德、法治與德治本是完全統一的人類行為規范和治國方式,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利益驅動的影響,人們對德、法關系的認識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法治建設需要不需要道德基礎,道德在法治建設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這是世界范圍內法治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西方現代法學界,對此問題的解答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兩種:一是新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認為道德和法律分屬於兩個領域,是兩種相互矛盾和作用各異的社會規范,因而現代法治建設不能夠容納道德,而必須以純粹的法律手段治國,這樣才符合現代平等、民主和唯法是從的法治理念。哈特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二是新自然法學派的觀點,強調法律的正義標准和善惡判斷性,主張法律與道德的內在統一,力求把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富勒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在我國法學界,除了與上述兩種法學理論相類似的觀點外,還有一種中和性的觀點,就是認為道德與法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既有統一性又有矛盾性,因而主張人們在一般社會事務上應當遵守道德規范,而在法律領域里則應當堅持法律至上,以法為據,從而避免道德對法律的干擾與消解作用。這種觀點看似公允,實質上還是把道德與法律作了二重劃分,使之形成了難以融合的兩張皮,因而它在傾向性上還是接近純粹法治論的觀點的。 我以為,新自然法學派的觀點相對而言是比較正確的觀點,與古希臘的正義法理論和中國法律傳統中的道德法思想具有一致性。但這種觀點仍然力圖統道德於法律之中,忽略了道德的先在性、法理性和引導性。
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在本質上是統一的。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從道德和法律的本質與功能上加以認識。從本質上看,道德是人類正義精神的體現,是宇宙萬物的自然法則(道)及其在人類社會各種事物中的顯現(德),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先在性、自證性和自為性,從
而也就成為判斷萬事萬物的第一價值標准。相應地,法律則是人類社會生之於道德、依據道德而建立的外在規則,是在道德不能推行的地方對道德規范的一種加強和強制實現。法不具有先在性,而是後起的;法不具有自證性,必須依據可以自證自明的人類規則來確立,這個可以自證自明的規則就是人類道德(反映在具體的社會事物上即稱之為「理」,探討法律的這種根本依據和實質的學說就稱之為「法理學」),非依道德,法就難以解決因何而建立的問題;法也不具有自為性,(孟子說「徒法不足以自行」),它必依賴於人才得以推行,而人推行法律的內在動力就是道德(正義感、利眾心和責任意識)與智慧。由此可見,道德的本質是自具的(本來如此),而法的本質是由道德確立的(依理如此)。離開道德,法將失去判斷社會萬物價值(善惡、是非)的根本依據。這種本質上的統一性,正說明了一個社會的基本規范的一致性,也說明了社會目標和發展方向上的一致性。那種認為道德和法律本質不同的看法,實際上是否定了統一國家中社會規范的一致性,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從功能上來說,道德和法律則是內外互補的共同規范關系。道德和法律共稱為「社會觀范」,其目的都在於使社會秩序化,所以二者在功能上的目標是一致的,不存在什麼沖突和矛盾的問題。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規范方式的不同。道德是以人的自覺性為基礎,從人的內在意識上建立善惡是非的人生准則,從而起到指導和約束人的行為的作用。法律則是以人的強制性為基礎,從人的外在行為上明確其善惡是非的走向,從而約束、限制和導向人的行為。在人類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期是只有道德沒有法律的,那時人們的心靈純朴、道德自覺性強,一切社會問題都通過內在自學和由此形成的外在習俗就基本上解決了。但隨著歷史的發展,人的自我意識加強,利益競爭出現,僅靠道德自覺已無法滿足社會規范的要求,尤其是對於道德自律意識淡薄的人來說,內在的自我約束已很難奏效,這樣就不得不適用外在的強制力(尤其是國家強制力)來迫使其遵循人類的道德要求。可見,法律是以道德補償和保障的功能出現於人類社會的。自從有了法律,人類社會就具有了內外一致的雙重規范機制。但不論哪個社會,這兩重社會規范都力求統一。在一個得到良好治理的社會里,法治總是以人類的道德正義精神為其存在的前提和依據的,而道德也總是以法律規范作為其保障。所謂「禮法結合」、「出禮則入於刑」正是說明了這兩者的互補共治性質。因此,道德和法律是統一的社會規范的共有一致的兩個方面,它們本質上不存在矛盾。二者存在某種看似矛盾的問題,主要是兩種情形造成的:一種是後起的法律背離了道德精神,因而造成了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之間的矛盾(這種情況不能反過來說是道德規范背離了法律規范,因為先在自證的道德無須以法律的認可為其存在的前提,相反,法律應當以道德的認可為其存在的前提)。另一種情形則是由於體現道德、推行法律的主體——人的素質修養不夠,因而造成人為的對道德內涵的誤解和對法律規范的誤解,由此造成了道德與法律的某種矛盾局面。
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共同以理的形式存在,理的最高原則是人類正義精神。德、法兩種規范共同指向的目標是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在社會層面上即是情和事,由情和事而構成一定的關系。所以,德、法兩種社會規范的本質內容是社會關系,表現方式則是情和事。有人認為,法律是無情的,所以法律與情相沖突,不能講情。這種看法仍然是片面的。情和事均是人類社會客觀的存在現象,正由於情(如血緣之親情、性愛之感情以及廣義的人類慈悲心、仁愛心、側隱心和同情心等)和事的交織運行,人類才產生了各種各樣難以理清的復雜的社會關系。道德和法律正是要通過理而對情和事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梳理,從而建立良性的社會關系。所以道德和法律正是從人心和人的行為兩個方面合理地建構理、情、事的相互關系的社會規范,而德治(以德治國)和法治(依法治國)則是對理、情、事這三個方面的具體把握與建構過程。法治社會雖然以法律作為處理社會關系的主導規范,但同樣不能免除的是法治必須以道德為基礎才能完善有效地確立起來。否則,唯法而治,只能造成舍內而取外、舍本而逐末,忽視人的內在自覺修養而求外在行為的合理化的局面,其結果必然是社會的混亂
無序狀態。因此,現代法治必須在社會層面強調人的道德修養,並以道德為處理一切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首要方式;在道德不能消解矛盾的地方,法律才成為主導的裁決手段;公正執法的有力保障之一仍然是人的道德責任感;遵守道德是遵守法律的人格基礎,遵守法律是遵守道德的最低要求。法律和道德並行不悖,共同為治,真正的法治社會才可能建立起來。 二、法治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將道德規范貫穿在法治建設過程中,就是要求社會建立一種道德化的法治,體現一種法治的道德精神,使德、法相融,互相助益。
在法治建設中強調道德並不意味著道德僅僅被看作為法治過程的一種口號,而是要求法治建設必須以人類道德正義精神為指導,執法者和司法者必須具備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公正執法的能力素質,整個社會體現出正氣流行和和諧有序的風貌。也就是說,道德必須作為一種實體的社會規范融化於法治建設的全過程。具體來說,法治道德應當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立法正義,即立法活動要從人類正義原則出發,充分考慮到人類的道德要求和人道性質,使普遍確立的法律成為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良法」,避免非道德的「惡法之治」。這是法治走向合理化的根本之點。衡量立法正義的根本是一切立法必須以人民利益為重,為保障人民權利、自由和福利而創製法律,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此,要避免法律的特權化、階層化傾向,建立平等的法律制度。
第二,政治與行政廉潔。廉潔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主張。廉者不貪,潔者不染。廉潔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廉價(小而精乾的政府可以最低限度地耗費社會財富)。官員清廉(清廉不染,即是把權力視作為民服務、為民造福的工具和盡職盡責的手段,經受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政權運作簡單有效(政治與行政行為簡明單純,不擾民,不搞排場,不搞虛誇,而政府權威很高,推行政務的效率很高)。 第三,執法與司法公正。政府的執法行為與司法機關的司法行為以道德為基礎,以法律為准繩,以事實為依據,平等地對待一切法律關系主體,避免權力關系(權權庇護)、親屬關系(家天下和家地方)、金錢關系(利害勾結,賄賂公行)、鄉友關系(近者庇護,遠者欺瞞)等社會關系對法律事務的扭曲和影響。
第四,立法者、執法者和司法者具有高度道德水平。法律由人建立,法治賴人推行,人的道德素質是造就道德政治的根本所在。其中,處於「公共權力邊緣位置」的普通公民的道德素質固然重要,但起根本影響的還是那些處於「公共權力核心位置」的立法者、執法者和司法者的素質。中國歷史上的聖賢之治的思想和科舉取士的制度,古希臘柏拉圖的「賢人政治」的主張,都力圖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值得借鑒。
表現在上述諸環節中的人類道德對於法治建設的作用十分巨大,它本質上不再是外在於法治過程的游離物,而是構成法治建設的血肉和靈魂。具體來說,法治道德在我國法治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基礎作用,即在法治建設中構成推動法治運行的有力的道德基礎,為創立「依法治國」的良好氛圍提供基本的動力保障。第二,風尚化作用。社會道德具有通過社會輿論迅速傳播、滲透一切的普遍化功能,因而能對社會起到一種風尚化的作用,使社會形成良好的風俗習慣和心理嚮往,同時也就造成了對一切社會成員的強大的心理壓力,從總體上制約法治建設朝良性發展。第三,內在規范化作用。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是從人的內在自覺性入手解決社會規范問題的,因而它以人的「自我信任」和「自我修養」為基礎,通過社會成員的自我評價和內心羞愧建立自律機制,實現「道德自律」,由此引導人的外在行為的合理發展。可見,道德規范把人的心理、人格和行業三者有機地統一了起來,對確立法治建設所要求的健康心理、正義人格和公正作為十分有益。第四,外在示範化作用。社會道德雖然不如法律規范那樣具有明確的外在強制性,但它仍然具有外有影響功能。這個功能主要是通過道德高尚、正直、誠實、公正的人們的行為,為社會提供一種可借鑒和學習的「模範體系」,從而引導人們走上道德正義之路。道德修養好的人對於一般的人會形成一
同時是一個法治建設的過程,而法治建設的過程則必須同時是一個道德建設的過程,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在我國現階段,改變道德缺失狀況的任務很繁重,需要從各方面綜合努力才行。這里從幾個主要的方面入手,簡單討論一下道德建設之路:第一,從社會道德建設的角度來看,社會應當把弘揚道德正義精神放在首位,把遵守道德和遵守法律統一起來,引導人們按照道德標准判斷是非,衡量行為,由此養成全社會誠、信、公、正的道德風尚,為法治建設提供良性的社會道德環境。第二,從法律體系本身來看,必須建立道德先在和法律依道德而立的信念,解決法律和道德兩張皮,法律不依道德而立,道德行為得不到法律肯定和支持的悖異現象,使道德和法律真正成為本質相同、目標一致、功能互補的兩大社會規范,為法治建設提供內在的道德動力和依據。第三,從社會成員尤其是公職人員的個體素質入手解決道德缺失問題。社會成員道德信念的建立來自於不斷深入、勇猛精進的個體修養。因而,從教育、學習、政治宣傳等方面入手強調和激勵個體道德修養行為,建立穩固持久、代代相傳的個體道德素質,是建立法治道德的根本所在。黨中央布置和推行的「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活動,本質上就是要解決為政者的政治道德問題。第四,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大量優秀的道德理論、德法共治理論和個體修養理論,因此,揚棄繼承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是改變道德缺失狀況,建立法治道德,推行道德政治的重要舉措。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就是道德,它曾在歷史上對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起到過無以替代的作用,至今仍是人類社會良性發展的寶貴財富。我們對待傳統文化必須有足夠的認識和切實的行動,才可能發掘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文資源和精神動力,也才會找到法治建設的真正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