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傳統文化論文

道德與傳統文化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9-25 22:06:09

『壹』 道德與傳統文化的作文200百字六年級作文

在社會轉型之際,人們正經歷著一個價值震盪和眾多人行為失范的陣痛。在探尋結束陣痛、重建社會規范的途徑時,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傳統。「傳統文化與當代道德建設」這個近兩年頗引人注目的論題,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本文就這個題目談兩點意見。
包括傳統倫理道德在內的傳統文化有著十分復雜的內容和性質。如何對待它,當抱有充分的理性精神,否則難免走入歧途。但在這個問題上,一些人又偏偏表現得那麼缺乏理性精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一種極為有害的非理性思潮支配。且不說在民間,花樣百出的偽文化、假古跡泛濫成災,一些年深日久的歷史陳跡鑄就的不良心理和卑劣積習恣意表現。單說學術界,在這原本最應具備理性精神的領域,也出現了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現象。
學術界的非理性主要表現於兩方面。一方面,基於實用立場,對以傳統文化來解決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抱著不切實際的期盼。結果是既把過重的任務加諸於傳統文化之上,又造致了一種急功近利、牽強附會、輕率而不嚴肅的學風。這在倫理學界尤為突出。例如,絞盡腦汁去發掘所謂「儒家經濟倫理思想」,試圖從古老傳統中為當前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的經濟活動尋根正名,似乎非得攀上儒家思想,搞市場經濟才理直氣壯,卻不管這種攀連是多麼的不著邊際。又如,不加分析地褒揚專制皇權下的吏治和官德,以此為解決幹部腐敗獻靈丹妙葯,卻既有意或無意地隱匿了封建吏治的本質和那個時代的官風中十分腐朽的一面,又迴避了現今導致腐敗的根本原因。
與這種根據需要來玩捏歷史的實用態度形影相隨的,是對傳統文化過於浪漫的態度。盡管實用與浪漫看似對立,在非理性地對待傳統上,卻猶如一個錢幣的兩面,互為憑借和補充。有的學者有感於現代社會中人際關系面臨的問題轉而訴諸傳統時,往往求助於「孝」的理想和規范。但在談及「孝」時卻缺乏應有的慎重和求實精神,給人們描繪出一幅在「孝」的觀念支配下父慈子孝、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歷史田園詩景象。然而「孝」固然含有尊敬、瞻養老人、注重人的天然聯系並維系和強化這種情感聯系的一面,又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顯然悖謬的內容,更有其作為宗法家族倫常關系和專制等級關系之核心規范而表達絕對父權、以身份論是非的荒誕性,以及將這絕對父權移植到君臣關繫上「以孝事君」的專斷性。這極為荒誕和專斷的一面在歷史上兌現為生活現實時,具有非常殘酷的性質,而且常常充滿了血腥。拋開這些原本就附著於「孝」之上的歷史內容,以一種遠距離審美的浪漫態度大而劃之地侈談中國「孝」的傳統,不僅無助於當代道德建設,而且由於把歷史真相湮沒在浪漫主義幻想之中,在事實上對人們起到一種欺騙和誤導作用。
作上述批評並非要否定傳統。我國兩千多年倫理文化的傳承,這一事實提醒人們:新倫理文化的建構不是與傳統不相乾的工作。我們決不可以設想能拋棄傳統倫理文化,在一片空地上去隨心所欲地建造新倫理文化大廈。歷史既不能迴避也不能割斷,倘若割斷、迴避歷史,再好的設想也會由於缺乏根基而無法兌現。何況,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潤於過去的歷史傳統之中,傳統無時不在對當代人發生著作用,構成我們置身於其中的客觀背景。更重要的,無論是我們追求的倫理精神的現代性還是社會其他方面的現代性,正如美國學者英格爾斯所指出的:「從歷史發展上看,現代化傾向本身就是人類傳統文明的健康的繼續和延伸。」問題在於,這種健康的繼續和延伸不能通過基於對傳統的實用主義加浪漫主義態度來實現,而只能訴諸理性精神,在認真反思、清理、分析傳統的基礎上改造其中有價值的內容,使之實現適應現代社會的創造性轉換。
以理性精神對待傳統不僅意味著治學的誠實和嚴謹,還意味著把對傳統文化的考察置於世界的大文化背景之下來進行。近代以來,隨著各民族之間交往日益廣泛和深入,不同文化的價值日益被人們所了解,多種文化模式並存,異質文化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趨勢。然而,文化作為人的生存方式的表現,無論不同文化之間有多大差異,比起那些使所有人都成為同類的一致性來說,差異是表層的。任何差異都不能掩蓋人在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以及所面臨的基本生存問題的共通性。這些一致性或共通性構成了超越地域、文化、種族界限的人類共同的價值基礎。這決定了任何一種文化傳統的健康繼續和延伸必須以認同和尊重人類基本價值和相應公理為前提,因而要求把對傳統的考察置於世界文化背景之下,而不是脫離這個背景,脫離人類文明發展進程而孤立地進行。這種立足於本民族而又同時注目於全球的眼界和胸襟,不僅使我們在傳統問題上免於裹挾著一股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在自大和自悲之間游移,而且使我們得以真正發掘出傳統中的優秀成分,得以在傳統與現代文明之間找到結合點,將其改造成為國際文化共同體中不可缺少的構成因素。

『貳』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論文

現代化與中國優秀倫理道德傳統的繼承 人類社會正在走向現代化的時化,在此過程中,一些國家,特別是某些發達國家,高度發達的現代化、信息化的物質文明和相對落後的道德文明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呈現道德水平嚴重下降的趨勢,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狀況更令人擔憂。 因此,研究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倫理道德文化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程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一、中國古代優秀倫理道德傳統的現代價值。 倫理道德做為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在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長河中,不僅有階級性,而且具有歷史性和共同性。在反映統治階級意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人類共同肯具有的某些社會生活道德規范和道德觀念,具有歷只的繼承性,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在剔除其封建糟粕的同時,是可以吸取其許多寶貴的精華,具有重大的現代價值的如:1、整體主義和愛國精神。2。「仁愛」精神。3、重視家庭的地位和家庭倫理。4、積極的人生哲理。5、「天人合一」的環境道德觀。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與繼承優秀倫理道德傳統。 1、在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中注意繼承和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2、在加強青少年人生價值觀教育中,注意繼承和發揚「剛健有力」、「自強不息」等積極進取的人生價值哲學,培養育少年獨立自主的人格精神。3、在加強愛人民的教育中,注意繼承和發揚「仁愛」精神。4、在加強社會主義家庭觀念教育中繼承和發揚「重氛庭倫理」的道德風尚。5、在加強熱愛大自然環保教育中,繼承和發揚「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 總之,在貫徹實施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小學日常行為規范的條例,圍繞著我們規定的德育目標和內容,應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大膽繼承和發揚我國古代優秀倫理道德傳統,大膽借鑒、選取我國古聖先賢闡述的許多深刻的倫理、格言和人格典範,特別是那種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宣傳教育形式。在美國,林肯步行三英里退還人家六分錢的故事可以家喻戶曉,為什麼我們的孔夫子、孟夫予以及成千上萬的古代先賢的那麼多崇高的道德言行,不可以向兒童青少年廣為宣傳呢?參考資料: http://hi..com/51lunwen/blog/item/d628abc298f8451b0ff477c7.html

『叄』 分析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對當今社會的積極意義 論文 3000字,急求

寫作思路:把優良道德傳統對社會建設的意義寫下來。

一、傳統倫理道德對杜會公德建設的價值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對社會風氣的好壞起著最直接的影響與制約作用。我國社會轉型期的公德建設,關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關繫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完善,因此全社會應承擔起促進我國社會公德規范體系的形成,但其需多層面去努力。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強調「家國同構」,因此,孟子講的仁、義、禮、智「四端」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五常德」的理論,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規范在內,這些規范只要剔除糟粕,經過加工改造,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德建設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啟迪作用。

二、傳統倫理道德對職業道德建設的價值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當前職業道德建設的現代啟迪,首先表現在以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為主幹的傳統倫理的「義利合一」這一基本原則的現代意義上。

職業道德與職業的功利行為直接相關,因而如何在職業謀利行為中遵守基本的道義原則,使謀利行為與道義行為達到內在的統一,是職業道德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好的一個關系。

在這個問題上,儒家的傳統道德歷來主張義利合一的基本原則:見利思義,不謀不義之財,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就意在此;當義與利發生沖突時,自覺遵守義大於利的原則,必要時做到「舍利取義」甚至「捨生取義」。

三、傳統倫理道德對家庭道德建設的價值

家庭美德是一定社會或階級根據其總的道德要求所制定的,調節人們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關系和行為的道德准則。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與否直接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家庭道德反映出一定階級社會整體道德水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家庭道德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家庭暴力、離婚率上升、虐待老人兒童、重婚現象增多等等。這些不道德行為破壞了家庭婚姻關系,危害了社會穩定,因此,需要對公民進行家庭美德教育。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是十分豐富的。對於我們今天加強德性修養、充實自我心性及為現代化的實現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著深遠的意義,所以在當今社會,合理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倫理道德將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肆』 道德與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道德與傳統文化
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海縣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講堂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再現中華盛世」。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麼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聖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
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麼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老師」,每一次台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也數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裡稱得上是「老師」啊?他們,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啊!
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說一句,感恩,感謝!
在每天到達會場之後,都會誦讀《弟子規》,全場三千多人,誦讀經典,有些甚至過目不忘,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講師說,中華傳統文化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孝」字,兩個字就是「道德」二字,還有一位講師說過,《弟子規》不僅僅是兒童的規,更是做人的規,確實,《弟子規》中許多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對待父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待自己的行為要「朝早起,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與他人相處則要「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等等做人處事的道理不勝枚舉。
講課的內容我就不詳細說了,因為僅憑我三言兩語是無法闡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場場的講課中,感動之處可以讓人痛哭流涕,激動之處可以讓人手掌發麻,幾次我都是眼含熱淚,哽咽低頭,就在舉行閉幕式,觀看講課花絮時,我從屏幕上看到一行字:義工們不忍心浪費一粒糧食。屏幕上出現的是收拾飯盒的義工們,面帶微笑的在吃從觀眾手中收回的飯盒中的剩菜剩飯,有些還看見鏡頭不好意思的躲開了,這時,我再也無法把他們吃剩菜剩飯的鏡頭看完了,我再也無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淚水,低下頭,任由淚水在我的臉頰上滑落,臉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針扎。滿腦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雖然我這四天把自己的飯菜全吃的一干二凈,但是還是覺得內心是深深地自責和痛苦。
也許,面對這五千多年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我還很小,還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義務和責任,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在的今天,尤為重要!

『伍』 傳統文化的大學德育論文

傳統文化的大學德育論文

一、大學德育的使命:厲行四「為」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擔的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任務,是決定德育工作發展的核心指南,是國家和社會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根本任務」。大學德育使命較之中小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層次上,中小學主要以「灑掃、應對、進退」等禮儀規范為基本內容,而大學之道,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大學》);朱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二者之區別,「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學輯說》中強調二者具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小學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見,小學重視形而下的行為規范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養成教育,而大學則偏向於形而上的意義生成和價值認同,以提升人的德行為鵠的。不同於中小學德育的奠基任務,大學德育應高瞻遠矚,以一種「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賁卦》)的姿態去肩挑偉大使命,秉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英雄氣概,即引導社會建立一套以仁、義、禮等道德倫理為內核的精神價值系統;教導民眾自覺選擇其命運方向從而確立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恪守篤實的學術理想,為先賢往哲繼承和弘揚中斷學統;堅定為天下後世開拓太平基業的政治理想。「橫渠四句」言簡意宏,不僅強化內容的經度,涵蓋了社會擔當、生命追求、學術願景、政治理想,還拓寬內容的緯度,遞進式地涉及個人、民眾、社會、國家、世界,這與「三不朽論」交相輝映,大學德育應當厲行四「為」,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會擔當,去完成亘古不變的歷史使命。

二、大學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類活動的基本特徵。「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它的內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們在接受大學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這種期待建立在對自身變化的前瞻預測基礎之上,人們希望通過德育使現在的「實然的我」轉變為將來的「應然的我」,從而實現自我超越與自我升華。《易經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揭示了心誠則靈的道理。因此,大學生要始終抱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要始終堅信「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懷「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動性期待;要始終恪守「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懷「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堅毅願望。康德說過「,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權力」。所以,「不應該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應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德福一致的認同是人們追求道德、踐行道德的重要推動力。得道,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理解為「得到」,誠所謂「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里說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真正德行偉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祿,必定得到名聲,必定得到長壽。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無形之中增強了「道德」的親和力與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們遵守道德的心理傾向。故而,大學德育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道德不僅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與「利人」的統一,有大德必享「四得」,這樣才能讓學生親近道德,踐行道德。

三、大學德育的境界:持經達變

道德是有境界的。「沒有深度的教育,不會真正震撼人的靈魂」,大學德育因其對象、目的、內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應該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國維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學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篤信且領悟玄妙深邃的不變之經,方能智圓行方、旁通四達。「持經達變」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內涵為「持不變之經,達萬變之易」,時代更迭,「經」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訓,總體而言,「道」(即「經」)包括四個層次:本體論上的「道」———道者,萬物之奧;秩序、規律之「道」———陰陽、剛柔、仁義;政治主張與思想體系意義上的「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規范意義上的「道」———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在這里,我們主要探討社會體系語境之下的「經」。社會中的「不變之經」有兩套體系,一是以法律為基礎的秩序法則和行為規范,我們稱之為「明線」;一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價值觀念和倫理標准,我們稱之為「暗線」,前者是確保安身立命的底線准繩,後者則是為學進道的心中標尺。談及到境界問題,論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規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說明了持續性是「道」的一大本質特徵,所以孔子才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老子則從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後果,「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經第十六章》)。這啟示我們要從瞬息萬變的紛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後的內在規律,深諳「變易的是現象,不易的是本質」的恆久之道,做到既知權達變,又權不離經;既圓通四達,又恪守底線;既八面玲瓏,又曲中求直。以「處世樹為模,本固任從枝葉動;立身錢作樣,內方還要外邊圓」為人生格言,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愈矩」(《論語為政》)的賢達境界。

四、大學德育的目標:得「道」之人

德育目標的制定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根據其認知能力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與不同我點,提出相應的、具體的培養目標。大學階段,學生的「外在動機內化,道德理想、社會理想開始形成,理想的結構趨向完備、穩定」。因此,大學德育應當引導學生學會道德審美與精神享受,關注個體道德境界的提升,將「外適性」德育目標轉化為「內生性」的德育目標,凸顯一定的超越性,即便是具有少許令人激動的烏托邦色彩。「離開理想主義的指引,人類將陷入不可避免的平庸和乏味。」魯潔教授也認為,「德育發展到最後就是信仰教育」,大學德育不能脫離具有宗教性的私德基礎,「私德不同於公德的制度化和實體化,它更關注人的精神生命,強調個體自身通過體驗和內化來實現價值生成和思想涅槃。」中國古代強調「自修」、「悟道」,具有一定的「僧侶氣」,還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著宗教的作用,但因內心的虔誠與敬畏,中國歷史上涌現出成千上萬的「聖賢」「、君子」,德育實效著實不差。大學德育目標應當體現出一定的終極關懷,培養「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的得「道」之人———具備「上善若水」的儒雅人格,具體包括以下七個方面:「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道德經第十六章》)。善於選擇合適的地方居住,心思善於沉靜,交往善於仁愛,言談善於誠信,為政善於治理,做事善於達到既定的效果,行動善於選擇合宜的時機。大學德育目標要具有前瞻性,不能僅僅局限於工具理性的眼下之思,更要登高望遠,培養「周於德者邪世不亂」(《孟子盡心章句下》)的寶貴人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和前提。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理應做一個具有文化基因、流淌文化血液的中國人,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之上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學德育應有大視野,要積極主動挖掘傳統道德教育資源,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探究當前德育變革的新路向和提高德育實效的新方法。

;

『陸』 寫關於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論據素材

議論文 ,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寫議論文一定要寫到有理有據,下面就讓我給你說一說關於 傳統 文化 的議論文論據素材吧。

目錄

寫關於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論據素材

議論文的寫作技巧是什麼

關於傳統文化的滿分議論文

寫關於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論據素材

1.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為了與天地斗爭,中國人民從來就不肯輕易認輸,總是不屈不饒地抗爭。《易傳》 總結 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激勵著中華兒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奮進,永不屈從於外來的壓迫。自強不息還體現為一種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徵,形成中國人講名分、重氣節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孟子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謂大丈夫"。這使得人們追求一種獨立完善的人格,這種美德流傳下來,成為人們為國家、為民族奮爭的精神力量,並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2.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孔子的"詩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打上了這種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岳飛的"笑談渴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憂患意識就是一種愛國精神,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

3.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即厚德載物。如戰國時代,齊桓公開創的稷下學宮匯集了當時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等諸家學派,當時在稷下學宮講學和游學的大師有淳於髡、鄒衍、田駢、孟子、荀子等諸子,號稱諸子百家。這些大師在學宮里自由講學、自由 辯論 ,開創了我國文化史上百家爭鳴的先河,為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做出了巨大貢獻。一般認為,從漢武帝開始,我國便形成了儒家文化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實際上我國文化發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補為基本線索的,而這一線索本身就體現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風范 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與國家的存亡聯系起來,把禮義廉恥提高到國家興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則更是以禮釋仁,認為"仁"與"禮"是相互制約、相互統一的,而"仁""禮"的統一就是德。孔子所強調的"德",一是指統治階級的統帥之德,要求以此德來統治百姓,擁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倫理之德,以此德來感化百姓,保持和諧。這種崇德思想不斷發展和泛化,並在家庭倫理中得到完全的體現。這使得我國古代在文化傳遞和 教育 過程中始終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進行教育的內容是禮、樂、射、御、術、數,他把禮放在首位,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動中的典型反映。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張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來尋求家庭倫理的和諧,尋求社會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

5 和諧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諧,即認為每一個事物都應按照其自身的規律自然地發展。這其中包括人與人的和諧、個人自我身心的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就會促使社會穩定,家庭和睦;個人身、心間的和諧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寵辱不驚,進退有據;人與自然的和諧就能互得其利,持續發展。儒家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最終目標主要是要達到第一種和諧,而佛教、道家則側重於後兩種和諧。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對我們今天學習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環境尤有借鑒意義。中國傳統文化還認為,要達到上述的3種合諧,就必須堅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反對走極端。

<<<

議論文的寫作技巧是什麼

議論文是論述問題的,當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議論文各部分之間要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我們知道,議論文是論證問題的,你在提出議論文論點後,就要擺事實,講道理,讓你提出的論點令人信服地確立起來。因此,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就應當是因果聯系,即中心論點是「果」,分論點是「因」。這個因果聯系就是議論文的思路之「格」。

作為一個高中生的議論文 作文 ,最起碼要做到在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 ,論點和論據之間要有一定的因果聯系。

學生提出中心論點後,只要圍繞中心論點問一個「為什麼」,就能找到提出分論點的方向。如中心論點是「只有堅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華,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稍加分析,就可發現這個觀點是在說「堅守」的重要性,於是,分論點就要回答「為什麼堅守很重要」這個問題。那麼就可從「為什麼」和「何果」這兩個向度來立分論點。如「堅守是一種執著,使絕望變成希望」,「堅守是一種信念,使普通變得高尚」,「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如果我們要檢驗這三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之間有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的話,只需在這三個分論點之前加上「因為」,在「堅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連起來念一下即可。

同樣,分論點和議論文的論據之間,也應當是因果聯系。如在「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這個分論點後面,就可這樣展開論述:「邊防戰士的堅守,使國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師的堅守,使桃李滿天下;白衣天使的堅守,使病魔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飛」這個分論點下可以這樣展開論述:「行動可以受制於客觀現實,思想卻永遠享受絕對的自由。有了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與浪漫於一身的詩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還在感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後主李煜;才有了嚮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天才詩人海子。總之,因為這份思想的自由,社會才會在其牽引之下不斷地進步,才會創造出一個個永載史冊的人類奇跡。」

一篇像樣的議論文,除了議論文的結構合體、思路入格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論點的恰當闡述和對論據的中肯分析;沒有這樣的闡述和分析,議論文論點論據就不能粘連起來,而這個粘連是有「術」的。

(一) 觀點+過渡+事例+分析

這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過渡」和「分析」。所謂「過渡」就是要在觀點和事例之間,用適當的詞句來勾連,以接通文氣,使觀點和議論文材料在語言形式上暢通無阻。所謂「分析」,就是事例敘述完之後,還必須對事例進行適當的分析評論,指出其本質特點,使事例和論點在內容上聯結在一起。

(二) 觀點+過渡+論據+分析+歸納

這種議論文論證方式就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歸納」。所謂歸納,就是從多個事例中提煉出必然性的東西。既然要從多個事例中提煉,那麼,「論據」部分,就應是兩個或三個以上。

(三) 一般道理+個別道理

即「演繹推理法」。前面的分析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而演繹推理法是從一般到個別,用普遍性的真理(論據)來證明特殊的論點的 方法 。

<<<

關於傳統文化的滿分議論文

中華民族很早就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遙遙數千年前。上至皇親國戚、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士農工商都深受等級森嚴的封建禮教制度的束縛。那麼傳統文化禮儀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古代三綱五常、三從四得、九禮等等都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著社會各個階層的交流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封建思想有極大的弊端。繁瑣的條條框框呆板的禁錮著人們的思想。扼殺著人們相往自由、追求浪漫的靈魂。當然其中也不乏值得人們稱訟的精髓部分。那就是尊師重教、孝敬父母、檢點行為等。新時期的道德關念大抵也是數千年來約定俗成形成結果。正確、全面的審視文化的魅力就是在於看功大於過、還是利大於弊。縱貫中國古代歷史就是壓迫與被壓迫的交替、演變、進化。較為嚴格的上下級關系違背著人人生而平等的意念。甚至能註定世世代代為奴為婢的命運。他們處於金字塔的底層行使著受壓迫被奴役的權利。顯然這種現象從總體上來說不利於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卻大大抑制了社會的向前發展。對於這些不利於時代特色的文化只有舍棄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對於一些精要之處則要吸取並為社會生活服務,譬如孔融讓梨、緹縈救父、香九齡溫席等一些婦儒皆知、傳承至今的歷史 典故 都是值得發揚廣大的。糟粕的文化就該塵封在史料中,畢竟它們在歷史舞台上留下過「美」的痕跡。提供價值依據參考、熟讀歷史考實錄無疑是通曉古今、知道興衰的最好方式!精華是要繼承的而糟粕也不是要徹底遺棄的!遺棄的方式有多種,其一、存而不用,明曉一二。其二、不存不用,消失凈盡。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竊以為後者做法更好一些。借用中庸思想來講萬物的興衰存無都是有規律的.全盤否定與肯定都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糟粕的東西知而不為是最好的辦法!難道不正是由於在舊的基礎上才推出的新么?不能正面面對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算不的上是優等會民族,忘記糟粕有時也等同於凌空而建的空中樓閣。糟粕難道不是堆砌成功、再鑄輝煌的基石么!糟粕、精華、落後、進步這不正是一個民族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嗎!

綜上所述包括處理方式在內的一切行動能力都有其變通的餘地!理智的保留、盲目的舍棄給人來相差萬里的感覺!理智者、理性也。權衡利弊。發復推敲的結果讓人更加信服。盲目者、胡做也。數典忘祖。不計後果的行為難以服眾!

<<<


寫關於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論據素材相關 文章 :

★ 寫關於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論據素材

★ 描寫傳統文化的優秀作文素材

★ 傳統文化議論文素材

★ 傳承傳統文化作文素材積累

★ 傳承傳統文化作文素材寫作必備

★ 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

★ 關於傳統文化作文素材

★ 有關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

★ 不忘傳統文化高考作文素材

★ 尊重傳統文化作文素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柒』 初中600字作文 道德和傳統文化

文化是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是我們的道德尺度和行為舉止標准。事實是,只要睜開眼睛看一看,就能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就活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

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對中國傳統文化表示特別關注。某些政協委員提出,「中國傳統文化對矯正現代工業文明的弊病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因此呼籲「保護中國傳統文化」。一些代表還做出具體分析,認為「西方工業文明逐漸產生了種種社會頑症:物質豐裕和精神貧困並存,焦慮、恐懼、空虛情緒彌漫,環境破壞,能源危機……」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對解決當前全球性矛盾有著深刻啟發。」他們提出的一個論據就是「世界正在逐漸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可貴之處。中國傳統演出在各國受到歡迎、國外的中國文化研究者越來越多,便是明證」。

我相信,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委員代表們一定多是從事文化工作的。但是從上面他們的論點論據看出,他們所用的文化這個概念既寬泛,又狹窄,十分模糊。從窄的方面看,他們運用的這個概念,好像把中國傳統文化等同於到國外做的中國傳統演出,比如京劇雜技什麼的。從寬的方面看,又似乎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那就是傳統中國的哲學、文學和歷史精神資源,好像這些資源都已經進了歷史博物館,需要保護。

提倡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文化。從根本上看,文化,並不僅僅是博物館里的展品。文化是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是我們的道德尺度和行為舉止標准。

『捌』 作文:新時代道德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當代中國社會仍然適用的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觀念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論述頗多,諸如「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周易》)。「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宋張載《正蒙·乾稱》)。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生的最高理想為天(自然界)與人之間的協調。它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一方面,人不能違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破壞自然,而只能與自然和平共處。另一方面,自然對於人類也不是一個超越的本體,也不是主宰人類社會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與人類和平共處的客觀對象。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間,強調以人為本。特別是儒家主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人的本體價值突出出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始終離宗教的迷狂距離非常遙遠。

今天,我們在向現代化邁進的時候,我們過多地強調戰勝自然、人定勝天的偉大盛舉,贊美人的創造、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是,由此帶來的後果,是我們的生存環境在不斷惡化:水土流失、生物物種減少、臭氧層的破壞、水資源的污染,這些惡果無一不是我們忘記了老祖宗天人合一的傳統,我們在西方化的同時,把這些屬於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思想丟到了牆角。

其二是發奮有為的思想。儒家思想的精華就是這種積極向上、入世有為的精神。《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論語·述而》曰:「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孟子·藤文公下》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至於古代士大夫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錘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催人奮進、氣勢磅礴的精神寫照。這些思想的光芒依然照耀著今天,引導著我們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勇往向前。

其三是「和而不同」及中庸思想。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有重和諧的一面。傳統的儒家、佛家思想都講究和,同時也特別強調和而不同。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和突出到了處理解決問題的最高境界。和是一種和諧、協調的總成,同是統一、同化的集中概括。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要講究和。和為貴,強調其協調性,同時,要堅持和而不同,即順應自然、社會、時代的要求而不隨波逐流,強調人性的自我意識。這種樸素的辯證哲學思想對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仍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和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我認為儒家思想的中庸,即是其完美的闡釋。《論語·雍也》曰:「中庸之謂德,其至矣乎。」《四書集注·中庸》曰:「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適度,反對偏激,主張以理節情,以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而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等級分明的禮治倫常秩序。崇尚中和的民族心理使人們養成了注重和諧、維護整體、溫文爾雅、謙讓寬容的民族精神。對於維護社會和平、實現人際間的和睦相處具有重要意義。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著重論述中國文化和的思想,引起世界輿論的關注。

在傳統文化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在幾千年的文明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適合本民族自身生存發展特點的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以及在人們的文明進化過程中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倫理道德。深入學習、探討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博大精深,涵蓋廣泛的體系之中,重人事、重血緣、重家庭、重社會,倫理道德是其基本的價值取向。可以毫不含糊的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典型的倫理型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倫理道德傳統,對於今天以德治國思想的學習與踐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比如「親親、尊尊」。在當今社會,受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家庭、社會、組織的關系都受到破壞性的挑戰,建立「親我所親,尊我所尊」的和諧社會關系,顯得尤為必要。

比如「仁、義、禮、智、信」。每一個字都是我們立身處世的經典哲學,今天我們重新提倡「五常」道德體系,並不是把封建的糟粕拿出來使用,而是從百寶箱中捧出我們珍藏的救世秘方。

比如「慎獨」。所謂「慎獨」,就是要嚴於律己,要慎守道德。在今天看來,我們缺乏這種自律的操守。培養這種傳統的「慎獨」精神,對於建立廉潔親民的政府公務員隊伍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

一個民族的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根據時代、社會生活的發展需要,不斷吐故納新,克服民族文化在其長期發展中形成的那些「片面性」和「狹隘性」,使一個民族的文化,不斷吸收新時代的精神內涵,從而使民族文化獲得新的生命。中國傳統文化走到了今天,其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阻礙其發展因素主要有兩條:一個是西方文化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個是國人對自身傳統文化的熟悉程度遞次下降。如何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其合理內核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一系列的問題都等待著我們去解答。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人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說明新時期新階段,我們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已經面臨著重大的危機。如前所言,面對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雙重考驗,不解決國人思想文化上的信仰問題,我們任何的改革成果都不能善始善終。特別是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一代一代的傳承靠什麼?要靠我們民族的思想道德,靠我們一代一代積淀的文化精神。我們一方面要廣泛吸收全人類的優秀科技成果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必須堅持不懈地花費很大精力接續和重新建構我們民族的精神文明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意見》中指出:「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的原則,既要體現優良傳統,又要反映時代特色,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可見,中華民族傳統繼承是當前我們應著力的重點。我們應該全面改進我國學校教育課程體系,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推廣的扶持,對西方文化要進行系統清理。在對外宣傳工作中大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逐步引導青少年愛我中華文明,接受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百年的衰減,其自身的生命力已顯孱弱。我們應該像保護國寶大熊貓那樣,動員一切力量,動用一切手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香火接續下去。
望採納,謝謝

『玖』 道德困境論文3篇

道德困境在存在於個人現實生活的抉擇當中,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困境論文:論中國的道德困境
摘 要:中國正在處在社會的轉型期,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人民的道德也潛移默化的發生的巨變。現今,中國的道德正在處在滑坡的時期,在道德問題面前,人們在選擇時候出現茫然。道德困境主要表現在誠信與感恩的缺失。作者通過現象看本質,致力於探討出現道德困境的原因。

關鍵詞:道德 道德困境 反思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從孔雀石綠的魚到紅心鴨蛋,三聚氰胺奶粉,發霉饅頭,人造雞蛋,毒膠囊……連食品安全也變得不安全的時候,人拿生命開玩笑,完全漠視生命的存在,我們還可以相信這個這個社會,相信這個民族嗎?面對這個食品問題,我們的公民一邊在網上和報紙上抱怨,罵商家的無良,罵政府的不作為,罵社會的道德滑坡,另一邊卻毫無所動,一次次原諒和縱容這些行為的發生。我們的公民在面對這個的道德問題上,陷入了循環的怪圈。我們該如何去思考當前社會的道德困境呢?

一、道德困境的定義

目前學術界對道德困境的定義雜而亂。第一種定義是,道德困境是一個難題。第二種定義是,道德困境是道德悖論種的一種。第三種定義是,對一項道德義務的履行就是對另外一項道德義務的背棄。第四種定義是,道德困境是道德失范的一種狀況。第五種定義是:對道德困境的理解應從道德選擇入手,因為道德困境是行為者在做道德選擇時才有可能會遇到的一種特殊情境。這個情境用西方學者的話說就是: 面臨令人困惑的兩者取一的抉擇。這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道德困境的復雜性。我自己則更多的理解為第五種,面臨一種兩者取一的抉擇。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選擇都是在道德與不道德、價值與無價值的、善於非善之間的選擇,只要我們有向善的的意識和識別善惡的能力,我們就不難作出選擇。

二、道德困境的表現

道德困境在存在於個人現實生活的抉擇當中,有些例子是我們鮮少遇到的。著名的電車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但更多時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道德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誠信與利益的抉擇

誠信是我們當今這個社會非常缺失的品德。我們是一個病態的社會,我們的誠信,良心通常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喪失。前人常講一諾千金,但是我們現在簽訂合同都會出現背信棄義的狀況發生。就連我們大學這一方凈土也沒有放過。現在普遍存在的論文抄襲問題。近年來大學有一股抄襲、剽竊之風,“ 文章 就是搜尋、復制,粘貼”“論文就是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東拼西湊”。無數學子把它當作是常識紛紛利用。學術腐敗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困擾學術障礙和籠罩在校園象牙塔的陰影。盡管絕大多數同學對於大學校園存在的論文抄襲,剽竊持否定態度,但是同學也表示態度和做法是兩碼事。

(二)感恩的缺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就講究孝道,講究感恩。現在我們的學校每個學期主題班會都將感恩,但是不知道有誰聽得進耳朵。我們的中央電視台每年都會舉行一次感動中國的評選活動。為什麼要舉辦,就是生活中缺少,所以才要使勁地挖掘,使勁地宣傳。

三、道德困境出現的原因

一個個“我”構成了這個社會,社會的狀況如何都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表現。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推給組織,政府,我們要反思自己的行為,道德困境不是精英分子的事情,不是某個英雄的事情,而是是關每一個公民相關的事情。因此我們要從個人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一)自我與角色的抽離

當今社會,許多人都認為,“我”就是“我”,“我”是先於一切的角色。我與角色是相抽離的。“我”的責任就是“我”的責任,“角色”的責任是角色的責任,“我”可以不對“角色”責任負責。這直接導致了責任的推脫與道德的弱化。縱使很多人說我不是,這只是你沒有反思而已,你的行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抽離了角色的我。我們在承擔責任是會悄悄地選擇一部分,或者選擇比較輕易的部分,因為我們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理由就是那不是我的責任。我們都遵從與內心的本我,追求理想的自我主義,拋棄了角色責任,我們只是隨意的依靠自己的理性或者感覺來判斷,因此我可以隨意選擇自己認為是恰當的責任。

(二)道德約束力的弱化。

“范跑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一問題,就是在人民的心目中,道德約束機制並沒有完全建立。道德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傳承下來,約定俗成的慣例。一旦我們打破了這個慣例,就因該受到譴責或者懲罰。我們現在的道德機制都是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儒家傳統的道德規范,這個規范與當今社會倡導的公民 教育 存在著悖論。一旦我們觸犯了這個慣例,我們受到的僅僅是輿論的懲罰,或者是其他無關痛癢的小結果。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從傳統社會向市場社會的轉型意味著人們從熟人社會轉向了陌生人社會。人們所打交道的對象不再局限於熟人,二是擴展到陌生人。在這樣的社會,要使市場交易有序而不亂,就需要一種新的道德,即共鳴道德。它是用於調節人與他人之間的公共關系的道德。這種道德應該明確界定個人在公共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但是我們長期以來多久不太重視公民道德的建設,市場轉型缺乏道德的支撐。雖然我們過去在市場經濟是非常提倡,如“大公無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道德困境是一個選擇善的過程。它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道德已經全面衰落,也不是說我們的道德全面停滯。這只能說明我們的道德處於一個階段的困難期。因此,我們要對道德困境有清醒的認識。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道德困境論文:“扶不扶”現象背後的社會道德困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人民物質需求獲得極大滿足,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社會道德領域問題卻層出不窮,中國社會道德正在遭遇改革的“陣痛”。

關鍵詞:“扶不扶”;社會道德;道德困境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中,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社會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現實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變,但社會道德領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由於新舊價值觀念及道德規范的沖突,社會生活中出現了“毒奶粉”、“小悅悅”事件、“潛規則”、“學術不端”等一系列道德失范問題。

一,社會道德問題的典型――“扶不扶”

2014年央視 春節 聯歡晚會,小品《扶不扶》著實火了一把,一句“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直指當下社會 熱點 問題之一――路遇摔倒老人,扶還是不扶?

早在小品《扶不扶》之前,社會輿論就已經開始關注“扶不扶”問題,2006年“彭宇案”的發生如蝴蝶效應般擴散開來,此後“許雲鶴”“殷紅彬”等案件的發生使社會更加關注此問題,諸多因攙扶摔倒老人而被訛詐以及遇到老人倒地圍觀不救等新聞屢見報端。2012年8月,上海一名老人倒地,圍觀路人無人敢扶,引來過路外國女子大罵;2013年6月,四川三名小學生扶起摔倒老人被訛,最終誣陷者遭刑拘;2014年廣東一男子因扶摔倒老人被訛詐,選擇以死證明清白;2015年2月,浙江一名老人摔倒在地,23人經過卻無一人攙扶,最終導致老人被汽車碾壓而死;2015年5月四川一名小學生在扶起倒地老人後,卻被誣陷是撞人者,在目擊者的證明下才還以清白。

2014年,四川日報發起“雷鋒日・雷鋒精神問卷調查”,在“當街遇見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跌倒了,你會不會扶?”這一話題網調中,17.88%的網友選擇了“少惹麻煩,裝作沒看見”,36.71%的網友把票投給了“不扶,直接撥打110或120”,45.41%的網友表示會扶起老人。[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會扶起老人的受調查者中,只有9.65%的人會毫不猶豫地上前扶起老人,19.94%的人選擇找到證人後再去扶起,15.82%則鼓勵周圍人一起扶起。一個簡單的“扶不扶”問題,折射出我國當前社會道德在社會轉型期遇到的困境。

二,當前社會道德困境的成因

社會道德就其意義來說具有三個要素,一是一定社會在其運行和發展過程中的道德,即具有社會性、過程性;二是為協調各社會群體、各社會成員之間利益關系而形成的道德,即具有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三是道德規范體系、道德價值觀念、道德實踐活動的總和,即具有觀念形態、實踐形態雙重特性。[2]

就經濟方面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合理的分配方式、公平的競爭方式等關系著人們的道德需求和願望,也關系著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首先,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家政策影響,造成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其次,市場經濟體制為個人、集體的經濟行為設定了更為自由的空間,所有經濟行為、經濟手段都是為自己、自身集團獲取更多利益。商品交換活動不再真正遵守價值規律,競爭的方式也不再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再次,市場經濟發展和運行的盲目性、波動性造成眾多個體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拋棄社會公德。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片面追求效率至上和經濟利益,而忽視對市場經濟的管理以及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教育、公民素質等,造成了市場經濟發展中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

就社會制度方面來說。轉型時期的中國之所以會出現道德失范現象,制度不完善是一個重要因素。一是制度的缺乏,二是現有制度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學,三是制度更新與社會發展的脫節。制度是道德實踐的有力保障,轉型期社會制度不完善必定造成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道德失范。

就個人方面來說,一是道德信念的缺失。道德信念是個體對社會道德所倡導的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正確性、正義性深刻而理性的篤信。[3]道德信念缺失,首先是道德主體對某種道德理想目標及精神基礎的懷疑、動搖甚至否定。轉型時期,不論是從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政治、 文化 等方面,還是從社會形態、精神狀態看,都對人們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人們對原有道德價值體系進行重新評估,已有的道德理想目標被懷疑、動搖甚至否定的時候,道德規范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約束力。其次,道德情感的冷漠、缺失。道德情感是道德主體對善惡判斷引起的內心體驗,是從自己內心深處形成的道德傾向性。[4]當道德主體對道德理想目標產生懷疑、動搖甚至否定時,道德行為處於被迫狀態,人們對原有價值體系的崇拜、尊重淡化甚至消失,道德情感也就出現冷漠、缺失狀態,道德失范現象也隨之產生。如現實生活中,見死不救、見義不為,對社會和他人的冷漠,社會責任感的喪失等。

二是心理結構失調、主體意識強化。中國的社會轉型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讓個體心理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方面 傳統文化 重集體輕個人的觀念、重義輕利的觀念、公平觀念等受到強烈挑戰,人們私慾膨脹;另一方面,利己主義觀念、個人主義觀念等個體主體意識不斷強化,過度強調個人利益、以個人為中心,進而造成一系列社會道德失范現象的出現。

三,社會道德困境的解決途徑

黨的 報告 指出“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5]

一要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社會道德調控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控方式。一是要重視 家庭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一個人整個人生道德教育的起點,在培養個體道德品質和道德人格方面,起著學校和社會無法起到的奠基作用。二是重視社會道德教育。社會道德教育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面,首要是必須認識到整個社會應當承擔的教育責任,加強倫理道德體系的研究和建設,注重倫理道德思想的實踐和運用。重視轉型期多種文化交融,新舊文化交替下,道德教化對引導受教者和調適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三是重視道德教育的方式、 方法 。加強道德教育除重視實踐中的教育活動外,也要對轉型時期由封閉向開放、由單一向多樣轉變引起的新的道德問題進行關注,尋求與新的社會形態相適應的道德教育方式。將個體的獨特性與終生教育相結合,培養個體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讓道德教育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

二要完善法制和道德機制。一是道德法制化。就是要把廣泛性的基本道德行為列入立法范圍,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關系中,什麼該做而什麼不該做,確定為法律條目,使道德規范在現實生活中更具有權威性。二是道德規范化。法律在道德體系中,是保障性的底線,但實踐生活中更多的道德行為並沒有達到法律制裁的程度,更多的是處於違背道德但不足以法律懲治的位置。這就需要把道德規范融入到行業、地方風俗中去,讓道德行為更加明確、准確。其次,運用多角度、多媒介的傳播方式,讓道德規范在現實生活中的傳播更深入、更廣泛。三是建設道德監督機制。道德的法制化、規范化,都離不開有效的監督機制。可以這樣說,合理、完善的監督機制,為道德法制化、規范化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三要積極發揮先進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加強社會道德的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要提升社會道德的水平和實力,就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並批判和反思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一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形成民族的道德修養。它使人們形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檢自強、敬業奉獻的道德理念。在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道德環境,旗幟鮮明地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樹立正確導向、澄清模糊認識、匡正失范行為,形成激濁揚清、抑惡揚善的思想道德輿論場,引導人們自覺做良好道德風尚的建設者,做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6](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安微,《老人摔倒扶不扶 近五成網友選擇“扶”》《四川日報》,2014年3月5日,第008版

[2][3][4]王立東,《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要義》,嶽麓書社,2014年

[5]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2年11月8日

[6]劉雲山,《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求是》,2014年02期
道德困境論文:淺論現代人的道德困境與道德文明建設
摘要:精品學習網為您整理了社工論文—淺論現代人的道德困境與道德文明建設,歡迎閱覽!

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道德基礎的國家,在近代以前,是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道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古代經濟、政治、教育、文學、藝術、哲學乃至宗教,無不打上道德的印記。然而,近代以來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隨著傳統社會的解體和整個封建文化的衰落,傳統道德文化也漸見式微和衰敗。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道德文化在中國發生了整體性危機。傳統的道德哲學受到了人們的懷疑與否定,不再能為人們提供普遍有效的價值意義和道德信念;傳統的道德秩序也日益受到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准則的挑戰;在幾千年漫長歲月中形成的道德禁忌,日益受到破除和褻瀆。傳統道德律令不僅難以成為人們行為“合法性”的根據,而且它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似乎也成了問題。

傳統倫理的蛻變與現代倫理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充滿矛盾的過程。“五四”時代人們提出的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歷史任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方面,舊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不會隨著經濟結構、政治結構的變革而立即消亡,即便是表層的道德秩序、道德規范發生了變化,而深深積淀在中國人深層心理結構中的“道德無意識”(道德心態和習慣)卻很難一時改變。另一方面,新道德的建構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是因為新道德賴以發展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不會被歷史現成地“給予”,它需要經過現代化過程的再塑造,更主要的是現代道德和倫理精神要真正建立起來,也應像傳統道德那樣,不僅要建立顯性的道德關系、道德秩序和道德理想,而且需要滲透到人們的深層心理結構中,內化為隱性的道德心態、道德信念和道德美感。目前存在的道德困境的實質在於:一方面傳統道德文化和倫理規范已經解體,另一方面,現代道德體系和倫理原則尚未完整地建構起來;傳統倫理已經無力給中國人提供終極的價值意義。現代中國人生活在新舊道德的歷史嬗變期,承受著新舊道德的沖突,陷入無法迴避的道德困境。這種困境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道德價值上的困境。道德價值即道德主體對自身行為合理性、正義性、崇高性的理解,是人們對高尚的道德行為、優秀的道德品質、崇高的道德理想所產生的“敬意”,對卑下的行為、庸俗的品質、低級的趣味所產生的“恥感”。在道德價值整合度較高的社會中,人們對何者為榮,何者為辱;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何者為潔,何者為污;何者為美,何者為丑;何者為高尚,何者為鄙俗等等,是不言而喻的,或者是約定俗成的。人們能不假思索地作出符合多數人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道德原則的判斷。而在道德轉型的過渡時代,人們受雙重標准或多元標準的影響,似乎無論那一種標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這種情境使當今道德評價變得模稜兩可,流盪失據。人們在道德評價上不再相信有一個普遍有效的恆定的標准,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其二,道德選擇上的困境。在雙重或多元價值標準的社會評價系統下,任何一種活動,一種現象,都會因價值標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評價。而評價失范必然導致道德選擇迷惘。任何一種選擇,都可獲得一種價值觀的文化支援,受到一種價值標準的肯定或贊揚,同時又會受到另一種價值標準的否定和譏評。這種選擇矛盾沖突在今天滲透到社會結構的各個層面,人們常常感到它的存在。例如,人們的職業選擇、婚姻選擇、人際關系選擇、行為方式選擇、理想人格選擇,總難以找到一種最具有充足理由的方向。選擇失衡使人們普遍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喪失信心和誠心。文化和道德選擇彷彿成為錢鍾書筆下的那座“圍城”,裡面的人想爬出來,外面的人想擠進。

其三,各式各樣的非道德主義泛濫。非道德主義是這樣一種傾向,即反對任何道德約束,主張放任自流,用虛無主義來對待社會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為規范。非道德主義的實質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和頹廢主義的結合體。在現代變遷中,中國人的倫理精神正在發生歷史性的嬗變,人們的傳統道德意識相對鬆弛,非道德主義在一定范圍內開始抬頭和泛濫。社會越軌和失范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表現在道德生活的許多方面。例如職業道德松馳和行業不正之風泛濫,以權謀私、以職謀利;商業活動中的見利忘義和以坑、蒙、拐、騙獲取暴利的現象時有發生;家庭婚煙方面的“第三者現象”、“性自由”、“形式夫妻”往往受到某種程度的寬容。

甚至許多在新中國本來已經絕跡的罪惡現象又死灰復燃,沉渣泛起,給社會生活、個人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其四,社會道德控制機制低效,道德評價和輿論監督弱化。一個社會要形成穩定的道德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風尚,保持精神文明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建立有效的道德控制機制。社會道德的控制,一是要有社會輿論監督,二是要有每個社會成員的“良知”自律。輿論監督是指通過大眾傳媒做好道德導向,宣揚具有時代精神文明價值的新人、新事、新觀念、新生活方式,批評和譴責不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阻礙現代化建設的非道德行為,批判與時代精神和現代文明價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遺毒,批判腐朽頹廢的道德虛無主義。良知自律是道德主體的自我監督。它能通過自我反省、 自我評價 來凈化人格心靈,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理想境界,從而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需要。然而,由於我們面臨著道德價值觀上的新舊交替,執行著雙重的價值標准,缺乏統一的、權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輿論監督的混亂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社會道德控制系統無法發揮其職能。人們做了正義犧牲和奉獻,卻得不到社會贊美,而做了道德上有歉的事,又不感到羞辱和慚愧。這是今日中國人無法解脫的又一道德困境。

其五,道德教育扭曲變形。道德品質是後天培養的結果,而不是人的先驗本質。要使人類養成高尚優美的人格,離不開有效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據社會的道德價值對社會成員進行的關於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培養和形成人們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人們的道德活動。在道德價值整合度極高的傳統社會中,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個人自我教育在道德目標上是高度一致的,這保證了傳統道德教育的成功。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由於雙重價值標准並存,道德教育的內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穩定性,有時出現把相互對立的東西一起向受教育者灌輸的現象。道德教育的理想性與現實生活中的非道德性之間的巨大反差,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往往使道德教育流於形式,甚至助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對道德教育產生排拒和抵觸。道德教育缺乏一致性,道德理想與現實生活的矛盾,嚴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水準和影響力。

現代中國人的道德困境,妨礙著21世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有序發展。道德價值新舊交叉造成現代人的價值紊亂和道德選擇上的迷惑,人們無法為自己的存在找到圓滿的“善”。21世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具有內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體。他們不僅要有現代知識技能,而且要有現代生活方式、現代道德心態和現代人格理想。這就需要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重建與現代化目標一致的新型的道德文明。

重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文化體系和體現時代精神的倫理精神,是每一個現代中國人面臨的道德選擇的必然趨向。這種選擇的根本出發點應是對現代中國所處的社會歷史階段的性質和時代主題的把握。現代中國正處在由傳統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渡時期,這一時期的歷史主題是全方位的現代化。因此,我們的道德選擇,我們的道德文化和倫理精神的重建,就必須始終把握住這一時代主題和歷史發展趨勢,確立現代現代化的價值目標。建立適應現代化需要並能促進其發展的道德文化與倫理精神。這種道德文化和倫理精神的基礎原則應是:(1)自強不息的敬業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奮斗精神的統一;(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的價值准則的道德規范體系;(3)事業上崇尚競爭,和生活上相互理解、支持和寬容;(4)尊重自我,理解他人,個人生活的多樣性與社會團體生活同一性相結合;(5)外在的實用功利性與內在的道義圓滿性相結合。這五項原則是與商品經濟、民主政治、開放社會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目標相一致的,也是與現代中國人渴望走出道德困境的要求相吻合的。

建設中國道德文化的倫理精神,必須牢固把握現代價值目標,服務於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建設中國的現代道德文化,必須對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加以認真的清理和批判繼承。取傳統精華而用之,棄傳統糟粕而廢之。在重建現代倫理精神的今天,我們應該把反省傳統的著眼點放在繼承與弘揚這一方面。在現代價值理想的導引下,讓傳統美德為現代生活服務,這同樣是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必須做出的選擇之一。

『拾』 求關於一篇中國傳統文化或倫理道德的論文(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的結課論文),字數在2000—3000之間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首先有一位志士能夠為了討論中國文化而懸賞已是非常感動。我建議加上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好,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我覺得必須對文化的傳承有所反思,解決了為什麼遺失,才好談怎樣復興。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也許正是太浩瀚太漫長的歷史,使得我們這個民族變得不珍惜,因為擁有的太多了,也使我們不在乎堅持,因為傳統太多太凝重,於是不知不覺的傳統文化在喪失。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現下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失是很嚴重的,而且現代人對於我們的文化的關心也遠遠不夠」。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中國的現代文化現象。有一位外國人曾大惑不解的問我,為什麼他見過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錢是最重要的,我為此汗顏。現在的國人價值觀早已離開了祖訓,世風浮躁,既然道德觀已不再堅持傳統,何談關心文化的傳承?文化是個內涵深刻的東西,保護有形的畢竟是簡單的,但挽救精神層面的絕非經濟發展所能解決。

不過所幸我們的文化淵遠,人口眾多,雖然關心傳統文化的人比例低,但人數依然眾多。

我認為教育是個重要切入點。我們教育體制並沒有很好的負擔起傳承文化的作用。看看我們受過教育的老老少少,有多少人通過接受教育而追逐傳統文化。

發揮民間組織力量。國外有很多非常傳統的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組織。

最重要的每一個中國人有責任和義務堅持和弘揚一點點傳統的東西,哪怕是保護形式上的傳統文化,比如每當一個傳統節日搞清楚起源,身處地域的人文、建築、飲食的歷史淵源,如果有能力,為傳統文化做點實事,比如捐贈,錢少的哪怕做個義工,教身邊孩子學點民族的歷史也好,再差些,自己做個忠誠、守信、孝順負責任的人,最差了,不坑蒙拐騙,吃喝嫖賭,虐父拋妻。

我本人教外國人學中文,但從未使用過規定的中文課本,而是通過教授中國文化來學習中文。很多人說,外國人學中文最終會知難而退,但是,我卻沒遇到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對文化會越來越有興趣,坦白的講甚至有時比我們有些國人還熱愛中國。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教的一個學生,決定改學翻譯,他通過學習認為國外介紹中國歷史的書寫的不好,他決心做一個翻譯家把一些優秀的中文歷史書翻譯成英語,向英語國家介紹中國。

雖然一個人的能力很有限,但做了,好過坐著,我會堅持,做個傳播文化的「義工」

熱點內容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
委託代理經濟法 發布:2025-01-18 09:45:21 瀏覽:196
司法局三下鄉 發布:2025-01-18 09:44:41 瀏覽:370
堅持統一立法 發布:2025-01-18 09:35:30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