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治學
1. 談下老子的道論與他的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之間的關系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引語]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涵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維……
哲學家們在解釋「道」這一范疇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同時也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泉源。不過在「道」的解釋中,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認為它是運動變化的,而非僵化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一切運動,都是遵循「道」的規律而發展變化。總之,在這一章里,老子說「道」產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並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關於什麼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這樣說:「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這表明,韓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來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子與韓非子列入同傳(還附有莊子、申不害),即認為韓、庄、申「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同樣認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論的。但是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情形有了變化。一些學者體會老子哲學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妙義,肯定宇宙的本體只有一個「無」,號稱玄學。隨後佛學傳入中國並漸漸興盛起來,玄與佛合流,因而對「道」的解釋,便倒向唯心論方面。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同樣吸取了佛學與玄學思想,對老子的「道」,仍舊作了唯心主義解釋。總之,「道」是唯物還是唯心論,學者們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陪里執命,政治和社會關系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當現實社會中的氏族制束縛著歷史的發展,舊有的「天命觀」和「天道觀」同樣也束縛著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學的「道」的提出,是從對自然史的認識上尋找否決「天命觀」「天道觀」的理論根據,因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引語]
本章內容分兩層次。第一層集中鮮明的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論說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的永恆的、普遍的法則。
在前一層意思的基礎上,展開第二層意思:處於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呢?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他以聖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學術界有人認為第一章是全書的總綱;也有人認為前兩章是全書的引言,全書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評析]
無論學術界在「道」的屬性方面的爭論多麼激烈,學者們都一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辦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這一見解,恰好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里,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
[解讀] 樸素辯證法的閃光
樸素的辯證法,是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在中國的哲學史上,還從來沒有誰像他那樣深刻和系統地揭示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規律。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在矛盾對立的狀態中產生的。對立著的雙方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並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而這種變化,他把它認為是自然的根本性質,「反者,道之動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辯證法是基於對自然和社會綜合的概括,其目的在於找到一種合理的社會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對立面,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善惡、美醜、是非、強弱、成敗、禍福等,都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原理。譬如說,如果人們沒有對美好事物的認定和追求,也就不會產生對丑惡現象的唾棄;當你還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悅中時,或許一場災禍或不幸正悄悄臨近。
有個哲學家說過:人們講得最多的,卻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們對部分事物和表面現象的關注,常常會忽視整體的隱藏在深層次的、最本質的東西。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題西林壁》一詩中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富於哲理的詩句。表述了對事物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現象與本質等諸種關系的領悟,這富於啟迪性的人生哲理,與老子的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會發現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在真理與謬誤、美與丑、進步與落後等矛盾斗爭中前進的。而辯證法的豐富內涵就包含在全部人類文明史中。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傳統文學藝術中有不少體現辯證思維的范疇,就與之有明顯的淵源聯系。例如「有」與「無」,出自老莊哲學,「有無相生」體現了事物 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實際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辯證關系。後世的作家、藝術家,他們逐步從老莊哲學中引申出了這樣一種思想:通過「有聲」、「有色」的藝術,而進入「無聲」、「無色」的藝術深層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與之相關,「虛」與「實」的概念也隨之應運而生,而「虛實相生」理論也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美學中獨具特色的理論。
「奇」與「正」這對范疇涉及藝術創作中整齊與變化相統一的創造、表現方法,為中國古代作家、藝術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規、正統、整齊、均衡,「奇」指反常、怪異、創新、參差、變化,二者在藝術創造中是「多樣統一」規律的具體表現之一。在創作者們看來,其意味著事物與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間既有對稱、均衡、整齊以有參差、矛盾、變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見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於是產生出和諧的、新穎的藝術美。倘若尋根究源,「奇」與「正」作為對立的哲學范疇,正始見於《老子》五八章:「正復為奇」。而將這對范疇移用於文學理論中,則始於劉勰《文心雕龍》。
不容否認,在中國哲學辯證法發展史上,老子的學說及其影響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①,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②,使民不為盜③;不見可欲④,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⑤,實其腹,弱其志⑥,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為而已⑧,則無不治矣⑨。
[引語]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占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盪、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
這一章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他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斷地發展提高,所以老子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現實動亂不安、矛盾突出,這是出於差別的存在,老子想用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一面。
[評析]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本章里,老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
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解讀] 無為而治乃大治
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取列國的為一統,本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世卿世祿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特徵。對人才的重視、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長達五個半世紀的先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由於列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游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 ,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盪、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歷史舞台。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反思。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定,並因之而提出「崇賢尚才」的主張。主張用積極、斗爭的方式來促進社會的改良。他們高揚了人類的能創精神,為先秦社會的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與之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丑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朴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爭斗、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准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准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李約瑟把這種行為方式解釋為「抑制違反自然的行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松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里,無苛政之苦,無重稅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無為之治」並不是脫離現實的烏托邦,也不是虛渺幻想中架設起來的空中樓閣,它具有現實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顯明的史例就是漢初的黃老無為之治。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平準書》記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這種殘破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自高祖劉邦開始,實行了黃老的無為之治,採取「與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時期,更進一步推行「輕搖薄賦」、「約法省禁」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最好的政策應該是「清靜無為」的政策,不要左一個運動,右一個政策,搞得民眾無所適從。要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安定大治,就像對待井水一樣,攪動得越凶,殘渣敗葉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濁,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什麼漂白粉之類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自己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就會自然清靜了。「無為而治乃大治」,這是老子「無為」論給後人的有益啟示。
第四章
[原文]
道沖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淵呵③!似萬物之宗④。銼其兌⑤,解其紛⑥,和其光⑦,同其塵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引語]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論述「道」的內涵。他認為,「道」是虛體的,無形無象,人們視而不見,觸而不著,只能依賴於意識去感知它。雖然「道」是虛體的,但它並非一無所有,而是蘊含著物質世界的創造性因素。這種因素極為豐富,極其久遠,存在於天帝產生之先。因而,創造宇宙天地萬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這樣,老子從物質方面再次解釋了「道」的屬性。
承接第一章內容「無形」,老子稱頌「道」雖然虛不見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從「橫」的角度談,「道」而是無限博大,用之不盡;再從「縱」的角度談;「道」又是無限深遠,無以追溯其來歷,它好象是自然萬物的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從此說來,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天帝),繼生萬物。「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無上的主宰。
[評析]
在本章里,老子通過形容和比喻,給「道」具體作以描述。本來老子認為「道」是不可以名狀的,實際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種寫狀,這里又接著描寫「道」的形象。
老子說,道是空虛無形的,但它所能發揮的作用卻是無法限量的,是無窮無盡而且永遠不會枯竭。它是萬事萬物的宗主,支配著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發展變化必須依賴的力量。在這里,老子自問:「道」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的呢?他沒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說它存在於天帝現相之前。既然在天帝產生以前,那麼天帝也就無疑是由「道」產生出來的。由此,研究者們得出結論,認為老子確實提出了無神論的思想。
也有的學者把老子的「道」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相提並論,認為這兩個范疇的內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是永恆的存在,萬事萬物皆依「邏各斯」而產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創造的,而是創造世界的種子,是一種「以太」的物體。「邏各斯」無時無處不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但人們卻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確實的。(可參閱《古希臘羅馬哲學》第17—26頁)老子的「道」同樣具有「羅各斯」的這些屬性和職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在前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道」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於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並且處於變化發展之中等觀點。此外,老子還提出了他自己對社會政治和人生處世的某些基本觀點。這些學說無不充滿智慧的蘊含。
[解讀] 思想的放盪
把「道」喻為一隻肚內空虛的容器,是對其神秘性、不可觸摸性和無限作用的最直觀和最形象的譬喻。哲理的揭示,只有紮根於形象,才會使蘊含的豐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動和富於想像力的發揮,老子對道的這種不拘常規的描述方式,給予後來道家人物自由放盪的思想和行為以先導和啟迪意義。
最引人深思的例子,是對莊子作品中深邃的哲理發揮和藝術形象想像力的極度誇張的影響。《莊子·德充符》寫了好幾個奇醜無比的得道之士,如斷腳的叔山無趾,生著瘤子的瓮大癭,彎腰駝背又沒有嘴唇的支離無胯,等等。可這樣的人,偏偏國君看其順眼,男人們樂於相處,女人們甚至爭著相嫁。究其緣由,就因為這些人悟道天然,形顯而德美,內在的道德美勝過了外在的形體丑。《莊子》一書中,像這樣用放盪的思維和古怪的事例來闡說道理的篇章,可謂比比皆是。他說厲鬼與西施「道通為一」,說中央之帝渾地被人為鑿出「七竅「而丟了命,諸如此類,都體現出這種特徵。
這種超常規的思維方式,對於後來魏晉時期玄學的自由發揮,也有其直接的承襲關系。玄學在殘酷的政治高壓下,以真對世俗禮教的束縛,主張人性的解放、服膺於自然為其宗旨。號稱付林七賢的劉伶,佯狂縱酒,放盪形骸。一次,他飲酒大醉,脫衣裸形在屋裡。有人因此而嘲笑他,劉伶卻回答說:「我把天地當作房屋,房屋當作衣褲,你又為什麼走到我的褲子中來呢?」這種看似怪誕的言行,卻真實反映了清談人物對人與自然關系、以及對道的特性的理解。老子說:「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張人與自然關系的諧合,追求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為准則與道 、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劉伶的這種驚世駭俗的言行,正是對世俗和禮教的唾棄,正是把自己的精神、肉體融合到自然廣大深厚懷抱里的一種實踐。
「越名教而任自然」,這是魏晉名士的名言。對現實禮教的鄙棄,對自然天性的追求,使得思想放盪、性格不羈的他們,在世俗的眼中總是顯得那麼奇異怪誕、格格不入。那個臨刑前還要彈奏一曲《廣陵散》的嵇康,就是一個敢於懷疑和批判的思想放盪者。他竟然對一向被視為「凶逆」的管叔、蔡叔給予新評價,認為其「未為不賢」,只是「不達聖權」而已;不僅如此,他還無法無天的『非湯武而薄周孔。』諸如此類,他都表現出一種獨立不羈的人格精神,千載而後,仍讓人不能不感嘆敬佩。
2. 讀道德經有感50字
讀了道德經以後,感觸非常深,中華的大地上 幾千年前就有了這么深奧的智慧。道內德經容文約意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它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是一部治國、治家、治學、修身的秘籍寶典。
3. 實踐與理論結合的古詩句
1. 有關於實踐的古詩句
2. 關於科學理論古詩句
有關於實踐的古詩句 1.關於實踐的古詩
1、《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原文: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譯文:古人在學習上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2、《勸學》先秦:荀子原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譯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3、《朱子語類》宋代:朱熹原文: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
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譯文:理解得越清楚,實踐就越扎實;實踐越扎實,認識就會更加清晰。
4、《送崔先生東歸》宋代:洪咨夔原文:相望幾何驛,時許聞成謀。積誠泮群疑,實踐激眾媮。
譯文:在驛站與之對望,不一會就想出辦法了。誠實受到了疑慮,實踐才能激發眾人的快樂。
5、《離騷》先秦:屈原原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譯文:前面的道路啊又遠又長,我將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讓我的馬在咸池裡飲水,把馬韁繩拴在扶桑樹上。
2.形容「實踐」的詩句
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 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楊萬里《過沙頭》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4.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5.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朱子語類》
6. 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7. 詩少古風惟近體,學慚實踐謾虛談。—— 劉克庄《用厚後弟強甫韻》
8. 駕言各勇往,實踐仍精思。——程端蒙《送次卿兄還新安》
9. 積誠泮群疑,實踐激眾媮。—— 洪咨夔《送崔先生東歸》
10. 精體兮實踐,見汝顏之瞠。——章粲《絜矩書院示學子》
3.有關實踐的詩句
1、自古聖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林希元(明) 2、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中)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宋) 4、只有實踐能克服經驗的錯誤.——巴人(中) 5、只有實際生活中可以學習,只有實際生活能教訓人,只有實際生活能產生社會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英.托·富勒。
4.關於注重實踐的詩句有哪些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代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 荀子 《勸學》
譯文: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
3、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先秦 荀子《勸學》
譯文: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
4、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止矣。——《荀子·儒效》
譯文:不知道如果不是聽到的,聽到不如見到他,見他不你知道的,知道的不比行的。學習到行動了。
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先秦 老子《道德經》
譯文: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5.有關實踐的詩句
1、自古聖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林希元(明)
2、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中)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宋)
4、只有實踐能克服經驗的錯誤.——巴人(中)
5、只有實際生活中可以學習,只有實際生活能教訓人,只有實際生活能產生社會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英.托·富勒
6.與實踐有關的詩句
1、自古聖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林希元(明) 2、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中)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宋) 4、只有實踐能克服經驗的錯誤.——巴人(中) 5、只有實際生活中可以學習,只有實際生活能教訓人,只有實際生活能產生社會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英.托·富勒。
關於科學理論古詩句 1.關於科學思想的古詩句
【題目】題西林壁(蘇軾)
【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題目】琴詩(宋 蘇軾)
【詩詞原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題目】觀書有感 (宋 朱熹)
【詩詞原文】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2.關於科學的古詩句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來.
【科學知識】:高山上的氣溫要比平地低,所以春天也來得晚.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科學知識】:植物的腐殖質加入土壤可以使土壤肥沃源.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科學知識】:站得高,望得遠.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zd孫去,萋萋滿別情.
【科學知識】:野草的生命力很頑強.
3.有關科學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1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4.名人論科學的名言詩句
世界名人名言錄論科學 1.如果我們過於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於正確。
---卡爾•波普爾 2.「難」也是如此,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華羅庚(中國) 3.我真想發明一種具有那麼可怕的大規模破壞力的特質或機器,以至於戰爭將會因此而永遠變為不可能的事情。
---諾貝爾(瑞典) 4.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培根(英國) 5.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
---牛頓(英國) 6.謬誤的好處是一時的,真理的好處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時,這些弊病是很快就會消滅的,而謬誤的弊病則與謬誤始終相隨。---狄德羅(法國) 7.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愛因斯坦(美國) 8.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哥白尼(波蘭)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樣評價。
我卻這樣認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時而發現了一個光滑的石子兒,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為之高興的孩子。盡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還神秘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牛頓(英國) 10.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
---華羅庚(中國) 11.一個科學家應該考慮到後世的評論,不必考慮當時的辱罵或稱贊。---巴斯德 (法國) 12.我們在享受著他人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益處,我們也必須樂於用自己的發明去為他人服務。
---富蘭克林(美國) 13.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妙,為人類造福。---愛迪生(美國) 14.我平生從來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明。
我的一切發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愛迪生(美國) 15.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愛因斯坦 (美國) 16.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
---伽利略 (義大利) 17.要學會做科學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實,對比事實,積聚事實。
---巴甫洛夫 (俄國)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啟示而作出的。---戴維 (英國) 19.感謝上帝沒有把我造成一個靈巧的工匠。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啟發而獲得的。---戴維 (英國) 20.我堅持奮戰五十餘年,致力於科學的發展。
用一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湯姆遜 21.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中國) 22.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達•芬奇(義大利) 23.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
---居里夫人(法國) 24.沒有僥幸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愛因斯坦(美國) 25.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居里夫人(法國) 26.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她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學者是屬於祖國的。---巴斯德(法國) 27.我願用我全部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來貢獻給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國和人民。
---巴甫洛夫(前蘇聯) 28.歷史告誡我們說,一種嶄新的真理慣常的命運是:始於異端,終於迷信。---赫胥黎(英國) 29.總有一天,真理會取勝。
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勝利,為了堅持真理也會使他變得更好,更加聰明。---赫胥黎(英國) 30.使人們寧願謊言,而不願追隨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也不僅由於真理會約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於謊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培根(英國) 31.目前的時代,真理是那樣晦暗不明,謊言又是那樣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們熱愛真理,我們便不會認識真理。---帕斯卡(法國) 32.研究真理可以有三個目的:當我們探索時,就要發現到真理;當我們找到時,就要證明真理;當我們審查時,就要把它同謬誤區別開來。
---帕斯卡(法國) 33.謬誤的好處是一時的,真理的好處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時,這些弊病是很快就會消滅的,而謬誤的弊病則與謬誤始終相隨。---狄德羅(法國) 34.探索真理比佔有真理更為可貴。
---愛因斯坦(美國) 35.追求客觀真理和知識是人的最高和永恆的目標。---愛因斯坦(美國) 36.在真理的認識方面,任何以權威者自居的人,必將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愛因斯坦(美國) 37.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為真理和正義服務,即使不為人喜歡也在所不惜。
---愛因斯坦(美國) 38.真理可能在少數人一邊。---柏拉圖(希臘) 39.最初偏離真理毫釐,到頭來就會謬之千里。
---亞里士多德(希臘) 40.沒有一個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亞里士多德(希臘) 41.熱愛真理的人在沒有危險的時候愛著真理,在危險的時候更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希臘) 42.智力決不會在已經認識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終會不斷前進,走向尚未被認識的真理。---布魯諾(義大利) 43.真理就具。
4. 《道德經》講了些什麼,為什麼廣受推崇
對於《道德經》我在去年已經完成了100部的小楷書法作品。對此有深刻的感悟,《道德經》之所以被歷代所推崇,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全文的引子,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概括了,宇宙萬物變化的自然規律,無論是如何表化都是有其自然規律可循。
其十《道德經》又是網路全書,涉獵政治,軍事,外交,治學,自然科學,水利“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哲含處世之道。
綜上所述《道德經》之所以被推崇是因為,從思想道德到文化建設,從自然科學到人文景觀,從為人處世到治國理政,從語言修辭到邏輯思維都有非常高的價值,所以會被推崇。
5. 道德經哪個譯文好
首先鄙人對提問者求知求真的精神敬佩不已,但是《老子》這本書本人還是強烈建議自己理解的最好!當然學之前還得有本書看不是……你要真想找本書看我覺得就看看馬恆君先生的《老子正宗》吧。
該書鄙人剛剛拜讀完,其中以《老子》一書為基,原原本本未加任何刪改而著成。
這本書包含《老子》原文及現代漢語注釋文和疏講三部分。而且對於古代名人對《老子》一書的的注釋及修改都有特殊講解。可以說是治學嚴謹了。
鄙人也提倡原汁原味的著作最適合我們學習和理解作者的意思。如果你還沒有買到或者網上搜到你想要的書籍那麼我就推薦你看這本書。
《老子》一書史書記載確實老子所著,不是他的什麼弟子所寫。至於《道德經》是對《老子》一書後來的稱謂而已。可能是因為《老子》上下篇分為道經和德經的緣故吧。
最後希望你能從《老子》一書中學到真知!
Q Q :357798525
6. 老子的:「為道不欲多,多則惑,惑則優,優則不救」,何解
敢問,你在哪個版本《道德經》見到如上文段?明確告訴你,我手中從《玄宗·道德真經疏》到《徽宗·御制道德五千言》到《太祖·御注道德經》各種版本,沒有你這個說法,——請補充。
新查得《道德經》較新版本——華東師大·沈善增《老子原來這么說》P95錄: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
初為學者就弄得偽作虛言、誤亂真經,是學術風氣問題還是你個人問題?是你治學不經還是你居心叵測?重視!成不了權威但也不至於真偽不辨吧?敬告:好好學習,否則匡正心態。
7. 《道德經》和《易經》是什麼關系,老子受到了《易經》的影響
《道德經》是接納過《易經》浸禮的,老子的思想相應效仿過《易經》,就《易經》的最開始實質來講,這的確僅僅一冊占仆的書籍,因為我講過,它是最開始之際,如今的《易經》早已擁有巨大的機制,占仆只有算作在其中不大的一個方面。與相術相比,易理好像更加博大,並且,我自己感覺,任何卦象、筮詞的表述,立即在於解卦人的易理水準和髙度,而易理的水準和髙度,則是在於這一人的見識、經歷、經歷、德性水準這些諸多方面。
8.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什麼含義
《老子》中的名言頗多,其中就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句話,如今有不少人理解為「治學越多,離道越遠」,也就是把它作因為關系看待。前些年某報學術批評版就有一篇以這八個字為題的文章,說「綜觀目前文藝學界的發展態勢,老子在兩千多年前講過的一句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仍然可能成為我們的文藝學家當下面臨的危險:讀書越來越多、開會越來越多、發表文章越來越多、出版專著越來越多、開銷的科研經費越來越多,但距離文學藝術反而將越來越遠。」文藝學界的狀況我無從置喙。但就我從事的行當來看,確實有一些類似的狀況,只是「讀書越來越多」一句卻要排除在外,因為危險是讀的少卻寫的多,於是那些「多」便多數只是字數上的增加,學術上的增加卻不成比例。此文觸目之處,是將《老子》的話理解為:學問做得越多,道術就越受損害。這真是異乎我之所聞。
這八個字,出在今本《老子》第四十八章,其文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文脈來看,老子並不以「為道日損」為壞事,而是認為這正是趨向道的途徑。與上文的理解,真是大相徑庭。老子之意,是為道的途徑和為學是不同的,為學是要日有增益的,而為道是要日有減損的,一直減損到無為,這時就無不為了。為道日損是哲學上的命題,根本不是說道受到損害。舊本題河上公撰《老子注》卷下對「為學日益」的解釋是:「學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益者,情慾文飾日以益多。」對「為道日損」的解釋是:「道謂自然之道也。日損者,情慾文飾日以消損。」據其解釋,所益所損者並不是「學」與「道」本身,而是「情慾文飾」這些東西。今人朱謙之《老子校釋》則將這里的學限定為學禮,范圍更小,朱氏並引《莊子・知北?》「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故曰為道者日損」為證(中華書局1980年版,124頁)。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說:「為學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識活動。這里的『為學』,范圍較狹,僅指對於仁義聖智禮法的追求。這些學問是能增加人的知見與智巧的。」「『為道』是通過暝想或體驗以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態的『道』。這里的『道』是指自然之『道』,無為之『道』。」(中華書局1984年版,250頁)所解最切近於河上公。張如松《老子說解》說:「(河上公)這個注釋,頗得要領,確實揭示了『學』與『道』的實質」,其下便說明禮與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逐步背離(齊魯書社1989年版,311-313頁)。高明撰《帛書老子校注》非常服膺河上公的說解,說:「其說誠是。『為學』指鑽研學問,因年積月累,知識日益淵博。『聞道(帛書乙本為道作聞道,然郭店楚簡《老子》乙篇仍作為道,似仍以作為道為安――引者)』靠自我修養,要求靜觀玄覽,虛靜無為,無知無欲,故以情慾自損,復返純朴。」(中華書局1996年版,54頁)雖然對「為學日益」的理解較河上公寬泛,但主旨是一樣的。許抗生《帛書老子注譯與研究》將「學」理解為「具體的知識(主要指學仁學義學禮與學文化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0頁),同樣寬泛。[魏]王弼撰《老子注》下篇則將「為學日益」解釋為「務欲進其所能,益其所習。」將「為道日損」解釋為「務欲反虛無也。」顯然,對學的理解更寬泛了,包括了一切知識與技能。但也更明確學與道是兩種范疇的情形,為學者的途徑就是要日有進益,而為道者的途徑是日有減損。也就是任繼愈所說的「(老子)指出認識總規律和認識個別的東西的方法應有所不同」(見《老子哲學討論集》,轉引自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並不是說讀書讀多了,道術就損減了。所以[清]張爾岐撰《老子說略》卷下說:「為學者以求知,故欲其日益;為道者在返本,故欲其日損。損之者,無欲不去,亦無理不忘。損之又損,以至於一無所為,而後與道合體焉。為道而至於無為,則可以物付物,泛應無方,而無不為矣。」[清]徐大椿撰《道?經注》卷下也說:「博聞廣見之謂學,學在於外,故為學必日有所取益。虛空玄妙之謂道,道在於內,故為道必日有所裁損。」郭店楚簡《老子》乙編和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兩處「日」字上都有「者」字,傅奕本、范應元本亦有這兩個「者」字。有「者」字意思就顯豁了。不至於會產生上文那樣的誤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句,並不是因與果的關系,並不是「為學日益」導致「為道日損」,而是並出而對立的關系,是說為學者與為道者途徑相反。如將「學」作最寬泛的解釋,則吳林伯《老子新解》所說相當清楚:「『學』與『道』反。『為學』以求智慧,將『日』增『益』,則多而不精,以流於偽;『為道』以求真知,將『日』減『損』,則少而精。」(京華出版社1997年版,113頁)任繼愈《老子新譯》對這兩句話的白話翻譯很直白:「從事於學問,[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從事於『道』,[知識]一天比一天減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63頁)。雖然任氏對老子哲學思想的評價並不見得為學界所普遍接受,但其翻譯大體無誤。《老子新譯》當年是極其流行的普及本,接觸《老子》者無人不知,而上文作者似也未放在心上。看來,書還是要認真讀才行,並不是讀書太多了。古人也有將這兩句統一起來理解的。如[宋]葉大慶撰《考古質疑》卷4就由《莊子・大宗師》顏回坐忘的事而明白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義。《莊子・大宗師》說顏回為學進益,進益到忘仁義,再進益到忘禮樂,一直進益到坐忘,坐忘就是「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已近道的本原。以至孔子也要向他學習。葉大慶說:「觀此一章,老氏之言思過半矣。蓋老氏之言二句當作一意。且為學日益於何處見之?以其為道日損也。學而至於為道日損之地,如顏子之忘仁義、忘禮樂、以至於坐忘,方可謂之日益。揚子曰:『顏子以退為進。』其有知於此乎?」是認為學之益就是道之損,顏回為學方面的每一次進益,都是為道方面的每一次減損,而每一次減損,都向道的本原接近一步。近人鍾泰《莊子發微》也在顏回坐忘的故事後申明《老子》此兩句之義:「以學言,則謂之益;以道言,則謂之損。損與益非二事也。郭子玄注雲『以損為益』,可謂知言矣。」(上海古籍2002年版,164頁)至於其次序為什麼依次為忘仁義、忘禮樂、坐忘,書中說得非常明白。宋代李綱撰《梁溪集》卷142《學箴》:「學以致道,積於厥躬。人而不學,智有盲聾。凡百君子,學然後知不足。非琢成器,何貴於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益為損資,學為道本。未嘗務學,何以絕為?赤子匍匐,乃能賓士。明以告子,學以聚之。」則強調益學之後方有可損而為道的依據。這些,我只能看成是哲學上的解讀,而不是語言上的訓詁了。這種哲學上的理解,也和上文的理解大相徑庭。時至今日,由於一些學者前期准備知識不足,或者逞其師心,這句話就有些很奇異的解說了。如尹振環的《楚簡老子辨析》一定要說郭店楚簡乙篇的「學者日損」上面沒有脫一「為」字,而且將這一段譯為:「學者一天天增多,[功名慾望與偽行偽善也會隨之增大與漫延],因而遵行大道的人會一天天減少,減少再減少,總要回到無私為上來,無私心無私為,則無所不為。」(中華書局2001年版,277-278頁)所說的離譜,對照上文自知,無庸贅言。張吉良《老聃〈老子〉太史儋〈道德經〉》則說:「『學者』,指學習『為道者』」,「為道」句解釋成「尋求事理天天分析」,該段譯成「從事學習的人知識天天增益,尋求事理的人材料天天分析。分析再分析,以至於沒有一點主觀的成分。沒有一點主觀的成分,就沒有事情做不成的。」(齊魯書社2001年版,78、212頁)「損」何來分析之義?「無為」是「沒有一點主觀的成分」嗎?這種理解,完全脫離語言文字。如今一些推翻古典、別出心裁的解釋,有不少與此類似,實不足為法。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望採納,謝謝!
9. 《道德經》和《易經》是什麼關系,老子受到了《易經》的影響
《道德經》和《易經》在成書上沒有關系,作者不同,年代不同。
《易經》早於《道德經》,《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伏羲、黃帝、炎帝以及周文王、孔子等;《道德經》作者為老子,也有一說是老子後代的弟子等人。
但是《道德經》的成書,是老子一生勤學善思,博覽群書鑄成的思想巨著。
老子做過周王室的守藏吏,相當於國家圖書館負責人。
因此,老子可以看到當時社會所擁有的經典書籍,而且是作者原著版本,肯定包括《易經》這樣世人難得一見的典籍,這些促進了善於學習的老子在治學上突飛猛進。
因此,《道德經》是在老子學習典籍、觀察社會現象,思考、總結、提煉後而得出來的智慧結晶。
10. 儒釋道給我們啟示及人生意義
儒釋道。儒指的是孔子開創的學派,曾長期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存在,其影響波及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中亞、東南亞等地區,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 釋是印度凈飯王兒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宗教,因悉達多為釋迦牟尼佛,故又稱釋教。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東漢末年張道陵依據《道德經》(即《老子》)《南華經》(即《莊子》)創立的宗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在中國境內廣泛傳播,影響巨大。
儒釋道三教異同論
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國三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以禪宗六祖慧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個字:「倫」,也就是倫常。封建社會由於人們所處社會地位和階級的不同,每個人都應各安其位。儒家認為天下一盤棋,上天把你擺放在哪裡,賦予你什麼權力、職責、義務,那麼你就遵守履行屬於你的責權義,你就要樂天知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螺絲釘理論」。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煉的「命」―――是意義完整的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有這樣的「命」或人生,你這個人才算是活得有價值,你要修一個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過得有價值。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道德經》的每一句話都是「蜂王漿」。老子可能三五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現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實還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觀點,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之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這既是老子「無為」的政治主張,也是老子對於個人修養的治學主張。
佛家講的是「見性」。「性」是什麼?是「心性」,也就是修養。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見到你的心性,叫「內觀內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盞探照燈,來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它的一種很客觀的修煉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為,不能說謊話、不能殺生、不能做壞事之類。定是不為萬物所擾,哪怕泰山塌下來,我也不為所動。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會產生智慧,就是所謂的「定慧雙修」,不定就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學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學,而佛教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宗教形態,這樣,「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學、佛教三個東西,家、學、教三者都有了,形態是最完備的。佛教佛學的主要東西是什麼?可以用乾隆的話來概括,乾隆給北京的五塔寺寫的一篇記里頭是這樣說的:「塔,標義;經,標口;佛,標身。」意思是說,佛廟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義;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訴你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佛經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訴你他講過一些什麼的話―――前兩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於「經標義」,佛經(包括一個偉大的中國宗教家惠能的《壇經》)就和儒家的《四書五經》或道家的《道德經》和《莊子》一樣,是偉大的思想寶庫。
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儒、釋、道三家已經互相滲透、互相同化,某種程度上已經「三教一體」了。少林寺有一個供奉釋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對聯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少室山還有一幅對聯:「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但最終我們能達到共同的目標。
從對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說,三教說法不同,但勸人為善和勸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養生、遁世、窮萬物。」釋家(佛家)是「見性、救世、通萬有。」這三句話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準確,但是我想這樣可能好記一點。
也可換一種說法,儒家是盡「人道」,釋家求「佛道」,道家窮(窮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較明白,而「天道」是什麼呢?天道應該包括很多東西,例如「天機、天意、天命」,其本義不是講迷信,而是講「天」的規律或自然規律,包括我們已經知道的規律和我們尚不知道的規律。
還可換一種比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釋家講究「明心」,道家追求「煉心」。在這背後,儒家講「治世」,道家講「治身」,佛家講「治心」。
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國文化史上三種重要的思想資源與思想傳統。中國人文精神,尤其表現在人生智慧上。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禮樂教化的智慧,通過修身實踐的功夫,盡心知性而知天。道家老子、莊子的人生智慧是空靈的智慧,逍遙的智慧,超越物慾,超越自我,強調得其自在,歌頌生命自我的超拔飛越,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和。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脫的智慧,無執的智慧,啟迪人們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靈上的偏執,破開自己的囚籠,直悟生命的本真。儒釋道三教的哲學,充滿了普遍和諧、園融無礙的智慧,在今天仍有其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