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日本立法改名釣魚島

日本立法改名釣魚島

發布時間: 2022-09-26 10:39:29

A. 釣魚島為啥是中國的研究過程綜述

中國關於釣魚島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台灣島和釣魚島鄰近著另一個獨立的國家叫琉球,隋煬帝曾派使臣朱寬召其歸順,又曾派陳棱、周鎮州等率軍攻打,途中經過釣魚島。
中國有關領有釣魚島的最早文獻,至少可上溯至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的《順風相送》至明朝,中國人楊載在1372年首先駐足釣魚島。後,嘉靖十一年(1532年),明陳侃《使琉球錄》中稱釣魚島為釣魚嶼,已在我國海域之內。其間明人在台灣轄區釣魚島採珠集葯、捕魚開發從未間斷過。明朝中葉,戚繼光等抗擊倭寇時,就以釣魚島為戰略防線。1654年清康熙帝冊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兩年進貢一次,稱中國為父國,用大清年號。明清期間的多幅疆海圖都清楚標明釣魚島為中國的一部分。
明朝鄭若曾編著的《籌海圖編》卷二《福建使往日本針路》記載,出使琉球使船須經小琉球、雞籠山、梅花瓶、彭嘉山、釣魚嶼、黃麻嶼、赤嶼後才到達姑米山,因此釣魚島在明朝版圖內,不屬琉球國管轄,證明釣魚島在明朝歸中國政府管轄。

早在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范圍之內,並非「無主地」。
1895年4月17日,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與日本簽署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釣魚島等作為台灣「附屬島嶼」一並被割讓給日本。日本在簽訂前的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1900年,日本將釣魚島改名為「尖閣列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台灣當局皆從歷史和法理的角度宣稱釣魚島(釣魚台列嶼)主權屬於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管轄。
中國始終在釣魚島海域保持經常性的存在,並進行管轄。中國海監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堅持巡航執法,漁政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航和護漁,維護該海域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中國還通過發布天氣和海洋觀測預報等,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管理。

B. 這幾天的琉球問題是哪天發生的 內容是什麼

5月8日 人民日報:琉球問題到可議的時候了!

1972年日本外務省發表《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基本見解》,聲稱:「該列島向來構成我國領土西南諸島的一部分,而根據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馬關條約》第二條,該列島並不在清朝割讓給我國的台灣、澎湖諸島內。」這成為日本所謂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關於《馬關條約》及其第二款
《馬關條約》第二款第一項、第三項對同時讓與的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的地理范圍有明確的界定,為什麼僅對「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進行了模糊表述?從日方公開的有關《馬關條約》交涉議事錄的記載,我們可見日本政府在條約中模糊處理台灣附屬島嶼的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簽署《交接台灣文據》前,關於台灣附屬各島嶼包括哪些島嶼,成為雙方討論的焦點。當時日本公使水野弁理和清政府全權委員李經方之間討論的紀要收錄於日本公文書館,並見於日本學者濱川今日子所著《尖閣諸島の之領有そめぐる論點》一文中。在會談中,李經方擔心日本在日後將散落於福州附近的島嶼也視為台灣附屬島嶼而對中國提出島嶼主權要求,於是提出是否應該列出台灣所有附屬島嶼的名錄。水野回復說,如果將島名逐一列舉,難免會出現疏漏或涉及無名島嶼問題,如此一來該島將不屬於日、中任何一方,從而帶來麻煩;有關台灣附屬島嶼已有公認的海圖及地圖,而且在台灣和福建之間有澎湖列島為「屏障」,日本政府決不會將福建省附近的島嶼視為台灣附屬島嶼。鑒於日方的表態,李經方同意對台灣附屬各島嶼不逐一列名的處理。
水野談話表明,日本政府承認台灣附屬島嶼已有公認的海圖及地圖,因而不需要在接管台灣的公文中列出釣魚島列嶼,從這一點看,日本政府實際上承認釣魚島列嶼是台灣附屬島嶼,因為釣魚島列嶼在公認的海圖及地圖上早已標明它屬於中國;另一方面,這段對話還表明,日本政府會談代表水野有意隱瞞另一個事實,即在《馬關條約》簽署前3個月,日本政府已召開內閣會議秘密將釣魚島編入了沖繩縣。

1885年至1895年的10年間,沖繩地方政府一直圖謀建立「國標」,從而將釣魚島納入其管轄范圍,但日本政府鑒於釣魚島為「清國屬地」,一旦建立「國標」,恐引起清國警覺和爭議,因此始終未予核准。當甲午戰爭日本即將獲勝之際,日本政府感到攫取釣魚島列嶼時機已到,於是在1895年1月14日召開內閣會議,秘密決定:釣魚島等島嶼「應按照該縣知事呈報批准該島歸入沖繩縣轄,准其修建界樁」。事實上,關於在釣魚島修建界樁,沖繩縣並未立即執行。據井上清教授披露,直到1969年5月5日,沖繩縣所屬石垣市才在島上建起一個長方形石制標樁。日本內閣會議的這一決定是密件,過了57年後,於1952年3月在《日本外交文書》第二十三卷對外公布,此前清政府以及國際上完全不知情。
既是如此,在很長時間內,日本政府並未公開宣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1896年3月日本發布名為《有關沖繩縣郡編制》的第十三號敕令,明治天皇並沒有將釣魚島明確寫入。而第十三號敕令卻被日方視為其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顯然是欺騙世人。
日本「竊占」釣魚島絕非什麼「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產物,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戰略的一環。正是基於侵華戰爭勝券在握,日本內閣才搶先竊據釣魚島,接著才有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正是通過《馬關條約》,日本力圖以所謂條約形式,實現其對釣魚島「竊占」行為的「合法化」。這一歷史過程是清楚無誤的,是史家的共識。
二、釣魚島早就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
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釣魚島是台灣附屬島嶼」這一事實,是明確無誤的。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成書的《日本一鑒》,由「奉使宣諭日本國」的鄭舜功撰寫。該書明確記錄了從澎湖列嶼經釣魚島到琉球再到日本的航路,其中特別記錄釣魚島為中國台灣所屬:「釣魚嶼,小東小嶼也。」小東島是當時對台灣的稱謂。上述航路,不僅准確記錄了釣魚島與台灣島等島嶼之間的地理關系,而且明白無誤地指出釣魚嶼是台灣所屬小島。《日本一鑒》是具有官方文書性質的史籍,它反映出明朝政府早已確認釣魚島列嶼是屬於台灣的小島群。

在明清兩代,台灣屬於福建省轄地。光緒十一年(1885),鑒於日本和西方列強對台灣的覬覦和侵略,台灣防務形勢嚴峻,台灣在行政上以一府的地位難以應對,清政府決定在台灣建省。建省以前,釣魚島列嶼作為台灣府所轄之島嶼納入福建海防範圍。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閩浙總督胡宗憲幕僚鄭若曾著《籌海圖編》,其中《沿海山沙圖》中記錄了台灣、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屬於福建海防範圍。萬曆三十三年(1605)徐必達等人繪制的《乾坤一統海防全圖》及天啟元年(1621)茅元儀繪制的《武備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圖》,也將釣魚島等島嶼與台灣島作為同一個防區劃入中國海防範圍之內。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黃叔璥任清政府第一任巡台御史,乾隆元年(1736)他「以御史巡視台灣」身份作《台海使槎錄》(又名《赤嵌筆談》),其卷二《武備》列舉了台灣所屬各港口,不僅將釣魚島視為中國海防前沿要塞,而且表明釣魚島在行政上早已屬於台灣府管轄。
《台海使槎錄》是公文文書,其影響甚廣,此後史家多有引用,如乾隆年間的《台灣府志》,基本引用了上述內容:「台灣港口」包括「釣魚台島」。類似記載在其他官員的公文文書中也屢見不鮮,如乾隆十二年(1747),時任巡視台灣兼學政監察御史范咸著《重修台灣府志》明確指出,釣魚島等島嶼已劃入台灣海防的防衛區域內,屬於台灣府轄區。同治十年(1871)刊行《重纂福建通志》,其中《台灣府·噶瑪蘭廳》載:「北界三貂,東沿大海……又山後大洋北有釣魚台,港深可泊大船千艘。」類似記載見於余文儀著《續修台灣府志》、李元春著《台灣志略》以及陳淑均纂、李祺生續輯《噶瑪蘭廳志》等史籍中。
此外,法國人蔣友仁1760年繪制了《坤輿全圖》,其中《台灣附屬島嶼東北諸島與琉球諸島》中有彭嘉、花瓶嶼、釣魚嶼、赤尾嶼等,把上述各島嶼均置於台灣附屬島嶼中。日本人林子平1785年出版的《三國通覽圖說》所附《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圖中繪有花瓶嶼、澎佳山、釣魚台、黃尾山、赤尾山,這些島嶼均塗上中國色,表明為中國所有。1809年法國人皮耶·拉比和亞歷山大·拉比繪制了彩圖《東中國海沿岸圖》,圖中將釣魚嶼、赤尾嶼繪成與台灣島相同的紅色,將八重山、宮古群島與沖繩本島繪成綠色,清楚地標示出釣魚台列嶼為台灣附屬島嶼。
綜上所述,盡管日方力圖割裂釣魚島與中國台灣的歷史聯系,並一再否認《馬關條約》中的「台灣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但大量歷史文獻表明,中國政府將釣魚島納入台灣轄下,從海防和行政兩個方面都對釣魚島實施了長期的有效管轄,釣魚島不是無主地,而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列嶼不僅有中國漁民長期經營,而且至少從明代中葉開始就納入中國政府的海防範圍,由中國政府採取了實際管轄措施。這一歷史事實,比日本所稱1895年1月內閣決定竊據早了三百幾十年。
三、釣魚島與甲午戰爭及「沖繩處分」
日本內閣秘密將釣魚島列嶼劃入沖繩縣管轄,與甲午戰爭有關,也與日本的「沖繩處分」有關。沖繩本是琉球王國所在地。琉球王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明初即接受明朝皇帝冊封,是明清時期中國的藩屬國。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派出冊封使到琉球,此後歷代冊封使不絕於途。日本幕府末期,日本與琉球相鄰的島津藩主強迫琉球向自己進貢,但琉球王國照舊向清政府納貢稱臣。明治維新後廢藩置縣,明治政府開始顯現軍國主義傾向,矛頭指向朝鮮、琉球和中國。此後,日本利用各種借口侵略琉球、朝鮮和中國的事件時有發生。1872年日本利用琉球漂流民在台灣南部被所在地居民殺害一事,向清政府問罪。口實有二:琉球民是日本屬民,台灣南部「番地」是無主地。日本派出的交涉使把清政府總理衙門大臣說的台灣番地是「政教不及之所」,偷換概念,變成「政權不及之地」。1874年日本蠻悍地派兵侵入台南,引起中日之間嚴重交涉。那時候,日本國力尚不能與清朝抗衡,在取得清朝50萬兩白銀賠款後退兵。征伐台灣與侵略琉球是同時進行的。1874年2月日本政府通過的《台灣番地處分要略》提出,阻止琉球向清政府進貢「可列為征伐台灣以後之任務」。1875年,日本天皇強令琉球斷絕與清朝的冊封關系。1877年底,清政府駐日公使何如璋在東京考察了琉球問題後指出:「阻貢不已,必滅琉球;琉球既滅,行及朝鮮。」「台澎之間,將求一日之安不可得。」1878年10月,何如璋向日本外務省發出照會,譴責日本阻止琉球向清朝朝貢為「背鄰交,欺弱國」,是「不信不義無情無理」。1879年,日本政府以武力派往不設軍隊的琉球,將琉球國王強行解到東京,吞並琉球王國,將它改名為沖繩縣。這在日本歷史上美其名曰「琉球處分」。
日本此舉立即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議。中日之間由此展開了琉球交涉。日本提出了「分島改約」方案,即把宮古、八重山群島劃歸中國,琉球本島以北諸島歸日本,試圖誘使清政府承認日本吞並琉球,但必須以修改中日《修好條規》為前提。《修好條規》是1871年中日之間締結的建交條約,是一項平等條約。所謂修改條約,即是清政府允許在《修好條規》中加入日本人在華「一如西人」,享有與歐洲人在華通商「一體均沾」的權利。清政府提出了三分琉球的方案,即北部原島津藩屬地諸島劃歸日本,琉球本島為主的群島還給琉球,並恢復琉球國王王位,南部宮古、八重山群島劃歸中國,待琉球復國後送給琉球。1880年,清政府正在處理在伊犁問題上與俄國發生的糾紛,准備對日退讓,便與日本議定了分島改約方案。中方隨後認識到分島改約方案無助於琉球復國,改約徒使中國喪失權利,分島改約方案未及簽字。1882年—1883年間,中日就此問題的談判仍在進行。在討論重新簽訂中日《修好條規》時,清政府再提琉球問題,日本外相表示把修改貿易條款與琉球問題分開,清政府談判代表反對。問題一直拖下來。直到1887年,總理衙門大臣曾紀澤還向日本駐華公使鹽田三郎提出,琉球問題尚未了結。但日本已經把琉球據為己有,對清政府的態度就不管不顧了。琉球處分問題在中日之間成為一個懸案。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1885年—1895年之間日本政府(包括琉球政府)商討在釣魚島設置「國標」以及把釣魚島列嶼劃歸沖繩縣的問題。在釣魚島設置「國標」以及把釣魚島列嶼劃歸沖繩縣是與日本完成攫奪琉球並進而指向台灣聯系在一起的。
《馬關條約》簽訂,清政府沒有能力重提琉球,台灣以及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琉球就被日本奪走了。但是,1941年中國政府對日宣戰,廢除《馬關條約》。隨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日本天皇接受了這些規定。依照這些規定,不僅台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
(作者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

C. 確定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法律

《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釣魚島作為台灣的附屬島嶼應與台灣一並歸還中國。200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確立了海島保護開發和管理制度,2012年3月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的標准名稱。

D. 釣魚島是屬於誰的

釣魚島,亦稱釣魚台、釣魚嶼、釣魚山,中國東海釣魚島列島的主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位於北緯25°44.6′,東經123°28.4′,距浙江省溫州市約358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台灣基隆市約190千米,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4萬平方公里。長約3641米,寬約1905米,面積約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約362米,地勢北部較平坦,東南側山岩陡峭,東側岩礁頗似尖塔,中央山脈橫貫東西。釣魚島盛產山茶、棕櫚、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貴中葯材,棲息著大批海鳥,有「花鳥島」的美稱。
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時,將釣魚島「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交給」日本,而據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中國一直對釣魚島擁有領土權。因此,釣魚島爭議也由此而生,目前釣魚島及其領海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日本實際非法管轄該島。1970年之後掀起的全球華人民間保釣運動。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政府部門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2012年9月11日,中央電視台首播釣魚島天氣預報。2012年9月17日,中央電視台報道:「中國學者發現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政府就承認釣魚島是中國的。」

E. 甲午大海戰的主要內容300字

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以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1877年,一批少年學子懷著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在那裡他們登上了最新式的軍艦,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並親自駕駛著清政府用重金購買的鐵甲巨艦駛回祖國。

而他們的同學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學生,同樣帶著強國之志,同樣駕著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向遙遠的東方駛去,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著他們,以加速同樣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

1895年1月14日,日本在明知釣魚島屬於中國領土的情況下,通過內閣會議決定將釣魚島改名為尖閣諸島,歸為己有。1895年,日本馬關。

李鴻章被慈禧派往日本求和。李鴻章屈辱地踏上碼頭,昔日威風的總理大臣如今卻低頭俯首的哀求對手,卻不知日本早已破譯了中國的電報密碼!而且自己的國力也早就空虛,打不下去了。



(5)日本立法改名釣魚島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1、由中影集團、時代出版傳媒集團、國家電影頻道聯合出品的開年大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拍完童年戲部分的鏡頭從廣東、福建返京,據導演馮小寧介紹:出演童年鄧世昌和同學們的小演員都表現的「異常出色」,下面就該看大明星們的了。

2、馮小寧新作《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在安徽巢湖熱拍,演員陸毅扮演的鄧世昌和忠狗「太陽犬」頂著烈日在巢湖中「共浴」,經過近6個小時的拍攝,終於圓滿完成影片中悲壯的「鄧世昌以身殉國」一幕。

3、馮小寧的電影中有很多特效鏡頭都是自己設計的,比如《紅河谷》《黃河絕戀》《超強台風》中的許多場景,此次的「甲午大海戰」,馮小寧導演也將展現自己的馮氏特效。


F. 在日本老年人對首相選舉的看法

首相說想把日本建設成有活力,可以放心的國家。但是卻沒有說任何關於日本的將來的理想的狀態,所以有些不滿。
經濟的問題,養老金的問題,失業的問題,高齡化的問題及消費稅的問題是眼下比較緊急的問題。國民大家的關心度比較高。但是請您先解釋您所期待的未來日本是什麼樣子的。現在的世界經濟是不景氣,但是不景氣和景氣又總是循環出現,所以這不是問題。可以把現在這種狀態考慮為「常態」。但是請把100年後的日本將會成為什麼樣的國家,先解釋清楚。
如果說為了達到這樣的理想的國家,消費稅要提高到北歐綜合的20%,國民也會贊成的。如果說到上大學為止的教育全部免費,70歲以上老人的撫養全部國家負擔開支,那麼大家會同意增稅的。煙和酒的增稅也是可以的。如果對閑置的土地課稅,那麼國民就會對土地放手,如果這些土地被用來造福民生的話,也沒有問題。還有,您可知道,現在由於學校的教育是偏重於科學的教育,所以進入社會,畢業生往往不能產生很好的作用。用偏差值對兒童進行評價是沒有用的。這是因為,1+2=3這種答案只有一個的教育在學生時代被通用,但是在社會上卻完全不能適用。正確的答案是3以下。總之在社會上,答案可能是無數個;但是在學校,通常教育告訴大家答案只有一個。在科學的領域,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在技術的領域,卻必須要求在無數個答案中,找到最經濟,最能滿足消費者的那個。在歐美3=□+△之類的教育問題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教育學生,一件事的解答有無數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日本明確了未來的「理想狀態」,國民也會朝著這個理想狀態努力的。「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是問題。但是首先對理想的明確是重要的。這樣的話,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就是政府與企業努力的方向,這樣的話,日本全體就會發展。
松下幸之助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讓全體社員出動來賣產品。這樣不僅清空了庫存,也使得生產繼續。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考慮裁員的經營者是沒有智慧的經營者。工作共享及與此相似的,首相要努力增加π(就業率),這才是政治家,經營者的職責和義務。
「不景氣時好,景氣時更好」是松下幸之助的哲學。
本人已經步入老齡的後期了,現在開始在大學里授課。
我想,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使他們滿足國民及消費者的要求。

G. 日本石垣市通過釣魚島「改名」議案,在國際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對此我國有什麼回應

日本在時當是通過釣魚島改名,一樣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方向,對我國也是非常的主權侵犯,領土侵犯領土的侵犯。

H. 戰略哥的主要事跡

汶川救災自願者,2008年,羅明受所在單位委派到甘肅出差,聞訊四川汶川地震後,放棄預定行程趕往四川汶川救災現場加入救災自願者行列,艱苦奮斗四天。
草根義士:2010年曾經幫助被強拆的農民發帖子聲援,並揭露地方拆遷弊端被許昌市國寶大隊約談,此事被傳到網路,被網名稱呼為「草根義士」。
戰略哥:2012年在上海工作時期,由於日本政府的右翼傾向,實施了對中國釣魚島的非法「國有化」立法,激起了全世界中華兒女的憤慨和保釣愛國的意質,羅明以一個在街頭宣傳「釣魚島是中國的」愛國思想和法理事實啟動「100場」宣傳演講(後因特殊原因進行到33場時候停止),期間,以犀利的言辭、彪悍的風格,受到網友追捧,並稱呼為「戰略哥」。
上海日領館:2012年9月11日,日本正式通過了釣魚島「國有化立法」,戰略哥受愛國網友委託前往上海日本總領館門前,以和平、理性的姿態有理有據的表述了民間人士熱愛和平和捍衛疆土的決心和意質。
上海918悼念侵華戰爭死難者同胞活動:應中國民間愛黨愛國網友和熱心人士期望,羅明於2012年9月13日像上海市公安局局長(張學斌)提出悼念請求。在警民大力配合下,918悼念活動在社會各界的參與下有條不紊的進行,開創了理性愛國的典範,也掀起了全民愛國主義的狂潮。
南京2012年12.13大屠殺悼念活動 :應中國民間愛黨愛國網友和熱心人士期望,戰略哥協同部分愛國人士親赴南京,在與南京建鄴區分局潘副局長溝通、協調後,在潘副局長和個別領導的陪同下安排悼念,戰略哥協部分愛國同仁致悼念詞、默哀、獻花。
劉強事件:劉強因愛國情緒而遭到韓國警方暫扣,在日本引渡的關鍵時候,戰略哥受眾多愛國網友委託計劃前往韓國駐上海總領館遞交(民間關於期望中韓友好和劉強歸國的和平情願),因上海當局考慮到正值韓國政府換屆等特殊原因,經過雙方溝通協商後,最終低調處理……。在我國政府的積極斡旋下,劉強與2013年1月4日歸國。

I. 目本最先侵佔中國的哪裡

近代日本侵華的步驟: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日本意欲征服世界,若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若要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
1、日本於1894—1895年發動了侵略朝鮮和對中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告終,清政府被迫於1895午4月與日本訂立了《馬關條約》。日本藉此割佔中國台灣省等地(包括釣魚島),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的完整,刺激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2、1904—1905年,日本在中國的土地上發動了日俄戰爭,將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東北。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代了俄國在中國東北南部的殖民地位。1914年,日本借口對德宣戰,出兵中國山東,奪取德國租借的青島,強占膠濟鐵路沿線。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凱稱帝為誘餌,使佔領山東成為事實,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由於中國人民的激烈反抗和列強之間的矛盾斗爭,「二十一條」沒有實施,但由此加強了日本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權益,尤其是在華的經濟利益。袁世凱死後,日本支持皖系和奉系軍閥打內戰,造成了分裂割據的局面;並仇視中國革命,破壞中國的統一事業。
3、1929年爆發世界經濟危機,日本渴望從對外侵略中尋找出路。1931年挑起了「九一八事變」。 1932年,日本侵略者將東北佔領地改名為「滿洲國」, 扶植被推翻的清朝廢帝溥儀為傀儡。從此,中國東北地區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開始擴大勢力,加快對華侵略的步伐。1932年發動一•二八事變、1935年發動華北事變,到1936年,華北的許多地方已經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勢力范圍。
1936年「二二六」兵變後,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宏毅上台組閣,建立了軍事法西斯專政。1936年,廣田內閣召開會議,通過了《基本國策》,制定了「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之地位」和「向南方海洋發展」的侵略方針,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定下了基調。
4、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這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信號,也是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戰爭初期,日軍由於裝備精良,准備充分,很快攻佔了華北五省和上海、南京等地。但日本的侵華戰爭遭到了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軍陷入了長期戰爭 的泥潭之中。戰爭期間,日軍屠殺中國人民,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掠奪中國的資源,進行奴化教育,實行殖民統治。

熱點內容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