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褒貶

道德經褒貶

發布時間: 2022-10-08 03:35:26

❶ 《道德經》中的「無為而無不為」,為什麼說這是處世最高境界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朝代更迭,每個朝代都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在這么多年的歷史變遷中,很多的文化也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百家爭鳴的時候,兩大學派脫穎而出,並且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兩大主流文化思想,它們分別是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家的思想在歷史上所受的爭議比較多,人們對它的褒貶不一。但是我認為道家思想很多是被誤解的大智慧,比如其中的“無為而無不為”,這是思想的最高境界,因為它很好地闡述了本我和外我的聯系。

無為,就是有為,有時候不爭才是真正的爭。很多人在人生的路上會迷失自己,但是一定要記得停下來,感受世界在你周圍的變化,與世界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道家的思想向來都是充滿大智慧的,它從事物的另一方面娓娓向你闡述世界的方方面面。

❷ 老子的「以德報怨」和孔子的「以直報怨」兩者之間有何異同

1、相同點: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都體現人的心胸寬廣。
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別人對我們怨恨或抱怨時,我們要以坦誠的態度去對待他。
出處:《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與別人的仇恨。出自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最早出現在《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與儒家觀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凈,老子的道德是一個形而上的哲學命題,與當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
2、不同:以直抱怨,是對於與自己有仇怨的人通過正直合理的手段予以打擊,更注重公私分明,依然以公正平等的態度對待。
以德報怨是不記仇怨反而給與自己憂愁的人益處。或許是感謝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磨礪了自身的意志。

❸ 古代有名的經書有哪些

詩經,孝經,道德經,三字經。為必讀之四大經書。
洗髓經.易筋經.痤骨經.肽陰經《太貞經》、《百烈經》、《洪冥法典》和《西武子經》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
《四書五經》中的《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❹ 老子在《道德經》中把「敢」是作為褒義詞用的嗎

不能說褒貶,道德經裡面「敢」,用作堅強,容易折斷,作為物走向衰的表現,」敢於勇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所以「不敢」比「敢」更加有生命力吧。

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騶狗 這句話到底怎麼解釋

老子在這里是比較真實【或者稱客觀】的論述天地之間大自然的真實現象與規律。說天地沒有什麼人為感情,只是把萬物當做祭祀用的紙扎狗一樣,用完了就自然扔掉了,不拖泥帶水。因為沒有私心特別的對他們好,也沒有特別的惡待萬物。這里不含褒貶意思,是真實的論述。

❻ 大道廢案有仁義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十八篇,原文說: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廢:這里不能解釋成廢棄或毀掉了,只是人們違背了道而已,所以此處廢要當做違背了、乖離了大道來解。
案:作於是、因此解。
知:通智,因為老子主張的是清靜無為,所以文中的智慧都是只世俗奸巧、俗智辯聰的那些小聰明,而不是真正的那種依道奉行、道法自然的大智慧。
貞臣:忠貞不二的忠臣。
所以說:人們違背、乖離了大道,於是就開始講究仁義;奸巧俗智出現了,於是就產生了嚴重的欺詐虛偽;父子兄弟夫妻不和了,於是就開始講究孝道慈道;國家動盪混亂了,於是就有了忠臣。
在這一章里老子為學人講述了一系列的聯屬反應,而對於老子所說大道廢案有仁義,我們不要簡單的帶著個人觀點和褒貶之義來看,這里老子就是在給我們後學講述了大道的重要性,老子直言,後人講究奉行的一切仁義忠孝、以及出現的奸巧偽詐,這些都是人們背離了大道後所引起的不良效應。看看身邊、眼前的一切紛紜萬象,真正的智者的確應該很好的反思一下老子之言。

❼ 求一句古文的含義老子

南懷瑾

何謂「不上賢,使民不爭」?老子為什麼提出「不上賢」的主張?

不崇尚有才能的人並不代表社會不需要有才能的人。

事實上,人人都是天才,個個都是聖賢。這是真理。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由自然創造,都有自己潛在的,獨一無二的才能和特長,就象山上山下的各種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一樣,在保持社會自然生態方面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價值。

然而,一旦這個社會將個別人的才能、特長,作為普世價值觀的做法時,就必將導致個人自性的自然需要與內心慾望不一致,以及實際能力與預期能力不一致。

這種不一致必然個人內心的沖突,從而導致社會矛盾、斗爭的產生,而這又必然導致生社會生態的失衡。

有矛盾和斗爭就必然會導致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虛榮、欺世盜名等現象的出現。

所以,不崇尚有才能的人——即人與人之間互不將對方的價值標准作為自己的價值標准時,自身的潛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內心的沖突也才會降至最低。這樣,人類的矛盾與紛爭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消解,自然、和諧、安定,富足的社會就會實現。

因此,老子所言「不上賢,使民不爭」的意思是:不要象製造偶像、明星一樣把那些較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某些方面才能突出,有較大成就,
或名氣、地位較高的人,塑造成在民眾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個人價值的普遍典範,這樣就能夠消除個人內心的沖突,從而最終避免了社會的矛盾與紛爭。

-------------------------------------------------------
南懷瑾:《老子他說》道德經 第三章(1)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
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薄視時賢

第三章是將天地自然的法則,引申應用到人世間的治道的發揮。這章的文字,
明白暢曉,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釋。但其中有三個要點,須特別注意,那便是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讀秦漢以上的書,有關於這個「民」字,要小心求解,慎思明辨,不要以為

「民」字就是老百姓,聯想到現代語中「國民」的涵義。如果這樣認定,觀念就完

全錯了。古書上的「民」,就是現代語的「人們」,或者是「人類」的意思。那個

時候辭匯不多,每有轉注及假借的用法。其實「民」字是代表所有人們的一個代號。

如果對這個觀念認識不清,就很容易誤會是上對下的一種稱謂,而變成古代帝王統

治者的口氣了。

第二章講到我們做人處世,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盡量地

貢獻出來,而不辭勞瘁。但是自己卻絕不計較名利,功成而弗居為己有。這是秉承

天地生生不已,長養萬物萬類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沒有絲毫占為己有的傾向,更

沒有相對地要求回報。人們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處事,這才是最高道德的風范。

如果認為我所貢獻的太多,別人所得的也太過便宜,而我收回的卻太少了,這就是

有辭於勞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由於這一原理的發揮運用,而講到人世間的人事治道,首先便提出「不尚賢,

使民不爭」這個原則。但我們須要了解,在老子那個時候,是春秋時代,那時的社

會形態在改變。周朝初期的井田制度,已不適應於當時社會的發展。因此,春秋時

代已經進入爭權奪利,社會大動亂的時期。我們研究歷史,很明顯地看出,每當在

亂變時代中的社會,所謂道德仁義,這些人倫的規范,必然會受影響,而慘遭破壞。

相反地,亂世也是人才輩出,孕育學術思想的搖籃。拿西方的名辭來說,所謂「哲

學家」與「思想家」,也都在這種變亂時代中產生,這幾乎是古往今來歷史上的通

例。

同時,正當大動亂如春秋戰國時期,每個國家的諸侯,每個地區的領導者,隨

時隨地都在網羅人才,起用賢士,作為爭權奪利,稱王稱霸的資本。所以那個時候

的「士之賢者」——有才能、有學識、有了不起本領的人,當然受人重視。「尚」,

就是重視推崇的意思。「賢」,就是才、德、學三者兼備的通稱。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雖然不特別推重賢者,但卻標榜「君於」。孔子筆下的

「君子」觀念,是否概括賢者,即難以遽下定論。但後來的孟子,非常明顯地提出

賢者與能者的重要。所謂「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便是他的名

老子為什麼要有這樣的主張?我們如果了解秦漢以上與道家、儒家並列的墨翟

——墨子思想,自然容易領會其中的關鍵所在。

我們都知道,秦漢以前的中國文化,有巨大影響作用的,便是儒、墨、道等三

家。而墨子對當時社會政治的哲學思想,是特別強調「尚賢」的。主張起用賢人來

主政、當政。因為他所看到當時社會的衰亂,處處霸道橫行,爭權奪利而胡作非為,

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來統領政治的治道,所以他主張要「尚賢」與「尚同」。

他這個「同」,又與孔子記述在《禮運篇》中「大同」思想的「同」不盡相關,但

也略有連帶關系。他的「同」,與後世所講的平等觀念相類似。現代大家所侈言的

平等主張,在中國上古文化中,戰國初期的墨子,早已提出。但在印度,釋迦牟尼

則更早提出了一切眾生平等的理論。

現在我們不是討論墨子這個主題,而是在這里特別注意墨子的「尚賢」主張,

為什麼也與儒家孟子的觀念很相近,而與道家老子的思想卻完全相反呢?這就是因

歷史時代的演變,而刺激思想學術的異同。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人,宋國是

殷商的後裔。而且以墨子當時宋國的國情來看,比照一般諸侯之國的衰亂,只有過

之而無不及。但所以造成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變亂,在許多鍺綜復雜

的原因當中。最大的亂源,便是人為的人事問題。尤其是主政或當政的人,都是小

人而非君子,那麼天下事,不問便可知矣。

此所以後世詩人有「自從魯國潸然後,不是奸人即婦人」的深長嘆息了!魯國

潸然,是指孔子眼見由三代而到「鬱郁乎文哉」周代的中國文化大系,在他父母之

邦的魯國,已經開始變質而衰敗,周公後裔的魯國政權,又都操在奸黨的手裡,因

此他無可奈何潸然含淚而身離祖國,遠游他方。自此以後的歷史,再也不能恢復如

三代以上的太平景象。同樣地,歷代史實告訴我們,所有破壞社會的安定,引起歷

史文化一再變亂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婦人」所造成。因此,墨子的主張,是

針對當時他所立身處地所知、所見、所感受到的結論,而大聲疾呼要「尚賢」與

「尚同」了。

而在老子呢?他所看到的春秋時代,正是開始衰亂的時期,亂象已蔚,人為之

過。因此,他更進一層而深刻地指出,當時應病與葯的「尚賢」偏方,其後果是有

莫大的後遺症的。賢能的標准,千古難下定論。但是推崇賢者的結果,卻會導致許

多偽裝的言行。當時各國的諸侯,為了爭地稱霸,不惜任何代價來網羅天下才能的

智士。凡是才智之士,便統稱為「賢者」。而這一類的賢者愈多,則天下的亂源也

就愈難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賢,使民不爭」的主張。

賢與不賢的君子小人之辨

講到這里,讓我們暫時推開老子,而另外介紹後世的三則故事,便更容易明白

老子立言的用意了。

一是南宋名儒張南軒(拭)和宋孝宗的對答:

宋孝宗言:難得辦事之臣。右文殿修撰張拭對曰:陛下當求曉事之臣,

不當求辦事之臣。若但求辦事少臣,則他日敗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

曉事,是唐宋時代的白話,也就是現代語「懂事」的意思。張南軒對宋孝宗建

議,要起用懂事的人,並非只用能辦事而不懂事的人,的確是語重心長的名言。也

是領導、為政者所必須了解的重點。

一是明人馮夢龍自敘《古今譚概》所記:

昔富平孫家串(孫丕揚,富平人,字叔孝,嘉靖進士,拜吏部尚書,

追謚恭介)在位日,諸進士謁請,齊往受教。孫曰:做官無大難事,只莫

作怪。真名臣之言,豈唯做官子!」

天下人才,賢士固然難得。賢而且能的人才,又具有高明曉事的智慧,不炫耀

自己的所長,不標奇立異,針對危難的弊端,因勢利導而致治平的大賢,實在難得。

以諸葛亮之賢,一死即後繼無人,永留遺憾。雖然魏廷、李嚴也是人才,但諸葛亮

就是怕他們多作怪,因此不敢重用,此為明證。

一是清末劉鶚在所著《老殘游記》中記述的一則故事。為了久仰一位清官的大

名,不惜親自出京去游覽求證。但所得的結果,使他大失所望。因此他得一結論說:

「天下事誤於奸慝者,十有三四。誤於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這又是從

另一角度描述賢而且能的人才難得。

對於這個問題,清初乾隆時代的監察御史熊學鵬,就張拭(南軒)對宋孝宗的

問答,寫了一篇更深入的論文,可以暫借作為結案:

臣謹按:張拭立言之心,非不甚善。而其所謂「不當求辦事之臣」數

語,則未能無過也。

天下有欲辦事而不曉事者,固足以啟紛擾之患。天下有雖曉事而不辦

事者,尤足以貽廢弛之憂。

蓋人臣敬事後食,見事欲其明,而任事更欲其勇;明而不勇,則是任

事時,先無敬事之心,又安望其事之有濟,且以奏厥成效哉。

況「敬事」二字,有正有偽,不可不於辦事求之也。在老成慎重通達

治體之人,其於一事之是非曲直,前後左右,無不籌劃萬全,而後舉而行

之。官民胥受其福。朝廷因賴其功,以為曉事,是誠無愧於曉事之名矣。

若夫自負才智,睥睨一世者,當其未得進用,亦嘗舉在延之事業而權

其輕重,酌其是非,每謂異日必當奮然有為。一旦身任其責,未幾而觀望

之念生,未幾而因循之念起,苟且遷就,漫無措置。

彼非不知事中之可否,而或有所憚而不敢發,或有所礙而不肯行,於

是托曉事之說以自便其身家,而巧為文飾。

是人也,用之為小臣,在一邑則一邑之事因之而懈弛。在一郡,則一

郡之事因之而囗茸。效奔走,則不能必其勇往而直前。司案牘,則不能必

其綜核而悉當。至用之為大臣,而其流弊更不可勝言矣。

夫大臣者,膺朝廷股腦心膂之寄,所當毅然以天下事為己責,與人君

一德一心,以成泰交之盛者也。如不得實心辦事之人,而但以敷衍塞責者,

外示安靜以為曉事,國家亦烏賴有是人為哉。

且以是人而當重任,任其相與附和者,必取疲懦軟熟,平日再不敢直

言正色之輩,而後引為同類,謬為薦揚,久而相習成風,率皆頑鈍無恥,

而士氣因以掃地矣。

所以《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夫為王臣,而至以匪躬自勵,事一人,而必以夙夜自警,是豈徒曉事

而不辦事者所得與哉。

要之,事不外乎理。不審乎理之所當然,而妄逞意見,以事紛更者,

乃生事之臣,究非辦事之臣也。

所謂辦事者,以其能辦是事而不愧,則非不曉事之臣,明矣。

臣愚以為張拭恐宋孝宗誤以生事之臣,為辦事之臣,只當對曰:陛下

固欲求辦事之臣,更於辦事之臣中,而求曉事之臣。則心足以曉事,而身

足以辦事。心與身皆為國用,於以共(襄力)政治,庶乎其得人矣。

由於前面引用了歷史上這三則故事,更進一層,便可知對於「選賢與能」的賢

能標准,很難遽下定義。以道德作標准嗎?以仁義作標准嗎?或以才能作標准呢?

無論如何,結果都會被壞人所利用,有了正面標準的建立,就有反面作偽模式的出

現。所以古人說:「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極。」說一句話,一個道理,就好比你

打了一個固定的樁在那裡,以為拴寶貴東西所用。但用來用去用慣了,無論是驢或

是鷹犬,也都可以拴掛上去。那是事所必至,理有固然的。

實際上,我們曉得,「尚賢」、「不尚賢」到底哪一樣好,都不是關鍵所在。

它的重點在於一個領導階層,不管對政治也好,對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別標榜

某一個標准,某一個典型,那麼有才智的人,會依著自然的趨勢發展;才能不足的

人,也就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倘使是標榜怎樣作法才是好人,大家為了爭取這種做

好人的目標,終至不擇手段去爭取那個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爭到好人的模

式,在爭的過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亂。所以,老子提出來「不尚賢,使民不爭」,

並非是消極思想的諷刺。

此外,法家學說,出於道家的支流,它與老莊思想,也息息相通。法家最有名

的韓非子,提出一個理論,可以說,相同於老子「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個觀念的

引申發揮,但他提倡用法治領導社會,並不一定需要標榜聖賢道德的政治。他說:

「相愛者則比周而相譽,相憎者則比黨而相非,誹譽交爭,則主威惑矣。家有常業,

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若舍法從私意,則臣不飾其智能,則法禁不立矣。」

他說,人類社會的心理很怪。彼此喜歡「比周」,大家在一起肩比肩(「比」

字就好像一個人在前面走,我從後面跟上來,叫做「比」。「比」字方向相反的話,

就成為「背」。你向這面走,我向那面走,便是「背道而馳」。懂了這個字的寫法,

便可了解後世稱「朋比為奸」的意義。「周」是圈圈)。彼此兩三個人情投意合的,

就成為一個無形的小圈子。若有人問到自己的朋友說:「老張好嗎?」就說:「我

那個朋友不得了,好得很。」如果有人說他朋友不好,就會與人吵起架來。相反地,

「相憎者,則比黨而相非」,對自己所討厭的人,就會聯合其他人予以攻擊。

其實,人類社會對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毀譽,很難有絕對的標准。站在領導地位

的人,對於互相怨憎的誹謗,和互相愛護的稱譽,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聽而受其

迷惑。如果先入為主,一落此偏差,「誹譽交爭」,則人主惑矣。

過去有人批評我們中國人和華僑社會說:「兩個中國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見。

由此可見中國民族性不團結的最大缺點。」我說:「這也不一定,只要是人類,兩

個人在一起,就會有三派意見。」譬如一對夫妻,有時就有幾種不同的意見,只是

為情為愛的牽就,以致調和,或一方舍棄自我的意見。又例如一個大家庭里有許多

兄弟姊妹,有時意氣用事,互相爭吵,實在難以確定誰是誰非,只可引用一個原則。

凡是相爭者,雙方都早已有過錯了。因此法家主張領導地位的人,對左派右派之間

的誹譽,只有依法專斷,不受偏愛所惑,就算是秉公無私了。

韓非由家庭現象,擴而充之,推及一個國家,便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

國有常法,雖危不亡。若舍法從私意,則臣不飾其智能,則法禁不立矣。」這就是

代表法家思想的一個關鍵,不特別標榜聖賢政治。他們認為人畢竟都是平常人,一

律平等,應該以人治為根本才對。這種道理,正是與老子的「不尚賢,使民不爭」

互為表裡,相互襯托。由此可知,法家思想確實出於道家。

道家與法家的辨賢

人文歷史的演變,與學術思想相互並行,看來非常有趣,也的確是不可思議的

事:有正必有反,有是就有非。正反是非,統統因時間、空間加上人事演變的不同

而互有出入。同樣也屬於道家的鬻子——鬻熊,如果只依照傳統的說法而不談考證

他的生平,那麼,他比老子還要老了,應該屬於周文王時代,與姜太公——呂尚齊

名並駕的人物,也是周文王的軍師或政略咨議的角色。但他卻主張需要起用賢者,

而且提出賢士的重要性。如說:「聖王在位,百里有一士,猶無有也。王道衰,千

里有一士,則猶比肩也。」

他的意思是說,在上古的時代,人心都很朴實,不需要標榜什麼道理等等名號。

上古時代,聖王在位,縱然百里之內,有一個道德學問很好的人,也是枉自虛生,

好比沒有用的人一樣。因為在那個時代,個個都是好人,人人都差不多,又何必特

地請一些賢人來治世呢!好比說,一個社會,完全安分守法,既無作姦犯科的人和

事,便不需要有防止、管理作姦犯科的警察了。但他又說,後來王道衰落,社會變

亂,千里之外如有一賢士,也要立刻找來,與他並肩同事以治天下。

從鬻子的理論觀點來看歷史,一點也不錯。例如生在盛唐時代的趙蕤,也是道

家人物。他縱有一肚子的謀略學問,但生在昇平時代,又有什麼用處?只有著書立

說,寫了一部《長短經》傳世,自己去修道當隱士。雖受朝廷徵召,始終不肯出山,

因此在歷史上,稱他趙征君。他雖然傳了一個徒弟李白——詩人李太白,晚年用非

其時,又用得不得當,結果幾遭身首異處之禍。好在他年輕時幫忙過危難中的郭子

儀,因此後來得郭子儀力保,才得不死。如果再遲一點,在安祿山、史思明以後的

亂局,也許李白可與中唐撥亂反正的名相李泌並駕齊驅,各展所長,在歷史上便不

只屬於詩人文士之流,或者可有名臣大臣的輝煌功業呢!

鬻子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昔文王見鬻子年九十。文王曰:嘻!老矣!鬻子曰:若使臣捕虎逐鹿,

臣已老矣。坐策國事,臣年尚少。

其實,文王說的「老矣」,是一句故意說的笑話,而且也有些為自己感慨的味

道。文王用姜太公時,呂尚的年齡,已過了八十歲。他與武王的年齡不相上下。當

然,九十歲以外的人,明知興邦大業,已非自己的年齡所能做到,有如清人趙翼的

詩:「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因此對鬻子開了一句玩笑——「嘻!

老矣」。是鬻子老了?還是他感慨自己也老了?只有他自心知之。可是鬻子的答案,

也正合文王的心意,彼此知心,一拍即合,一個是求賢若渴,一個是賢良待沽,因

此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這豈不是「尚賢」的明證?況且法家如韓非,他雖然主

張法治而不重人治,但用法者是人,不是法。人不用法,法是廢物。韓非自薦,正

是自認為是賢才,因此而求鬻賣於帝王。如果人主不「尚賢」,韓非又向哪裡去賣

弄他自己的賢能呢?

且讓我們再來看看前漢時代,崇拜道家學術的淮南子,他提出了與法家主張相

反的意見,如說:「烏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峻刑嚴法,不可以禁奸。」

淮南子這里所提出的相反道理,正如老子所說:「長短相較,高下相傾。」有

正面就有反面,淮南子是道家,他以道家的思想,又反對法家。而法家原也出於道

家,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

淮南子說:「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鳥餓了抓不到蟲吃的時候,

看到木頭,不管什麼都啄來吃。野獸真的餓了,為了獲得食物,管你是人或是別的

什麼都敢去碰。「人窮則詐」,人到窮的時候,就想盡辦法,以謀生存,騙人也得

要騙。如法家的韓非子說:「國有常法,雖危不亡。」淮南子卻說不見得:「峻刑

嚴法,不可以禁奸。」縱使法令非常嚴格,動不動就判死刑,然而眾生業海,照樣

犯罪殺人。這就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的道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真到窮凶

極惡的時候,就胡作非為。因此而又否定法治的功能,還是要以道德的感化,才能

夠使天下真正地太平。

不管如何說,各家的思想,都有專長。尤其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諸子百家的書

籍,多得不可數計,有著說不完的意見。著作之多,多到令人真想推開不看了。往

往我們覺得自己有一點聰明,想的道理頗有獨到之處。但是,湊巧讀到一本古書,

臉就紅了。因為自己想到的道理,古人已經說過了,幾千年前就有了,自己現在才

想到,實在不足為貴。總之,像上面討論的這些正反資料,在書中多得很。

再回過來講老子所說的「不尚賢,使民不爭」。此處之賢,是指何種賢人而說?

真正所標榜的賢人,又賢到何種程度?很難有標准。不論孔孟學說,或者老莊言論,

各家所指的聖賢,要到達何種標准?那很難確定。所以,屬於道家一派的抱朴子說: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一方白色的好石頭,晶瑩剔透,看起來好像一塊白玉,

但是就它的質地來看,不論硬度、密度,都不夠真玉的標准。如果拿世界寶石標准

來評定,充其量只能叫它什麼「石」。如「青田石」、「貓眼石」等,實際上只是

一種質地較好的石頭而已。至於人,也是如此,有時候大奸大惡的人,看起來卻像

個大好的賢人。所以賢與不賢很難鑒定。我們用這些觀點來解釋老子的「不尚賢,

使民不爭」的道理,對大家研究老子這句話的內涵,相信會更有幫助。

現代化好人與老人的表揚法

老子的這本書,毫無疑問,是經人重新整理過,但大體上,已整理得很好,把

每一句話的含義性質分別歸類。如果各抒己見,認為它原文排列有錯誤,那就各成

一家之言,很難下一定論。

我在介紹第一章的時候,曾首先指出,老子往往將道的體相與作用,混合在一

起討論。而且在作用方面,所謂老莊的「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

相互摻雜,應用無方,妙用無窮,甚至妙不可言。所以,讀老莊如讀《孫子兵法》

一樣,所謂「運用之妙,在乎一心」。那麼,要想把《老子》的內涵,完全表達出

來,是很費事的。尤其在入世應用之道方面,常常牽涉到許多歷史哲學。利用史實,

加以選擇,透過超越事實的表面層,尋求接近形而上道理的討論。這在一般學府中

應該屬於一門專門課程。但是許多地方,牽涉到歷史事實的時候,就很難暢所欲言

了。比如說「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尚賢與不尚賢怎樣才對,就很難定論。

換一句話說,一個真正太平的盛世,就沒有什麼標榜好人的必要,我們只列舉現代

化的一兩個故事,大概可以增加些許「不尚賢,使民不爭」的趣味性。

幾年前,台灣社會上發起一個「敬老會」,對老人,表揚其年高德劭。第一次

舉辦時,我就發現,這簡直是在玩弄老人,為老人早點送終的辦法。叫年紀那麼大

的老人坐在那兒聽訓、領獎,還要帶去各地游覽。實際上,對於老人是一種辛苦的

負擔,我想那些老人可能累壞了,而且更因為這種風氣一開之後,就有許多人也不

免想進入被「敬老」的行列,這樣就變成有所爭了。豈不見老子說「不見可欲,使

民心不亂」嗎?又如,我們標榜好人,讓好人受獎,開始動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

形成風氣後,社會上就有人想辦法去爭取表揚。那麼,表揚好人的原意,也就變質

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薦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來,好人好事太多,推薦誰去好呢?

而且徵求一下,大家只對我一笑,搖搖頭,擺擺手,誰也不肯接受推薦。我常常笑

著說:有兩個好人,我想推薦,可惜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未投生。大概我還勉強

像小半個好人,只是我也同大家一樣,討厭人家推薦我,更怕自己推薦自己。還是

相應不理,讓賢去吧(一笑)。我們由這兩個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謂「不尚

賢,使民不爭」,在老子當時的社會,在那個歷史政治的形態中,「尚賢」已經是

一種毛病,因此他提出這句話來。

閑話少說,書歸正傳。其實,人類歷史上千古興亡的人物,從作人與做事兩個

立場來講,賢與不肖,君子與小人,忠與奸,在純粹哲學的角度來看,很難下一確

切的定論。如果單從用人行政的立場來講,清初名臣孫嘉塗的「三習一弊」奏疏中,

已經講得相當透徹了!其中如說:

夫進君子而退小人,豈獨三代以上知之哉!雖叔季之世(衰亂的末代

時勢)臨政願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自信為很高明的領袖們),

各賢其臣(各人都認為自己所選拔的幹部都是賢者)。孰不以為吾所用者

必君子,而決非小人。乃卒於小人進而君子退者,無他,用才而不用德故

也。

德者,君子之所獨。才則小人與君子共之,而且勝焉。語言奏對,君

子訥而小人佞諛,則與耳習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則與目

習投矣。即課事(工作的考核)考勞(勤惰的審查),君子孤行其意而恥

於言功,小人巧於迎合而工於顯勤,則與心習又投矣。

小人扶其所長以善投,人君溺於所習而不覺。審聽之而其言入耳,諦

觀之而其貌悅目,歷試之而其才稱乎心也。於是乎小人不約而自合,君子

不逐而自離。夫至於小人合而君子離,其患豈可勝言哉!

❽ 自然的老子《道德經》中的自然

我們都知道,老子特別推崇自然,《道德經》一共出現過五次「自然」。

老子所講的道,完全表現在自然。但是老子所講的自然,跟我們所想像的自然有一些距離。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說清楚。

老子所講的自然,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天然。天然就是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現象。萬物生育,生了,長了,然後滅了,亡了,也是自然現象,這些跟道德一點關系都沒有。

比如,今年春天特別長,是人類道德表現得好,這樣講有什麼意義?今年月亮特別亮,是因為大家有良心,我想也沒有人會相信。因為天然的事情,跟我們的道德扯不上關系,我們不能用是非來做評判。

第二個,天性。人性的自然叫天性。人的天性,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自性。「食色,性也」,如果人連吃飯都不想的話,就太危險了;如果見到異性,沒有一點動心,那我看人類也快完蛋了。

可是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男人看到女人沒感覺,女人看到男人沒感覺。而且男女分不清,越來越多的人看著像男的,又不是男的,像女的,又不是女的。這才值得我們警惕,因為人性自然都沒有了。

人與生俱來的本性,要自然地去發展,不能壓抑,所以思想家沒有一個人叫我們禁慾。人要自然發展,自然生,自然活,自然死。我想請問大家:貪生怕死是不是人性?當然是。所以,也不要笑話人家貪生怕死。但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豁出去,連命都不要,那也是自然,只不過叫作人為的自然。

在特殊的環境裡面,我們要有特殊的表現,只要不違反自然規律,人早晚都會一死,怕什麼呢?

中國人常講,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現在早走一點,將來早出生,早死早投胎罷了。

可這種話,只有在特定環境裡面才可以講,一般人不可以講,因為人是沒有權力自殺的。

第三個,合乎自然規律的、人為的種種措施,都叫自然。老子不反對人為。如果老子完全反對人為,什麼功成事遂,寫給誰看呢?你不做事能有功嗎?你不做事,那個事情能完成嗎?

所以,老子的「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要違反自然的規律。

人活著就是要動,動不是亂動,而是要大有為的動,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人類著想。人活著要善盡人的責任。

因為人跟動物畢竟不同,我想這一點是中華道統最了不起的地方。人如果整天講權利義務,就跟人的價值相差太遠。

人是有責任的,要替天地萬物著想,要讓它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地發展下去。

無為一定要大有為,無為一定要無不為。否則的話,就不合乎老子的要求。

綜上,老子所講的自然,包含三個意思:天然、天性,以及合乎自然規律的種種人為措施。「道法自然」,道效法自然,純任自然,所以無為而無不為

摘自搜狐財富金融街

❾ 「善」的本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上善若水

按照中國漢字的造字規則,善是一個會意字。善字的上半部分是羊,下半部分是個口,意思是說我們說話,要像羊一樣,這就是善,就是完美的意義。

在中國文化中,羊是個吉祥物。好多含義美好的詞,都與羊有關。比如美,這就是羊大為美的意思。比如吉祥的祥,它的右邊也是羊。

為什麼羊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徵呢?首先,羊是一種很溫順的動物,它不像其他的猛獸,它可以與人類和諧相處。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羊的角都是彎曲向內長的,這樣的爭斗,不會要命。按照孔子的觀點,這就是君子之爭。好像羊的身上,也有了君子的風范。所以中國漢字中好多表達吉祥如意、美好等詞,與羊有關。

下面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老子為什麼說上善若水,水,在老子的道家哲學中的地位是什麼,水的特性,能為我們的人生,提供什麼啟示?

上善若水來自於老子的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居住在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正因為他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招惹怨恨,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老子的哲學中,道是世界最本質的東西,是一切事物的內在根據和推動力。而道是無形的,是無為的,道是自然而然的,它不會有意為之,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發的自覺的結果。在這個哲學思想的基礎上,老子認為,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做人,都應該遵循道的原則。

在政治上,老子提倡無為而治。你不要胡作非為,一切以自然而然為最高標准,所以老子崇尚的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無為而治的治理方式。

在人的生活中,老子崇尚不爭。老子認為與人爭斗爭權奪利,是災禍的開始,你要是不為人先,你要是不與人爭,那麼別人就不與你爭,這樣你才是無敵的。

另外,老子的人生哲學,崇尚的是柔軟,崇尚的是柔弱,崇尚的是持盈保泰之道。任何事情你都不要做的太滿,太過,否則水滿則溢月圓則缺,他總是向著事物發展的反方向前進。

那麼,在自然界,有什麼東西比水更契合老子的哲學理念嗎?肯定沒有。

首先,水是沒有固定形狀的,也就是說,它是沒有限制的,它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這就是自然而然的狀態。

其次,水是柔軟的。它是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這完全符合老子的貴柔的思想。

第三,水是最為寬容的。它可以容納這世間所有的污垢,所有的不美好,這也與老子的思想密切相關。

第四,水有不爭的特性。別的東西都向上,而水是向下的,它從來不與別人爭斗,這又符合老子的不爭的思想。

第五,水有滋潤萬物的仁人之心。老子認為,我們與別人交往要懷有仁慈和愛之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默默無聞,不求回報,以不爭之心而爭。

第六,水總是依規律應時而動,人亦當如此,遵規應時,順勢而為。

水的這些特性,完美地契合了老子的政治與人倫思想,所以,老子把水看成是最完美的善。

其實,孔子也很喜歡水,他曾經說了一大段水的好話,完美地闡釋了老子的上善若水的思想。在《荀子·宥坐》中,孔子告訴自己的弟子子貢:

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意思是:

那流水浩大,普遍地施捨給各種生物而無所作為,好像德;它流動起來向著低下的地方,彎彎曲曲一定遵循那向下流動的規律,好像義;它浩浩盪盪沒有窮盡,好像道;如果有人掘開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隨即奔騰向前,好像回聲應和原來的聲音一樣,它奔赴上百丈深的山谷也不怕,好像勇敢;它注入量器時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滿量器後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軟地所有細微的地方都能到達,好像明察;各種東西在水裡出來進去地淘洗,便漸趨鮮美潔凈,好像善於教化;它千曲萬折而一定向東流去,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見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觀賞它。」

在這里,孔子把水看成了他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水有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君子的人格。

所以,上善若水。做人當學水的精神。

水無形
不剛強是一種智慧,剛強以為著沖突,旗幟鮮明永遠招惹是非爭端,你看那些話只會說三分的人才是真的瀟灑自在,與世無爭,超然世外。
水無害
不惹人惡,是一種素質和修養。是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

水無色
明確,不可更改的觀點大多是偏見。

聰明人總是懷疑,愚者卻振振有詞。

成熟的人話永遠不敢說太滿,在這個是非對錯混沌不清,三觀搖擺不定的今天,我們應該有所堅持但什麼樣的堅持是堅守初心,什麼樣叫固執己見,很多人搞不明白。大智慧的人知道萬事事出有因,能理解大多數人偏激和固執,也明白終生無明的事實,所以不會有太鮮明的觀點,免得和人起爭執。

對於中國人來說,「上善若水」這句成語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婦孺皆聞。這四個字常被人們懸於牆上,掛在口邊,然附庸風雅者眾,又有幾個人真正識的其中的真義呢?

絕大部分人把「善」字理解為良善、美好或良善、美好的品質,從而把「上善若水」理解為最美好、良善的品質就象是水一樣,也就是說水具有最美善的品質。《網路》上對「上善若水」是這樣解釋的:「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真是這樣子的嗎?水就是最美好品行的象徵嗎?那麼水深火熱、洪水猛獸、水性楊花、水火無情這些成語又如何解釋?要真正理解「上善若水」,關鍵要弄清「善」字的真正意義。不知「善」字本義,一切關於「上善若水」的解釋都歸於謬誤,聖人的智慧就不會被我們真正領悟。

實際上,「善」的本義就是指事物的自然屬性而並無美醜、好壞之分。「上善若水」和「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都是這個本義。人初生時,由於還沒有受到 社會 和教育的熏染,所以其本性具有天然的特點,即自然屬性。所謂「性」,就是指事物在特定階段所具有的內在特點,包括先天具有的和後天形成的特點,而「善」則是指事物先天具有的、自然而然的特點,即先天的自然屬性。從造字角度講,「善」字從羊從言,意思就是言乎羊者為之「善」。那麼為什麼羊能代表事物的自然屬性呢?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無論是牛羊雞狗,還是狼蟲虎豹,在剛出生時都具有共同的自然屬性,除都很可愛之外,他們都是餓了就會張口哭(叫),餓極了還會咬痛母親的乳頭,飽了就很快樂,其本性基本都差不多,也就是「性相近」也,但無所謂惡與不惡。但當他們長大後,其本性大多會發生極大改變,只有羊長大後變化不大,仍基本保持初生時的自然屬性,故以羊象徵先天的自然屬性。自然屬性言乎羊者,故造字為「善」。由於羊天生溫良,故「善」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品性,與「惡」相對。注意:善惡的善是引申義,而不是本義。

漢字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就是本義是中性的,並無褒貶意義,引申而特指或褒或貶的意義,所以在具體應用中要特別注意區分。「善」本義是指事物的自然屬性,無褒貶意味,但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屬性。「臭」的本義指鼻子的功能所產生的嗅覺,即氣味,無所謂香味與惡味,但又引申特指惡味。如「朱門酒肉臭」中的「臭」就是用本義,僅指氣味,不特指惡味,因為朱門人家是不會讓酒肉產生惡味的。再如「祥」字,其本義就是指事物的徵兆,並無吉凶之分,引申則特指吉兆。《詩經·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這里的「祥」用本義,至於吉凶,文王心裡不佔而知也,占之只不過是一種固定儀式而已。

知道了「善」的本義,那麼「上善若水」就很好理解了。「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段話的大意是說,水的自然屬性就是從高處流向低處,水靜則平。萬物都離不開水,水對萬物都有利但卻從來不與萬物爭高爭上,而準是處於眾人都所惡的地方,故水的這種自然屬性已經接近了道了。老子所謂的道,就是指事物的本源及其自然規律,水的自然屬性已經接近了事物的本源及其普遍的自然規律,故曰「上善若水」。孔子也曾解釋說:「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道家追求天之恆道,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反對人為干預自然。而水的自然屬性就是從高處流向低處,靜則平矣,水的這種自然屬性最接近於天之恆道,故曰「上善若水」。人道效法天道,當爭道不爭高,天人合一,順其自然。這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之處。

「善」的本義。
從造字角度來看,最早現於周朝中期的金文,字形為是上面一隻「羊」,下面兩個「言」,而這只羊的頸上,系著一個繩套。兩個「言」字並列其實是個古字,發「淡」的音,是「爭說」、「竟說」之意。後來字形發生變化,將下面簡化成一個「言」字,隨著隸書、楷書的變化,最終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這是個會意字,那是不是羊在說話?不是的。而是人們在交口稱贊「羊」的馴良美好的品性之意,所以「善」的本義是「良」、「好」、「馴善」,其後又引申出「友好」、「擅長」、「贊許」、「容易」、「熟悉」等等意思來。
上善若水
而老子的「上善若水」很明顯是指引申意思。

「上善若水」,如今已經是個成語,指的是 「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現在大眾更多的是把「善」理解為「善良」,把整句話解釋為 「最好的善良像水一樣潤物無聲,不求回報」。

這些都對,一個成語在後世的引申和解釋都是要根據環境和時代來定的,但是原文到底要如何解釋才能盡量貼近老子的本意呢?

老子的眼中並沒有善惡之分,只有「無為」和有「有為」,無為順道,有為逆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世間萬物不過循道生生滅滅,沒有什麼不同,「善」與「惡」也不過是大道在天地之間的正反映射,真正得道之人是不會在乎世人給出標准而定的善惡。

人們提出的所謂善惡在得道者心中不過是過眼雲煙,最終會歸於大道,混於大道。

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道德經》中的「善」並非「良善」。

老子用「善」在這里指代的一種「道」的狀態,「上善」是非常靠近「道」的狀態。因為《道德經》里老子也說過,「道」是無聲無形無質的東西,名字都是勉強命名為「道」,那麼道的這種不可捉摸性確實是很像水,而且並不止於形似,「道」的特性也像像水一樣既對萬物一視同仁,又生萬物而不自知。

越靠近道,就發現道的狀態像水一樣。水生萬物而低調不爭,隨遇而安,處在眾人都不喜歡的低處。所以是有點類似於道生世間萬物而不讓人察覺。

這里繼續闡敘水的七種類似於「道」的地方,其實是將「道」形象化,讓大家學習水的各種品性一樣去追求「道」。

「居善地」,水往低處流,從來沒有逆流而上的,這是「道」的順應;「心善淵」,水空虛靜默而深不可測,這是「道」的如深淵般守中;「與善仁」,水澤被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是「道」的大仁;「言善信」,水遇阻礙即避讓,一定會依道前行,這是「道」的守信;「政善治」,水滌盪污穢,平衡測量,這是「道」的治理;「事善能」,水遇方則方,入圓則圓,這是「道」的能力;「動善時」,水冬冰春融,豐沛乾涸有節令,這是「道」的合乎天時。

我們只有像水一樣不與物爭,不與人爭,不與百姓爭,不與天地爭,對待外界事物順應其自然發展,順應大道規則,讓外物和自身達到完善和諧的地步,自然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水兼七善(道的七種特質)而不憂,我們追求道也是如此。其實這章中所有的「善」歸結到最後還是「不爭」,即「無為」的狀態。

所以上善若水中的「善」實際上是指非常接近「道」的狀態。

這與我們今天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並不影響成語和句子意思的與時俱進。

其實很難確切真正知道老子原文的真意,不過我們能確定的是,在老子的眼中, 天下萬物都是「道」所化,最終也將歸入大道,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老子追求的「大道」,遠在我們普通人認定的「善良」之上。

所以他絕不會說什麼「最好的善良」之類的話,他不是這個層次的人。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真正的至善是就本性而言的,是無法被定義的。所以六祖大師提到不思善,不思惡。

但要說上善若水的善,其實這個善指的是合於道是善的這么個意思。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水所表現的德性是最近於道的。這里的道指的是天道,也就是萬物的根。為什麼說水最接近於道呢,因為水和天道運行所表現出來的德性是非常之接近的。

比方說水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天道生而不宰是完全重合的德性。所以說水所表現的德性不是合於小道,而是合於天地運行的生生不息,平等的普化萬物的大道。這和水平等的利生萬物是無二無別的。因此老子稱其為上善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善。

而道本身是沒有善惡的,只是老子的思想是教人們遵道而行,所以人以道的方向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自然是善的。這就是上善若水中善的本意。

其實從物理的角度來講,流體本身沒有固定形狀,受力就變形,所以也是最能直觀反映力的作用效果的,因此很容易在自然狀態下體現「道」,比如水往低處流,這本身就是道的體現。因此我們在老子的道德觀中,不能把老子提出的道德當作是人世間的好人好事等世俗觀念來看,而要看做是一種內在法理在人身上的德性化。

從這點來看我認為老子和孔子在這一點上是一脈的,不同之處只是認識的方向不同。老子是傾向返回原點的,而孔子在方向上認為要向前。但不管向前還是向後走,都遵循這個內在的理卻是共識。所以道家儒家不過是一陰一陽。正如老子看到了天道的不爭,孔子看到了天道的自強不息而已。

其實老子說的「道」或者說中華文化中的「道」,大家的共識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指一切自然背後的法則原理,而德就是道所表現出來的功能。所以老子在當時做的其實是科學的思想觀察實驗。我們把老子的理論,過分的玄學化和通俗化都不對。要看到老子以及前人在思想上的觀察軌跡就明白其實這很符合科學。

老子只是在觀察思考這個不可見的法則原理以及它所體現出來的現象,從而凝結出規律和思想並發展除德性學說而已,儒家也是這個理路,只是觀察的重點在人上。而學說中的玄只是因為確實沒法表達而呈現玄態,亦非是故意如此。

其實人類一切的神秘主義都是因為信息不充分造成的,只是有些信息確實沒法獲取所以很多思想也只能這樣掛著了。

我們的漢字,從甲骨文演變到現在,細細分析起來,都是那麼美。

善,是會意字。它上面是『』羊『』,下面是『』口『』。我們的祖先創造了這樣的字,它的本義是告訴我們像羊一樣說話,有吉祥,美好之意。而羊,在人們心中,是吉祥物。『』美『』、『』鮮『』、『』祥『』等表示褒義的字都離不開羊字。人要有羊一樣溫和的秉性,就不會起爭執,才會進一步合作。

善字本身意思多屬褒義。它可以作形容詞,表示善良,圓滿,吉祥等;也可以作動詞,表示喜愛,親善,善於等;還可以作名詞,表示好的人,好的事等;作副詞表示多,常,易等。善,真是一個好字,可謂用處很大。

做人應該具有哪些品質呢?善良,勇敢,正直,誠信,忠孝……這些當以善為先,沒有了善,何談其它呢?

蕭伯納說:『』善良與品德兼備,猶如寶石之於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

什麼是善?

元朝的中峰禪師做了很好的解釋:凡是有益於別人的是善,利於自己的是惡。如果是為了利益別人,利益 社會 ,打人罵人也是善;如果是為了自己,即便敬人愛人,也是巴結討好,也是惡。

真心為別人的無所求的善是真善,表面行善,卻利益自己,有所求而行善是假善。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是要告訴我們做人應如水。

水有哪些品質呢?

世間萬物,哪一樣能離開水?沒有了水的滋養,就沒有了生機。水潤澤了萬物,它無色無味,這本身就是一種不爭功德,默默奉獻的精神。它包容一切,有著避高趨下的謙虛,有著奔流到海的追求,有著滋潤萬物的奉獻,有著洗滌塵垢的無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它是柔和的,具有包容性的。

善的本意是什麼?我認為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從多方面分析,而不要片面的從單方面去論斷。

孔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矣」。說的就是萬物皆陰陽,陰陽互動才能生出萬事萬物。

《易經》中也講到一字一太極。而太極包括陰陽。

要說宇宙之初,一片混沌,開天闢地,萬物生長,自然孕育,生生不息。 宇宙自然的運轉是大自然的規律,因此天地本身並無善惡之分。陽光普照也好,電閃雷鳴也好,都是無善惡的。他只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著,而這種規律的運行是使宇宙存在的運行。

我們知道高溫能殺死細菌,低溫同樣也能殺死細菌。可是如果一直高溫或者一直低溫,那我們人類,萬物都會受不了的。

自從地球有了人類以後,萬物就有了分別。 人類把某類歸為善,把某類歸為惡;把某些行為歸為善,某些行為歸為惡。從此以後有了善惡之分。

老子說上善若水,這里的善指的是我們人類而言的,我們把好的語言,好的行為,好的品德等等都歸為善。而老子用水來形容善,就是用水好的一面告訴我們什麼是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大善,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居功。

「善」的本義就是對弱小、卑微的生命有一種同情、憐憫的感情,並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扶持與救助。

那麼,上善若水又是怎樣的意思呢?

「上」指上面的高層,掌握生殺大權,實質是國家的最高決策部門。「如水」的水又是有什麼特質,如何來解釋呢?「水」的特質是潤下、就低、無空不入。這樣連起來意思不是就很明白了嗎。

「上善若水」是指身居高位的統治階級,對自己所管理的人民的、生活狀態與處境能夠同情和憐憫,能夠盡量給予他們適當的自由、寬松的環境,對於他們在生存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最大利益的給予關懷和救助。

最後,講一點,為什麼是對管理下的人民呢?原因是,歷朝歷代,勞動人民以苦為生,被奴役、壓制,處於 社會 的最低層,是最可憐的弱者。

善的本質是利他

【一】上善若水,在於德行,故利萬物而不爭

真正的善如水一般,利益萬物卻不爭不搶,這是一種美好的德行。

大家慣於吐槽,但是,對於古天樂先生,大家一致的態度是「這世界,除了太陽,沒有誰能黑得了的人」。就是因為,古天樂先生數年間默默捐建了百所小學,利了他人卻不以此自居,這就是如水一般的善。

【二】上善若水,在於柔成,故柔能克剛

從表面看,水是柔的,而柔似乎是毫無力量的,而善的處境跟水一樣,正因如此,人們才總是感嘆「人善被人欺」。但是,從長遠看,能克剛的,恰恰是柔。

比如,拯救人的,往往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那一絲善良。

【三】上善若水,在於生機,故流水不腐

而善因為是利他的,因此,容易形成良性的發展,既我們所說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良性發展的本身就代表更多的生機和可能。

無論是你給我一個蘋果我給你一個橘子,還是你在危難之時拉你一把,我在危難之時扶我一下。這些,很多時候,若是依靠眼前的認知,從利己角度出發,是不會去做的。

正因如此,才說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中,「善」的本意是指道德品行或德行或品性。上善若水的含義比較深刻,要理解上善若水,關鍵是要搞明白上善是什麼?水是什麼?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上善」是指至高的品性,換言之,是「至善」。上善若水即至善若水,那麼至善是什麼?或至高的品性是什麼?要理解至善,就要再看「水」,因為至善若水。

水是什麼?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的特點是無色無味、無形透明、純正本來。可見水是自然的,自然是真實的,所以水是真的,具有真的本性。

於是,上善若水,就可以理解為,至善若真,至善像水一樣真實。

老子推崇水,其實是在推崇「真」,《道德經》又叫《道德真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其實是關於真的理論,道家將修行的人叫真人,顯現了真的重要性。

另外,真則善,善則美,無真不善,無善不美。也說明了真的重要性,要善必須先真。

「真」重要,用什麼來比喻它呢?老子想到了水,水是最接近真的一種物質。在道家學說里,水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

基於此,就很容易理解上善若說啦,上善是真,水也真,於是就講通啦。

熱點內容
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發布:2024-11-21 01:32:54 瀏覽:999
運用公共法律服務網的情況匯報 發布:2024-11-21 01:16:51 瀏覽:772
道德講堂誠信ppt 發布:2024-11-21 01:10:45 瀏覽:212
電梯處罰條例 發布:2024-11-21 00:48:25 瀏覽:569
京東白條打電話說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1 00:47:34 瀏覽:185
打官司要賄賂法官嗎 發布:2024-11-20 23:33:21 瀏覽:60
本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20 23:28:10 瀏覽:560
關於法律援助工作站規范化建設 發布:2024-11-20 22:31:22 瀏覽:203
濟南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專業 發布:2024-11-20 22:22:11 瀏覽:92
賓陽縣司法 發布:2024-11-20 22:04:55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