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講虛

道德經講虛

發布時間: 2022-10-08 15:05:34

① 道家 講虛 太虛是什麼意思

釋義:
1.謂空寂玄奧之境。
《莊子·知北游》:「是以不過乎 崐侖 ,不游乎太虛。」《紅樓夢》第一二○回:「太虛幻境,即是真如福地。」 清 陳夢雷 《去者日以疏》詩:「冥心歸太虛,天地與同壽。」
2.指天,天空。
《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太虛遼廓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 李善 註:「太虛,謂天也。」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二:「壯志彌激烈,氣欲凌太虛。」
3.謂宇宙。
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我之所久,莫過 軒 羲 ;而天地之在彼太虛,猶 軒 羲 之在彼天地。」 唐 陸龜蒙 《江湖散人傳》:「天地大者也,在太虛中一物耳。」
4.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萬物最原始的實體--氣。
宋 張載 《正蒙·太和》:「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四》:「太虛之精氣流動,充盈於天地之間。」
5.太虛,是道貌。老子《道德經》認為,道大而虛靜。所以,這里的「太虛」實際上就是指老子、莊子所說的「道」。《道德經》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

② 道德經中要放空自己是第幾章

《道德經》第十章主要是講虛靜。虛靜就是放空自己內心,讓自己寧靜下來。

③ 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

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意思是:達到極度虛無,守住極度清靜。萬物一起生長,我因此觀看它們的往復回歸。萬物紛紛紜紜,各自回歸到自己的根本。回歸根本叫做「靜」,這就叫做回復本來狀態,回復本來狀態叫做「常」,了解常道叫做「明」。

不了解常道就會輕舉妄動而招來凶險。了解常道才會包容,包容才會公正,公正才會周全,周全才會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會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會長久,終身不會有危險。

(3)道德經講虛擴展閱讀

在這一章中,作者由自身的一種修煉體會講起,告訴世人,自己在修煉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時,所感受到的大道運行,然後引出自己的感受,即,我們的世界,一個萬物生生不息,不斷循環往復的狀態。

虛極靜篤是一種得道的境界,「虛靜」容易到達,但「虛極靜篤」卻很難達到,需要長期的修煉。按照道家內丹派的說法,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個階段以後才可以達到這個境界。

按照佛家的說法,叫戒、定、慧三學,先要五戒十善,然後「入定」,「入定」就是要達到「虛極靜篤」的境界,這時候就會有大智慧出現。

④ 老子《道德經》:當你明白「虛」「靜」時,你的人生會不一樣!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十六章)他認為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狀態的。面對世事的紛爭攪擾,所以老子提出這一個主張,希望人事的活動,能夠致虛守靜。下面對於這兩個觀念分別加以說明: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曾說道家思想是「以虛無為本」的。可見「虛」的觀念在老學中的重要性。《老子》第四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道沖」即是形容「道」體是「虛」狀的。這個「虛」狀的「道」體,像是萬物的根源。它不但是萬物的根源,而且它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是永不窮竭的(這可見老子所說的「虛」,並不是空無所有的)。

這和第五章上的說法是一樣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 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橐龠」是形容虛空的狀態,天地之間雖然是虛空狀態,它的作用卻是不窮屈的。運動一經開始,萬物就從這虛空之處涌現出來。可見這個「虛」含藏著創造性的因子,它的儲藏量是無窮的。這正如山谷一樣,雖然是虛空狀的,卻為大量水源的會聚處。老子喜歡用谷來比喻「虛」。他說: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我們常用「虛懷若谷」這個成語來形容某種心境。達到這種心境的人可以稱為上「德」之人。

老子用「谷」來象徵「虛」,「虛」這個觀念應用到人生方面的時候,它含有「深藏」的意義。 「虛」的反面是「實」,是「盈」。「實」含有成見的意思,「盈」表示自滿的意思。老子說了許多關於自滿所產生的弊病,他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又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九章)這些話都是提醒人家不要自滿,要深藏。

「虛」狀的東西,必然也呈現著「靜」定的狀態。老子重視「虛」,也必然重視「靜」。無論在人生或人事各方面,老子都很重視「靜」的作用。他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十六章)萬物蓬蓬勃勃地生長,老子在蓬勃生長的現象中,看出往復循環的道理。依他看來,萬物紛紛紜紜,千態萬狀,但是最後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處,乃是呈虛靜的狀態。這個觀點應用到人生和政治方面,老子認為人事的紛囂,仍以返回清靜狀態為宜。

老子談「靜」,特別著重在政治方面來立論。他說:「清靜為天下正。」(四十五章)可見「清靜」的作用是多麼的大。他又說:「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三十七章)如果不被貪欲所激擾,才能達到清靜的境地,而清靜的境地,也就是「無欲」的狀況。「清靜」「無欲」的重要性老子說得很清楚,他說: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在這里,「無欲」和「清靜」是密切相關的。「無欲」則民自朴,民朴則足以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朴」,在這里「欲」和「朴」是相對提出來的,可見這個「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詐之欲。因此「無欲」並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慾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的巧詐慾望。在老子看來,統治者若能清靜而不縱欲,社會才能走向安定的路子。

「靜」的反面是急躁、煩擾。我們從它的反面來看,更可了解老子重視「靜」的原因。在二十六章上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zi)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二十六章)靜、重是相關的,持重者恆靜,所以老子重「靜」也貴「重」。他認為一個統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須能夠持守「靜重」;一個統治者雖然享有華麗的生活,卻能安居泰然,這就是清靜的表現。然而老子目擊當時的統治者,過著奢侈靡爛的生活,表現著急躁輕率的作風,所以他感慨地說:為什麼身為大國的君主還把自己看作是天下最輕的東西呢?

執政者不宜輕率急躁,尤其不可騷擾民安。所以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六十章)治理國家,好像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常翻動,否則就要翻得破爛不堪了。老子用煎小魚來比喻治理國家,也就是喻示著治理國家應以清靜為原則,不可攪擾百姓。凡是苛刑重稅都是擾民的政舉,為政者應深自戒惕的。

老子「靜」這個觀念的提出是有他的思想背景的:

(1)他看到當時統治階層的縱欲生活;他們耽溺於官能的刺激,追逐著聲色之娛,因此他發出警告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昧令人口爽;馳騁畋tian獵令人心發狂。」(十二章)他喚醒大家要在多欲中求清靜。

(2)他目擊當時統治者擾民的實況:重稅的逼壓,嚴刑的苛虐。所以他一再地呼籲為政要「清靜」,不可干擾民安。在《老子》書上,除了十六章以外,凡是談到「靜」字的地方,論旨都在政治方面,而且都是針對著為政者的弊端而發的。

老子不僅主張為政應求清靜,人生的活動也應在煩勞中求靜逸。他要人在繁忙中靜下心來,在急躁中穩定自己。俗話常說:「心靜自然涼」,又說:「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這些「動中取靜」的道理,早已成為一般人生活經驗上的口頭禪了。可見老子的「靜」,並不是木然不動、裹足不前,也不是像一潭死水似的完全停滯狀態,乃是「靜中有動,動中寓靜」的。老子說:「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十五章)在這里,老子很明顯地肯定了「動極則靜,靜極而動」的道理。

你從本章內容收獲了什麼?歡迎發表評論,大家交流學習!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

⑤ 《道德經》雜談:虛與靜

(一)難解的道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道德經》第十六章

老子最重要的概念,當然是道,但「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很深,有的學者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是可以言說的話,就不是永恆的大道。有的學者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是可說的,但這個道絕對不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那個道的意思。

道的最初含義,就是寬闊平坦的大馬路。周朝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修了一條從鎬京到洛陽的寬闊大路,就叫道。老子借用這個道字,來表明他的哲學觀念中的最高概念。

上過兩種對道的說法都有道理,但不管哪種說法,我們都想弄清楚,道究竟是什麼?但是,你越想搞清楚就越搞不清楚,因為道是絕對的,永恆的,無限的一個存在,以人類相對的,短暫的,有限的一個生命體,又怎麼能說得明白?

不管說不說得明白,好在老子極盡刻劃之功,想把這個問題說明白,我們至少可以因此去朦朦朧朧把握道。

(二)道虛

比如這一章,老子談到了道的兩個最重要的性質,虛和靜。

道是虛的,第四章雲:「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這里的沖字是「盅」字,《說文》:「盅,器虛也。」沖就是虛。道是虛的,但作用卻無窮無盡,它深奧難識卻是萬物的祖宗,它像沉沒在水裡的東西,你在岸上看,似有似無,但他卻是上帝的祖先。

第六章又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里用穀神喻道,穀神,山谷之間的通道,它是空虛的,但是,風雷雲電都從這里產生。道就象一個空虛的山谷,他不會死亡,卻是天地萬物的本源。

道是虛的,所以學道,最重要的是虛心。

莊子說:「惟道極虛。」又說「精神生於道。」所以,人要獲得精神,就要虛心,只有虛心,才能洞徹天地萬物之理。莊子說:「虛室生白。」空虛的屋子裡面才能遍體光明,如果屋子裡面堆滿了雜物,再強烈的光線都會產生陰影,但是,屋子裡面空空如也,一點點燭光,屋子裡面就會亮堂一片。

莊子所說的「虛室」,實在是對心的稱謂,心裏面空了,沒有私慾了,沒有雜念了,什麼東西都放下了,心裏面自然產生光明,以其光明覽照萬物,如陽光普照,江河,峰巒,林木自可歷歷在目,一覽無余。

(三)道靜

何謂靜?指道的運行規律。四十章雲:「弱者道之用。」道的運作是柔弱的,何謂柔弱,指順其自然,不橫加干預,這就是靜的態度。十五章雲:「孰能濁以靜之徐清?」誰能夠使混濁的水安靜下來,慢慢澄清呢?

我們看一杯渾濁的水,把它放在桌子上,你不用動它,水中的雜質、泥沙,自然而然的就會慢慢沉積下來,只要給予一定的時間,水就會變得澄靜透明。在這個過程中,你不需要任何作為,不需要任何行動,不需要花任何力氣,它自然而然就澄清了。

所以,靜的深層含義就是無為。

第五章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者,祭祀用的草扎的紙狗,在祭祀之前,芻狗受到足夠的禮遇,祭祀的時候,更是擺在祭台上,享盡榮光,但是,一旦祭祀完畢,它就會被隨意丟棄,要麼被踐踏,要麼被揀去當柴火燒,最好的命運,經歷日曬雨淋自然消亡。天地對待萬物,聖人對待百姓,就如普通人對待芻狗,讓它當榮則榮,當滅則滅,絕不施以援手,絕不加以干預。

第十七章雲:「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悠者,寂也,寂寂然以言為貴,不亂說話,不隨意發布命令,老百姓把事情做成了,都說:「這是我們自己做到這樣的。」

怎樣做到靜?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道無處不在,怎能說它在左邊還是在右邊呢?萬物依靠它而生長,而它不去控制萬物,它生長萬物的功已成,而它不據為已有,它包容養育萬物,而不做主宰。

(四)根是什麼

道最重要的兩個屬性就是虛和靜,人只有在此兩方面用力,才能合於道。所以,十六章開篇即雲「致虛極,守靜篤,」虛到極點,靜要篤實,以此來觀察萬物的生長。「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萬物紛繁,各應回復根本,回到根本就叫靜。守靜就是回復到道所賦予的本性,回歸道所賦予的本性這叫常,知道常就叫做明。

這段話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歸根曰靜」,根是什麼?根是萬物具有的自然德性,此自然德性來源於道,回到自己天生的德性就是靜。「靜曰復命」,此「命」,指道之命令,道並不發號施令,但萬物從道而出,自然就帶有了來自道的德性,能夠了解自己的德性,也就了解了道,能夠守持自己的德性,就合歸於道。

(五)道的內存性

這里涉及到道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道的內存性,道在萬物之中。

《莊子》記載了一段有趣的對話。東郭子問道在哪裡?莊子回答,道在瓦盆裡面,道在雜草裡面,道在屎尿裡面。東郭子越問,莊子的回答越低下,以至於東郭子問不下去。其實莊子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道在萬物之中,萬物的蓬勃生長,衰落死亡,全是道在其中運作的結果。從這個意義而言,萬物的作用不過是展現道的力量。妙就妙在,道卻是虛靜無為的,它讓萬物自然發育,自然生長,自然壯大,自然衰弱,自然消亡,所謂「道法自然」也。

(六)虛靜之用

道就是自然而然,那麼,我是不是可以胡作非為呢?因為道似乎不管我,讓我自然嘛,那就錯了。「不知常,妄作,凶」,你不知常道,胡為妄為,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所以,道不是不管你,而是讓你自己管自己,如何自己管好自己?依循道,道無形無名無象無聲……怎麼依循它?最重要的兩個字,虛和靜。

人生天地之間,朝夕營營,處處皆是名利,並且,人有生理之欲,情感之逐,無時不刻不與物相追逐,如果任由發展,則不得不受到物慾的限制,甚至受到物慾的支配,如此,則人本身的存在價值將喪失殆盡,從而處於不自然的狀態,這將有違天道。所以,老子言致虛守靜,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摒棄物慾的膨脹。老子在《道德經》中屢屢言之,如「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第三章),「見素抱撲,少私寡慾。」(十九章),「不欲與靜,天下將自定。」(三十七章)「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四十六章)「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六十四章)。

讀聖人之書,首先要搞清楚聖人說話的對象,《老子》一書,是老子對權勢者說的,老子說,虛靜乃常道,統治者能夠做到無私無欲,無為無執就可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能夠回復虛靜的本性,就可以做到包容一切,能夠包容一切,處事才會公正,處事公正才能受到百姓擁戴,受到百姓擁戴而居於上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與道合一,與道合一就會長長久久,直到老死沒有危險。

這是老子為統治者指出的修身治國之道,一切以虛靜為根本,心虛無欲,守靜無為,讓老百姓自在自為,自我承擔行為的後果,自我享受行為的利益,反而不會對統治者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第十七章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次,其次侮之。」

最好的統治者,百姓只知道他存在,因他無為,人民對他沒有愛憎,次一等的國君,因他有所作為,老百姓親近他,贊譽他,再次一等的國君,老百姓懼怕他,最次一等的國君,百姓侮罵他,反抗他。「太上,下知有之」的國君,就是老子所言「致虛極,守靜篤」的哲人王。

老子雖然是對統治者建言,但我們普通人也可從此獲得啟示。人活世間,快樂不快樂,幸福不幸福,與物質條件並沒有直接的關系,更多的是與心態有關。有的人很有錢,不見得幸福,有的人物質生活相對貧乏,卻活得很平靜。但是,當今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是,沒錢人很不幸福,有錢人未必幸福,原因在於,外在的成功可以帶來許多特權,因此產生不公平。所以,我們把外在的成功作為評判一個人是否有價值的標准,追求的是一個為人上人,不被人欺、可以欺人的社會地位。所以,我們對名利權色趨之若騖,自然的結果,就是貪婪心膨脹,嫉妒心膨脹,仇恨心膨脹,愚痴心膨脹……大家在物質、權欲的世界越陷越深,競爭越來越不講道德和規則,以至於世風日下,風俗頹敗,人人自危。

《道德經》是一本救世之書,可是未必人人能讀,能讀的人未必理解其中深刻的意義,理解了其中深刻的意義,未必能依教奉行,老子自己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不知,莫能行。」最後的結局,老子自己騎青牛西去,留給世人一個長長的嘆息。

大凡哲人,是站在整個人類的角度來觀察世界,是抱著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來思考問題,他們的哲思,穿透歷史的重重迷霧,以天才的思維去探究宇宙的終極,力圖為人類指明一個光明的前途,此心此情,千載之下,能不服膺?但是芸芸眾生,為了個人的利益,勾心鬥角,又遑顧其他?老子雲,讓百姓「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問題在於,百姓在謀功幹事的過程中,能否自然服膺於虛靜之道?

也許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老子只對統治者宣講,對有智慧的人宣講,上位者虛和靜了,精英們虛和靜了,下位的人再怎麼爭,也鬧不出大亂子。

另一個很重要的啟示,「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葉落歸根,人也終不免一死,但是,在道家看來,人死是歸根,歸根是復命,似乎是道讓你在世界走一遭,這一遭使命履行如何,要對道有個交待,那麼,道賦予的使命是什麼?是讓你活出生命的智慧,精彩的過完一生,才能展現出道的偉力。而活得開不開心,就在於你是否有虛和靜的體驗,以及能否長期保持。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夠經常用結局來思考人生,你可能會立刻放下許多執著,去做最有意義的事情。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題目就是「記住,你明天即將死去。」你如果想到偉大者如成吉思汗,死後也不過是一抔黃土而已,那麼,虛心、守靜是可以值得嘗試的一種生活方式。

⑥ 道德經 虛其心 實其腹 什麼意思

原句為:【強其骨,實其腹;弱其志,虛其心】
【強其骨,實其腹】說的是統治者治理國家,保障人民的溫飽和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要求;
【弱其志,虛其心】說的是治理國家在精神面貌維護上的要求,弱化人們的不合理慾望(知足),教化人們之間保持一種淳真的心態(虛懷)。

⑦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回,增強百姓的筋骨體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⑧ 為什麼道家強調「虛」和「靜」

為什麼道家強調「虛」和「靜」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老子
十六章》 」意思就是「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堅守生活的清靜不變。」那麼,為什麼道家強調「虛」和「靜」呢?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道家認為無論是宇宙還是人生都是源於「道」。而道的表現形態之一就是虛。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道德經》二十五章)。這個「寂兮寥兮」就是一種「虛」的狀態。它「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它寂靜無聲啊,又空虛無形啊,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運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做「道」,再勉強命名為「大」。」老子還說:「道」是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的。」(「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道德經第35章)。這裡面也有「虛」的特徵。

二是就人生而言,莊子就認為「人之生乃氣之聚,人之死乃氣之散」,氣本來就有「虛」的形態,更何況人乃天地之生,天地交而萬物生,而天地源於道,道乃虛。所以,道家講「致虛極」其實就是希望人回歸本源,回歸到道的狀態。

但如何「致虛極」?這需要方式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守靜篤」。因此,如果說「虛」是本體,道體,是道,那麼「靜」就是方法,是道用。人生需用「靜」的方法來達到回歸自然的目的。

不過我認為「靜」既是修道的方法,也是道的特徵。因為在《道德經》十六章里,老子完整的表述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他認為萬物的生長雖蓬勃而復雜,其實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後總會回復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虛靜的,虛靜是生命的本質,這種生命的本質也是自然的常道。在老子的眼裡,最初的宇宙是虛無遼遠,除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但是「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裡面又孕育著無限生機。整個宇宙的絢麗多彩、勃勃生機恰恰就是在「靜」中產生,又歸於「靜」。所以「守靜篤」既是修道的方法,也是修道的過程。而人通過不斷求虛求靜來接近道,歸於道,最後達到天人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思想充滿樸素辯證法,在動靜這一對矛盾中,他強調以靜為主,這也是道家思想最終偏於避世、退讓、消極、被動、清凈、厚重的根源。而儒家思想則更多看重動的主動性,強調積極進取,側重「自強不息」,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不論是人生還是世界,不可能永遠高歌猛進,永遠旭日東升,總是既有高峰也有低谷,動靜相宜才是真實的、完美的生活,所以儒家激勵我們奮進,道家撫慰我們心靈,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⑨ 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而不受影響。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
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凶。
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9)道德經講虛擴展閱讀
在這一章中,作者由自身的一種修煉體會講起,告訴世人,自己在修煉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時,所感受到的大道運行,然後引出自己的感受,即,我們的世界,一個萬物生生不息,不斷循環往復的狀態。
緊跟著,作者繼續分享自身的感受,即,當你了解萬物,哪怕是一隻羊或狼的本性規律後,你不會對任何一方有偏私之念,不會恨狼吃了羊,也不會認為羊就應該被狼吃,而是會認為,這世間,應容納萬物共生共存。
這時,作者繼續分享自身的認知,那就是,萬物共存,生生不息,才是最重要的天道,並告訴世人,只有認識到這點,才會消解災難。

熱點內容
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發布:2024-11-21 01:32:54 瀏覽:999
運用公共法律服務網的情況匯報 發布:2024-11-21 01:16:51 瀏覽:772
道德講堂誠信ppt 發布:2024-11-21 01:10:45 瀏覽:212
電梯處罰條例 發布:2024-11-21 00:48:25 瀏覽:569
京東白條打電話說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1 00:47:34 瀏覽:185
打官司要賄賂法官嗎 發布:2024-11-20 23:33:21 瀏覽:60
本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20 23:28:10 瀏覽:560
關於法律援助工作站規范化建設 發布:2024-11-20 22:31:22 瀏覽:203
濟南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專業 發布:2024-11-20 22:22:11 瀏覽:92
賓陽縣司法 發布:2024-11-20 22:04:55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