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古代道德教育

中國古代道德教育

發布時間: 2022-10-08 16:03:32

1.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優秀傳統有哪些,糟粕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個人覺得優秀的傳統在於孝道,中國人只有這個確確實實做的比其他民族好。 還有就是華夏民族的聰明(智慧算不上)與堅韌,這也是中國文明能夠一直延續至今的原因。
其他很多什麼仁愛,團結,勇敢。。。其實都是意淫出來的,根本沒有什麼體現,你舉一個正面例子,現實能還你一千個反面教材。雖然話不好聽,但卻是客觀的。
個人覺得糟粕在於對待男女問題上,重男輕女觀念至今任然沒推出社會的舞台,一方面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調,另一方面也導致很大一部分女性人才的流失。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直視,因為我們的現代文明進程太短,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加強教育體制,可至今中國的教育基本上是不被人認可的,當然還有種種制度,任重道遠啊

2. 中國傳統勵志教育及古代德育思想有哪些

中國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觀念在堯舜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制度下萌芽.並成長發展起來的,而封建社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的社會形態。

並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農經濟和異常集中的專制統治為主要特色的。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但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獨到的特色.而且與它相適應的傳統德育思想也表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中國古代傳統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點:

1、內聖外王,修身為本

中國傳統德育思想歷來十分強調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啟發個體的內在道德自覺,督導個體不斷進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煉.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認為「修己以敬」是成為君子的第一步。

所謂「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以誠敬之心來進行自身道德的修煉.只有以誠敬之心進行道德修養,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夠做到不被物慾所惑.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身居陋巷,身無長物,日常賴以果腹者,惟簞食瓢飲而已,人皆憂戚難安無法忍受.而顏回卻怡然不改其樂;有人問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說非樂貧而樂道也。

孔子曾再三贊嘆他道:「賢哉回也,賢哉回也」。「內聖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徵。所謂「內聖」就是內以修養自身品格,以期成就聖賢人格;所謂「外王」就是外以賓士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勛,從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經典著作《大學》詳細闡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為本」的德育綱領和步驟。

如「格物」是德育的起點,「格物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意思是說道德修養必須從「格物、知致」,即認識道德規范開始,由認識道德規范逐步轉化為形成道德信念.即「誠意、正心」,才能最終達到約束自身行為,即修身的目的。無論是從個體身心發展,還是從德育發展的規律來看,這種觀點都是符合個體道德心理發展規律的;同樣。

《大學》中提到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通過「修身」來達到的。中國傳統的德育十分強調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說,強調德育的自律,既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德育傳統,又符合德育發展之規律。

2、知行結合,以行為本

中國傳統文化的德育觀強調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即強調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有機結合,提倡以行為本。子日:「納於言而敏於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也就是說道德修養不能僅僅停留在言辭上.必須與實際行為相結合。

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即是對知行關系形象而生動的表達。王守仁曾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更是強調了知行統一的重要性。王陽明也認為「滿街都是聖人」,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途徑只有一個——「躬行實踐」。

3、立足當前,胸懷大志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意思是說.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於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國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要想提高道德修養,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內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內心。

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誠實,首先要獲得豐富的知識;而要獲得豐富的知識,在於窮究事物的原理。這里就提出了《大學》的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立志做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孔子的學生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孔子明確提出官員要「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在孟子的論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體現:「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誠然。要實現以上的道德理想,就應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

如果一個人連「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的小事都不願干.又何以談論治理國家呢?因此,我們的德育必須啟發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之心,胸懷天下的道德理想,從而達到「內聖外王」的道德目的。

3. 古代中國道德教育中為什麼強調孝

古代中國德育中之所以強調孝道,是因為為了籠絡人。同儒家學說裡面也是認為孝道非常重要的。統治者要以以儒家學說治天下,所以非常強調孝道。

4. 中國古代幼兒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什麼

中國古代幼兒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培養志向、教以孝悌,並教育幼兒勤儉耐勞、誠實無欺、行善積德、禮貌謙讓等。
幼兒道德教育亦稱"幼兒思想品德教育"、"幼兒品德教育"、"幼兒德育"。按照幼兒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把一定的社會思想、道德規范、行為准則轉化為幼兒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過程。中國《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中規定的幼兒德育的主要目標是:"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多從道德情感的感染和道德行為練習入手,將德育滲透於日常生活與活動,聯系幼兒能理解的具體的人和事,由近及遠、由簡到繁地抓好最基本的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兒童最初幾年的道德影響對其一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極為重要。

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表現。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特徵,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對一生有重大的影響。現在不少家長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注重智力開發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品德教育。「等孩子長大懂事了,再教育也不晚。"這是一種頗有代表性的看法,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它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品德教育也要從幼小時抓起,才能有好的效果。

5.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積累了五千年的經驗,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安定和諧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為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觀念,切實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高度重視道德教育,樹立了道德教育的明確目標,並把道德教育視為一個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宗教教育構成的完整體系
早在《禮記·學記》上就有:「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觀點。這就是說,建立一個政權和領導一國的老百姓,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而「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教育的目的是「長善救失」,即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而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斷增長。可見,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內容。道德教育必須從修身,即達到身心和諧開始,進而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乃至國與國之間的倫理關系。因此,只有教育辦好了,人心得治了,倫理關系協調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人們真正長久的幸福生活。
而中國古代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為它是一個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等構成的完整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特別重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社會教育應當秉持孔子提出的「思無邪」的理念。因此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都遵循著孔老夫子的這一思想,不論音樂、歌舞、戲劇、詩詞等等,無不是以宣揚道德、弘揚正氣為主要內容,這樣才能使社會的正氣上升,邪氣下降。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網際網路滲透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社會教育對人價值觀的影響更是起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所以我們的文化部門、新聞媒體,網際網路等,更應當承擔起弘揚社會正氣的責任,為倡導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此外,宗教教育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佛教,本質上就是一種教育。佛陀教育教導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與儒家重視道德教育的思想本質上是一致的。自公元67年佛教傳到中國後,受到中國朝野的歡迎,成為一種高度藝術化的教育。而這種藝術化的教育,體現在佛教的建築、雕塑、音樂、繪畫之中,成為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形成淳樸向善的民風和達到社會的安定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採取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強調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作用
《說文解字》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體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說教,是開啟人的愛心、羞恥心而不是強制灌輸一種理念,因此特別了強調「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教」,強調了作為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者的領導人的道德示範作用。在這方面,孔子多次強調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意思是說,領導人的德行好比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又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說法。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上有克讓之風,下有不爭之俗」,「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朴」,「上重義則義克利,上重利則利克義」,「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風俗必敗。」由此可見,作為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領導者的道德修養對於形成一個社會良好的社會風尚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孟子繼承了孔子重視領導者以身作則的道德示範作用,他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孟子·離婁上》)只有仁人應處於統治地位。不仁的人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廣大的群眾。追溯歷史,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士大夫階層實現政治理想的過程中,尤其重視個體品格的高低,重視個體人格的力量,良好的個體道德修養成為為官者首要而基本的條件。包拯清正廉明、不畏強權的為官品格;海瑞為民請命、剛直不阿的風范,都為統治者和平民所敬仰。
第三,把道德建設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制度建設保證推行道德教育
中國古代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並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而是依靠各種社會制度來加以強化。簡單地講,社會弘揚什麼,就要通過制度激勵什麼;反對什麼,就要通過制度約束什麼。英國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密爾說的好,「當社會不利於人常常運用高尚的情感時,這種情感就會由於缺乏培養而枯死。」從這個意義上說,從法律、監督機制的健全、激勵機制的完善上保障和推行道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古人重視道德教育,但絕不意味著因此忽視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在中國古人那裡,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這兩者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例如,為了落實孔子「舉賢才」、「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的主張,孟子進一步提出:「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孟子·公孫丑上》)這一觀點也為歷朝歷代的開明統治者所接受,因而注重從官吏的選拔、考核、監察、獎勵、培訓和管理制度上落實「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漢書》卷6,第167頁,中華書局出版社1962年版)的主張,這對於維護傳統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著重培養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能力
世界所有沖突、不和諧的出現,根源在於利己與利他之間的沖突。因此,要化解沖突,每個人都要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責對方。孟子對這一點的闡述尤為詳盡。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在《中庸》上也說,「射有似乎君子,失之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說,我們做事如果沒有成功,就應當馬上反過頭來從自己身上發現不足。這正如一個射箭的人,如果他射箭偏離了靶心,他不是去尋找客觀的原因,而是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的技藝不精湛。孔孟所稱道的堯舜禹湯等古代的聖人,都是這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楷模。商朝的湯王,在自己洗臉的盆子上面刻了一段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時督促自己要不斷進步。湯王遇著大旱禱雨時又提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論語·堯曰》)。意思是說,只要我自身有罪,不要因為我的過失殃及到天下百姓的身上。天下的老百姓有罪,都是我自己沒做好,都該由我自身負責。
在中國古人看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社會風氣的好壞,與社會中的每個人息息相關,而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對社會風氣的好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不僅是每一個領導者,而且每一個普通的人,都應當有這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態度。陳寅恪說過:士大夫無恥,是為國恥。而作為讀書人,作為知識分子,更應當具有這樣的反省能力。應當說,從自己做起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道德觀,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也必須承擔的道義責任。
古人說: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如今小至家庭夫婦之間的沖突,大至種族、國家之間的沖突,從很多的程度上都是由於彼此之間只知道責怪對方,而不能夠反躬自省而導致的。只有人人都能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能最終化解沖突和矛盾,維護社會的和諧和世界的和平。

孝親觀念的現代意義
內容摘要:「孝」是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千百年來一直作為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現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和追求個人自由、權利意識的蔓延,使得孝親觀念越來越為人們所忽視。從而也出現了很多人倫關系失調、家庭關系紊亂等社會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是多方面的,重新認識和提倡儒家倫理中重視孝道的思想,對於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推薦閱讀
主題詞:家庭美德 孝敬 尊老 儒家倫理
對於現代家庭關系問題的討論,筆墨日益集中於夫妻雙方關系的處理和協調,這是否意味著現代家庭中子女越來越少地關注對父母的贍養與孝敬問題?易言之,傳統社會中濃厚的孝親觀念在現代家庭中還處於何種地位、起著多大的作用呢?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對當代家庭中子女對父母的「孝敬」問題進行了訪談調查。
調查是在煙台開發區的一個居民小區中進行的。由於地處開發區,集中了許多年輕的和中年的夫婦,與地處開發區的特點有關,這里聚集的年輕人都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較好的文化素質。我們的訪談對象集中於那些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了解他們對兒女的孝親觀念的看法。這些回答似乎反映了某一年齡段(25--35歲)、某一文化層次(大專以上學歷)的城市青年(或中年)人對孝親問題的態度。

在談及兒女對父母是否「孝敬」的問題時,這些老人的回答大都是肯定的。然而,這些肯定的回答在我們聽來,都帶有一種「知足常樂」的無奈。在他們看來,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受到兒女的照顧,就很滿足了。而這種滿足似乎來自於與那些歧視打罵父母、吃父母的、要父母的、拿父母的兒女的對比。從他們的談話中還得知,對於洗衣、做飯、照看孩子等家務,他們也都心甘情願地承擔了,目的是為了在自己能幹活的時候,不要成為子女的包袱。至於象子女不高興了,說話時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帶有訓斥的口吻等情況,他們也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接受了。他們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來自於與孫子、外孫的感情交流,而來自於兒女的卻很少。兒女也沒有很好地意識到應該關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而把孝僅僅理解為贍養父母。這與中國傳統社會對「孝」的理解相距甚遠。
「孝」是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千百年來一直作為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如孔子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孟子的「仁之實,事親也者」(《孟子·離婁上》)、《孝經》上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都把孝視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後世的思想家和歷代統治者也把它當作維護社會倫理關系和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並從不同的角度、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孝」的含義、內容以及各種具體要求。

I.
孝道為什麼這樣為古人所重視呢?
在儒家思想家看來,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講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體現在人生而具有的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的基礎上。而建立在父子親情這種自然的倫理關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體現出人生而具有的惻隱之心等。因此,講孝最容易開發本性,使本具的性德昭顯。儒家仁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孝這個根本的基礎上的。因此,這個字絕對不能疏忽。理解了這個字,也就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從孝這個字的構成來看,孝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個子字。孝這個字的含義就是說,上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不是兩個。如果有兩個這個觀念,那就不是孝了。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在外國,中國人還保持著祭祀祖先的傳統,外國人不理解,問: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祖先,認都不認得,還祭祀他們干什麼?但是他們不懂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道理。中國人祭祀祖先,這個情存的深厚!遠祖不忘,對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儒家從縱的方面講孝的教育,從橫的方面,則講兄弟之間的悌,又把它推廣到「四海之內皆兄弟」。可見,孝悌教育做好了,整個社會的人倫關系就自然會井然有序了。
推行孝道責任重大的是老師。因此,孝親和尊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儒家特別強調尊師重道的重要,強調老師的恩德與父母的恩德是一樣的。這在古禮中表現的特別明顯。在《禮記》中記載,男子20歲行冠禮。從此以後,他的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親戚都不再叫他的名了,而改稱他的字,甚至連皇帝也是如此,都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敬。只有父母一生都可以稱他的名,還有就是老師也可以稱他的名。可見,老師與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而老師去世,也要守(不穿孝服的)心喪三年。皇帝接見老師,也要降階,不能以君臣之禮接見,而必須以賓主之禮接見,即皇帝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可見,儒家對師道尊嚴是何等的重視,把孝道和師道看成是教育的大根大本。

儒家講的孝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要養父母之身,而且要養父母之心、父母之志,不能讓他們常常擔心。如果自己常常讓父母擔憂,那就對不起父母,就是不孝了。例如,到學校讀書,功課不好,讓母親擔憂,就是不孝;不敬老師,和同學不能相處,讓父母擔憂,就是不孝;蹋進社會,工作不認真負責、不盡心盡力,讓父母擔憂,是不孝;對長官不盡忠,是不孝,與同僚不能合作,讓父母擔憂,也是不孝。因此,《論語》上講:孝就是能夠做到「父母惟其疾是憂」,即父母僅為其疾病擔憂,而完全不必為任何其它事情擔憂。可見,一個常常懷有孝心的人,就幾乎是一個完人了。因此,古代有「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的說法,是不無道理的。
II.
古代關於孝的有些論述和要求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作用,而且對於我們今天家庭生活的和諧也仍有可供借鑒的內容。從現代社會與現代文明觀念出發,儒家所講的「孝」,其合理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贍養父母。早在《尚書·酒誥》中就提出了「嗣爾股肱,純其藝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長。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意思是說,臣民之所以努力種植各種穀物,是為了事奉他們的父兄。農功既畢,牽著牛車將穀物運到遠處去貿易,也是為了奉養他們的父母。這里就提出了贍養父母的道德問題。《詩經》上也有很多篇章,一再強調子女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如《詩經·小雅》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出我腹我」。意思是說:爹生我,娘養我。撫摸我,愛護我,養大長大教育我,照顧我啊掛念我,出門進門抱著我。因此,子女贍養父母,也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作為儒家經典的《孝經》,更是把贍養父母作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見,傳統儒家倫理對於贍養父母是十分重視的。有時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圍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證,規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處罰。《孝經·五行章》有:「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的說法,規定對不孝者要「斬首梟之」。北齊律首創「重罪十條」,而其中不孝罪為「十惡不赦」的罪名之一。唐律規定,罵祖父母與父母的要處以絞刑,毆者處以斬刑,從而對不孝的種種罪行作出了更具體的處罰。

第二,尊敬父母。一般人認為贍養父母就是盡了孝道,針對這種看法,孔子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犬馬。皆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就是說,僅僅把「養」作為「孝」的標准,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對於養犬馬而言,也是「養」,不敬重父母,就與養犬馬無法區別了。《禮記·祭義》上也講,「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事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從內心發出對父母的真誠的尊敬之情,保證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們心情愉悅。所以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意思是說,事奉父母時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食讓父兄先吃,這樣做就能稱得上是孝了嗎?對父母和顏悅色,尤其要表現在當父母犯錯誤的時候,不能發火:「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論語·里仁》)。意思是說,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要輕微委婉的勸說,操勞而沒有怨言。可見,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視為孝行的高層次要求。養與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因此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祭義》),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

第三,「尊老」。儒家把孝不限於父子關系,還擴大到家族親戚之間,如《禮記·坊記》提出,「睦於父母之黨,可謂孝矣」,主張「入則孝,出則悌」,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長者,把家庭敬老觀念推廣到社會。自漢代以來,儒家的尊老、愛老、養老的倫理觀念牢固地紮根於家庭、風行於社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人們奉行的行為規范,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樣的感情去敬愛別人的父母。
在儒家看來,至少要做到以上幾點,才能稱得上是「孝」,以這種標准來衡量今天的「孝」子,恐怕有很多人就很難名副其實了。一些在古人看來是孝敬父母的起碼要求和必備禮節,在現代許多年輕人眼中無異於「天方夜譚」。實地訪談的結果表明,要使兒女總是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的「愉色婉容」,已經很難做到了。至於子女偶爾不高興向父母發點脾氣,在一些家庭中已成為「家常便飯」。而這些老人卻只是默默忍受了,總覺得比起那些「不肖」子孫而言,自己的兒女已經做得不錯了。
受過高等教育的城市子女的孝親觀念尚且如此,一般社會大眾、特別是農村子女對待老人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對這一點雖然沒有做過專門的調查,但翻開反映老農生活的報刊雜志,親生兒女(兒媳)打爹罵娘、遺棄侮辱父母、視父母為包袱或保姆等事例隨處可見,許多老人凄涼悲苦的生活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令人目不忍睹。這與中國儒家倫理歷來倡導的養親、尊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III.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曾經影響中國人上千年的孝親觀念的衰退呢?
其一,對傳統孝道的猛烈批判,忽視了傳統孝親觀念中的合理成分。中國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尤其是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以後的十年文革期間,孝道連同一切封建道德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人們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弊端與危害。不可否認,傳統孝親觀念是在重視閱歷和經驗的農耕社會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受到宗法等級制度的深刻影響,「孝」的內容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宗法等級色彩,有許多愚忠愚孝的內容和阻礙現代社會發展的因素。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論語·里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等等。但是,應當明確的是,這些消極的因素並不能代表儒家孝道思想的主流。同時,對儒家經典中的這些論述,也不能作斷章取義的曲解。由於一些人對傳統孝道良莠不分的批判,造成人們思想上的混亂,在當代社會產生了不良社會後果。
其二,西方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影響,淡化了子女養親敬親的義務感。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尤其是西方腐朽價值觀的侵蝕,一些人的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想意識急劇膨脹,自我表現中心,自私自利。例如有些人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認為,老人只有消費,沒有生產,是一種累贅、一種負擔,敬老觀念日漸淡薄,甚至骨肉至親,也不喜歡家中有隨時需要照顧的老人同住。只有極少數需要老媽媽幫忙看家、煮飯、洗衣服、帶孩子的,才願意與老人同住。再就是父母本身有錢,不構成子女的負擔,兒女才樂意與他們同住,親自奉養。這些人心中只有自我,或放大了的自我,即妻子與兒女,沒有父母,不盡人子之責,不贍養扶助父母,甚至歧視、虐待父母。這不但破壞了家庭的友愛和睦,給父母在經濟上造成極大困難,在精神上造成極大痛苦,而且敗壞了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和敬老傳統。就這樣,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把儒家的「必養且敬」的孝子標准簡化為「必養」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社會上出現了大量打爹罵娘、不顧父母之養等「大逆不道」的現象時,那些尚能贍養父母的人就成為「孝子」。這也就不難理解那些能夠受到子女贍養照顧的老人們那種「知足常樂」的心情了。

當然,以上這些現象的產生,也是與我們社會生活的變動和教育的脫節是分不開的。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大力弘揚傳統孝德尤為重要。弘揚傳統孝德,必須首先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這是因為,現在中國正處於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時期,一些持激進觀點的人對曾經扮演過封建道德的孝親觀念能否在現代家庭倫理關系的協調上起到積極作用持有懷疑甚至否定態度。
IV.
那麼,在當代中國弘揚傳統孝親美德的根據和價值在哪裡呢?
從道德的發展來看,社會主義道德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過去人類一切優秀道德的繼承與發展。社會主義道德必須根植於民族的傳統道德。社會主義道德並不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棄糟取精。盡管傳統道德中含有其時代的階級的局限性的內容,但又有其不可忽視的超越時代的可繼承的內容。例如,傳統孝道中的養親、尊親美德,一方面有利於維系人類的種族繁衍,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有其客觀物質的基礎;另一方面又有利於和睦親情,維系人類家庭,是血緣親情的自然表現,具有主觀心理的根據。又如傳統孝道中的敬親、尊老美德,強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孝悌作為仁之本,「愛人」首先從愛父母做起,然後愛其族人、愛其長上、愛其民族、愛其國家。這種推己及人的自然親情,符合人的認識與情感發展的規律,易於為人們所接受。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愛的人,怎麼可能讓他真心實意地去愛他人、愛民族、愛國家呢?可見,弘揚敬親、尊老美德,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因此,孔子有「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亂者鮮矣」(《論語·學而》)的說法,《孝經》上也有「長幼順故上下治」的說法。可見,孝親觀念的教育是維持良好的社會倫理秩序的根本。而當代西方國家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法治相對健全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犯罪率激增、少年犯年齡下降等現象,無疑與夫妻關系失調、家庭崩潰、父子失教的狀況有關。

可見,傳統孝親美德在當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孝」的觀念和行為中有值得我們去挖掘的諸多合理成分。我們不能因為它存在某種缺點就對它完全否定。對於這一點,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談到:「一般醉心於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談到孝字,我們中國尤為特長,尤其比各國進步的多」,「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民族主義》第六講)。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受儒家文化深刻熏陶的東方國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儒家孝道的積極方面,才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對當前中國社會大量出現的不養老、不敬老現象以及新加坡、韓國、日本等東方國家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的成就,孫中山先生的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總之,基於他國的經驗和中國的現狀,對儒家傳統孝親觀念進行全面的剖析和鑒別,吸取其中有價值的合理思想,在家庭中強調「孝」的美德,在全社會提倡養親、尊親、敬老的社會風氣,對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處境、穩定社會秩序和人倫關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等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6. 試述我國古代道德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了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默認,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系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7.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內容是哪些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傳統和方法
中國古代在長期家庭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理論,同時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
寬與嚴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對矛盾,由於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學校和社會教育更為有效和直接,同時也正是這種關系,往往使父母愛子過度,造成放任和溺愛,結果反而害了孩子,這就是家庭教育中愛與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難點。在處理愛與教的矛盾方面,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中國家庭教育慈嚴相濟的傳統,主要源於儒家,孔子曾提出「為人父,止於慈」的觀點。有「嚴父莫大於配天」之語,可見,儒家既講慈,亦講嚴,講究「慈嚴相濟」。顏之推明確把「慈」與「嚴」結合起來,提出「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還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矣」。司馬光更進一步地發展了這方面思想,在愛與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訓並重,愛教結合。他說,「慈而不訓,失尊之義,訓而不慈,害親之理,慈訓曲全,尊親斯備」。即父母只講慈愛而不嚴加訓教,便失去作為尊長的大義,只嚴加訓教而不慈善,則傷害了骨肉相親相愛之理,只有慈嚴結合,才具備了大義和親情,是完整的家教。清代學者在處理家庭教育中寬與嚴的關繫上,更強調「教子宜嚴」,但「嚴」不是動輒打罵,而是嚴格要求,「嚴」不僅包括對子女的嚴,也包括對家長的嚴,為父要嚴

8. 我國傳統道德的內容與特點

中華傳統道德的基本特點

中華傳統道德是以人為本的道德。有兩個基本觀點:

第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肯定人的價值,肯定人的尊嚴。孟子講過兩句話:「所欲有甚於生者」意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即人格尊嚴;「所惡有甚於死者」,意為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甚的,就是喪失人格。堅持人格尊嚴,一方面要堅持自己的人格尊嚴,不能受別人的侮辱:另一方面要尊重別人的人格尊嚴,對於別人要加以尊敬,這是傳統道德的一個基本觀點。

另一個基本觀點就是注重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在古代就叫做「人倫」,所謂人倫就是人與人關系的次序。孟子概括了封建社會中最重要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婦有別」。中國傳統道德強調和重視父母子女之間的人倫關系。「父子有親」就是「父慈子孝」,把「孝」看作一切道德的根本。「父子有親」在今天看起來應該是肯定的,長幼有序,在今天也是應該承認的。朋友有信,就是人與人之間不能說假話,不應該欺騙,這在今天也是應該加以肯定的。

總的來說,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可以從五個方面來體會和把握。

(一) 強調為民族、為整體、為國家的整體主義精神。整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核心。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盡忠保國」、「先公後私」、「一心為公」已成為人們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 中華民族的這種為國家、為民族的整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強大的凝聚力,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石。

(二) 推崇仁愛原則,強調「推己及人」和人際和諧。「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就是人們在處理個人同他人關系時所依據的原則。中國傳統道德強調「和而不同」、「人和」、「和諧」和「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思想。為了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中國的傳統道德又特別強調「待人以寬,責已以嚴」、「助人為樂」、「捨己救人」等道德要求,以調節人和人的關系。在中華民族長期的發展中,這種思想對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發生了重要的作用。

(三) 重視人倫關系,提倡人倫價值。中國古代特別強調「孝」,即對父母盡孝,這是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孝敬父母有兩個要求。一是要贍養父母,供給父母的生活。二是尊敬父母。

(四) 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中國古代道德教育,首先是注重改變人的氣質,培養人的品德,即學習怎樣做人。中國傳統道德對於高尚的道德境界的追求,總是同一種「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人生哲學相聯系,總是同「發憤忘食」、「樂而忘憂」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生態度共同發展。從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發,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特別強調要從兒童起,就注意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由於注意了從少年兒童時就對人們進行必要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各種禮儀的教育,力求使他們自幼就熟習這些原則和規范,也就使他們在長大後不會對這些規范禮儀產生抵牾的逆反心理,也就能夠收到教育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五) 強調修養踐履,注重知行統一。首先,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特別強調「為仁由己」的道德主觀能動性。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其次,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重視「知行合一」。「吾日三省其身」,「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等,都同道德的修養踐履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古代還強調「慎獨」的思想。

對中小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

我們今天重視道德修養問題,包含著重新認識道德的社會作用的深刻用意。我們現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還需不需要道德呢?一段時間來,「道德無用論」、「道德代價論」等觀點引起廣泛的爭論,但社會道德狀況嚴重滑坡的教訓使我們上了深刻的道德教育課。雖然道德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道德作為社會關系的強有力的調節器,那麼,這個社會就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保障。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法制社會,也需要建立一個道德社會。

基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重視道德品質的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從少年兒童抓起,才有可能使之潛移默化,化道德認識為道德行為。所以有必要在中小學進行中華傳統道德教育。那麼,對中小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有哪些基本內容呢?

一是正義。「正義」是一個具有廣泛意義的道德規范。儒家認為,「義」有正當、公正、應當、符合原則的意思。在中國傳統道德中,總是把「義」和「利」聯系起來,加以考慮,即所謂「義利之辯」。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即君子只知道去追求「義」,小人只知道去追求利。孔子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又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些話說明孔子並不反對個人的利益和富貴,只是強調利益的取得必須合於義。而孔子也認為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首要的是要使老百姓都能富起來。

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由於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影響下,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享受主義、拜金主義,出現了損公肥私的現象。因此,怎樣對待義和利的問題,在義和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怎樣取捨,是判斷人們道德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中小學生中進行正義和義利之辯的教育,對他日後處世,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作出正確選擇,具有現實意義。

二是仁愛。仁是中國古代最基本、最高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切其他道德規范的根本。在不同的人際關系中,對不同的人,仁愛有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表現。如對父母要孝,對朋友講忠信。等等。父母對子女的愛,表現於撫養、愛護、教育等方面,是慈愛。子女對父母的愛,則表現於感恩、尊敬、贍養等方面,是孝敬。仁愛精神的一個基礎,是惻隱之心,另一個基礎是報恩的心理。報恩心理是孝的基礎。墨子說:「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都是說,知恩圖報,對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利恩惠給予回報,是人之常情。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體現了一個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就是為仁的方法。凡事想到他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是愛人的出發點。推己及人,時時事事顧及自己言行對他人、對社會的影響,也是社會公德的基礎。推己及人也滲透在對日常人際關系的處理中。推己及人。這是仁愛的基本精神,這一點最簡單,人人都能夠做到。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沒有做到。所以,對仁愛精神的提倡、培養,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事情上,一點一滴地去做。

三是寬恕。寬恕這一道德規范,大致包括這樣一些內容,其一,要寬容、寬厚待人,不要過分地挑剔人;其二,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要有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量,允許別人有不同的意見。其三,要容許別人有過錯,寬容人、諒解人、饒恕人。其四,要有仁愛之心,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

四是禮儀。禮儀與道德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仁就是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定的禮儀形式。如朋友見面要握手問好,早上見面道「早安」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言行舉止、衣著打扮、行走坐卧等都要講究禮儀。禮儀習慣的形成,要靠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地積累和養成。要從幼兒園起,從小學起,對兒童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我們提倡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你好、再見十個字,這是禮儀建設的重要方面。但實際使用的情況並不好。禮儀和道德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從小進行養成教育,一方面又要進行道德教育,使人人都了解禮儀的思想內容,保證禮儀不流於形式。

五是勤儉。勤儉美德有兩層含義,一是勤勞,一是節儉。勤勞與安邦定國相聯系,如「克勤於邦」;勤勞與「自強不息」相聯系,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節儉與「儉以立德」相聯系,如司馬光認為,儉是大德,一切德行皆從節儉中來;奢是大惡,所有惡行都從奢侈發端;儉與「持家治國「相聯系。中華民族的勤儉美德從古至今是一以貫之,但近年來也確實出現了某種不良現象。尤其中小學生不經歷創業的艱苦,坐享父輩的勞動成果,再加上長輩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勤儉教育已是勢在必行了。

六是愛物。愛物是仁愛規范的進一步延伸。保護生態環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貫精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尊重自然、取物以時、取用有度、物盡其用、保護野生動物。等等。現階段最重要的認識是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七是自強。中國傳統道德所講的自強,是立志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自強,是「以天下為已任」的自強,而不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自強,這是中國傳統道德自強的基本精神。要自強就必須有理想,立大志。自強還必須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增強本領。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抵制錯誤思想的影響。自強還要注意加強團結。國家和民族的自強,固然要靠每個人的自強,但還必須有人們的團結合作,自強才有保證。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更強。

八是誠信。處世待人,誠信為本。老子也強調「言善信」,就是我們所說的「說話算數」。近些年來,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由於拜金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的消極影響,這一道德要求經常受到破壞。我們要在中小學生中進行誠信教育,以誠信自我約束,會使我們社會文明程度有更大的提高。

九是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一大美德,也是我國傳統道德中的一個重要規范。謙虛道德表現在待人接物上,應當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有禮。謙虛道德表現在學業方面,則應當採用誠懇虛心地向他人學習的態度,以不斷地增進自己的學問和才幹。《周易》說:「謙,亨。君子有終」意為謙虛能使人亨通,能使人順利辦好事情,君子之行必有好結果。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充分體現孔子的謙虛好學的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發揚中華民族的謙敬美德,虛以處己,敬以待人。

十是孝行。孝是做人的起碼的道德。在中小學生中加強孝行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獨生子女受父母的寵愛,但如果沒有孝的教育勢必使學生養成自私的毛病,再加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子女贍養老人的困難加重,如果不進行孝行的教育,也許今後會出現不「能養」的情況。進行孝行的教育,也是培養學生的感恩的心,使之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與人和諧共處。

9.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我國古代的道德教育是在儒家理論指導下,建立在實踐原則基礎上的道德過程教育,它強調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強調建立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觀、價值觀,注意建立大道德教育體系。這對於今天我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一、理念上的主客觀統一中國古代道德教育理念既強調客觀存在的倫理,同時也強調主觀自為的「道德」。古代思想家將倫理看成宇宙和社會所固有的一種客觀力量,儒家所強調的「三綱」「五常」就是一種「本來如此」的倫理存在,不可跨越。成中英先生認為,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合乎道理,合乎人性的。倫理是基於物理與生命之理上的。這種倫理與物理一樣,是本然之理。因此,「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合情合理,就符合客觀的規定性。反過來,下對上的「忠」,子對父的「孝」,弟對兄的「悌」,人與人之間的「 和」,人與理之間的「同」成了一種必然的要求,具有先在的第一性的性質。

熱點內容
上海市司法行政 發布:2025-01-17 21:16:34 瀏覽:361
杏花嶺區法院 發布:2025-01-17 20:20:07 瀏覽:881
銅仁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18:27:24 瀏覽:131
特工殺法官 發布:2025-01-17 18:10:34 瀏覽:469
深圳沙井律師 發布:2025-01-17 17:02:14 瀏覽:438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1-17 16:40:52 瀏覽:607
魔法學院游戲下載 發布:2025-01-17 16:19:20 瀏覽:634
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後保險公司 發布:2025-01-17 15:51:32 瀏覽:960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 發布:2025-01-17 15:12:29 瀏覽:359
中獎不領取要受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7 14:42:33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