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55章

道德經55章

發布時間: 2022-10-15 00:25:41

A. 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是什麼意思

語出墨子的《非攻》,總體思想是愛護人民,抵制大國間兼並戰爭。

「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諸侯者,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小國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絕則委之,幣帛不足則共之。」

今天如果有能先以信義相交而利於天下諸侯的,對大國的不義,就一道考慮對付它;對大國攻打小國,就一道前去解救;小國的城郭不完整,必定使他修理好;布匹糧食乏絕,就輸送給他;貨幣不足,就供給他。

優,動詞,優待優厚之意。」優之」,大國如果不義,(我們)要優撫小國(來抵制大國)。

B. 大國以下小國,乃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乃取大國。 這句話什麼意思

此話原出自《道德經新解》第55章:
天下之牝,常以靜勝牡,牝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本章論述的是國際外交政策。以天地陰陽之妙用,推論大國和小國的和平共處原則。大國守靜處下,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倘若以強凌弱,以大欺小,就違背了自然法則,必被小國戰勝。小國若不能尊守自然法則,躁動妄為,以小犯大,必國破人亡。所以,不論大國小國都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平共處,共同造就人類社會的繁榮和穩定。

C.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一、原文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chài)虺(huí)蛇弗螫(shì),攫(jué)鳥猛獸弗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含德深厚的人,可比於剛出生的小孩。蜂蠍毒蛇等都不會刺咬他,猛獸不抓他,猛禽不攫取他。筋骨柔弱但小拳頭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會舉起,這是因為他精氣充足。整天嚎哭但嗓子不會哭啞,這是因為他元氣醇和。知道醇和、平和就是了解了道的規律、規則,了解這個事物規律、規則的人才是明智,讓我們的生命有益才是一個吉祥,縱心任氣,是強暴、強蠻的表現。強壯會趨於衰老,這叫做不合於道,不合於道便會早早滅亡。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含德之厚」,講道德修養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這個境界。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一般嬰兒的心理,是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善惡觀念,沒有好壞觀念,沒有香臭觀念。不論壞人好人來逗他時,他一樣都笑,因為嬰兒沒有後天的分別意識。對於赤子,據老子說「蜂蠆虺蛇不螫」,這些毒蛇猛獸,像蠍子、蜜蜂、四腳蛇、毒蛇等等,爬到嬰兒身邊也不會咬,只有極少的例外。「攫鳥不搏」,空中飛的老鷹,會捉跑得快的兔子,並不來抓嬰兒。

「骨弱筋柔而握固」,嬰兒的骨頭是柔軟的,筋也是軟綿綿的,嬰兒生下來手就是這樣握著,好像要抓一個東西。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嬰兒沒有男女的慾念,也沒有男女的性別觀念,生理的機能是自然發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號」就是哭,這是嬰兒的境界,若哭起來,那不是真正的哭。嬰兒哭起來很可愛,有時蠻好聽,因為那是「號」,沒有真正從喉嚨里哭,沒有把聲音哭啞了。這個「嗄」字,是聲音沙啞了。

「知和曰常」,就是有一個天然的靈知之性,這個「知」不是意識的知,而是神,神是永遠的、恆常的。

要是真正懂得保養自己,便「益生曰祥」了,就是懂得自己的生命,以及這個精氣神,而能祛病延年,也就是人生的大吉祥了。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萬物由幼嫩變成強壯,強壯再轉趨衰老,衰老以後就是死亡。這是物理自然的原則。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含德,含天德。厚,德全則厚。比於赤子,為什麼嬰兒是德全之人呢?因為嬰兒尚未受人德所污染、所戕害,所以嬰兒才是德全之人。

(2)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本句講的並不是陳述現實中的現象。而是以做類比的修辭手法,來闡述天人兩道。闡述有常德者,不以人傷天、不以外傷內的道理。

(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握固,嬰兒總是攥著小拳頭的樣子,就是握固。平時形容一個人的死亡,叫撒手而去,為什麼人死了會撒手呢,因為肝氣已絕。而嬰兒則相反,他們攥著小拳頭出生,人雖然很弱小,但是拳頭的握力是非常大的,為什麼呢,因為嬰兒肝氣足全。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朘作,嬰兒陽具勃起之意。嬰兒並不懂男女之事,陽具卻會時不時不自覺地勃起。這說明,嬰兒腎精足,肝氣足。

(4)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嬰兒會成天成天地哭,但是並不會哭壞身體。小孩子,一會兒哭,一會兒轉臉又會笑,他們哀樂都不入於心。因為他們還沒有成心,還沒有好惡,他們哭,只是如實地映照當時所感之物。他們並不自覺相異於物,所以才能時時刻刻地保持與萬物同春共應。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天人本為一,天人不異,天人不搏,天人相合,是謂和。君王知和,方能有常德。君王知常德,方通達明澈於大道。

(6)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益生,積人之下德生生之厚,以人助天,為益生。祥,本意指吉利,也指凶吉的預兆,預先顯露出來的跡象。既可以指吉兆,也可以指凶兆。這里是指災異之象。天人相傷,德之不府,故天下必有災異。心使氣曰強,則是說,背離天道,積人道生生之厚,對天下行強梁之教。

(7)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物壯則老,失天道之柔,積人道之強,下場就是強梁者不得其死。失天之上德,積人之下德,則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合天道。不道早已,這樣不合天道的人道之治,應該馬上禁絕它。

4、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如何讓別人對您放下敵對之心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老子說,把道的功德修煉得特別深厚,德行特別好的人就如同「赤子」。「赤子」的本義指初生的嬰兒,因為嬰兒的皮膚呈赤色。後來這個詞引申為人的心地純良。

老子說,那些功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嬰兒一樣,毒蟲、毒蛇不會咬他,凶禽猛獸也不會抓他。

老子用這種狀態來比喻人,我們要盡量像赤子一樣,修行自己的德行,引發對方善的那一面的心機,不要引發對方搶奪那一面的心機。

(2)生活中很多事強求不得:「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骨弱筋柔而握固。」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筋骨柔弱,但手卻可以握得很緊。

在這個層面,老子講的是做事不去強求外在的東西,您不用強力去爭取,別人看您好像很柔弱,覺得您什麼都不爭,但如果您把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做好,您的工作一定會非常穩固。

(3)修德之人,精氣神會特別充足

小嬰兒不懂得雌性、雄性的交合之事,但是他的生殖器有時會立起來。為什麼呢?老子認為這是「精之至也」,體內的精氣特別充足,沒有消耗,才會有這種表現。這句話也可以用來作為養生的指導,如果您能保持嬰兒的狀態,把慾望降低,保存精氣,那您一定會健 康的。

(4)慾望是把雙刃劍,警惕傷人

「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什麼意思?您看剛生下來的小嬰兒,總是「哇哇」地哭,但他無論怎麼哭,都不會氣逆,氣都不會堵在那。而我們要是喊的時間長了,氣就上不來,容易堵在那兒。老子說這是「和之至也」。「精」是人的根本,「和」是陰陽之和氣,這種和氣是和諧充滿的,所以叫「和之至也」,就是它調和到極點了。

這句話也是老子在借孩子的狀態來形容成人做事的兩個維度,前邊「精之至也」是您的實力雄厚,做得很好,但是對慾望不在意。您整天都在工作,但是也不疲憊,因為是陰陽相和的。

(5)學了《道德經》後,最忌諱挑別人的不是

「和曰常」,意思是這種陰陽調和的狀態,心念和做事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狀態,是這個世界的常理。「知和曰明。」知道這種「和」的狀態,您就是明智的。「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的「益生」,是幫您增益生命,讓您的生命更加豐盛的意思。老子認為,如果您一直讓生命不斷旺盛、過早成熟,是有問題的。

「心使氣曰強。」「心」就是心裡的慾望,「氣」可以當氣血講,我們做的事應該在內心慾望的范圍內,但如果您內心的慾望特別大,這種狀態就叫「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您強行地讓一件事物由弱變強,強行地推動它的生長過程,是違反道的。

三、我之體悟——這一章不正是宮崎駿動畫片人物的原版模型嗎?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這段,不正是宮崎駿動畫片里主角人物的原版模型嗎?如果我沒有看過這些電影,我可能會覺得這段寫的很誇張,但其實一點不誇張,建議大家看看這些動畫片,尤其是《風之谷》,看完就能理解老子說的這種「赤子之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了。這部電影我女兒特別喜歡,看了不下於二十遍。

《風之谷》里,小女孩娜烏西卡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人性的完美模型,她性情純朴,懷有真誠情感, 溫柔有愛心,堅韌有勇氣 ,充滿好奇心,又敢於冒險,真的是擁有赤子之心!她僅憑這股內在的力量,就能讓巨大的王蟲平靜下來避免與人類斗爭的兩敗俱傷,她能馴服小松鼠當寵物,即使是敵國的人她也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解救,她能自由出入人們都不敢去的腐海與那裡的巨大蟲子和平共處。故事的最後娜烏西卡解救了小王蟲,以身為盾來制止王蟲群的憤怒,遭沖撞而犧牲。但當冷靜下來的王蟲群以特殊能力救活娜烏西卡。電影最終告訴人們,愛與和平才是萬物共生的王道。

不光是電影里的人物,包括宮崎駿本人也具有老子形容的這種有德之人的特點,他常年專注於創作,生活非常簡朴,他作品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每一部都非常用心,非常打動人心!

D.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原文,譯文,自解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道德涵養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凶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欲就會遭殃,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於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自解】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自解: 道德涵養渾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嬰兒。
很多道家修煉的典籍裡面都有嬰兒奼女的說法。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自解: (新生的嬰兒)毒蟲不會蟄,猛獸不會傷害,凶惡的鳥不會捕捉。
這個說法應當和狼孩的傳說有關。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可能是錯的。有很多剛出生的小孩,被毒蟲咬的情況,我自己知道的就是我有一個長輩是啞巴,就是在嬰兒的時候被老鼠咬了脖子導致不能發聲的。
這個也許和催產素的作用有關。有待科學界研究。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自解: 新生的嬰兒雖然孤弱筋肉,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不知男女交合之事,卻能夠勃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原因。
這個應當是古人理解的錯誤,握固,應當是靈長類遺傳的殘留,猴子生下來,都是緊緊地抓住母親的身體防止掉落的。猴子握得更緊。
勃起只是神經的自然反映罷了。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自解: 終日哭號而不會嗓子啞,是陰陽調和的原因。
這個就更不對了,孩子出生後,哭啞嗓子的情況不少。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自解: 知道調和就是明白了常,明白了常就是心明,利於生命就是吉祥,能夠用心運作氣息,就是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自解: 萬物變得強壯後就會衰老,一直強壯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會早早結束。
另一種解法: 萬物變得強壯後就會衰老,這是不符合道的,但不符合道的情況,很早很早就已經存在了。
那種對呢?

E. 老子的知和平常知常日和益生日祥心使氣日強是甚麼意思

意思是:認識醇和的道理叫作「常」,認識常叫作「明」。縱欲貪生就會引起災禍。慾念主使精氣就叫作逞強。

出自:《道德經》55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睃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含「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毒蟲遇見不刺他,猛獸碰到不傷害他,巨鳥看見不搏擊他。他的筋骨還很軟弱柔嫩,但握成拳頭卻很牢固。他雖然不懂男女交合,但他的生殖器卻常常勃起,因為他的精氣充足。

他即使終日號哭,而嗓子並不因此嘶啞,因為他的元氣醇厚。認識醇和的道理叫作「常」,認識常叫作「明」。縱欲貪生就會引起災禍。慾念主使精氣就叫作逞強。事物過於壯盛就會走向衰老,這就叫違反了「道」的法則,不遵守就會很快消亡。



(5)道德經55章擴展閱讀:

道德經55章賞析:

本章重點說的是人的最佳狀態。人的最佳狀態,即一個人把無為大道修煉到最高黼,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進入到「無我」的赤子狀態。本章中,老子以極其誇張的手法把得道之人比喻成了赤子,這是因為赤子無我、無為、無欲,不會傷害任何事物,因此也不會招致來自外物的傷害。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剛剛誕生的嬰兒無知無欲,對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還不了解。實際上,初生的嬰兒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他除了滿足本能的需求之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他沒有貪念,也沒有慾望。在前面的章節中,老子曾說真正的富有就是無欲無求,這樣說來,嬰兒的狀態可算是最富有的狀態了。

要想達到嬰兒的狀態,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說來,成人是難以到達這個狀態的,只有修煉得道的人才能像嬰兒那樣無欲無求,心無雜念。

F. 道德經第55章講的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講道德修養深厚的人,遇難不驚,遇驚無險,就好像是有如天助一般的通達無礙。
之所以有人道德深厚,是因為
尊道
修行得來的,有修行的人一身正氣就好像和剛出生的嬰兒一般的沒有任何的雜質。

G. 道德經第55章講的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講道德修養深厚的人,遇難不驚,遇驚無險,就好像是有如天助一般的通達無礙。
之所以有人道德深厚,是因為尊道修行得來的,有修行的人一身正氣就好像和剛出生的嬰兒一般的沒有任何的雜質。

H. 道德經【55】:高人都有「赤子之心」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一、原文(通行本)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mǔ)之合而朘(zuī) 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二、譯文

道德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嬰兒一樣。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凶惡的大鳥不攻擊他。

他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的很緊,他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卻常常勃起,這是精氣充足的緣故。他整天哭鬧,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元氣和諧的緣故。

知道和諧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道理叫做「明」。放縱自己就會遭殃,拿慾念主使精氣叫做逞強。

事物過於壯盛就會衰老,這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死亡。

三、拓展思考

本章主要講解了「德」的作用。

0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老子將厚德之人比作初生的嬰兒,這個比喻是十分恰當的。

一個初生的嬰兒來到人世間,便具有最完善的「德」,後天受到社會習氣的污染,便喪失了原本真朴的本性,他的「德」便逐漸減少。

嬰兒無知無欲無求,也沒有敵對情緒,所以能做到無憂無慮無為。他們看什麼都是美好的,都是順眼的;他們對一切都是友善的,因此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

我們常說「天人合一」,其實初生的嬰兒便是「天人合一」的最好表達。嬰兒對萬物都是友善的,萬物也不會對嬰兒懷有敵意。因此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他。

02、老子認為厚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精氣充足和元氣和諧。

精氣充足: 骨頭柔弱而拳頭很緊,寓意能守柔;無知無欲而小生殖器勃起,寓意能清心寡慾。對一個成年來說,如果能做到去強守柔、清心寡慾,他的精氣是充足的,他的「德性」也是充足的。

元氣和諧: 整天哭啼而嗓子不啞,嬰兒哭的時候手足舞蹈,不是動用一個部位的力量,而是全身多個部位合力去哭,所以不會沙啞。這是「和諧」的道理。

03:知和曰常

「和」字出現過多次,如「沖氣以為和」、「和其光、同其塵」。春秋時期,通常人與人不和、國與國不和,而社會欠缺的正是「和諧」。老子具有崇高的願景,天下應該是和諧的、是不爭的,人類應該是和平共處的。

現在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點,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是靠某一個國家,而是靠共同參與來完成的。

老子的學說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地球怎會千瘡百孔?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I. 含德之厚什麼意思

「含德之厚」是指「善於修養、保守道德的人」
補充:
出自《道德經》第55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翻譯:
德行修養深厚的人,好比是才出生、毫無心機的嬰兒。一切凶險的毒蟲猛獸都不能把災難降臨到他的頭上。筋骨柔軟然而元氣卻極為充足,生命的根本很牢固,不懂得兩性的交合而小鳥常常挺翹,先天的精氣極為充足;整天哭叫喉嚨始終不嘶啞,那是因為和氣極為充足。懂得保守和修養和氣就叫做認識了生命的規律,認識到這個規律就叫做成就了大智慧。有益於培養生機的事情叫做吉祥,縱欲肆恣任性妄為就會招致滅亡。主要以「含德之厚」者與「赤子」相似的形象和特徵來揭示什麼才是「德」的本質。 「含德之厚」其實說的就是善於修養、保守道德的人。

J. 道德經第55章寫的是恆星的情景嗎

純屬瞎解釋。兄弟,你要是有一定的辨認能力就不用看翻譯書。如果沒有,要看也看多數人都專認為屬比較好的書,他這種解釋完全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我推薦幾本你去看看吧。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高明的帛書老子,王弼注,河上公注。憨山大師注,蘇軾注等。雖然這些註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樣,但也不至於偏離文本太遠。你自己看完之後,還要行成自己的理解。不可能被其他解讀者牽著鼻子一直走。

熱點內容
訴訟法遇法定節假日順延指第二天 發布:2025-01-17 13:41:25 瀏覽:755
金融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7 13:35:34 瀏覽:424
巜行政訴訟法內容 發布:2025-01-17 12:45:05 瀏覽:493
龍灣法院直播 發布:2025-01-17 12:23:04 瀏覽:980
民法總則委託代理 發布:2025-01-17 12:13:18 瀏覽:927
3c法規 發布:2025-01-17 12:11:05 瀏覽:543
刑法輕朝代 發布:2025-01-17 12:02:01 瀏覽:723
上海的工廠勞動法 發布:2025-01-17 11:35:08 瀏覽:382
馬慧娟律師 發布:2025-01-17 10:29:58 瀏覽:846
平輿縣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9:53:34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