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法治
A. 《比法治更重要的是什麼》, 月半弓的一篇法律博客,求全文
比法治更重要的是什麼 人半弓
對於執政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政權,而不是法治,法治只是一種政權形式和治理方式而已;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幸福和自由,也不是法治,法治只是實現幸福和自由的途徑;對於社會整體來說,最重要的是穩定和發展,同樣不是法治,但實行法治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當今是民族國家時代,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存在各種各樣的不穩定因素,沖突和內耗時時都存在,制約著社會的發展,損耗著個體的幸福,沖擊著政權的穩固。包括香港、泰國、非洲、中東、東歐、蘇格蘭、東南亞、南美,甚至中國內地等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如此,他們中間有些是實行法治的,有些沒有實行法治,有些是民主制的,有些不是,但卻都一樣地潛伏著各種危機。
所以,民主與否,法治與否,不是問題的根源。雖然必須承認民主和法治是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手段。
那麼,根源是什麼呢?我覺得可能是「社會認同」!
至少從那些逐漸走向動盪不安的國家和地區來看,危機都是從認同分化和社會撕裂開始的。當原有的社會認同體系因為特定的原因動搖之後,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起新的認同一致,不同族群的成員就開始分化,社會開始撕裂。比如香港現在就在干這樣的事兒!台灣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不認同也只是暫時冷卻了,將來還會鬧,蘇格蘭與英格蘭剛剛鬧完事,美國種族分化陰影總也揮之不去,烏克蘭和中東就更不用說了。這都是認同不一致的問題。
當然,有些社會認同只是表面上的,比如朝鮮,雖然主體思想一統天下,但潛伏在社會成員內心的卻是極端的不認同,所以,整個社會始終處在隨時都可能爆發危機的邊緣,更談不上穩定和發展。
「改革轉型」實質上就是在嘗試建立新的社會認同,一個社會如果一直都在轉型,說明這個社會始終沒有形成認同上的一致。中國社會從鴉片戰爭之後就開始轉型,轉型之路到現在也並沒有結束,就是因為社會階層之間、成員之間、不同民族之間一直沒有建立起足夠的認同意識。
當今中國在社會認同問題上面臨的挑戰大概可以歸為幾個方面:一是民族之間的認同缺失,這個問題與宗教信仰、歷史傳統、地域、外部勢力等有關,無需多言,也並不那麼重要。
二是青年一代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不夠。青年一代吃的穿的聽的看的都來自西方,來自於那些不需說教就能深入其內心的價值體系中,骨子裡已經西化,所以,很難再對傳統意識形態體系產生認同。青年是未來的主導,他們不認同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這是最大的社會認同危機。
三是體制內成員的自我認同不夠。許多官員身在體制之中,享受著體制的優待,喊著歌頌體制的口號,背後卻干著與體制要求背道而馳的勾當。他們顯然並未把體制的宗旨意識內化到自己心中,也從來沒有真正對體制形成過認同,而只是在利用體制、消費體制。他們沒有立場、沒有理想,只有滿足私慾的沖動,一旦體制出現裂縫,馬上就會變成黨奸、國奸、漢奸。但如果這樣的官員遍地都是,那麼真正的原因可能就要歸咎於體制了,這或許就可以叫做「體制原罪」。體制原罪就是指因為體制不被認同而導致成員行為普遍異化所產生的罪責。所以,體制改革才是迫切需要的。
四是體制外成員對體制的認同不夠。由於分配不公、體制內成員行為普遍異化等原因,導致體制外成員把體制內視為既得利益者,進而仇官仇富。體制內外在某種程序上已經形成社會撕裂。
解決問題的終極手段同樣是「社會認同」。
其實,我們擁有許多已經形成高度一致的「社會認同」:
一是「愛國」。愛國之心來源於傳統文化,也來源於「國家本位」的世界格局所帶來的外部壓力,所以,愛國問題上社會認同是很容易形成並且可以保持穩固的。不管哪個島的主權或者哪樣的分裂話題,都可以輕易點燃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二是發展經濟。這是改革開放之後形成的新的社會認同,但因為它符合人性,很容易深入人心,所以很快也就獲得了「社會認同」的地位。
三是反腐。反腐未必是恆定的社會價值,但卻是當下最為應景和出彩的社會認同,因為公務行為異化得實在是太厲害了。所以,「反腐」和「愛國」一樣,這些年都是屢試不爽的聚攏社會認同的法寶。
四是法治。潛規則和明規則、誠信危機、權力約束等等,都需要法治來拯救,法治幾乎成了所有社會問題的一致指向。所以,不管法治是真有用,還有假有用,都必須要實行法治。法治同樣是當今的「社會認同」之一。
除上述外,尚有諸多有待肯定和宣揚的「社會認同」,比如學術文化方面的,產權所有制方面的,官員選拔任用方面的,等等。
總之,大凡是那些符合人性、符合理性、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不需要強迫就能深入人心的價值、制度、治理手段等,都可以成為「社會認同」。而只有符合社會認同的改革和社會治理措施才能真正給一個社會帶來穩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