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筆記
❶ 《道德經》讀書筆記(14)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開啟《道德經》解讀新視角。
【原文】
這一章是對道本體的表述。對「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有兩種解釋。
夷: 沒有任何色相、肉眼看不到的那部分存在,就叫「夷」。換句話說「夷」是你想看也看不到的那部分世界。
希: 耳朵聽不到的那部分聲音,叫叫「希」。
搏: 摸了但摸不到的那部分存在,就叫「微」。
詰: 追究,追問。
一: 道。
第一種解釋,很多暗能量是看不見的,但能感受到。任何修道者,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他感覺到了一種巨大的能量,但他未必看得到它,聽得到它,觸摸得到它。
第二種解釋,是如如不動的境界。就是說,你看到了眼前的景象,但不執著它們。很多證道者證道之後,對紛繁的世界也就視而不見了。
「聽而不聞」也是這樣,只要你非常專注於某個東西,就會進入這種狀態。這個狀態叫「專一瑜伽」。
「搏之不得,名曰微」也是這樣,你觸摸到各種物質,生起各種感受,但你不執著。你感受到風的輕柔,但你不執著它;你觸摸到水的清涼,但你不執著它;你撫摸孩子幼嫩臉蛋,你也不執著它;你觸摸到自己鬆弛的皮膚,你同樣不執著它……你觸摸一切,感受一切,但你心裡不生執著。因為,你知道一切都生於虛空,也會消融於虛空。
也就是說,道就像水一樣,你可以接觸它,但你干擾不了它。這也是「搏之不得」。
【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夷希微三者都是不能窮究其妙的,故而混合為一。
不能窮究,就是不能追究的意思。為什麼不能追究?因為,就算你追究,也追究不到盡頭。量子力學創立了百年了,還沒有研究到盡頭,至今仍在不斷地發現新東西。
修道者不管千變萬化的現象,只求那個最本質的東西——道的本體。抓住那個本體,進去那種境界,就是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 】也就是說,就算道處於最高的境界,也不能增加它的明亮;即使日月星辰照耀著它,也不能增加它的光明。
【其下不昧】 即使在瓦礫、屎尿之中,道也仍然存在,多麼低下的境界也不能讓它變得愚昧、昏昧。
【繩繩不可名 】 「繩繩」就是綿綿不絕,像一團一團的繩子,無窮無盡,也像是亂麻。
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接連不斷、無窮無盡、紛繁復雜、紛涌而來,充滿變化,難以名狀。但不管什麼事情,不管什麼事物,最終都會歸於寂滅,都是幻化,都會在變化中走向「無」。
【 復歸於無物】 「無物」就是「無」。不是虛無,而是道家的無。
【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它沒有任何形狀,也沒有任何外相,是無形無相、若有若無、沒有任何局限、形而上的。
「惚恍」指的是一種不清晰、似相有似無相的狀態,它是一種大喜大空的狀態。老子用「惚恍」來形容,釋迦牟尼說「緣起性空」。
一定要明白,《大藏經》浩瀚如海,其實只講了幾個字:苦集滅道。它也解釋了道——「緣起性空」。你說它存在,但它會變化,不會永恆;你說它不存在,它又確實有顯現上的存在。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想要迎接它,卻看不見它的頭;想要跟隨它,又看不見它的尾。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我們探求古人的智慧、歷史中的規律,都是為了能更好地服務今天。以古人的經驗為鏡,正我們自己的衣冠。當然,我們也會發現,有一種規律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這就是道紀。
總結:當我們遵從道紀,就是修道;當我們有了分別心,也就是你好我壞、你是我非之類的對立概念時,就遠離了道體。
我們不要管那麼多道體以外的東西,哪怕紛亂的世界像亂麻一團,我們也不要管它,只要安住於道體,任世界紛紜變幻。榮也不管它,辱也不管它,因為在道體之中,榮耀不能增加你的光明,不能為你添彩,侮辱也不能讓你愚昧、讓你墮落。所以,一切看得見看不見、聽得見聽不見、摸得著摸不著,都不要去管它,安住於道之本體,也就是夷、希、微的境界,就能進入「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的狀態。
【悟道心得】
道是無形無相的,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但它卻又實實在在存在著。一切事物生生滅滅,終成虛空,唯有道是永恆存在、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
大道是支配萬物的,雖然它存在於冥冥世界之中,無跡可循。但是,它有其自身的變化運動規律,如果掌握了這種規律,便有了解具體事物的根本。
人在道中,道在我中。一旦我們的行為順道而行,就能一帆風順,事事遂心;相反,如果逆道而行,我們的行為就會處處受阻,甚至遭受禍患。
不必擔心目前的勢態如何,能用道來嚴於律己,能用道去理順化解,就能得大自在!
修道就是要安住道的本體,不管紛繁雜亂的各種現象,去除對名相的執著,對「我」的執著,就能進入「夷、希、微」的境界,或者佛法里講的真心狀態。
❷ 《道德經》第六章筆記
【原文】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
生養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筆記】
001對母親的尊重
萬事萬物的本源,就是天地產生萬物,跟人類生命的產生的道理是一樣的。
對母親的尊重和敬畏精神,「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底蘊。如果缺乏對母親的敬畏和尊重,文化的其他方面也會崩塌。比如祖國母親。
了解了道,才能了解具體的萬事萬物;了解了具體萬事玩具,你再回來復守其母,了解具體萬事玩具中所蘊含的道,你才能夠尊重和崇拜這個道。
用母子關系來形容最高的道理和萬事玩具的關系,了解了母親,才能了解自己;我了解了自己,更應該去愛護母親、守護母親、復守母親。
002如何閱讀經典?
歷史上那些思想家的光芒,就像夜幕中的群星,在黑暗的時候給我們指引以以前的方向。
了解這些人的思想和智慧,充實的不僅是我們的知識,更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精神世界。
所以,對此,我們要懷有敬畏之心。有了敬畏,才能了解他們思想上的精髓,形成一種和諧的互動,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繼承。
❸ 教師職業道德讀書筆記
《教師職業道德》讀書筆記
教師肩負的是雙重任務,教書、育人。教育工作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它是一種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質量的高低,決定於教師。在學校里,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道德水平,對於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和影響,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教師職業道德》一書緊密結合教師職業的特點,對師德問題展開了充分的討論。書中說,孔子愛學生,對學生真誠無私,傳授知識毫無保留;荀子愛學生,留下「青出於藍而勝與藍」的名言,鼓勵學生超過自己的老師;魯迅先生愛學生,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吶喊,要把少年兒童從封建禮教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培養他們為革命的「新後代」;陶行知先生愛學生,在艱難之中創辦育才學校,讓窮人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機會,「愛生」並不容易。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教育工作中,會時常碰到學生犯了個小錯誤,需要老師去正確引導、耐心的指正。有時,教師一個粗暴的動作,甚至一個責備的眼神,盡管不是刻意的,卻能在師生之間隔起一道心靈的屏障,使學生關閉他們的心門,這對老師來說實在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師德傳統有幾千年的積淀,博大精深,燦爛輝煌,那麼,在工作中,我們又該如何正確關愛每一個學生呢?
首先,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愛學生,首行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哲學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任何一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從本質上熱愛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示範地位,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學生,使師生關系平等,激發學生的自我肯定意識。(m.mrnum.Com)多一點笑容,多一點關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既能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只有師生關系的融洽,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班級氣氛就會融洽,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講究批評的藝術 。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我們教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如果一味地劈頭蓋臉地對他們進行指責,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批評學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學生犯了錯,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不要輕易地將學生以往的錯誤聯系起來。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出錯的學生,我們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准確,恰如其分。准確、真誠的評語,會使學生心悅誠服、欣然接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第三,讓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創設更多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如在按時按質完成作業後,我會給他們敲一個我的圖章,學生很開心,這樣,越來越多的學生都想得到老師的章,對他們來說,不單單是一個章,而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同時要讓學生體驗成功。
讀了《教師職業道德》這本書,我覺得它給我指明了今後學習和工作的方向,使我更有信心迎接各種工作上的困難,我將一如既往的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更大膽的在教學的道路上探索,前進,為培養更優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作為教師,誰如果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就要把教師道德理論化為思想方法,同時要身體力行,化為自己有血有肉的道德人格
❹ 道德經讀書筆記(前六章)
本文主要以南山空同的道德經譯文為參考。南山關於道德圖的提出,極大的方便了對道德經的理解和閱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閱讀框架。但南山空同本人對於道德經的理解還是陷入世人的一般見識,並未超越。。個人認為,對道德經最好的傳承和對話是王陽明及他的心學。本文借用他的心外無物的概念作為基礎框架。
第一章 立論:心外無物,真空妙有
道即心,名為物。道可道非常道,說的是,因為心,核心微妙甚深,用名物來說明他,本身就有局限。名可名,非常名,是因為物處於在不斷的變化中,不會永久不變。無名即為先天之心,是一切的本源,有名是後天之心,心生萬物,故稱為萬物之母。何為先天之心,就是處於一切事物共有的核心的微妙覺態,佛家稱無上正等正覺,基督稱上帝,王陽明稱良知。道家為太極。何為後天之心,即為各類生命的識態,對於人而言即是其思維模式,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之類,由於其認識和思維模式不同,對各人與物的理解也不同,其世界的狀態也為不同,所謂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心生萬物含義為引人心(思維模式)模式不同,其外物的內涵則不同,離開人心,外物對其含無意義,如死人,無思維模式,則世間一切萬物對其含無意義,他亦成他人心中之萬物。
常無欲,其中的欲說的是障礙。當心中無障礙,即到達萬物之核心,世間之本源,則到達佛家的無上甚深微妙的正覺狀態,則可以真空妙有。這里的無不是沒有。特別注意,無不是沒有。從世界角度看核心,世界以存在的物質性為基礎。沒有所謂的完全沒有。無即是真空,真空即含一切。佛家所謂如來藏。真空是小到不能再小。但不是沒有。當小到不能再小時,就會出現大到無窮大,他們是同時存在,互相依存又可轉化,也是道家的太極陰陽互轉,也是一陰一陽,真空即無窮小,為陰,卻能化成無窮大,為陽,所以說他為妙有。。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就是說的沒有單獨存著的陰或陽,由於陰和陽存在必會生化物,因此世界必然是物性狀態,說物已含陰,陽,陰陽生化狀態或物,第一物是為乾,是為天,是生生不息的力量,由於有生生不息的驅動力,因而還能不斷生化其他。故從數上來說,世界最小數為三。一為三分之一的陰,二為三分二的陰和陽,他們不可在拆分。說一或二,是為方便認識,而假設可單獨拿出研究。。當無限小即將聯通妙有到無限大的那一霎那,我們稱之為中央核心點。是一切一切的本源。但一定要記住世界最小數為三。非一,即不是線性的世界,而是圓性的世界。線性的世界框架永遠會陷入線性邏輯思維的死胡同,一之前還有什麼。。。對於我而已,第一因,第一原來則為世界有中央核心,中央核心點最小數為三,中央核心點的最小與全宇宙的最大是同時存在的,最小即最大,也稱之為妙。
常有欲,是指進入人的認識狀態,進入人間,成為人就會有障礙,有障礙就是非中央核心狀態,就會有邊界狀態和認知,徼為邊界之意。。。二者同出而異名,說的是心與物是相對不同又有聯系,人的認知能力也來自核心點,而這種認識能力又反過來覺照核心點,覺照世界萬事萬物,說他們為玄,即是不可思議。或者說現象與本質之間的關系。眾妙之門是明白核心,明白覺照的心,是一切生生不息,生老病死,元亨利貞的本源,
關於道德經,南山兄提出道:規律,德:遵循 經:變化。脈絡。 圖:地圖。指南針。一條路,有指標,人可識,需要正確 、完整的地圖,地圖里外的指南針都要發現。本人對此稍微修正為道為本心,道千萬不可為規律。規律還是物,還是固執。本心在於動,在於玄妙,在於小的不可再小,大的不可再大,一切都包含,一切也都存在。德為物行,是匹配。
個人認為,道篇講本心,核心,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德篇講物行,關系,聯系,配合,運用,是行為軌跡。是知行合一。
第二篇 唯有真心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南山兄在此篇提出了一個概念為天然道德,他認為,美醜善惡相對中間還要有一個真。真即是天然道德,即是規律,是一切的標准,這個引申理解是神來之筆。對此我的觀點是,美醜只是陰陽,陰陽之中還有一個區別的心。最微妙處的核心,的確可以說是真心,因為他是一切的一切的本來面目。但真心不是規律。規律只是真心的表現,如果用規律套真心,就是佛陀說的「如人以手 指月示人 彼人因指 當應看月」,意思為我用手指指出月亮在哪,你卻把手指看出月。
真,真心為本篇為關鍵詞。承接上文真空妙有。真心不會固著於表象,事物,關系,陰陽。該有作為就有作為,一切都是隨順,正好,剛剛好即可。
南山兄繼續提出,由天然道德分化出天道和人道。天道無關德,與德捆綁,是後世儒家險惡洗腦用心的捆綁,他認為按規律辦事,即為得道多助。同時聖人是無言之教,即更多在身教而非言教。。。。。他這觀點我認為不能完全都對。我的觀點是真心在與事上,是靈活權變,但又根據事物的融合在,正正好,就像一美女雕刻藝術家跟我說過,必然都是通過偶然來展現。這偶然就是正正好。之所以說他不完全對,他把能動的真心看成了死物的規律。真實的生態網不是實驗室里的純粹環境,有許多變數,就是佛家所謂的緣,而緣裡面有很多愛恨情仇,仁義禮信的德因素。就像前往講的,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沒有純粹的心,必要借物。沒有純粹的物,通過物來顯,物必通過心來現。比如當地球人不知道有銀河系時,銀河系在地球人的心覺中是不顯現。但不代表銀河系不存在。它本來就存在,本來存在源於真心,核心,一切具足。由於語言的局限性,會借佛家等語言觀點來描述,但不代表全部認同現有的佛家體系和理論。
第三章 有所為有所不為
原文: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本篇南山兄提了一個社會道德的觀點,理解為回到無知無欲的狀態,人就會知道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進而不會被洗腦,被社會道德綁架。認為正常的社會不需要推崇什麼。
我的觀念。上賢,難得之物,可見欲都屬於心外之物,過分推崇會進入極端。本文觀點還是在無知無欲。再次強調,無不是沒有。要理解這篇,要兩個層面,一是民與聖人對,一是推崇與無欲對,很顯然是民對推崇,聖對無欲。民的狀態是低層次,低緯度的,有障礙的,易於迷失本心的,聖是高緯度的,通達的,時刻鏈接中心,核心穩定的。因此在聖人角度賢奸,貴賤都是因時因地,不會固執。而普通民眾會,容易成為物化的奴隸。因此聖人的任務是,提高民眾走出固執,提高他們的緯度,讓他們升級演化,直到真心當家做主人。基於此,聖。人針對民,最初期的層次與任務,是讓他們元。就是安身立命。對應的是夭折。元階段,安身立命階段,是離苦得樂,是最原始的慾望和人性的需求滿足,因此實腹與強骨為關鍵。但實腹,強骨不是建立在弱肉強食的負和或者零和博弈,因此不能推崇物慾,壯志。很容易讓還處於低級狀態的民今日癲狂的暗黑時代。所以才能看似什麼都沒做,而什麼都做了。陰符經有雲,事都有機,有命機,天機,氣機,神機,工機,機鋒未到,勢未成,有為反而是禍害。無知無欲萬萬不可理解為愚民的手段,給百姓洗腦。那是有為。。歷史經驗顯示,愚民的政府,絕對不會讓百姓實腹強骨。
第四章 象帝之先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和其光,解其紛,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本章南山兄分析為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的關系,主次。我表示認可,除了改自然道德為真心,社會道德為外物。象帝之先,指出不要把現象,外物當皇帝,迷失了真心,讓那通達無礙的本心成了物慾的奴隸。
第五章。守中迴向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若於守中。 知源而有支、守內而攻外,識濁而持清,行躁而心靜,實言而行踐,此謂之守;不遠名利是有篤靜,不棄七情而得明心,不去五味而無所貪,不離聲色自居清靜,此謂之中。守中之道,在於損益、言出則行踐,易行於守中,無有障礙。
中就是心外無物,回歸真心當主人,而不是將外物奉為上帝,失去了自由的心,成為了無主軀殼,一個奴隸。守是知行合一。知是走向核心,走向正道。在此而不斷行動,積累,突變。守中的程序是一步步的,元亨利貞權,不斷回內向外,回內是更深刻的覺察,更微細的感覺,向外是更開放的視野,更宏觀的格局,二者是同時發生同時進行。這樣才是時刻鏈接中央點,與組織保持聯系,並在事的磨練中一步步壯大,升維,成為本能能力,不容易被外物所障礙,損益實為迴向的過程,向內縮與向外擴。
真心,也叫中央點,我們身而為人,都有中央點,也就是都有真心,但我們的真心極其微弱,混雜。也就是這一點真心,讓我們有了意識與人格。就像一粒金沙混雜在沙漠中。我們需要同過在事上的磨練,提存我們的真心,直到與宇宙中的最初點吻合。由於最初點也是一切世界顯現點,當吻合也就是成就佛家所說,成就無上甚深微妙正等正覺而成中央毗盧遮那佛。
但通往最中心點,有無數次中心點,每個次中心點的層次,緯度,生命狀態,能力水平都不相同。當你在迴向的過程中,你覺得哪個次中心很吸引你,則你將被該中心點所在的世界與水平所奴役,根據心外無物原則,你的心層次在此停留,物則顯現,你則居於此地。也稱為你將定位於此。只有一直迴向到最初點,進而圓滿一切世界,則為通達,而無用障礙。請記住我們的最初點是三,不是一。最初點就是最大處,像一個圓形的門,通達無礙,最初之前沒有最初,他名為最初,實為最大。名為最大,實為最初。剎那間狀態,生生不息的轉動妙化。
第六章 心生綿綿
原文: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其若存!綿綿呵!用之不堇。
真心有生機,不是一灘死水,能生生不息。但生不是隨便生,有神機,即真空妙有時或者是時代在轉換,有天機,環境時勢,有命機,每個物種的物性,基因空間,有氣機,個人的能力時運緣分狀態,有工機,時代技術水平等等。生的不同,安身立命的方式也不同,或生或夭都是天道。踏踏實實苦練本身,站在生態網核心位置才是關鍵。
南山兄進而推演出天道,地道,人道。也是點睛之筆。對下文的天道人之闡述有承接,更容易理解。
❺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五篇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兩千多年來一向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就應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 讀書心得 和感想,喜歡可以分享一下喲!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1
《道德經》是先秦時期道教的基本書籍。據說這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老丹寫的。老子的話語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它由「道」和「德」兩部分組成。
我明白《道德經》中的「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且是個體修行之道,即修身養性之道;「德」不僅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道德或德性,而且是實踐者應有的特殊世界觀、 方法 論和處世方式。兩者相輔相成。如果他們能結合成一個,他們將成功的「栽培」。
在《道德經》的「德」部分,我不認為它僅僅被理解為處世之道,操持家庭之道,操持國家之道,事實上,這就是老子教導人們去培養的方式。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了道德的基礎,他在處世、治家、立國等方面就有可能失敗,也就沒有了修養的.能力。因此,道德是為道家修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也可能是人們共同需要的;另一方面,僧人需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和超脫的生活,這也是關於仁、義、禮和道德信仰的討論。
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舍己為人,追求道,但他們不也追求彼此之間的距離嗎?不修德,何以得「道」?讀了《道德經》之後,我查了資料,發現《道德經》里還有一句話,「德為先,道為次」。我認為這也符合淳德歸道、道德歸道的初衷。道德與道除了道德的內涵外,還蘊涵著「德歸道」、「德育道」的深刻意境。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看到《道德經》,甚至不可能看到它。正如林語堂所說:「我想,讀了《道德經》的人,首先會發笑;然後他就那樣笑了;最後,他覺得他現在非常需要這個理論。至少,這是大多數人第一次讀《老子》時的反應。「我希望我能堅持學習《道德經》,修身養性。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雖然我讀了《老子》後覺得自己不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但我的內心仍然是開放的,覺得這本書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
《道德經》是老子寫的,但它不是關於他的生活,而是關於道德,所以它被稱為《道德經》。《道德經》原分為兩部分,共5000多字。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主要談「道」,第二部分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主要談「德」。
老子的道是天道,是自然法則。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尊重自然規律。
當一個人的生活充滿了自滿和失望,有時人們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使他們被毀滅,不能被拯救。因此,當我們感到滿足或沮喪時,我們如何保護自己呢?我們的頭腦是否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這需要生命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啟迪。
當人們滿意的時候,他們的家庭和事業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在這個時候,人很容易傲慢、自大和自大。這樣做的後果是招來嫉妒,樹敵太多,甚至殺人。在老子看來,當福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提醒自己,災難的根源也來了。我們不應該那麼霸道,我們應該知道如何謙虛,否則我們會失去我們的方式當我們沮喪。不要傲慢。不要認為你很偉大。世界上有戰無不勝的人。強者終有強者。一定有比你更強大、更優秀的人。但是當我們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不應該炫耀,自負,自豪,謙虛。
老子說:「聖人無所事事,無所事事,無所事事,這是一種教導。」一切事情都是在沒有開始的情況下完成的,都是在不存在的情況下誕生的,都是徒勞無功的,都是在沒有生活的情況下完成的。」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2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中華瑰寶,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記得上學時跟著老師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這是出自何處,更甭說是什麼意思了。時過幾十載,再次看這部道家巨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見解。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慾、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頭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匱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都應該從老子《道德經》裡面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持靜心是安身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古語說:讀史而明鑒,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干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在物慾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凈心的狀態,否則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扎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與創新能力。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應前文,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 文章 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令人佩服。
道德經全文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道,下部德。
道,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如果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為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區區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社會、自然是如此,大家小家是如此,為人處世亦如此,對待老人盡心盡孝、兄弟姐妹和諧相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3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雲: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裡,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為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為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眾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里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眾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著幼崽的母獸和幼獸, 捕魚 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蘊藏著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里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著與人為善態度,說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為善;尊老愛幼,與人為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4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有喜才會有悲,有歡才會有愁,有希望才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為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欲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欲」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欲」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為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 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為自己找各種借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朴」、「一」等。
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范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5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系。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秘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斗,有爭斗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凈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斗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復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系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我們采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獲。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嘆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雲:「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亘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道德經》讀書心得和感想五篇相關文章:
★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5篇
★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5篇】
★ 《道德經》讀書筆記五篇
★ 讀完道德經的感想與心得
★ 道德經觀後心得體會五篇
★ 道德經讀書心得感悟
★ 道德經讀書心得感想
★ 《道德經》讀書感悟優秀作文範文10篇
★ 讀《道德經》有感範文5篇
★ 道德經心得精選5篇800字高中範文
❻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5篇
道德經》是道家經典著作,在國內外影響巨大。《道德經》譯本眾多,僅英譯本就達一百多種。下面就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道德經 讀書筆記 精選5篇,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5篇(一):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備受矚目,中國 文化 也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道德經》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書。《道德經》中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道德經》裡面蘊含的內容也在塑造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論語》裡面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該怎麼對待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方式。另外《孟子》裡面講「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於優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該怎樣學習。中華經典中《道德經》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經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為了解除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里渦陽人民心田裡,長期浸潤著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於人類的貢獻,在於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秘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於自然,以「無」為本,以「有」為用,以「反始守柔」為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成為《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評論《老子》一書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可以闡說的,但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因此,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不為自己而生,所以能夠長久。因此,聖人把自身置於眾人之後,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佔先;把自身置於度外,卻能保存自己。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己,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 傳統文化 ,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營養。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5篇(二):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了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了解首先不執著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著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又存在著,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為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著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著,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著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著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5篇(三):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於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 企業運營 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也能夠作為《道德經》的 讀後感 ,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於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於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於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麼樣子。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5篇(四):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千百年來,人們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沖擊著每一個人的 思維方式 和價值取向,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人民警察來說,如何去面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靜處世,清靜自省,堅忍不拔。
一、致虛守靜是安於本職工作的根本
《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所謂「致虛極」,就是「致極虛」;「守靜篤」,就是「篤守靜」。這是修道的基本 方法 。「致虛極」是說,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話,要努力使自己達到極端空虛的境界。極需指心靈一塵不染,近於真空。《周易》把這種境界叫做「潔凈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雜欲。「篤」是敦厚,篤守就是堅守。「守靜篤」就是堅守靜寂。動與靜是互為因果的,自己靜才能感知外界的動,自己動就無法知道外界的真實。孔子說:「人皆鑒於止水,而莫鑒於流水。」就是說,人都是到平靜的水面上才能照見自己的相貌,沒有人能在流動的水面上照見自己。心靈如水一樣,靜下來才能觀照真實,觀照真實才能入道。總之,人們的心境只有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二、凈心寡慾是保持清正廉潔的源泉
三、堅忍不屈是全力履行職責的保證
總之,細細品讀《道德經》,大力挖掘其有利於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對於一個人民教師來說,只有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時刻保持無私的關愛學生、滿腔的工作熱情,才能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5篇(五):
最近我不大喜歡聊天了,因為思想深邃的人不多。心慢慢地不怎麼花了,畢竟歲月不饒人。我喜歡一個人在花園散步沉思。官二代、富二代們占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讓底層的人難以往上流動,官商勾結還如何做人民的公僕,公平正義何在?讀書無用論也不是空穴來風;中國的官員的選拔應該真正交給選民而不是由上級領導說了算,做官的如果俯下身子去討好選民而不是絞盡腦汁的去巴結領導一切的一切都好辦了------思考這些問題,我的痛苦與日俱增。為了減少我的痛苦,我開始讀道德經了,我發現我受益匪淺。
道德經里說上善若水。水的適應環境能力最強。到了不同的容器,水都能隨之改變。為人處世當如柳樹,而不能像青松。柳樹溫柔,給人以美感。青松倔強,葉如鋒芒,容易傷人。我們不能老是埋怨環境的惡劣,自己應該主動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達爾文不也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
道德經里說要摒棄自己的私慾,不妄為便能無所不為。一切都要符合道。道法自然。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干什麼事要穩重。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可能失去的更多。我對晉升高級也不再有過多的沖動。而是順其自然吧。
道德經里說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佔十分之三,還有十分之三是因為過分追求名利而在縮短自己的壽命。貪官為了貪欲而鋃鐺入獄,賭徒因不服輸而徹底毀壞了自己的身體,單位上有好多人為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而鬧僵了人際關系自尋煩惱。我愛我的孩子,愛我的老婆,愛我的家,愛我的親朋好友,愛愛大自然,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星球。我相信善,回報與否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寧靜了。
最近我的睡眠質量好多了。勸你有時間也讀讀道德經 , 好嗎?
❼ 簡答什麼是職業道德的讀書筆記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簡答 什麼是職業道德的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簡答 什麼是職業道德的讀書筆記篇一
【道德】
道德的職能:
1、調節職能
2、教育職能
3、認知職能
【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的結構:
1、職業道德意識:存在於人的內心。
a)職業心理
b)職業觀念
c)職業倫理
2、職業道德規范: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3、職業道德行為:職業范圍內能夠用一定的善惡、是非標准來進行評價的行為。
職業道德的內容:
1、愛崗敬業
2、誠實守信
3、辦事公道
4、服務群眾
5、奉獻社會
【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
1、政治性和原則性
2、科學性和靈活性
3、服務性和利益高度相關性
4、無私性和廉潔性
5、規范性和約束性
會計職業道德的范疇:
1、義務:是指人們在道義上應履行的對社會、集體和他人的責任。
2、良心:是人們在履行對他人、社會的義務過程中形成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
3、榮譽:既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用以評價人們行為的社會價值尺度,又是個人對其行為的社會價值自我意識 的客觀評價和主觀意識。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1、職業技能、技術(職業之道)
2、職業品質(職業之德)
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
1、指導功能
2、評價功能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
關系:
1、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2、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3、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4、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區別:
1、性質不同:會計法律制度他律性;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性。
2、作用范圍不同: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而不能離開行為過問動機;會計職業道德不但要求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內在精神世界。
3、表現形式不同:會計法律制度是具體的、明確額、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條例;會計職業道德既有成文,又有不成文的規范。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一、愛崗敬業:
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個會計從業人員是否具有職業道德的首要標准。
基本要求:
1、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2、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3、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二、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公民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是對會計工作者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要求,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和核心。
基本要求:
1、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
2、實事求是,如實反映;
3、保守秘密,不為利益所誘惑;
4、職業謹慎,信譽至上。
三、廉潔自律:
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這既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也是會計職業道德良好聲譽的外在表現。
會計工作的特點決定了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是會計人員的行為准則。
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觀念自覺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慾望。
基本要求: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公私分明,不貪不佔;
四、客觀公正:
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基本要求:
1、依法辦事;
2、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獨立性。
五、堅持准則:
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
准則包括:會計准則、會計法律、會計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基本要求:
1、熟悉准則;
2、遵循准則;
3、堅持准則。
六、提高技能:
職業技能(也稱為職業能力):會計理論水平、會計實務能力、職業判斷能力、更新知識能力、提供會計信息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職業經驗。
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
2、要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七、參與管理:
間接參加管理活動,為管理者當參謀,為管理活動服務。
基本要求:
1、努力鑽研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提高業務技能,未參與管理打下基礎;
2、熟悉服務對象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八、強化服務:
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
強化服務的關鍵是提高服務質量。
愛崗敬業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出發點;強化服務、奉獻社會是歸宿點。
基本要求:
1、強化服務意識;
2、提高服務質量。(並非無原則地滿足服務主體的需要)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內容:
1、觀念教育
2、規范教育
3、警示教育
途徑:
1、會計學歷教育
2、會計繼續教育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
a)形勢教育
b)品德教育
c)法制教育
【會計職業道德教修養】
是指人們依照職業道德原則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鍛煉、自我提高的活動。
環節:
1、形成正確的認知;
2、培養高尚的情感;
3、樹立堅定的信念;
4、養成良好的行為。
簡答 什麼是職業道德的讀書筆記篇二
前幾天細讀了一遍《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一書,感覺到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葯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尺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
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風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不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較強的綜合能力是教師素質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與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工作效率息息相關。加強這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即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完善自我和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遠的。所以,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四有"新人,不辜負人們教師的光榮稱號和使命!
簡答 什麼是職業道德的讀書筆記篇三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下面我想說一說我讀完這本書的一點心得體會。
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有句話說的好,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所以我要做更好的自己,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葯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孜孜不倦,積極進取。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准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加入到學校組織的讀書活動中去,做一名“學習型”的優秀教師。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 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
❽ [道德經筆記二] 有無相生
《道德經》是中國人的哲學。初學哲學,宜由導讀指引。我的方法,選了《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弼本合校的版本,參考南懷瑾的《老子他說》,佩傅榮的《解讀老子》。參照兩大家之言,自己整理。結合股票交易來應用學習。生活中要能應用到一點,就是道之用了。
我會每周學一章《道德經》,歡迎大家關注,並一起學習交流。
學習回顧
史學的經典是常新的,她讓我們用前人的經驗來透視當今的紛紜,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坐標;文學的經典是常新的,她讓我們用前人的審美來捕捉當今的生機,以享受自己的人生樂趣;哲學的經典是常新的,她讓我們用前人的智慧來詮釋當今的信仰,以培養自己的人生操守。讀一讀,她將使我們丟棄的是那些幼稚和浮華,帶來理性和高雅,以及豐富的內涵和無窮的樂趣。
實用功利的話,在心未病時,吃些保健品,比有病時吃葯強。
為什麼要學道德經?我的學習方法及前期學習內容見 道德經學習筆記|道無明
本周學習內容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天下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醜陋的觀念;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那麼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殊不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襯托,高和下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和後互相跟隨——這是永恆不變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態度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生長而不加干預,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養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永不會泯滅。
南懷瑾註解
真善美的價值定論何在 ?前章,道有名,而道無明。如辯證的邏輯,不自立於不變的肯定與否定。本章再提出美與善加以闡述。中國古代對人生哲學要求必須達於善,生活與行為,必須要求到至美的境界。無論何種宗教與教育哲學,都會樹立美和善的架構。凡是人為所謂的美善之道,殊不知變生於定,一落痕跡,一存此念,就已不善不美了。佛學中的真如與道無名類似。以解脫「見惑」-----理解上的困惑;「思惑」-----觀念上的困惑,為無為法,為見道的重心所在。
有無相生 。否定無中生有,唯物論給老子扣上虛無主義的帽子。道家道化學說,神與心,也是佛道爭端的症結,都涉及到「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的形而上學。老子說的因果循環的大道理,卻被聰明狡詐之徒用作欺世盜國謀略的哲學內涵。
流水行雲永不居。 有於無,互為因果,相生互變,重點在於生。難與易,互為成功的原則,重點在成。高於下,相傾而自然歸於平等,重點在傾。音與聲相和,自然的和諧的音律,重點在於和。前與後,相隨而來而去,沒有界限,重點在於隨。有無,難易,高下,音聲,前後等現象種種,在自然規律中相互為用。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人要識道之用,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則,不執著,不自私,不佔有,為而有為。
處事之道 。處無為之事,是說為而無為的原則,行雲如流水,義所作為,理所應為,作應當作的事。行不言之教,與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的說法同理。引而申之,不佔有的作為,反而是不去。
傅佩榮註解
人間的價值判斷是相對的。 傅佩榮先生講,明白美善的相對道理,於是無所作為,任其自行發展。
不必擔心有功就有過 。聖人指悟道者,體現道的作為。不居功,故以不去。
萬物辯證統一。 有無是統一的存在,而不是分立。萬物是變化相生,由將來看現在,亦復如此。有無,並不是西方哲學的存有與虛無。
我的學習體會
辨別美醜和善惡是哲學思維的基礎問題。萬物是有機聯系,並永恆變化。處事之道是道法自然,不自持,心無羈絆,方可洞事若明,是以不去。
何為美?
西方美學奠基人康德說,鑒賞是憑借完全無利害觀念的愉快感和不愉快感對某一行為或其表現方法的一種判斷力。一個這樣的愉快的對象就叫做美。美是無概念而普遍而令人愉快的。美是一個對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如果這形式是沒有一個目的表象而在對象身上被知覺到的話。美是不依賴概念而被認作一個必然的愉快的對象。
何為善惡美醜?
美醜,善惡,無絕對的標准。建立一個善的標准,就會為人利用,為惡當借口。例如郭美美引發的國人慈善信任危機。建立一個美的標准,那個美就會走樣,而忽略真正的美,例如美女腦殘粉,注重外在美,忽視心靈美。
永恆變化?
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通。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同,是謂大同。事物辯證統一,孕於變化之中,往復不絕。
處事之道?
西方哲學的內容往往是完全邏輯的,這種抽象的邏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卻很難對我們的行為本身有任何指導。中國哲學則強調哲學不僅僅是知識和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去養成一種人格。在中國哲學中,人人都可以做賢人、聖人或者出世之人。西方哲學科學與宗教幾乎是完全對立的存在,有我無他,但是中國哲學卻把宗教強調的你應該去做什麼,怎麼做?和哲學強調的為什麼會這樣,道理何在?統一起來。中國哲學對人的行為本身有規定和很強的約束性,很有實用性。
道之用
1.道德經是中國哲學典籍,是系統的知識,覆蓋各個方面,對道,美,善,無為等等哲思,是豐富和完善自己正確人生觀的途徑之一。
2.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批判性思考,是系統學習的關鍵。在完善自己系統化知識體繫上,將新知識掛接到知識樹上,就是系統化學習。行無為之事,不言之教。
3.股票交易的思考。
交易的有無。基本交易可以簡化為單根K線,即有與無,如何轉變在於生,就是持倉策略和市場分析的基礎。
交易的難易。交易之道,簡為低買高賣,或為高買低賣,做起來,卻難度很大,難點在於如何成,道理容易,卻難以行,與老子所說多麼一致。
交易的趨勢。股價的高低,階段的高低,時間級別的高低,重點在於傾,也就是趨勢轉化,轉折即是傾的勢,平即是震盪,高點和低點的K線組合和指標規律總結與掌握,就是交易的術。
交易的和諧。交易里和諧的是價格波動與人心向背,是價格和量的體現,是交易聖杯的核心。
交易的前後。交易的行為是不斷回轉,歷史可溯,未來可期,但卻是沒有界限與人為的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