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道德真經
① 《道德經》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後感1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通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判斷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系是變動的。因此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丑,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准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發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後感2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讀書筆記.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3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鑒。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么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系。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裡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讀後感4
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有時候做事很難一心一意。往往是做這件事想那件事——學習的時候,想著待會去玩;上課的時候,想著中午會吃什麼午飯……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後一事無成。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兒「專氣致柔」的時候么?
那倒未必。回想起嬰兒時代,當我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著自己的手指,專心地啃著自己的腳板的時候,無論旁邊多麼吵鬧,我們也不理不睬,專心致志。這不就是「專氣致柔」嗎?
上課上到一半,看著窗外的大樹,看著街上的行人,或者想著什麼事情,心就會飛到別出去,那樣,上課就什麼也學不到了。發呆也一樣。我曾經試過,但不久就被識破。因為那時候的我會兩眼無神,獃獃地盯著一個方向。現在的我們,和以前的我們有不同:做某事時,身邊受到影響,即使是輕微的,都足以讓我們煩躁不安,甚至是分心。或許,只有那些聖人,那些得道者才會做到吧。做到「營魄抱一,專氣致柔」對於已經懂得一些世間道理的我,已經很難了。
當我們在做某事時受到影響,或者是分心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句話吧。努力朝「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的方向努力,說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道德經》讀後感5
今天我剛在外婆家吃完大餐後,獨自一人往家走。
走到了一個拐彎處,我突然發現一個叼著香煙的人站在角落裡。月亮高高掛,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他的發色一樣不缺呀,再加上一身怪裝束,我斷定他是一個混混。
於是我猶豫著不敢向前,就在此時,一個小學生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那個混混攔住了他,一隻手一伸,一臉奸笑的說:「小子,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吧,大爺我沒錢花,接我點錢。」看著那小學生害怕的樣子,我真想沖上去一腳把他踹到東門揀菜屑去。
可一想:現在的混混什麼都幹得出來,一會沒把他干到,自己兩眼一翻,兩腿一伸,跑到西方游樂世界去了,那也太不換算了吧。我就繞到回家了。
又一個夜晚,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月亮下同一個混混。這回,他攔住了一個中學生。我想,這回再也不能放過他了。正好一個叔叔從商店裡出來,我急忙拉著叔叔說:「叔叔,那有個混混正在搶錢。」那叔叔聽完話丟下東西,對我說了聲謝謝,就沖了上去。幾下就把那個混混抓住了,只見那叔叔拿出一把手銬,銬住了混混的手。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這位叔叔是警察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著月亮,覺得今天的月亮特別美麗。
《道德經》讀後感6
解讀老子《道德經》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後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恆常快樂,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准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願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後深受啟發、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並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於無為之美,美於無私之美,美於心靈之美。願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裡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讀後感7
我和爸爸在游覽化女泉的時候,看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道德經》,我想這本書應該對我很有幫助,所以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下來,我翻開一讀才知道,《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不朽著作,是一部博大精深、詞意錘煉的哲理詩。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我國古代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無論對於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還是對於政治的統一於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經》是我國古老文明的智能結晶,也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猶如汪洋大海,內容包羅萬象,它不僅包含著宏奧的哲理,而且蘊含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系統科學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這本書主要講了「道」、「可道」、「德」、「下德」,一共有五千文字,最終還是歸結到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我有時候讀起來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反復看,才能慢慢看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導人們要更加善良,與人、與物為善,讓人類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人、物、自然和諧相處!
《道德經》讀後感8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麼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後,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為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為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匯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匯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為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道德經》里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後感9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並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全書分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覺得,《道德經》的精髓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經》給我們的啟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為己有;為世間萬物的發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為是一種心境和修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麼我們會生活的更輕松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復學習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
《道德經》讀後感10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並不是說在遠古時代,質朴的人民是只有美而沒有丑,只有善而沒有惡的。他們看到一隻尾羽斑斕的錦鳥會覺得它美,但那時並沒有「美」這個字眼,人們只是單純覺得心生愉悅罷了。但也有可能有人見烏鴉而心生愉悅,有人喜聞花香,這世上也不免有人喜聞臭草,有人喜歡舒緩之音,有人喜歡剛勁之聲。那時的美,是以人,以人的心之所好為判別標準的。而自從「美」這個詞被發明出來,萬事萬物就被「標碼」,就會有後人自己不加以思考就全盤接受了別人的價值觀。
契合還好,如若不契合,那那些人豈不是一輩子活在蒙蔽之中?「名」的出現,方便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描述,卻在一定情況下愚弄了世人。
世上的人應該都是向善的吧。「物競天擇」,大自然都在朝著一個更好的情形發育,人亦如是。為害作惡心生的滿足,是自我毀滅式的,要不斷勞心苦力來滿足自己,是暗耗人精力,不長久的。我認為不論什麼生物,都喜追逐長久之道,因此作惡人的內心,可能是自己都蒙蔽不知的。
《道德經》讀後感11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斗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凈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鍾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讀後感12
《道德經》很薄,只五千餘言,傳言為老子騎牛過函谷所著,《道德經》又很厚,它包羅萬象,其中有哲學有政治有自然科學有人文社會,這樣的書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卻很難。《道德經》的語言很美,散整有序,讀起來有種韻律感,深刻地道理蘊於淺顯的事例,極具思辨性,這是《道德經》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過闡述「道」這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來表明自己的世界觀,哲學的神奇之處,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現代物理,可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講究珍惜身體,就人與人的關系而言,主張柔弱不爭,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贊譽給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而不爭。」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會藍圖是「小國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一段,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對他心中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不知道要如何實現,但就是給出了這么一個夢,這是人對未來的期許,是人對社會本身的關注,很美好。
《道德經》讀後感13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麼品質?有什麼好學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人類能活過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並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保酵素。那怎麼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酵過程中瓶罐內產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酵3個月後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傢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讀後感14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讀後感15
著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過: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道德經是老子所著,書中主要闡「道」,老子認為,事物的種種玄妙都來自於道,而道是什麼,又來自於哪兒?
日前,我再次拜讀了道德經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道是什麼?道是宇宙間萬物的本源,道無法以語言闡述,卻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來闡釋道,上善若水,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狀,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堅硬的,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合乎於「道」,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適應於各種環境,能夠快速融入其中並且發揮效用,同時不妄自作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處於一個順暢的狀態。
現代的生活節奏下,許多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錢財富等,才會造成人們的貪欲不斷膨脹,最終導致了犯罪率的高發,若人們能重讀《道德經》,體悟其中的「道」,終有一天,人們的心能重歸平靜。
② 古漢字來的由來
我們現在對古漢字字義的認識,都局限於許慎的《說文解字》,但是,許慎對於古漢字的起源字義,根本一無所知,因為古漢字真正的起源,是具有非常崇高地位的黃帝時代所創造的「密文」,即使是在諸侯國的諸侯那裡,也是一無所知的,只存在於周朝王室的宮廷內。
③ 道德經全文
老子 道德經 全文
老子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
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澹兮其若海;
泊兮若無止。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累累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④ 老子簡介
老子其人
老子(約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
謚曰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 (今河南鹿邑東太清宮鎮,古屬亳州譙城)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
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註:《老子》一書也稱《道德經》。(《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老子新說
老子文產生於中國春秋末期,史經周景王變法、戰國紛爭、秦始皇「焚書」和漢武帝對老子「絕其道」,其諸多版本仍然傳抄、傳印了2500多年!這個歷史奇跡用漢武帝下屬司馬遷《史記》解釋說:是老子見周朝將亡,隱居到邊關,為關尹寫的五千餘言道德文章。這,難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諸多古籍都沒流傳下來,而一位所謂的「古代圖書館長」在邊關寫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傳文全國、流傳百世?純屬無稽之談!歷史上肯定是掩蓋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經過對先漢史料的邏輯考證,認為歷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謂的「王子朝之亂」實際是「單穆公之亂」!「王子朝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樁最大的冤假錯案!它的主要矛頭就是針對老子文和景王變法,並因此引發了一場以單穆公為首「親下以謀上」的反變法派對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為首的官道理論變法派的大屠殺和中國兩千多年的理性黑暗,這在先秦的《左傳》《國語》等史科中均有記載。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來政策欽定的「令德」,因為這一年《左傳》記載:魯大夫閔子馬公開攻擊周朝不學周禮,歪曲老子改革周禮的「無學」理論是「不學」。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無射鍾的律文,因為這一年《國語》中記載單穆公反對景王鑄無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鍾),他攻擊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過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國其危哉」!也因為鍾上的律文無先後之分,造成了帛書抄本「德經」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經」在先的差別。正因為以上的原因,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才稱老子文是「老子貴虛靜而重變法」,說單穆公政變是「親下以謀上」,說老子文是《周書》,留傳下了春秋末期各國的不同抄本。
老於文是春秋末周朝變法的綱領、中華的《義經》,由於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單穆公才得手勾結晉國政變,實現了大貴族的霸道對追求為民作主的王室、舊臣和百工的野蠻殘殺!至此,中國這頭雄獅才沉睡了兩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國人的一種慰藉的夢幻。人民懷念他們,把他們稱為中國的神,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認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歷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來者,今可以借鑒經驗,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於周靈王時,曾與太子晉和景王懷有同樣的變法抱負;職於周景王時,曾任建設大臣「司空」、主筆周朝變法綱領;死於周敬王時,曾適楚、離周去秦問祖歸宗。
老子生於公元前 570年左右,約比孔子大二十歲,是他的老師。老聃是王族,《左傳·定公四年》說:「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家族世襲周朝司空之職。《史記·管蔡世家》說:「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封季載於冉。」冉即聃,因此季載又君稱聃季——聃國的君主,老聃就是這一事實的繼承人,因此又官稱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陽子。老是對文王老兒子聃季族的族稱,老子本名老陽子,字來,學稱陽子,爵稱伯陽,師稱老子(子學家),官稱老聃或老君,隨王子朝攜典籍奔楚國曲仁里時字稱老萊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澤——聃國彭地(開封一帶),後人又稱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漢武帝反黃老之道時,對「聃季」兩字各去一半的貶義反稱,無先漢依據。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單氏取周」後離周去秦問祖歸宗,死於泰國。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韓非子稱為《周書》,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時則直呼《老子》,《史記》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為經,楊雄《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邊讓老子銘》說「見迫,遺言道德之經。」可見,對老子文最早的稱謂,是韓非子的《周書》。周時,晉國師曠稱此舉為「修《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最近,安徽渦陽縣鄭店村考古發掘出老子在楚國時居地,有關尹墓和聖母墓及聖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時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
依據這些線索,我們很容易找到《周書》——老子文與兩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鑄無射」鍾的關系:因為當時各諸侯國抄寫鑄在圓鍾上的《周書》順序和六書文字不同,造成流傳到現在的漢墓帛書《德經》先於《道經》而其它傳本《道經》先於《德經》,以及文字等差異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無解。
老子的社會哲理博大精深,主張辨而不辯、知無創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會精神和機遇建設,他是古今少有的社會辨證邏輯大師。
孔子問禮
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
道家哲學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黃帝、老子為創始人,並稱黃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學更是揉合了道學的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與道教。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故道家與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觀點
道家哲學首先不同於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 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後者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
文學特點
老子出關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決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這要說到老子出關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谷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函谷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里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樣,所以取名為函谷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瞭望著,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裡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只有聖人來才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著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著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他不給你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為他著書了,能為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著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著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著,演繹著。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為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為,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鄉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的河南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為「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里講學,此地離自己家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谷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鄉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鄉,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個桿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鞭子桿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為從這以後老子家鄉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又把這個台稱為「老君台」,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像啊!讀了老子家鄉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中國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累積起來的。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 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修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⑤ 道德經在西方真的那麼有名嗎
《道德經》在西方: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經典
早在17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都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贊嘆不已,並自覺地從中得到思想資源。
發行量僅次《聖經》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興趣的哲學家之一。從16世紀開始,西方人把《道德經》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
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經」3個字分別翻譯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經典」(classic)三個詞。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仍然有人把《道德經》分作《道經》和《德經》。
啟發西方學術界
17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是較早接受老子思想影響的西方哲學家。他從到過中國的傳教士那裡了解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化,曾試圖翻譯《道德經》。他根據老子的陰陽學說提出的二進制思想,是現代數理邏輯的雛形。
現代哲學中受到道家思想影響的有叔本華和海德格爾。叔本華的唯意志主義哲學和悲觀主義生活態度都從老子那裡得到了精神支持。
西方哲學家裊爬悀l思想,從中獲取能夠拯救西方文明危機的良方。他們發現,《道德經》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理解、為人處世的中庸態度、德性培養的修行方法等,對彌補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強權意志,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後現代主義提倡的無中心、無基礎、輕理智、重陶冶等相對主義觀念,都被看作從道家思想中得到了啟發。無論是美國的羅蒂還是法國的德里達,都表示自己的哲學理念與中國傳統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西方人各取所需
對普通西方人來說,《道德經》是他們可以「各取所需」的「法寶」。英國的一家小公司為了經營發展和協調內部關系,從《道德經》中獲取靈感,提出以人為本、以企業文化吸引人才的公司理念,在短短幾年之內盈利激增了200%,引起了英國媒體的廣泛關注。據悉,美國荷里活影星莎朗.史東憑著《道德經》走出了離婚陰影,重塑生活信心。
當然,更多的西方人認為《道德經》提倡了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如同《聖經》為人們建立的行為規范一樣。
當代英國漢學家和哲學家克拉克(j.j.clarke)在新著《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中把道家思想在西方的逐漸普及,歸結為思維方式上的三個變化:希望過更好的生活,但要從傳統宗教中教條式信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透過克服身心二元論,達到一種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從更廣的范圍,看待當代各種思想潮流。
⑥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6)解放道德真經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⑦ 道德經的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題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思想內涵
一、「道」與「德」之內涵界定
1、「道」:老子在《道德經》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於「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並不遠人,這里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並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後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並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於「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道體似虛而實,所以體內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出。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部單純,外部樸素無華,且清澈透明,長存於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該效法道而運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里的「自然」字面解為自己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時西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於聖人、禮儀、法令、慾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資源有限性的佔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回歸自然,順應無為而治、清凈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德」:「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范。德與法都是規范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裡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兒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范。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歸於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以及公之於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范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並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范圍之內,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於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別,同時也不同於「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范疇,是屬於人為規范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註:「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王弼註:「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並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幹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於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後人在加註的時候,囿於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註:「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雲「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後之字者謬妄相傳,皆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於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這里「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結構、整體的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後到道、自然,葉海煙先生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於「依循」、「效仿」 。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意義
1、「道」與「法」的關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三是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於「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范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則為自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律或習俗習慣,受到倫常關系的制約。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道之規則與常理是法形成的環境與基礎,法不過是以正式的形式規范化了的自然規律與常理,因此法與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法來源於道,且反過來要順應道的運動。
2、「道法自然」思想異於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是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的。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准,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循環。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聖人之治,而聖人之治的手段並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制,聖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統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了統治者雄心、私慾、智慧等產生爭戰、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論,法需要順應「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治理作用。 音韻之美
《道德經》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些詞句,不僅押韻,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韻美,也有旋律美。朗誦經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講究修辭
《道德經》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准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1、對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六十三章)。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於記憶、便於傳誦。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鼓動力。《道德經》中排比句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
3、比喻
《道德經》中比喻亦多。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養萬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擬人化,贊頌得道者的高貴品質。再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二十章)、「復歸於嬰兒」(二十八章),皆以嬰兒喻道者的純潔、天真、朴實無華。又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六十四章),連用三個比喻,講明從小做起的道理。這些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4、設問和反問
如:「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這些設問與反問,增加了語言波瀾,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5、聯珠
聯珠又叫頂真,是把前一句後邊的詞語作為後一句開頭的詞語,把語言連續說下去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聯珠使語氣連貫,結構嚴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系。
語言精闢
《道德經》有些語言極為精闢,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慾」(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變為警句,廣泛流傳。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現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現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現演變出「大智若愚」;「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現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現為「知足常樂」;「寵辱若驚」(十三章),現為「寵辱不驚」。 小國寡民
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以「小國寡民」為例
1、文學幻想與文學性
《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文字展示了一個具有理想色彩的世界:國家很小,人口很少,但是卻和平幸福。從物質上來看,「什」表示「眾」「雜」之意,「什伯之器」是說生活物資或物質生活資料十分豐富。「雖有舟輿」表示這里的交通和交通工具是較為發達的。食物、衣物、居所等一應俱全。從民眾的素質上講,這里的人們不貪生死卻對死亡充滿了敬意,心境淡泊寧靜,雖「什伯之器」豐富也沒有貪婪成性,「樂其俗」表明精神生活的充實,這說明人口素質很高。從國際形勢上說,這里很和平,雖然他們都有武器資源,卻「無所陳之」。這不是一個國家能決定的事,必須所有國家一致認可才能達到的境界。從國際交往上看,這里的人們交流都很單純,因過著知足常樂的生活,交往反而顯得不必要了。交流的減少帶來的是世俗事務的減少,這使人的心靈從凡俗中解放出來,真正達到了為心靈而生活的層次。「所謂『詩性的』含義是指人的『創造性的想像力』或者說是『憑想像來創造』。」可見,老子構建的這個世界充滿了詩性的魅力。
「小國寡民」的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實現的,這種「烏托邦情懷」是一種單純天真的夢想,充滿了詩人一般的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老子營造的這個世界,極具文學幻想的特點。這種幻想從人的基本訴求出發,是人類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共同的渴望。《道德經》作為文學文本的重要價值就體現在它具有這樣一種真切的人文關懷,而這也正是「文學性」在老子《道德經》中的體現。
2、「小國寡民」傳達的復雜信息
浪漫情懷
《道德經》中說老子具有「浪漫情懷」是指一種不斷流露並延續出來的溫暖的感情,這種感情關乎作家所關心和在意的一切現實,同時也涵蓋了作家所創造的世界,它能反映或是代表作家的理想、願望、生活態度等。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 。老子從感性的角度對高尚情懷進行闡釋,以水的物理特性作為切入點,將水擬人化,使之有了生命和情感意識,即使是以教化為目的,也讓人感覺到一種脈脈的溫情。浪漫主義具有深切地人文關懷,「真切地表達了人回歸自我本然狀態的嚮往,反映出人追尋本體終極關切的本真意蘊」。而形式手段的介入,會將這種情感態度的氛圍加以擴大,更有益於審美接受。所以浪漫情懷的表達一般也都輔助有相對應的較為講究的表現形式。
「小國寡民」與老子的理念
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幻想,通常都是作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或距離自己的理想太過遙遠而在自己的作品中進行虛構的一種行為。文學幻想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是無論作家如何表現,它都會有作家理念與思想的流露。
「小國寡民」傳達的正是老子對「國家」這個感念的認知,體現的就是「理想國家」的理念。民眾不過分看重自己的身體,不貪生,不貪財,安居重死,不會遠離故土。雖然這里有兵器,但是沒有戰爭。世俗的事務很少,結繩記事就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民眾對衣食住行都十分滿意,並衷心喜愛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相鄰的國家很和平,彼此都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充滿了平靜生活的幸福感。這種美好的富足的生活,和人們淡泊的欲求,使民眾不需要來往交易就能得到安逸和滿足。
單純來看「小國寡民」傳達的「國家」理念就是,沒有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壓力,每個人都能得到幸福。
春秋戰國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缺乏安定的生活就無法保證農業的正常進行,進而導致生活物資的缺乏。溫飽無法保證的時代,「人」的意義就無法得到基本合理的對待和尊重。「小國寡民」恰好是這種現實的反面,是一個作家人文關懷的體現。
「小國寡民」:浪漫情懷與冷靜理智
「小國寡民」作為文學幻想,具有詩性的浪漫情懷。
中國文化的本體是詩,其精神方式是詩學。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老子就是中國詩性文化的重要一環。從《道德經》中,也能感受到老子詩性的浪漫與詩性的理智。從文本本身看,首先,抒情性的表達。
老子對國家的形容從「衣食住行」幾個基本的感性的方面進行描述,這樣的思維方式具有一種原始美。回歸自然的生活訴求,是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體現。而老子形式上使用「使……使……」,「雖有……無所……雖有……無所……」反復的手法句式整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排比使得句子充滿張力; 另外,三言、四言短句與七八言的長句相間,「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富有歌唱性。其次,想像和創造本身就是一種詩性的智慧,它們具有一種浪漫的情調與氣質。「小國寡民」本身就是一種詩意化的創造和想像,老子對其意境氛圍的營造也十分到位,使這種生活方式充滿了柔和堅韌的吸引力。
老子並不是一個文字游戲者,所以讀者還要跳出文本,從文本背後入手來看其文學性。說老子的冷靜理智並不是政治家式的,而是詩人式的:他追求自由,主張守住自己的心靈凈土。他認為「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做事要守住自己的心,不要太執著「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第六十四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心守住了才能進退自如自由自在。
老子在《道德經》中表示自己的心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躁勝寒,靜勝熱,清凈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只有保持著一份清醒,才能做到「勝寒」、「勝熱」,進退隨心所欲,由自己的心決定自己的路,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強調守住自己的心和自由,從老子的角度說,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世界的美醜,保持純潔的嚮往不失自我判斷的能力,這是浪漫的前提。老子原本奉職於國家圖書檔案館,近距離接觸政治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是他的身份又讓他對時事與政治無能為力。進入太深就會受傷害,隨波逐流就會失去是非的判斷力。「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恰好來形容其心情:老子提倡「愛民治國」(第十章) ,他看到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 ,主張要「民利百倍」(第十九章) 。但是,統治者是「盜誇」(第五十三章) ,他力不從心。這個世界「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第七十五章) ,他看在眼裡,心懷悲憫,於是創造了「小國寡民」的理想之境,在留下《道德經》之後出關而去,不復再見。
老子傳達出的信息是復雜的,涵蓋了作家個人的價值觀、歷史時局、情感理念等方面。真正的文學就是在小小一部作品中以文學的方式體現豐富的信息世界和世界的豐富信息,這也是《道德經》文學性的一個重要特徵。
⑧ 道德經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經讀後感1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麼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後,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為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為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匯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匯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為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道德經》里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後感2
解讀老子《道德經》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後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恆常快樂,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准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願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後深受啟發、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並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於無為之美,美於無私之美,美於心靈之美。願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裡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讀後感3
一、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老子的智慧,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已成為了世界性的重要思想理論。那麼,譯文的准確程度非常重要,過去許多版本的《道德經》,都不能完美體現其完整意義,而且人們發現存在誤判和曲解,這真是誤導了世界,蒙蔽了心靈。如此智慧的經典,人們沒有從內心深處受益,使世界陷入了沒有真理准則的動盪之中。人們往往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喜好、需求來評說老子,說老子是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中醫學家、經濟學家等等。不能與老子智慧同步的人還認為,老子是消極的、矛盾的、唯唯諾諾、低眉順眼的小老頭,這都是從字面上對老子的妄加猜測,不能與之同頻的人,不能徹知老子內在的偉大。其實,聖人的語言是一體全觀的,真理是沒有漏洞的,真理是處處適用的。如果一定說老子是什麼家的話,最確切的應是心之本能學家。因為心是家之根本,其他家是根之枝葉。根之深厚,豈有不成就各種學家之理,世間各類學家,都需心之本能的滋養,才能保證保持一生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否則,各種「學家」最終只是一堆名詞概念而已。所以老子撰寫《道德經》完全是以提升心之本能、提高個人心性為出發點的,解決了個人的問題,就解決了社會的問題,每個人都自律,社會還會有問題嗎?繼而也就解決了世界的問題。當一個人內心平靜之時,是不會與人發生是非糾葛的',不會向外投射,就會呈現一派祥和景象,所以印證了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收起並關閉分別比較指責之心,個人、家庭、社會、世界的矛盾紛爭就會迎刃而解,國際祥和之日就會到來。
道德經讀後感4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於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也能夠作為《道德經》的讀後感,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於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於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於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麼樣子。
道德經讀後感5
最近我不大喜歡聊天了,因為思想深邃的人不多。心慢慢地不怎麼花了,畢竟歲月不饒人。我喜歡一個人在花園散步沉思。官二代、富二代們占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讓底層的人難以往上流動,官與商勾結還如何做人民的公僕,公平正義何在?
讀書無用論也不是空穴來風;中國的官員的選拔應該真正交給選民而不是由上級領導說了算,做官的如果俯下身子去討好選民而不是絞盡腦汁的去巴結領導一切的一切都好辦了————思考這些問題,我的痛苦與日俱增。為了減少我的痛苦,我開始讀道德經了,我發現我受益匪淺。
道德經里說上善若水。水的適應環境能力最強。到了不同的容器,水都能隨之改變。為人處世當如柳樹,而不能像青松。柳樹溫柔,給人以美感。青松倔強,葉如鋒芒,容易傷人。我們不能老是埋怨環境的惡劣,自己應該主動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達爾文不也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
道德經里說要摒棄自己的私慾,不妄為便能無所不為。一切都要符合道。道法自然。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干什麼事要穩重。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可能失去的更多。我對晉升高級也不再有過多的沖動。而是順其自然吧。
道德經里說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佔十分之三,還有十分之三是因為過分追求名利而在縮短自己的壽命。貪財官為了貪欲而鋃鐺入獄,賭徒因不服輸而徹底毀壞了自己的身體,單位上有好多人為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而鬧僵了人際關系自尋煩惱。我愛我的孩子,愛我的老婆,愛我的家,愛我的親朋好友,愛愛大自然,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星球。我相信善,回報與否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寧靜了。
最近我的睡眠質量好多了。勸你有時間也讀讀道德經,好嗎?
道德經讀後感6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通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判斷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系是變動的。因此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丑,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准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發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後感7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了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了解首先不執著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著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
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又存在著,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為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
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著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著,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著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著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讀後感8
《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經典名著,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之一在我國歷史擁有重要的地位,他和莊子一起被稱為「老莊」。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對於《道德經》確實非常喜歡。今天我又捧起這本書讀了起來。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講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們經常和別人講道理,也經常聽別人講道理,但是我們講給被人聽的道理別人是不是聽得懂,或者別人願不願意聽呢。或者反過來,別人講的道理,我們願不願意聽,或者是聽不聽得懂呢。這個問題老子就觀察的很仔細。就這樣一句話解釋很多的道理。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天地不仁的話,所有的事物將會被對待的像草狗一樣,就是說我們屬於天地萬物之一也會被當成草狗一樣。如果聖人,就是當權者沒有任意,則會以百姓為草狗。所以天地對我們是有仁義的。老子在提醒當權者應該善待百姓。
《道德經》說「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提醒當權者以人民為重,只有不和人民爭,所有人都不能和他們來抗爭。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就像道家說的「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只有愛護百姓,不與民爭利,國家才能x久安。
我們現在生長在社會主義的社會,人人平等,國家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這不就是老子說的社會嗎。我們每個人應該像老子說的那樣,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
道德經讀後感9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麼品質?有什麼好學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人類能活過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並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保酵素。那怎麼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酵過程中瓶罐內產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酵3個月後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傢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讀後感10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願的背道。又到了爺爺所說的的修心養性的時間了。
我叫張雪晴,是店子中學五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我有一名略顯神道的爺爺。我的爺爺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這懂都不懂的《道德經》,其實我是不想背的課時爺爺非逼著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說好事是壞事,壞事是好事。但是我覺得這個道理很沒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
完全相反怎麼能劃等號呢?於是我就去問爺爺,爺爺說:「這個世界分陰陽,物極必反,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絕對固定的,所以壞的有可能變好,虛弱的有可能變強壯。」「騙人,你這是封建迷信,我以後再也不背這個沒用的經了!」我說道。爺爺笑了笑。
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語文得了滿分,數學還差三分滿分。我高興極了,爺爺也很為我高興。我乘機說「爺爺你帶我去吃肯德基吧。」爺爺答應了。我高興的蹦蹦跳跳,爺爺在後面換鞋子,我邊跑邊跳得出了門。結果一個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沒有多大差別。站了一下發現站不起來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來。爺爺聽到哭聲急忙跑出來把我送進了醫院,經診斷軟組織挫傷需要卧床休息。結果吃肯德基的計劃也泡湯了。
下午躺在床上無聊得很,就想我怎麼這么倒霉。本來多好的計劃、多麼美好的一天怎麼到了如此地步。突然聽到爺爺的收音機里傳出了那句我開始認為很沒道理的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體會加深了對這話的理解。希望我以後無論悲傷還是高興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轍。
道德經讀後感11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後感12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斗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凈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鍾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讀後感13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坐標;凈心:凈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坐標。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凈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道德經讀後感14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於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也能夠作為《道德經》的讀後感,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
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於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於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
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
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於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麼樣子。
道德經讀後感15
首先,從身體層面上來講,老子認為我們身體80%的疾病都與心理和情緒有關,也就是心理不健康。這一論述與當代的「抗疫名家」中科院鍾南山院士的觀點非常一致。
當今社會,我們努力地追逐錢財、名利,在巨大的名利場前,慾望不斷膨脹,無法滿足,心情焦慮,不惜大量消耗自己的身體資源,能量,也就是內耗,破壞了身體陰陽平衡。久而久之,疾病找上門來。
就拿我們投資界來說,許多享有盛名聲譽的投資大佬追求高收益,高業績,在名利雙收的耀眼光環籠罩下,迷失自我,日夜研究,殫精竭慮,最終累垮身體,英年早逝。令我們唏噓不已,身體沒了,什麼都是扯淡,這種舍本求末的做法應當令我們警醒。
當今社會,快節奏,高能量膳食,低運動,焦慮的不斷攀比心理,無法滿足的慾望,全方位構築了我們的身體負能量,造成我們的身體重負不堪。錦衣玉食,甚是歡喜,但無節制的生活習慣帶給我們的身體是妥妥的傷害。
老祖宗幾千年遺傳下來的我們身體基因,承受不住近幾十年國家大力發展帶給我們突然變化的富足生活,需要我們有節制地規避身體健康風險。
老子提倡我們降低慾望,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以平和的心態,愉悅的心理,知足常樂,豁達樂觀地生活,注重陰陽平衡,善待自己的身體,方能健康幸福長壽。
因古典國學的深奧內涵,經過我近段時間的反復的研讀,消化,浮燥的內心也平靜不少,透過表象看本質,也理解了許多事物的發展規律,核心要義,也能冷靜應對處理當今社會各種眾生相。粗淺分享,與君共勉。
⑨ 道德經全文和譯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 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chén,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tuán)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jiàn),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 )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mǐn mǐn)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泊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dǔ)。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海,飄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zhé);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huī)。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將欲歙(xi)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無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剩下發不完了。。。。。。
⑩ 道德經第四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四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四章》
作者:李耳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經·第四章》翻譯:
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道德經·第四章》注釋:
①沖:通盅(chong),器物虛空,比喻空虛。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滿,引申為盡。
③淵:深遠。呵(a):語助詞,表示停頓。
④宗:祖宗,祖先。
⑤銼其兌:銼(cuo):消磨,折去。兌(rui):通銳,銳利、鋒利。銼其銳:消磨掉它的銳氣。
⑥解其紛:消解掉它的糾紛。
⑦和其光:調和隱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塵:把自己混同於塵俗。以上四個“其”字,都是說的道本身的屬性。
⑨湛(zhan):沉沒,引申為隱約的意思。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書中“浮沉”的“沉”多寫作“湛”。“湛”、“沉”古代讀音相同。這里用來形容“道”隱沒於冥暗之中,不見形跡。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連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無若存。參見第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道德經·第四章》解讀:
把“道”喻為一隻肚內空虛的容器,是對其神秘性、不可觸摸性和無限作用的最直觀和最形象的譬喻。哲理的揭示,只有紮根於形象,才會使蘊含的豐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動和富於 想像力 的發揮,老子對道的這種不拘常規的描述方式,給予後來道家人物自由放盪的思想和行為以先導和啟迪意義。
最引人深思的例子,是對莊子作品中深邃的哲理發揮和藝術形象想像力的極度誇張的影響。《莊子·德充符》寫了好幾個奇醜無比的得道之士,如斷腳的叔山無趾,生著瘤子的瓮大癭,彎腰駝背又沒有嘴唇的支離無胯,等等。可這樣的人,偏偏國君看其順眼,男人們樂於相處,女人們甚至爭著相嫁。究其緣由,就因為這些人悟道天然,形顯而德美,內在的道德美勝過了外在的形體丑。《莊子》一書中,像這樣用放盪的思維和古怪的事例來闡說道理的篇章,可謂比比皆是。他說厲鬼與西施“道通為一”,說中央之帝渾地被人為鑿出“七竅“而丟了命,諸如此類,都體現出這種特徵。
這種超常規的 思維方式 ,對於後來魏晉時期玄學的自由發揮,也有其直接的承襲關系。玄學在殘酷的政治高壓下,以真對世俗禮教的束縛,主張人性的解放、服膺於自然為其宗旨。號稱付林七賢的劉伶,佯狂縱酒,放盪形骸。一次,他飲酒大醉,脫衣裸形在屋裡。有人因此而嘲笑他,劉伶卻回答說:“我把天地當作房屋,房屋當作衣褲,你又為什麼走到我的褲子中來呢?”這種看似怪誕的言行,卻真實反映了清談人物對人與自然關系、以及對道的特性的理解。老子說:“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張人與自然關系的諧合,追求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為准則與道 、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劉伶的這種驚世駭俗的言行,正是對世俗和禮教的唾棄,正是把自己的精神、肉體融合到自然廣大深厚懷抱里的一種實踐。
“越名教而任自然”,這是魏晉名士的 名言 。對現實禮教的鄙棄,對自然天性的追求,使得思想放盪、性格不羈的他們,在世俗的眼中總是顯得那麼奇異怪誕、格格不入。那個臨刑前還要彈奏一曲《廣陵散》的嵇康,就是一個敢於懷疑和批判的思想放盪者。他竟然對一向被視為“凶逆”的管叔、蔡叔給予新評價,認為其“未為不賢”,只是“不達聖權”而已;不僅如此,他還無法無天的‘非湯武而薄周孔。’諸如此類,他都表現出一種獨立不羈的人格精神,千載而後,仍讓人不能不感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