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曾仕強百家講壇道德經

曾仕強百家講壇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10-21 21:12:50

① 怎麼評價曾仕強這個人

覺得他是一個對中國文化有研究,對中國文化的日常生活表現有感受,能總結出來的人。曾教授雖然留學海外多年,卻不崇洋媚外。堅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寶藏無窮,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他一心研究中華文化,發掘中華文化精髓。

他倡導「正確領悟古人的智慧」。我們的老祖宗是正確的,是我們誤解了古人的深意。把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

曾教授學貫東西,在西方文化主導的大背景下,參悟到中華文化特色優勢,做出了「中國式管理,中國式溝通等等」影響甚大的課程。給了我們新鮮而有久違的觸動感受。使我們重新拾起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自愛。

曾仕強生平:

曾仕強出生於福建,長於台灣。曾仕強生於1935年,祖籍福建漳州,其啟蒙教育也同樣在漳州。曾任胡雪岩研究會副會長、台灣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統一促進會理事長等。他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被企業界尊稱為: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學家之一,多次應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中國大陸(包含香港)演講。據了解,其父是漳州華安一中的首任校長,曾仕強啟蒙教育階段在當時的南方小學(新橋小學),後來由於父親前去廈門工作,曾仕強即隨父前往廈門讀中學,20世紀50年代前往台灣。

曾仕強曾任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專研中、美、日管理比較,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系與溝通等,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講解《易經》。在函谷關現場講解《道德經》,吸引了2000多名國學愛好者,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進行了現場錄制。

2016年9月,他在廣東羅浮山創辦了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② 曾仕強在百家講壇上講《易經》,完全是一派胡言,邏輯混亂,同意的舉手。

百家講壇請曾仕強來講《易經》,經常看書或有閱歷的人皆感覺空洞,很多地方牽強附會,甚至有些地方還意淫祖宗文化。如居然稱伏羲時代的人都不穿衣服,伏羲是看著身邊男女的生殖器畫出的陰陽卦。要是伏羲老祖聽到了這些,不知對自己孕育的這代華夏子孫有何感想。

當然更多的人聽後是感覺甚好,因為知道了陰陽辯證,了解了八卦的畫法,至於自己聽了半天還是沒搞懂《易經》這件事,大家反而都忽視了。這證明百家講壇的話語權太強了,百姓對明星的盲目崇拜也太執著了。

也難怪,我們比較生活在一個祖宗文化破壞與拋棄最嚴重的時代。破四舊我們清除了非常多的陽間文化遺產,考古我們又大肆地破壞祖宗們在陰間的文化,經濟建設又大肆破壞了華夏大地上的山水文化。

在國家的義務教育系統中,源於西方的科技文化,如數、理、化、外語、經濟學、辯證法等佔了90%,只剩下語文和中國歷史。

語文中花花草草山山水水佔50%,近代偉人的故事10%,魯迅10%,外國人的故事15%,留給真正傳統中國人的只有15%。

歷史1840年以後的佔50%,剩下幾千年的歷史中,又被農民起義佔去20%。

在這種文化和教育體制下,我們現在的中國人,除了說中國話,寫中國字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東西來證明自己是個中國人。

文化是治國的根本。查查歷史,沒有聽說過古(不包括今)中外沒有那個朝代是靠經濟強國的。從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到前一段的亞洲四小龍,這些靠經濟強國的國家最後還不是曇花一現,美國建國最初靠的是文化打敗了以經濟為核心的英國,但現在美國經濟強國道路已現沒落。

非常可惜,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看到文化的重要性,要是有側重,也僅僅停留在物質文化(古董、遺跡、考古等)與非物質文化上面(文藝演出、魔術表演等),而對於純文化,如華夏文化經典《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等,仍缺乏相應的重視,甚至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傳承、弘揚。

而且,我們現在的文化風氣仍然是西風壓倒東方。例如穿上西服就感覺自己職業、高貴,穿上中式服裝就感覺守舊、保守。飛機上拿本《經濟學原理》就感覺高雅,那本《道德經》就感覺老土。絕大多數的中國人,知道希臘、羅馬、伊斯蘭的祖先,卻不知道華夏的祖先三皇五帝是誰。

當代的文化氛圍導致大陸人相信西方,甚至相信港澳台。所以,我們大陸人學習經典的時候,不喜歡聽自己的講,而崇拜港澳台的學者,如果他出國留學過更好。因此曾仕強就成了我們大陸人熱捧的華夏文化名師了。

真不知道我們的國家打算把我們這代中國人培養成那個民族的孝子賢孫。

衷心希望有關領導能夠從經濟發展、科學發展中靜下心來,好好抓一下國家的文化發展,這才是和諧社會的根本,功在千秋的事業。

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與王朝的垮台,表面是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崩潰,本質上永遠是文化的崩潰。

③ 談古論今曾仕強教授道德經全文及註解百度雲

曾仕強全集網路雲鏈接:https://pan..com/s/11xDbpE4s1OE-E_A0vTEgcg?提取碼:pd9b

曾仕強教授圍繞《道德經》,談古論今,中外貫通,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以古喻今,旁徵博引,揭示了道的奧秘、人生的規律、處事的原則、靈魂的定位、人生的使命與責任、人與自然的關系、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等道理, 對人生的啟迪,優秀文化的傳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序篇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

《道德經》與人生(一)

《道德經》與人生(二)

《道德經》與人生(三)

第一集 老子傳道

第二集 上士聞道

第三集 人生的價值

第四集 究竟何為道

第五集 反者道之動

第六集 智慧與陰謀

第七集 柔弱勝剛強

第八集 無為無不為

第九集 知識與知道

第十集 無中生有

第十一集 生有三寶

第十二集 有道必有德

第十三集 以德治國

第十四集 無知無欲

第十五集 如何明道

第十六集 上善若水

第十七集 為人類謀福?

曾仕強《道德經》全文及註解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釋】

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可以叫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名。無,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產生萬物的名字。所以常從「無」中,去觀察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察道的運行。這兩者是同一個來源,只是名稱不同。都可說是含義深遠。深遠再深遠,就是一切奧妙的總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釋】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為有惡的了。所以,有和無互助產生,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聲互助諧和,前和後互助跟從。因此,聖人以無為處理事務,實行無言的教導,萬物自己發生變化而不為它開頭兒。生長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解釋】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競爭,不診視難得的貨物,不讓看到人民去當盜賊。不讓看到可以引起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擾亂。因此聖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裡空空的,吃得飽飽的,沒有爭強逞能的志向,身體棒棒的,經常使人民沒有心智和慾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為。用無為的原則辦事,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解釋】

道是空虛的,而作用卻是沒有窮盡的。深遠的很哪,好象是萬物的宗主。挫滅銳氣,解脫糾紛,涵蓄光亮,混同垢塵。幽隱的很哪,似亡而實存。我不知道它是從哪裡產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解釋】

天地無所謂仁慈,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無所謂仁慈,任憑百姓自生自滅。天地之間不正象個風箱嗎?雖然空虛,但不短缺,越拉動它風量越多。說的多了就行不通了,還不如保持適中的態度。

《道德經》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為,對於這六個字有著眾多的解釋。因為古代文字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只要把標點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會產生不同的含義。曾仕強教授認為,這六個字,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讀法,從而產生三種不同的意義。那麼這三種讀法是什麼?這六個字究竟又應該如何解讀呢?

我們讀一本書,最喜歡講一句話,叫做開宗明義。就是說,一開始就要告訴我們,此書講的是什麼內容,最主要的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第一章,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我們必須了解,老子著述之時,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現在有標點符號,那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呢?不知道。因為如果沒有標點符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斷句方式。一旦有了標點符號,就好像是標准化了,反而使得人的思維受到若乾的限制。所以我們常常講,語言和文字,對人類的交流是有幫助的。但是不要忘了,語言文字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對我們的思考方式產生非常大的限定,這就叫做一陰一陽之謂道。

可見我們中華文化,所有的基礎都是建立在《易經》上面的。老子就是專門替高等智慧的人來解釋《易經》的,只有自身有很大的包容性,同時又看得很深遠、很廣大的人,才有辦法聽懂老子的話。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最起碼有三種不同的標點方式。

第一種:道,可道,非常道。告訴我們,道之可說的那一部分,不是所謂的長恆不變之道。這樣我們就了解到,道最起碼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叫常道,一部分不是常道,意即非常道。這就非常清楚了,一部分是可道的非常道,一部分是不可道的常道。為什麼常道不可道?因為常道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一個人只有一個嘴巴,一個頭腦,怎麼可能講得那麼周到?所以,中國人就形成一種傾向,你說出來的部分,我不談;我專門在你還沒有說到的部分,跟你對抗。意思就是說,你說東的時候,我就說西;你說西的時候,我就說東。這就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是我們看到的事實。一直到今天,還是如此。

第二種標點方式:道可,道非,常道。意即告訴我們,有人說你對,就有人說你不對。只要有人說這樣可以,就有人說這樣不可以。這是常態,這個就叫做常道。常態,永遠有正反兩面。其實「正反」不如用現在詞彙,叫做「正負」。數學裡面,有正數就有負數。以前,沒有正負這個概念,所以叫正反。正反之「反」也不一定就是相反的意思。如果我們只把它看成相反,是很危險的。在這方面,我們要特別小心。

第三種斷句,也是一般最常用的: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才是有高度危險性的。

一樣的文字,不同的標點,就會表達出不同的意思。由於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這給我們理解古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但也留下了許多思索的空間。對於《道德經》開篇這六個字,我們現在常用的解讀方式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但為什麼說,這句話是高度危險的呢?

我們來看一下老子傳道圖,以老子當時的心情來體會講解《道德經》,這樣才可能知道這幅圖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老虎代表什麼?它就代表諸子百家。諸子百家,都非常有學問,講的都很有道理,要不然怎麼可能成為一家之言呢?但是,我今天抱著一顆很誠懇的心冒犯大家,希望大家諒解。你們所說的都是道,沒有錯,但是只是道的一小部分,大家沒有辦法把「道」完完整整地說清楚。這不是你們的錯,而是語言文字的限制。我現在只希望大家能懂得,我自己也永遠不可能把真相都說清楚。我只能把自己所看到的、所體會到的說出來。所以,我所說的,也只是片面的道理,而不是整全的道理。

我們都知道,老子特別推崇自然,《道德經》一共出現過五次「自然」。老子所講的道,完全表現在自然。

但是老子所講的自然,跟我們所想像的自然有一些距離。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說清楚。

老子所講的自然,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天然。天然就是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現象。萬物生育,生了,長了,然後滅了,亡了,也是自然現象,這些跟道德一點關系都沒有。

比如,今年春天特別長,是人類道德表現得好,這樣講有什麼意義?今年月亮特別亮,是因為大家有良心,我想也沒有人會相信。

因為天然的事情,跟我們的道德扯不上關系,我們不能用是非來做評判。

第二個,天性。人性的自然叫天性。人的天性,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自性。

「食色,性也」,如果人連吃飯都不想的話,就太危險了;如果見到異性,沒有一點動心,那我看人類也快完蛋了。

可是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男人看到女人沒感覺,女人看到男人沒感覺。

而且男女分不清,越來越多的人看著像男的,又不是男的,像女的,又不是女的。這才值得我們警惕,因為人性自然都沒有了。

人與生俱來的本性,要自然地去發展,不能壓抑,所以思想家沒有一個人叫我們禁慾。人要自然發展,自然生,自然活,自然死。

我想請問大家:貪生怕死是不是人性?當然是。所以,也不要笑話人家貪生怕死。但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豁出去,連命都不要,那也是自然,只不過叫作人為的自然。

在特殊的環境裡面,我們要有特殊的表現,只要不違反自然規律,人早晚都會一死,怕什麼呢?中國人常講,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現在早走一點,將來早出生,早死早投胎罷了。可這種話,只有在特定環境裡面才可以講,一般人不可以講,因為人是沒有權力自殺的。

第三個,合乎自然規律的、人為的種種措施,都叫自然。老子不反對人為。如果老子完全反對人為,什麼功成事遂,寫給誰看呢?你不做事能有功嗎?你不做事,那個事情能完成嗎?

所以,老子的「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要違反自然的規律。人活著就是要動,動不是亂動,而是要大有為的動,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人類著想。

人活著要善盡人的責任。因為人跟動物畢竟不同,我想這一點是中華道統最了不起的地方。人如果整天講權利義務,就跟人的價值相差太遠。

人是有責任的,要替天地萬物著想,要讓它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地發展下去。無為一定要大有為,無為一定要無不為。否則的話,就不合乎老子的要求。

④ 曾士強是什麼人

曾仕強(1935年10月20日-2018年11月11日),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任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台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

相關信息:

曾仕強曾任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專研中、美、日管理比較,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系與溝通等,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講解《易經》。在函谷關現場講解《道德經》,吸引了2000多名國學愛好者,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進行了現場錄制。

2016年9月,他在廣東羅浮山創辦了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

⑤ 曾仕強解密道德經值得看嗎

曾仕強先生最擅長的領域是企業管理,所以他解讀道德經或者其它的經典,偏重於經典的管理方面的理論。

道德經的解讀從古至今至少也有幾千上萬種了,看解讀不如看原著。搭配古漢語辭典(這點很重要)。

⑥ 曾仕強是什麼人

曾仕強是中國的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世強自身的文化底盤非常的高,他自幼博學多才,他主要是以研究儒家經典哲學為主,是屬於中國優秀的國學大師,他的研究水平非常的高超,是值得我們大家尊重的一位老先生。

著有《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

生平簡介

曾仕強是出生於1935年10月20日,死於2018年11月11日,是一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任台灣智慧大學校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台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

曾仕強曾任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專研中、美、日管理比較,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系與溝通等,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講解《易經》。在函谷關現場講解《道德經》,吸引了2000多名國學愛好者,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進行了現場錄制。

2016年9月,他在廣東羅浮山創辦了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曾仕強

⑦ 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04究竟何為道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說美國。美國倒底是什麼樣?如果去過版的話,就會說,如何如何,權但沒有去過的,始終感覺是不明朗的,再有照片、錄相也不行。
這個道的概念,也是這樣。它是需要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出家修行,他們就是想真正明白什麼是道。只憑文字上說,說千道萬,都無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何道是可以講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⑧ 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怎麼存到百度雲

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研究中國管理哲學近三專十年,專研中美日管理屬比較、易經在管理上的應用、中西思想比較、人際關系與溝通、中國人的民族性、人倫關系等。所開創的中國式管理理論對華人企管培訓界,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名動政、商、學各界。以其大智若愚、厚積薄發、化腐朽為神奇的演講風格屹立業界十餘年,是少數可稱為大師級演講者之一,當之無愧的培訓界風雲人物,當今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
經歷: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台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師范大學教授 著作:《中國管理哲學》《中國式管理》《大易管理》《易經的智慧》《曾仕強剖析胡雪岩商道》《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孝就是道》《為官之道 》《易經中的管理智慧》等等

⑨ 曾仕強的人物簡介

曾仕強(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任台灣智慧大學校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台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講。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曾仕強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9)曾仕強百家講壇道德經擴展閱讀

在百家講壇講《易經》、《胡雪岩的啟示》深受觀眾歡迎。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為何而來,這是目標,知道如何完成,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這是改善。三件事聽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

曾仕強現任國立交通大學教授,美國東西方大學管理學教授,成功雜志的首席顧問, 專研中、美、日管理比較,易經管理,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系與溝通,中國人的民族性與管理。

在中國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先要悟透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習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曾仕強

⑩ 鬼穀子,道德經這兩本書先看那本

曾仕強在百家講壇講《易經》第十七講中說到:《道德經》是上等人看的,《論語》是中等人看的,《墨子》是普通老百姓看的。建議先從《墨子》學起。《道德經》是極少人能看懂的,所以學鬼穀子不存在要看道德經的理由的。

熱點內容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
合同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1-17 02:35:05 瀏覽:644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發布:2025-01-17 02:34:19 瀏覽:211
水利轉門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17 02:32:08 瀏覽:532
追究稅收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1-17 02:23:13 瀏覽:499
服務員工上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7 01:36:38 瀏覽:73
違規處置醫療垃圾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7 01:30:48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