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薩特道德沖突

薩特道德沖突

發布時間: 2022-11-01 13:45:40

『壹』 薩特《存在與虛無》的問題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薩特明確了他對存在思考的起點,提出了存在的兩種不能互相還原的存在形式:對意識來說超越的存在和意識本身。
薩特的存在理論的邏輯出發點是現象。在薩特看來,胡塞爾「從實事本身出發」的思想,把「存在物還原為一系列顯露存在物的顯象,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薩特認為,他所要依據的現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現象,而是純粹現象學意義上的現象,但又避開了胡塞爾的「心理現象」和「物理現象」的對立,因此是對意識顯現的東西。所以這是脫離了「外」和「內」、「存在」和「本質」的二元對立的現象:「現象的存在表現自己的本質與存在、·現象理論的第一個結果就是:顯現並不把存在推向康德的本體論的現象。因為現象的後面什麼也沒有,它只是揭示了它自己。」(第14頁)從這種現象觀點出發,薩特進行「存在的現象」和「現象的存在」區分。他認為只有存在的現象才是本體的,因為消除「顯現」和「存在」之間的二元對立,那「顯現』就不需要任何其他東西作為依託和支撐,也無需什麼中介。「存在的現象」只有在顯現時才存在,而「現象的存在」則是未被揭示的存在,也就是說未被顯露為現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東西。「現象的存在」不能還原為「存在的現象」。這表明薩特還是承認有一個脫離人的意識之外的存在。
導言部分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建立在對現象的本體論分析基礎上的「反思前的我思」。薩特發揮、深化胡塞爾的意識的意向性的思想,對笛卡爾的「我思」進行了改造:自我意識是認識性意識成為其對象的認識的必要而又足夠的條件。根據胡塞爾「任何意識都是對某物的意識」的重要思想想意識的對象就不是物,「意識是對某物的意識」意味著意識是對「反思對象的意識」的意識,薩特稱之為「反思前的我思」。它比反思的我思更優先,更根本,哲學只有由此出發才站得住腳,它不是物質的產物,而是一個虛空、干凈、本來就存在著的意識,它是第一性的,被一個異於自己的存在支撐著。
「自在的存在」的概念就是由面對意識的本體論證明引出的:意識是作為一個存在的「被揭示一揭示」而產生的,這個存在的顯現被意識揭示,也揭示了意識的存在。這個存在不是意識,而且在意識揭示它之前業已存在。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存在,「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在本書中闡述「自在的存在」的部分篇幅很小,薩特最關注的是「自為的存在」及其與「自在的存在」的關系。從「顯現」出發,薩特提出了兩種類型的存在。他要解決的問題是:這兩種存在的深刻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這兩種存在都屬於一般的存在?這種自身中包含著截然分離的存在領域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唯心主義和實在論都無法揭示那些事實上用來統一那些確實無法溝通的那些領域的關系,能夠給這個問題提出別的解決辦法嗎?現象的存在如何成為超現象的?正是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薩特寫下了《存在與虛無》這本書。
二、虛無的起源
在這一部分中,薩特以他的現象學的意識論去進行本體論的探索。意識在這種探索中發現了否定的基礎,這個基礎標志著否定特點的所有虛無化的基礎。薩特首先對存在進行質疑。對存在的提問提供一個否定回答的可能。問題就變成了架在兩個非存在之間的橋梁:對人是知的非存在,對「自在的存在」則是非存在的可能性。因為提問者並不知道回答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這樣的提間說明我們是被虛無包圍著,實際上是非存在在制約著我們。當然,在「自在的存在』中並不包含著否定,但只要和意識發生關系,比如意識對它提出問題,那就確立了一個否定的也就是非存在的基礎。而虛無就是提問的最初的條件,為了提問,就必須有否定的可能,能夠說「不」的必要條件就是:非存在永遠在我們之中和我們之外出現,就是虛無糾纏著存在。
薩特在對黑格爾和海德格爾的虛無思想進行考察和批評之後,闡述了自己的有關虛無起源的觀點:為了有提問,必須有否定的可能性。為了在世界上有否定,為了能對存在提問題,就應該以某種方式規定虛無。虛無,這種存在具有一種性質,能使虛無虛無化,能用它的存在承擔虛無,並以自己生存不斷支撐虛無,通過這種存在,虛無來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並不存在,它是「被存在」(第52頁),它不可能自我虛無化,必須要有一種存在(不可能是自在的存在到事物中。就是說虛無由之來到世界上的存在應該在其存在中使虛無虛無化。而這種存在也就是它自己的虛無。這種要求通過虛無化(對自身和世界)去追求存在(自在的存在)的存在的脫離,就是人的過程。人就是使虛無出現在世界上的存在。這也說明,人的實在不是要消滅「自在的存在」,而是要改變他與存在的關系。對人的實在而言,把一個對象置於存在之外,就是讓自己置於這個存在物的圈子之外,這時,人的實在就逃離了這個存在物,在能及范圍之外,他就不能在自身上面活動,而是通過虛無而逃離。這里,就是薩特的自由的最初起點:「人的實在分泌出一種使自己獨立出來的虛無,對於這種可能性,笛卡爾繼斯多葛派之後,把它稱作自由。」(第55頁)自由其實就是虛無的虛無化所需的必要條件。
薩特由此發現,意識其實就是對虛無化的意識,意識的永恆樣式就是意識。而自由是意識的存在,那意識就是對自由的意識。虛無把意識和動機分離開,意味著虛無把人和他的本質隔開了。人總是把過去(本質)留在後面,意識的活動不斷地流動去建立本質,本質不是依據和靠山,而是成為了要求,就是不得不作為的要求。
但是,另一個問題提了出來:人是虛無由之來到世界上的存在。虛無把他和他的本質隔開,所以人並不是絕對的虛無,他還是變成存在的虛無。這樣就引出了「自欺」的問題。「自欺」是意識將否定引向內部的結果:「最好是選擇並檢查一種決定了的立場,它對於人的實在是根本的,同時像意識一樣,不是把其否定引向外部,而是把否定轉向自身,這種立場在我們看來應該是自欺。」(第81頁)自欺不是自我欺騙,也不是無意識,而是一種意識的統一:最初有一個意願,然後有一個自欺的謀劃,可以用於理解自欺掩蓋下的本來面目,並引出對意識的反思前的把握。而這個把握就是自欺的過程。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騙者和被騙者是一個人,欺騙和被欺騙是同時發生的,是一個沒有二元性的「謊言」。
三、自為的存在
「自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相反,它是指人的意識的存在,它是以對「自在的存在」的內在否定來規定自身的。薩特是從三個方面來論述「自為的存在」的。
l.自為的直接結構 (1)意識是自為的內在結構。
自為的存在就是意識面對自我的在場。意識不能與自身重合,它是存在的減壓。意識由於就是自己虛無化的能力,就是它固有的存在方式的原因,但沒有任何東西是意識的原因,所以,意識在其存在中既不能被異於自己的東西解釋,也不能被自身解釋。「自力的存在是自我規定自己存在的,因為它不能與自身重合。」(第117頁)由此而來的結論是:人是虛無由之來到世界上的存在,意識於是成為自為的存在即人的內在結構。
(2)「人為性」是自為的外在結構。
薩特借用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Faktizitat」這個術語說明自為的存在的外在結構:人是「存在的虛無」,又是變成存在的虛無。自為不斷地存在著,不斷地顯現,在消失之前無限地成為「自在」,也就是說從外部把握這個自為,意識就在「對某物的意識」時,成為對事物的某些「觀點」,事物從而就有了規律或必然性,有了規定。意識與事物的關系就使意識成為與事物同類的存在,這種存在就表明了人的外在結構,就是「人為性」。
2.時間性
自在的存在是脫離時間性的,而自為的存在是在時間化的過程中實現的。薩特對三維(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的現象學進行分析,目的是要達到對時間性的整體直觀。「過去,就是我作為超越物所是的自在」(第166頁)。「現在不存在,現在的瞬間源於自為的一種正在實現的、物化的概念」(第172頁),現在不是其所是(過去),又不是它所不是(將來)。而將來,則是現在朝著它超越的可能,它永遠在人的前方,等待他去實現。所以這將來的「現在』實質是一種作為將來的虛無,在它過渡到顯現出來的「現在」狀態時,它的實現就變成了虛無。這就賦予作為整體結構的時間性以應有的意義。薩特又結合靜力時間性和時間性動力學分析表明:自為只能以時間的方式才能存在。自為的存在是像「猶太人散居」(diaspra)那樣分散在時間性的三維之中而又統一在這個結構中。這也標志著虛無化的原始意義:自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而在永恆的回歸中的統一中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任何自為都是按照這三個維度存在的。
3.超越性
薩特對超越性的闡述是要解決人的實在的現象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的原始關系的問題。人的自我虛無化的能力就是能夠認識一種慾望、未來的可能性,這就是人的自由、這種憑借「可能』不斷地超出自身,而且在虛無中永遠不可能得到或停止他的本質的運動就是超越性。而超越運動是自為趨向自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認識來實現的。
自為沒有任何方法去確立自在,自在也不能自己向自為顯現,因為它本身是不維系任何關系,這個任務就由認識來承擔。「認識,就是實現這個詞的兩個意義:使世界上有存在,同時成為這個存在反映的否定:否定就是實現。我們把在規定了在其存在中的自為時揭示了自在的那個內在的而且有實現著的這種否定稱為超越性。」(第242頁)而因為我就是對自在的否定,世界性、空間性、量、工具性、時間性來到自在的存在。所以認識自在的只能是有意識的自為。由於自為是異於自在的,它又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自在,這種自為與自在的統一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四、我和他人
1.他人的存在
「我們的身體——其特性即本質上是被他人認識的:我認識的東西就是他人的身體,而我關於我的身體所知道的主要東西來自他人認識它的方式。」(第289頁)我的身體就把我推向了他人的存在和我的「為他的存在」。這是研究人與存在關系中不能不注意到的我的存在的新結構。
薩特首先批評了實在論以及胡塞爾、黑格爾和海德格爾有關他人的思想。實在論把他人看作是實在的物,是思想實體。胡塞爾的先驗自我沒有脫離唯我論,仍然沒有脫離人與他人的認識關系。黑格爾比胡塞爾進步(雖然從生平年代他先於胡塞爾),他的「主奴關系」已經明確「我在我的存在中是依賴於他人的」。但是薩特認為他還是犯了認識論和形式上的樂觀主義的錯誤,沒有看到別人的內在性的存在本身的超越性。海德格爾在薩特看來,雖然提出了「存在」的關系,但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作「共在」,這還是一種抽象的關系,還是類似於康德的主體的抽象的本體論基礎。
而薩特認為他的他人的思想是從存在出發的。他把他人與自為的存在的關系視作存在與存在的關系,而不是認識的關系。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以我為中心的世界分裂,這樣「意識的多樣性」就造成了沖突和紛亂。而他人和我發生關系是通過「注視」,我在他人的「注視」下,我會感到自身的異化,我變成了為他的存在,但我卻永遠不能化歸於他人,反之亦然。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是永存的。如果拘於他人的注視,過於注重別人的評論,那就會成為別人的受害者,他人就是地獄。這說明改變自己的行為、打碎他人注視的威脅去爭取自身的解放是多麼重要。
2.身體
身體在薩特那裡是緊密相關於「他人」的思想,是從存在論出發的。他的出發點是身體和心中的心都不是知識性的,不是理性抽象的功能。我對我的身體永遠不能有一種對象的認識,它只有在「為他人」時才能成為對象,成為一個「為他的存在」。存在論的身體三維是:我使我的身體存在,我的身體被他人認識和使用,他人對我表現為我對其而言是對象的主體。這樣的身體三維的描述確定了他人與我的基本的原始關系。
3.與他人的具體關系
薩特以人對他人的「性」態度作為基本模式,具體地闡述了我與他人關系的類型。因為薩特認為性的態度是與他人關系的基本原始的行為,其中包含著「他人的存在」的原始偶然性和自為的「人為性」的原始偶然性。而人與人之間的許多復雜性都是這些原始行為的多樣化。
對待他人的第一種態度是:愛情、語言和受虐色情狂。薩特認為愛情是一種意識活動,因為愛情遠遠不止是純粹肉體的佔有的情慾,所以很難成功和滿足,我和他人都是自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愛情就是沖突。而受虐色情狂這種極端的態度就是要謀劃使自己被他人吞並,並且在主觀性中消失以便使我擺脫我自己的主觀性。這種態度最終歸於失敗。
對待他人的第二種態度:冷漠、情慾、憎恨、性虐待狂。作為這種態度的極端性虐待狂要求的是一種非相互性的關系,要充當一個自由的佔有的權利的存在,把他的對象完全當作一種工具,用痛苦來顯現這個對象的肉體。這種態度和第一種態度一樣是歸於失敗的。
有關對待他人的具體態度的例證,中心的一點就是要說明自為與自為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個自為與另一個自為發生關系時,要麼就是甘心成為對方的客體,要麼就是反過來注視別人的注視,進行反抗。但無論哪一種態度,都不能真正把兩個自為化為一體,既不能完全被對方佔有,也不能完全佔有對方,我與他人的關系不是和諧的「共在」,而是「沖突」。
為了使我與他人的關系的理論更加完善,薩特進一步提出了「我們」的問題。「我們」是我與他人關系中的某種特殊的經驗,是在特殊情況下,在「為他人的存在」的基礎上產生的,為他人的存在先於並建立了與他人的共在。薩特認為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我們」的經驗:在第三者注視下,我與他人發生關系時的「對象一我們』,以及在一些個人的集體活動或集體勞動中形成的「主體一我們』。這兩種經驗之間沒有任何對稱性,前者揭示的是人的實在的存在一維,是對「為他的存在」的原始體驗和單純的多樣化。而後者是在社會歷史的世界中個體所實現的心理學的體驗,只是一個純粹的主觀經歷。所以「我們」的經驗,盡管是實在的,卻無法改變我與他人之間關系是「沖突」的結論。人的實在無法擺脫這兩難境地:或超越別人或被別人超越。意識問的關系的本質不是「共在」,而是「沖突」,這是自為的宿命。
五、擁有、作為和存在
這一部分是《存在與虛無》最重要的部分,薩特認為前面的四部分的長篇論述,其實都是要歸結到這一部分的中心問題上來,那就是「人的自由」的問題。由於對自身、他人的體驗以及自為本身都是由行動決定的,所以行動的永恆可能性就應被視作自為的本質特徵,薩特由此闡發他的自由的理論。
l.存在與作為:自由
行動對於人類現實來講,就是與世界保持一種基本的關系,就是通過行動超越世界的簡單穩定的決定論以在世界的物質性中改造世界。人的實在是一個能實現與世界以及自身的虛無化脫離的存在。這種脫離的永恆可能性和自由是一回事。而決定人的存在的就是他自己的虛無化,所以自由和這種虛無化也是一回事。人是自由的,就是因為他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不是他 自身,而是一個對自我的在場,他總是要超越。人的存在應該歸結於行動,而行動的首要條件就是自由,那麼人的存在就是自由。由此,「人的存在先於人的本質,並使人的本質成為可能」(第548頁)。
行動就是選擇的行動,自由就是選擇的自由。自由是絕對自主的,所以只能在自我選擇中存在。人的自由之為自由,僅僅因為人的選擇永遠是自由的。而這種自由不是康德的「心智特徵的選擇」,而是現象性的、絕對自由的選擇。但是應該指出,薩特在這里論述的自由並非像有的評論所說是任意的,無法無天的,為所欲為的,薩特是要說這些理由和根據是與自由選擇的行動一起爆發出來的,就像自由表現為動機、動力和目的的整體一樣。「誠然,我的每一個活動,哪怕是最小的活動,都是完全自由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是任意的,甚至也不等於說它是不可預測的。」(第565頁)自由通過自由選擇的行動顯現出來,並不隱藏在任何東西的後面,與存在一起顯現。
所以,薩特的自由的本體論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人的存在不是應該歸於作為。存在就是行動,停止行動,就是停止存在。
(2)人對行動的規定本身就是行動,行動的存在就包含著它的自律。
(3)行動是有意向性的,是被意向規定的。
(4)由於意向是對目的的選擇,而且世界通過我們的行為被揭示,所以對目的的意向性選擇揭示了世界,世界根據選定了的目的被揭示為這樣或那樣的。
(5)行動是與給定物決裂,而人在與給定物決裂時,在非存在照亮給定物的時候使世界有了給定物的存在。
(6)揭示只在虛無化范圍內顯現的給定物的必然性是內在的否定。自由之所以是自由僅僅是因為選擇永遠是無條件的。
(7)自由選擇是荒謬的。因為自由是對自己存在的選擇,但它又不是這個存在的基礎。
(8)對自由的謀劃是基本的,因為它就是我的存在。
自由實質上就是選擇行動的自由。但有時候人們會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時候選擇同樣的行動卻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就引出了處境以及處境與自由的關系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是從處境出發進行自由選擇的,選擇的自由是絕對永恆的,但選擇的自由和得到的自由是不同的,有些東西人們可能永遠得不到,但卻永遠可以自由選擇。不能不自由選擇實際上就是對自由的限制,而不能夠不存在則是自由的偶然性。自由和處境是不能分開的。沒有處境,就不會有自由,而如果沒有自由,處境就不會被發現。
自由限制的根據——處境——是以五種不同的方式顯示出來的:
(1)我的位置,即指人的住所、人所處的地點等。當自由提出目的時,自由本身使得我們所在的位置對我們的計劃顯示出是可克服的還是難以克服的阻力,關鍵在於自由選擇的起點。
(2)我的過去,這是指每個人擁有的業已成為既定歷史的東西。過去不可補救,過去是通過我的存在得到意義並且來到世界。可以說是在我的自由選擇的目的指引下選擇了我的過去。
(3)我的周圍,這是指我周圍的物——工具,包括它們的敵對系數連同它們的工具性。它們是我周圍的與我相異之物。它們的顯現依靠我的自由選擇的計劃,由於我的自由選擇的計劃,它們或贊成或反對我。
(4)我的鄰人,我生活在一個受到鄰人(他人)糾纏的世界中,這個世界已經在我選擇之前擁有歸結到作為參照中心的他人的意義。但他人並不限制我的自由選擇。他人的自由對我的自由的限制,說到底只不過是把我的自由與他人的自由區別開來。
(5)我的死亡,死亡並不是人生的期待。死亡是一切可能的不可能,是對一切選擇的否定。死亡是荒謬、偶然的,實際是生的一種方式是對自為的存在的否定和虛無化,但它是從外部來到我們中間的。如果沒有他人,我永遠不會認識「死」,自為永遠不會遇到它。它是作為限制的處境,但自由永遠不會碰到這個限制,它把生命改造成為別處的一種命運,「我是個自由的必死之人」(第681頁)。
總之,處境不能阻止人自由選擇,人在處境中是絕對自由的。自由賦予處境以意義,而不是處境決定人的自由選擇。所以,人是選擇的絕對「作者」,他必須對自己的行動的結果負完全的責任。薩特描述的自由是作為的自由,否則理念的自由就永遠是一個詞。處境和自由的緊密結合,揭示了「作為」的深刻的意義,賦予自由以倫理意義。可以說,薩特描述的是處境的倫理化。也可以說,整部《存在與虛無》的目的都是為著論述這人在處境中的自由。
2.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在這部分,薩特主要是要考察自由選擇行動的目的問題。要規定這個自由的計劃為了目的在它與存在之間建立其什麼類型的關系。
薩特首先批評了經驗心理學的錯誤,因為它斷言個別人是被他的各種慾望定義的。這實際上就逃避了超越。通過經驗的觀察確立一堆意向而給人下定義的途徑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說,應該避免羅列行為、意向和偏好,而是要辨認它們,而且對它們提出疑問。這就是存在的精神分析的方法。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原則是:人是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集合。他在他的行為即使是最沒有意義和最表面的東西中都完整地表現出來。沒有任何一種人的行為不具有揭示性。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目的是辨認、揭示人的經驗行為,要了解被揭示的自由選擇的行為。這表現了薩特哲學的現象學描述的特點。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出發點是經驗,他的支點是人對個人擁有的前本體論的和基本的理解。它不是理智活動,也不同於認識和反思,任何向著一個目的對自我本身的謀劃的行動都是可以理解的。
存在精神分析法還是比較的方法。每一個人的行動都以自己的方式象徵著需要揭示的選擇,同時這些行動又在機遇和歷史的偶然性的特點下掩蓋著選擇。通過精神分析法對這些行動的比較,使每個行動獨有的揭示迸發出來。
這種精神分析法實際上借鑒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逆溯」的經驗分析的方法。但又與弗氏的精神分析法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一點是薩特堅決地否認潛意識的存在,認為這兩者是自相矛盾的,意識到並不等於被認識。而且性慾在薩特看來並不是原始的謀劃。
慾望是可以還原的,慾望就是要「擁有」,慾望的「作為」就還原為「擁有」的手段。
所以,薩特的人是意識,是一個直觀的中心,這個中心引起了自發的選擇,這個選擇向著一個意義超越。本體論就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明晰人的實在與存在之間的關系。本體論就使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得以解釋根據選擇而行的人的行動,又使得一種主動自發的選擇與一個真實選擇之間的相通成為可理解的。人為了自我認識,就必須自我造就,而為了自我造就,就必須自我認識,每一種認識都意味著行動。只有用存在精神分析法追溯到用這種方式進行的選擇中才可真正理解人。而人只有在承擔了這個選擇的全部責任時才能賦予他的行動以意義。
3.對自由的道德描述
在《存在與虛無》的結論部分,薩特進一步明確了他的基本哲學立場。在本書第四部分薩特已經把他的本體論定義為「對於被看作整體的存在著的諸多存在結構的解釋」(382頁),本體論就是對在世存在整體的各種結構的描述。本體論不能親自表述出一種道德律條,所以他最終是要描述面對處境中的人的實在要負起責任的倫理意義。
在本體論的層面上自在與自為的關系不是互相獨立的,而是自為通過內在關系與自在發生關系且努力要去構成理想的整體。如果沒有自在就不會有具體的自為。而人就是不斷企圖要成為作為這個整體的「上帝」的存在,就是「自為的自在的存在」,就是說人的實在和他要成為的自因的存在之間沒有共同的尺度,每個人要成為的上帝不同,每個自為的虛無化過程也就不同,統一的人類價值是沒有的。人本身就是一個道德主體,就是各種價值賴以生存的那個存在。所以,存在精神分析法就是要揭示:人就是要追求成為自在與自為綜合為一體的存在。人的過程就是對理想目標的追求和超越,就是自為向自在的整體化過程。
薩特最後指出,真正要解決有關自由的各種問題,只有在道德的基礎上找到答案。薩特預告他將要專門寫一部這樣的著作,但他始終沒有完成這個在此已預期的著作。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讓·保羅·薩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於巴黎,法國作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19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哲學,後任中學哲學教師。1933年在柏林法蘭西學院哲學系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被應征入伍。1940年被德軍俘虜,次年獲釋,後參加法國地下抵抗運動。
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薩特出生於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開始讀大量的文學作品。中學時代接觸柏格森、叔本華、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攻讀哲學。1929年,獲大中學校哲學教師資格,隨後在中學任教。1933年,赴德國柏林法蘭西學院進修哲學,接受胡塞爾現象學和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回國後繼續在中學任教,陸續發表他的第一批哲學著作:《論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緒理論初探》、《胡塞爾現象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學巨著《存在與虛無》出版,奠定了薩特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體系。

『貳』 薩特文集的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讓一保爾·薩特既是傑出的文學家又是著名的哲學家,從其文字生涯發端就雙管齊下,使文學與哲學相成。一九三八年十二月薩特作家和哲學家第一次接受記者的正式采訪,題為《讓-保爾·薩特,哲學小說家》一文中有一段薩特原話:「我想望只以美的形式來表達思想,即運用藝術作品:長篇小說或中篇小說。但我發覺這不可能。有些東西技術性太強,要求純哲學語匯。所以我不得不兩面出擊,幾乎一篇小說配一篇論文……」
《薩特文集·第一卷》
本卷收薩特的成名作《惡心》、《牆》和自傳體小說《文字生涯》。《惡心》第一次以文學形式提出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命題:「沒有本質的存在等於虛無」。短篇小說集《牆》中所收的五篇作品提出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另一個基本命題:「人是自由的,人的命運取決於自己的選擇。」自傳體小說《文字生涯》則詼諧俏皮、妙趣橫生地講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解釋了存在主義思想和整個學說的出發點。
《薩特文集·第二卷》
本卷收薩特長河小說《自由之路》的第一部:《不惑之年》。小說的中心人物馬蒂厄是個獨立不羈、崇尚自由的知識分子,而事實上他並不比他周圍的人更自由。他身不由己,陷入矛盾重重的生活泥淖中不能自拔,盡管已屆不惑之年,仍然處在困惑之中,從無果斷的選擇和行動,也一直不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這是一個苦惱的人,為了尋求「自由」,他還需要走一段漫長的路……
《薩特文集·第三卷》
本卷收薩特長河小說《自由之路》的第二部:《緩期執行》。本書以慕尼黑會議為背景,描寫戰爭陰雲籠罩下法國各地區、各階層人民的思想動態,以及被迫捲入備戰行動的情景。小說採用蒙太奇手法,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不斷轉換場景,真實的歷史人物和眾多的虛構人物交替出現……不管人們是否願意,面對一觸即發的戰爭,誰也無法置身事外,捷克已經岌岌可危,絕大多數法國人卻存著僥幸心理。慕尼黑協定簽訂了,人們鬆了一口氣,然而實際上戰爭僅僅是延緩而已……
《薩特文集·第四卷》
本卷收薩特長河小說《自由之路》第三部:《痛心疾首》。本書描繪二戰發生和法國慘敗後人們的心理狀態。馬蒂厄和他的夥伴們參戰以來,未放一松,法軍已全線崩潰。法國的慘敗收起馬蒂厄的反思,他意識到自己對戰敗並不是完全無辜的。正是自己和大多數法國人自私狹隘的精神狀態決定了當今法國的面貌。德國人進入了村莊,馬蒂厄在工人皮內特的帶動下,參加了鍾樓阻擊戰。從來不曾參加實戰的他也開槍射擊了,而且命中了德國軍官。他感受到空前的快樂,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意志,價值和力量——他自由了。
《薩特文集·第五卷》
薩特認為:「戲劇能表現的最動人的東西是一個正在形成的性格,是選擇和自由地作出決定的瞬間,這個決定使決定者承擔道德責任,影響他的終身。」
本卷所收的六部戲劇是薩特為「自由選擇」提供的六種範例。《蒼蠅》的主人公俄瑞斯忒斯不接受神的控制,自己作出決定,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恭順的妓女。的主人公卻屈服於統治者的威脅利誘,放棄了良知的選擇,不僅喪失了意志自由,甚至也失去了人身自由;《死無葬身之地》把人物置於極限處境,面對生死的考驗,他們和劊子手展開了意志的決斗;《臟手》和《魔鬼與上帝》充滿薩特本人在社會革命中的兩難思考:個人與組織、自由與紀律、目的與手段、善與惡的矛盾;而哲理劇《隔離審訊》則點明了自由的障礙在於顧忌他人的評說。
《薩特文集·第六卷》
本卷收薩特戲劇三部:《涅克拉索夫》以諷刺鬧劇的形式抨擊了西方新聞媒體的反蘇反共宣傳;《阿爾托納的隱居者》則試圖通過一個不敢正視戰爭罪責的法西斯走卒在精神上所受的折磨,重溫德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教訓,以啟發法國人民思考自己在阿爾及利亞殖民戰爭中應承擔的責任;《凱思》是薩特根據大仲馬的同名劇改寫的劇本,雖非原創,卻將主人公塑造成生動鮮活的薩特式人物,使之面對選擇的強烈挑戰,對劇沖突極為精彩。
《薩特文集·第七卷》
薩特不僅是二十世紀法國聲名卓著的思想家、哲學家、小說家和戲劇家,也是有創見的文藝理論家,他針對「為藝術而藝術」的傾向,提出了干預現實生活的「介入文學」理論。
本卷收薩特的《什麼是文學?》等重要文論十八篇,較系統地闡明了作者有關文學的屬性、寫作的目的,為誰寫作等重大問題的觀點,特別是有關文學的批判職能及作家的獨立判斷權等觀點。
《薩特文集·第八卷》
恰如薩特本人所說,書信是他「直接的生活實錄」,是他「生活的一種見證」。這些寫給其終身伴侶西蒙娜·德·波伏瓦及幾個好友的信,真實且不加掩飾地記述了作者當時的日常生活和他對社會的觀察與思考,展示了他特立獨行的價值觀、婚戀觀和哲學世界觀。雖說書信不是小說,薩特的書信卻常常和小說一樣引人入勝;他周圍的諸色人等在其筆下亦如文學典型般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而這所有的人物中,形象最飽滿,色彩最豐富,思想最充實的,無疑就是本書的主人公——薩特本人。讀者從這些秉筆直書的書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活生生的薩特如何度過他的每一天,乃至每一個小時,了解到他如何積累生活,如何讀書、寫作,如何面對世界的動盪和巨變。對那些有興趣探究薩特其人、其思想的讀者而言,本書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且無法替代的第一手資料。

『叄』 求薩特和加繆的荒誕理論介紹

薩特與加繆是二十世紀法國存在主義哲學的雙子星座,也被譽為二十世紀歐洲現代派文學的重要標志性人物。薩特與加繆都有著極為傳奇的人生閱歷,他們都富有頗為鮮明的個性特徵和人格魅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們同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樣在哲學、文學等領域做出了重大成就,為人類精神的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或許正因為此,薩特與加繆最終的交惡一直為後來學者所提及和探討。實際上,薩特與加繆無論在人生閱歷、創作風格、哲學思想各方面都存在著重大差別,以致最終導致友誼成為仇敵。我們今天再來探尋這種差別,並無意於做道德的褒貶,只是想藉以引起些須有意義的思考。

薩特出生於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可謂門庭顯赫之家。薩特兩歲喪父,自幼隨母親在外祖父家生活。其外祖父是位著名學者,且家中藏書甚豐。薩特從來不必擔心物質生活,自小便養成了專心讀書的良好習慣。幼年的家庭讀書生活,與後來成為哲學家的薩特縝密嚴格的哲學思維基礎有著密切關聯。1924年,十九歲的薩特順利進入法國最高學府巴黎高師求學,遂於1929年在全國中學哲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獲第一名,並和第二名的波伏瓦結為終身伴侶。在此提及波伏瓦,筆者認為,被薩特稱之為「海狸」的波伏瓦對哲學家矢志不渝的支持和理解,與薩特所取得的成就有不可忽略的關聯。此後,薩特相繼發表了大量哲學及文學著作,包括《想像》(1936)、《惡心》1938、《牆》(1939)等等。這些作品逐漸形成並具體闡釋了薩特的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體系。同樣鑒於薩特早期成長,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薩特一方面具有敏銳的哲學眼光,另一方面投入社會活動的時期卻較晚(盡管如此,二戰後被迫走出書齋的薩特依然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以其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鮮明的人格風范產生了深遠影響)。
較之於薩特,加繆的出生與成長則是極為悲劇性的。加繆的父親是流亡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難民,其父也是在加繆少年時因戰爭而喪生,加繆的童年及少年幾乎是在貧民窟中度過的。加繆被確定為戰爭孤兒,並在政府的接濟下完成學業。可幸的是,加繆不僅天資聰穎,而且勤奮好學,還很富有奮斗精神,中學時起就開始打工賺錢以解決生活的困難。另外,悲劇的出生,磨難的少年閱歷,促使早熟的加繆較早的關心並投入社會政治活動,關心並扶助貧苦大眾。這些對加繆的後期創作也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加繆最為重要的作品包括:哲學著作《西西弗斯的神話》(1942)、中篇小說《局外人》(1942)、長篇小說《鼠疫》(1947)及論文集《反抗者》(1951),由此形成了具有「加繆特色」的哲學思想。後人將之以並列為存在主義哲學體系。

加繆始終被稱之為存在主義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本人一直堅定地否認自己是一個存在主義者,並堅稱自己是一個自由主義創作者,不屬於任何派別。實際上,我們客觀的講,薩特與加繆的創作,無論在文學風格上還是在哲學主張上都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從總體閱讀感受上來講,薩特的文學作品飽含著其深邃的哲學思考與見解,一般都較為沉重憂抑,枯澀難讀。加繆的文學作品則不愧為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典範,文筆優美,語言流暢,感情豐富,作者敏感的思維和深厚的情感往往躍然紙上,汩汩而來,令人愛不釋手,動情之處,更令人潸然淚下。以下,我們以兩位作家最重要的文學作品為例,加以介紹。
薩特的長篇小說《惡心》第一次用文學這種樣式闡述了薩特存在主義的一個基本命題:沒有本質的存在就是虛無。主人公羅岡丹整天在城市裡遊逛,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在餐館咖啡廳里白白消磨時間——面對這個虛無的世界和人生,羅岡丹感受到的只是「惡心」。但薩特最後藉助於主人公對於「惡心感」的覺悟又深入了他的哲學見解:要想在這個荒誕的世界中尋得解脫,那就只有通過「自為」的行動創造作為人的存在本質。
短篇小說《牆》和戲劇《恭順的妓女》(1946)則進一步闡釋了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另一基本見解:人之於物的本質區別是「絕對的自由選擇」。薩特在其1946年著名的哲學演講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強調:「即使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依照薩特的見解,既然人是絕對自由的,自由選擇也是絕對存在的,那麼,人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然,他就不能稱之為人。如《牆》中帕勃洛無意識的話居然出賣了自己的戰友——由此,薩特意在指明,世界本身是荒誕的。但人須對自己在荒誕世界中的選擇負全部責任,承擔一切後果。再如《恭順的妓女》中妓女麗瑟屈於威權壓力和種族歧視出賣了清白的黑人,最終,麗瑟的代價就是淪為浪盪子弟弗萊特的掌中玩物。

作者: 休笑世人痴 2008-12-18 12:50 回復此發言

--------------------------------------------------------------------------------

2 【薩特與加繆 轉帖】
薩特的文學作品中最富聲譽思想最為深刻也最易被人所誤讀的就是獨幕劇《禁閉》(1945)(也被譯作《獨立審訊》)。劇情是在地獄中的三個鬼魂中展開。並且借主人公加爾森之口說出了「他人即地獄」。薩特本人也因此而備受責難,指責他的存在主義是無情的,殘忍的,無人道的哲學主張。實際上這是對薩特的極端誤讀,與此相反,薩特所說的「他人即地獄」,是針對人的選擇來講的。簡述之即是,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正確對待,不能坦誠相見,那麼,他人就是另一人的地獄。針對民眾對於存在主義哲學的若干指責,薩特專門發表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說:「存在主義是最不嘩眾取寵的哲學,是最朴實無華的哲學」。
我們可以這樣說,薩特文學作品強調的是人生的「虛無」,那麼加繆的文學作品關注的則是世界的「荒誕」。《西西弗斯的神話》以哲學隨筆的方式,第一次闡明了加繆對於世界是荒誕的的認識,並藉助西西弗斯承擔的永無止境推動巨石這一懲罰的行為,最終聲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以何種方式去存在的問題。而對人來講,最高貴的不是僅僅存在,而是勇於承受在荒誕世界裡的種種苦難和痛苦,永遠滿懷激情地追求光明和自由。西西弗斯就是荒誕世界裡的一個荒誕英雄。
中篇小說《局外人》中以默爾索的冷漠、麻木來宣示了對抗荒誕世界的另一種方式。在這個荒誕世界中,默爾索是一個覺醒者,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以及人的存在本身的荒誕感,於是以一種「游離於生活」之外的「局外人」的態度來反抗荒誕。因此,默爾索身上具有比西西弗斯更為堅定的積極意義。
加繆的長篇小說《鼠疫》可以說,是加繆哲學思想的最終結晶。加繆熱情贊頌了在荒誕世界中(在小說中表現所的是鼠疫來襲)人與人的友愛、互助、關心和忠誠。這部小說寫得感情肺腑,情節生動,展現了加繆自身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苦難的敏感及對弱者的博愛。

哲學思想的差異最終導致了薩特與加繆的分道揚鑣,這算是人類情感史的憾事,但從另外一方面講,這種並不因個人私怨引起的交惡,又算是人類社會史上的佳話。從本文的以上部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位思想家的諸多差異,但最深層面還是在哲學思想上。
首先,如上所述,薩特與加繆都認為世界是荒誕的。不同的是,薩特同時認為,人在荒誕的世界面前時無能為力的,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作為自由存在著的存在方式而已。而對加繆來講,世界的確實荒誕的,但人之為人在於「反抗」。正是他的論文集《反抗者》直接導致了與薩特的公開絕交。加繆認為,人在荒誕的環境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宣揚「純粹的反抗」。加繆極力反對所謂「歷史的反抗」,即反對使用暴力,而崇尚精神與道德的抗爭。因此,加繆雖然贊揚馬克思主義,卻對諸如俄國革命給與了極力抨擊。眾所周知,薩特對於在俄國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是給予高度贊揚的。這就是他們的重大分歧之一。
另外,薩特與加繆的另一分歧在於:薩特並不承認有所謂的人性存在。薩特認為,既然「存在先於本質」,那麼就不存在所謂的「普遍的人性」。人也決不可以依賴別人,因為沒有所謂永恆的愛,而只有正在創造的愛。薩特始終強調個人的自由行動和絕對承擔責任。而我們從加繆的《鼠疫》中即可看到,加繆對於人性之美的贊頌是發自內心的。他認為在荒誕世界面前,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全人類聯合起來,才可以取得反抗荒誕世界的勝利。

1960年加繆不幸在一場車禍中失去生命的第三天,薩特發表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文章,其中說:「我與他曾將失和,反目。但即使雙方永遠不再見面,也算不了什麼,這無非是另一種在屬於我們的那個窄小世界裡一起生活的方式,並且誰都知道誰的近況,這不妨礙我想念他。」「加繆永遠是我們的文化場的主力之一,永遠會以他的方式代表法國和這個世界的歷史。」
偉人之交惡與緬懷,都令人敬畏。
而在1980年薩特葬禮的數萬隨行者中,有一個人這么稱贊薩特:薩特的逝世,是我感到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熄滅了。這個人是當時的法國總統德斯坦。
令人意外的是,薩特一生選擇的都是拒絕與任何政府合作,他極力反對資本主義,上街參加法國「五月風暴」的學生遊行,公開宣稱「社會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
法國政府對於一個偉大而叛逆的思想者的寬容態度也是值得我們這個社會思考的。
逝者不朽。因其卓越。

『肆』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核心內涵是什麼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核心內涵:

「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因為一個人是由他的行動來定義的。

存在主義否認神或其它任何預先定義的規則的存在,薩特反對任何人生中「阻力」的因素,因為它們縮小人的自由選擇的餘地。假如沒有這些阻力的話,那麼一個人的唯一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他選擇哪一條路走。

存在主義哲學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

其一是「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場,後來才說明自身。」所謂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即是「自我」先於本質,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

其二是「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

認為在這個「主觀性林立」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必然是沖突、抗爭與殘酷,充滿了丑惡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謬的。而人只是這個荒謬、冷酷處境中的一個痛苦的人,世界給人的只能是無盡的苦悶、失望、悲觀消極,人生是痛苦的。窮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選擇」。

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它認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何種行動,如何採取行動,都可以做出「自由選擇」。「如果存在確實先於本質,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換言之,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薩特認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作出「自由選擇」,這種人就等於丟掉了個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不僅是存在主義文學的思想核心,而且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各個流派的思想基礎。

『伍』 求講解: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

看看這幾篇文章有沒有幫助:

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http://philosophyol.com/bbs/Archive_view.asp?boardID=52&ID=3311

http://xiaowawa.bokee.com/3946665.html
薩特

二次大戰後,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戰友據重要地位,確立了基督教存在主義。一些作家,通過文學創作進行宣傳,擴大了存在主義的影響。法國的存在主義基本上分為兩大派:以西蒙娜·魏爾、加布爾埃爾·馬賽爾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義;以讓保爾·薩特、阿爾貝·加繆、德·博瓦爾為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它又稱為薩特的存在主義,或簡稱為存在主義。

法國在二戰中充滿消極頹廢、悲觀失望情緒,知識分子中形成一種由於苦悶、孤獨、被遺棄、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盪不羈的風尚。於是,標榜個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薩特的存在主義受到極大歡迎,被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當作最時髦的哲學。至50-60年代,它成為全歐最流行的哲學思潮。

存在主義的集大成都薩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拋棄了克爾凱戈爾的宗教神秘主義,繼承並發展了胡塞爾的非理性主義,形成了他自成體系的哲學思想-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從此,存在主義哲學的發展跨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當代存在主義哲學。存在主義哲學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其一是"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場,後來才說明自身。"所謂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即是"自我"先於本質,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其二是"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認為在這個"主觀性林立"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必然是沖突、抗爭與殘酷,充滿了丑惡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謬的。而人只是這個荒謬、冷酷處境中的一個痛苦的人,世界給人的只能是無盡的苦悶、失望、悲觀消極,人生是痛苦的。窮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選擇"。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它認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何種行動,如何採取行動,都可以做出"自由選擇"。"如果存在確實先於本質,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換言之,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薩特認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作出"自由選擇",這種人就等於丟掉了個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不僅是存在主義文學的思想核心,而且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各個流派的思想基礎。

『陸』 薩特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薩特,1905年6月21日生在巴黎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幼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薩特19歲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哲學。24歲通過中學教師就業考試,後在巴黎等地任中學哲學教師多年。1933~1934年在柏林法蘭西學院哲學系學習。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應征入伍。1940年被德軍俘虜,1941年獲釋。

薩特是法國戰後重要文學流派存在主義的倡導者。他的代表作《惡心》(1938)是存在主義的著名小說。這部日記體小說的主人公羅康丹所生活的是一個污穢齷齪的世界。羅康丹是一個典型的存在主義人物。短篇小說《牆》(1939)通過對西班牙反法西斯戰士格里在監獄里等候處決時的種種心理活動的描寫,說明對死亡的恐懼是生與死之間的一堵牆,只要克服這種恐懼,就能獲得生的自由。中篇小說《一個頭目的童年》,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了一個法西斯頭子幼年時代的邪惡無恥行徑,揭露某些上層人物的丑惡的靈魂。在長篇小說《自由之路》中,作者通過對主人公馬蒂厄在政治和道德方面日益覺醒的描寫,說明一個人處在不公正的社會里,尋求正義與尋求個人自由和幸福是一致的。

薩特主張「介入文學」(或譯獻身文學),在創作方法上,他主張寫真實,不講究藝術雕琢和浮華的辭藻,但求文字朴質自然。作者敘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互相交織。例如在長篇小說《緩期執行》中,他同時描寫了約20處的人物活動情景。他的文學主張創作實踐,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法國文學有重要影響。

薩特的劇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他的存在主義思想。劇本《群蠅》(1943)以奧瑞斯忒斯鏟除篡位的暴君並為父報仇的古希臘傳說為題材,闡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動去爭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密室》(1944)是闡述存在主義哲理的劇本,劇中塑造了3個死後不改生前本性、在陰間互相追逐的亡魂。在《骯臟的手》(1948)一劇中,作者虛構了一個東歐國家共產黨內兩個派別斗爭的情節,宣揚政治斗爭的實質是個人的意志沖突。《死無葬身之地》(1946)刻畫了一群反對維希賣國政府的愛國志士的形象,作者企圖表達了對烈士的崇高敬意。

《恭順的妓女》(1947)是一部政治劇,揭露美國種族主義者對黑人的殘酷迫害,以及對普通人民覺悟的寄託,深切的期待。這個劇本是薩特所主張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思想的體現。

薩特的作品還有未完成的多卷本長篇小說《自由之路》,已發表《理性的年代》(1945)、《緩期執行》(1945)、《心如死灰》(1949)等3卷。劇本還有《惡魔與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阿爾托納的幽禁者》(1960)等。哲學著作有《存在與虛無》(1943)、《辯證理性批判》(1960)等。文學論著有《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波德萊爾》、《什麼是文學》(1947)、《境遇》1~10集(1947~1976)、回憶錄《字句》(1964)。

1955年,薩特和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曾訪問中國。薩特的劇本《恭順的妓女》已有中文譯本。1964年瑞典文學院決定授予薩特以諾貝爾文學獎金,被薩特謝絕,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給予的榮譽。

薩特於1980年4月15日逝世。

『柒』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核心內涵是什麼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核心內涵:

「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因為一個人是由他的行動來定義的。

存在主義否認神或其它任何預先定義的規則的存在,薩特反對任何人生中「阻力」的因素,因為它們縮小人的自由選擇的餘地。假如沒有這些阻力的話,那麼一個人的唯一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他選擇哪一條路走。

存在主義哲學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

其一是「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場,後來才說明自身。」所謂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即是「自我」先於本質,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

其二是「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

認為在這個「主觀性林立」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必然是沖突、抗爭與殘酷,充滿了丑惡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謬的。而人只是這個荒謬、冷酷處境中的一個痛苦的人,世界給人的只能是無盡的苦悶、失望、悲觀消極,人生是痛苦的。窮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選擇」。

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它認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何種行動,如何採取行動,都可以做出「自由選擇」。「如果存在確實先於本質,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換言之,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薩特認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作出「自由選擇」,這種人就等於丟掉了個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不僅是存在主義文學的思想核心,而且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各個流派的思想基礎。

『捌』 什麼是薩特存在主義

薩特存在主義及其發展 以讓保爾·薩特、阿爾貝·加繆、德·博瓦爾為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它又稱為薩特的存在主義,或簡稱為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一詞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為存在、生存、實存。存在主義哲學論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識、概念、本質的傳統哲學,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現實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種人的心理意識(往往是焦慮、絕望、恐懼等低覺的,病態的心理意識)同社會存在與個人的現實存在對立起來,把它當作唯一的真實的存在。 二戰後,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占據重要地位,確立了基督教存在主義。一些作家,通過文學創作進行宣傳,擴大了存在主義的影響。法國的存在主義基本上分為兩大派:一派以西蒙娜·魏爾、加布爾埃爾·馬賽爾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義;另一派以讓保爾·薩特、阿爾貝·加繆、德·博瓦爾為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它又稱為薩特的存在主義,或簡稱為存在主義。 法國在二戰中充滿消極頹廢、悲觀失望情緒,知識分子中形成一種由於苦悶、孤獨、被遺棄、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盪不羈的風尚。於是,標榜個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薩特的存在主義受到極大歡迎,被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當作最時髦的哲學。至50—60年代,它成為全歐最流行的哲學思潮。存在主義的集大成者薩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拋棄了克爾凱郭爾的宗教神秘主義,繼承並發展了胡塞爾的非理性主義,形成了他自成體系的哲學思想——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從此,存在主義哲學的發展跨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當代存在主義哲學。 存在主義哲學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其一是「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場,後來才說明自身。」所謂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即是「自我」先於本質,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 其二是「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認為在這個「主觀性林立」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必然是沖突、抗爭與殘酷,充滿了丑惡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謬的。而人只是這個荒謬、冷酷處境中的一個痛苦的人,世界給人的只能是無盡的苦悶、失望、悲觀消極,人生是痛苦的。窮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選擇」。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它認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何種行動,如何採取行動,都可以做出「自由選擇」。「如果存在確實先於本質,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換言之,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薩特認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作出「自由選擇」,這種人就等於丟掉了個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不僅是存在主義文學的思想核心,而且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各個流派的思想基礎。

『玖』 薩特的本體論是什麼

本體就是使得萬物存在的那個東西,是萬物存在者,萬物所依賴者,也可以理解為萬物之源!從邏輯的角度來說,實體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必然有原因,而所有有原因的事物都不可能是源頭,因為在它後面還有源頭(原因)。因此,本體必然是意志,只有意志才能成為本體存在。基督教認為這個「自由意志」的本體是上帝、上帝有自由意志,他還創造了同樣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和沒有自由意志的物質世界;中國文化認為這個自由意志是「天道」,人和世界都來源於天道,也須遵從天道的意志;薩特這些存在主義者認為,上帝和天道之類的自由意志都是無法證明的,只有個人的自由意志才是可靠的、真實的,所以個人的自由意志就是這個世界的本體!某種程度來說,個人就成為了了自己的上帝,也許你會擔心,這樣的思想會造成個人膨脹、為所欲為,其實不用擔心,因為本體是對自己的自由意志負全責的!人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切責任,所以薩特的本體論,最終依然需要人的良知和道德來自我審視,所以歐洲以個人意志為本體的文化,和美國以上帝意志為本體的文化,最終在終極價值達到了一致,即真善美的普世價值!可謂殊途同歸!

『拾』 法國存在主義文學流派是如何創立的

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幾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政局隨之動盪不安,使中、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深為恐慌,普遍存在著一種把握不住自己命運的頹廢、悲觀情緒,這種情緒在面臨德國法西斯威脅之下的法國尤其盛行。在這種情況下,法國著名作家薩特首先將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運用於文學領域,創立了存在主義文學流派。他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惡心》,是為這一文學的開端。薩特的《惡心》和另一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局外人》(1942)頗似姊妹篇,描繪了一個令人厭惡的荒誕世界,刻畫了生活在其中的仿徨無主的「多餘人物」。存在主義文學流派到40—50年代進入鼎盛時期,薩特於1943年發表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闡釋了存在主義的綱領。在這里,薩特宣揚人的「存在先於本質」,證明上帝並不存在;反對逆來順受,主張確立新的人道主義。1946年薩特發表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是存在主義的另一篇重要宣言。1940年—1950年間的存在主義文學作品往往體現了「新人道主義」精神,其代表作為薩特於1947年發表的《恭順的妓女》。他通過這部小說,無情地鞭韃了種族主義的罪惡行為,對被壓迫的黑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另外,在薩特的《死無葬身之地》(1946)、《骯臟的手》(1948)、加繆的《正義者》(1949)、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大人先生們》(1954)等作品中,作者們強調了道德同行動、目的同手段、生存自由同生存條件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表現了人的理想與客觀存在的不一致性。從60年代起,存在主義作家沒有寫過有影響的文學作品,這一流派逐漸喪失了發展的勢頭,至70年代事實上已不復存在。但它作為法國戰後文學中最有影響的流派,在歐美乃至東方一些國家的文學界產生過廣泛的影響。

熱點內容
代表兩會傳達民法典 發布:2025-01-16 21:06:52 瀏覽:848
消防法治警營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1:03:28 瀏覽:267
民法典的全程 發布:2025-01-16 20:25:58 瀏覽:348
法院公告的形式 發布:2025-01-16 20:16:53 瀏覽:999
海商法第五十六條 發布:2025-01-16 20:02:11 瀏覽:39
易制爆化學品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19:47:58 瀏覽:256
公民法形成 發布:2025-01-16 19:39:06 瀏覽:750
著有道德經為道家始祖的是 發布:2025-01-16 19:29:13 瀏覽:187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
天津勞動法賠償金額 發布:2025-01-16 18:01:14 瀏覽:262